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3个月前 作者: 傅山
背痈论
人有背心间先发红瘰,后渐红肿,此发背之兆也,最为可畏。古人云:“外大如豆,内大如拳,外大如拳,内大如盘”;言其外小而内实大也。然而痈疽等毒,必先辨其阴阳:有先阴而后阳者,有先阳而后阴者,有先后俱阴者,有先后俱阳者。阳症虽重而实轻,阴症虽轻而实重。先阴而变阳者生,先阳而变阴者死。病症既殊,而何以辨之也?阳症之形,必高突而肿起;阴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阳症之色必纯红,阴症之色必带黑。阳症之初起必痛,阴症之初起必痒。阳症之溃烂必多脓,阴症之溃烂必多血。阳症之收口,身必轻爽;阴症之收口,身必沉重。至于变阴变阳,亦以此消息之,断断不差矣。倘见红肿而高突者,乃阳症之痈也,乘其内毒初起,毒尤未化,急以败毒之药治之,可随手而解也。发背而至于横决者,皆因循失治,以至于破败而不可救,阳变阴者多矣。救痈如救火,宜一时扑灭,否则延烧屋庐,不尽不止,切勿见为阳症无妨,而轻缓治之也。
方用急消汤:
忍冬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天花粉(三钱)桔梗(三钱)青蒿(三钱)甘草(三钱)茜草(三钱)甘菊花(三钱)贝母(二钱)黄柏(一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消,不必四剂也。此方消阳毒之初起者最神,既无迅烈之虞,大有和解之妙。世人不知治法,谓阳毒易于祛除,孟浪用虎野狼之药,虽毒幸消散,而真元耗损于无形,往往变成别病,乃医者成之也。何若此方王霸并施,有益无损之为妙哉。
秘诀:
背痈急消两地丁,花粉三钱与桔梗,
蒿草茜菊同上用,忍冬二两齐煎冲,
贝母二钱钱黄柏,初起三剂见奇功。
方用神散阳痈汤亦效:
车前子(五钱)贯众(五钱)甘草(五钱)天花粉(五钱)赤茯苓(五钱)生地(一两)柴胡(一钱)羌活(二钱)黄芩(三钱)紫菀(三钱)水煎服,一剂消大半,二剂全消矣。
秘诀:
神散阳痈阳疽用,急投车前与贯众,
甘粉赤苓各五钱,生地一两柴钱攻,
羌活二钱芩菀三,服止两剂可奏功。
人有背心发瘰痒甚,已而背肿如山者,隐隐发红晕如盘之大者,此阴痈初起之形象也,最为可畏,非前症阳痈可比。盖阳症有可救之术,而阴岂无可生之理,亦在救之得法否耳。盖阴痈之症,必正气大虚,邪得而入之也。设正气不虚,邪将安入?故救阴痈之症,必须大用补气补血之药,而佐之散郁散毒之品,则正旺而邪自散矣。
方用变阳汤:
金银花(八两)人参(二两)黄芪(二两)附子(一钱)黑荆芥(三钱)天花粉(五钱)甘草(五钱)白芍(一两)柴胡(二钱)水十碗,煎汁二碗,先服一碗后,少缓,再服一碗,服后阴必变阳而作痛;再一剂而痛亦消,再服一剂而痊愈,竟消灭于无形也。然而世人不致皮破血流,断不肯信,谁能用此等之药,以治发背之阴痈乎?无论病患不肯服,即医生亦不肯用。或医生知用此治疗,而病患之家亦不肯信,往往决裂溃烂,疮口至如碗大而不可收拾,始追悔参之迟用,晚矣!余所以既论此证,又多戒辞,劝人早服此方,万不可观望狐疑,以丧人命也。盖阳毒可用攻毒之剂,而阴毒须用补正之味。此方用人参、黄芪以补气,气旺则阴幽之毒,不敢入心肺之间。而金银花性补,善解阴毒,得参而其功益大。然非得附子则不能直入阴毒之中,而又出于阴毒之外。毒深者害深,又益以甘草以解其毒。然而毒结于背者,以气血之壅也,壅极者,郁之极也,故加柴胡、荆芥、白芍、天花粉之类,消其痰而通其滞,开其郁而引其经,自然气宣而血活,痰散而毒消矣。
秘诀:
变阳阴疽初起方,银八参芪二附钱,
荆芥三钱炒黑用,花粉五钱同在甘,
白芍一两柴二钱,变阳三剂自无难。
此症用锦庇汤亦效:
茯苓(一两)甘草(一两)黄芪(三两)黑荆芥(三钱)天花粉(三钱)肉桂(三钱)贝母(二钱)锦地罗(五钱)水煎服,一剂而散大半,三剂痊愈。
秘诀:
气血壅滞用锦庇,苓草一两芪三两,
荆芥粉桂各三钱,贝母二钱研去心,
地罗五钱同煎服,三剂阴毒去十分。
人有背痈溃烂,洞见肺腑,疮口黑陷,身不能卧,口渴思饮者,人以为阳症之败坏也,谁知是阴虚而不能变阳乎?夫背痈虽有阴阳之分,及至溃烂之后,宜补内而不宜消外,则阴阳之症一也。溃烂而至于肺腑之皆见,此乃从前失补之故,使毒蕴而延烧,将好肉尽化为瘀肉耳。肉瘀自必成为腐肉,而腐则必洞见底黑,此等症候,九死一生之兆也。倘胃气健而能食者,犹可救疗;倘见食即恶者,断无生理。虽然,能用参、、归、熟,亦往往有可生者,正不可弃之而不救也。
方用转败汤:
金银花(四两)白术(四两)肉桂(三钱)远志(三钱)茯苓(三钱)熟地(二两)人参(二两)黄芪(二两)麦冬(二两)当归(一两)山茱萸(二两)五味子(一钱)水煎服,一剂而胃气大开者,即可转败为功也。倘饮之而稍能健饭,亦在可救。惟饮之而杳无应验者,是胃气已绝也,不必再治之矣。或饮之而饱闷,少顷而稍安者,亦有生机。此方补其气血,而更补其肺肾之阴。盖阴生则阳长,阴阳生长,则有根易于接续,而后以金银花解其余毒,则毒散而血生,血生而肉长,肉长而皮合,必至之势也。倘日以解毒为事,而不补气血之阴阳,则阴毒不能变阳,有死而已,可胜悲叹哉!
