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3个月前 作者: 王泰林
    咳嗽门


    卜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盖因风温袭肺,引动心包之火上逆,故治法仍宜宣散肺经风邪,参入宁心缓火之品。仲景方法,略示其端,但语焉而未详,后人未细审耳。


    前胡 杏仁 象贝 桔梗 射干 远志(甘草汤制) 麦冬 沙参小麦一两煎汤代水。(微妙在此一味。)


    渊按:非深入仲景堂奥不能道。用宣散肺金风温之方,加小麦一两,清心热,即补心虚,何等灵敏。


    胡 咳嗽呕吐,痰浓头痛,风热上蕴,肺胃失降。


    前胡 杏仁 苏子 橘红 款冬花 桑白皮 防风 桑叶 冬瓜子丁 形寒饮冷则伤肺,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为咳嗽。自秋冬历春夏,每每夜甚,气升不得卧。


    近来吐血数口,是伏寒化热,而阳络受伤矣。祛其伏寒,退其伏热,必兼降气化痰。


    紫菀 杏仁 款冬花 橘红 川贝 茯苓 桂枝 淡黄芩 桔梗 半夏 桑白皮 枇杷叶胡 肺有风邪则咳,胃有湿痰则满。肾虚则腰痛,肝虚则目花。既不可徒散,亦未可徒补,拟两顾法。


    苏子降气汤去桂枝,加茯苓、玉竹、 豆衣、桑叶、胡桃肉、枇杷叶。


    某 素有寒嗽,时发时止。上年岁底发时,寒热六七日方止。至春初,喉痛三日,声音遂哑,而咳嗽作。总因风温袭于肺部。宜宣邪降气,冀免喘急。


    旋复花 荆芥 杏仁 款冬花 前胡 苏子 枳壳 川贝 川芎 桔梗 蛤壳 枇杷叶许 寒嗽交冬则发,兼患颈项强急。


    大熟地(六钱,麻黄一钱煎汁浸,炒松) 茯苓(三钱,细辛五分煎汁浸,炒)


    胡桃肉(四钱) 五味子(八分,淡姜一钱同炒) 陈皮(二钱,盐水炒) 半夏(钱半,炒) 川贝(三钱) 款冬花(三钱) 苡仁(四钱) 杏仁霜(三钱) 归身(三钱,酒炒) 党参(三钱,元米炒)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晨开水送下三钱。


    渊按:久嗽宜此方。若颈项强急,未免有外风袭三阳经也,何不以汤剂兼治之。


    僧 咳嗽七八年,咳甚必汗出。近半年以来痰中见血两次,肺气肾阴亏损矣。虑加内热,延成劳怯。


    大熟地 归身 蛤壳 北沙参 麦冬 川贝 甜杏仁 苏子 桑白皮 炙甘草 枇杷叶又 久嗽肺肾交虚,犹幸胃气尚旺。法以金水同治,冀精气渐生。


    大熟地 归身 炙甘草 潞党参 桂枝 款冬花 炮姜 麦冬 半夏 阿胶 蛤壳此方炙甘草合麦门冬汤。病由寒伏肺底,致成咳嗽,日久伤及精气,故于滋补中兼化痰。


    又 久嗽汗出,诸药不效。用宁肺散。


    粟壳(一两六钱,醋炒) 炙乌梅肉(四钱)


    共研末,每服三钱,下午开水调服。朝服金水六君子丸四钱,开水送下。


    张 十年前三疟之后,盗汗常出,阴津大伤。去秋咳嗽气升,痰中带血。至今行动气喘,内热多汗,食少无力,脉虚细数,劳损根深。


    四君子汤加五味子、熟地、焦六曲、粟壳、紫石英、熟附子、黄 、白芍、麦冬。


    又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肾虚不能纳气,气反上逆而喘。


    痰饮留中,加以汗出阳虚,咳血阴虚,内热食少,肺肾虚劳之候。


    四君子汤加麦冬、紫石英、熟附子、丹皮、大熟地、半夏、白芍、沉香、五味子、粟壳、乌梅。


    渊按:夺血毋汗,夺汗毋血。血,阴也;汗,亦阴也。何以言阴虚阳虚?盖汗出为阳气失卫,咳血为阴火所迫,故有阴阳之分。


    又 盗汗气喘,咳嗽脉细。精气两虚,舍补摄肺肾之外,更将何法以治!景岳云:大虚之症即微补尚难见效,而况于不补乎?前方加归身、牡蛎、龙骨、黄 。


    姚 咳嗽将及一年,阴阳之气各造其偏。阳虚则外寒,阴虚生内热。夏令湿热用事,迩日寒暄不调,脾胃伤戕,恐致成劳,毋忽!沙参 茯苓 五味子 麦冬 黄 川贝 苡仁 沙苑子 玉竹 枇杷叶又 脉数未退,阴虚未复。咳嗽不止,肺气日虚。夏暑将临,病尚未稳,仍宜小心安养为要。


    大生地 生洋参 麦冬 川贝 玉竹 五味子 黄 沙参 茯苓 枇杷露唐 七旬有六之年,面色红润,脉形坚搏,外似有余,里实不足。屡患咳嗽,娇脏暗伤。本月初旬微感风温,咳嗽又作。舌苔薄白,底有裂纹,饮食略减。风温久恋,劫胃津,灼肺阴。不可再投辛散,当以甘润生津。


    花粉 沙参 玉竹 麦冬 苡仁 杏仁 川贝 桑叶李 咳嗽喉痒,痰或稀或浓,浓则腥臭。脉象右弦而滑,左弦小数。肝经有郁勃之热,肺家有胶粘之痰。


    此痰为火郁而臭,并非肺痈可比。当以平肝开郁,参清金化痰。


    沙参 橘红 苏子 杏仁 石决明 川贝 茯苓 丹皮 蛤壳 枇杷叶 陈海蜇(漂淡) 地栗许 咳嗽面白为金伤,脉数而洪属虚火,是脉克色而火胜金也。夏至一阴生,正属火令,为剥极则复之际。倘若剥而不复,颇有火灼金销之虑。


    党参 黄 炙甘草 茯苓 怀山药 麦冬 沙参 五味子 紫菀 陈皮此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紫菀。夫四君去术加黄 、山药、陈皮,亦名六君,在《医方集解</a>》中。


    王 暑风从背俞而内薄于肺,湿热从胃脉而上注于肺,外内合邪,其气并于胸中,气不得通,因而上逆,气升作咳。舌苔薄白,口腻不渴,治属饮家。


    半夏 陈皮 枳壳 马兜铃 杏仁 射干 通草 冬瓜子 枇杷叶渊按:宜佐开泄暑风之药一二味,如香薷、苏梗之类。


    阙 体弱素亏,频年屡患咳嗽。今春产后悲伤,咳嗽复作,背寒内热,气逆痰多,脉虚数,大便溏。延今百日,病成蓐劳。按产后血舍空虚,八脉之气先伤于下,加以悲哀伤肺,咳嗽震动,冲脉之气上逆。经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阳维为病苦寒热。频进疏风清热,脾胃再伤,以致腹痛便溏,食减无味,斯皆见咳治咳之弊。越人谓上损及脾,下损过胃,俱属难治。姑拟通补奇经,镇摄冲脉,复入扶脾理肺。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大熟地(砂仁炒炭) 当归(小茴三分拌炒) 紫石英 白芍(桂枝三分拌炒) 白茯苓 川贝 牛膝(盐水炒)


    张 稚龄形瘦色黄,痰多食少,昼日微咳,夜寐则喉中 吼有声。病已半载,性畏服药。此脾虚湿热蒸痰阻肺也。商用药枣法。


    人参 炙甘草 冬术 茯苓 制川朴 苍术 宋半夏 陈皮 川贝 榧子上药各研末,和一处。用好大枣一百枚,去核,将药末纳入枣中,以线扎好。每枣一枚大约纳药二分为准。再用甜葶苈一两,河水两大碗,用枣煮,候枣软熟,不可太烂,取出,晒干。


    候饥时,将枣细嚼一枚。一日可用五、六枚。余枣汤去葶苈,将汤煎浓至一茶杯,分三次先温服。


    此平胃、六君子汤加川贝、榧子也。制法极好。治脾虚湿热蒸痰阻肺,喉中痰多者,从葛可久白凤膏化出,颇有巧意。服之遂愈。


    渊按:心思巧妙,触发后学不少。


    毕 劳心苦志,耗损营阴。阴虚生内热,热胜则风动,由是心悸少寐,头眩咳嗽,晡热朝凉,种种病情,相因而至。前议甘凉生津,微苦泄热,服后热减咳稀,原得小效。而或谓外感,改投辛散,杂入消导苦寒,以致咳频汗多。犹云邪未尽达,再欲发汗。大言不惭,岂非痴人说梦耶!余今仍用甘凉,窃恐见此方者,又訾议于后也。呵呵!沙参 玉竹 麦冬 地骨皮 茯苓 川贝 豆衣 茯神 钟乳石 悉尼肉 红枣奚 风邪袭肺,肺气失宣。一月以来咳嗽,上引头痛,乃振动肝胆之阳也。幸胃旺能食,邪未延及于中。第久恋于肺者,势必渐化为热。乃咳而喉痛、音哑,肺阴为热耗矣。宣风散热,润肺化痰,是其治法。然非数剂所能治。盖风入肺系,祛之亦不易也。


    牛蒡子 马兜铃 川贝 桔梗 杏仁 生甘草 海浮石 蛤壳 阿胶 桑叶 枇杷叶另:蛤粉一两,青黛二钱,蝉蜕七分,共三味,研为细末。分七服,药汁调下,每日一服。


    肺阴已伤,引动肝阳,咳作头痛,青蛤散颇合。皂荚子不可用,恐劫液也。


    戴 五脏皆有咳,总不离乎肺。肺为娇脏,不耐邪侵,感寒则咳,受热则咳,初起微有寒热,必夹表邪。邪恋肺虚,脉形空大。前方降气化痰,保肺涤饮,俱无少效。据云得汗则身体轻快,想由肺气虽虚,留邪未尽。补虚而兼化邪,亦一法也。用钱氏法。


    牛蒡子(元米炒) 马兜铃 杏仁 阿胶(蛤粉炒) 苏子 桑白皮款冬花 炙甘草 茯苓 桑叶 枇杷叶沈 脉虚软而似数,内伤虚弱奚疑!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咳嗽虽由外感,而实则因于气虚。以为风寒固不可,以为虚损未必可。玉竹饮子主之。


