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诸血门
3个月前 作者: 张璐
诸见血证
经云。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吐。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失血气于气。异名同类。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夺血者无汗。(夺血者不可复发其汗。夺汗者不可复取其血。)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脉至而搏。
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言脉来虚浮。按之傍指屈曲而出。形容芤脉之象也。)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菀积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金匮云。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尺以候肾。肾虚则相火扰其阴血。从膀胱而升。故脉浮也。肾之精。上营瞳子。膀胱之脉下额中。二经中有不归经之血。故晕黄。黄退则血亦散。所以知衄止也。明理论云。伤寒衄血。责邪在表。杂病衄血。责邪在里。此曰尺浮。不言寸浮。知为肾虚血逆。非外邪也。
病患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渴者必吐血。(一作病患面无血色。)
面者血之华。血统则华鲜。若有寒热。为伤其血而致。今无寒热。则是因血脱而然矣。夫脉浮以候阳。沉以候阴。若但见沉弦。轻取绝无者。是无阳也。无阳知血之上脱。若止见浮弱。重按绝无者。是无阴也。无阴知血之下脱。而烦渴呕血者。以火气扰乱则神烦。火动于膈则咳逆。咳则涌血而上越也。然则沉之无浮。浮之无沉。何便见为脱血乎。以其面无血色而脉弦弱也。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小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脉虚沉弦者。以按之则少神。且无寒热。明非外感之邪也。其短气里急。少腹满。小便不利。
而面色白。皆内伤于气之候。故虽时目瞑而衄。洵为劳役所致而然也。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虚者。里虚也。
心主血。心虚则脉虚。上句以面色薄。而主心血不荣于外。下句以喘悸脉浮。而主心气不充于里。皆由心神耗散。血亡津伤所致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此金水二脏不足故也。水不足。则火独光。而金伤矣。夫阴血之安养内外者。皆肾水主之也。
肾水虚。则不能安静。而血被火逼。遂溢出。血出则五脏内外之阳皆失其配。失配之阳。无根之狂阳也。有升无降。炎烁肺金而为咳逆上气。肺肾之阴。有绝无复耳。脉数身热。阳独胜也。不能卧。阴已绝也。阴绝则阳不能独生。故曰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酒性大热伤胃。胃气不守。乱于胸中。中焦之血。不布于经络。因热射肺而为咳逆。随气溢出也。此即千金所谓由伤胃吐血也。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夫水者。遇寒则坚冰潜于地中。遇风则汹涌起于平陆。人之吐血。皆风火使然。柏叶禀西方金气。可制肝木之逆。则血有所藏。艾叶之温。可使火反归阴而宿藏于下。用马通以降血逆。尤属相宜。家秘多阿胶三钱。时珍纲目有阿胶无艾。总取辛温之力以和苦寒之性。不独治吐血不止。
而下血者亦可用之。
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
为有瘀血。
凡内外诸邪。有血相搏。积而不行者。即为瘀血。血积则津液不布。是以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以润其燥。血为阴邪。且内无热。故不欲咽也。脉大为热。迟为寒。今无寒热之病而微大者。乃气并于上。故胸满也。迟者。血积膈下也。积在阴经之隧道。不似气积于阳之肓膜。然阳道显。阴道隐。气在肓膜者。则壅胀显于外。血积隧道。惟闭塞而已。故腹不满。因闭塞自觉其满。所以知瘀血使然也。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血阴也。配于阳。气得之以和。神得之以安。咽得之以润。经脉得之以行。身形之中。不可斯须离也。今因血积。神无以养则烦。气无以和则满。口无以润则燥。胃无以泽则渴。是皆阳失所配。营卫不布。津液不化。而为是证也。非阳之自强而生热比。故曰如热状。脉反无热。阴邪不能鼓激其脉。故为阴伏。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亦止吐血衄血。
经言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又云。阴络伤则血内溢。今因胃中寒邪。并伤阴络。致清阳失守。
迫血下溢二阳。遂成本寒标热之患。因取白术附子汤之温胃助阳祛散阴络之寒。其间但去姜、枣之辛散。而加阿胶、地黄以固护阴血。其妙尤在黄芩佐地黄分解血室之标热。灶土领附子直温中土之本寒。使无格拒之虞。然必血色瘀晦不鲜者为宜。若紫赤浓浓光泽者。用之必殆。斯皆审证不明之误。岂立方之故欤。千金用续断止血汤。方用续断、当归、桂心、蒲黄、阿胶、甘草、干姜、生地黄八味。附此以备按证取用。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此方在狐惑例中。治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 黑。全是湿热伤血。菀化为脓之候。此先血后便。乃小肠热毒流于大肠。为火克金之象。
故亦主此方。以赤小豆之清热利水为君。且浸令芽出以发越蕴积之毒。使丙丁之火。疾趋水道而降。佐以当归司统握之权。使血有所归。而不致于散漫也。千金用伏龙肝汤。即治先便后血之黄土汤中除去术、附。加干姜、牛膝、地榆、发灰。与金匮主治则有寒热之殊。不可不辨。可见治血。但使归经。不必论其远近也。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心气不足。言阴津不足。非心火之不足也。故以大黄导蕴结之火。芩、连泻心下之热。而血自安矣。
赵养葵曰。凡肾经吐血者。俱是下寒上热。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之假证。世人不识。而为所误者多矣。吾独窥其微。而以假寒治之。盖真阴失守。命门火衰。火不归源。阴邪逼其浮游之火于上。上焦咳嗽气喘。恶热面红。呕吐痰涎出血。
此系假阳之证。须用八味丸引火归源。水探冷服。下嗌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发。因而呕哕皆除。即仲景人尿猪胆汁加于白通汤中以通格拒之意也。倘一服寒凉。顷刻立化。慎之哉。
人有偏阴偏阳者。此气禀也。太阳之人。虽冬月身不须绵。口常饮水。色欲无度。大便数日一行。芩、连、知、柏、硝、黄。恬不知怪。太阴之人。虽暑月不离复衣。食饮稍凉。便觉腹痛泄泻。参、术、姜、桂。时不绝口。一有欲事。呻吟不已。此两等人。各禀阴阳之一偏者也。与之谈医。各执其性之一偏。面目为全体。今之为医者。不鉴其偏之弊。而制为不寒不热之方。举世宗之。以为王道。岂知人之受病。以偏得之。感于寒则偏于寒。感于热则偏于热。以不寒不热之剂投之。何以补其偏而救其弊哉。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此方士之绳墨也。然苦寒频进而积热弥炽。辛热比年而沉寒益滋者何耶。此不知阴阳之属也。凡治血证前后调理。须按心脾肝三经用药。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归脾汤一方。三经之药也。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补心以生脾土。参、 、甘草补脾以固肺气。木香者。香先入脾。总欲使血归于脾。故曰归脾。凡有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者尤宜。火旺者。加山栀、丹皮。火衰者。加肉桂、丹皮。又有八味丸以培先天之根。治无余法矣。血溢血泻。诸蓄妄证。其始也。宜以行血破瘀之剂折其脱气。而后区别治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答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之有。失血家须用下剂破血。盖施之于蓄妄之初。亡血虚家不可下。盖戒之于亡失之后也。
或问人身阳气。为阴血之引导。阴血为阳气之根据归。何为清浊相干。乱于中外。而致血不归经。则有上溢下脱之患。其血或从吐出。或从呕出。或从咯出。或从鼻出。或从眼耳齿舌出。或从津唾而出。或从肌肤而出。或从二便而出。复有蓄积不行者。为患各有不同。愿一一显示至理。条分脏腑经络之源。以启学人蒙昧。石顽答曰。
经言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总由水谷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区。未厘清浊。
得脾气之鼓运。如雾上蒸于肺而为气。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血不泻。归精于心。得离火之化。而为真血。以养脾脏。以司运动。以奉生身。莫贵乎此。虽经有上注于肺。乃化为血之说。而实不离五行之气化。转注如环也。如上所云。不过统论营卫血气之大端。乃节文耳。夫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虽气禀阳和。血禀阴质。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能截然两分。其至清至纯者。得君主之令。以和调五脏。藏而不失。乃养脏之血也。其清中之浊者。秉输运之权。以洒陈六腑。实而不满。则灌注之血也。其清中之清者。会营周之度。流行百脉。满而不泄。此营经之血也。其源则一。析而为三。各有司属。
若各守其乡。则阴平阳秘。安有上溢下脱之患乎。盖缘人之禀赋。不无偏胜。劳役不无偏伤。其血则从偏衰偏伤之处而渗漏焉。夫人禀赋既偏。则水谷多从偏胜之气化。而胜者愈胜。弱者愈弱。
阳胜则阴衰。阴衰则火旺。火旺则血随之而上溢。阴胜则阳微。阳微则火衰。火衰则火失其统而下脱。其上溢之血。非一于火盛也。下脱之血。非一于阳衰也。但以色之鲜紫浓浓则为火盛。色之晦淡无光即为阳衰。究其所脱之源。或缘脏气之逆。或缘腑气之乖。皆能致病。后上溢者。势必假道肺胃。从下脱者。势必由于二肠及从膀胱下达耳。盖出于肺者。或缘龙雷亢逆。或缘咳逆上奔。血必从之上溢。多带痰沫及粉红色者。其出于心包。亦必上溢。色必正赤如朱漆光泽。若吐出便凝摸之不粘指者。为守藏之血。见之必死。出于脾者。或从胃腕上溢。或从小肠下脱。亦必鲜紫浓浓。但不若心包血之光泽也。出于肝者。或从上呕。或从下脱。血必青紫稠浓。或带血缕。或有结块。出于肾者。或从咳逆。或从咯吐。或稀痰中杂出如珠。血虽无几。色虽不鲜。其患最剧。间有从精窍而出者。若气化受伤。则从膀胱溺孔而出。总皆关乎脏气也。其出于胃者。多兼水液痰涎。吐则成盘成盏。
汪洋满地。以其多气多血。虽药力易到。不若藏血之笃。然为五脏之本。亦不可忽。其衄血种种。
各有所从。不独出于鼻者为衄也。鼻衄皆火乘肺金。亦有阴盛迫其虚阳而脱者。虽经有脏腑诸衄不同。然不离手太阴之经。所以治有从阴从阳。顺治</a>逆治之辨别。证有久衄暴衄。宜补宜泻之悬殊。其齿衄。有阳明少阴及风热之辨。但从板齿出者为牙宣。属阳明。齿动摇者为骨病。属少阴。