秘诀:
背痈危症转败汤,银花白术四两尝,
桂志茯苓各三钱,二两熟地参与黄,
麦冬山萸量同上,归两味钱一剂良。
此症方用变阳汤亦可效:
黄芪(三两)当归(二两)山药(二两)肉桂(五钱)半夏(三钱)人参(一两)茯苓(一两)锦地罗(五钱)水煎服,四剂愈。
秘诀:
阴毒不起变阳汤,三两黄芪二两当,
二两山药五钱桂,三钱半夏草同尝,
一两参苓五钱锦,四剂毒化病自康。
人有背痈将愈,而疮口不收,百药敷之,绝无一验者,人以为余毒之未尽也,谁知是阴虚而不能济阳乎?夫痈疽初起则毒盛,变脓则毒衰,脓尽则毒化矣。疮口之不收者,乃阴气之虚,非毒瓦斯之旺也。世人不知治法,尚以败毒之药攻之,是已虚而益使之虚也,欲求肌肉之长,何可得乎?然亦有用补法治之而未效者,何也?以但用阳分之药以补其阳,而不用阴分之药以补其阴故也。盖独阴不长,而独阳亦不生也。凡痈疽至脓血已净,则阴必大虚。若止补其阳,则阳旺阴虚,阴不能交于阳矣。虽阳有济阴之心,而阴无济阳之力,所以愈补阳而阴愈虚,则疮口愈难合矣。治之法,必须大补其阴,使阴精盛满,自然能灌注于疮口之中,不用生肌外敷之药,而疮口之肉则内生矣。
方用生肤散:
人参(五钱)焦白术(五钱)熟地(二两)肉桂(一钱)忍冬藤(一两)麦冬(一两)当归(一两)山茱萸(一两)水煎服,二剂而肉自长,又二剂而疮口自平,又二剂而痊愈矣。此方补阴之药多于补阳,使阴胜于阳也。然而补阳之药,仍是补阴之助,以其能入于阴之中,而交于阳之内也。忍冬藤非特其能解余毒,尚取其能领诸药至于疮间也。
秘诀:
疮口不收生肤散,人参焦术整五钱,
二两熟地一钱桂,忍冬麦归一两山,
水煎连来六剂服,生肌长肉自不难。
此症方用收肌饮亦效
白术(二两)熟地(二两)人参(一两)山茱萸(一两)麦冬(一两)当归(一两)甘草(三钱)肉桂(三钱)菊花(三钱)花粉(三钱)水煎服,切戒房事一月,否则变生不测矣。
秘诀:
收肌二两术熟地,一两参萸麦当归,
草桂菊花各三钱,花粉三钱服四剂。
人有背痈长肉,疮口平满,忽然开裂流水者,人以为疮口之肉未坚也,谁知是色欲恼怒之不谨乎?大凡疮痈之症,最忌者房事,其次者恼怒也。犯恼怒者,新肉有开裂之虞,犯房事者,新肉有流水之患,然此犹些小之疮节也。其在背痈,犯恼怒者不过疾病,而犯房事者必致死亡!其疮口开裂者,必然色变紫黑;而流水者,必然肌肉败坏矣。当是时,必须急补气血,万不可仍治其毒。盖前毒未尽,断难收口,既经收口,复至朽坏,实新肉不坚,而自决裂也。况发背新愈之后,其精神气血,尽皆空虚,所以交合泄精,遂至变出非常,舍补气血,又安求生再活乎?然而即补气血,以些小之剂,欲收危乱之功,无异大厦倾颓,岂一木所能支哉?故又须大剂补之而后可。
方用定变回生汤:
人参(四两)黄芪(三两)山茱萸(一两)茯苓(一两)忍冬藤(二两)麦冬(二两)白术(二两)当归(二两)五味子(三钱)肉桂(二钱)水煎服,一剂而肉不腐,二剂而肉生,三剂而皮合,四剂而疮口平复矣。切戒再犯,再犯无不死者,即再服此方,亦无益也,可不慎乎?此方实救疮疡坏症之仙丹,不止疗发背愈后犯色怒之败腐也。人疑泄精以致决裂,宜用熟地以大补之,何故反置而不用?以熟地补阴最缓,而症犯实急,所以舍熟地而用气血之药,急拯其危,非熟地不可用而轻弃之也。此方服数剂之后,各宜减半,而多加熟地,以为善后之计可耳。
秘诀:
怒欲疮裂回生方,人参四两芪三两,
萸苓一两桂二钱,忍冬麦术二两当,
五味三钱四平复,再犯色戒定不长。
此症汤用补缝饮亦佳:
人参(二两)熟地(二两)白术(二两)当归(一两)麦冬(一两)山药(五钱)肉桂(二钱)附子(一钱)白芍(五钱)五味子(三钱)水煎服,十剂愈。
秘诀:
前方既用服此药,参术熟地二两着,
归麦一两药五钱,桂二附一五钱芍,
惟有五味用三钱,服之十剂可安乐。
人有夏月生背痈,疮口不起,脉大无力,发热作渴,自汗盗汗,方用参大补之剂,更加手足逆冷,大便不实,喘促呕吐者,人以为火毒太甚也,谁知是元气太虚</a>,补不足以济之乎?夫痈分阴阳,疮口不起者,乃阴症而非阳症也。脉大似乎阳症,大而无力,非阴而何?发热作渴,此水不足以济火,故随饮随汗也。既是阴症似阳,用参阳药以助阳,正气足以祛阴而返阳矣,何以愈补而反作逆冷呕吐之状也?此阴寒之气甚盛,而微阳之品力不能胜耳。非助之以附子辛热之品,何能斩关入阵,以涤荡其阴邪哉!
方用助阳消毒汤:
人参(八两)黄芪(一斤)当归(四两)白术(四两)附子(五钱)陈皮(五钱)水煎成膏,分作两次服,凡自汗盗汗、逆冷呕吐诸症,俱可顿除。连服数剂,疮起而溃减半,又用数剂而愈。此方非治痈之法也,然以治痈之法而轻治此等之症,鲜不立亡,可见治痈而不可执也。大约阳痈可服消毒化疾之药,而阴痈不可用消毒化痰之药,舍痈从症,实治痈之变法,医者不可不知也。
秘诀:
夏月喘促背生疮,盗汗冷逆方无阳,
急取消毒参八两,一斤黄芪四两当,
白术亦四附五钱,陈皮二剂分服康。
此症方用起陷丹亦效:
人参(二两)白术(二两)熟地(二两)附子(一钱)当归(一两)麦冬(一两)五味子(三钱)肉桂(二钱)山药(五钱)白芍(五钱)水煎服,连服十剂愈。
秘诀:
补虚起陷用参术,二两熟地一钱附,
归麦一两味三钱,肉桂二钱山芍五,
若能一连服十剂,疮口下陷患自除。
人有背生痈疽,溃烂之后,或发热,或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流清水,自汗盗汗,脓成而不溃,口烂而不收,人以为毒瓦斯之未尽也,谁知是五脏亏损,气血太虚之故乎?凡人气血旺盛,阴阳和平,何能生毒?惟其脏腑内损,而后毒瓦斯得以内藏,久之外泄,及至疮痈发出,其毒自不留内。然而脏腑原虚,又加流脓流血,则已虚而益虚矣。观其外而疮口未敛,似乎有余;审其内而气血未生,实为不足。治之法,当全补而不宜偏补,恐脏腑致有偏胜之虞也。方用十全大补汤最妙,以其合气血而全补之耳。然而用之往往不救者,非方之不善也,乃用方之不得其法耳。夫背痈何等之症,岂寻常细小之剂所能补之乎?故必须多其分两,大剂煎服,始克有应验之效。
余因酌定一方,以求正于同人:
人参(一两)当归(一两)黄芪(二两)熟地(二两)白芍(五钱)茯苓(五钱)白术(五钱)肉桂(二钱)川芎(三钱)甘草(三钱)水煎服,一剂有一剂之效也。世疑此方绝不败毒,如何化毒而生肉也?不知痈疽未溃之前,以化毒为先;既溃之后,以补正为急。即有余毒未尽,不必败毒也。盖败毒之药,非寒凉之品,即消耗之味也。消耗则损人真气,寒凉则损人胃气。真气损则邪气反盛,胃气伤则谷气全无,何能生肌长肉哉?惟十全大补汤专补真气,以益胃气,故能收全效耳。且此方不特治背痈之未溃,即疮疡之已溃者,皆宜用之,惜世人未知之也。
秘诀:
还有人参一两当,黄芪熟地整二两,
白芍茯苓术五钱,桂二芎草三钱当,
此是十全大补剂,自然毒化气血刚。
此症或疑十全大补汤无化毒之品,又有加减十全大补汤亦可用,备载于后。
人参(一两)白术(一两)当归(一两)熟地(一两)麦冬(一两)甘草(三钱)五味子(三钱)锦地罗(三钱)茯苓(五钱)黄芪(二两)水煎服。
秘诀:
加减大补亦妙方,参术归地麦两襄,
甘味地罗俱三钱,茯苓五钱芪二两。
肺痈论
人有胸膈之间作痛,咳嗽之时,更加痛极,手按痛处,尤增气急者,人以为肺经生痈也,谁知是肺热以成痈乎?夫肺为娇脏,药石之所不能到者也,故为治甚难。肺受热害,既已成痈,将何法以疗之乎?治之法,似宜泻火以救肺,然而肺药不可入,而肺之母为脾,脾经未尝不受药也,肺之克为肝,肺之贼为心,二经未尝不受药也。补其脾经之土,则土能生金也。平其肝经之木,则金不能克木也。清其心经之火,则火不来刑金也。三经皆有益于肺而无损乎金,则肺气得养,而后以消毒之品,直解其肺中之邪,何患肺痈之不治乎?