    玉竹 杏仁 苏子 桑白皮 款冬花 旋复花 沙参(元米炒) 象贝 橘红 枇杷叶岑 烦劳疲极则伤肝,肝伤则气逆而上迫,为胁痛,为咳嗽。


    秦氏所谓先胁痛而后咳者,肝伤肺也。治法不在肺而在于肝。夏令将临,恐有失血之虞。


    旋复花 桃仁炭 杏仁 川贝 苏子 冬瓜子 黑山栀 丹皮 郁金 苡仁 枇杷露祝 咳嗽夜重,风寒伤于肺,劳碌伤于肾。肾气上逆,故重咳于夜也。


    前胡 杏仁 象贝 橘红 半夏 旋复花 紫菀 茯苓 沉香 沙苑子渊按:治风寒则可矣,治肾虚则未也。


    某 咳嗽白痰味咸,是肾虚水泛为痰也。小便黄,阴虚内热。


    初起虽有风寒,日久亦从热化,而元气渐虚矣。今从肺肾图治。


    沙参 玉竹 橘红 甜杏仁 茯苓 川贝 紫菀 蛤壳 金狗脊 十大功劳平 病起伤风咳嗽,邪留肺系。久咳伤阴,火起于肾,上冲于心,心中热痒则咳甚而肤热,迨火降则热亦退而稍平。其所以发热者,由于阴虚也。惟胃纳甚少,滋阴之药不宜过,当以金土水三脏皆调。立夏在前,冀其热减为妙。


    大生地(蛤粉拌捣) 阿胶(米粉拌炒) 怀山药 炙甘草 川贝 五味子茯苓 牛蒡子 丹皮(炒焦) 橘红 紫菀 枇杷叶仁渊曰:咳嗽一证,最为难治。外感固不可擅用清滋,即内伤之咳,亦未可擅用冬、地,须察其病因在何脏腑而施治。疗久咳必先顾其胃气,未有胃不顺而咳可愈者。经谓:十二经皆有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此言外感之咳,从感寒饮寒而起,邪由皮毛而内合于肺,或散或温或凉,从肺主治。其饮热受热者,亦可隅反。若内伤之咳,则五脏十二经皆有,断不可专治其肺。


    盖咳在肺,所以致咳不在肺。五脏六腑苟有一气之逆,触动肺气,即能作咳。医经旨“聚于胃、关于肺”二语,深得咳嗽要言。夫胃有五窍,如闾里门户。水谷入胃,渣滓由下脘传小肠,水液即从旁窍而出,传布三焦,由中焦蒸化,至上焦为津液,渗下焦为便溺。今脏腑之气失顺,逆击于肺作咳,胃窍之水饮不能尽化津液,聚于上脘而为痰涎,寒则痰稀,热则痰浓。前人论脾乃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今读西国医书,谓咳痰不从肺出,即从胃脘而来。证以经文“聚于胃、关于肺”二语,始知前人所论非是。按前贤论咳嗽者甚多,至“聚于胃”三字,从未论及,岂《内经》此言漫无着落耶?今得西医剖视之书,益见《内经》之精。至何脏何腑之逆,虚实之辨,当详参脉证。经文于此尤为精细,不难按证用药。


    兹集外感内伤为一编,读者宜细绎之,勿混治也。


    卷之四


    疝气门


    某 先天不足,肾气虚寒,膀胱失化,肾囊胀大,疝气上攻,呕吐不止。防其发厥。


    肉桂 金铃子 乌药 巴戟肉 胡芦巴 半夏 吴茱萸 泽泻 小茴香 荔枝核又末药方:棉子肉(四两,炒) 小茴香(二两,盐水炒) 糯米(半升,炒黄)


    共研末,砂糖调服。


    渊按:水盛凌土之象,须崇土御水为主。


    曾 嗜酒之人多湿,湿注下焦而成 疝,肿胀久而不已,虑其变酿囊痈、湿漏等疾,是属淹缠。


    萆 橘核 桃仁 茯苓 焦白术 海藻(洗清) 昆布(洗清) 泽泻延胡索 川黄柏 川楝子(炒打) 通草附丸方:金铃子(一两,炒打) 萆 (一两,炒) 茯苓(一两,烘) 泽泻(一两,炒)防己(一两) 焦山栀(一两) 白术(八钱,炒) 黑白丑(各二钱,炒) 黄柏(五钱,炒) 川连(三钱,吴萸二钱煎汁,炒) 苡仁(一两,炒) 茅术(八钱,米泔水浸)


    昆布(一两,洗淡,炒) 橘核(一两,炒,打) 海藻(五钱,洗淡,炒)


    上药共研细末,用老丝瓜筋三两,砂仁三钱,通草三钱,煎汤泛丸。每朝三钱,开水送下。


    秦 湿热素盛,下注小肠厥阴之络,囊肿,胯筋胀痛,小有寒热已经匝月。拟泄肝络,兼通小肠。


    金铃子散加柴胡、青皮、穿山甲、全蝎、龙胆草、枳壳、山楂肉、黑山栀、沉香、吴茱萸、橘核。


    又 疝本属寒,久则化热。其热为标,其寒为本。当标本兼治。


    金铃子散加木香、乌药、吴茱萸、橘核、小茴香、车前子、川黄柏、枸杞子、胡芦巴。


    吴 子和论七疝,都隶于肝。近因远行劳倦,奔走伤筋,元气下陷,其疝益大。盖筋者,肝之合也。睾丸者,筋之所聚也。大凡治疝不越辛温苦泄,然劳碌气陷者,苦泄则气益陷。今先举其陷下之气,稍佐辛温,是亦标本兼治之法。


    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茴香、延胡、全蝎、木香。


    又丸方:党参 白术 茯苓 吴茱萸 乌药 木香 小茴香 当归 枸杞子 川楝子 淡苁蓉上药研末,用荔枝半斤,去壳煮烂,取肉捣烂,另将核炙脆,研末,连前药末共捣成丸。朝暮用盐花汤送下三钱。


    周 中气不足,湿热下注厥阴之络,胯凹肾囊之间,每逢劳碌必发疝气攻痛,兼有寒热。前用搜络方法,未获效验。今用补中益气汤加搜络清里之药。


    补中益气汤去黄 、炙草,加黄柏、茴香、全蝎、吴茱萸、黑山栀、川楝子、橘核、丝瓜络。


    又药酒方:枸杞子 沙苑子 茴香 仙茅 川楝子 熟地 菟丝子 吴茱萸 杜仲 巴戟肉 党参烧酒十斤浸,夏五冬十日饮,勿醉。


    王 肝经久有湿热,伏于下焦经络之中。疝气交春而发,夏甚秋衰,至冬而平。发时每有寒热,是属湿火无疑,断非寒疝可比。去冬迄今患疟,兼以咳嗽,舌底红裂而苔黄 ,此疟邪湿热伤阴之象。法以养阴化痰、和胃泄肝为治。


    制首乌 鳖甲 陈皮 杏仁 桃仁 川楝子 青皮 延胡川贝 沙参 红枣 生姜仁渊曰:古人谓七疝都隶于肝,以少腹前阴皆厥阴经脉部位故也。湿热寒邪袭郁厥少而成疝,此言诚是。


    然余谓病标在肝,病本在脾肾。盖厥阴风木,寄体在土,滋灌赖水。苟日暄雨润燥湿得宜,欣欣向荣,何疝之有?惟水寒土湿,木失其荣,藏舍空而经络虚,始寒湿、热湿之邪乘虚袭入;邪郁不化,木不条达,愈郁愈横,于是将军之性猝发难遏,其气不得升达,横塞本位经脉之间而作疝也。所以不涉他部者,他脏尚不虚耳。冲心则死,亦以心阳大虚,寒邪得以直犯君主耳。


    气体实而标邪盛者,其治尚易;惟积年累月,邪虽不重,而脏真大虚,一切苦寒辛通之药,未可径施,施亦未必效验,最为难疗。若治疝都用辛通温散入方者,不独散其寒,亦所以通其气耳。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之谓乎!


    卷之四


    遗精淋浊门


    严 淋浊三年不止,肾虚湿热不化。阴头碎痒,筋骨微疼。六味补肾,能化湿热。耐心久服,莫计效迟。


    大生地 怀山药 茯苓 山萸肉 五味子 麦冬 益智仁 丹皮 泽泻 湘莲肉须 精浊连年不断,兼有血块淋漓。肝肾大虚,八脉无以固摄,湿热混乱不清。舌苔白腻。法当脾肾双补,固摄下焦。


    怀山药 茯苓 菟丝子 阿胶(赤石脂炒) 血余炭 五味子 杜仲 沙苑子 金樱子 莲须 旱莲草渊按:肝肾八脉之虚,由湿浊混淆,精血频下。若不先清湿热以宁相火,徒事补肾固精,所谓不清其源而欲塞其流,能乎否乎?顾 遗精无梦为肾虚,咳嗽寒热乃风邪,腹胀纳少兼肝气。


    此三者当先何治?曰:咳嗽盗汗出,不宜治肺;肝气横,不宜伐肝;然则治其肾乎?六味丸去泽泻,加陈皮、白芍、沉香、牡蛎、芡实、湘莲肉。


    又 遗精属肾,不寐属心。心火刑金则咳,心阳下陷则遗。阴虚则盗汗,肝虚则结瘕。法当交济坎离。


    大生地 远志 芡实 茯苓 白芍 党参 龙齿 枣仁 怀山药 龟板 六神曲 麦冬 牡蛎 五味子 丹皮 建莲肉丁 水窍精窍,异路同门,二窍不并开。水窍开则湿热常泄,相火常宁,精窍常闭。若水窍为败精瘀浊阻塞不通,则湿热不泄。病已二载,颇服滋补,使湿热败浊漫无出路,致下焦浊气上攻及胃,时时嗳气,腹中不和,二便不爽,失下行为顺之理。诊脉细肢寒,肾阳与胃阳不布。法宜通阳渗湿,益肾化浊。


