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三
3个月前 作者: 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三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刺疟篇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
足太阳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其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肿,过脾枢。故令腰痛头重,寒从背起。○新校正云:按《三部九侯论》注贯肿作贯臀,《刺腰痛》注亦作贯臀,《厥论》注作贯肿,《甲乙经》作贯肿。
先寒後热,缟搞暍暍然,
缟缟,甚热状。暍暍,亦热盛也。太阳不足,故先寒,寒极则生热,故後热也。暍,音谒。
热止汗出,难已,
热生是为气虚,热止则为气复,气复而汗反出,此为邪气盛而真不胜,故难已。○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经》、《太素》、巢元方并作先寒後热渴,渴止汗出。与此文异。
刺部中出血。
太阳之邮,是谓金门。金门在足外踝下,一名日关梁,阳维所别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黄帝中诰图经》云:委中主之。则古法以委中为邮中也。委中在胭中央约文中动脉,足太阳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详刺邮中《甲乙经》作胭中。今王氏两注之,当以胭中为正也。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传,
身体解传,次如下句:
寒不甚,热不甚,
阳气未盛,故令其然。
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
胆与肝合,肝虚则其#1邪薄其气,故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也。
热多汗出甚,
邪盛则热多,中风故汗出。
刺足少阳。
侠谿主之。侠谿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问本节前陷者中,少阳之荣,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
阳虚则外先寒,阳虚极则复盛,故寒甚久乃热也。热去汗已,阴又内强,阳不胜阴,故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也。
刺足阳明驸上。
冲阳穴也。在足附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问动脉,上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阳明之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驸,音付。
足太阴#2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
心气流於肺则喜,令脾藏受病,心母救之,火气下入於脾,不上行於肺。又太阴脉支别者,复从胃上鬲注心中。故令人不乐好大息也。
不嗜食,多寒热汗出,
脾主化谷,营助四傍,今邪薄之,诸藏无禀,土寄四季,王则邪气交争。故不嗜食,多寒热而汗出。○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多寒少热。
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
足太阴#3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故病气来至则呕,呕已乃衰退也。
即取之。
待病衰去,即而取之,其言衰即取之井俞及公孙也。公孙在足大指本节後同身寸之一寸,太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
足少阴脉,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故呕吐甚,多寒热也。肾为阴藏,阴气生寒,今阴气不足,故热多寒少。○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呕吐甚,多寒少热也。
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胃阳明脉,病欲独闭户牖而处,今谓胃土病证,反见肾水之中,土刑於水,故其病难已也。太钟、太谿悉主之。太钟在足内踝後街中,少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谿在足内踝後跟骨上动脉陷者中,少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其病难已,取太谿。又按太钟穴《甲乙经》作跟後冲中,《刺腰痛篇》注作跟後街中动脉,《水穴》注云在内踝後,此注云内踝後街中,诸注不同,当以《甲乙经》为正。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疟状,非瘾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浥倡,
足厥阴脉,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抵少腹,故病如是。疮,谓不得小便也。忆忆,不畅之貌。○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数便意三字作数噫二字。
刺足厥阴。
太冲主之,在足大指本节後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厥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也。○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云,在本节後内问动脉应手。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问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封缺主之。列缺在手腕後同身寸之一寸半,手太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阳明穴,合谷主之。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问,手阳明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神门主之。神门在掌後锐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太素》云:歌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热甚。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中封主之。中封在足内踝前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阴经也,刺出血止,常刺者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呜,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商丘主之。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阴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肾疟者,令人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胸胸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太钟主之。取如前足少阴疟中法。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
胃热脾虚,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也。是以下文兼刺太阴。○新校正云:按《太素》且病作疽病。
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厉兑、解谿、三里主之。厉兑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阳明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一壮。解谿在冲阳後同身寸之三寸半腕上陷者中,阳明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腑骨外廉两筋肉分闲,阳明合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然足阳明取此三穴,足太阴刺其横脉出血也。横脉,谓足内踝前斜过大脉,则太阴之经脉也。○新校正云:详解谿在冲阳後三寸半。按《甲乙经》一寸半,《气穴论》注二寸半。
