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3个月前 作者: 赵晴初
〔一〕医事难矣哉。学识荒陋者无论矣。其在术精名重。日诊百十人。精神不逮。大意处辄复误人。盖晨夕酬应。
无少息时。索索无精思。昏昏有俗情。虽贤哲不免也。徐悔堂听雨轩杂记云。乾隆</a></a>壬申。同里冯姓馆于枫桥蔡姓家。
夏日蔡自外归。一蹶不起。气息奄然。因以重金急延薛生白先生诊。至则蔡口目悉闭。六脉皆沉。少外家泣于旁。亲朋议后事矣。薜曰。虚厥也。不必书方。且以独参汤灌之。遽拱手上舆而别。众相顾。莫敢决。再延一</a>苻姓医入视。苻曰。“中暑也。当服清散之剂。参不可用。”众以二论相反。又相顾莫敢决。冯曰。“吾闻六一散能祛暑邪。盍先试之。”乃以苇管灌之。果渐苏。苻又投以解暑之剂。病即霍然。夫薛氏为一代之名医。只以匆匆一诊。未遑细审。并致疑于少外家之在旁。误以中暑为虚脱。几伤其生。医事不诚难乎其难哉。又类案载曾世荣</a>先生治船中王氏子。
头痛额赤。诸治不效。动即大哭。细审知为船篷小篾。刺入囟上皮内。镊去即愈。苟不细心审视。而率意妄治。愈治愈坏矣。是故医家临诊辨证。最要凝神定气。反复推详。慎毋相对斯须。便处方药也。
〔二〕熊三拔</a>泰西水法</a>云。凡诸药系草木果 谷菜诸部具有水性者。皆用新鲜物料。根据法蒸馏得水。名之为露。
以之为药。胜诸药物。何者。诸药既干既久。或失本性。如用陈米为酒。酒力无多。若以诸药煎为汤饮。味故不全。间有因煎失其本性者。若作丸散。并其渣滓下之。亦恐未善。(然峻历猛烈之品。不得不丸以缓之。)凡人饮食。盖有三化。
一曰火化。烹煮熟烂。二曰口化。细嚼缓咽。三曰胃化。蒸变传化。二化得力。不劳于胃。故食生冷。大嚼急咽。则胃受伤也。胃化既毕。乃传于脾。传脾之物。悉成乳糜。次乃分散。达于周身。其上妙者。化气归筋。其次妙者。化血归脉。用能滋益精髓。长养脏体。调和营卫。所谓妙者。饮食之精华也。故能宣越流通。无处不到。所存糟粕。乃下于大肠焉。今用丸散。皆干药合成。精华已耗。又须受变于胃。传送于脾。所沁入宣布。能有几何。其余悉成糟粕下坠而已。
若用诸露。皆是精华。不待胃化脾传。已成微妙。且蒸馏所得。既于诸物体中最为上分。复得初力。则气浓势大。不见烧酒之味 于他酒乎。按古人丸散汤饮。各适其用。岂可偏废。诸药蒸露。义取清轻。大抵气津枯耗。胃弱不胜药力者。
最为合宜。其三化之说。火化口化。不必具论。胃化一言。深可玩味。盖饮食药物入胃。全赖胃气蒸变传化。所以用药治病。先须权衡病患胃气及病势轻重。此古人急剂缓剂大剂小剂之所由分也。如骤病胃气未伤。势又危重。非用大剂急剂不可。杯水舆薪。奚济于事。一味稳当。实为因循误人。倘或病患胃气受伤。无论病轻病重。总宜小剂缓剂。
徐徐疏瀹。庶可渐望转机。以病患胃气已伤。药气入胃。艰于蒸变传化。譬如力弱人。强令负重。其不颠踣者几希。
〔三〕上条言诸药蒸露。为轻清之品。气津枯耗。胃弱不胜药力者。最为合宜。请更申其说焉。元仪曰。“阴虚有三。
肺胃之阴。则津液也。心脾之阴。则血脉也。肝肾之阴。则真精也。液生于气。惟清润之品可以生之。精生于味。非粘腻之物不能填之。血生于水谷。非调中州不能化之。”是则人身中津液精血。皆属阴类。津液最轻清。血则较 。
精则更加浓矣。读内经“腠理开发。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则知津与液较。液亦略为 浓矣。窃谓津者。虽属阴类。而犹未离乎阳气者也。何以言之。内经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岂非液则流而不行。津则犹随气流行者乎。内经又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雾露所溉。万物皆润。岂非气中有津者乎。验之口中气呵水。愈足征气津之不相离矣。气若离乎津。则阳偏胜。即“气有余。便是火”是也。津若离乎气。则阴偏胜。即水精不四布。结为痰饮是也。蒸露以气上蒸而得露。虽水类而随气流行。体极轻清。以治气津枯耗。其功能有非他药所能及。泰西赞谓不待胃化脾传。已成微妙。余谓病患胃弱。不胜药力者。最为合宜。然其力甚薄。频频进之可也。其气亦易泄。新蒸者为佳。余治</a>伤阴化燥证。清窍干涩。每用之获效。内经谓“九窍者。水注之器。”清窍干涩者。病患自觉火气从口鼻出。殆津离乎气。而气独上注欤。
〔四〕时毒瘟疫。口鼻吸受。直行中道。邪伏募原。毒凝气滞。发为内斑。犹内痈之类。其脉短滑。似躁非躁。口干目赤。手足指冷。烦躁气急。不欲见火。恶闻人声。耳热面红。或作寒噤。昏不知人。郑声作笑。治宜宣通气血。解毒化斑为主。得脉和神清</a>。方为毒化斑解。但其斑发于肠胃嗌膈之间。因肌肤间不可得而见。往往不知为斑证而误治者多矣。
〔五〕治痰气壅塞。悉尼汁一杯。生姜汁四分之一。蜜半杯。薄荷细末一钱。和匀器盛。重汤煮一时。任意与食。
降痰如奔马。此方出幼幼集成</a>。甘寒辛润。邪袭于肺。泄肺降痰。试用良验。