龈肿上壅者。少阳风热也。耳衄则有肝肾二经之殊。但以常有不多不肿不疼者。为少阴之虚。暴出疼肿者。则厥阴经火也。眼衄亦属厥阴。但以卒视无所见者为实火。常流血泪者。素患之风热也。其有诸窍一齐涌出。多缘颠扑骤伤。或药毒所致。若因肝肾疲极。五脏内崩。多不可活。舌衄皆手厥阴心包之火旺。但以舌尖破碎者为虚火。脉大满口者。挟龙雷之势而上侮君主也。涎中见血为唾衄。足太阴经气不约也。汗孔有血为肌衄。足阳明经气不固也。如上诸衄。皆缘营气之逆满。卫气之疏豁。不能固护而行清道。总无关乎脏气也。其下行之血。见于魄门者。则以便前便后分远近。近则大肠。远则小肠也。以溅洒点滴分风湿。溅则风淫。滴则湿着也。以鲜紫清晦分阴阳。鲜则阳盛。晦则阳衰也。与肠 之血。痔漏之血。妇人经癸胎产之血无异。虽由二肠。
颇关经络。是以随经下趋。各有不同。至于崩淋下脱。倒经上溢。虽下上之歧路攸分。然皆冲脉为病。而崩淋皆脾气下陷。倒经则肝血上逆。以脾为身之津梁。冲为肝之血海。是皆关乎脏气。
更有肝脾受伤。血虽不下。而气色痿黄。大便稠黑。乃蓄血之征验。为患种种。难以悉陈。如内伤发黄。鼓胀喘满。腹大青筋。及产后败血流于经络。皆蓄血致病。但证有虚中</a>挟实。治有补中寓泻。从少从多之活法。贵乎临病处裁。大抵血气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此轩岐密旨。但世之名于医者。一见血证。每以寒凉济阴为务。其始非不应手。而取效于一时。屡发屡折。而既病之虚阳愈衰。必致呕逆喘乏。夺食泄泻。尚以为药力未逮。猛进苦寒。在阴不济阳而上溢者尚为戈戟。况阳不统阴而亡脱者。尤为砒鸩。盖因阳药性暴。稍有不顺。下咽立见其害。不若阴柔之性。
至死不知其误。而免旁人讥谤也。噫。医之弊。仅为知己道。难为世俗言也。
卷五 诸血门
衄血
(大衄 舌衄 齿衄 耳衄 眼衄 肌衄)
衄者。血从经络中渗出而行于清道也。伤寒衄血。责热在表。有麻黄、越婢等法。杂病衄血。
责热在里。经络热甚。阳气壅重。迫血妄行而出于鼻。从无发散之理。若因七情喜怒。劳役过伤而致者。无论是何经络。并宜茅花煎汤。调止衄散。或四物加犀角、丹皮、沉香。六脉弦细而涩。
按之空虚。色白不泽者。脱血也。此大寒证。理中汤加黄 。六脉俱大。按之空虚。心动面赤。
善惊上热。乃手少阴心火旺。而上熏于肺脉也。三黄补血汤。实热衄血。脉实大便秘者。犀角地黄汤加木香、大黄。衄血过多。屡服犀角地黄汤不止。此内虚寒而外假热也。千金当归汤。兼标本而治之。若至夜发。此因多汗。卫气大虚。不能固其营血也。当归补血汤。不效。加木香。更不效。必是血虚火旺。大剂保元汤。若误用凉血药。致瘀热内结。胸中作痛者。一味木香酒磨。
顿服钱许立效。内伤劳役之人。喘嗽面赤。发热头痛而衄。此肺经气虚。失护卫之职。致心包火炎。经脉热甚。故行清道。当归补血汤加薄荷、荆芥。不应。补中益气倍黄 。慎不可用辛热之药。兼有风寒。小建中加葱、豉。清道闭塞。流入胃脘。吐出清血。或衄血不尽。瘀积停留。致面目痿黄。大便黑色者。犀角地黄汤。 扑而衄不止。小乌沉汤调黑神散。伏暑而衄。五苓散加茅花。久衄不止。
热在下焦血分。六味丸加五味子作汤。不效。加童便。有先因衄血。衄止而变生诸证。或寒热间作。或喘急无寐。病状不一。渐成劳惫。当于虚损诸证详之。曾病衄。后血因旧路。或一月三四衄。又有洗面即衄。日以为常。并宜止衄散。茅花煎汤调下。大衄不止。面浮肿者。苏子降气汤。
使血随气下。得力全在肉桂一味。久衄不已。须加气药。如木香、香附之类。盖血无气引。则血不归经也。有头风才发。则衄不止。用童便浸川芎一两。童便制香附二两。炙甘草半两。共为末。
每服三钱。清茶调下。间用搐鼻法。
〔诊〕衄血脉浮大数者。为邪伏于经。宜发汗。大而虚者。为脾虚不能统摄。宜补气。小而数者。为阴虚火乘。宜摄火。弦涩为有瘀积。宜行滞。凡衄血之脉。数实或坚劲。或急疾不调。皆难治。久衄脉虚大。头额痛甚。鼻流淡黄水者死。
大衄 大衄血者。口鼻俱出也。此积劳伤脾所致。补中益气倍黄 、当归。不应。归脾汤加童便、藕节。
舌衄 舌上忽出血如线。先用蒲黄煎汤漱之。次用槐花炒研掺之。黄 六一汤合生脉散服之。
热壅舌上出血如泉。用文蛤一味为散掺之。虚热舌胀大。出血不止。生干姜末、蒲黄末掺之。
齿衄 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者。曰齿衄。又谓牙宣。有风壅。有肾虚。有胃火。风壅者。
或齿龈微肿。或牵引作痛。消风散加犀角、连翘。外擦青盐、 本末。肾虚者。口不臭。齿浮动。
齿缝中点滴而出。若隐隐作痛者。虚风袭入肾经。肾主骨。齿乃骨之余也。宜盐汤下小安肾丸。
不痛。肾虚而有火也。六味丸加骨碎补。外用青盐炒香附末擦之。胃热者。牙疼而龈间出血如涌。
齿不动摇。其人必好饮。或多啖炙爆所致。口臭不可近。宜清胃散。甚者服调胃承气汤。
耳衄 耳中出血为耳衄。两关弦数。饮酒多怒人属肝火。柴胡清肝散。尺脉弱或躁。属阴虚。
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更以龙骨烧灰。吹入即止。
眼衄 血从目出。乃积热伤肝。或误药扰动阴血所致。暴病发热见此。栀子豉汤加犀角、秦皮、丹皮、赤芍。误药成坏病见之。虽用独参、保元、生料六味。皆不可救。
肌衄 血从毛孔出者为肌衄。脉数。当归补血汤。脉浮。黄 建中汤。脉弱。保元汤。脉盛。
当归六黄汤。滑伯仁治一妇。体肥气盛。因无子。常服暖子宫药。积久火盛迫血。上行为衄。衄必升余。医者犹以为上实下虚。用丹剂镇坠之。经云。上者下之。今血气俱盛。溢而上行。法当下导。奈何实实耶。即与桃核承气三四下。瘀积既去。继服既济汤二十余剂而愈。
一膏粱过饮致衄。医曰。诸见血为热。以清凉饮子投之即止。越数日其疾复作。又曰。药不胜病故也。遂投黄连解毒汤。或止或作。易数医。皆用苦寒之剂。向后饮食起居。渐不及初。肌寒而躁。言语无声。口气秽臭。其衄之余波未绝。或曰。诸见血为热。热而寒。正理也。今不愈而反害之。何耶。盖医惟知见血为热。而以苦寒攻之。不知苦寒专泻脾土。脾土为人之本。火病而泻其土。火未除而土已病。病则胃虚。虚则营气不能滋荣百脉。元气不循天度。气随阴化。故声不扬而肌寒也。惟当甘温大补脾土。斯可向安矣。
石顽治朱圣卿。鼻衄如崩。三日不止。较之向来所发之势最剧。服犀角、地黄、芩、连、知、柏、石膏、山栀之属转盛。第四日邀余诊之。脉弦急如循刀刃。此阴火上乘。载血于上。得寒凉之药。转伤胃中清阳之气。所以脉变弦紧。与生料六味加五味子作汤。另用肉桂末三钱。飞罗面糊。分三丸。用煎药调下。甫入喉。其血顿止。少顷。口鼻去血块数枚而愈。自此数年之患。绝不再发。
卷五 诸血门
吐血
(呕血 唾血 咳血 咯血 血溢 九窍出血)
缪仲淳曰。吐血有三诀。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循经络。
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
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今之疗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则专用寒凉之味。如芩、连、山栀、四物、知、柏之类。往往伤脾作泻。以致不救。一则专用人参。肺热还伤肺。咳嗽愈甚。亦有用参而愈者。此是气虚喘嗽。气属阳。不由阴虚火炽所致。然亦百中一二也。刘默生曰。吐血一证。人惟知气逆血溢。火升血泛。
不知血在脏腑。另有膈膜隔定。其血不能渗溢。夫膈膜者。极薄极脆。凡有所伤则破。破则血溢于上矣。故有阳络伤则血上溢。阴络伤则血下渗。已伤之膜。若有复伤。其吐必多。膈膜虽伤。
伤处有瘀血凝定。血来则缓。若阴火骤冲破瘀积之血。血来如潮之上涌。自觉沥沥有声。彼时喘息不定。面赤如醉。烦躁不宁。心神昏乱。一皆龙雷之势。脉亦急疾难凭。少顷火退神清</a>。面白气平。血亦渐止。方可诊切。用药须乘此时。瘀积荡尽。缓缓清理。徐徐调补。然不可骤壅。亦不可用耗气之药。悉知此义。治血有本矣。吐血者。一吐则倾盆盈碗。或鲜散中兼紫黑大块。吐后不即凝结。盖吐血出于胃。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所以吐多而不即凝。以中杂水谷之气也。皆劳力内伤中气而得。亦有醉饱接内而致者。治法。不可骤止。止则使败血留积。为瘀血之根。不时举发。为害非轻。亦不宜峻攻。复伤其血。只宜清理胃气以安其血。如犀角地黄汤。随证加桃仁、茜根、橘红、木香、大黄、童便之属。吐久不止。内虚寒而外假热。千金当归汤。不应。用十灰散遏之。若血色瘀晦如污泥。为阳不制阴。宜花蕊石散温以散之。吐血初起。脉俱洪数者。属外因。须用参苏饮加归身倍茯苓。盖茯苓能守五脏真气。
泻肾中伏火。去脾胃中湿。二三剂后。脉数退而洪不退者。用六味地黄丸加沉香以纳气归元。若洪退弱极。用四君子加橘红以补脾生肺。慎不可用凉药。盖火载上行。逆也。复用凉药强为降下。
岂非逆而又逆乎。不若发散之为愈也。上膈壅热。胸腹满痛。吐血。脉洪大弦长。按之有力。精神不倦。或觉胸中满痛。或血是紫黑块者。用当归、丹皮、荆芥、阿胶、滑石、酒大黄、玄明粉、桃仁泥之属从大便导之。此釜底抽薪之法。不知此。而从事于芩、连、知、柏之属辅四物而行之。
使气血俱伤。脾胃多败。百不一生也。吐血在暑天。病患口渴面垢。头晕干呕。五苓散。或桂苓甘露饮。并加麦冬、五味、藕节汁。酒后闷呕。血从吐后出者。新定紫菀茸汤。饮酒过多。伤胃吐血。六君子加香、砂、干葛。伤胃吐血。因饮食太过不能消化。烦闷强呕。因伤胃口吐血。腹中绞痛自汗。其脉紧而数者难治。枳实理中汤加丹皮、扁豆灰。诸失血后。倦怠昏愦。面失色。
懒于言语。浓煎独参汤加橘皮。所谓血脱益气也。劳心太过。吐血不止。归脾汤去木香。加门冬、阿胶。妇人倒经。血溢于上。蒸热咳嗽不除。及男子精未充而御女。而成虚劳失血。并宜乌骨鸡丸、巽顺丸选用。若血色晦淡不鲜。无论上吐下失。俱当用温热之剂。如甘草干姜温理中气。切禁寒凉。若至 血血水。难已。胃中热甚。迫血妄行。犀角地黄汤加大黄灰、木香、桃仁。吐血势不可遏。胸中觉气塞滞。吐紫黑血者。桃仁承气加茜根。千金翼治吐血。用生地汁半升。煎三两沸。调生大黄末一方寸匙。分三服。治热毒吐血有效。有时吐血两口。随即无事。数日又发。经年累月不愈者。小乌沉汤送黑神散。不时常服。吐甚不止者。柏叶、干姜等分。加艾少许。入童便服。失血后。头晕发热者。往往有之。此是虚火上炎外扰之故。不可误认外感而用风药。吐血发渴。名曰血渴。十全大补汤。
或生脉散加黄 、煨葛根、枇杷叶。量胃气虚实用之。暴吐血新止后。丹方用燕窝菜、冰糖各四钱。同煮服之。连服五七日。永不复发。吐血脉以微细为顺。洪大为逆。血若暴涌如潮。喉中不止。脉见虚大。此火势未敛。不可便与汤药。急以热童便。或藕汁灌之。俟半日许。脉势稍缓。可进调养之剂。倘寸关虽弱而尺中微弦。为阴虚。以防午后阴火上升。上午宜服独参、保元以统其血。午后与六味丸加童便、牛膝以济其阴。服后脉渐调和。饮食渐进。肢体轻捷。面色不赤。足膝不冷。身不灼热。额无冷汗。溲便如常。虽有紫黑血块。时欲咯出而无鲜血上行。方许可治。血虽止而脉大不减。或虽小而弦细数疾。或弦硬不和。慎勿轻许可治。亦有他部柔和而左手关尺弦强者。为阴虚火旺。最为危兆。其变有三。一则阴火引血复上而暴脱。一则虚阳发露而发热。一则火上逼肺而喘咳。此终不救。脱血用大剂人参益气以固血。惟血色鲜明或略兼紫块者宜之。若见晦淡者为血寒而不得归经。须兼炮黑干姜。或大剂理中温之。尺部脉弦。大剂生料六味加肉桂引之。亦有用肉桂为末。和独参汤服者。若血色如朱。光亮如漆。吐出即干。以指甲剔之成片而起者。虽能食不倦。后必暴脱而死。若血中见似肉似肺。如烂焦肠。此胃中脂膜为邪火所烁。凝结而成。方书咸谓必死。然吐后凝结既去。而不发热。能进饮食。令服小剂异功、保元。
大剂六味、都气。多有得生者。不可尽委之于无救也。此证宜与前虚损门参看。
呕血 呕血者。血从腹胁而上。大呕而出。乃肝火内旺。鼓激胃中之血上涌。犹龙奋于泽而波涛为之沸腾也。呕血证治有三。一属暴怒火逆伤肝。其证胸胁痛甚则厥逆。柴胡疏肝散加酒大黄。一属极劳奔驰伤肝。其证遍身疼痛。或时发热。犀角地黄汤加当归、肉桂、桃仁泥。一属竭力房劳伤肝。其证面赤足冷。烦躁口渴。生脉散合加减八味丸。阳衰不能内守而呕者。异功散研服八味丸。然不戒房室思虑劳役。终不救也。房室劳惫。气竭伤肝而有干血者。四乌 骨一芦茹丸。兼童便、藕汁之类。
唾血 平时津唾中有血如丝。或浮散者。此属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也。有兼心兼肾兼胃之不同。兼心。加味归脾汤。兼肾。六味丸加五味子、肉桂。兼胃。四君子汤加黄 山药、粟米。
名七珍散。食少痰清者。异功散加枇杷叶、白扁豆灰。胃中痰食不清吐血。加半复、生姜。即白扁豆散。
咳血 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两口。气急喘促。此虽肺体自燥。亦为火逆。咳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其脉微弱平缓易治。弦数急实。气促声嘶。咽痛者不治。