疟发身方热,刺驸上动脉,
则阳明之脉也。
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阳明之脉,多血多气,热盛气壮,故出其血而立可寒也。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亦谓开穴而出其血也,当随井俞而刺之也。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肚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背俞,谓大杼。五朕俞,谓讳譆。胱,去鱼切。
疟脉小实急,灸经少阴、刺指井。
灸经少阴,是谓复溜。复溜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足少阴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刺指井,谓刺至阴。至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胱俞、背俞各一,适行於血也。
谓调适肥瘦,穴度深浅,循《三备法》而行针,令至於血脉也。背俞#4,谓大杼。五朕俞,谓讳譆主之。○新校正云:详此条从疟脉满大至此注终,文注共五十五字,当从删削。经文与次前经文重复,王氏随而注之,别无义例,不若士安之精审,不复出也。
疟脉缓大虚,便#5用药,不宜用针。
缓者中风,大为气实,虚者血虚,血虚气实,风又攻之,故宜药治以遣其邪,不宜针写而出血也。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先其发时,真邪异居,波陇不起,故可治。过时则真邪相合,攻之则反伤真气,故日失时。○新校正云:详从前疟脉满大至此,全元起本在第四卷中,王氏移续於此也。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问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随其形证,而病脉可知。
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
释具下文。
不已,刺邮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
并足太阳之脉气也。邮中,则委中也。侠脊者,谓大杼、风门热府穴也。大杼在项第一椎下两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风门热府在第二#6椎下两傍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新校正云:详大杼穴灸五壮,按《甲乙经》作七壮,《气穴论》注作七壮,《刺热论》及《热穴》注并作五壮。
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廉泉,穴名。在颌下结喉上舌本下,阴维任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问出血。
头上,谓上星、百会。两额,谓悬颅。两眉问,谓钻竹等穴也。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
项,风池、风府主之。背,大杼、神道主之。
先腰脊痛者,先刺邮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问。
新校正云:按别本作手阴阳,全本亦作手阴阳。
先足经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问出血。
各以邪居之所以脱写之。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三阳,太阳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足三阳。
腑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日驸髓病,以才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阳辅穴也。取如《气穴论》中府俞法。肘,洪付切。镜,锄衔切。
身体小痛,刺至阴。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至阴二字。
诸阴之井无出血,问日一刺。
诸井皆在指端,足少阴井在足心宛宛中。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
新校正云:按《九卷》云足阳明。《太素》同。
渴而问日作,刺足少阳。
新校正云:按《九卷》云手少阳。《太素》同。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自胃疟下至此,!寻《黄帝中诰图经》所主,或有不与此文同,应古之别法也。
气厥论篇
黄帝问日: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於肝,瘫肿少气。
肝藏血,然寒入则阳气不散,阳气不散,则血聚气涩,故为瘫肿,又为少气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肾移寒於脾。元起注云:肾伤於寒而传於脾,脾#7主肉,寒生於肉则结为坚,坚化为脓,故为瘫也。血伤气少,故日少气。《甲乙经》亦作移寒於脾,王因误本,遂解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脾移寒於肝,瘫肿筋挛。
脾藏主肉,肝藏主筋,肉温则筋舒,肉玲则筋急,故筋挛也。肉寒则卫气结聚,故为瘫肿。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
心为阳藏,神处其中,寒薄之则神乱离,故狂也。阳气与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没二,死不治。
心为阳藏,反受诸寒,寒气不消,乃移於肺,寒随心火内铄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然肺藏消铄,气无所持,故令饮一而波二也。金火相贼,故死不能治。
肺移寒於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於大肠,疾行则呜,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余,肾气有余则上奔於肺,故云涌水也。大肠为肺之府,然肺肾俱为寒薄,上下皆无所之,故水气客於大肠也。肾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肠积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则肠呜而濯濯有声,如囊裹浆而为水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脾移热於肝,则为惊钮。
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
肝移热於心,则死。
两阳和合,火木相燔#8,故肝热入心,则当死也。《阴阳别论》日:肝之心谓之生阳,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新校正云:按《阴阳别论》之文义与此殊,王氏不当引彼误文,附会此义。
心移热於肺,传为鬲消。
心肺两问,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际,内连於横鬲膜,故心热入肺,久久传化,内为鬲热消渴而多饮也。
肺移热於肾,传为柔痊。
柔,谓筋柔而无力,痉,谓骨痉而不随。气骨皆热,髓不内充,故骨痉强而不举,筋柔缓而无力也。痉,音职。
肾移热於脾,传为虚,肠僻死,不可治。
脾土制水,肾反移热以与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传为虚损也。肠僻死者,肾主下焦,象水而玲,今乃移热,是精气内消,下焦无主以守持,故肠僻除而气不禁止。
胞移热於膀胱,则症溺血。
膀胱为津液之府,胞为受纳之司,故热入膀胱,胞中外热,阴络内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论》日:热在下焦,则溺血。此之谓也。
膀胱移热於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
小肠脉,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故受热,以下令肠隔塞而不便,上则口生疮而麋斓也。麋,谓烂也。糜,武悲切。