〔六〕滑脉多主痰。以津液凝结故也。然有顽痰阻阂气机。脉道因之不利。反见涩脉者。开通痰气。脉涩转滑。见之屡矣。又现证脉象的是痰证。而病患言无痰。服药后渐觉有痰。亦见之屡矣。阅孙文宿医案治庞姓。遭跌胁痛。服行血散血药多剂。痛不少减。孙诊脉左弦右滑数。曰。“此痰火症也。”庞曰。“躯虽肥。生平未尝有痰。徒以遭跌积瘀血。于胁间作痛耳。”孙曰。“痰在经络间。不在肺。故不咳嗽。而亦不上出。脉书有云。滑为痰。弦为饮。据脉实痰火也。如瘀血。脉必沉伏。或芤或涩也。面色亦不带黄。前医以瘀血治者。皆徇公言。不以色脉为据耳。”乃用大栝蒌带壳者二枚。重二两。研碎。枳实。甘草。前胡。各一钱。贝母二钱。初服腹中漉漉有声。超时大泻一二次。皆痰无血。痛减大半。再服又下痰数碗许。痛全止。三服腹中不复有声。亦不泻。盖前由痰积泻也。今无痰故不泻。观此。则诊病虽须详问。又当色脉合参。不可徇病患之言。为其所惑。又嘉言喻氏亦谓“痰到胃始能从口吐出。到肠始能从下泻出。”〔七〕本经曰。“五味子气味酸温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卢子繇乘雅半偈曰。“五味俱全。酸收独重。故益降下之气。咳逆上气者。正肺用不足。不能自上而下以顺降入之令。劳伤羸瘦者。
即内经云。烦劳则张。精绝使人煎厥内铄也。此补劳伤致降令之不足。与补中益气之治不能升出者相反。能降便是强阴。阴强便能益精。设六淫外束。及肺气焦满。饵之反引邪入脏。永无出期。纵得生全。须夏火从中带出。或为斑疹。或作疮疡。得汗乃解。倘未深解病情。愿言珍重。”按此则五味子之功能。的在降入。凡病情涉于宜升宜出者。视为戈戟矣。盖肺统五脏六腑之气而主之。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气原上际于肺。肺气亦下归于肾。一气自为升降者也。故上而咳逆上气。由六淫外束。饵此则外邪不特不能升。不能出。直引之及肾。而渐成虚损。倘同熟地麦冬等用。酸而兼腻。不啻锢而闭之。卷一第十一条所谓不虚而做成虚。不损而做成损者。此类是也。若六淫七气有以耗散之。致肺失其降。而不归肺之气。因耗散而日虚。肾之精。因不藏而日损。此际不用五味子而谁用乎。五味子能收肺气入肾。肺气收。自不耗散。入肾。则五脏六腑之精。肾得受而藏之矣。虽然。论药则得一药之功能。论方则观众药之辅相。凡药皆然。试即于五味子发其凡。可乎。五味子之功能在降入。病情宜升宜出者。不可用。固已。第执此说以论药则可。若执此说以论方。则金匮要略中射干麻黄汤浓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之用五味子。其说遂不可通。殊不知古人治病用药。每于实中求虚。虚中求实。不比后人之见虚治虚。见实治实。补者一味补。散者一味散。攻者一味攻也。故杂五味子于麻黄细辛桂枝生姜诸表药中。杂五味子于射干紫菀款冬杏仁半夏诸降气降逆药中。杂五味子于石膏干姜。诸寒热药中。杂五味子于小麦白芍甘草大枣诸安中药中。不嫌其夹杂。而于是表散药。得五味子不致于过散。降气降逆药。得五味子更助其降令。而且寒热药得五味子寒不伤正。热不劫津。安中药得五味子相得益彰。综而言之。用五味子意在保肺气。不使过泄。
然皆辅相成方。非君药也。至桂苓味甘汤之治气冲。加减者四方。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以小青龙方中虽有五味子辅相之。究竟辛散之力大。
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冲气者。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挟肾上行者也。气既冲矣。非敛不降。桂苓能抑冲气。甘草坐镇中宫。而敛降之权。当属之五味子矣。所以四方减去者惟桂枝。而加味以治咳满。以去其水。以治形肿。以治胃热冲面。至于五味子收敛肾气。屹然不动。不使其气复冲。苓甘若为之辅相者。终不易也。以是知一药有一药之功能。一方观众药之辅相。不识药性。安能处方。不识方义。安能用药。凡药皆然。岂特一五味子。试即以五味子发其凡。词费之诮。奚辞哉。
〔八〕邹润安本经疏证</a>论五味子与干姜同用。设为问答曰。“伤寒论</a>中凡遇咳总加五味子干姜。岂不嫌其表里无别耶。曰。经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故咳虽肺病。其源实主于脾。惟脾家所散上归之精不清。则肺家通调水道之令不肃。后人治咳。但知润肺消痰。殊不知润肺则肺愈不清。清痰则仅能治脾。于留肺者。究无益也。干姜温脾肺。是治咳之来路。来路清。则咳之源绝矣。五味使肺气下归于肾。是开咳之去路。去路清。则气肃降矣。合两物而言。则为一开一阖。当开而阖。是为关门逐贼。当阖而开。则恐津液消亡。故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四逆散之兼咳者皆用之。不嫌其表里无别也。”按此论颇透彻。嘉言喻氏谓“干姜得五味能收肺气之逆。”是浑而言之也。陈修园</a>不论虚实证。遇咳辄用五味干姜。是浑而用之也。金匮桂苓味甘加干姜细辛。干姜为热药。服之当遂渴。干姜为热药。仲圣已有明文矣。外感之由于暑燥火。内伤之涉于阴亏。虽同五味或辅相药。终不宜用也。考金匮五味同干姜用者七方。皆有咳满证。不同干姜用者二方。射干麻黄汤证。亦见咳而上气。虽不同干姜而同生姜用。其义仍在治肺。独桂苓味甘汤方治气冲。其义在治肾。然肺与肾一气。自为升降者也。治肺即所以治肾。