方用完肺汤:
金银花(五两麦冬(二两)玄参(三两)甘草(五钱)天花粉(三钱)茯苓(三钱)白芍(三钱)水煎服,一剂而痛减,二剂而内消矣。大凡肺痈之症,必须内消,而不可令其出毒。内消之法,总不外脾、肝、心三经治之,而别无求消痈之道也。或曰:肺之子肾也,独不可治肾以消痈乎?不知肺痈之成,虽成于火烁肺金之液,实因肺气之自虚也。补肾虽能使肺气不来生肾,惟是肺肾相通,补肾之水恐肺气不降,而火毒反不能速散,不若止治三经,使肺气得养,自化其毒,不遗于肾之为妙也。
秘诀:
肺金生痈五两金,麦冬二两三玄参,
甘草五钱三花粉,苓芍亦然痈自泯。
此症方用地罗甘桔玄参汤亦效:
麦冬(二两)玄参(二两)甘草(一两)锦地罗(一两)桔梗(五两)贝母(五钱)水煎服,二剂愈。
秘诀:
又有二两麦玄参,一两甘草一两锦,
桔梗贝母五钱研。二剂毒化妙如神。
人有胸膈作痛,咳嗽吐痰,更觉疼痛,手按痛处,痛不可忍,咽喉之间,先闻腥臭之气,随吐脓血,此肺痈不独已成,而且破矣。夫肺痈未破者易于消,已破者难于治,以脓血未能遽消耳。然治之得法,亦不难也。盖肺之所以生痈者,因肺之火不散也。然肺火之来,因肺气之虚也。肺虚而后火留于肺,火盛而后肺结为痈,不补虚而散火,而未成形者何以消,已成形者何以散,既溃烂者又何以愈哉?是虚不可不补,而补虚者将补何脏乎?必须补肺气之虚,而肺不能直补其气,补脾胃之虚,则肺气自旺矣。今痈已破矣,多吐脓血,则肺气愈虚,虽毒瓦斯犹存,不可泻其毒瓦斯,于补气之中而行其攻散之法,则毒易化而正气无伤也。
方用完肺汤:
金银花(二两)人参(二两)玄参(二两)天花粉(三钱)蒲公英(五钱)甘草(三钱)桔梗(三钱)黄芩(一钱)水煎服,一剂而脓必多,二剂而脓渐少,三剂而痛轻,四剂而又轻,五剂而疼痛而脓血亦止也,六剂而奏全功矣。此方补胃中之气,而即泻胃中之火,胃气旺而肺气自不能衰,胃火衰而肺火自不能旺,所以既能败毒,又能生肉耳。虽诸药不单走胃,然入胃者十之八,入肺者十之二,仍是治胃以治肺也。或问:“肺痈已破,病已入里,似不宜升提肺气,喻氏(《辨证录</a>》作“南昌喻嘉言”)谓宜引之入肠,而先生仍用桔梗以开提肺气,恐不可为训”。嗟乎!余所用之药,无非治胃之药,药入于胃,有不下引入肠者乎?然而肺气困顿,清肃之令不行,用桔梗以清肺,上气通而下行更速,是则上之开提,下之迅速,可断言矣。
秘诀:
肺痈已破银花参,玄参二两粉三钱,
蒲公五钱甘桔三,黄芩一钱一同煎,
二剂三剂脓渐止,服至六剂痈自痊。
方用肺痈救溃汤亦神效:
玄参(一两)蒲公英(一两)金银花(四两)紫花地丁(五钱)菊花(五钱)甘草(五钱)陈皮(五钱)黄芩(三钱)桔梗(三钱)款冬花(三钱)水煎服,七剂愈。
秘诀:
消痈救溃参蒲银,地丁菊甘五钱陈,
芩桔款冬三钱入,水煎七剂痈回春。
人有久嗽之后,肺管损伤,皮肤黄瘦,咽喉雌哑,自汗盗汗,卧眠不得,口吐稠痰,腥臭难闻,惟闻喘急,毛悴色焦。喘嗽之时,必须忍气须臾,轻轻吐痰,始觉膈上不痛,否则大痛难堪,气息奄奄,全无振兴之状者,人以为肺中痈也,谁知是肺痿而生疮乎?此等之症,不易解救,然治之得法,调理又善,亦有生者。夫肺痈与肺痿不同,肺痈生于火毒,治之宜速,肺痿成劳伤,治之宜缓。大约火毒当补中而用泻,劳伤宜补中而带清。泻与清不同,而补亦不同。惟是泻中用补,可用大剂;清中用补,当用小剂,勿忘勿助,若有若无,始能奏功也。
方用养肺去痿汤:
麦冬(三钱)金银花(三钱)紫菀(五分)百部(五分)甘草(五分)生地(二钱)百合(二钱)天冬(一钱)款冬花(一钱)贝母(一钱)白薇(三分)水煎服,服十剂而膈上痛少轻者,便有生机矣。再服十剂而更轻,再服十剂而渐愈,共服五十剂,而始痊愈也。此方不寒不热,养肺气于垂绝之时,保肺痿于将弃之顷,实有奇功。倘求捷效于一旦,必至轻丧于须臾,宁忍耐以全生,切勿欲速而送死也。
秘诀:
养肺救痿麦三银,紫菀百部草五分,
生地百合二钱着,天冬一钱款贝存,
白薇三分水煎服,服五十剂病回春。
起痿延生丹亦效:
款冬花(五分)百部(五分)白薇(五分)山豆根(五分)甘草(一钱)桔梗(一钱)生地(五钱)天花粉(五钱)麦冬(五钱)玄参(二钱)天冬(一钱)水煎服,连服十剂愈。
秘诀:
起痿延生款五分,百部白薇山豆根,
甘桔一钱生地粉,麦冬五钱二玄参,