得此证者。若能静养。庶有生理。治宜六味丸加门冬、五味清金壮水为生。略兼阿胶、贝母、百合、款冬、紫菀润肺止咳之剂。血止后胃虚少食。气息不续者。劫劳散去半夏加紫菀茸。及琼玉膏调理之。咳血久而成劳。或劳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
盗汗减食。异功散加阿胶。或四君子加黄 、鳖甲、麦冬、五味。阴虚火动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贼骨、童便。咳血不止。至夜发热吐痰。或带血丝者。六味丸加蛤粉、童便。临卧服。肥盛酒客辈。痰中有血。滚痰丸搜涤之。咳唾脓血。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或数实者。此为肺痈。
更于本门求之。
咯血 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而势甚微。常咯两三口即止。
盖缘房劳伤肾。阴火载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肾虚水泛为痰也。阴虚多火。黑瘦之人。是忌犯此。初起宜紫菀、麦冬、茯苓、枣仁、山药、白芍、丹皮、童便以清手足少阳厥阴诸经游散之火。后以六味丸加牛膝。滋补肾阴。以安其血。慎不可用攻血药也。滑伯仁曰。咯血为病是重。
以肺为清肃之脏。金为阴火所制。水亏火旺。迫而上行。以为咯血。逆之甚矣。经谓上气见血。
下闻病音者。言喘出于肾。而咯出于肺也。余尝用生料六味丸加麦冬、五味。下灵砂丹治之。是得内经之旨也。然多有兼挟风寒饮食而发者。不可误认本病而与前药。若兼风寒。则人迎浮虚。
或见弦紧。饮食则气口短滑。或反伏涩。风寒则黄 建中。饮食则枳实理中。不可妄用他药。
喻嘉言</a>曰。夫血病有新久微甚。无不本之于火。然火有阴阳不同。治法因之迥异。经云。暴病非阳。则其为火也。即非阳火甚明。阳火者五行之火。何暴之有。设其暴也。复可以五行之水折之。惟夫龙雷之火。潜伏阴中。方其未动。不知其为火也。及其一发。暴不可御。以故载阴血而上溢。故凡用凉血清火之药。未有不转助其虐者。大法惟宜温补其阳。以制阴火之僭。经谓咯血者属肾。明乎阴火发于阴中。其血咯之成块而出。不比咳嗽痰中带血为阳火也。此义从前未有发明。惟仲景云。误发少阴汗。动其经血者。下厥上竭。为难治。后人随文读去。总置不讲。不知下厥者。阴气逆于下也。上竭者。阴血竭于上也。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故阴火动而阴气不得不上奔。阴气上奔而阴血不得不从之上溢而竭矣。血既上溢。其随血之气。散于胸中。不得复返于本位。
则下厥矣。阴既逆于下。势必龙雷之火应之。血不尽竭不止也。仲景所以断为难治者。非直不治也。吾为大辟其扃。则以健脾中之阳气为第一义。健脾之阳。一举有三善。一者脾中之阳气旺。
而龙雷之火潜伏也。一者脾中之阳气旺。而胸中窒塞。如太空不留纤翳也。一者脾中之阳气旺。
而饮食运化精微。复生其已竭之血也。今方书妄引久嗽成劳。痰中带血之阳证。不敢用健脾增咳为例。不思咯血即有咳嗽。不过气逆。气下则不咳矣。况原无咳嗽者乎。古方治龙雷之火。每用桂、附引火归元之法。然施之于暴血之证。可暂不可常。盖已亏之血。恐不能制其悍。而未动之血。恐不可滋之扰耳。此以崇土为先。土浓则浊阴不升。而血患自息也。
血溢 原病式云。血溢者。上出也。心主血。热甚则血随火而妄行。或谓呕吐紫凝血为寒者。
误也。此非冷凝。由热甚销烁而为稠浊。热甚则水化制之。故赤兼黑而为紫也。泻心汤。盖火性急速。故至溢脱。从未见有属阴寒者耳。或偶触破伤。血遂泉涌不止。惟用十全大补汤。频频多服。外用杏仁研细。拌白面水调涂之。
九窍出血 是证非中毒。即跌扑受伤。中毒者。用生羊血等法。受伤者。观其人不发热。尚能饮食者。频灌热童便。无故发热。九窍出血者。肝肾疲极。五脏内崩也。多不可治。若见血水必死。若因劳伤者。补中益气倍参、 。或胎发灰、大蓟汁。人参汤调服。或血余灰。每服二钱。
以茅根、车前草煎汤调下。
气有余便是火。血随气上。补水则火自降。顺气则血不逆。阿胶、牛膝、丹皮。补水之药也。
苏子、橘红、沉香。顺气之药也。童便者。引血归下窍。兼有行瘀之能。藕汁者。达血使无滞。
而有止涩之力。脉来沉实。腹中满痛。或吐血块。或为瘀血蓄血。当归、桃仁、赤芍、延胡索、蓬术、大黄之属。怒伤肝木。则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沉香、木香、青皮、芍药、丹皮之属。
劳心。莲肉、枣仁、薯蓣、茯神、紫菀、柏仁、丹参之属。房劳。熟地、枸杞、牛膝、杜仲、鹿茸、人参之属。血热。地骨、丹皮、犀角。血寒。桂心、附子。血热不止。山栀灰、黄连灰。血瘀。发灰、大黄灰、干漆灰。血寒。干姜灰。血滑。棕榈灰、莲房灰。血虚。地黄灰。三七、郁金行血中之气。侧柏凉血中之热。大小蓟行血中之滞。茅根导之使下行也。
〔诊〕经曰。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失血脉数大为阳盛。涩细为少血。细数为阴火郁于血中。
芤为失血。血虚气不归附也。弦紧胁痛为瘀结。诸血皆属于肝也。脉来寸口大。尺内微。为肺中伏火。尺中盛而寸口虚大。为肾虚阴火。尺滑而疾。为血虚有热。右手虚大。为脾胃之火。左手数盛。为肝胆之火。大抵失血。脉微弱细小而和缓者易治。洪数实大弦急。或虽小。按之如引葛。
如循刀。及衄血身热。脉至而搏。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者。皆不治。
汪石山治一中年人。面色苍白。平素内外过劳。或为食伤。则咯硬痰而带血丝。因服寒凉清肺消痰药。至五十余剂。声渐不清。而至于哑。夜卧不寐醒来口苦舌干。而常白苔。或时喉中梗痛。或胸膈痛。或嗳气。夜食难化。或手靠物。久则麻木。常畏寒。不怕热。前有 疝。后有内痔。遇劳即发。初诊。左脉沉弱而缓。右脉浮软无力。续后三五日一诊。或时心肺二部浮虚。按不应指。或时脾脉轻按格指。重按不足。又时或数或缓。或浮或沉。或大或小。变动无常。夫脉无常。血气虚而随火用事也。譬之虚伪之人。朝更夕改。全无定准。以脉参证。其虚无疑。盖劳则气耗而伤肺。肺伤则声哑。又劳则伤脾。脾伤则食易积。前疝后痔。遇劳则发者。皆因劳耗其气。气虚下陷。不能升降故也。且脾喜温恶寒。而肺亦恶寒。故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既伤之脾肺。复伤于药之寒凉。则声安得不哑。舌安得不苔。苔者。仲景谓之胃中有寒。丹田有热也。
夜不寐者。由子盗母气。心虚而神不安也。痰中血丝者。由脾伤不能固血也。
胸痛嗳气者。气虚不能健运。食郁于中而嗳气。或滞于上则胸痛。遂以参、 各四钱。麦冬、当归、贝母各一钱。远志、枣仁、丹皮、茯神各八分。菖蒲、甘草各五分。有食则加山楂、麦芽。
随病出入。服年余而渐愈。此病属于燥热。故白术尚不敢用。况他燥剂乎。
又诊一人。年二十余。形瘦色脆。病咳血。医用滋阴降火清燥之药。延及三年不减。又一医用参苏饮去人参。服之病益剧。延汪诊之。脉虽五至而细。其证皆逆不可治也。或曰。五至平和之脉。何不可治。汪曰。五脏已衰。六腑已竭。九候虽调。犹死也。视其形证。皆属死候。经曰。
肉脱热甚死。嗽而下泄上喘者死。嗽而左不得眠肝胀。右不得眠肺胀。俱为死证。今皆犯之。虽能饮食。不为肌肤。去死近矣。越五日果死。凡患虚劳。犯前数证。又或嗽而声哑。喉痛不能药食。或嗽而肛门发 者。皆在不救。医者不可不知。
喻嘉言治一人。素有失血病。晨起陡暴一口。倾血一盆。喉间气壅。神思飘荡。壮热如蒸。
颈筋粗劲。诊其脉尺中甚乱。曰。此昨晚大犯房劳也。因出验血色。如太阳之红。再至寝所谓曰。
少阴之脉系舌本。少阴者肾也。今肾家之血。汹涌而出。舌本已硬。无法可以救急。不得已用丸药一服。镇安元气。若得气转丹田。尚可缓图。因浓煎人参汤下黑锡丹三十粒。喉间 有声。
渐入少腹。顷之舌柔能言。但声不出。急用润下之剂以继前药。遂与阿胶一两溶化。分三次热服。
半日服尽。身热渐退。颈筋渐消。进粥。与补肾药。多加秋石。服之遂愈。
石顽治刑部汤元洲。年八十二。而痰中见血。服诸宁嗽止血药不应。脉得气口芤大。两尺微紧。面色槁白。屡咳痰不得出。咳甚方有黄色结痰。此精气神三者并亏。兼伤于热。耗其津液。
而咳动肺胃之血也。因其平时多火。不受温补。遂以六味丸合生脉散加葳蕤。煎膏服之。取金水相生。源流俱泽。而咳血自除。不必用痰血药也。
又治钱曙昭。久咳吐血。四五日不止。不时哄热面赤。或时成盆成碗。或时吐粉红色痰。至夜则发热自汗。一夕吐出一团。与鱼肠无异。杂于鲜血之中。薄暮骤涌不已。神气昏昏欲脱。灌童子小便亦不止。同道相商无策。因思瘀结之物既去。正宜峻补之时。遂猛进独参汤。稍定。缘脉数疾无力。略加肉桂、炮姜、童便少许。因势利导。以敛虚阳之逆。一夜中尽参二两。明晨其势稍定。血亦不来。而糜粥渐进。脉息渐和。改用六味丸作汤。调补真阴。半月而安。同时有胡又曾。亦患虚劳吐血。一夕吐出如守宫状者一条。头足宛然。色如樱桃。不崇朝而毙。
陆晦庵曰。昔余患吐血。暴涌如潮。七八日不已。吾吴诸名家。莫能救止。有云间沈四雅寓吴中。延请调治。慨然担当。求其定方。用人参三两。附子一两。肉桂一钱。举家惶惑。未敢轻用。越二日。其血益甚。更请诊视。求其改用稍缓之方。彼云。病势较前更剧。前方正欲改定。
始克有济。更加人参至五两。附子至二两。亲戚见之愈惊。彼曰。喘呕脱血。数日不止。且头面哄热。下体厥冷。正阳欲脱亡之兆。命在呼吸。若今日不进。来日不可为矣。子侄辈恳其稍裁参、附。彼坚持不允。力谕放胆煎服。仆当坐候成功。亲友见予势急。且见其肯坐候进药。料可无虞。
遂根据方求服。彼欣出熟附二十余块授咀。面称二两。同人参五两。煎成入童便、地黄汁一大碗。
调肉桂末冷服。服后少顷。下体至足微汗。便得熟睡。睡觉血止喘定。周身柔和。渐可转侧。因馈十二金。求其收功。不受。加至二十金始受。愈后。盛见垣先生见其一剂而效。心甚疑骇。询其居常无病时。恒服人参两许无间。今虽五两峻补。止煎数沸。其味未尽。犹可当之。至于血证。
用附子二两。从古未闻。因密贻其制药者。云惯用附子汁收入甘草。其附已经煎过十余次。虽用二两。不抵未煎者二三钱。始知方士之术如此。
飞畴治苏天若乃郎宾旭。新婚后。于五月中暴吐血数升。昏夜邀视。汤药不及。命煎人参五钱。入童便与服。明晨诸医咸集。以为人参补截瘀血。难以轻用。议进生地、山栀、牛膝等味。
予曰。六脉虚微而数。无瘀可知。血脱益气。先圣成法。若谓人参补瘀。独不思血得寒则凝。反无后患耶。今神魂莫主。转侧昏晕。非峻用人参。何以固其元气之脱乎。遂进参一两。二服顿安。
次与四君、保元、六味等间服。后以乌骨鸡丸调理而痊。
卷五 诸血门
溲血
经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可知溺血之由。无不本诸热者。多欲之人。肾阴亏损。下焦结热。血随溺出。脉必洪数无力。治当壮水以制阳光。六味加生牛膝。溺血不止。牛膝一味煎膏。不时服之。有气虚不能摄血者。玉屑膏最妙。方用人参、黄 等分为末。以白莱菔切片蜜炙。
不时蘸末食之。岂非虚火宜补宜缓之意欤。然痛属火盛。则谓之血淋。不痛属虚。谓之溲血。二者不可不辨。溲血。先与导赤散加桂、苓作汤。若服药不效。此属阴虚。五苓散加胶、艾。下四味鹿茸丸。小便自利后有血数点者。五苓散加桃仁、赤芍。暴病脉滑实者。加大黄、滑石、甘草、延胡索下之。溲血日久。元神大虚而挟虚热。所下如砂石而色红。有如石淋之痛。神砂妙香散加泽泻、肉桂。病久滑脱者。去黄 、山药、桔梗、木香。加 飞龙骨、益智仁。即王荆公妙香散。
虚寒。以此汤吞四味鹿茸丸。老人溲血。多是阴虚。亦有过服助阳药而致者。多难治。惟大剂六味丸加紫菀茸作汤服之。咳而溲血脱形。脉小劲而搏。逆也。溲血日久。形枯六味加五味子作汤。另用肉桂末三钱。飞罗面糊。分三丸。用煎药调下。甫入喉。其血顿止。少顷。口鼻去血块数枚而愈。自此数年之患。绝不再发。
卷五 诸血门
吐血
(呕血 唾血 咳血 咯血 血溢 九窍出血)
缪仲淳曰。吐血有三诀。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循经络。
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
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今之疗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则专用寒凉之味。如芩、连、山栀、四物、知、柏之类。往往伤脾作泻。以致不救。一则专用人参。肺热远伤肺。咳嗽愈甚。亦有用参而愈者。此是气虚喘嗽。气属阳。不由阴虚火炽所致。然亦百中一二也。刘默生曰。吐血一证。人惟知气逆血溢。火升血泛。