治肾即所以治肺。不过因病处方。注意或在肺。或在肾耳。或曰。黑地黄丸中。五味干姜并用。治在肺欤。曰。论金匮方用五味意义。大抵如此。至后人用五味。其方不可胜数。岂能一一印证。若五味并熟地用。乌得谓不治肾。
黑地黄丸。乃治脾湿肾燥方。一刚一柔。一润一燥。熟地五味治肾燥。苍术干姜治脾湿。此分头治法也。熟地苍术。
益肾阴而兼运脾阳。苍术五味流脾湿。即以润肾燥。此交互治法也。嘉言喻氏谓此方超超元箸。岂虚誉耶。若不综观全方。寻绎意义。徒沾沾于某药入某经。某药治某病。则自窒灵机矣。
〔九〕钱塘赵恕轩。名学敏。一字根据吉。撰利济十二种。其串雅</a>一种。书分内外两编。类皆草泽医所传诸方法。世所谓走方。手持虎刺。游食江湖者是也。虎刺一名曰虎撑。以铁为之。形如环盂。虚其中窍。置铁丸。周转。摇之有声。
相传始于宋李次口行山逢虎。啮刺于喉。求李拔。置此器于虎口。为拔去之。其术乃大行。流传至今。其术治外以针刺蒸灸。治内以顶串禁截。取其速验。不计万全</a>。药上行者曰顶。下行者曰串。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而外。则曰截。截绝也。如绝害然。走医以顶串截为三大法。末流妄定有九顶。十三串。七十二截等目外。又有九种。十三根等法。能拔骨髓诸毒外出。然不肖疡科。每窃以取利。种毒留根。变小成大。为害不浅。又有禁法。禁法之大。莫如水法。
次则祝由。近于巫觋。且有变病法。如约脾丸中用木瓜露以闭溺窍。掩月散中用鲤脊鳞以遮瞳神。取贝母中之丹龙睛。以弛髓脉。剔刺 中之连环骨。以缩骨筋。外科则用白朱砂以种毒。蛇蕈灰以种疮。即九种十三根之类。
更有合扁豆膏以留疟。曼陀酒以留癫。甚则醉兽散之可以病马牛。金针丸之可以困花木。种种不仁。愈降愈甚。
良由操技不精。欲藉此遂其罔利之心耳。恕轩取其所授。为芟订之。名曰串雅。不欲泯其实。并欲矫奇。而俾归于雅也。且谓此书虽尽删其不经之法。而不能尽绝其传。故述其大概如是。业医者不可不知。(串雅中方。多有散见于诸书者。如内编首列韩飞霞黄鹤丹。青囊丸。推为游方之祖方云。)〔十〕偶阅孙文垣三吴治验医案。次日有一人来就诊。其病情与孙案一则相仿佛。遂用其方治之。两帖愈。于以见古人对证发药。效如桴鼓。其案曰。“倪姓右颊车浮肿而痛。直冲太阳。发寒热。两手寸关俱洪大有力。此阳明经风热交扇所致。以软石膏三钱。白芷升麻各一钱。葛根二钱。生熟甘草一钱。薄荷。山栀。丹皮。连翘。各七分。天花粉。贯众。各一钱半。两帖肿痛全消。”〔十一〕相传天士叶氏治痘多活法。一子病痘闭。诸医束手。先生命取新漆桌十余张。裸儿卧于上。以手转辗之。
桌热即易。如是殆遍。至夜痘怒发得生。又尝于肩舆中见一采桑妇。先生命舆人往搂之。妇大怒詈。其夫将扭舆人殴。先生晓之曰。“汝妇痘已在皮膜间。因气滞闭不能出。吾特激之使怒。今夜可遽发。否则殆矣。”已而果然。又一人。壮年患痘闭。先生令取鸡屎若干。以醇酒热调如糊。遍涂其身面手足。越宿鸡矢燥裂剥落。而痘已出矣。又先生之外孙。甫一龄。痘闭不出。母乃抱归求救。先生视之甚逆。沉思良久。裸儿键置空室中。禁女弗启视。迨夜深。
始出之。痘已遍体。粒粒如珠。因空屋多蚊。借其嘬肤以发也。此虽“神而明之”之治。第寻绎其意旨之所在。转辗于漆桌者。火闭也。激之使怒者。气闭也。涂以鸡矢醴者。寒闭也。借蚊口以嘬之者。血闭也。咸有分别之妙义焉。
录之亦可发人之慧悟。
〔十二〕孙文垣先生治潘姓患白浊。精淫淫下。三年不愈。脉来两寸短弱。两关滑。两尺洪滑。曰。疾易瘳。第必明年春仲。一剂可痊。问故。曰。素问</a>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所患为湿痰下流证也。而脉洪大见于尺部。为阳乘于阴。法当从阴引阳。今冬令为闭藏之候。冬之闭藏。实为来春发生根本。天人一理。若强升提之。是逆天时而泄元气也。
后医者接踵。迄无效。至春分。孙以白螺蛳壳火 四两为君。牡蛎二两为臣。半夏葛根柴胡苦参各一两为佐。黄柏一两为使。面糊为丸。名端本丸。今早晚服之。不终剂而愈。按古名医治病。无不以阴阳升降为剂量准。卷一第二十六条已具言之。此案端本丸方义固佳。其持论则深明天人合一之理。读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逆之则春生者少。”若伏者。若抱雏养蛰也。若匿者。若隐避踪迹也。若有私意者。恐败露也。若已有得者。韬晦无觖望也。凡所以重藏精也。有冬月之闭藏。然后有来春之发生。一味发扬。而无翕聚之本。譬诸无源之水。其涸可立而待。