天冬一钱劳伤去,连服十剂渐回春。
世有膏粱子弟,多食浓浓气味,燔炙煎炒之物,时时吞嚼,或美酝香醪,乘兴酣饮,逐至咽干舌燥,吐痰吐血,喘息膈痛,不得安眠者,人以为肺经火热也,谁知是肺痿已成疮乎?夫肺为五脏之盖,最喜清气之熏蒸,最恶燥气之炎逼。今所饮所食,尽为辛热之物,则五脏之中,全是一团火气。火性炎上,而肺金在上,安得不受其害乎?肺既受刑,不能下生肾水,肾水无源,则肾益加燥,势必取资于肺金,而肺金又病,能不已虚而益虚,已燥而益燥乎?况各经纷纷来逼,火烈金燥,肺间生痈,必然之势也。治之法,化毒之中益以养肺,降火之中济以补肾,庶几已成者可痊,未成者可散也。
方用扶桑清肺散:
金银花(一两)熟地(一两)阿胶(三钱)桑叶(五钱)紫菀(二钱)甘草(二钱)人参(三钱)贝母(三钱)百合(三钱)杏仁(十枚)款冬花(一钱)犀角末(五分)水煎服,调犀角末服,数剂可奏功也。此方肺肾同治,全不降火。盖五脏之火,因饮食而旺,乃虚火上升而非实火也。故补其肾而肺气坚,肾水足而虚火息矣。况补中带散,则补非呆补,而火毒更易解也。
秘诀:
肺痿扶桑清肺散,银熟一两阿胶三,
桑叶五钱菀草二,参贝百合用三钱,
杏仁十枚款钱重,犀角五分冲服安。
方用银花甘桔汤亦效:
丹皮(一两)金银花(一两)生地(一两)玄参(一两)甘草(三钱)桔梗(三钱)贝母(三钱)水煎服,四剂痛减,再用减半药料,服数剂而痛乃止。
秘诀:
银花甘桔丹皮金,生地一两与玄参,
甘桔贝母三钱服,四剂减半再留心。
肝痈论(原缺秘诀,今仿之)
人有素多恼怒,忽然两胁胀满,恶寒发热,已而至胁痛不可忍,人以为肺火之盛也,谁知肝亦能生痈乎?而灵素诸书亦未言及者,以其肝经生痈世不常有,所以略而不言,但古今运气不同,而痈毒之生长不一,而肝之生痈,岂可缺而不论。盖肝因恼怒,则肝叶无安贴之日矣。况恼怒后必然动火,怒越多而火越甚,必烁肝津血,无血养肝,则易发怒,怒气频繁,欲不郁积而成痈,其可得乎。若肝痈生于内,亦可辩之于外,凡生肝痈者,胁痛必在左而不在右,胁之皮必现红紫之色,而舌必现青色也治疗之法,必以平为主而佐以泻火去毒之药,不可因循时日,令其溃烂而不救。
方用化肝汤:
白芍(三两)当归(三两)炒栀子(五钱)生甘草(三钱)金银花(五两)水煎服,一二剂而痛轻,三剂而不痛矣,减半再服数剂全愈。此方归芍直入肝中以滋肝血,肝血旺则可解肝气之燥,又得甘草以缓其急,栀子清其火,金银花解其毒,安得不效乎。盖毒火既盛,肝血大亏,若不用如此大剂,是徒然也,倘不识肝痈之肝火之旺,单用归芍发治胁痛,必误也。
秘诀:(仿造)
金花五两须准量,芍归三两各相当。
栀子五钱亦羽党,甘草三钱救肝亢。
此症用锦草汤亦效:
白芍(一两)锦地罗(一两)生甘草(五钱)栀子(三钱)水煎服,一剂可止痛。
秘诀:(仿造)
锦草救肝最称良,地罗白芍各一两,
甘草五钱栀子三,定叫痈毒遁无藏。
人有四肢之间或左胁疼痛,手按之更甚,人以为胁痛而不知亦是肝痈也。夫肝生痈得于恼怒为多,然亦有生于忧郁者,但因恼怒而得者其痛骤,因于忧郁者其痛缓。若初之时大剂逍遥散煎服,其痛可止,何至于成痈乎?盖因失于速治,而肝郁不能宣,乃血亦因之结而不通,遂化脓而成痈,其毒以最骤,世有胁痛数日而死者,亦生痈毒败坏而死耳,岂胁痛可死人者?
方用宣郁化毒汤:
柴胡(二钱)白芍(一两)香附(三钱)薄荷(二钱)当归(一两)阵皮(一钱) 枳壳(一钱)天花粉(三钱)金银花(一两)生甘草(三钱)水煎服,二剂痛减,四五剂全愈。
秘诀:(仿造)
宣郁化毒解忧伤,金银芍归一两当,
更须柴荷二钱商,三钱天花附草香。
陈皮枳壳各一钱,调肝化怒志气昂。
此症用金银平怒散亦效:
金银花(二两)白芍(五钱)柴胡(一钱)白芥子(三钱)生甘草(三钱)栀子(三钱)丹皮(三钱)水煎服,一二剂为要而安。
秘诀:(仿造)
金银平怒二两正,芥子国老丹栀臣。
各般三钱皆要清,柴胡一钱作卒兵。
无名肿毒论
人有头面无端,忽然生小疮甚痒,第二日即头重如山,第三日即面目青紫,人多不知此症,乃至险至危,若不急救,数日内必然一身发青而死。但青不至胸者,尚可治疗。因其人素服房中热药,热极而变为毒也。(原文脱衍)结于阴之部而成痈,结于阳之部而成毒。出于头面者,乃阳之部位也,较之生于阴之部位者,更为可畏,非多用化毒之药,安能起死回生者哉?