不知血在脏腑。另有膈膜隔定。其血不能渗溢。夫膈膜者。极薄极脆。凡有所伤则破。破则血溢于上矣。故有阳络伤则血上溢。阴络伤则血下渗。已伤之膜。若有复伤。其吐必多。膈膜虽伤。
伤处有瘀血凝定。血来则缓。若阴火骤冲破瘀积之血。血来如潮之上涌。自觉沥沥有声。彼时喘息不定。面赤如醉。烦躁不宁。心神昏乱。一皆龙雷之势。脉亦急疾难凭。少顷火退神清。面白气平。血亦渐止。方可诊切。用药须乘此时。瘀积荡尽。缓缓清理。徐徐调补。然不可骤壅。亦不可用耗气之药。悉知此义。治血有本矣。吐血者。一吐则倾血之在身。有阴有阳。阳者顺气而行。循流脉中。调和五脏。洒陈六腑。如是者谓之营血也。阴者居于络脉。专守脏腑。滋养神气。濡润筋骨。若是脏感内外之邪伤。则循经之阳血。至其伤处。
为邪气所阻。漏泄经外。或居络之阴血。因着留之邪擗裂而出。则皆渗入肠胃而泄矣。世俗每见下血。率以肠风名之。不知风乃六淫中之一耳。或有风从肠胃经脉而入客者。或外淫风木之邪内乘于肠胃者。则可谓之肠风。若其他不因风邪。而肠胃受火热二淫。与寒热燥湿。怫郁其气。及饮食不节。用力过度。伤其阴络之血者。亦谓之肠风可乎。盖肠风所下之血。清而色鲜。四射如溅。乃风性使然。素问</a>所谓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是也。先与泻青丸一二剂。后与逍遥散。加酒煮黄连、羌、防、乌梅。虚人。人参胃风汤最捷。人所不知。若肛门射血如线。或点滴不已者。
乃五痔之血。当详本门治之。血浊而色黯者为脏毒。蕴积毒瓦斯。久而始见也。宜小乌沉汤下黑神散。脉实便秘势盛者。脏连丸。肠风挟湿毒者。下如豆汁兼紫黑瘀血。此醇酒浓味所酿之湿。由足阳明随经入胃。淫溢而下也。脉细有寒者。升阳除湿防风汤。脉数有热者。去二术加黄连、当归、甘草。肠风下血。以刘寄奴半两。芽茶一两。墨灰三钱为散。分三服。乌梅汤送下。其血立止。后宜多服归脾汤调理。肠风下血。其血另作一派溅出。远射四散如筛。肠中作痛。乃阳明气冲热毒所作也。人参败毒散。不应。用升阳除湿和血汤。宿有血证。因时热下紫黑血。乃湿毒肠。阳明少阳经证也。升阳益肾汤。下血久而不已。面色痿黄。下元虚惫者。四君子加黄 、归、芍。下断红丸。虚甚。十全大补汤去茯苓加防风。洁古云。下血。防风为上使。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千金云。先见血后见便为远血。宜服黄土汤。先见便后见血为近血。宜服赤小豆当归散。(金匮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传写之误。因胃中受冷不能统血。失其营运而下。故宜黄土汤温之。若大肠受热不能摄血。营行过疾而下。故宜赤小豆当归散清之。)色鲜紫者为热伤阴络。槐花炒研。米汤服之。槐角煎膏尤妙。色稀淡者为脾虚。一味白术。米汤丸服。色瘀晦者为积血。以乱发二两。红花四两。入炀成罐中 过。去红花灰。止用发灰。研细分三服。空心炒黑地榆煎汤送下。三日必效。下血虽曰大肠积热。亦当分虚实。不可纯用寒凉。必加辛散为主。久之不愈。宜理胃气。兼升举药。故大便下血。多以胃药收功。不可徒用苦寒也。戴复庵曰。色鲜红为热。色瘀淡为寒。
寒血因肠胃受冷。营行失度而下。四物加炮姜、炙甘草。热血因热毒之气。蕴于肠胃。或饮酒过度。及啖炙爆所致。四物加茜根、槐花、酒黄连、炒黑山栀之类。因冷冻饮料中寒。或杂食生冷。血为寒凝而下。必腹痛色晦淡。宜附子理中倍炮姜加酒连。阴结便血者。厥阴肝血内结。不得阳气统运。渗入肠间而下。非谓阴寒内结也。补中益气倍黄 加炮姜。上二证。诸家悉采宝鉴平胃地榆汤、结阴丹。从无言及其非者。敢力正之。内伤瘀血。胸胁小腹急痛。桃仁承气汤、代抵当汤。
随痛之高下选用。大黄俱宜童便浸透。更用韭汁制。虚人。可略加桂、附二三分。若瘀滞色晦不鲜者。久当用温血药。始得奏效。血枯大便燥结而下鲜紫血者。此大肠燥结而下也。一味槐角膏凉润之。又方。真麻油冲入腐花。空腹食之。三日即愈。肠风便血。一味旱莲花。浓煎葱白汤过口。一服立效。又方。治肠风便血。刘寄奴半两。松萝茶一钱。乌梅肉一枚。煎服效。中蛊脏腑败坏。下血如鸡肝。如烂肉。心腹绞痛者是也。治用马蔺根末。水服方寸匙。随吐而出。
李士材治一人。患肠风下血。久用四物、芩、连、槐花之属。屡发不止。面色痿黄。诊其脉。
惟脾部浮而缓。此土虚而风湿交乘也。遂用苍术三钱。茯苓、人参、黄 、升麻、柴胡、防风各一钱。四剂而血止。改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愈。石顽治吴兴韩晋度春捷锦旋。患腹痛泄泻下血。
或用香连丸。遂饮食艰进。少腹急结。虽小便癃闭。而不喜汤饮。
面色痿黄。昼夜去血五十余度。邀余诊之。气口脉得沉细而紧。询其所下之血。瘀晦如苋汁。与理中加肉桂二钱。一剂溺通。小腹即宽。再剂血减食进。四剂泄泻止三四次。去后微有白脓。与补中益气加炮姜。四剂而康。
卷五 诸血门
蓄血
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节。皆能使血瘀滞不行也。衄者。血蓄上焦。犀角地黄汤。心下手不可近者。血蓄中焦。桃核承气汤。脐腹下肿大便黑者。血蓄下焦也。抵当汤丸、下瘀血汤。及代抵当汤。随轻重选用。三焦蓄血。俱见左脉。以肝主诸血故也。登高坠下。重物撞打。箭簇刃伤。
胸腹积血不散。以童便同酒煎大黄。随轻重下之。或香壳散加童便。腰胁滞痛。复元通气散去牵牛。加枳壳、柴胡、牡丹皮。恶血留于腹胁。痛不可忍。复元活血汤。挟血如见祟状。当归活血汤。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蓄血在胃口者。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应。合平胃散去苍术加桃仁、丹皮相和服。虚人。理中、越鞠相和服。在少腹。代抵当丸加熟附子三分。虚者。必加人参钱许以助药力。身有寒热发黄。脉弦细而伏。服补泻诸药不应。千金用大黄、芒硝、归尾、桃仁、人参、桂心为散。酒服二方寸匙。藉参、桂之力以攻之。膏粱肥盛。多味痰湿热。血蓄胃口。或兼胁满。或少腹结痛。朝用浚血丸。兼培胃气。夕用变通抵当丸。专散蓄血。方得峻药缓攻之妙。
虚人虽有瘀血。其脉亦芤。必有一部带弦。宜兼补以去其血。桃核承气加人参五钱。分三服缓攻之。可救十之二三。又中气虚人。胃脘有死血。每食姜汤必呃。宜人参、云术各二两为末。桃仁一两。同干漆炒。去漆研细。蜜丸弹子大。早晚细嚼一丸。醇酒下。
石顽曰。蓄血下黑如漆。最为危殆。但下后神气稍宁。脉无变异。即为可疗。若下后神气昏愦。脉见虚脱。加以厥冷呃逆。多不可救。如针工戚文郁。停食感冒后。大便下黑如漆。烦扰不宁。脉来弦劲而数。此瘀垢未尽。与归、丹、苓、桂、牛膝、鲮鲤之属。复下瘀黑升许而瘥。严文式泰山。(失记姓氏。)积劳发热。七八日间。亦下黑如漆。两日后神识稍安。脉来濡弱。知瘀黑已尽。与独参汤、童便。调补而痊。目科邹泰甫。怒气伤肝。呕逆不食。五六日后下血如漆。
脉得弦小而疾。按之则衰。此瘀去而肝气未平也。沉香降气散疏之愈。礼科姜如农。气竭肝伤。
而下瘀血。光亮如漆。三四日连绵不已。神识昏迷。时加微呃。脉来弦大而芤。此正气告匮。脉随虚阳鼓激而见虚大也。虽仓扁复生。奚益哉。
李士材治张鸣之。吐血两年。面色痿黄。潮热咳嗽。膈有微痛。脉数而沉且搏。其痛不可按。
而甚于夜分。是坚血蓄积。非大下之不可。又以久病未敢峻攻。用郁金、降真、归、地、山甲、蓬术、人参。下血如漆者数次。而痛减。月余复痛。此病重而药轻也。乃以大黄、干漆、蓬术、郁金、山甲、肉桂、归尾、桃仁、虻虫为丸。每日服参、 之剂。午后服丸药钱许。十日。血积大下。数次而安。
卢不远治来熙庵廉宪乃侄。身体丰硕。伤寒已二十八日。人事不省。不能言语。手足扬掷。
腹胀如鼓而热烙手。目赤气粗。齿槁舌黑。参、附、石膏、消、黄、芩、连。无不遍服。诸名公已言旋矣。诊之。脉浊鼓指。用大黄一两。佐以血药一剂。下黑臭血一二斗少苏。四剂始清。夫治病用药。譬之饮酒。沧海之量。与之涓滴。则喉唇转燥矣。顾若大躯体。病邪甚深。不十倍其药。何能克效哉。
卷五 诸痛门
诸痛
素问云。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
形伤气也。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
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
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涩在下相引。
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返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岐伯</a>历举卒痛一十三条。属热者止一条。余皆属寒。辨之之法。当知按之痛缓者为纯寒。痛甚不可按者为寒伏火邪。以能闭塞阳气最甚也。
张介宾</a>曰。后世治痛之法。有曰诸痛属实。痛无补法者。有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有曰痛随利减者。互相传授。皆以为不易之定法。不知形实病实。便闭不通者。乃为相宜。或形虚脉弱。食少便泄者。岂容混治。观王荆公解痛利二字曰。治法云</a>。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世俗以利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血气者。亦实也。故在表者。汗之则愈。
在里者。下之则愈。在气血者。散之行之则愈。岂可以利为下乎。宜作通字训则可。此说甚善。
已得治实之治矣。然痛证亦有虚实。治法亦有补泻。辨之不可不详。须知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扼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衰者。
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痛在经者。脉多弦大。痛在脏者。脉多沉微。故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肝肾败也。非温补命门不可。亦泥痛无补法。则杀人矣。
卷五 诸痛门
头痛
(头风 雷头风 眉棱风痛 真头痛 头重 头摇 颈项强痛 天白蚁)
经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头痛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
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名曰厥逆。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真头痛。头痛甚则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难经</a>曰。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按。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天气所发。
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运。皆能犯上而为灾害。或蔽覆其清明。或坠遏其经隧。与正气相搏。郁而成热。则脉满而痛。若邪气稽留。亦脉满而痛。是皆为实也。若寒湿所侵。虽正气衰微。
不与相搏而成热。然邪袭于外。则血凝而脉缩。收引小络而痛。得温则痛减。是为虚也。因风而痛者。抽掣恶风。或汗自出。因暑而痛者。或有汗。或无汗。皆恶热而耳前与额胀痛。因湿而痛者。头必重。遇阴天尤甚。因痰饮而痛者。亦昏重而痛。愦愦欲吐。因寒而痛者。绌急恶寒。因气虚而痛者。遇劳则甚。其脉大。因血虚而痛者。痛连鱼尾。善惊惕。其脉芤。或沉数。头痛自有多因。而古方每用风药者。盖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在风寒湿者。固为正用。即虚与热者。亦假引经耳。
薛立斋云。按头痛除风寒外。多主于痰。痛甚者。乃风毒上攻。有血虚者。有气虚者。有诸经气滞者。有六气外伤。有劳役内伤。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当分虚实寒热兼变而治之。痰多。