〔十三〕白芥子气味辛温。善能利气豁痰。观治冷哮。用白芥子末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防痘入目。用白芥子末涂足心。引毒归下。外用功效如是。其性烈从可知矣。其末水发。擂入食品。食些少。辄令人目泪鼻涕交出。其性开发走液。亦从可知矣。缪仲醇本草经疏云。“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然肺经有热。与阴火虚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奈世医狃于三子养亲汤一方。不论燥证火证。动辄用之。甚且用至数钱。其意原在利气豁痰。殊不知辛烈之品。烁液劫津。耗气动火。其害甚大。余尝见风温咳嗽证。误用白芥子。致动血见红。甚至喉痛声哑。但罔有归咎于白芥子者。损人而不任过。白芥子抑何幸欤。诸本草均云肺经有热虚火亢者忌用。岂未之见耶。
〔十四〕古人随证以立方。非立方以待病。熟察病情。详审用药。味味与病针锋相对。无滥无遗。适至其所。如写真焉。肖其人而止。不可以意增减也。千变万化之中。具有一定不易之理。活泼圆机。有非语言文本所能解说。在学者心领神会</a>而已。其所以设立方名者。规矩准绳。昭示来学。非谓某方一定治某病。某病一定用某方也。古方伙矣。岂能尽记。纵能尽记。而未能变通。虽多奚益。即如桂枝汤一方。加桂枝分两。名曰桂枝加桂汤。加芍药分两。名曰桂枝加芍药汤。去芍药。名曰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二味。名曰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二味。名曰芍药甘草汤。甘草一味。名曰甘草汤。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一方可分为数方。数方可合为一方。增一药之分两。即所以减他药之分两。而另名为一方。取一味二味。即名为一方。药随病为转移。方随证为增减。因物付物。何容心焉。设悬拟一方。以治一病。印定后人眼目。天下岂有呆板之病证。待呆板之方药耶。奈何张景岳</a>新方八阵及黄元御</a>八种书内。自制之法。不一而足。岂以古方为不足用。而有待于新制乎。集数味药。辄名一方。方不可胜穷。徒眩人意耳。
〔十五〕王龙 先生调息法曰。息有四种。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坐时鼻息出入觉有声。是风相也。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息虽无声。亦无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坐时无声。
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资冲融。情抱豫悦。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戾。守气则劳。守息则密。前为假息。后为真息。欲习静以调息为入门。使心有所寄。神气相守。亦权法也。调息与数息不同。数为有意。调为无意。
委心虚无。不沉不乱。息调则心定。心定则息愈调。真息往来。呼吸之机。自能夺天地之造化。心息相根据。是谓息息归根。命之蒂也。一念微明。常惺常寂。范围三教之宗。吾儒谓之“燕息。”佛氏谓之“反息。”老氏谓之“踵息。”造化阖辟之元机也。以此征学。亦以此卫生。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阅智 大师小止观中。有坐禅调息法。其说与龙先生同。汪 庵医方集解</a>勿药元诠内。亦载调息法。余窃谓以药疗病。弗计其功。先防其弊。盖弊无。则其功乃为真功。修养何莫不然。调息法之功效。在行之者自知之。岂容悬揣。若言流弊。则断断无之。何也。出于自然。不出于勉强也。至勿药元诠内载“小周天”法。闭息运送。苟无口诀真传。不可根据法乱做。恐稍不得法。流弊无穷。
尝见妄做丹道工夫。多有致疾者。或发痈疽。或结 瘕。或疝或淋。或癫或狂。盖以人身气血。升降出入。自然而然。
肓修瞎炼。矫揉造作。精气拂乱。必随其所伤而致种种疾苦耳。惟得明师良友的的真传。乃为有功无弊。〔仲圭按〕修仙学佛。多有从呼吸入手者。此则须有明师指示。未可妄做。若为强身却病。似可按法练习。大约呼气吸气。以细长而徐缓为要诀。吾杭伤科虞祥林氏。倡气功疗养法于西湖中医虚损疗养院。倩董志仁君编述肺病特殊疗养法一书。分送各界。其法与一般深呼吸不同者。一为呼吸之室。须置炽红之炭一盆。人坐其旁呼吸。二为呼吸时皆有声如鼾。苟能恒心仿行。亦有愈病功效。惟余总觉吸入之气宜鲜洁。室内不如室外为佳。况更闭窗户。置火盆耶。至呼吸时声巨如鼾。即坐龙溪先生风相之弊。衡以学理。究有未安耳。