    补故纸 韭菜子 茯苓 萆 小茴香 菟丝子又 症势仍然,前方加减。


    照前方加桂枝、白芍、龙齿、牡蛎。


    又 杂药乱投,诸病不除,中气早戕,故腹中不和,大便不畅。至于本病清浊淆混,亦脾虚湿热所致。


    萆 益智仁 半夏 陈皮 党参 黄柏 石菖蒲 乌药 砂仁又 九窍不和,肠胃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肠以传导为职。


    肠胃失司,则嗳气,肠鸣,头眩,大便难,小溲混浊,肛门溺窍皆痒。


    白术 苦参 茯苓 陈皮 香附 泽泻 六神曲 桃仁 火麻仁 槟榔 青皮 茵 草又 湿热浊邪,混入清气之中,无路可出,外则肌肤生瘰,如粟且痒;上则头眩;下则溺窍后阴俱痒,精浊时流,大便艰涩。三焦俱受其邪,虚实混淆之病也。疏泄浊邪从下而出,复入交济坎离,虚实同治。


    朝服控涎丹十四粒,陈皮汤送下。暮服磁朱丸三钱,沙苑子汤下。


    渊按:借控涎丹以泻中焦湿热痰浊,磁朱丸以交济坎离,可谓善于腾挪。


    王 病起膏淋,变为石淋,今又成血淋矣。盖肾虚精不藏聚,湿热相火蒸灼,致精化为浊,浊凝成块;阴伤日久,血亦下注,故见血块也。填补阴髓以化湿热,法当滑涩兼施。


    大熟地 阿胶 龟板 天冬 血余炭 芡实 秋石 沙苑子 冬葵子 韭菜子(炒) 湘莲肉李 北门之 得守,则阳气固;坤土之阳得运,则湿浊化。湿浊化则精旺,阳气固则精守。所嫌肌肉尽削。夫肌肉,犹城垣也;元气,犹主宰也。城垣倾颓,主宰困穷,然则非大补元气不可。


    大熟地 西党参 冬术 枸杞子 浓杜仲 麦冬 怀山药 淡苁蓉 当归 半夏 陈皮 茯苓 谷芽萧 据述病情多系情怀郁勃,肝肾下虚。小溲频数澄脚,遍体机关骨节不利,头面觉麻。此由阴液内亏,风阳绕络,源泉不足,膀胱不化使然。养阴液以熄风阳,救源泉以通气化,又须怡情安养,庶几可瘳。


    大生地 二冬 龟板 沙苑子 五味子 川断 茯神 沙参 覆盆子 家韭子渊按:既从七情郁结而来,乃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致肾关不固,似宜心肾兼治。


    张 男子十四发身太早,保真不固,究竟外丰内亏,不时内热,身倦乏力,恐其延成劳损。培补先天,兼理后天,尤宜自知爱惜为上。


    党参 大熟地 怀山药 丹皮 茯苓 陈皮 沙苑子 苡仁 杜仲 金狗脊薛 左尺极细,寸关微而似数,右三部俱弦滑。下有遗精暗疾,肛门痒而出水;上则头眩耳鸣,舌苔粉白。以脉合症,肾阴下亏,湿热相火下淫上混,清窍为之蒙闭。法当补肾之阴而清相火,清金和胃,分利膀胱以化湿热。


    萆 大生地(蛤粉炒) 知母 泽泻 龟板 麦冬 黄柏 赤苓 半夏 丹皮 牡蛎 怀山药又丸方:大生地(砂仁、陈酒拌蒸) 冬术(土炒) 黄连(盐水炒) 苦参 天麻 怀山药 丹皮(盐水炒) 川芎 芡实 龟板(酥炙) 牡蛎( ) 泽泻(盐水炒)


    黄柏(盐水炒) 知母(盐水炒) 半夏 萆 (盐水炒) 赤苓 麦冬(元米炒)


    上药为末,用建莲粉四两,神曲四两,煮糊捣丸。


    渊按:此方治肾虚湿热遗精极妙,然须胃纳尚旺者。若谷食式微,连、柏等苦寒宜斟酌。


    高 淋浊而兼遗滑,耳聋目花。肝肾大虚,不宜渗利,法当固摄。


    沙苑子 怀山药 补故纸 茯神 家韭子 芡实 龙骨 牡蛎 朝暮服威喜丸三钱。


    渊按:纯属虚象,宜加熟地、山茱萸。


    蒋 肾藏精,肝藏血,膀胱主疏泄,故前阴一物也,而有二窍。二窍不并开,水窍开则湿热常泄,相火常宁。若房事过度,则相火旺而精血不藏,混入水窍,为血淋窍痛焉。


    大生地 元精石 丹皮 龟板 五味子 川黄柏 血余炭 沙参 知母 麦冬 茯苓 阿胶高 脉细固属阴虚,若下垂尺泽,是相火下淫,故精血下流,小溲便数,溺窍疼痛,大便干结也。补养肾阴,兼清相火为法。


    大生地 龟板 黄柏 大黄(酒炒) 木通 小蓟炭 阿胶(蒲黄炒)


    焦山栀 甘草梢 知母 茯苓 元明粉 车前子 牛膝陈 遗精无梦,不特阴虚,阳亦衰矣;干咳无痰,不特肺虚,胃亦弱矣。补精纳气,温煦真阳,治其肾也;补土生金,清肃高源,治其肺也。若夫救本之图,在于息心无妄。无妄二字所该者广,心君镇定,自无震撼之虞。


    大熟地 党参 五味子 枸杞子 茯神 菟丝子 龙骨 沙苑子 怀山药 牡蛎 龟板 丹皮 杜仲 芡实华 病由丧子忧怒抑郁,肝火亢甚,小溲淋浊,渐至遗精,一载有余,日无虚度。今年新正,左少腹睾丸气上攻胸,心神狂乱,龈血目青,皆肝火亢盛莫制也。经云:肾主闭藏,肝司疏泄。二脏皆有相火,其系上属于心。心为君火,君不制相,相火妄动,虽不交会,亦暗流走泄矣。当制肝之亢,益肾之虚,宗越人东实西虚、泻南补北例。


    川连 焦山栀 延胡索 鲜生地 赤苓 沙参 川楝子 知母 黄柏 龟板 芡实另当归龙荟丸一钱,开水送下。


    附丸方:川连(盐水炒) 苦参 白术(米泔浸,晒) 牡蛎共研末,用雄猪肚一枚,将药末纳入肚中,以线扎好,用水酒各半煎烂,将酒药末共捣,如嫌烂,加建莲粉拌干作丸。每朝三钱,开水送下。


    张 操觚莲幕,形逸心劳。肾水下亏不能上承于心,心阳内亢而反下趋于肾,即坎离之不交也。不交则诸病生,由是而下为淋浊尿血,宗筋绊痛;上为眩晕咳嗽,心中震跃,诊脉左小右大,内伤虚症何疑!今远道初归,跋涉劳顿,且拟和平补益,庶无畸重畸轻之病。


    马料豆 甘草梢 茯神 怀山药 麦冬 建莲肉 沙参 红枣 鲜藕 枇杷叶又 心阴耗损,君不制相,相火妄动,强阳常举,精浊时流,肛门气坠,大便溏薄,心中嘈辣,干嗽无痰。右脉空大,两尺皆虚。法宜补心阴以制相火,益肾气以固元精。


    西洋参 黄柏 五味子 知母 牡蛎 大生地 龟板 麦冬另补故纸盐水炒,韭菜子盐水炒,研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


    渊按:相火旺而肾阴亏极矣。二味为丸,专助肾阳,恐与此证不合。


    包 劳碌气虚,湿热随之下陷。淋浊初起觉痛,今而不疼,但觉气坠,小便频数,色黄而混浊不清。仿东垣补脾胃、去湿浊、泻阴火、升清阳方法。


    黄 (盐水炒) 柴胡 升麻 沙参 茯苓 芡实 萆 黄柏 知母 灯心 食盐(冲服一捻)


    仁渊曰:遗精、淋、浊,古人每连类称之,其实三者因不同、病不同、治亦不同,未可一概论也。夫遗精乃精关之病,少年者多起于意淫,或色欲过度;中年者或由用心太过,心火不能下交,致肾精下溜,不梦而泄,甚则不寐亦泄,亦有湿热阻中,致肝木升阳之气不能上达,郁陷于至阴之下,蒸煽精关而病。古人以有梦无梦分虚实,未必尽然。大抵从湿热来者多实,从意淫多欲、用心太过来者多虚。惟同一虚也,须分阴虚阳虚及阴阳两虚、虚中</a>夹实。今世医治此多不效者,由未辨明阴阳虚实,一味以补肾固精了事,及病者未能养心寡欲耳。盖相火妄动致遗精,肾阳不能固摄亦致遗精。试观古方,其义自明。若淋症全由膀胱溺窍为患,虽分五证,半由湿热而来,前人辨之甚详。即劳淋、虚淋,或从色欲起见,乃败精阻于溺管,溺管伤损,或淋久膀胱气虚,致肾亦虚,乃由标及本,由腑及脏,非病起于肾也。至浊证则肾与膀胱脏腑兼病,然脏病多而腑病少。小便短赤,塞而不通者,为膀胱湿热;小便清通,脓浊时流者,为肾虚精不固。浊色黄浓为虚热,色白而清为虚寒。小便清通,但短数,时时欲便,亦属肾气虚寒。前人于淋、浊二证,不甚分别,都以为湿热。余少时执其说而治之,多不验。今阅历有年,始知淋属膀胱溺窍,浊属肾脏精窍。浊证虽有夹湿热,兼膀胱病者,总属脏多腑少,脏主腑宾。俟湿热清而小便畅,即专益气固精;若阳气虚者,佐扶阳升阳。盖浊征大都色欲时忍精不泄,精管受伤,致精关不固,肾液与阴精同下,病久则阴伤及阳,阳不摄阴耳。前案兼病俱多,方亦不能一例,读者神而明之。


    卷之四


    痉厥门


    陈 呕恶数日,止而发痉,每日必三五次。此肝逆犯胃,聚液成痰,内风阳气弛张,痰亦从之为患。拟以和胃熄风。


    羚羊角 钩钩 半夏 陈皮 黑山栀 石决明 池菊花 元参 竹茹又 痉厥日数发,口噤不能言,而心中了了,病不在心而在肝。夫心为君主,肝为将军。当其气火风相煽之际,一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则君主虽明,安能遽禁其强暴哉!况胃为心子,胃家之痰与肝家之风相助为虐,舌红碎痛,一派炎炎之势莫遏。欲化胃痰,先清肝火。