加味导痰汤。风毒。消风散。血虚。芎归汤加葱、豉、全蝎。气虚。六君子加葱、豉。气滞。苏子降气汤。痰多宜吐者。稀涎散。或栀子豉汤加葱白。火郁宜下者。凉膈散加清酒。痰火俱盛者。
滚痰丸。头痛诸药不效。其痛更甚者。此督脉为病也。宜茸朱丹。上热头痛目赤。下寒足 为甚。
大便微秘。即济解毒汤。大寒犯脑。内至骨髓。则头痛齿亦痛。羌活附子汤。头痛干呕吐涎沫。
吴茱萸汤。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项背恶寒。脑户极冷。当归四逆汤。因发散太过。头痛转剧。小建中加当归、童便。风火相煽。额与眉棱俱痛。选奇汤加葱、豉。徇蒙招尤。目瞑耳聋。肝虚风动也。六君子加钩藤、羌、防、芎、归、甘菊。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或劳役动作则痛。此气虚火动也。补中益气加川芎、蔓荆子。胃热火炎。动作则痛。烦渴引饮。面赤便秘者。川芎茶调散加酒炒芩、连、栀子、石膏。势盛脉实者。酒炒大黄末五钱。浓茶调服。血虚痛连鱼尾。四物加人参、细辛、蔓荆。有霉疮毒发头痛。颐下左右如蚯蚓徐行入耳。顶上起疙瘩块。冷则痛甚者。山牛汤。不应。作结毒治之。头与腹俱痛有五。臭毒头痛。则与腹俱痛。一味香附。煎成放凉服。伤酒伤湿。亦有头腹俱痛但。伤酒食。则兼呕逆眩晕。外台茯苓饮加煨葛根。伤湿则腹隐隐痛。头重不能举。羌活胜湿汤。外用瓜蒂散搐鼻。有不伏水土头腹俱痛者。藿香正气散。有疮毒入腹。头与腹俱痛者。
黄连解毒汤加腊茶。有头痛止则腹痛。腹痛止则头痛。此属脾阴血虚。胃中有火。随气辄上辄下而然。芎、归、芍药、黄连、木香。不应。加童便、香附、葱白。
〔诊〕寸口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紧急。或短或弦或浮皆头痛。浮滑为风痰。易治。短涩为虚。难治。浮弦为风。浮洪为火。沉细或缓。为湿。寸弦曰头痛。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
头风 薛立斋云。偏正头风。久而不愈。乃挟痰涎风火。郁遏经络。气血壅滞。甚则目昏紧小。
二便秘涩。宜砭其血以开郁解表。逍遥散。偏左。加黄芩、葱、豉。偏右。加石膏、葱、豉。郁甚。合越鞠。兼湿。瓜蒂散搐鼻。兼风火而发。选奇汤加石膏、葱、豉、芽茶。夜甚。加酒白芍。
或川芎茶调散加细辛、石膏、甘菊。凡怒则太阳作痛者。先用小柴胡加茯苓、山栀。后用六味丸。
常服以滋肾降火。永不再发。凡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食姜即止者。此中气虚寒。六君子加当归、黄 、木香、炮姜。烦劳则头痛。此阳虚不能上升。补中益气加蔓荆子。头风宜热药者多。
间有挟热而不胜热剂者。
消风散。或川芎茶调散加酒黄芩。轻者只用姜汁收入。陈茶叶内煎服汗。出即愈。此屡验者。凡风热头痛。并宜用之。与选奇汤不殊。头风多汗。当先风一日则痛甚。至其风日则病少愈者。半夏苍术汤。湿热头风。遇风即发。选奇汤加川芎、柴胡、黄连。名清空膏。不拘偏正并用。偏正头风作痛。痛连鱼尾。常如牵引之状。发则目不可关。眩晕不能抬举。芎辛汤。每服加全蝎五个。
觉上膈有热。川芎茶调散加片芩。有痰湿头痛。其人呕吐痰多。发作无时。停痰上攻所致。导痰汤加减。或合芎辛汤尤妙。寒痰厥逆头痛。三因芎辛汤。一切偏正头风攻注。属虚寒者。大追风散。肾气厥逆头痛。四肢逆冷。胸膈痞闷多痰者。玉真丸。有肾脏阳虚之人。素有头风。发动则挟湿热上攻。头面肿胀。项后两向筋紧作痛。甚则牵引腰脊。其脉虚细而数。千金大三五七散。
并用金匮头风摩散。慎不可用清热败毒等药。有风痰头痛。发时面颊青黄晕眩。目不欲开。懒言身体重。兀兀欲吐。此欲成头风也。二陈汤加胆星、天麻、蝎尾。痰厥头痛。两寸脉滑而弦。眼重头旋。恶心烦乱。吐清水。气短促。心神不安。语言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露中。头疼如裂。
身重如山。胸满呕逆。四肢厥冷。半夏白术天麻汤。有肥白气虚多痰人。卒然头痛。脉沉细。四肢厥逆。痰响吐涎。星香汤加生附子。热厥头痛。数年不愈。虽当严冬。犹喜风寒。其痛便止。
略近温暖。稍见烟火。其痛便甚。或为灸火。或为热药所致。宜选奇汤加川芎、柴胡、黄连、生地、当归、黄柏、知母、荆芥、芽茶。风热伏于血分。加以寒邪外郁。即痛剧热甚。宝鉴石膏散。
湿热头痛。脉数而濡。或两寸脉沉伏而数。身重肢节痛。或四肢面目浮肿。此证多见于酒客。宜散湿解热。二陈、二术、酒芩、羌、防之类。不已。用透顶散搐鼻取涎。随左右搐之。涎出即安。
丹方。治头风用蛇蜕炙脆为末。每服一钱。葱、豉煎数沸。和滓热服。不拘偏正皆效。后发渐轻。
再发再服。或加蜈蚣末三分。或加全蝎末三分。皆取截风之力也。每发轻者一服。重不过二服也。
偏头风者。其人平素先有湿痰。加以邪风袭之。久而郁热为火。总属少阳厥阴二经。有左痛忽移于右。右痛忽移于左者。风火击动其痰湿之气。所以互换也。痛久不已。令人丧目。目者肝之窍。肝风内动。则害空窍也。盖木邪亢盛。则生风生火。鼓动胸中之痰积。皆随火上逆为患耳。
先以川芎茶调散吐之。吐讫。可服川芎、薄荷等辛凉清上搜风之剂。偏头风。亦先风一日即发。
湿痰与火伏头中。虽夏月常欲包裹。越婢汤加减。湿。加泔制苍术。黑豆制川乌。火。加姜汁炒山栀。左。加酒黄芩。右。加姜汁、 石膏。湿热甚。连目肿者。加酒大黄。有邪风。加细辛、川芎。防风之类。妇人头风。兼白带甚者。用白蜀葵花七朵去蒂。川芎、当归各一钱。蕲艾八分。
水酒各半煎成。乘热先熏后服。头风兼呕涎者。白槿树花。阴干焙脆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服。
或用荷叶蒂七枚。生姜七片。陈芽茶一撮。水酒各半煎服。覆汗瘥。头风脑中空痛。用当归、川芎各三钱。黄牛脑子一个。和匀分三次。热酒送下。尽醉卧醒即愈。头风诸药不效。用大附子一只切片。同绿豆一升煮熟。去附子。但服绿豆及汁即愈。偏头风。左属风者则浮肿。荆芥、薄荷。
左属血者则疼热。川芎、当归。右属痰者必体肥。苍术、半夏。左属热者必形瘦。黄芩、石膏。
产后须倍用芎、归。遇寒即痛者。属寒伏于脑。用金匮头风摩散。一法。用川乌末。醋调涂痛处。
又法。荜茇、细辛为末。猪胆汁调搐鼻中。蓖麻子五钱去皮。大枣十五个擘。共捣烂。涂纸上。
用箸卷之。去箸纳鼻中。良久取下清涕即止。或牙皂末吹鼻中取嚏。又法。以红娘子七枚。茴香七瓣。研为细末。同葱白头七个。连须研烂。涂痛处。痛止。永不再发。不拘偏正皆效。又外用诸方。如搐鼻瓜蒂散、透顶散、篦麻贴法、一字散、一滴金、火筒散等。皆应用之药。然不若用蒸法最效。方用川芎半两。晚蚕砂二两。僵蚕如患者年岁之数。以水五碗。煎至三碗。就砂锅中以浓纸糊满。中开钱大一孔。取药气熏蒸痛处。每日一次。虽年久者。不过三五次。永不再发。平时置新鲜木瓜于枕边。取香气透达。
引散肝风。亦良法也。
雷头风 头痛而起核块者。雷头风也。或头中如雷之鸣。为风客所致。清震汤。肿块宜刺出血。亦有因痰热生风者。半夏用牙皂姜汁制。取净一两。大黄酒浸透纸包煨。再浸再煨。熟极为度。净二两。白僵蚕、连轺、橘红、桔梗、天麻各五钱。片芩七钱。薄荷三钱。硝 青礞石、白芷、炙甘草各一钱。蒸饼丸绿豆大。临卧茶吞二饯。
眉棱骨痛 此证多属阳明风热。有虚实二途。虚而痛者。见光明即发。选奇汤加归、芍。实则眼不可开。昼静夜剧。选奇汤加葱、豉。风盛。加葛根。火盛。加石膏。按戴复庵云。二证皆属于肝火。虚则地黄丸。实则导痰汤。大抵此证清火散风不应。即当滋阴。若泛用风药。则火热上升。其痛愈甚矣。痛久成头风。发则眉棱骨痛者。选奇汤加川芎、白芷、荆芥、柴胡。
真头痛 天门真痛。上引泥丸。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脑为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不可治。古法。用黑锡丹。灸百会穴。猛进参、附。可救十中之一。然天柱折。手足寒至节。
必死不治。
头重 湿热上攻。所以头重。秋冬春俱宜羌活胜湿汤。夏暑苍术白虎汤。并瓜蒂搐鼻。若时行疫疠之时。患头重者。败毒散加苍术、 本。内伤元气。头重气乏。补中益气加苍术、蔓荆子。
头摇 头摇有二证。风火相煽。卒然头摇。项背强痛。少阳经证也。小柴胡去参加防风。里实腹痛。不大便而头摇者。阳明府证也。凉膈散、大柴胡选用。若老人及病后辛苦人。因气血虚。
火犯上而鼓动者。十全大补汤、大建中汤并加羌活。
颈项强痛 邪客于三阳则痛。寒搏则筋急。葛根汤。风搏则筋弛。桂枝汤加葛根。然多有挟痰。难以回顾者。乃痰客太阳。二陈加酒芩、羌活、红花。
天白蚁 头内如虫蛀响者。名天白蚁。多属于火。亦有因痰湿在上者。丹溪云。瘦人皆属于火。宜薄荷、栀子、茯苓、甘草、细辛、川芎、黄芩、石膏、芽茶之类。肥人皆属湿痰。半夏、茯苓、枳实、黄连、天麻、胆星、苍术、黄柏、芽茶之类。戴复庵云。头中鸣响。有虚有实。实者用凉膈散、礞石丸下夺之。虚者非独参、保元、六味、八味、茸朱丹、鹿茸丸等药调补不应也。
丹方。用茶子为细末。吹鼻中。盖响属火。茶子轻清。行清道。散遏伏之火故也。凡头风药中必用茶引。即此可悟。
程文彬治一妇患头风。虽盛暑必以帕蒙首。稍见风寒。痛不可忍。百药不效。盖因脑受风寒。
气血两虚。气不能升。故药不效。令病患口含冷水仰卧。以姜汁灌入鼻中。痛立止。与补中益气加细辛、川芎、蔓荆、白芍。数服而愈。用姜汁滴鼻中。开久郁之风寒也。若寒湿郁痛。用独颗葱汁滴之。火郁头痛。以白莱菔汁滴之。左患滴右鼻。右患滴左鼻良。
李士材治顾淡之。劳神之后。躁热甚。头角掣痛。时作时止。医禁其食而解表。四日议攻里。
诊之脉不浮紧。安得表邪。又不沉实。安得里邪。只手太阴大而无力。为神劳太过。乃虚烦类伤寒也。先饮糜粥。用大剂归脾汤而愈。
卷五 诸痛门
面痛
面为阳明部分。而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痛皆因于火。而有虚实之殊。暴痛多实。
久痛多虚。高者抑之。郁者开之。血热者凉之。气虚者补之。不可专以苦寒降火为事。许学士治鼻间痛。或麻痹不仁。如是数年。忽一日连口唇颊车发际皆痛。不能开口言语。饮食皆妨。在与颊上常如糊。手触之则痛。此足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有此证。或以续命与之不效。以犀角升麻汤与之。数目愈。夫足阳明胃也。胃中腥膻五味。无所不纳。其腐熟水谷之毒。皆聚于胃。故方以犀角为主。升麻佐之。专解饮食之毒。余皆涤除风热之药也。有老人过劳。饥则面痛。补中益气加芩、栀、连翘、鼠粘、黑参。因郁结积成胃热。遂患面痛。越鞠丸加山栀、连翘、贝母、橘红之类。
卷五 诸痛门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灵枢</a>云。邪在心则心痛。喜悲时眩仆。(此言胞络受邪。在腑不在脏也。)手少阴之脉动。
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此言别络受邪。在络不在经也。)厥心痛。与背相控。善 。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腹胀胸满。心痛尤甚。胃心痛也。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
脾心痛也。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
肺心痛也。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五脏之滞。皆为心病肾心痛者。多由阴火上冲之故。胃心痛者。多由停滞。脾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肺心痛者。多由上焦不清。病在气分。若知其在气则顺之。在血则行之。郁则开之。滞则通之。火多实。则或散或清之。寒多虚。则或温或补之。必真心痛者。乃不可治。否则但得其本。则必随手而应也。
金匮云。九痛丸治九种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
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仲景于胸痹后附此方。治九种心痛。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汤改为丸。取缓攻不取急荡也。九种心痛。乃久客之剧证。即肾水乘心。脚气攻心等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团结。故用参、附温气散邪。药中加生野狼芽、巴豆、吴茱萸驱之使从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胃中。