〔十六〕戊辰秋初。友人陶姓。以暑热证来就诊。邪热表里充斥。病势颇重。乃仿三黄石膏汤意。为两解之剂。服一剂。次日其兄来转方。述服药后。大渴大汗。汗至床席皆淋湿。余以为邪热在阳明经。白虎汤证也。竟与白虎汤一剂。隔日雇小舟来诊。病患忽发狂。舟将颠覆。急折回。乃邀诊。至则病大变。身重苔黑。如狂见鬼。大便不解。胸腹硬痛。脉沉数促涩。模糊不清。时时发厥。余大骇异曰。奚至此乎。其兄曰。昨述汗流卧席。归后细询家人。乃小便。
非汗也。余顿足曰。误矣误矣。小便多。岂得作大汗治哉。此等重证。本不能悬拟处方。况又误述乎。营热未透达。服白虎逼入血分矣。男子亦有热结血室证。所以证现如狂见鬼。小便自利。大便不通也。势急矣。奈之何。沉思久之。书犀角地黄汤合桃核承气汤与之。方内大黄令用醋拌炒黑。次日复赴诊。已便解疹透神清矣。详述药成已二鼓。才服半杯。胸腹骤痛不可忍。其父促饮之。尽一杯。则目瞪口噤。肢厥僵卧。奄然气尽。家人哭泣环守之。夜半。忽大喊。
便坚黑粪累累。目开身略动。至天明。遍身发疹。胸背间无隙地。便神清思汤饮。诊其脉数滑。至数分明。余曰。险哉。
幸年才二十余。正元充足。能运药力与邪战。一战而捷。不然。一去不复返矣。后与清热养阴。不匝月全愈。阅三世医验陆祖愚先生治董姓。因伤食纳凉。困倦熟寐。致头痛身热。骨节烦疼。胸腹痞满。医以丸药下之。表证未除。胸满兼痛。一医又行表汗。头痛瘥。胸痛更甚。似此或消导。或推逐。其痛渐下。病将两月。陆诊脉涩数。面色黄白。舌苔灰黑。按其胸腹柔软。脐下坚硬。晡时发热。夜半退。小水自利。大便不通。此蓄血证也。用桃核承气汤。下咽后。
满腹搅刺。烦躁不安。求死不得。父母痛其决死。深咎药过。哭泣骂詈。陆心知其无妨。然再三解说。终不信。会天暮不得进城。下榻楼上。夜将半。闻步履声。其父携灯至榻前笑谓曰。适才大便。所去黑粪 血约若干。腹宽神爽。诚再生之恩也。后改用调理之剂。半月渐愈。与余所治证。大略相同。特余不留宿。得不闻泣骂声。为幸多矣。陶姓现游幕。
晤时道及此。犹言服药后。胸膈间痛如刀割。不可忍。渐次入腹。后痛极。遂不省人事。噫。瞑眩药入人口腹若是哉。
第此证倘与轻药。当无生理。记此又可见病家述病情。有疑似处。当反更审问。余不敏。误听误药。几至病不救。而病家日夕侍病者之侧。切须熟察病情。以告医者。设或因误告。致误治。咎将安归耶。
〔十七〕古圣人治病之法。针灸为先。灵素所论。多为针灸而设。今时治病。用针者极少。用灸者尚多。但病非一概可灸也。大抵脉沉迟。阳气陷下者最宜。若阳盛阴虚者。断不宜灸。仲圣伤寒论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热。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见微数。则是阴虚而阳炽重。以火力追逐其血。有筋骨焦伤耳。又云。“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脉浮热甚。
阳气实也。反灸之。是阳实以阳虚治。火上加火。咽因火势上逼而枯燥。血随火势上炎而妄行。在所必至矣。此二条垂戒。虽在伤寒论中。然不专指伤寒而言。所以不言证而但言脉也。奈何阴虚血热。人甘受痛苦而妄灸。致阴益虚。而阳益炽也。吾乡不辨证而妄灸者。妇女居多。缘操是业者。皆女尼村妪之类。易为所惑耳。(不可妄灸之说。他书具载。何用赘言。窃以为告诫之辞。冀人觉悟。再四丁宁。不厌重复。拙稿中类是者颇多。阅者幸弗以剿袭旧说訾之。)〔十八〕萧山一士人。因戒鸦片烟瘾而求似续。购服秘制药水。极灵验。不但烟瘾除。胃口胜常。精神焕发。阳事倍于平时。未几。与友人立谈。倏觉下体无力。顿跌仆后。遂痿废。月余告毙。其所服药水中。大抵有硫黄等霸道药。
所以得效甚捷。祸不旋踵。凡服些少药。辄得骤效者。切须留心。盖非霸道药。服些少岂能得骤效。谨劝世人。慎弗误认为仙丹妙药。为其所惑。致祸发莫救。阅微草堂笔记</a>云:“艺花者培以硫黄。则冒寒吐蕊。然盛开之后。其树必枯。盖郁热蒸于下。则精华涌于上。涌尽则立槁耳。”观此。则服药后种种灵验。正谚所谓“尽根拔”也。
〔十九〕经验良方。刊刻印送。救人疾苦。此诚仁人之用心也。第所集者。虽皆试验之方。而用方者未能确辨其证。
往往检方试病。不效。则更方再试。轻证轻方。当无大碍。若病涉深重。药属猛烈。其堪屡试乎。如近今验方新编。不迳而走。几至家置一编。其中不无庞杂。间有峻厉之方。意编书者似于医事未尝有精诣也。然善化鲍氏。费二十年心力。汇集诸方。校雠不倦。其活人济世之心。正足令人钦仰。原在用方之人。自己斟酌去取耳。昔李明之先生尝言。“苏沈良方。犹唐宋类诗。”盖言不能诗者之集诗。犹不知方者之集方也。一诗之不善。诚不过费纸而已。
一方之不善。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夫试验方岂有不善。不对证或适与证相反。乃为不善耳。愿集方者遇峻厉方。可删则删之。万不可删。则于方下详细注明病情现证。如何者可用。如何者不可用。庶几用者可以对证检方。
不致轻试浪投。是亦古人慎疾之意欤。
〔二十〕古人治血积。每用虻虫水蛭。以其善吮血。然其性极毒。人多患之。不若改用夜明砂。以其食蚊而化者也。