方用回生丹:
金银花(八两)甘草(五钱)玄参(三两)蒲公英(三两)天花粉(三钱)川芎(一两)水煎服,一剂而头轻,青紫之色淡矣。再服一剂青紫之色尽消而疮亦愈,不必三剂也。此方犯毒而不耗气,败毒而不损阴,所以建功甚奇也。此毒原系水亏之极,而泻毒之药,无不有损于阴阳。惟金银花攻补兼妙,故用以为君,若少用其味单而力薄,多用则味重而力浓,又加玄参以去火,甘草以泻毒,蒲公英以清热,天花粉以消痰,川芎以散结,自然相助而奏效也。
秘诀:
无名肿毒回生丹,银花八两草五钱,
玄参蒲公三两整,花粉三钱芎两添,
一剂肿毒尽消去,二剂痊愈效如仙。
方用花锦散亦效:
锦地罗(八两)金银花(八钱)当归(二钱)天花粉(五钱)甘草(五钱)水煎服,一剂效,再续服。
秘诀:
花锦散用锦地罗,银八二当粉五挪,
五钱同粉有甘草,一剂回生效无讹。
人有无名肿毒,生于思虑不到之处,而情势凶恶,有生死之关,皆可以无名肿毒名之,不必分上中下也。前条止言头面,而在身之左右前后,与手足四肢尚未言也。不知得其治法,无不可以通治;不得其法,不可妄治;失其治法,则害大矣。然在上者不可以治中,在中者不可以治下,在下者不可以上中也。大约上中下之生毒,多起于淫欲无度之人,加之以气怒忧愤,火乘其隙而蕴,故一发而不可制。所以言无名肿毒者,尽阴症而绝无阳症也。然则治法,宜用解阴毒之药矣。惟是解阴毒之药,多半消烁真阴,因虚而结毒,复因解毒而亏阴,宁有阴乎?世之患是症者,往往不救,职是故也。余得异人之传,仍于补阴之中而行其散郁之法,少佐解毒之品而微助其引经之味,是以多收奇功。余不敢秘,传之书册,以救万世之人也。
方用黑虎汤:
玄参(一斤)甘草(一两)柴胡(三钱)三味煎汤,十碗为善。若头面肿毒者,加川芎一两、附子二钱;生于身前后左右者,加当归一两、菊花一两、附子三分;生于手足四肢者,加白术二两、茯苓二两、附子五分。入药汤中,再煎汁取三碗,二日服完。未破者立消,已破者生肌,不必二剂也。此方名黑虎汤,言恶毒得之尽散也。玄参能退浮游之火,得甘草之助,能解其迅速之威;得柴胡之辅,能舒其郁结之气。且又各有引经之味,引至结毒之处,大能为之祛除。妙在玄参一斤则力量更大,又妙在补中带散,则解阴毒而不伤阴气,所以奏功最神。万勿惊其药料之重,而不敢轻试也。若些小之症,又非阴毒,俱不必用此重剂,则又不可不知也。
秘诀:
黑虎汤中一两甘,三钱柴胡一斤玄,
若是头面肿毒者,川芎一两附二钱,
生身前后左右者,归菊一两附子添,
手足四肢术二两,茯苓二两附五煎。
方用七圣汤亦治之:
蒲公英(四两)紫花地丁(四两)金银花(四两)锦地罗(四两)当归(三两)天花粉(五钱)甘草(四钱)水煎服。
秘诀:
七圣汤用蒲地丁,银锦四两归三从,
粉五甘草四钱入,阴毒轻症急煎攻。
对口疮论
人有对口之后,忽生小疮,先痒后痛,随至溃烂,人以为至凶之痈也。然而痈生正对口者犹轻,生于偏对口者乃重。盖颈项之上,乃肾督脉之部位也,其地属阴,所生痈疽,多属阴痈,而非阳疽也。以阳症必高寸许,其色红肿发光,疼痛呼号。而阴症则不然,色必黑暗,痛亦不甚,身体沉重,困倦欲卧,呻吟无力,其疮口必不突起,或现无数小疮口,人皆不知从何处觅头。然阴阳二毒,皆可内消,何必令其皮破肿溃而后治之哉。至于内消之法,初起之时,不须分别阴阳,可俱用三星汤。惟既破溃肠,阴阳不分,而漫投药饵,则祸生顷刻矣。若阳症溃烂,仍以三星汤治之;若阴症溃烂者,则须用神效汤(按:本方《辨证奇闻》、《辨证录》俱改名为七圣汤)。
三星汤:
金银花(二两)蒲公英(一两)甘草(三钱)水煎服,未破者,服之可消。已破者,三剂脓尽而肉生矣。
秘诀:
三星汤可治阳痈,二两银花一两英,
甘草三钱服三剂,自然脓尽好肉生。
神效汤:
当归(一两)黄芪(一两)人参(一两)金银花(二两)白芍(一两)肉桂(一钱)荆芥(三钱)水煎服,一剂而血止,二剂而肉生,三剂而口小,四剂而皮合,再服二剂而痊愈矣。此方治各处痈毒,凡低陷不作脓而不能收口者,急服此药,无不神效,不止治对口之阴毒,善能收功也。诚以阳症可以凉泻,阴症必须温补故耳。
秘诀:
神效汤中归芪参,一两白芍二两金,
桂一荆三水煎好,阴痈六剂可回春。
方用三花汤亦效:
川芎(一两)紫花地丁(一两)当归(二两)菊花(五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二剂愈。
秘诀:
痈不作脓三花汤,芎紫一两二两当,
甘菊五钱三花粉,止服二剂妙无双。
对口有偏、正之不同:发于正者是督脉所生,偏者乃太阳膀胱所司。督脉行于下,而贯脊行于上,毒瓦斯得之,反能冲突高起,邪毒不致下流,乃为外发,故易治。由膀胱发者难治,以膀胱之脉起于巅顶,贯脊两旁,顺下而行,与痈毒交会下流,故疮多平塌难起,不发红肿溃烂,易流注于两肩而作肿,十五日无脓者,必然变阳归阴,故多难治也。
脑疽论
属性:人有生痈疽于头顶者,初名脑疽,又名偏正对口,而非真正痈疽也。此症九死一生,然治之得法,亦可救也。大约生此症者,皆因肾火沸腾也。盖脑为髓海,原通于肾,肾无火则髓不能化精,肾火盛则髓亦不能化精。不特不能化精,随火之升降,则化为毒而生痈疽矣。盖肾之化精,必得脑中之气以相化,若脑中无肾火,势必气化为火,火性炎上,不及下降,于是脑中髓海,自化为毒,较之脑气下流而成毒者,其毒更甚,往往更变形容,改变声音,疮色紫黑,口干烦燥,随饮随渴,甚者脑骨俱腐,片片脱落,其野狼狈之状,莫可形容,将何以救之耶?此症治法,须问其饮食如何,倘饮食知味,尚可以救,
方用五灵汤:
玄参(三两)麦冬(三两)金银花(八两)黄芪(四两)人参(二两)水煎服,连服四剂,其痈疽渐愈,改用十全大补汤重四两,服四剂,又改用八味地黄汤,恣其酣饮,可获痊愈矣。此症十有九死,然而余立一法,实无第二法也。此症得于房劳者居多,兴阳涩精,俱是丹石燥烈之品,或洗或嚼,或含于口,或纳于脐,霸阻精道,久战不已,日积月累,真阴枯涩,髓竭火发,遂溃顶门,多致不救。人何苦贪妇人之欢,以千金之命,而轻于夜台也。
秘诀:
顶上生疽用五灵,三两玄参及麦冬,
银花八两黄芪四,人参二两四剂功。
此症用蔓花汤亦效:
玄参(二两)山茱萸(二两)金银花(二两)川芎(一两)麦冬(一两)贝母(三钱)蔓荆子(二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痊愈。
秘诀:
脑痈蔓花用元参,二两山萸二两金,
川芎一两三钱贝,蔓荆子二效如神。
囊痈论
人有阴囊左右而生痈毒者,名曰便毒。生于肾囊之下,谷道之前,名曰囊痈。二者之间,便毒易治,而囊痈难疗也。以囊之下为悬痈,其皮肉与他处不同。盖他处皮肉,或横生,或直生,俱易合;而悬痈之处,横中有直,直中有横,一有损伤,不易收功。然治之得法,未尝难也。此等之症,皆少年贪于酒色,或入花街而酣战,或入柳巷而恣欢,……往往多生此疮者,所谓“欲泄不泄,精化为脓血”是也。治之法,必须大补其虚,而佐以化毒之品。以毒因虚而成,不治乎虚,痈安得痊?