结成坚垒。非直捣其巢。终不去也。后人心痛分为九种。曰饮。曰食。曰气。曰血。曰冷。曰热。
曰悸。曰虫。曰疰。虽祖此义。而实未详内经金匮之旨也。
论曰。诸心痛者。皆手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上自汗。其脉洪大。知为热也。先宜越婢汤汗之。次用金铃子散清之。有火实心痛者。因受时气。
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腹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凉膈散利之。不应。为食积痰饮留结也。煮黄丸、水煮金花丸选用。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力微弱。其脉沉细。急以术附汤温之。寒厥暴病非久病也。朝发夕死。当急救之。久痛非寒。暴痛非热。不可不察。凡言心痛。都属胃脘。丹溪云。外受寒者。当温散。内受寒者。当温利。病久属郁。郁则热。用山栀为热药之向导。必佐以生姜汁。多用台芎开之。或二陈加川芎、苍术。倍加姜汁炒山栀。如痛甚者。加炮姜。为从治之法也。外吸凉风。内伤冷物。寒客于胃。
则卒然而痛。二陈加草豆菀、干姜、吴茱萸。日久发热。加姜汁炒川连、山栀。心腹绞痛如刺。
两胁胀满。千金高良姜汤。脉实坚。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大柴胡汤。脉弦数者。是木克土也。
治之以小建中汤。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如脉沉细。是水来侮土。治以理中汤。取干姜味辛。
于土中泻水。大寒客于心胸作痛。则呕逆不能食。腹中寒气上冲。痛不可按者。金匮三物大建中汤。上散浊饮寒气。
下安太阴。寒气作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术附汤加草豆蔻、浓朴。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腑脏暴感寒气。上乘于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瘥。崔氏乌头丸。凡心痛脉沉而迟者易治。坚大而实。浮大而长滑数者难治。因冷积痰气而痛者。理中汤去人参。加苓、半、丁香、木香、白豆蔻。或四七汤加木香、肉桂。痛而气上急者。苏子降气汤去前胡加木香。痰涎壅盛而痛。
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间进半硫丸。郁痰作痛。或因恚怒劳力酒食而发。发则自下逆冲而上。后必作寒热。以郁必从少阳而发出于外。其脉必数。其热与痛忽重忽轻。其证多渴而大便秘。治宜清中蠲痛汤。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营运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类。如痰甚者。导痰汤加白螺蛳壳 过一钱。停饮恶心烦闷。时吐黄水。腹中辘辘有声而痛。胃苓汤。胸痛短气者。水气在脏腑也。轻者五苓散。重者用子和法取之。有痰。二陈汤加姜汁。气郁脉沉伏。或结或弦。胸中气壅。攻刺胀痛。沉香降气散。中气虚。按之则痛定。二陈加炮姜。不应。理中汤。病久服耗气药太过。脉大或数无力。亦为中气虚。六君子加炮姜。心膈大痛。发厥呕逆。诸药不纳者。趁势以鹅翎探吐。
痰尽而痛愈。凡按之痛减者为虚。宜酸收。不宜辛散。心痛属火。不时举发者。山栀姜汁炒黑。
少加炮姜、甘草。一服立止。平日好饮热酒。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脉必涩或芤。饮下作呃。口中作血腥气。手拈散加桔梗开提其气。胃气虚人。不能行其药力者。加人参二三钱。用相反之味。
激其性以搜血也。壮盛者代。抵当丸加干漆灰。虚弱人。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桂心、蓬术、赤降香煎服。卒中恶心痛。用苦参一两。酢煮顿服。老弱者。分二三服。若脉微欲绝。手足逆冷。
肉桂一两。水煮分三服效。虫痛。鹤虱一味为末。蜜丸。蜜汤下四五十丸。慎酒肉。取有形滓以入虫口也。胃脘痛吐虫。
曾服打积药不愈。是中气伤。当调中气为主。虫痛面有白斑。唇红能食。或口中沫出。当以祛虫法治之。因蛔作痛。痛有休止。令人吐蛔。蛔动故也。用川椒、乌梅、黄连、槟榔煎服。膈上隐隐作痛。坐不得卧。而吐臭秽痰涎。当作肺痈治之。膈间肿痛。不能进食。但喜饮水。或咽肿。
人迎盛而气口紧者。当作胃痈治之。
心疝 肾气逆上攻痛。必从脐下上升。小便难。此名心疝。生韭汁和五苓散。以茴香煎汤下。
或有疝气冲心而痛者。当于疝门求治。亦有脚气攻心而痛者。则于脚气门求治可也。
心瘥 因胃口热。食易消。故瘥。素问谓之食瘥。为痰火鼓动所致。亦类中消。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胃中火蕴而瘥。二陈加川连。或五苓散加辰砂。亦有病瘥。呷姜汤数口。或进干姜温剂而愈。此膈上停寒。中有伏饮。见辛热则消也。
〔诊〕心脉微急为痛。短而数心痛。涩则心痛。脉浮大弦长者死。沉细者生。胃脉微滑为痰饮。
滑实为宿食。沉紧为冷积。沉涩为气滞。数为火。浮为风。弦为血。忽大忽小者。为虫也。
东垣治一妊妇。冬至因恸哭。口吸风寒。忽病心痛不可忍。浑身冷气欲绝。曰。此乃客寒犯胃。故胃脘当心而痛。急与草豆蔻、半夏、生姜、炙甘草、益智仁之类。或曰。半夏有毒。重妊服之可乎。曰。乃有故而用也。岐伯曰。有故无陨也。服之遂愈。
滑伯仁治一妇。盛暑洞泄。厥逆恶寒。胃脘当心而痛。引腹引胁。转为滞下。呕哕不食。医以中暑霍乱治之益剧。脉三部俱微短沉弱。不应呼吸。曰。此阴寒极矣。不亟温之。则无生理。内经虽曰用热远热。又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于是以姜、附温剂三四进。间与来复丹。脉稍有力。厥逆渐退。更与姜、附七日。诸证悉去。遂以丸药除其滞下而安。江应宿治一人。心脾痛。积十年矣。时发则连日呻吟减食。遍试诸方罔效。诊之。六脉弦数。曰。此火郁耳。投姜汁炒川连、山栀泻火为君。川芎、香附、橘皮、枳壳开郁理气为臣。反佐炮姜从治为使。一服而愈。再与平胃散加姜汁炒川连、山栀。神曲糊丸。以刈其根。不复举矣。
李士材治张侗初。善怒善郁。且酬应繁剧。胸中痛甚。夜不成寐。医用菖蒲、枳、朴、木香、豆蔻。殊不知此证属虚。虚则浊阴不降。神气失守。故痛且寤也。遂以归脾汤。倍用人参、当归。
不十剂而胸次快然安寝。
又治宋敬夫心腹大痛。伛偻不能仰。日服行气和血药罔效。其脉左滑而急。其气不能以息。
偶一咳攒眉欲绝。为心疝无疑。以生姜饮粥。取小 香、川楝子、青木香、广木香、吴茱萸、木通、延胡索、归身、青皮。一服而痛减。五日而安。
卷五 诸痛门
胸痹
金匮云。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也。
阳微在胸中气分上看。故曰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在阴脉上看。如阴寒之脉。上于胸中气分。
则为胸痹。如阴脉上乘于心。则为心痛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上条是言不及。此则言太过也。平人。盖言无内困虚劳。外因感冒。而患短气不足以息者。
当是胸中邪气窒塞。肾中阳气不得上通于胸中。故为实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寸口脉沉迟者。阳气衰微也。关上小紧者。胃以上有阴寒结聚。所以胸中喘息咳唾。胸背痛而短气。栝蒌性润。专以涤垢腻之痰。薤白臭秽。用以通秽浊之气。同气相求也。白酒熟谷之液。
色白上通于胸中。使佐药力上行极而下耳。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心痛彻背者。胸中痰垢积满。循脉而溢于背。背者胸之府。故于前药但加半夏。以祛痰积之痹逆也。
胸痹心中痞痛。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痰气结聚于胸中。胸满溢于经脉。故从胁下逆上以抢心也。二汤一以治胸中实痰外溢。用薤白桂枝以解散之。一以治胸中虚痰内结。即用人参理中以清理之。一病二治。因人素禀而施。两不移易之法也。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
夫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故二方皆利气之剂。一以疏利肺气。一以疏利胃气也。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中为阳气所居之位。今胸中之阳。痹而不舒。其经脉所过。非缓即急。失其常度。总由阳气不运故也。用薏苡舒其经脉。附子复其胸中之阳。则大气一转。阴浊不留。胸际旷然若太空矣。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心中痞者。心气逆于上也。上气逆。则中下亦逆。气逆则经脉亦逆。故为诸逆也。上下气逆。
脉不交通。心主孤悬于上。不得营气以和之。故心悬痛也。桂枝行心气以散痞。姜、枣疏中焦以通经也。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邪厥逆。而上干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血气。紊其疆界。
此而用气分之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赤脂之涩。以填塞厥气攻冲之经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今人但知有温气补气行气散气诸法。不知有填塞邪气攻冲之窦也。
千金治胸痹达背痛。用细辛散。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用前胡汤。胸中 如满。
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服橘皮枳实生姜汤。不应。用治中汤。胸痹腹背闭满。上气喘息。
用下气汤。胸背疼痛。用熨背散。足补金匮之未逮。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千金加橘皮、吴茱萸。名通气散。治胸满短气而噎。
此即胸痹一门之证。必编者之差误。入于呕吐哕中。今并论于此。盖阳受气于胸中。以布气息。今阴乘阳位。阻其阳气布息。呼吸往来之道。若喘若呕若哕。心舍神者也。聚饮停痰。则炎炽不宁。彻心愦乱。无可奈何。故用半夏、生姜之辛温。以燥饮散寒。则阳得以布。气得以调。
而胸际始旷也。其用橘皮、吴茱萸。及加竹茹、人参。皆此例也。喻嘉言曰。按胸痹之证。人所通患。金匮出十方论治。然未明言其故。盖胸中如太空。其阳气所过。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
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在上之候也。然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阳。甚者必驱其下焦厥逆之气。通胸中之阳。以薤白、白酒。或栝蒌、半夏、桂枝、枳实、浓朴、干姜、白术、人参、甘草、茯苓、杏仁、橘皮。择用对证三四味。即成一方。不但苦寒不入。即清凉尽屏。盖以阳通阳。阴分之药。所以不得预也。甚者。则用附子、乌头、蜀椒大辛热。以驱下焦之阴。而复上焦之阳。补天浴日。在医之手眼。奈何后世总不知胸痹为何病耳。
卷五 诸痛门
腹痛
(小腹痛 腹中窄狭 当脐痛)
东垣云。腹中诸痛。皆由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受伤。寒邪乘虚入客。阳气不通所致。
故卒然而痛。经云。得炅则痛立止。中脘痛属太阴。理中汤。脐腹痛属少阴。真武汤。小腹痛属厥阴。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若夫热病腹痛。热则芍药甘草汤、黄芩汤。寒则理中汤。若脾胃素虚人。饮食不能消克者。六君子加香、砂。若兼外感宿食者。藿香正气散。若但少腹硬满而痛。