蚊之吮血。不减蛭虫。本草称其能下死胎。则其能攻蓄血明矣。此说出于不居集。录出备采。
〔二十一〕陆氏子。患咳失音。医治殆遍。不得效。乌程汪谢城孝廉。司铎会稽。因求诊。曰。“此虫咳证也。”为疏杀虫方分量颇轻。并令服榧果。旬日全愈。失音嗄证。不出金实无声。金破无声之两途。此为医林中别开一法门也。
〔二十二〕古人煎药。各有法度。表药以气胜。武火骤煎。补药以味胜。文火慢煎。有只用头煎。不用第二煎者。
取其轻扬走上也。有不用头煎。只用第二煎第三煎者。以煮去头煎。则燥气尽。遂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
为治虚损之秘诀。(出慎柔五书。)又煎药宜各药各铫。恐彼煎攻伐。此煎补益。此煎温热。彼煎清凉。有大相反者。譬如酒壶冲茶。虽不醉人。难免酒气也。
〔二十三〕周慎斋(名子 。宛平太邑人。生正德年间。)中年患中满疾。痛楚不堪。遍访名医无效。复广搜医方。
又不敢妄试。一夕。强坐玩月。倏为云蔽。闷甚。少顷。清风徐来。云开月朗。大悟曰。夫云。阴物也。风。阳物也。
阳气通畅。则阴翳顿消。吾病其犹是乎。遂制和中方丸。服不一月而安。后成名医。尝阅本草钩元卷首武进阳湖合志杨时</a>泰传曰。“自明以来。江南言医者。类宗周慎斋。慎斋善以五行制化。阴阳升降。推人脏气。而为剂量准。雍正</a>以后。
变而宗张路玉。则主于随病立方。遇病辄历试以方。迨试遍则束手。”于是购求慎斋先生书。见医学粹精五种。周慎斋三书。查了吾正阳篇。胡慎柔五书。陈友松脉法解。附陈友松笔谈。其慎柔五书。已见于六醴斋丛书。脉法亦是慎斋先生着。陈友松加解而已。查了吾胡慎柔俱为慎斋先生弟子。三书者。皆先生弟子口授耳传。记录成编者也。其自制丸方录后。(周慎斋学问。究不及张路玉。第宗张路玉不善。则有遇病试方之弊耳。)和中丸治鼓胀神效。用干姜四两。(冬炒焦夏炒黑)一两用人参一两煎汤拌炒。一两用青皮三钱煎汤拌炒。一两用紫苏五钱煎汤拌炒。一两用陈皮五钱煎汤拌炒。肉桂二两。一分用益智仁五钱煎汤拌炒。一分用泽泻五钱同煮。一分用小茴香三钱同煮。一分用破故纸五钱同煮。
吴茱萸一两。一分用苡仁一两煎汤拌炒。一分用盐五钱同浸炒。上为末。紫苏煎汤打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因证轻重。随证作汤送。红曲丸治泻痢日久。用此补脾健胃。红曲(三钱炒)锅巴(一两烧存性)松花(三钱炒褐色)上为末。入白糖霜。和匀服。红痢加曲。白痢加松花。蔻附丸治元气虚寒。及脏寒泄泻。肉豆蔻(面裹煨)白茯苓(各二两)木香(一两五钱)干姜(泡)附子(煨各五钱)上为末。姜汁糊为丸。莲子汤下。通神散治 杂。胸中割痛。三服即愈。
白术(四两)黄连(四钱)陈皮(五钱)上为末。神曲糊为丸。临卧津咽三四十丸。
〔二十四〕诊脉以辨病证之顺逆。脉书言之详矣。大抵是病应得是脉者为顺。不应得是脉者为逆。此余三十余年阅历。为诊脉辨证之要诀。后阅查了吾先生述慎柔和尚师训曰。“凡久病患脉大小洪细沉浮弦滑。或寸浮尺沉。或尺浮寸沉。但有病脉。反属可治。如久病浮中沉俱和缓体倦者决死。且看其面色光润。此精神皆发于面。
决难疗矣”一节。实获我心。不禁抚案称快。盖平人得和缓。为无病之脉。乃病久体倦。不应得此脉而竟得之。是为正元大漓之象。故决其死也。至若满面精神。岂久病患所宜有。世俗谓病患无病容者大忌。亦是此意。
〔二十五〕尤在泾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合论曰。(见医学读书记)“阳虚者气多陷而不举。故补中益气多用参 术草。甘温益气。而以升柴辛平。助以上升。阴虚者气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黄多用熟地萸肉山药。味浓体重者。补阴益精。而以茯苓泽泻之甘淡。资之下降。气陷者多滞。陈皮之辛。所以和滞气。气浮者多热。丹皮之寒。所以清浮热。六味之有苓泻。犹补中之有升柴也。补中之有陈皮。犹六味之有丹皮也。其参 归术甘草。犹地黄萸肉山药也。法虽不同。而理可通也。”此论方义上下升降颇精。而薛立斋赵养葵数先生。专以六味八味补中益气等数方。统治诸病。则失之执滞呆板。无怪为徐灵胎陈修园诸先哲所诋论。周慎斋先生书中亦每以六味八味补中益气数方治病。盖先生尝就正于立斋先生之门。(慎斋先生传曰。问难数日。证其初悟。豁然贯通。出谓人曰。
立斋真名师也。理道甚明。惜其稍泥。)犹不能脱薛氏窠臼。然三书言“补中益气汤若欲下达。去升柴。加杜仲牛膝。”又言“六味丸肾虚火动之药。丹皮凉心火。萸肉敛肝火。泽泻利肾经之火。从前阴而出。若火不甚炽者。只用山药。
茯苓。熟地。单滋肾水而补脾阴。”乃知慎斋先生能变通用药。不执死方以治活病。