方用逐邪至神丹:
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当归(二两)大黄(五钱)人参(一两)甘草(一两)天花粉(二钱)水煎服,一剂而毒消,二剂而痊愈,溃者三剂可以收功矣。此方用银花、公英佐之归参大黄之大料,未免过于伯(霸)道,况大虚之病,又用大黄以祛逐,似乎非宜?谁知毒瓦斯甚盛,乘其初起之时,正气未衰,而大补大泻之为得乎?倘因循失治,或畏缩而不敢治,及治流脓出血,正气萧索,始用参补气,往往有用至数斤而尚未能复元,何若早用于化毒之中,正气无伤,而毒又易散哉?此因势利导之法,又不可不知也。
秘诀:
逐邪神丹银四两,二蒲归兮五大黄,
一两参草二钱粉,水煎三剂消痈囊。
方用八圣丹治之亦效:
金银花(四两)归尾(一两)人参(二两)柴胡(三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贝母(三钱)栀子(三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效,毒已出,即可勿服。
秘诀:
八圣丹中四两金,一两当归二两参,
柴胡芩柏三钱入,贝栀亦然研去心。
人有饮酒入房,精不得泻,至半夜,烦热烦渴,小便淋赤,痰涎涌盛,第一日阴囊肿胀痛,明日阴囊处肉腐,玉jing下贴囊者亦腐,人以为酒毒也,谁知是肝火得酒湿而肆疟乎?夫酒湿何至腐烂?盖火酒大热之物也,人过饮火酒,多致醉死,死后往往身体腐烂,乃火酒之毒也。……治之法,解酒毒而补气血,则湿热祛而腐肉可长,患可愈矣。
方用救腐汤:
人参(一两)白术(一两)当归(二两)黄芪(二两)茯苓(五钱)玉米(五钱)白芍(一两)黄柏(二钱)泽泻(二钱)葛根(二钱)栀子(二钱)水煎服,四剂腐肉脱而新肉生,再服四剂囊茎悉平复矣。夫酒毒成于拂抑,平肝泄火,利湿解毒可也,何以又用参芪归术以补其气血耶?大凡气血盛者,力能胜酒,纵酣饮而无碍。服火酒而腐烂,因火酒而结毒,亦因气血之衰,力不能胜酒毒耳。所以两火相合,遂至焚身腐肉,若不急补气血,则酒毒难消,而腐肉又何以能速生肌长肉哉?
秘诀:
参术一两二归芪,茯苓五钱并玉米,
白芍两重二四剂,黄柏泽葛二钱栀。
方用异宝散亦效:
茯苓(一两)冰片(三分)黄柏(五钱)瓦草(五钱)青苔(五钱)儿茶(五钱)麝香(八分)樟脑(三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为末,撒于患处,水无流出,即不再腐矣。
秘诀:
又有异宝撒囊痈,一两茯苓三分冰,
黄柏瓦草各五钱,青苔儿茶一样同,
麝香八分樟三钱,乳香没药二钱从。
臂痈论
人有两臂之间,忽然生疮而变成痈疽者,亦阴痈也。虽较头面对口肩背上稍轻,然治之不得其法,亦能杀人,必须辨其阴阳治之。大约阳症必红肿而疼痛则易治,阴症必漫肿麻痒则难疗。阳症宜用三星汤,一、二剂则消;阴症则不可用,必须大补气血,而佐以消痰化毒之剂,始能奏功,岂可谓手足非心腹之疾,不必补虚乎?夫阴主静,而手足乃至动者也。动而生阴疽,则动变为静,亦非常之道也,可不畏哉!况动变为静,又趋阴之道也。阳趋于阴,则生近于死矣。欲阳返阴易,欲阴返阳难,谁谓手足之痈,而可小视之哉?
方用消痈还阳丹:
白术(一两)黄芪(一两)人参(三钱)天花粉(三钱)当归(五钱)金银花(二两)肉桂(一钱)乳香(一钱)甘草(三钱)水煎服,一剂阴返阳而痒变痛,二剂而痛如失,三剂全消,不必四剂也。此方与神效汤(《辨证奇闻》、《辨证录》作七圣汤)相似,而意各异。神效汤内无乳香、天粉,能治溃烂,长肉生肌。此方治未溃者,而能内消也,加乳香、天粉二味以攻中,有拥卫之力耳。
秘诀:
还阳神丹治臂痈,白术黄芪一两同,
参粉三钱归五钱,银花二两桂钱从,
乳香一钱三钱草,阳症方可服三星。
此症用转攻汤亦治之:
黄芪(二两)甘草(三钱)贝母(三钱)当归(一两)白术(一两)肉桂(一钱)远志(五钱)紫花地丁(五钱)水煎服。
秘诀:
转攻汤中二两,甘贝三钱去心宜,
归术一两桂一钱,五钱远志地丁随。
擎疽论(原缺秘诀,今仿之)
人有手心中忽然肿实变成一疽,红肿非常,昼夜无间,谓之擎疽,人生此疽,多属冤债。甚为危笃,往往有流血而死者,大约此症之生,皆因火毒而发也。故须消其火毒,然火毒非生于一朝,而毒难凭于小剂,况盛于热而起于火,火之有余,终是水这不足,不以大剂滋水,惟以小剂灭火,安得取胜乎?治之法:当用补水大剂而少佐以解毒之味,则自愈矣。
方用释擎汤:
玄参(二两)生地(一两)金银花(二两)当归(一两)贝母(二钱)紫花地丁(五钱)水煎服,一二剂痛止未溃者再服,一剂已溃者,再服四剂必愈矣。此方滋水利火、补正解毒,何尚擎疽之不释哉。
秘诀:(仿造)
玄色金银足两当,生地当归赶家忙。
贝母盼儿泪双襟,遥看地丁门前望。
此症用涩珠汤亦效:
熟地(一两)生地(一两)麦冬(一两)甘菊(一两)金银花(一两)
水煎服四剂,未溃者既消,已溃者即消。
秘诀:(仿造)
生熟冬菊金银花,五虎上将济世忙。
全仗真元一口气,定叫火毒无处藏。
乳痈论
人有乳上生痈,先肿后痛,寒热往来,变成疡痈,此症男女皆有,而妇人居多。盖妇生子,抱儿食乳,偶然困睡,儿以口气吹之,乳内之气塞不通,遂成乳疾。此时若以解散之药治之,可随手而愈。倘因循失治,而乳痈之症成矣。男子则不然,阳明胃火炽盛,不上腾于口舌,而中壅于乳房,乃生此症。乳痈不比他处之痈有阴阳之别,故治法亦无阴阳之判,但别其先后之虚实耳。初起多为邪实,溃烂乃为正虚也。虽然,邪之有余,仍是正之不足,治宜补中散邪,乃万全</a>之道,正不必分先宜攻而后宜补也。
方用和乳汤:
当归(一两)蒲公英(一两)贝母(三钱)天花粉(三钱)甘草(二钱)穿山甲(一片)水煎服,一剂而乳通肿亦消矣,不必二剂也。此方用贝母、花粉者,消胃中之壅痰也,壅散而乳房之气通矣。佐以公英、山甲解其热毒,利其关窍,自然不攻而毒散矣。惟恐前药过于迅速,加当归、甘草补正和解,则正无伤而邪自退,何虑余毒不行而变乳岩哉?