    羚羊角 大生地 犀角 茯苓 生山栀 天竺黄 石决明 元参 钩钩 金箔 枣仁(川连炒)竹油(冲服) 姜汁(冲服)


    钱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生甘草(一斤,研末) 红枣(一斤)


    煮烂,去皮核,与甘草打和为丸。每服三钱,开水送下。


    此人并无表证,又不内热,一月数十痉,服此二料即愈。


    仁渊曰:胃虚生痰,肝旺生火,火煽其痰,胃不能御,必至上逆而为呕吐。吐极而胃益虚,肝益强,不至风动痉厥不已。夫所谓胃虚者,胃之降气不顺也;肝旺者,肝之郁热上升也。气逆化火,呼之为肝风、肝火、肝气者,以肝属巽木,为生风生火之脏,其性急暴,为将军之官,凡逆升之气都主于肝故也。治以凉降者,以秋金之气,逆折其春木之太过也。夫痉厥之证,不止呕吐一端。若痉厥为木旺贼土,霍乱多有之。外如温邪液涸,中风痰阻关窍,小儿痰热蒙蔽。吴鞠通有《痉因质疑》,论《内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谓“湿”字乃“风”字之误。余谓风不得痰,尚不至痉,《内经》“湿”字当作“痰”字解者甚多。然痰不得风,亦不为痉。大抵风火痰三者相因为患。今时痉厥与螈 不分。夫痉则角弓反张,戛齿吐沫;螈则筋络抽掣,四指搐捻。痉乃风火痰交煽,闭其机关,多实证;螈 则液涸血空,经络失养,多虚证。补泻不同,治法大异,不可不详辨之。


    卷之四


    杂病门


    某 风邪入络。


    小续命汤。


    此症病后一日数次不能言语。只要自己捏肩背,即可渐渐而言也。


    某 久虚不能统血,并不能转运其气,是以便血时作,而又腹微满也。吐出之痰结硬,此为老痰,乃湿热所结,法当兼理。


    四物汤去川芎,加党参、冬术、怀山药、陈皮、龟板、蛤壳、荸荠、海蜇。


    渊按:不统血,不转运其气,腹微满,皆脾虚也。


    某 久病之躯,去冬常患火升。交春木旺,肝胆升,阳无制,倏忽寒热,头面红肿,延及四肢, 热痒痛,殆即所谓游火、游风之类欤!匝月以来,肿势大减。四五日前偶然裸体伤风,遂增咳嗽,音哑痰多,口干舌白,续发寒热,胃气从此不醒,元气愈觉难支。风火交煽,痰浊复甚;阴津消涸,阳不潜藏。清火养阴,计非不善,抑恐滋则碍脾;化痰扶正,势所必需,又恐燥则伤液。法取轻灵,立方但求无过。


    北沙参 知母 鲜生地 蛤壳 蝉衣 海浮石 豆卷 青果 海蛰 地栗 百合另珠粉,朝晨用燕窝汤下三分。


    上方《金匮》百合知母地黄汤合《本事》神效雪羹,取其清火化痰,不伤脾胃;生津养液,不碍痰湿。


    酌古参今,归于平正。


    袁 疡脓之后,气血必虚。奔走烈日之中,汗出招风,风与热毒舍于皮肤脉络之间。至秋凉气外束,热郁于皮中,遂觉遍体瘙痒,几及两月。近来面色带黑而浮,少腹略满。据云奇痒之时,唇舌俱麻,是外风引动内风也。经云:面肿曰风。夫风行必燥,木胜克土,此症现为风癞,久防腹满,理势所必然也。


    羚羊角 秦艽 地骨皮 陈皮 通草 北沙参 丹皮 苡仁 黄 防风又洗方:紫背浮萍 杜牛膝 侧柏叶 巴豆壳煎汤洗。


    渊按:面黑腹满,乃脾肾两虚见症。


    又 古有风癞一症,周身瘙痒。拟用《千金》法。


    生石膏 防风 麻黄 茯苓 生甘草 白术 鲜生地 百部沈 肾为欠,胃虚亦欠。欠之一症,属肾胃二经。大抵阳气欲升,阴气欲降。肾虚则阳欲升而迟,胃虚则阴欲降而缓。故《内经》曰:阴阳相引,故数欠。此兼胸背多汗,足跟时胀。气血两亏,法当兼顾。


    西党参 归身 黄 冬术 茯神 大熟地 枸杞子 麦冬 川石斛 蛤壳胡 脉软无力属气虚,便溏食少属脾虚,干咳无痰属肺虚,时觉口苦属心热移脾也。宜十补一清。


    四君子汤加川连、防风、怀山药、陈皮,泽泻、六神曲、砂仁。


    潘 年近六旬,天癸久去而反频来,是谓脱营。脱营者,元气极虚不能固摄,血从外脱也。又名下竭,故腰痛如折。下竭者必上厥,故面赤、火升、发热也。血属阴,阴虚则阳亢,故脉弦硬无情。其脉愈数,其阴愈虚。夏令一交,阳亢无制,恐致水涸龙飞,难为力矣。


    阿胶(赤石脂拌炒) 牡蛎 海参 线鱼胶(米粉炒) 元精石 沙苑子贡菜(洗淡) 猪腰子(酒洗) 茯神 龟板胶(余粮石拌炒) 生洋参(元米炒)


    朝服震灵丹二钱,暮服威喜丸二钱。


    渊按:吴鞠通法也。妙以咸降有情之物补下焦精血。


    舒 乳房属胃,乳汁血之所化。无孩子而乳房膨胀,亦下乳汁,非血之有余,乃不循其道为月水,反随肝气上入乳房,变为乳汁,非细故矣。夫血,犹水也;气,犹风也。血随气行,如水得风而作波澜也。然则顺其气而使下行,如风回波转,不必参堵截之法,涩其源而止其流。噫!可与知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元精石 赤石脂 紫石英 牡蛎 乌药 寒水石 郁李仁 大生地 白芍 茯神 归身 焦麦芽某 茹素精枯液涸,更兼便血伤阴。去冬骨骱疼酸,今又心悬如坠,时或口不能言,心中恐怖,必大声惊叫而后醒。此风阳内扰,震动君主,火溢冲激也。病出于肝,关于心,乘于脾,故又腹胀也。拟养阴柔肝而熄风阳,佐安神和中。久病宜缓调,又宜常服膏滋方。


    大生地(八两) 茯神(三两) 陈皮(一两五钱) 炙甘草(一两) 归身(二两,炒) 天冬(二两,去心) 柏子仁(三两,炒研) 沙苑子(三两) 龙齿(三两, )


    枣仁(三两,炒研) 洋参(三两) 枸杞子(三两) 石决明(六两, ) 焦六曲(三两)


    红枣(四两) 桂圆肉(四两) 五味子(一两五钱,炒,研) 牡蛎(三两, )


    上药煎浓汁,用川贝末二两,莲心粉二两,白密四两,收膏。朝暮开水冲服一羹杓。


    渊按:精血两枯,肝燥火动,故见证如是。


    某 《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内经》曰:两精相搏为之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是为精。是知男女媾精,必神气交而后生育也。若精神不足之体,或临事而兴已阑,或对垒而戈忽倒。虽有蓝田实难种玉。滋阴补阳各造其偏,揠苗助长日就枯耗。然则如何而后可?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得春气者多生,得冬气者多寂。欲补其精,先养其神。欲养其神,先补其气。而必兼壮其胆,胆为甲木春生之气也。


    神为阳光,气为阳气。阴津者,犹甘露也。阳和气至,甘露滋之,草木欣欣向荣,生意源源不息。人身一小天地也,岂犹子嗣为然哉?若徒切切于子嗣,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药之不灵?西党参 冬术 茯神 炙甘草 桔梗 酸枣仁 黄 远志 苦参 牡蛎 怀山药猪胆汁为丸,每日开水送下三钱。


    渊按,抵得一篇求子论。惟胆汁恐苦寒伤胃太甚。


    卷之四


    妇人门


    王 经来半月不止,有紫血块,少腹疼痛,气坠阴门,诊脉沉涩,下午恶寒。阳陷入阴,营虚失守。法以升阳收摄其阴。


    党参 熟地 黄 升麻 归身 阿胶(蒲黄炒) 冬术 白芍 柴胡 淡芩 血余炭陆 营分有热,则经至而淋漓;卫分有寒,则脉小而迟缓。


    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经至而舌苔反布,胸无痞闷,是胃阳虚而无气以化浊也。拟醒胃阳以摄脾阴为法。


    归芍六君子加神曲。


    又 经行过多,血气两衰,肝肾失固,丽翁所论包括尽矣。


    然治病之道,有相机从事之权。夫舌白多痰,胃有浊也。咽干色红,阴虚而火浮也。脉细迟缓,中气不足也。


    考古人肾虚有痰浊者,金水六君煎;气虚而上有浮火者,生脉四君子。合而参之,似觉不可擅易,还祈晒政。


    大熟地 半夏 五味子 归身炭 陈皮 于术 茯苓 麦冬 人参 谷芽 建莲肉又 肝肾与脾胃同治,经漏仍然不止。左脉稍觉有力,原得归、地之功;右脉更觉细微,脾气虚衰不振。


    许学士谓补肾不如补脾,盖谓脾胃虚者言之。今心跳食少,心脾不足可知。经血如漏卮不息,冲任不得不固;腹中微痛,气虚且滞,不得不补,不得不通。仿黑归脾法。


    熟地炭 黄 (炒焦) 茯神 枣仁 白芍 广木香 归身炭 冬术 人参 陈皮 炙草渊按:既云固冲任,而无固冲任之药。仍用归脾,恐漏仍不止。古人治崩漏急证,自有专方,如血余、棕炭、百草霜、倒挂尘等,殊有效验。且脉小迟缓,其漏未必属热,或脾肾阳虚,不能固摄其血,尤非固而兼温不效,未可见血即以为热也。


    张 营血不足,经事愆期。肝气有余,瘀凝停滞。心荡头眩,腹鸣胀满,是其征也。胀满能食,病在肝而不在脾。拟舒肝化瘀、和营养阴方法。


    金铃子 吴茱萸 当归 延胡索 陈皮 沙苑子 茯苓 香附 大麦芽 青皮曹 经事来多去少,似崩非崩,是血虚有热也。所谓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用白薇汤加阿胶主之。