〔二十六〕脉见歇止。为病患所大忌。人尽知之。然余见痰食阻中。及妇人怀孕。间见歇止脉。俱无大碍。盖以有形之物。阻滞脉道。故有时歇止也。周慎斋先生脉法云</a>。“凡杂病。伤寒。老人见歇止脉者。俱将愈之兆。惟吐而见歇止脉者死。”陈友松解曰。“歇止有结促两种。结者。迟而止也。病后阴血方生。阳气尚未充足。不能协济其阴。故有迟滞之象。缓行略止。俟阳气一充。全体皆春矣。促者。数而止也。以阳气犹旺。阴分少亏。不能调燮其阳。故有奔迫之势。急行一止。俟阴血渐生。则五脏自然畅达矣。此皆将愈未愈之时。故见此疲困之象。待愈后即无是脉。所以杂病伤寒。庸医误治。或损其阳。或亏其阴。往往轻病变重。然而未至过伤。久之元气藉谷气以生。辄见此等之脉。乃阴阳渐长之机。非气血全亏之候。至老人年力就衰。或病后见歇止之脉。不过阴阳两亏。非凶脉也。可见诸脉俱不妨于歇止。惟呕吐一证。胃气逆而上行。将胃中有形之物。尽情吐出。此时脉若平和。犹可保元降气。倘见歇止。是肾气已绝于下。不能上供其匮乏。虽用药胃必不纳。故知其必死。”按陈友松所解非是。凡脉见结促。皆属凶候。岂可目为将愈之兆。慎斋先生所言。乃是和平脉中见歇止。方为近理。
〔二十七〕病患大肉已落。为不可救药。盖以周身肌肉瘦削殆尽也。余每以两手大指次指后。验大肉之落与不落。以断病之生死。百不失一。病患虽骨瘦如柴。验其大指次指之后。有肉隆起者。病纵重可医。若他处肌肉尚丰。
验其大指次指之后。无肉隆起。而见平陷者。病不可治。周慎斋先生三书云。“久病形瘦。若长肌肉。须从内 眼下胞长起。以此处属阳明胃。胃主肌肉故也。”此言久瘦渐复之机。又不可不知。
〔二十八〕族孙诗卿妇患肝风证。周身筋脉拘挛。其脉因手腕弯曲作劲。不可得而诊。神志不昏。此肝风不直上巅脑。而横窜筋脉者。余用阿胶鸡子黄生</a>地制首乌麦冬甘草女贞子茯神牡蛎白芍木瓜钩藤络石天仙藤丝瓜络等出入为治。八剂愈。病患自述病发时。身体如入罗网。内外筋脉牵绊拘紧。痛苦异常。服药后。辄觉渐渐宽松。迨后不时举发。觉面上肌肉蠕动。即手足筋脉抽紧。疼痛难伸。只用鸡子黄两枚。煎汤代水。溶入阿胶二钱。服下当即痛缓。筋脉放宽。不服他药。旋发旋轻。两月后竟不复发。按阿胶鸡子黄法。本仲圣黄连阿胶汤。伤寒论曰。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以热入至阴。用咸苦直走阴分。一面泄热。一面护阴。阴充热去。阳不亢而心烦除。阳交阴而卧可得也。第彼以热邪。故兼苦寒清之。此则液涸筋燥。单取阿胶鸡子黄二味。血肉有情。质重味浓。以育阴熄风。增液润筋。不图效验若斯。古云。‘药用当而通神。’信哉。吴鞠通先生目鸡子黄为定风珠。立有大定风珠小定风珠二方。允推卓识。(古方用鸡子黄。俱入药搅匀。亦有囫囵同煎者。
余用是物。每令先煎代水。取其不腥浊。鸡子黄一经煎过。色淡质枯而无味。盖其汁与味。尽行煎出故也。)〔二十九〕治痢证用木香以开郁滞。升降诸气。诚为佳品。然其气香而窜。其味苦而辣。宜于实证。而不宜于虚证。
宜于寒湿。而不宜于暑热。其有湿热粘滞。稍加木香作佐。使宣通气液。未始不可。独怪近世治痢。不辨证脉。视木香为家常便饭。几至无方不用。甚且形消骨立。舌绛而光。阴涸显然。犹复恣用不已。浸至不救。目击心伤。特为拈出。医家病家。切须留意。吴鞠通先生言。“近世以羌活代麻黄发汗。不知羌活之更烈于麻黄。试以羌活一两。煮于一室。两三人坐于其侧。其气味之发泄。弱者辄不能受。”余谓煎剂中有木香在药铫内。则满室皆闻木香气。
如此雄烈之品。虚弱人燥热证曷克当之。(一人患痢月余。更加食入作呕。阅前方统计服过木香六七钱。余用甘寒养胃加旋复代赭石人参石莲肉等。先止其呕。继仿驻车丸法以除痢。本草言阴火冲上者忌木香。此证以多用木香致胃火上冲。)〔三十〕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宫。神明出焉。”又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是故心不受邪。受邪即死。
凡外感证之病涉心者。皆在心包络与血脉也。盖包络为心主之宫城。血脉为心主之支脉。邪入包络则神昏。邪入血脉亦神昏。但所入之邪有浅深。所现之证有轻重。如邪入包络。包络离心较近。故神昏全然不知人事。如入血脉。
血脉离心较远。故呼之能觉。与之言。亦知人事。若任其自睡。而心放即昏沉矣。有邪在血脉。因失治而渐入包络者。此由浅而入深也。有邪在包络。因治得其法。而渐归血脉者。此由深而出浅也。又有邪盛势锐。不从气分转入。
不由血脉渐入。而直入心包络者。陡然昏厥。其证最凶。缓则不过一日。速则不及一时。当即告毙。以其直入包络而内犯心。犯心即死耳。章虚谷伤寒本旨有神昏 语辨。谓得之于经历。古人所未道及。厥功甚大。盖邪闭血脉。
外感病每多是证。医者未识其故。因而误治者多也。其论治法。邪闭血脉者。必须温通。重用桂枝。则太执着矣。温热暑湿证现邪闭血脉。设遇热盛之证。其可重用桂枝乎。即使佐以凉药。亦难用也。虚谷未始不见及于此。只以“必须温通。重用桂枝”两语。横踞胸中。是以上文云。“如风寒等邪而不提出。”温热暑湿者。亦以重用桂枝。
有所窒碍。未免自相矛盾。而姑以风寒等邪混言之耳。下一“等”字以包括温热暑湿耳。不然。上文仲圣伤寒论中之神昏 语。已辨之矣。此处何必再言风寒耶。总之闭者通之。此对待法也。桂枝可以通血脉之闭。桂枝究非热证所宜。但取能入血脉而具流利之品。或佐以辛温。加意防其闭遏血脉。则得之矣。倘医者遵信虚谷。执着必须温通。重用桂枝之说。以治热证。何异抱薪救火。为明辨之。不敢为先辈讳也。