秘诀:
和乳一两归蒲公,三钱贝母花粉同,
山甲一片二钱草,服下一服乳房通。
此症用消化无形汤亦效:
金银花(一两)当归(一两)甘草(三钱)天花粉(三钱)通草(一钱)紫背天葵(五钱)水煎服,一剂即消。
秘诀:
又有消化无形汤,银花一两当归行,
甘粉三钱通</a>草一,紫背天葵五钱良。
人有先生乳痈,收口后不慎房事,以致复行溃烂,变成乳岩,现出无数小口,而疮口更加腐烂,似蜂窝之状,肉向外生,终年累月不愈,服败毒之药而愈甚,人以为毒深结于乳房也,谁知是气血大虚乎?夫乳痈成岩,肉向外生,而筋束ru头,则伤乳即伤筋也。此症必须急救,否则有筋弛难长之虞矣。夫筋弛而又泄精,泄精则损伤元气,安得不变出非常乎?当失精之后,即用补精填髓之药,尚不致如此之横,今既因虚而成岩,复见岩而败毒,不已虚而益虚乎?无怪其愈治而愈坏也。治之法,必须大补其气血以生其精,不必再泻其毒,以其病无毒可泻耳。
方用化岩汤:
茜草根(二钱)白芥子(二钱)人参(一两)忍冬藤(一两)黄芪(一两)当归(一两)白术(土炒,二两)茯苓(三钱)水煎服,连服二剂而生肉红润,再服二剂而脓尽痛止,又二剂漏管重长,又二剂痊愈,再二剂永不复发矣。此方全在补气补血,而不事消痰化毒之治。忍冬虽为消毒之药,其性亦补,况入于补药之中,亦纯乎补矣。惟是失精变岩,似宜补精,乃不补精而止补气血,何也?盖精不可以速生,补精之功甚缓,不若补其气血,气血旺则精生矣。且乳房属阳明之经,既生乳痈,未能多气多血,补其气血,则阳明之经既旺,自然生液生精以灌注于乳房,又何必复补其精,以牵制参之功乎?此所以不用生精之味耳。
秘诀:
化岩汤中茜草根,二两白芥一两参,
忍冬芪归亦一两,白术二两苓三钱。
方用延仁汤亦效:
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白术(一两)熟地(一两)麦冬(一两)山茱萸(五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四剂效。
秘诀:
乳岩宜用延仁汤,参归术地麦两襄,
山萸五钱一钱草,陈皮五分四剂良。
人有左乳忽肿如桃,皮色不变,又不痛,身体发热,形容渐瘦,人以为痰气郁结也,谁知是肝气之不舒乎?夫乳属阳明,而乳痈宜责之阳明胃经,余独言肝者何也?盖阳明胃土,最怕肝木之克,肝气不舒,则胃气亦不舒耳。况乳又近于两胁,正肝之部位也。与肝相远,尚退缩而不敢舒,与肝为邻,亦何敢恣肆而吐气哉?气不舒而肿满之形成,漫肿无头不痛不赤,正显其畏惧也。治之法,不必治阳明之胃,但治肝经之郁,自然毒消肿解矣。
方用加味逍遥散:
柴胡(二钱)川芎(一钱)甘草(一钱)人参(一钱)当归(三钱)白术(三钱)半夏(三钱)茯苓(三钱)陈皮(三钱)栝蒌仁(三钱)白芍(五钱)水煎服,服十剂而内消,去栝蒌再服十剂不再发矣。逍遥散善解肝气之郁,肝气郁解而胃气自舒矣。况益之栝蒌、半夏、陈皮,专能治胸中之积痰,痰去则肿亦易消也。
秘诀:
逍遥加味二钱胡,芎草人参一钱煮,
归术夏苓陈三钱,蒌仁亦三白芍五。
此症用归芍二通汤亦效:
当归(一两)白芍(五钱)柴胡(三钱)木通(一钱)通草(一钱)枳壳(二钱)穿山甲(一片)山楂(十个)桃仁(十粒)花粉(三钱)水煎服,二剂效,继续服。
秘诀:
归芍二通治乳岩,当归一两芍五钱,
柴粉三钱二通一,枳壳山甲楂桃全。
妇人产后,忽两乳细小,下垂过腹,疼痛难忍,人以为悬痈也,谁知是胃经气血之燥乎?盖胃为水谷之海,而多气多血之腑也。夫产后亡血过多,则胃中空虚,而饮食不能遽进,即进饮食,而各脏腑取给于胃甚急,则胃气困矣。胃气困而胃血则燥矣。胃血燥无以解各脏腑之纷争,且小儿又索母乳,则内外取资于胃,胃无以应。乳房者,胃之外廓也;ru头者,胃之门户也。胃苦内之纷争,欲避出于外而不可得,况小儿日夜吮咂,则两乳细小下垂,以至于腹,有外遁难藏,入地无门之状,此倒悬切肤之痛,至危之症也。治之法,急救胃气,而益之补血之味,则胃气润而不燥,胃气和平,自然分给于脏腑,又何至外痛而倒悬哉?