    女贞子 白薇 阿胶(米粉炒) 淡芩炭(醋炒) 黄柏 沙苑子(盐水炒) 白芍 莲心 归身炭 旱莲草奚 肝为藏血之脏,脾为生血之源。肝气郁则营血失藏,脾气弱则生源不足。腹中结瘕,肝气所结也。


    经事先期,肝血失藏也。饮食少纳,脾气弱也。便后带血,脾失统也。气弱血虚,宜乎不孕矣。调补肝脾,则冲任充足,自然有孕。


    西党参 大熟地 冬术(人乳拌) 白芍 香附(醋炒) 杜仲(盐水炒)


    茯神(辰砂拌) 菟丝子 归身 木香 川断 艾叶炭 阿胶(米粉炒) 乌贼骨丁 经事参前而色淡,淡则为虚,参前属热,是血虚而有热也。


    四物汤加香附、阿胶、党参、冬术、丹皮、炮姜炭、玫瑰花。


    渊按:佐炮姜以行四物之滞,非温经也,可谓得旨。


    朱 痛而经来,肝气横也。经事参前,血分热也。色黑有瘀,和而化之可也。


    金铃子 延胡索 香附 当归 丹皮 山楂肉 泽兰叶 白芍 木香 茯苓 砂仁陆 营虚发热,瘀阻经停。心中若嘈,饮食厌纳,时吐酸水,是脾胃不足而夹痰饮者也。夫心生血,脾统血,肝藏血,胃为气血之总司。调治之方,以和脾胃为第一。脾胃健则营血自生,停饮自运,瘀凝自化。


    半夏 陈皮 川连(吴萸炒) 茯神(辰砂拌) 桃仁 旋复花 新绛 丹参 野蔷薇花 白扁豆孙 经期一载不来,大便时常秘结,每月胸中不舒数日,此肝血虚而胃气不和也。理气之方,不在平肝而在养血;和胃之法,不在破气而在补气。气血充而肝胃自和矣。


    西党参 熟地(砂仁拌) 枣仁 陈皮 归身 制半夏 丹参 于术(人乳拌炒) 茯苓 白芍沙苑子 橘饼 谷芽又 肝肾素亏,气郁,胃气不舒,脾阴不足。饮食知味而不能多进,经事不来,二便时常不利,肩膝酸疼,舌苔或黄或白,此有湿热夹杂其中。补养气血之方虽稳当,然无理气化浊之品,未能奏效。今拟一方,以观验否。


    制首乌 怀山药 枣仁 牛膝 焦山栀 柏子仁 茅术炭 陈皮 半夏 建莲肉常服苡仁、红枣煮食。


    某 经停,少腹痛,小溲淋塞有血缕。此肝火与瘀凝交阻,当通而导之。


    龙胆草 小蓟炭 车前子 丹皮 桃仁 大黄(酒炒) 冬葵子 海金砂 延胡 焦山栀徐 咽干干咳,全由津液之亏;内热经停,已见虚劳之候。设欲生津降火以养其阴,而饮食减少者适以伤脾。计惟调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复其真阴之不足。盖津液生成于水谷,水谷转输于脾胃,舍此别无良法也。


    白扁豆 茯苓 白芍 玉竹 炙甘草 怀山药 苡仁 金石斛 玫瑰花 枇杷叶陆 惊恐饥饱劳碌,内伤气血。血凝气滞,经停不来,已及八月。内热食少,虑成干血劳损。


    肉桂(一钱二分) 桃仁(二钱三分) 川断(一钱) 麝香(五厘) 当归(二钱五分)


    大黄(醋炒,一钱三分) 砂仁(四分) 牛膝(酒炒,三钱) 乳香(去油,五分)


    没药(一钱) 五灵脂(醋炒,钱半)


    共研细末,分五服。每日一服,陈酒送下。


    渊按:此调经散加减法,颇得古人遗意,元气可支者用之。


    徐 经行后奔走急路,冷粥疗饥,少腹疼痛连腰胁,兼及前阴。此肝肾受伤,又被寒侵而热郁也。经云:远行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冷粥入胃,则热郁不得伸,故痛也。遵寒热错杂例,兼腹痛治法。


    川连(酒炒) 炮姜炭 桂枝 白芍(吴萸三分煎汁,炒) 木通 全当归香附 山楂炭 焦山栀 旋复花 新绛屑王 经后少腹痛连腰股,肛门气坠,大便不通,小便赤涩热痛。拟宣肝经之郁热,通络脉之凝涩。


    柴胡 川楝子 焦山栀 郁李仁 延胡索 新绛 旋复花 归尾 龙胆草 青葱管渊按:此经未尽而行房过度所致,乃经血乘虚入络,冲任入脉受伤也。


    张 形壮,面色紫黑,经事或数月或数十日而后来,来亦色淡不多。今经行后少腹攻痛,痛在左则左股酸而无力,痛在右亦如之。兼有淋带如膏,此瘀凝化浊,冲任失调也。通络泄浊治之。


    五灵脂 香附 丹参 金铃子 延胡 当归尾 冬葵子 吴茱萸 旋复花 新绛 青葱管何 漏下淋沥不断,少腹板痛,微寒微热,口渴不欲饮。此有瘀血着于脐下,拟化瘀生新法。


    小生地 当归 丹参 桃仁泥 泽泻 延胡 旋复花 柴胡 大黄炭(酒炒) 地鳖虫(酒浸)


    又 漏下淋漓,少腹板痛。化瘀和营,未能奏效。食少无力,微寒微热。治在肝脾,缓之调之。


    柴胡 当归 丹参 茯苓 泽泻 赤芍 白术 香附 地鳖虫 山楂炭某 寒热无序,脉促数,下有淋带,上则心跳,又少腹痛,大便坚,面色萎黄,血瘀之候也。虑延劳损。


    大生地 桃仁 茯苓 冬葵子 当归 柏子仁 丹参 白芍豆衣 玫瑰花王 向有淋带,月前血崩,崩止淋滞不断,少腹板痛,脉象细数,身发寒热,脾胃大虚。此血瘀未尽,复兼肝气夹寒也。法当通补。


    鲜生地渣(姜汁炒焦) 当归炭 荆芥炭 杜仲 陈皮 生姜渣(鲜地汁炒焦) 香附炭(醋炒) 香谷芽渊按:鲜地、生姜互炒,名交加散,能通瘀调气,和寒热,而不伤血耗气,女科之妙方也。


    陈 经行作呕,血虚肝旺也。呕止而腹中结块,经事四、五月不来,当脐跳动,疑为有孕。恐其不然,想由瘀凝气聚与痰涎互结成块耳。《内经》肠覃、石瘕二证,状如怀子,病根皆在乎血。虽不敢大攻,当气血兼理,仿妇科正元散法。


    党参 白术 川芎 茯苓 陈皮 半夏 当归 砂仁 木香 枳壳 香附有孕无孕,最难辨别。此症断乎非孕。服此二十余帖,至八九月而经始行。


    李 妇人之病,首重调经。经事初起不来,状如怀子。以后来而略少,但腹渐大,三载有余。尚疑有孕,岂非痴人说梦耶?《内经》谓肠覃、石瘕皆腹大如怀子,石瘕则月事不来,肠覃则月事仍来,而提其要曰: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夫岂徒有虚文而无斯症哉!余曾见过下红白垢污如猪油粉皮样者无数,调理得宜,亦有愈者。藉曰不然,则天下尽有高才博学之医,就有道而正焉,无烦余之多赘也。


    大黄 虫丸每朝三十粒,炒大麦芽泡汤送下。


    苏 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此段经衣冠文物指石瘕一症,由于寒气瘀凝夹阻而成。今腹痛泄泻食少,脾胃虚寒,肝木横逆,病延半载,元气已衰,理脾胃,兼温中下,尚恐莫及。备候主裁。


    肉桂 冬术(土炒) 陈皮 木香 金铃子 诃子 茯苓 干姜 泽泻 延胡索 生熟谷芽吴《内经》有石瘕、石水之证,多属阳气不布,水道阻塞。少腹有块坚硬者为石瘕,水气上攻而腹满者为石水。此症初起小便不利,今反小便不禁,而腹渐胀满,是石水之象。考古石水治法,不越通阳利水,浅则治膀胱,深则治肾,久则治脾。兹以一方备采。


    四苓散去猪苓,加大腹皮、陈皮、川朴、桑白皮、乌药、桂枝、鸡内金。朝服肾气丸三钱。


    仁渊曰:妇科首重调经。夫经乃心血与肾液相合而成,为天一之真水,故名天癸;按月而下,犹月魄之有盈虚,故名月信;不差时日,犹海水之有潮汐,故名月潮。夫月也,潮也,癸也,皆阴类也。然月魄不得日光丽照则不明,潮汐不得阳气鼓荡则不盛,其质虽阴,其用则阳。妇人经水之盛衰,亦犹是耳。叶天士</a>云:妇女以心脾为立命之本,心生血,脾统血,心气旺则阴血自足,脾气盛则统驭有权,无愆期崩塞之病。今世医调经,动曰冲任八脉,皆言末而忘其本耳。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在女科原不可不讲,而经水之所以盛衰通塞,其根源不在乎是。《内经》言奇经之于十二经,犹江河之于沟渠也。江河充足,沟渠自盈溢。可知江河不充足,则沟渠涸竭窒塞矣。又可知江河充足,沟渠偶有不通不足,欲通之足之亦甚易矣。能知此理,断不以通瘀养血套剂了事。即带下一证,虽有阴虚、湿热之辨,亦莫非心脾之气不通不化而来。即 瘕、癖疝、鬼胎、肠覃等疾,虽由痰凝血滞,风寒闭塞,肝胆生阳不能布化,其因甚多,其根亦莫非心脾郁结所致。盖男子用阳而体阴,女手用阴而体阳。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心为先天。心阳足则脾阳亦旺,阳生阴长,血气充沛,乃宜男之兆。若心阳不振,则脾阳亦弱,肝木生生之气少布,饮食少化,聚湿生饮,肝气郁陷而逆升,为气撑饱胀,为脘痛作呕,或错经妄行而鼻衄,或脾气下陷而崩漏,或风寒瘀污客于子门冲任,为鬼胎、石瘕,种种病情,相引而至。盖有形之病皆属阴邪,大抵阳气不化而生,断非通瘀行血所能了事也。