小肠移热於大肠,为处痴,为沉。
小肠热已,入。大肠,两热相薄,则血溢而为伏痕也。血涩不利,则月事沉滞而不行,故云为伏痕为况也。处与伏同。痕一为疝,传写误也。
大肠移热於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铄肌肉,故善食而瘦入也。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亦,易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为无义,不若《甲乙经》作又,读连下文。
胃移热於胆,亦曰食亦。
义同上。
胆移热於脑,则辛类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日鼻渊也。频,谓鼻频也。足太阳脉,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足阳明脉,起於鼻,交频中,傍约太阳之脉。今脑热则足太阳逆,与阳明之脉俱盛,薄於类中,故鼻类辛也。辛,谓酸#10痛。故下文日:
传为钮镶暝目。
以足阳明脉,交频中,傍约太阳之脉,故耳热盛则阳络溢,阳络溢则钮出汗血也。戚,谓汗血也。血出甚,阳明太阳脉衰,不能荣养於目,故耳暝。暝,暗也。蝶,莫结切。
故得之气厥也。
厥者,气逆也。皆由气逆而得之。
咳论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日: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日:愿闻其状。岐伯日: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邪谓寒气。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於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肺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故云从肺咏上至於肺也。
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时,谓王月也。非王月则不受邪,故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於,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寒气微则外应皮毛,内通肺,故咳。寒气甚则入於内,内裂则痛,入於肠胃则泄痢。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以当用事之时,故先受邪气。○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无乘秋则三字,疑此文误多也。
帝日:何以异之?
欲明其证也。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肺藏气而应息,故咳则喘息而喉中有声,甚则肺络逆,故唾血也。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手心主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少阴之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喉,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介介如梗状作喝喝。又少阴之脉,上侠咽不言侠喉。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脸下满。
足厥阴脉,上贯鬲,布脑肋,循喉咙之後,故如是。朕,亦胁也。
脾咳之状,咳则右胱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足太阴脉,上贯鬲侠咽;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故病如是也。脾气连肺,故痛引肩背也。脾气主右,故右珐阴阴然深慢痛也。剧,音极。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足少阴脉,上股内後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又膀胱脉,从肩脏内别下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故病如是。
帝日: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於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11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脾与胃合。又胃之脉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脾咳不已,胃受之也。胃寒则呕,呕甚则肠气逆上,故蛔出。蛔,音回。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肝与胆合,又胆之脉从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故肝咳不已,胆受之也。胆气好逆,故呕温苦汁也。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肺与大肠合。又大肠脉入缺盆,络肺,故肺咳不已,大肠受之,大肠为传送之府,故寒入则气不禁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遗失作遗矢。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心与小肠合,又小肠脉入缺盆络心,故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小肠寒盛,气入大肠,咳则小肠气下奔,故失气也。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肾与膀胱合。又膀胱脉从肩脏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肾咳不已,膀胱受之。膀胱为津液之府,是故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於胃,关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三焦者,非谓手少阳也,正谓上焦中焦耳。何者?上焦者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上,贯鬲,布胸中,走腋。中焦者,亦至於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脉,乃化而为血,故言皆聚於胃,关於肺也。两焦受病,则邪气需肺而肺气满,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腹满不欲食者,胃#12寒故也。胃脉者,从缺盆下乳内康,下循腹至气街;其支者,复从胃下口循腹裹至气街中而合。今胃受邪,故病如是也。何以明其不谓下焦?然下焦者,别於回肠,注於膀胱,故水谷者常并居於胃中,盛糟粕而俱下於大肠,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寻此行化,乃与胃口悬远,故不谓此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胃脉下循腹作下侠脐。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日: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诸藏#13俞者,皆脉之所起第三穴。诸府合者,皆脉之所起第六穴也。经者,藏脉之所起第四穴,府脉之所起第五穴。《灵枢经》日:脉之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此之谓也。
帝曰:善。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三竟
#1其:顾本作『恐』,『恐』下断句。
#2阴:原作『阳』,据顾本改。
#3阴:原作『阳』,据顾本改。
#4背俞:此二字原脱,据顾本补。
#5便:顾本『便』下有『宜』字。
#6二:原作『七』,据顾本改。
#7脾:原作『胃』,据顾本改。
#8繙:原作『播』,据顾本改。
#9入:顾本『入』上有『移』字。
#10酸:原作『醉』,据顾本改。
#11咳:原脱,据顾本补。
#12胃:原作『肾』,据顾本改。
#13藏:原作『治』,据顾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