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大便下血统论
3个月前 作者: 尤怡
许学士云:予苦疾三十年,蓄下血药方,近五十余品,其间或验或否,或始验而久不应者,或初不验弃之,再服有验,未易历谈。大抵此病,品类不同,对病则易愈。如下清血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脏毒也。肛门射如血线者,脉痔也。亦有一种下部虚,阳气不升,血随气而降者。仲景云: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此下部虚而下血者是也。若是革脉,却宜服温补药。虫痔宜熏,《千金》用皮、艾者佳。予尝作,颇得力。
【黑地黄丸】(颇佳。鹤年)
结阴便血
结阴便血者,以风冷之邪,结于阴分而然。盖邪在五脏,留而不去,是之谓结阴。邪内结不得行,则病归血分,故为便血。经曰: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正此之谓。宜外灸中脘、气海、三里以引胃气,散风邪,内以平胃地榆汤温散之剂止之。(景岳)
【《宝鉴》平胃地榆汤】治邪陷阴分,结阴便血。
陈皮浓朴苍术甘草地榆人参白术当归芍药升麻干葛茯苓神曲干姜(炒)香附(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加姜枣煎,空心服。一方无香附,有附子,益智仁。
【胃风汤】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及下血,或下清血,或下豆汁,久而无度去滓稍热服。盖亦阴结之类,为阴气内结,故去甘寒而加辛热,结者散之也。
【经验方】
荆芥一味,略炒为末,米饮服二钱。
【地榆汤】河间曰:阴结便血者,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气无宗,渗入肠下,
地榆(四两)甘草(半炙半生,三两)缩砂仁(七枚)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三盏,煎至一半,去滓温服。
湿热便血
湿热便血者,血浊而色黯,滑氏所谓足太阴积热久而生湿,从而下流也,赤豆当归散主之。若但热而无湿者,腹中痛,血色鲜,连蒲散主之。
【赤豆当归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晒干)当归(十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连蒲散】
生地当归白芍枳壳川芎槐角黄芩(各一钱)黄连蒲黄(
水二盅,煎八分服。
《泊宅编》云:干柿烧灰,米饮服二钱。《本草》:柿治肠癖,解热毒,消宿血。又《百一选方》云:曾通判子病下血十年,用此方一服而愈。
王焕之知舒州,下血不止。郡人陈宜父令其四时取柏叶,其方如春取东枝之类,烧灰调
【洁古芍药黄连散】治腹痛下血有热。
芍药黄连当归(各半两)大黄(一钱)淡桂(五分)甘草(炙,二钱)
每服五钱,水煎。痛甚者,调木香、槟榔末一钱。用淡桂者,略借辛温以助药力,且拔病本也。一方:平胃散加槐花、当归、枳壳、乌梅。(丹溪。)
中虚脱血
中者,脾胃也。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脱陷妄行。其血色不甚鲜红,或紫或黑,此阳败而然,故多无热证。而或见恶心呕吐,宜理中汤温补脾胃。中气得理,血自归经矣。
【理中汤】
【理物汤】即理中,四物合剂。
【黄土汤】
白术甘草附子地黄阿胶黄芩(各三两)灶心黄土(半升)
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肠痔下血
【《本事》治肠痔在腹内,有鼠奶出血方】
白芜荑贯众野狼牙根椿东引枝槐东引枝(白皮者,各一分)白头(一个,炙焦)雄黄(半两)皮(一分,炙焦)
上为末,腊月猪脂和为丸,如弹子大,绵裹纳下部,日三易。
【附方:】
木耳(五钱)
浸一宿洗净,空心生食,禁茶汤半日许。如嫌淡,少加盐,三服必愈。但不能除根耳。
溲血
溲血有虚有实,实者下焦积热,血为热迫,尿血成淋。虚者房劳内作,血失统御,溺血不已。亦有心脏有热。热乘于血,血渗小肠而尿血者,当参合脉证治之。
凡小便血出,成淋作痛,或杂尿而出者,从膀胱中来也。如血出不痛者为尿血,乃心热移于小肠,血从精窍中来也。
【《济生》小蓟饮子】治下焦结热之剂。
生地(四两)小蓟根滑石通草蒲黄(炒)淡竹叶藕节当归山栀仁甘草(炙,各半两)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一方有白茅根、阿胶。
【鹿茸散】治下元虚惫,小便尿血,日夜不止之剂。
鹿茸(酒洗去毛,涂酥,炙令黄)当归(焙)生地黄(焙,各二两)蒲黄(一合)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空心温酒调服,日二。一方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
【如神散】治心脏有热,热乘于血之剂。
阿胶(蛤粉炒,一两)山栀车前子黄芩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井华水调服,日三。此方合犀角地黄汤用之良。
【发灰散】
乱发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以醋二合、汤少许调服,或以侧柏叶汁调糯米粉,和丸梧子大,汤服五十丸。
【鹿角胶丸】治房事劳伤,小便出血。
鹿角(一两,炒成珠)没药油发灰(各六钱)
上为末,取白茅根汁打糊为丸,如梧子大。空心盐汤吞七八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