    卷之四


    产后门


    丁 因疟小产,瘀凝未尽,冲任受伤,少腹结瘕,上攻疼痛,大便常溏,内热不已,迄今半载。不渴不嗽,病在下焦。通补冲任、和营化瘀,不越产后治例,与阴亏劳损有歧。


    当归(小茴香炒) 川楝子 延胡 香附 肉桂心(研,冲) 白芍(吴萸炒) 紫石英 砂仁 茺蔚子 玫瑰花渊按:从疟而起,脾气先伤,大便常溏,即其征据,徒治下焦血分无益。


    又 产后蓐劳,已经八月。内热瘕痛,病在冲任。


    当归(酒炒) 白芍(桂枝三分炒) 桃仁泥 丹参 党参 炒丹皮 豆衣 广皮 玫瑰花张 寒气客于下焦,瘀凝停于小腹中央,乃膀胱之部也。寒气瘀凝,阻塞胞门,膀胱阳气失化,以致癃闭。产后八日而小溲不通,脉细肢寒,腹中觉冷,恐其气逆上攻发厥。法以温通下焦,化瘀利水。


    全当归(八钱) 川芎(四钱) 山楂炭(五钱) 炮姜(五分) 桃仁(三钱) 车前子(五钱)


    益母草汤、陈酒各一碗煎药。另研桂心五分,血珀五分,甘遂三分,为末,药汁调下。


    渊按:从生化汤加通瘀祛寒药,可法。


    又 小溲癃闭已通,恶露瘀凝未下,少腹板痛。再以温通。


    肉桂 延胡索 红花 桃仁 丹参 归尾 山楂炭 牛膝 炮姜炭 冬葵子 两头尖 车前子张 产后营虚发热,已经数月。多汗心跳,营阴大亏也。


    大熟地 党参 黄 茯神 归身 酸枣仁 冬术 陈皮玉竹 白芍 砂仁某 产后营虚,内热日久,近感风邪,发热更甚,胸闷心跳。气滞血亏,显然可见。


    香豆豉(炒) 黄 防风 全当归 白芍 白术 枣仁 茯神 玉竹 桑叶渊按:虚多邪少,从补营方中加轻散药一二味,即可祛邪。重加发散,邪转不服,反多变证。


    赵 病后小产,产后感邪咳嗽,寒热似疟。服解散疏和药五六剂,邪退未尽,夜犹微热。然头晕心跳,寐则惊惕,虚象见矣。拟养营化邪法。


    四物汤合二贤,加苏子、苏梗、苏叶、川贝、杏仁、枳壳、茯苓、款冬花。


    用三苏</a>、二贤、四物,意在泄血分之风,和血中之气。加化痰止咳药,佐使之耳。


    又 补肺阿胶合金水六君,去半夏,加川贝、款冬花。


    某 左脉细数,营阴亏也;右脉细软,脾气虚也。


    产后不能安息,反加劳碌,气血伤而不复,致身常内热,心荡若嘈,久延虑成劳损。人参养营汤加减。


    党参 大熟地 冬术 白术 丹参 香附 远志(甘草汤制) 砂仁 归身(酒炒) 陈皮 茯神 枣仁孙 前年小产,恶露数日即止,因而腹中作痛结块,心神妄乱,言语如癫。此谓血风病也。胞络下连血海,上系心包,血凝动火,火炽生风,故见诸症。诊脉弦搏,肝阳有上亢之象,防加吐血。为治之法,当以化瘀为先,清火化痰为佐。


    川贝 赤苓 丹参 蒲黄炭 五灵脂 川连 香附 延胡 焦山栀 茺蔚子另:回生丹一粒,开水化服。


    渊按:血风病有数种,此因产后瘀凝而得,病在冲任血海,上及心包,不脱产后着笔。


    毛 产后腹痛,一载有余。营虚木郁,脾胃受戕。时作恶心,时吐酸水。用《千金》当归建中汤法。


    当归 炮姜炭 炙甘草 肉桂 川椒 白芍(吴萸炒) 橘饼 南枣又 前投建中法,腹痛已止。复因经行之后,劳碌受寒,腹中又痛,加以晡热,饮食减少,舌苔干白。


    此属血虚肝郁,脾虚木横。用归脾法加减。


    黄 党参 冬术 茯苓 砂仁 炮姜 木香 陈皮 归身 白芍(吴萸炒) 橘饼胡 小产半月,感邪发热,又遭惊恐,冲任受伤,少腹胀痛,白带淋浊,眼花口苦,腰膝拘挛。证逾半月,饮食不纳,虑其昏厥。姑仿南阳以浊攻浊法,兼达邪化瘀,备商。


    淡豆豉 白前 泽兰叶 延胡索 焦山栀 当归 丹参 焦楂肉 竹茹 交加散 两头尖另:旧裤裆一方,烧灰存性,药汁调下。


    渊按:此名烧裤散,仲圣治阴阳易病。


    章 先痉厥半日而后产,产后厥仍不醒,痉仍不止,恶露稀少,汤水不能纳,纳则仍复吐出,面赤身温,脉洪而荒。肝风炽张,营虚气耗,虚阳外越,冷汗遂出,恐其厥而不返,奈何奈何!姑拟一方,希冀万一。


    肉桂(五分) 当归(三钱)


    煎汤冲童便一杯,化下回生丹一丸。


    渊按:脉荒者,乱也。究属杜撰。虚风挟痰上逆,化痰降火,冲入童便最妙。


    又 前方勉灌三分之一,恶露稍多,面赤稍退,脉大稍软,而厥仍不醒,舌色灰黄,时沃涎沫,两日饮食不进。营虚气滞,胃虚浊泛。必得温通化浊,以冀阳回厥醒为妙。


    肉桂 炮姜 半夏 全当归 丹参 山楂肉 陈皮 茯苓 紫石英 童便(冲入)


    又 厥醒进粥半盏,诸无所苦,惟周身疼痛,不能转侧。舌苔白,口不渴。拟温养气血,兼和胃气。


    肉桂 炮姜 黄 半夏 当归 丹参 茯苓 陈皮 桑枝丁 产后瘀凝未尽,新血不生,身热日久,少腹疼痛,小溲淋浊,带下血筋。此肝经郁热,兼夹瘀凝为患,殊非小恙。姑拟泄肝、化瘀、和营为法。


    鲜地渣(姜汁拌,炒焦) 金铃子 延胡索 丹参 焦山栀 生姜渣(鲜地汁拌,炒焦) 龙胆草 当归 赤苓 甘草梢 青葱管 新绛屑范 产未盈月操作,猝遇大雨淋身,水寒之气自毛窍而入于骨节,内舍于肾,外达太阳、阳明,是以始病腰疼,继而上攻头痛,遍体机关不利也。脉沉而寒热,寐少而恐惧,纳少而恶心,邪气留连于胃肾。据云头痛甚则汗出,太阳之表虚矣。用许学士法。


    香豆豉 牛蒡子 豆卷 杜仲 磁石 本 白芷 川芎 金狗脊 赤苓 半夏 甘菊花渊按:太阳表虚,风药未免太过,况得之产后乎!又 前投益肾通经,和胃泄湿,头项腰脊之痛原有松机。今产后两月有余,经水适来,而心跳恐惧,是营气虚而不摄也。拟和营止痛,仍佐理胃泄湿。


    党参 桂枝 秦艽 枣仁 杜仲 豆卷 半夏 赤苓 苡仁 金狗脊 归身 陈皮 桑枝(酒炒)


    又 产后营虚,雨湿寒气袭入,经络机关不利。前投宣通养血两法,俱无少效。虽头痛略松,而右半之腿臂转增痛热。犹幸脾胃稍旺。今恶风、发热、口干,是寒湿渐化为热矣。拟疏泄湿热以通经络,再议。


    羚羊角 丹参 防风 秦艽 苡仁 陈皮 羌活 丝瓜络 防己 当归 白芷 木通 桑枝 忍冬藤王 产未百日,骨蒸发热,淹延匝月,热势渐加,迄今五十日矣。诊左寸关轻取虚小,中按之数,重按数而且坚,知其热在阴中,心肝之火独亢;右寸关虚软而数,则知脾肺气虚;两尺皆虚,肾阴亏也。阴虚阳盛,热气熏于胸中,蒸动水谷之湿上泛,故舌苔反见浊浓耳。耳鸣而聋者,肾虚肝阳上逆也。据述服参、 则热势愈甚,投胶、地则胃气益惫。节近清明,地中阳气大泄,阴虚阳亢莫制,恐其交夏加剧。刻下用药,以脾胃为要。土旺四季各十八日,清明节后土气司权,趁此培土,冀其脾胃渐醒,饮食渐加,佐以清金平木,必须热退为妙。


    北沙参 地骨皮 丹皮 归身 怀山药 白扁豆 茯苓 白芍 生熟谷芽 白蔷薇露仁渊曰:产后病最难治,最多变证,难以殚述。朱丹溪</a>云:产后以大补为主,虽有别证,从未治之。此言虽是,亦未可泥。有少壮之妇素体不虚,或兼外感六淫,内阻瘀滞,当见证治证。


    若执产后须补之论,不但本病不退,势必转增他变。盖新产百脉虽虚,感邪则实,急去其邪,即所以养其正也。倘遇可攻可下之证,即白虎、承气不为过。胎前亦然。惟下笔切宜仔细,未可率意轻忽。心中须念此产后虚体,若一击而中,便与轻松调理。果是纯虚,自当大补,补之有方,不可集几味养血套剂便为了事。


    再者,胎前温药宜慎,产后凉药宜慎。谚云:胎前一把火,产后一块冰。虽未尽然,却也不差。


    盖胎前多实,实者多热,产后多虚,虚者多寒,理固然也。


    卷之四


    幼科门


    李 胎惊之病,得之于母腹胎孕之后,其母有所大惊,气应于胎,惊气入肝,故数月婴孩即有胎惊之患,往往不能愈。姑拟一方备采。


    羚羊角 天竺黄 陈胆星 石菖蒲 大黄共研末。或竹油或钩钩汤调服五分。


    许 音哑喘咳,痰声 咯。风痰袭肺,肺胀夹惊险候。


    麻黄 杏仁 射干 桔梗 桑白皮 菖蒲 枳壳 前胡 白前 紫菀 白萝卜汁(冲服)


