第四节 蛇形船
3个月前 作者: 何马
橡皮艇拐进了最右边的一个洞穴,果如岳阳所言,前进不到五十米,突然出现一个接近一百度的大拐弯,拐过弯之后,他们开始向洞穴出口的方向划去。这条河段也出人意料地平稳,没有险滩激流,只是坡度稍陡,水流的平均流速远高于他们来时的河段,三人得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让橡皮艇快速逆流而上。在中途,他们找到了那个标有奇怪图案的地方,果然又是一处平台,比第一处更大,但是更高,距离水面更远,探照灯照过去就像岩壁上多了个壁橱,人要想停歇在平台上,得猫腰蹲着。壁橱中间还有一根直径约两米左右的石柱,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然形成的,从侧面看上去这个壁橱更像一对眼窝,和地图上标注的极为相似。岳阳爬上去对照了这处平台和图画上的细部特征,更加有信心地点了点头;只是他发现在石柱中央有一道凹槽,像是被绳索勒出来的痕迹,他将疑惑都用摄像头记录下来,回到了橡皮艇上。
张立道:“怎么样,是不是地图上标注的平台?”
岳阳道:“看来是了,看这对眼睛,还有中间的鼻梁,古人描画的就是它!只是按照上面的时间来算,从刚才那处平台到这里,不过才几分钟啊,我们却划了几个小时,这算怎么回事?还有,我在那中间的石柱上也发现有一道凹槽,不知道有什么用。”
卓木强巴看了看视频,道:“光线太暗了,我们还是回去再研究吧。只要知道了位置……”
三人更用力地往回划,找到了这个通道在地图中的正确位置,就好比给他们打了强心针。当三人从右边的岔道口回到出发前的河道,看见了沿途留下的荧光棒时,一切都被证实了。三人惊喜交加,更加卖力地划回去。他们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守在洞外的亚拉法师,他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每一个成员。
划到最后一段平稳的河道时,岳阳却放缓了划桨力度。很快卓木强巴和张立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只见岳阳拿着桨看着沿途留下的荧光棒,似乎有些出神。卓木强巴问道:“怎么了?”
岳阳回过神来,道:“啊?不,没什么,不知道强巴少爷你们注意到没有,那些路标,它们的位置变高了。”
经岳阳一提醒,卓木强巴才发现,的确,岳阳安放路标时,是坐在橡皮艇上,挨着橡皮艇的船沿放置的,可是如今,那些标记需要岳阳站起来伸直手臂才能够得着了,换言之,这条地下河的水位在下降,而且降低了不少,起码两米。他们在地下河里加上休息,一共用去了八个多小时,一天之内,这条地下河水位变化之大,于常情常理是说不过去的,特别是雅江的水流水量稳定,这地下河就更不应该发生这样的现象。卓木强巴道:“现在又不是洪期,没理由说晚上雅江的水位会暴涨啊。”
张立道:“现在的水位和你们昨天的水位是差不多持平吧?”
岳阳道:“嗯,或许比昨天还要高一些。等等,强巴少爷,我昨天说过,好像看见水位在上涨!那就是说,这条地下河的水位它会持续降低至一个位置,降到最低后,它又开始上涨,涨至最高高度再次下降,周而复始。怎么会这样呢?”三人面面相觑,不得其解。
张立仰头道:“那它的最高高度是多高呢?”