小便利者。即是蓄血之证。桃核承气汤。小便不利者。即是溺涩之证。五苓散。有心腹大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是名霍乱。急以盐汤灌之。其或清痰留滞于胸膈之间。食积郁结于肠胃之内。
皆能令人腹痛。痰则控涎丹。食积枳实导滞丸。
凡治腹痛。必用温散。如台芎、苍术、香附之类。白芍能治血虚腹痛。惟脉弦发热者为宜。
其性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若气虚者服之。反伤脾胃也。绵绵而痛无增减。欲得热手按。及喜热饮食。脉沉迟者。寒也。理中汤加肉桂、香、砂。腹痛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秘者。微利之。平胃散加藿香、半夏、紫苏、木香、大黄。虚人。人参养胃汤。时痛时止。热手按而不减。
脉洪数者。热也。二陈汤加浓朴、枳实、芩、连、山栀。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二陈加芩、连、木香、枳实、木通。虚人。六君子加香、砂、猪苓、泽泻。感暑而痛。或泻利并作。脉必虚豁。十味香薷饮。感湿而痛。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胃苓汤。如腹中常有热而痛。此为积热。调胃承气汤下之。因客寒作痛者。脉必弦缓。小建中加炮姜。兼气郁脉沉者。更加台芎、苍术、香附。因热作痛。脉必数疾。二陈汤加芩、连、芍药。痛甚。稍加炮姜从治之。若时痛时止。口干恶心头眩。或泻黄沫者。火也。前药勿用炮姜。加大黄微利之。脉沉结或伏。必腹痛。痛引两胁及肩背。皆不得俯仰者。气滞也。二陈加川芎、木香、枳壳、香附。不应。有血也。加蓬术、穿山甲。七情内结。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作时发。发即欲死。七气汤选用。酒积作痛。曲 丸。
食积作痛。保和丸。虫痛者。懊 作痛。上下不定。痛有休止。或有块梗起。痛则呕吐清水。当从虫积治之。因疝致痛者。必引睾丸。或小腹有一条梗起。宜从疝治。因触秽致痛。得热汤饮转剧者。是臭毒攻逆也。另详本门。
小腹痛 小腹痛满有三。皆为内有留着。非虚气也。小腹正中为少阴任冲之分野。两傍为厥阴肝经之分野。一属燥结大肠。其证五六日大便不通。按之坚满。绕脐攻痛。小便虽利而黄赤。其脉数实有力。为府邪实结而痛满。大承气下之。若因津血枯涩而结者。其脉虽数而不甚旺。麻仁丸、通幽汤之类。
无故而大便不通。少腹微满。尺脉虽数。而必微弱者。蜜煎导之。夏月可用猪胆导。慎不可用攻里之药。攻之胃气受伤。必生他患也。一属热结膀胱。其证溺闭不通。按之虽满而不甚坚。弹之有声激指。其脉数盛有力。而烦渴引饮者。昼甚。五苓散。夜剧。猪苓汤。一属血结膀胱而腹满。
其证善忘如狂。或渴欲漱水而不能饮。或喜热饮。仍不能多。小便清利。或反倍于平时。或数欠而不清。大抵邪结膀胱阳分。热邪伤血。虽有蓄血。其人真阴不虚。则小便自清。尺脉必盛。代抵当丸。若反倍于常时者。为邪据下焦。真阳外亡之候。本方去硝减黄倍桂加熟附六七分救之。
若缘醉饱入房。强力忍精而致少阴与任督受伤。血结阴分者。此真阴亏损。必致小便涩数。胀满如淋也。生料济生肾气丸。红酒煎服。有妇人经行之时。交合受伤。时时不净而少腹满痛者。此冲脉受伤也。十全大补汤倍用肉桂。若有块绞痛。喜热按。此气血虚而有瘀积也。当归生姜羊肉汤加肉桂、吴茱萸、茯苓、芍药。不应。加人参。又有本来下元虚人。勉力劳役而致受伤。蓄血小腹满痛者。此肝经受伤。其满必偏见于左傍也。调肝散、代抵当丸。审微甚选用可也。然亦有右傍偏满者。此必饱食奔驰。脾阴下溜。食积痰腻留结也。当于积滞门求之。其臭毒腹痛呕逆。
另详杂门。
〔诊〕阴弦腹痛。细小紧急。皆为腹痛。 滑为痰饮。弦为冷食。阴弦或紧宜温。沉弦滑实可下。沉伏者。为气滞。细小紧急腹中刺痛。尺脉紧脐下痛。弦急小腹痛。尺脉伏 瘕痛。细小而迟者易治。坚大疾者。数而紧者。浮大而长者。为病不应脉皆难治。痛甚而喘。脐下急大痛。人中黑者死。
腹中窄狭 肥人乃是湿痰留滞。气不升降。当行气燥湿。越曲、平胃为主。瘦人乃是阴虚火旺。熏蒸脏腑。逍遥、佐金降火开郁为主。肥人腹中辘辘有声。须作痰治。二陈、二术为主。气虚者。加人参。
当脐痛 当脐痛为肾虚任脉为病。六味丸加龟板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
此为本虚受寒。小建中汤和之。
虞恒德治一壮年。寒月入水网鱼。饥甚遇凉。粥食入腹大痛。二昼夜不止。医以大黄丸不通。
又以承气下粪水而痛愈甚。诊其六脉沉伏而实。面色青黑。此大寒证。而下焦又有燥屎作痛。先与治中汤加丁、附一帖。又灸气海二十一壮。痛减半。继以巴豆、沉香、木香作丸。如绿豆大。
生姜汤下五七丸。下五七次而愈。
又治一人。六月投渊取鱼。至深秋雨凉。半夜小腹痛甚大汗。脉沉弦细实。重取如循刀责责然。夫腹痛脉沉弦细实。如循刀责责然。阴邪固结之象。便不当有汗。今大汗出。此必瘀血留结。
营气不能内守而渗泄于外也。且弦脉亦肝血受伤之候。与大承气加桂二服。微利痛减。连日于未申时。复坚硬不可近。与前药加桃仁泥。下紫血升余痛止。脉虽稍减而责责然犹在。又以前药加川附子。下大便四五行。有紫黑血如破絮者二升而愈。
汪石山治一老妇病腹痛。初从右手指冷起。渐上至头。如冷水浇灌。而腹大痛。痛则遍身大热。热退则痛止。或过食或不食皆痛。每年发一二次。近来二三日一发。远不过三五日。用四物、四君、二陈、七气。皆不应。汪诊之。脉皆微弱。似有似无。或二三至一止。或四五至一止。乃阳气大虚也。用独参五钱。入陈皮七分煎服。十数帖而愈。夫四肢者诸阳之本。头者诸阳之会。
经曰。阳虚则恶寒。今指梢冷。逆上至头。则阳虚阴盛可知。阳虚不能健运而痛大作。
痛作而复热者。物极则反也。及其阴阳气衰。两不相争。则热歇而痛亦息矣。故以独参汤补之。
数年之病遂愈。
卷五 诸痛门
胁痛
(季胁痛 腋下肿痛)
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肝病内舍胸胁。邪在肝。则两胁下痛。肝热病者。胁满痛。胆动。病心胁痛。不可反侧。肝所生病。腋下肿胁痛。肺病传肝。胁痛出食。
肝舍于 胁。故胁痛多属于肝。然经筋所过挟邪而痛者。自有多端。不可执一。且左右者。
阴阳之道路。故肝主阴血而属于左胁。脾主阳气而隶于右胁。左胁多怒伤或留血作痛。右胁多痰积或气郁作痛。其间七情六郁之犯。饮食劳动之伤。皆足以致痰凝气聚。血蓄成积。虽然。痰气亦有流于左胁者。然必与血相持而痛。血积亦有伤于右胁者。然必因脾气衰而致。其间虚实治法。
可默悟矣。
伤寒少阳胁痛。用小柴胡汤。硬满。加薄桂。不大便。加枳壳。兼胸胁满痛。加枳、桔。若不因伤寒而胁痛。身体微热。枳壳煮散。盖枳壳为治胁痛专药。诸方皆用之。寒气引胁下痛。枳实理中汤。戴复庵云。腹纳诸般冷痛。枳实理中汤加减。作无限用。胁痛而气喘。分气紫苏饮、增损流气饮选用。有胁痛而吐血者。此热伤肝也。小柴胡去半夏、黄芩。加丹皮、鳖甲。两胁肿痛。或腹痛。或小便涩滞者。属湿热。龙胆泻肝汤。脉弦痛在左属肝火。宜柴胡山栀、当归、青皮、芍药。不已。加吴茱萸炒川连。甚则加酒炒龙胆草。如果肝气实。当归龙荟丸。因怒伤肝。
肝气郁甚。柴胡疏肝散。气滞作痛。两手脉沉伏或弦。痛引胸胁。不得俯仰屈伸。二陈加枳壳、香附、木香。左胁痛者。木气实也。抑青丸。火盛者。佐金丸从治之。有蓄血偏着左胁而痛者。复元活血汤。右胁痛。乃悲伤肺气所致。推气散加桔梗。或只用川芎、枳壳二味作汤服之。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金匮大黄附子汤。两胁走痛。脉沉弦而滑。乃湿痰流注在胁下。导痰汤加白芥子、枳壳、香附、木香。甚则控涎丹导而下之。食积寒痰。流于胁下。痛若锥刺。手不可近。诸药不效者。神保丸。
食积胁痛发寒热。痛引心下。恶心恶食。必有一条扛起。有脉必滑。二陈加香、砂、枳、术、曲、朴、楂、芽。甚则加吴茱萸制川连。结积痰癖冷痛。煮黄丸。气弱人胁下痛。脉弦细或紧。多从劳役怒气得之。六君子加木香、芎、归、桂心。肥白人气虚发热而胁痛。用参、 、柴胡、黄芩、枳壳、木香之类。甚则加桂。瘦弱人阴虚寒热。胁下痛多怒。必有瘀血。宜桃仁、红花、柴胡、青皮、丹皮、鳖甲之类。甚则加大黄。咳嗽引胁下痛。为水饮停蓄。小青龙汤。胁下硬满引痛。
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有时头痛心下痞者。十枣汤。干咳引胁下痛。发寒热。为郁结所致。逍遥散。若胁下有块痛。乃过饱劳力所致。逍遥散加木香、丹皮、青皮。死血作痛。日轻夜重。或午后热。脉短涩。桃核承气汤。易肉桂。加穿山甲、鳖甲、青皮。不应。加熟附子一片。如跌扑胁痛。亦宜上方。凡内伤胁痛不止者。生香油一盏。生蜜一杯。和匀服。一二次即止。房劳肾虚之人。胸膈胁肋多隐隐微痛。乃肾虚不能纳气。气虚不能生血之故。宜补骨脂、杜仲、牛膝补肾。
当归、熟地和血。及七味丸调理。
季胁痛 经云。冬脉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又足少阳之筋。引胁外转筋。膝不可屈伸。 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 。季胁痛。按季胁痛。无不因肾虚者。加减八味丸、肾气丸选用。
腋下肿痛 少阳湿热留薄。则腋下肿痛。小柴胡加抚芎、枳壳。实人。去参加草龙胆。体肥痰盛。加白芥子。有痰饮搏聚而痛者。加味导痰汤加柴胡为向导。
〔诊〕脉双弦者。肝气有余。两胁作痛。弦数有力。为肝盛有余。弦数无力。为肝虚有火。弦小而细为饮。脉沉为气。浮弦为风。弦小而弱者。为阳虚。沉细为阴虚。
刘默生治诸葛子立。胁痛连腰脊不能转侧。服六味丸加杜仲、续断。不效。或者以为不能转侧。必因闪挫。与推气散转剧。刘诊之曰。脉得弦细乏力。虚寒可知。与生料八味加茴香。四剂而安。
卷五 诸痛门
腰痛
(腰酸 腰软 腰胯痛)
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巨阳虚则头项腰背痛。(此二条言证之虚。)膀胱之脉。挟脊抵腰。故挟脊痛。腰似折。(此一条言邪之实。)
按内经言太阳腰痛者。外感六气也。言肾经腰痛者。内伤房劳也。假令肾脏真气布护。六气焉能为害。惟肾脏虚伤。膀胱之府安能独足。又有膏粱之人。久服热剂。醉以入房。损其真气。
则肾脏热。腰脊痛。久则髓减骨枯。发为骨痿。此为本病。其有风寒湿热闪挫瘀血滞气痰积。皆为标病。而肾虚则其本也。风痛者。脉浮。或左或右。痛无定处。牵引两足。小续命加减。寒痛者。其腰如冰。其脉必紧。得热则减。得寒则增。干姜附子汤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兼风寒者。五积散热服微汗之。内蓄风热痛者。脉必洪数。口渴便闭。小柴胡去半夏。加羌活、续断、黑豆。若大便闭者。先用大柴胡微利之。湿痛者。如坐水中。肾属水。久坐水湿。或着雨露。以致腰下冷痛。脉必弦缓。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天阴头必重。体必沉重。渗湿汤。肾虚由卧湿地。流入腰脚。偏枯冷痹疼重。千金独活寄生汤。
兼风湿者。改定三痹汤。如挟寒湿。并用摩腰膏。虚寒甚而挟湿者。术附汤。挟湿热者。羌活胜湿汤合二妙散。肾气虚寒而受寒湿。腰疼不得立。用烧羊肾主之。此千金法也。闪挫痛者。跌扑损伤。肝脉搏坚而长。两尺实。忽然不可俯仰。复元通气散。不效。必有恶血。复元活血汤。气滞而痛。脉沉弦或结伏。初起乌药顺气散。不应。八味顺气散。痰注而痛。脉滑或沉伏。动作便有痰。或一块作痛。导痰汤加香附、乌药、枳壳。脉实。加大黄。肝气不条达。睡至黎明。觉则腰痛。频欲转侧。晓起则止。宜柴胡疏肝散。或二妙散加柴胡、防风。即东垣苍术汤。腰痛如以带束引痛。此属带脉为病。用辛味横行而散带脉之结。甘味舒缓带脉之急。调肝散。腰痛牵引足膝。青娥丸加蝎尾最妙。以补肾兼补肝也。两腰偻废。乃热邪深入。血脉久闭之故。桃核承气多用肉桂。少加熟附行经。但痛者可治。偻废而不痛者。不可治也。诸般腰痛。皆由肾虚。若兼六淫。须除其邪。如无他证而腰肢痿弱。隐隐作痛。身体疲倦。脚膝酸软者。总属肾虚。然须分寒热主治。脉细而软。或虚浮。力怯短气。小便清利。属阳虚火衰。肾气丸加肉苁蓉、补骨脂、巴戟、鹿茸之类。脉大而软。或细数。小便黄。属阴虚火炎。六味丸加龟板、当归、杜仲、续断之类。
腰酸 腰痛尚有寒湿伤损之异。腰酸悉属房劳肾虚。惟有峻补。男子用青娥丸。或八味丸加补骨脂、杜仲。有热。去附子加五味。走精。用六味丸去泽泻。加鳔胶、沙苑蒺藜、五味子。大便不实。加肉果、补骨脂。山药粉糊代蜜。妇人用六味加杜仲、续断。有带。去熟地加艾、附。