    朱 痧后夹积,移热于大肠。腹中热痛,每交寅卯二时则痛甚。拟开肺金之郁,仿丹溪论参越桃意。


    高良姜 桔梗 川连 通草 滑石 焦山栀 山楂炭 焦六曲 砂仁又 痧后腹痛,甚于黎明。阳气为阴寒凝遏,欲升而不得升,故痛甚于黎明也。前用温寒并进见效,今仍前法加减。


    桂枝 炮姜 吴茱萸 木香 延胡索 香附 山楂炭 花槟榔 赤苓 焦山栀 白蔻仁方 痧后肺火不清,移热于大肠之络。腹痛便溏,手腕内外肿痛。防发痧毒。治以清解。


    升麻 葛根 赤芍 焦山栀 甘草 高良姜 丹皮 桔梗 忍冬藤渊按:此方非夷所思。庸者必与清肺健脾、化积解毒套剂矣。


    又 前方已效,轻减其制。


    防风 焦楂肉 银花 砂仁 桔梗 甘草 陈皮 赤芍仁渊曰:幼儿不能明告病情,脉亦难凭,虽以一指按寸口,惟得浮沉迟数大略而已,故称哑科。四诊只得其二,惟察声望色,询之乳母,得其梗概,最为难看。而难中亦有易焉。易者何?乃三因之中绝少内因,大都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而已。即有内伤,亦因病致虚,非七情六欲因虚致病者可比。苟仔细详审,不难得其要领。近世风气之最坏者,莫若挑惊。不问外感内伤,概以惊风呼之,非推即挑,继以牛黄、脑、麝香开之药。明理之家亦蹈此习,不知冤杀多少婴儿矣。夫惊病偶亦有之,儿体脆弱,魂魄未坚,猝见异言异服及奇怪之物,惊恐惶骇,此必有因。须将惊风二字拆开,惊自惊,风自风,断不可混治。夫惊乃惊骇受病,风为温热所化,或感触风邪,治判天渊。喻氏云:幼科与大方一理,苟请伤寒名家视之,断无错误。此乃见道之言。夫六淫之邪,皆能化火。幼儿病热者多,病寒者少,由阴气未充,生阳正旺,化火尤易耳。为父母者,每未寒先衣,未饥先食,食不化即变为痰,痰与风热相并,最易痉厥,俗医即呼为惊风,病家亦认为惊风,非一日矣。吾愿同志大发慈悲,相与挽此颓风,功德无量。


    卷之四


    外疡门


    吴 足大趾属厥阴肝经,太阴脾经由此起。今足大趾干烂,乃肝经血枯,脾经湿热也。延及数月,防成脱疽。兼上唇麻木,亦脾虚风动。殊非易治。


    萆 当归 牛膝 枸杞子 苡仁 丹参 川断 茯苓 桑枝孙 痧回热减,温邪初退之余,咽喉反腐,虚火又从而起。良由久患喉痹,阴虚火亢,热淫摇动,亢焰复张。用方最宜加谨,过清恐伤脾胃,早滋恐恋余邪。姑拟甘凉平调肺胃,冀其上焦清肃。


    鲜石斛 大贝母 元参 生甘草 丹皮 沙参 羚羊角 扁豆 豆衣 悉尼刘 偏脑疽自右延及于左,三候有余。偏右穿溃脓少,偏左木肿未腐,头顶平塌,根脚散蔓。此气虚不能引血化腐成脓,托毒外出,高年殊虑内陷。至舌苔白腻,大便闭结,在疡科指为火毒内闭,湿热上蕴,而用内疏黄连等法。阅倪先生方案,谓内夹杂气,邪伏膜原,引用达原、三消数剂,异想超出寻常。今大便已通,舌苔稍化,然右脉软弱,胃气残惫,疡不甚肿,色不甚红,深恐阳变为阴。大凡外疡起发脓腐,须赖元气承载。所谓元气者,卫外捍御之气、胃中冲和之气、三焦升降之气也。亏则脓腐不克根据期,从此生变。故黄 为外疡托毒之圣药,即兼别症,再参他方。古法有攻补兼施、补泻同用者。拙见欲托毒,必扶正。


    生黄 当归 赤苓 陈皮 藿梗 法半夏 香附 谷芽又 脑疽将四候,起发脓俱迟。欲问真消息,阴阳各半推。阳多方是吉,阴长便生危。顶不高兮根不束,皮不腐兮脓不足。凡此皆因气血衰,顺逆安危有结局。乃若疮流鲜血,即为变陷之端;况夫年逾六旬,尤宜加谨为要。兹当补托,佐以疏通。补其正而托其毒,疏其气而通其壅。俾胀满宽而加谷,期阳毒化而收功。聊以解嘲,非敢说梦。


    黄 当归 制僵蚕 皂角刺 陈皮 川朴 赤苓 法半夏 香附某 暑邪热毒,走入营中。遍身紫黑烂斑,鼻血龈腐。此发斑牙疳之险症也。倘至壮热神昏,不可挽矣。


    犀角地黄汤加羚羊角、连翘、鲜石斛、黑山栀、银花、淡黄芩、芦根。


    某 疟久阴伤,项发痰核,头倾不举,腹中有块。年逾二八,天癸未通。虑延劳损。


    大生地 制首乌 茯苓 丹皮 怀山药 软柴胡 白芍 当归 陈皮 十大功劳某 肝经郁火,乘犯阳明,牙龈痒痛出血而发牙疳。舌红碎裂,头眩心烦,营阴内亏。而纳谷气撑,又属脾气虚也。犹喜大便燥结,可用清滋,先平其炎上之火。


    羚羊角 鲜生地 鲜石斛 元参 麦冬 茯苓 石决明 女贞子 枣仁某 阴亏火亢,绕颈生痰,寒热似疟,而实非疟也。少阴水亏不能涵木,少阳火亢更来灼金,金木交战,乃生寒热,饮食少,脾胃弱,虑延劳损。


    六味地黄汤加牡蛎、党参、麦冬、柴胡、白芍、五味子。


    某 结喉痈生于咽喉之上,视之不见,胀塞不通,汤水难进,极为险重。急以化痰宣窍、开通肺气方法。


    射干 牛蒡子 僵蚕 薄荷 荆芥 桔梗 山豆根 贯仲 生甘草 茅柴根洲按:吹喉之药必不可缺。


    某 对口生疽,足根发疔,此二处皆属太阳膀胱之络。湿热内聚,风热外侵,勿得轻视。


    羌活 防风 连翘 归尾 萆 乳香 没药 土贝母 银花 甘草梢 桑枝某 牙龈渗脓,二载不愈。此属牙漏,肾虚胃有湿热所致。


    六味丸(三钱) 资生丸(二钱)


    相和。每朝服四钱,淡盐汤送下。


    某 马脾风极重险症,危生倏忽。姑与牛黄夺命散。


    大黄(生切,四钱) 槟榔(一钱五分) 黑牵牛(三钱)


    共研末。分二服,白萝卜汁温调服。


    某 肺痈咳吐脓痰,肺叶已伤,势属重候。


    羚羊角 冬瓜子 桔梗 葶苈子 苡仁 生甘草 桃仁泥野茭根 川石斛 芦根又 痰臭虽减,咳嗽未除。


    羚羊角 川贝母 杏仁 苡仁 桃仁 桔梗 苏子 甘草 冬瓜子 芦根 野茭根张 怒则肝气逆而血苑于上,章门结块硬痛,寒热脉数,小便短少。症属肝痈,防其内溃咳吐脓血而剧。


    紫菀 郁金 新绛 柴胡 天花粉 桃仁 旋复花 当归 穿山甲 忍冬藤 降香 青葱管缪 病起微寒微热,右肋章门穴酸疼。两月后痛处略肿,食少便溏,面浮足肿,腰脊酸痛。脉附骨极细而锐。此脾家有湿热瘀伤,症属脾痈。日久正虚胃弱,恐其不克支持。


    党参 炙甘草 陈皮 白术 川朴 木香 吴茱萸 干姜 当归 川芎 白芍 六神曲 茯苓 肉果 砂仁敷方:官桂 吴茱萸 干姜 川乌 生半夏 独活 乳香 没药 南星 白芥子 当归(各一钱,研末)


    用陈酒干面调和,炖温,敷痛处。


    某 盘肠痈腹痛已久,二三日来骤然胀满,连及腰胁,小便茎中亦痛,势已有脓。拟用牡丹汤排脓逐毒,从大肠导下之。所虑饮食极少,胃气不克支持耳。


    丹皮 桃仁 皂角刺 冬瓜子 红花 大黄(制) 延胡索 广橘皮 山楂肉 赤苓 归尾又 盘肠痈已成脓,不得不从大肠导下之法。


    生黄 皂角刺 归尾 桃仁 红花 土贝母 金银花 甘草 丹皮 山甲片 冬瓜子 广皮又 肠内痈脓将足,脉细食少。治以托里,冀其外溃为妙。


    黄 银花 穿山甲 肉桂 当归 赤苓 泽泻 皂角刺 苡仁 广皮 血珀屑许 寒气入于厥阴,湿热随经下注。睾丸肿胀,少腹结硬肿痛。防成缩脚小肠痈重症。


    川楝子 吴茱萸 枳壳 归尾 焦楂肉 橘核 小茴香 萆 焦黑栀 葱白头某 环跳臀股之间,从前曾患外疡。今戽水伤筋,受水寒之气袭筋骨之中,臀股胯凹腓 酸痛,大便燥结,小便不利,气坠尻酸。病在太阳、少阴二经,防发附骨阴疽。


    六味地黄汤去山药,加细辛、麻仁、独活、川熟附。


    另:东垣资肾丸二钱,开水送下。


    渊按:辛、独二味,发少阴之寒从太阳而散,佐附子以温之,六味以补之泄之。


    任 湿热伏邪内蕴,引动宿毒,遍发广痘,亦曰广风。恐其肢节酸强,殊难速效。


    防风 当归 赤芍 皂荚子 银花 天花粉 连翘 甘草 陈皮 土茯苓许 肾岩翻花,在法不治。怡情安养,带疾延年。


    鲜首乌 马料豆 银花 生甘草朝服六味丸三钱,淡盐花汤送。


    刘 肾俞漫肿色白,脉虚微热,此肾俞发也。属三阴亏损,湿热入络,气血凝滞而生。最为淹缠。姑与消散法。


    当归 防风 杜仲 秦艽 金狗脊 丹参 广皮 萆 独活 胡桃肉 桑枝胡 胃脘生痈,脉虚形瘦。初起寒热,延今四十余日,晨必泄泻无度。是中气大虚,不胜攻消之任也。今与内托法。倘仍作泻,则难矣。