岳阳道:“可以通过岩壁的水渍来观察它的最高水位。当然,如果崖顶渗水很严重,就看不出水位线来。”
卓木强巴将探照灯朝空中射去,没想到,在灯光的照耀下,三人看到了令人无比吃惊的一幕——一条船!一条宽约两米,却长十几米的大船倒悬在三人的头顶,它静静地、安详地悬在空中,仿佛永久地等待着下一位乘客。在灯光下,他们先是看到船的内部,像一条被开膛破肚的蛇;那船体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做成,显得厚实且无比坚韧;船身浑圆如桶,龙骨和肋骨呈“丰”字形绷着整条船;跟着看到的不知道是船头还是船尾,像梭子的两端陡然缩小,微微卷起呈半弧形;龙骨和船尖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膨出的粗隆,不知道用途;此外没有任何的装饰和造型,朴素得好像独木舟。随着光照的移动,岳阳和张立看到了船的整体。这是一条梭子形的独木船,但中间却像“s”形一样扭曲着;两头的船尖高高翘起,一头高一头低,就是低的一端也比威尼斯小艇船尖上翘的弧度还要高;顶端都是和龙骨衔接在一起的粗隆,看起来有点像一条无比巨大的活蛇。虽说形状古怪,张立和岳阳都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船,但是从这个东西第一次出现在二人的视野之中,他们几乎没有思索便已认定,这就是一条船,一定是一条船!
那只蛇形船被牢牢卡在几根粗壮的钟乳石柱间,略带弧形的石柱就像一只巨兽的爪子,稳稳地抓着那条船悬吊在半空,在无比的黑暗之中,没有特别留意,谁也无法发现它的存在。
岳阳道:“难道说,水位涨到过那种高度?”
张立道:“这船怎么这副模样?”
卓木强巴道:“有些像是牛皮船。”
“牛皮船?”
卓木强巴解释道:“那是古代藏民最常用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你们知道,西藏山高坡陡,水流湍急,寻常小木船往往经不起碰撞。这种牛皮船,在里面架龙骨,外面备牛皮,船底通常是用一张完整的皮绷成,船体用四至五张皮拼接。入水后牛皮被水泡软,就像那牛筋一样,坚韧无比,而且具有弹性,再猛烈的冲撞,它也可以一弹避开。像头顶那艘船,内部结构就和牛皮船有些相似。如果水位真涨过那种高度,那么它一定是在激流的冲击下,翻转过来,被挤进那石柱之间的,可见它的弹性很大。可是它究竟是用什么皮绷成的?要知道,牛皮船的底部是不能用拼接的,因为拼接很难保证它不进水。而且牛皮船大多是简单的方形或楔形,我也从来没见过这种外观的船。”
张立道:“那船怎么会在这里?是谁的船?”
卓木强巴道:“不知道,或许,是古代守卫地狱之门的工布村先民留下的,或许是古代前往香巴拉的先民留下的,又或许……”
“那个疯子……”岳阳接道。
“对。”卓木强巴道:“而且古人的船,不太可能保存这么长时间,极有可能是他留下的。可是,牛皮船是不配桨的,它只适宜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西藏的大多数河流,也很难逆流而上的。”
张立道:“如果说是那疯子的船卡在这里,那么,他一定是从那个小小的洞穴出去的。没理由啊,他能爬出去吗?而且这么大的船,一个人根本就划不动!”
岳阳道:“那我们上去看看吧,一切都还是假设。”他取出张立设计的新式飞索(比以前的要大一些,索要粗些,弹射距离要短些,岳阳为此曾埋怨过无数次)套在手腕上,一扬手,索头嵌入顶壁。岳阳使用张立研制的配套绞索器,在电动马达作用下让自己身体缓缓上升;卓木强巴和张立将橡皮艇固定在边壁,也跟着向牛皮船攀爬过去。
刚一接触船体,岳阳就“呀”的一声叫了出来。原来他一落脚,竟然没站稳,感觉这船猛地一晃,就像踩到了某条巨兽的尾巴,那尾巴突然一甩,岳阳差点掉下去。卓木强巴和张立来到船底,却没发生这样的情况。
站在船底,才发现这条船比远远看去更为巨大,两三米宽,十来米长,就跟一截火车车厢似的。三人试图将整条船翻转过来,一番努力后发现根本不可能,除非先将船弄出这几根岩柱。但是一旦这艘大船下水,他们又很难控制这船不顺流漂走。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条简洁的船却非常坚固,踏在那皮制物上和踏在牢实的地板上没有区别,根本感觉不到踏在面皮上的松软和塌陷感。据卓木强巴道,这是由于龙骨将皮牢牢绷紧的缘故。但是岳阳找遍一圈,竟然没有发现这个皮质船体的接缝处,或者换言之,这条船没有拼接,是用一整张皮撑起来的。可是据岳阳等人所知,就当今世界而言,哪怕是体积最大的蓝鲸,将它的皮整个儿剥下来,也不足以绷制这样一艘船。所以他们推断,可能是制船者发明了一种类似橡胶的复合物,制成后看起来就像动物的皮一样,且坚韧耐用。岳阳沿着船舷独自来到倒扣着的船体内部,船身的龙骨和肋骨就暴露在船体内,好像是架开的巨大胸腔,除此之外再无他物,既没有底骨也没有边骨,简单得让人一目了然。
卓木强巴也下垂到船体边缘,准备从船舷切一片样品带回去研究,可是他也惊异地发现,那削铁如泥的剖犀刀竟然起不了多大作用,沿皮边缘切割,只能削下一些鳞屑状物。这皮状物厚度达到了五厘米,这更加坚定了他们认为东西是人造复合物的想法——如果是生物皮革,那这特制备干了的皮都有五厘米厚,存在于生物身体时该达到怎样的厚度?