经候不调。加当归、阿胶。
腰软 湿气袭于少阳经络之中。则为肾着。金匮用甘姜苓术汤。后世更名为肾着汤。或渗湿汤选用。斫丧太过者。八味丸。肾虚风袭。腰背软痛。安肾丸。
腰胯痛 寒湿流注于足少阳之经络。则为腰胯痛。盖腰乃胆经之所过。因受寒湿。结滞于骨节而痛。渗湿汤去橘红加肉桂。有痰滞经络。导痰汤加减。若肾肝伏热。用姜汁炒黄柏、酒防己。
少加肉桂。若腰胯连脚膝晓夜疼痛者。肾虚风毒乘之也。用虎骨散加补骨脂。老人肾虚腰痛连膝痛者。二至丸。
〔诊〕脉大为肝肾阴虚。尺沉为肾脏阳虚。浮缓为虚风。弦细为寒湿。或弦或涩为瘀血。或滑或伏为痰饮。沉弦而紧为寒。沉弦而细为湿。沉弦而实为闪肭。若肾惫及盛怒伤志。则腰失强。
不能转摇者死。
石顽治沈云步媳。常有腰疼带下之疾。或时劳动。日晡便有微热。诊其两尺皆弦。而右寸关虚濡少力。此手足太阴气衰。敷化之令不及也。合用异功散加当归、丹皮调补胃中营气。兼杜仲以壮关节。泽泻以利州都。则腰疼带下受其益矣。
江苏总藩张公。严冬腰腹疼重。甲夜延石顽诊候。脉得沉滑而快。遂取导痰兼五苓之制。一剂而腹痛止。三啜而腰 弛纵自如。未尝用腰腹痛之药也。
卷五 诸痛门
脊痛脊强(尻痛)
脊者。督脉之经。与膀胱之经。皆取道于脊也。故项脊常热而痛者。阴虚也。六味丸加麋茸。
常寒而痛者。阳虚也。八味丸加鹿茸。有肾气攻背。而项筋痛连脊髀。不可转移者。此地气从背而上入也。椒附散。太阳经脊痛项强。腰似折。
项似拔。羌活胜湿汤。脉浮紧为伤寒。麻黄汤。沉缓为风湿。五苓散换苍术、桂枝。加羌活。打扑伤损。从高坠下。恶血在太阳经中。腰脊痛不可忍。地龙汤。
尻痛 尻乃足少阴与督脉所过之处。兼属厥阴。若肾虚者。六味丸加肉桂。不愈。加鹿茸。
肥人属湿痰。二陈合二妙。有因死血作痛者。当归、赤芍、牡丹、桃仁、延胡索、生牛膝、穿山甲、肉桂之类清理之。不应。加地龙、生附子。
卷五 诸痛门
肩背痛
经云。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肺盛有余。
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
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邪在肾。则肩背痛。是肾气上逆也。
东垣云。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不行也。以风药散之。通气防风汤。若面白脱色。
短气者勿服。宜逍遥散加人参。火郁热盛。东垣升阳散火汤。形气虚甚。十全大补汤。肩背痛。
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不行也。羌活胜湿汤。风寒汗出中风。肩背痛。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而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消风散去僵蚕、蝉蜕加枳、桔。寒热少气不足以息而肩痛。小便遗失者。补中益气加门冬、五味。湿热相搏。肩背沉重而痛。当归拈痛汤。
当肩背一片冷痛。背膂疼痛。古方用神保丸愈者。此有寒积也。有因寒饮伏结者。近效白术附子汤。亦有因痰气留伏者。指迷茯苓丸。素有痰饮流注。肩背作痛。导痰汤。有肾气不循故道。
气逆挟脊而上。致肩背痛。沉香、肉桂、茯苓、牛膝、茴香、川椒、青盐。或观书对奕久坐而至脊背痛者。补中益气加羌、防。肥人喜捶而痛快者属痰。宜除湿化痰。兼补脾胃。六君子加木香。瘦人多是血少气虚。宜养血清火。圣愈汤。背痛须加羌、防引经。肥人少佐附子。瘦人须佐芩、连、丹皮。有素虚人及病后房劳后。妇人产后。经行后。心膈间痛。或牵引乳胁。或走注肩背痛。并宜十全大补随证加减。
〔诊〕寸口脉促上击者。肩背痛。洪大为热。浮大为风。沉而滑者背膂痛。必有寒饮伏结也。
丹溪治一人。忽患肩胛缝有一线疼起。上循肩至胸前侧胁而止。昼夜不息。其脉弦而数。重按豁大。左大于右。夫胛小肠经也。胸胁胆经也。此因谋事不遂。思虑烦心。心不病而小肠之火乘胆所致。以人参四钱、木通二钱煎汤。下龙荟丸。数服而愈。
李士材治俞元济。背心一点痛。久而渐大。服行气和血药不效。其脉濡滑。遇天阴痛辄甚。
其为湿痰无疑。以胃苓汤加半夏三钱。数剂而痛消。
卷五 诸痛门
臂痛(手痛、手气)
东垣云。臂痛者。有六道经络。各加引经药乃验。以两手伸直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后而定之。臂 之前廉痛者属阳明。升麻、白芷、干葛为引经。后廉属太阳。 本、羌活。外廉属少阳。
柴胡、连翘。内廉属厥阴。柴胡、当归。内前廉属太阴。升麻、白芷、葱白。内后廉属少阴。细辛、当归。
臂痛为风寒湿所搏。或因饮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皆致臂痛。有肿者。有不肿者。除饮证外。其余诸痛。并宜五积散、蠲痹汤选用。虚人必加人参以助药力。若坐卧为风湿所搏。或睡后手出被外。为寒所袭而痛者。
五积散。审知是湿痹经络。血凝气滞作痛。蠲痹汤。挈重伤筋。以致臂痛。宜和气调血。十全大补汤。痰饮流入四肢。肩背酸疼。两臂软痹。导痰加木香、片子姜黄、姜制白术。若作风治误矣。
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能转移。指迷茯苓丸。丹溪治臂痛。以二陈汤加酒炒黄芩、苍术、羌活。
手痛 经云。手屈不伸者其病在筋。薏苡仁汤。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近效白术附子汤、十味锉散选用。
手气 手肿痛曰手气。或指掌连臂膊痛。悉属风热挟痰。蠲痹汤。薄桂味辛淡。能横行手臂。
引调气血。药至痛处。片子姜黄。能引至手臂。惟湿痛最妙。又有肿痛时常脱骱者。此属湿痰。
倍用苍术乃效。
石顽治礼科姜如农次媳。春初患发热头疼腹痛。咳逆无痰。十指皆紫黑而痛。或用发表顺气不效。延余诊之。脉来弦细而数。右大于左。曰。此怀抱不舒。肝火郁于脾土而发热。热蒸于肺故咳。因肺本燥。故无痰。脾受木克。故腹痛。阳气不得发越。故头疼。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不行。气凝血滞。故十指疼紫。其脉弦者。肝也。数者。火也。细者。火郁于血分也。遂以加味逍遥散加桂枝。于土中达木。三剂而诸证霍然。十指亦不疼紫矣。
卷五 诸痛门
腿痛(大股痛)
腿痛亦属六经。前廉为阳明。白芷、升麻、干葛为引经。后廉太阳。羌活、防风。外廉少阳。
柴胡、羌活。内廉厥阴。青皮、吴茱萸。内前廉太阴。苍术、白芍。内后廉少阴。独活、泽泻。
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殊。
血虚者。足不任地。行则振掉。脉细弱。六味丸加巴戟、续断、杜仲、鹿茸。血寒者。经急。脉沉。喜汤火。严冬尤甚。舒筋三圣散。湿者两腿隐隐痛。或麻瞀作肿身沉重。肢节疼痛。恶风不欲去衣。脉浮涩。或浮细。除风湿羌活汤。脉沉。白术附子汤。肥人。导痰汤加减。湿热者。痛自腰胯以至足胫。或上或下。或红或肿。小便赤涩。脉濡大而数。当归拈痛汤。流注者。郁痰留于腰胁有块。互换作痛。恶心头眩。脉沉滑或弦。二陈汤加羌活、白术。阴虚者。肌体羸瘦。足心及胫热痛。左尺细数。或两尺数盛。虎潜丸去橘皮加肉桂。阳虚者。两足浮肿无力。大便泻。
小便短少。痛不能动。左尺虚大。或两尺浮迟。脾与命门俱虚。先用补中益气加桂、附。后用八味丸。肾虚风袭。则下体痿弱。骨节疼痛。喘咳失精。腰腹腿胫俱痛。尺中浮大而数。安肾丸。
大股痛 痛而喜按者。肝肾虚寒而湿气痹着也。四斤丸二方选用。痛不可按者。败血也。川芎肉桂汤。或舒筋三圣散。酒调服。妇人产后多有此证。宜加穿山甲、桃仁。虚人。十全大补汤加附子、穿山甲。有湿热者。痛虚心肿。而沉重不能转侧。二妙散加羌、防、升、柴、术、草之类。或除湿汤、渗湿汤选用。寒热而胆痛者。须防发痈。
卷五 诸痛门
膝痛(足跟痛、足心痛)
经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故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又曰。身半以以下者。湿中之也。故治膝胫之病。又须以去湿为主。大抵痛在筋者。多挟风热。则屈不伸而肿。二妙散加羌、防、升、柴。兼阴虚者则热而不肿。虎潜丸。或二妙加牛膝、肉桂。因卧湿地。流入脚膝。痹弱疼重。千金独活寄生汤。夏月湿热沉重而痛。当归拈痛汤。痛在骨者多兼寒饮。重而屈伸不利。常若拭不干状。附子丸、川芎肉桂汤、活络丹、铁弹丸选用。虚寒挟风湿而痛。虎骨四斤丸。如肝肾虚热。筋骨痿弱。颤掉而痛。鹿茸四斤丸。若痛在冲阳及肉者。属足阳明经。痛在委中 肠者。属足太阳经。在外廉者。属少阳。在内廉者。属三阴。随其经而取之。
足跟痛 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肉桂。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八味丸。挟湿者。必重着而肿。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导痰汤加木瓜、萆、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十全大补汤。并少加附子为引。凡下部痛。多用药酒。殊不知病甚于冬者。为寒湿。故宜用酒。若春夏甚而秋冬减者。此属湿热。若用药酒。是反助其湿也。
足心痛 足心及踝骨热疼者。为肾虚湿着。命门火不归经。肾着汤。下八味丸。肥人多湿痰流注。足心作痛。但久坐卧。起则痛甚。行动则缓。宜肾着汤合二妙散。慎不可用补骨药及血药助阴。愈增其剧。
戴人治一人。两膝膑屈伸有声剥剥然。此筋湿也。湿则筋急。有独缓者不鸣。急者鸣也。乃一涌一泄。上下去其水。水去则自然无声矣。
卷五 诸痛门
身体痛
体痛为一身尽痛。伤寒霍乱。中暑阴毒。湿痹痛痹。皆有体痛。但看兼证。及问因诊脉而别之。治法分见各门。其流连难已者。于此求之。寒而身痛。痛处常冷。或如湿状。甘草附子汤。
内伤劳倦。兼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补中益气加羌、防、 本、苍术。湿热相搏。肩背沉重。疼痛上热。胸膈不利。遍身上下沉重疼痛。当归拈痛汤。风湿相搏。一身尽痛。阴湿中汗出。懒语。四肢困倦乏力。走注疼痛。乃下焦伏火不得泄。
而躁热常微汗出。而热不解。麻黄复煎汤。身体拘急。皆属虚寒。与寒湿风湿。小续命随证加减。
发寒热而周身作痛。胸胁痞闷不舒。肝血虚而郁火用事也。逍遥散加羌活、桂技。小便不利。加山栀、丹皮。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汗出。邪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六和汤加羌活。遍身皆痛如劳证者。十全大补去白术、熟地。加羌活、附子。下体痛。宜分利小便。五苓、二妙为主。
下体肿痛。脉浮自汗。恶风者。防己黄 汤。温覆微汗之。痛而大便不通者。浓朴七物汤。微利之。丹溪曰。因湿痰浊血流注为痛。若在下焦。道路深远。非乌、附不能下达。少加引经用之。
若以为主治。非徒无益。而反害之也。善治者。必行气流湿。疏风导滞。滋养新血。升降阴阳。
治有先后。须分肿与不肿可也。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盖为风寒所郁。而发动于经络之中。
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先宜微汗以散之。故羌活、桂枝为肢节痛之要药。身体疼痛及重者。湿也。五苓散汗之。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防、升、柴、 本、苍术。风能胜湿故也。痛家不可食浓味与肉。大能助火。若食肉浓味痛愈盛者。并鱼腥面酱酒醋。皆断去之。丹溪曰。环跳穴痛不已。防生附骨痈。掘地成坑。以火 赤。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上。以被围绕下体。
便热蒸腠理开。血气畅则愈。
〔诊〕伤寒六脉俱紧。为太阳表证。身如被杖。脉沉紧。为阴毒。发汗后脉弦迟。身体痛。为气血不和。一身关节尽痛。而脉沉弦。为中湿。肢体重痛。微肿。汗出恶风。关节不利。不可转侧。而脉缓。为风湿。遍身疼痛。脉弦小。或豁大。为气血虚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