    党参 木香 法半夏 茯苓 枳壳 砂仁 当归 冬术 干姜陈皮某 面颧毒乃阳明郁火所结,今已穿溃,孔如豆大。虽比颧骨疽较轻,然收功亦迟。须忌一切发风动火之物。


    羚羊角 白芷 茯苓 土贝母 广皮 党参 连翘 丹皮 银花 甘草刘 平日豪饮,胃湿必甚。去冬龈肿咳嗽,仍不节饮,以致音哑龈腐,蔓延及唇,此沿牙毒也。虽非牙岩之比,然亦不易收功。


    甘露饮去甘草、天冬,加赤苓、黄芩、鸡距子、葛根、蝉衣、茅柴根。


    渊按:阳明湿火所致。


    陆 本原不足,兼挟风温。发热,颈间结核成痰。二十余日,不红,不肿,不消散,亦不作脓,属半虚半实。慎柔方有良法,用四君子加牛蒡子,世所未知,余曾验过。


    四君子加牛蒡子、象贝母、桑叶。


    渊按:四君补虚,佐蒡、贝以消风痰,桑叶清肺通络。从补虚中想出祛邪之法,心思灵敏。


    又 昨用慎柔方,是托散法。服下若汗出热退,则数剂可消。若汗不出,仍发热,则数剂成脓,且易溃敛。


    前方加钩钩。


    又 三岁孩童,但哺乳汁,不进谷食,脾胃虚弱可知。颈结痰核而有寒热,必挟风温,属半虚半实。


    今将一月,热退复热,其块不消,不作脓,大便溏,脾胃不足,气血两虚。


    党参 冬术 陈皮 荆芥 黄 归身 防风 葛根 砂仁 桑叶周 立斋云:外疡经久不消散,亦不作脓,气虚也。徒用攻消,恐无所益。


    黄 党参 防风 归身 泽兰叶 穿山甲 僵蚕 丹参 广皮 桑枝朱 结毒穿破不敛,在于当额眉棱,俱属阳明部位。已及半载,当养气血以化毒。


    大熟地 党参 川芎 皂荚子 茯苓 土贝母 黄 当归 生甘草 银花 土茯苓陈 本体阴亏,四月间湿热成疡,溃脓而愈。愈后正虚,肝风升动,眩晕跌仆,以致腿股环跳受伤,漫肿色白,而生附骨痰疽。今二便阻塞,少腹胀满,将有肠痈之变。


    忍冬藤 丹皮 桃仁 延胡索 鲜首乌 车前子 归身 牛膝 血珀(五分,研末,药汁调下)


    某 湿热积聚,阻于少阳。病起发热,便少腹偏右板痛,足屈不伸,小肠痈也。身热不止,防其成脓。


    甘草 桔梗 枳壳 苏梗 赤苓 土贝母 砂仁 延胡索 焦楂肉 川楝子 泽兰叶许 肝胆郁火,凝结成痰。腮颊硬肿,牙关不开,此骨槽痰也。脉象郁涩,气失利畅,药力不易见效。


    柴胡 黑山栀 香附 秦艽 制僵蚕 石决明 土贝母 丹皮 桑叶 郁金 骨碎补 刺蒺藜 钩钩某 鼓槌多骨流痰,脓孔甚多,手掌及腕皆肿硬,而色紫不痛。已出过多骨,出骨之处已敛,而余外仍肿。此风毒湿热锢结手经。延来五月,收功不易。


    当归 防风 苡仁 丹皮 连翘 广皮 生甘草 红花 桑枝另蜣 虫炙五钱,研末,掺。


    汪 《内经》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指少阴君火合少阳相火上逆而为病也。病由内生,非关外感风温,故治之不易速效。养阴降火化痰,每相须为法。惟嫌脉息太细,系素禀六阴,真阳不足。然清药亦宜酌用,恐阴未足而阳先伤耳。慎之。


    沙参 石决明 白扁豆 元参 怀山药 蛤壳 川石斛 生甘草 茯苓 川贝 桔梗另:元明粉一钱,朱砂五厘,冰片二分,研细末,吹。


    某 肾主骨,膝者,骨之溪谷也。肾虚则骨髓空,而寒湿乘之,两足跟痛及于膝。久而不已,防成鹤膝风痹。


    大熟地 萆 苡仁 牛膝 桂枝 枸杞子 川断 防风 独活另:虎潜丸,每朝三钱。


    某 心火与湿热交结而成痰核。上则舌下,中则脘间,下则阴头,皆结小核如棉子。此皆火郁之所致。


    川连(二钱,酒炒) 陈皮(一两,盐水炒) 甘遂(三钱,面包煨,去心) 半夏(一两五钱) 茯苓(二两) 泽泻(一两) 蛤壳(二两,研粉) 红芽大戟(三钱,洗淡,炒)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朝一钱,开水送下。


    渊按:直捣其巢,非胆识兼优不能。然虚者未可漫试。


    某 风毒内攻入脑,走入耳窍,疼痛出脓,脓出不爽,盘及耳后颈间硬肿不消,此盘耳痈也。已延两月,症无头面,牙关不痛,恐滋蔓骨槽等变,殊非易治。


    羚羊角 元参 磁石 甘菊花 细生地 牛蒡子 制僵蚕 菖蒲 钩钩 葱白头某 舌根边僵木不痛,已经数月,防变舌疳。此属心脾郁火。治以清养营阴,稍参苦降。


    鲜生地 川连 元参 丹参 麦冬 生甘草 丹皮 桔梗又 川连(三分) 蒲黄(一钱) 冰片(二分) 五灵脂(一钱) 人中白(四分, )


    上味共研细末,吹舌根。


    吴 暑热蒸迫,心火暴甚。喉舌肿痛,及今旬日,势防成脓。用凉膈散加犀、羚,解上焦以泄君火之燔。


    牛蒡子 犀角 连翘 焦山栀 生军(水浸) 大贝母 元明粉 竹叶 芦根 薄荷又 消管丸。


    胡黄连(一两) 刺 皮(一两,炙) 象牙屑(一两) 五倍子(一两,炙) 蟾酥(酒化,三钱) 陈硬明角灯(二两,炙)


    上药为末,炼蜜丸。用上好雄精三钱,泛上为衣。每朝三钱,金银花汤送下。


    渊按:方极佳。惟蟾酥大毒走窜之品,每日服分余,未知可否。减半则稳当矣。此治外症久而成管者。


    某 足丫碎烂,南方湿热之常病也。患者甚多。今足趾碎烂,掌心皮浓而燥,非徒湿热,血亦枯矣。经云: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碎烂不愈,恐成风湿。夫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祛湿先治脾,脾旺湿自绝。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制首乌 丹参 当归 防风 苡仁 怀山药 茯苓 萆 草 红枣 三角胡麻周 咳吐臭痰,已延三月。脉数而虚,其阴已伤。面白无华,饮食渐减,肺失所恃,防成肺痿。


    沙参 黄 麦冬 白芨 茯苓 元参 大生地 杏仁 百合 芦根尖又 咳痰腥臭,面色青晦,脉数而虚,纳谷大减。此木火乘金,金伤及土,脏气克贼,恐延不治。


    北沙参 桑白皮 麦冬 苡仁 茯苓 白扁豆 野茭根 橘红 紫菀 元参 芦根尖杨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者,厥阴也;一阳者,少阳也。相火寄于肝胆,君火一动,相火随炽,上炎灼金,痹喉之症作矣。


    鲜生地 元参 麦冬 焦山栀 大生地 石决明 沙参 桔梗 生甘草 豆衣 梨肉王 寒痰凝阻,颊车不利,高而肿硬,色白不红。此属阴寒骨槽,与色红身热者不同。


    大熟地 麻黄 桂枝 秦艽 防风 制僵蚕 当归 白芥子赵 脾虚湿热入络,两手指节手腕皆木肿。此乃鼓槌流痰,不易速愈。


    黄 白术 防风 秦艽 川贝母 当归 茯苓冯 脐风由乎脾肾湿热而成。今腹痛便泄,先运其中。


    白术 赤芍 茯苓 陈皮 木香 当归 六神曲 龙齿 砂仁某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体肥湿胜之人,卫恒</a>虚冷,营多盛热。故肥人当暑,往往肌肤常冷,而易生外疡也。疡发背脊三候,内脓已结,外腐未透。营中之火极炽,卫弱失于敷布,不能引血化腐,载毒外出,渐显内陷之机,颇为可虑。非温不能助卫阳以鼓舞,非清不能解营热以化毒。经曰: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此法是矣。


    黄 (附子煎汁,炒) 鲜生地 穿山甲 地丁草 连翘 皂角刺 制僵蚕 金银花另以三角风熏。


    渊按:三角风未详是否三角胡麻。


    赵 咽喉肿及上 ,的属喉痈。汤水难咽,痰多便闭。症交四日,邪火炽张。秀翁主以清化涤痰,极是。鄙意竟用凉膈散通彻表里,尤为简净。仍候裁正。


    凉膈散加牛蒡子、桔梗、芦根。


    仁渊曰:欲为疡科名家,须多读内科方书。盖外科之难治,在内伤阴证。然亦不外表里阴阳虚实寒热八字。能明此八字,生死难易,胸中自然了了。夫人身营卫,环周不息,一有壅逆,即肿硬作痛,而生外疡。外科书分五善七恶,以定吉凶,无非在阴阳两字推求。谓五善不宜少四,七恶不宜有三。阳多即吉,阴盛即凶。若善恶兼见,可死可生,是在善治者得治则生,失治则死。


    即奇怪之证,方书师传所未及,苟学问精深,定其六经部位,审其阴阳虚实,生死吉凶,胸中自有把握。而膏丹敷掺之药,宜不吝金钱,诚心虔制,自可应手取效。盖有形迹可求,较内科有捉摸耳。若手法刀法须有师传,否恐动手便错,及至回头,其人已吃亏不小矣。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