还有那些龙骨,更让人感到惊异。龙骨的正中采用了锁扣结构,或者说,更像是某种生物的脊椎骨,一截截连在一起,相互之间不会滑脱,却是活动的。也就是说,这条船有着软体的类似皮质船体,还有类似脊椎骨一样的龙骨骨架,加之平整的底部,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它在水里不会发生侧翻,却能像蛇一样扭动船身,难怪岳阳落在船底的时候船体好似断裂一般突然动了一下。
而张立更直截了当地认为,这就是一条长度估计超过二十米、直径超过三米的巨蟒,被戈巴族人剖开做成了一条船,否则怎么会有这种形制怪异的船?卓木强巴摇头不语:这样的生物,在理性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而且这好似生物皮革的船体和中间的龙骨明显不匹配,肋骨还是木材做的。他和岳阳都认为,造船者是仿照了人体或动物的脊椎结构,采用这种锁扣结构造出了这种可以扭动的龙骨;至于是选用的什么材料呢,卓木强巴说是石材,岳阳说是木材,但最终没有结果。
不过牢牢架在龙骨上的绷起船皮的肋骨倒是木材,它们每一根只有**的胳膊粗细,黑漆漆的,长度却达到了十几米甚至更长。从它们的外观看,人工切削的痕迹很少,更像是只剥去了树皮,或者连皮也没剥,天然就生成这副模样。在卓木强巴等人的记忆中,只有胳膊粗细,却能有十几米高度,而且没有分杈丫枝,这种植物也很少见,他们都猜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植物。
岳阳勘察道:“很显然,这种人造船皮有自动防水功能。头顶岩缝有许多渗水,但船里没有被水浸润的痕迹;这木材也是异常,怎么会是这样的?”
张立也垂了下来,从下往上看船体内部,道:“这下好了,这么大一艘船,坐二三十人没有问题吧。这船可真结实,如果说是蒙河疯子使用过的,那至少在这里悬挂三四年了,一点老化的迹象都没有。”
卓木强巴将皮屑和树屑都包了少许,询问岳阳、张立道:“还有什么发现没有?”
岳阳道:“这船翻转过来,显然船舷还被水浸泡过,没什么痕迹留下。”
张立道:“这都一目了然了,还能有什么线索!”