方用解悬汤:
人参(二两)川芎(二两)当归(四两)荆芥(三钱)炮姜(一钱)麦冬(一两)益母草(三钱)水煎服,四剂而ru头收,再四剂痊愈矣。此方用人参以生胃气于无何有之乡;用当归、川芎以生新血于危急之地;用荆芥、益母草以解脏腑之纷争,得归于经络;用麦冬、炮姜者,因阳明胃火之燥,未免火动而延烧,产后不宜寒凉之药,故用麦冬微寒之品,少解其火势之烈也。
秘诀:
乳垂疼痛解悬汤,参芎二两四归襄,
荆芥三钱益母草,炮姜一钱麦两尝。
此症方用玉浆丹亦效:
人参(二两)玄参(二两)麦冬(二两)当归(一两)生地(一两)麻黄(一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服,二剂效。
秘诀:
润胃益气是玉浆,人参玄参麦二两,
归地一两麻黄钱,五味同麻二剂康。
肚痈论
人有生痈于小肚之间,断无阳毒之症,以其属于阴之部位也。阴位生阴毒之症,似乎至重,然治之得法,一用阳药,立可成功。无奈世人一见肚腹生疮,往往多用阴药以消毒,反致痈成难救之症,良可悯也!然余所谓阳药者,非散火祛风之药,乃补气温火之味耳。盖阴地而结成阴毒者,乃虚寒之故也。寒因虚而不行,毒因寒而郁结,故用热药以祛寒,自能寒解而毒散也。
方用祛寒救腹丹(按:《辨证奇闻》、《辨证录》改作避寒救腹丹,非是):
白术(三两)金银花(三两)茯苓(三钱)肉桂(三钱)附子(一钱)当归(五钱)蛇床子(五钱)水煎服(按:《辨证奇闻》、《辨证录》当归作二两),一剂而痈消矣,倘已溃者三剂而脓尽肉生矣,四剂痊愈。此方用白术为君,专利腰脐之气,腰脐之气利,则下腹之部位尽利矣。佐以金银花、蛇床子以祛其毒气,则毒瓦斯易消矣。然恐寒凉之药不能直入,故加附子、肉桂,斩关突围而进也。惟是桂附术床俱是干燥之品,毒虽祛除,未免耗血,故用当归阳中滋阴,少制其燥,则阴寒散而又无阳旺之虞,所以既能奏功而又无后患也。
秘诀:
祛寒救腹术银三,苓桂三钱附一钱,
归床五钱一服消,已溃四剂妙如仙。
此症方用鸣宝丹亦效:
黄芪(二两)甘草(三钱)白术(二两)金银花(二两)车前子(五钱)蛇床子(五钱)柴胡(一钱)肉桂(一钱)贝母(一钱)山茱萸(一钱)水煎服,一剂消,二剂愈,加人参用之更妙。
秘决:
肚痈须用鸣宝丹,黄芪二两草三钱,
术银二两车床五,柴桂贝萸一钱添。
恶疽论
人有四肢之间,或头面之上,忽然生疽,头黑皮紫,痛楚异常,此阳症之毒也。治不得法,亦能杀人。盖阳症之毒,其毒甚骤,即用败毒之药治之,可随手而愈。然而疽与痈,实有不同。痈溃于内,而疽肿于外也。溃于内者,难于外治;肿于外者,易于内消。虽痈疽之毒,尽由内而发外,无不可内治而外愈也。而疽尤宜内治。
方用消疽汤:
夏枯草(二两)忍冬藤(二两)当归(二两)连翘(三钱)生地(三钱)地榆(三钱)天花粉(三钱)白芷(二钱)甘草(二钱)水煎服,未溃者二剂即消,已溃者四剂痊愈矣。
此方通治恶疽之方也,凡生疽者,以此方治之,无不神效。盖补血散毒,则血活而毒难留;凉血清火,则血寒而火易散,疽多阳症,所以治无不宜也。
秘诀:
消疽汤用夏桔草,忍冬当归二两搅,
连翘二地粉三钱,白芷二钱甘草好。
又治恶疽方:
荆芥(三钱)甘草(三钱)天花粉(三钱)当归(一两)玄参(一两)金银花(八钱)陈皮(一钱)蒲公英(五钱)牛蒡子(二钱)水煎服,若在咽喉者加桔梗三钱;若在下体者加地榆三钱。
秘诀:
又有一方治恶疽,荆芥甘粉三钱许,
归玄一两银八钱,陈一英五二牛子,
若在咽喉三钱桔,下体生兮加地榆。
疔疮论
人有生疔疮者,一时疼痛难忍,此阳毒而非阴毒也。但初生时,人最难辨。世人以生黄豆令病患口嚼,不知辛生之味便是疔疮,此辨证之诀也。其疮头必发黄泡,或现紫黑之色。更须细看泡中,必有红白一线,通出于泡外。大约疔生足上者,红线由足而入脐。疔生手上者,红线由手而入心。疔生唇上者,红线由唇而走喉。如见此红线透出,即在红线处用针刺毒血,以免毒攻心。若现白线之丝,则不必刺也。治之法,总以消毒泻火为主。
方用拔疔散:
紫花地丁(一两)菊花(一两)水煎服,一剂而红线除,二剂而疔毒散,三剂痊愈矣。若已溃烂,亦用此方,但加当归二两,不必四剂毒尽而肉生矣。
秘诀:
方名拔疔只二味,地丁菊花各两配,
毒若初起服三剂,已溃再加二两归。
此症用散疔散亦妙:
夏枯草(一两)紫花地丁(一两)连翘(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消矣。
秘诀:
还有散疔亦效味,枯草地丁一两计,
连翘三钱一剂消,何必琐碎服三剂。
唇疔论
人有生疔于唇上,或在口角之旁,或在上下唇之际,不必论其大小,皆因脾胃之火毒也。最宜速散,否则毒瓦斯炎炽,难于饮食,往往有腐烂而死者。然疔愈小,而其毒愈横也。治之法,宜急泻火毒,而又不可损伤脾胃之气,则毒不难散矣。
方用救唇汤:
金银花(一两)地丁(一两)甘草(三钱)桔梗(三钱)知母(一钱)白果(二十一个)水煎服,一剂而疼痛止,二剂而疮口消,三剂痊愈,未烂四剂,已烂五剂收功矣。此方治头面上之疔疮,俱可获效,而治口唇之疔,更为神验。白果、桔梗善走口唇,引银花、地丁至于生疮之处,则能尽解其毒也。
秘诀:
救唇汤能治唇疔,银丁两用甘桔梗,
知钱白果二十一,未烂四剂烂五功。
此症方用护唇汤亦效:
地丁(一两)麦冬(一两)玄参(一两)夏枯草(一两)甘草(三钱)水煎服,二剂效。
秘诀:
又有疗唇护吻汤,地丁麦玄枯草两,
再加三钱生甘草,服止二剂妙非常。
鬓疽论
人有两鬓之中,忽然生疽,红肿高突,头面眼鼻浮肿,其状不堪,异乎寻常相貌,此阳毒也。盖两鬓近于太阳,乃阳之位也,阴气不能至此部位。两鬓生疽,当以阳症治之。然而虽是阳症,往往有变为阴症者,故于阳药中必须加入阴分之药,以防其变。若已溃烂,更须阴药多于阳药,则消息而善治之也。
方用理鬓汤:
金银花(三两)白芷(三钱)当归(一两)川芎(一两)夏枯草(一两)水煎服,未溃者二剂即消,已溃者四剂即消矣。此方用金银花、夏枯草以解火毒,白芷、川芎引入两鬓、太阳之间,则金银花、夏枯草更得施其祛逐之功。又妙在当归之补气血,则阴阳双益,正足而邪散,安得不速愈哉!
秘诀:
理鬓汤能治鬓疽,银花三两芷三钱,
芎归一两气血壮,枯草一两用水煎。
此症方用蒿草饮亦效:
青蒿(一两)玄参(一两)川芎(一两)生地(一两)夏枯草(一两)细辛(一钱)蔓荆子(一钱)水煎服,二、三剂效。
秘诀:
蒿草饮是蒿玄芎,生地枯草一两同,
细辛蔓荆一钱许,二剂三剂效无穷。
上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