〔三十一〕谈往载崇祯十六年。有疙瘩温羊毛温等名。呼病即亡。不留片刻。八九两月。疫死数百万。十月间有闽人晓解病由。看膝湾后有筋突起紫者无救。红则速刺出血可活。至霜雪渐繁。势亦渐杀。余谓此疫即前条所云邪盛势锐。直入心包络。内犯心主之证。所以呼病即亡。危期极速也。考嘉兴王肱枕蚓庵琐语及桐乡陈松涛灾荒纪事皆云。崇祯十四年大旱。十五十六经年亢旱。通国奇荒。疫疠大作。据此。则其病由暑燥热毒。深入血分可知。所以霜雪繁而病势杀。刺筋出血。而其人可活也。刺筋出血者。经云。“血实宜决之”之旨也。邪入较浅。筋色尚红。速刺出血。则血脉松动。便有活路。筋紫则为血脉凝瘀已极。纵刺之。血亦不出。为无救耳。此证神识必然昏沉。其脉亦必涩滞模糊。或促或伏。若用药亦当遵“血实宜决之”之经旨。通利血脉主治。必使血脉渐渐松动。
不致内犯心主。走死路。方为得法。(病由暑燥热毒。若重用桂枝温通。万万不可。)近时痧证。亦有顷刻告殂者。亦有刺舌底黑筋。刺两臂弯。两膝弯等处。出血而愈者。但不若谈往所载既甚且多。为非常之疫疠耳。
〔三十二〕潜村医案(乾隆时。西吴杨云峰乘六着。)姚绳其病痢。腹痛后重。脓血立见。继而便孔中解出断肠一段。
长半尺许。延杨诊。杨曰。此非断肠也。若断肠则上下断头。必垂而不举。上下断口。必闭而不张。所断之半尺许者。
何能进直肠而出肛门耶。且肠既断矣。何其人犹活。而便中之脓血。仍相续而不绝耶。不知此乃肠内滑腻稠粘。如脂如膏。粘贴肠上之一层也。是即所谓阴也。腑气大伤。阴难维系。又为邪毒所压而下。其形外圆中空。有似乎肠而实非肠也。试以棒拨之必腐。若真肠虽烂而断。拨之不腐。家人拨之果腐。进诊。面无神气。脉甚细数弦劲。舌如镜面。胃气将绝。无救矣。逾数日。果殁。此与卷一第二十七条同一痢下脂膜。第整段而下。为罕有之证。
〔三十三〕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入口即变为血气。所以不在多也。有病患粒米不入。反用腻膈酸苦腥臭之药。浓煎大碗灌之。即使中病。尚难运化。况与病相反。填塞胃中。即不药死。亦必塞死。小儿尤甚。此洄溪徐氏目击心伤。所以慎疾刍言</a>有制剂之说也。拙稿本卷第二条言。“用药治病。先须权衡病。人胃气。”亦此意也。
乃医家病家。往往不达此理。以致误药伤生。可慨已。洄溪一案。备录于后。足为世鉴焉。郡中朱姓。有饮癖。在左胁下。发则胀痛呕吐。始发甚轻。医者每以补剂疗之。发益勤而甚。余戒之曰。“此饮癖也。患者甚多。惟以清饮通气为主。断不可用温补。补则成坚癖。不可治矣。”不信也。后因有郁结之事。其病大发。痛极呕逆。神疲力倦。医者乃大进参附。热气上冲。痰饮闭塞。其痛增剧。肢冷脉微。医者益加参附。助其闭塞。饮药一口。如刀箭攒心。哀求免服。
妻子环跪泣求曰。“名医四人。合议立方。岂有谬误。人参如此贵重。岂有不效。”朱曰。“我岂不欲生。此药实不能受。使我少缓痛苦。死亦甘心耳。必欲使我痛极而死。亦命也。”勉饮其半。火沸痰壅。呼号宛转而绝。大凡富贵人之死。大半皆然。但不若是之甚耳。要知中病之药。不必入口而知。闻其气即喜乐欲饮。若不中病之药。闻其气即厌恶之。故服药而勉强苦难者。皆与病相违者也。内经云。“临病患。问所便。”此真治病之妙诀也。若孟子</a>所云。“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此乃指攻邪破积而言。非一例也。此案载王孟英归砚录。自注云。“余编洄溪医案。
漏此一条。迨刻竣始知之。不便补镌。故录于此。”按洄溪医案为王孟英所编刻。其中疑有托名之案。又慎疾刍言一书。其序文与徐氏六书各序。文笔极不类。疑亦是托名者。然观古人书。立议处方。平正通达。便足师法。否则。
即使真本。亦难信从。正不必辨其真伪也。
〔三十四〕单方治食羊肉成积。煮栗壳汤饮之。立效。壳用外层有毛刺者。阅白云集(钱唐张绣虎贲着。)载“姑苏钱禹功之父守默。疗病多神异。长洲王司寇二子对食羊肉。腹膨胀。气垂绝。令沸酒一石。徐沃其腹。饮栗壳汤。立愈。
栗能令羊瘦。羊系栗下。食其壳则羸瘠。出杂志中。本草所无也。”乃知单方亦有来历。又治一贵人患痫。笑不止。令满堂陈红氍毹五色缯以相乐。顷之。一伧父突入。满身垢尽污之。贵人大怒。起逐伧父。绕堂走。逸去。不可得。贵人力惫。鼾卧三日夜。乃起。疾竟脱。贵人病在脾。性素悭。激其怒。以肝胜之也。二案推究物理人情。深得古圣治病遗意后一案不特激肝怒以治脾病。且使劳动之。动则阳生。所以治阴滞也。正内经“逸者行之”之旨也。
〔仲圭按〕存存斋医话稿。何廉臣叙中云。共五卷。但镌版行世者。只此而已。即此二卷。据余所见。仅大小两种木刻版本。今且绝版无购处矣。三卷 疹痧疹二节。录自绍兴医药月报第一卷五六两号。注者杨质安。系赵氏弟子。蛰庐不知与赵氏有无渊源也。
〔吉生按〕赵氏后辈。藏有散稿。不事整理。先人手泽。湮没不传。洵为可惜。蛰庐。即杨先生之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