岳阳道:“等等。”他仔细地探出头去,头灯照在船舷弯曲处,用手捏起一撮细沙,道:“这不是从钟乳石上滴落的,我们假设这船属于蒙河那个疯子,那么这种沙质,或许就是从香巴拉带出来的。”
卓木强巴道:“那……也带回去。”
三人在船内搜索了一番,岳阳还悬吊在船体外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再没有别的发现,这才下船,继续回航。
当船行至出口时,水位已经降至与昨天等高的位置,张立啧啧称奇,这种现象似乎和自然常规完全不符。三人一番挣扎,总算通过了激流冲洗,回到了江面,重返外界,恍若隔世。此时才发现,天色已暗,马上与亚拉法师取得了联系。攀上悬崖时,只见亚拉法师端坐平台,只有那森不安地来回走动,三人知道,这份稳重,得有超常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做到。
四人没有在平台做过多停留,趁着天还未全黑,夜里赶路回工布村,匆匆吃了些足玛米饭、烤蛙菜,随后就关进房间里,开始研究他们在地下河的遭遇。
这次前往地下河测量的综合数据表明,河水流速约2米每秒,但是在跌水区却几乎达到7米每秒;测距记录显示他们总共航程47.88公里,去的时候两个小时约走了24公里,平均时速12公里,但水的平均流速算下来接近3米每秒,也就是说他们不划船顺流而下也能达到十公里的时速。不过三人这次是属于半探索状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探明洞穴情况,大约时速能达到十五公里。按照岳阳计算,哪怕每天只拿十个小时来行船,也是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这样一来,六百多公里也就是三四天的路程。如果那条大船可以使用,那么时速肯定可以超过二十公里,三天时间就可抵达香巴拉。张立在一旁与岳阳一唱一和,仿佛已经抵达香巴拉了。
亚拉法师一直没有发言,直到看到卓木强巴等人在那段激流中跌宕的片段,才不由“呀”了一声,神情很是凝重。
卓木强巴等人也明白亚拉法师的惊异缘由。这样的地下河已经不能单纯地称为地下河了,这是地底峡谷,如果落差再高一些,就足以形成地底瀑布。最让人担心的是,不知道这样的河段究竟有多少,如果持续的几十公里都是这样的河段,那情况就糟糕得无以复加。
亚拉法师调出地图道:“你们的时间明显慢于地图上标注的时间,如果船大人多,速度可能会提升。按照目前的速度计算,要穿越这片区域,最快也要三天啊。”
卓木强巴道:“我知道。”
亚拉法师露出询问的目光,看了卓木强巴良久,最后提醒道:“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密修实验吗,强巴少爷?”
“啊!”卓木强巴似乎有些明白了,难怪刚才自己没有露出惊愕的表情,亚拉法师很在意。自己的第一次密修实验,便是在黑暗中保持清醒,那次自己仅坚持了不到一小时,可是毕竟和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亚拉法师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我必须告诉你,强巴少爷。三天三夜,在黑暗中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可不是普通的难啊。就算对密修者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张立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卓木强巴道:“我想,恐怕我们得回去一趟,将资料交到大家的手上,一起来分析研究。如果说能有可行性方案,我们就动手准备出发的事情。”
岳阳道:“嗯,这是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事了。对冥河的探索已经到头了,今天我们已经冒险走到了我们目前可以到达的最远距离。你们看地图,前面岔路何其多,只需再经历一次激流,我们就有可能迷失方向,找不到回来的路。对了,我还想沿江放置一些水文探测仪器,记录下雅江的流速流量,等我们再回来时,就可以知道到了晚上是不是会涨水了。”
亚拉法师看着那黑暗中灯光乱闪、三人乱喊的混乱场面,还是不住摇头。
张立道:“还有,那条船我们只是简单地摸索了一番,它还能不能行驶、能不能经得起碰撞、有没有渗水,我们都一无所知。所以,回去后,我们需要带一批新的设备仪器对这条船进行全面检修,如果它各个方面都合格的话,那时我们才真的能放心乘坐它前往香巴拉。”
第二天,四人完成了对冥河的初步探索,向工布村民告辞,顺着来路沿江返回。他们从地狱之门的上游约二十公里处找到一处斜坡,岳阳回忆起沿江而上的来时路,说在下游八十公里左右还有一处可以上岸。为了安置水文监测仪,以及更详细地了解地狱之门的周边情况,他们决定从这里漂流下去。
水流很急,但对于在冥河中漂过的他们而言就不算什么了。岳阳在沿岸放置了监测仪,完成了对地狱之门周边最后一次探测,随后他们重回江边小路,离开了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