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

3个月前 作者: 方慎庵
    世人每以针灸学术,久已失传。又有谓针灸家多守秘密,靳其术而不传,此皆未悉针灸学之甘苦,是以有此想当然之说耳。无论何种学术,凡可以文本相传者,多属其中之糟粕。若其精华所在,绝非文本可以相传。


    其中之曲折奥妙,非由耳提面命不可,甚至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孟子</a>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非故靳其术而不传,实有千言万语,而不能领略一二者。即孟子之所谓巧,乃学术之精华也。针灸之学,精华多而糟粕少。所以数千年来,能得其真传者,一代不过数人,职此故也。


    即以文本可传者而论,似乎《内经》、《难经</a>》所有之文本,即由上古相传而来,必无谬误,无如五代以前,印书之学,尚未发明,各种书籍皆有手抄,甚为难得。又易错落舛误,一经世乱,往往焚毁无遗,此相传之一难也。秦汉以上,各种学术率以口耳相传,未能笔之于书,人存则学存,人亡则学亦亡,此相传之二难也。有此二难,是以上古学术,存于今者,十不逮一,并非故守秘密,靳而不传也。


    针灸一道,首重经络穴道,次即手法针法。如《灵枢</a>》、《素问</a>》、《难经》等书,皆为针灸家之祖籍。数千年来,无能出其范围,但某经某穴、主治某病、即已略而弗详。至某穴应如何下针,某病应如何寒温补泻,更不得其要领,何也?考《内经》、《难经》而外,专论经络穴道及主治病症者,据《隋书</a>经籍志》尚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图》三卷。《唐志》有《黄帝</a>内经明堂》十三卷、《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黄帝明堂》三卷。又隋之杨上善</a>《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元孙《黄帝明堂》三卷,皆足以补《内》、《难》之不足。无如今世一字无存,如但守《内经》、《难经》,即各经穴道,尚不能备,何论其他。


    幸有晋人皇甫士安,当汉魏经籍散亡之后,以上各书尚未残缺,得以搜罗纂辑。著为《甲乙经》十二卷,垂示后人。至今学针灸者,能知某经有若干穴,某穴确在某处,某病宜取某穴,及各穴应如何下针,皆以《甲乙经》为根据,除此以外,更无可考。是以《甲乙经》之有功于医,直与《内经》、《难经》并垂不朽。针灸家更宜奉为金科玉律,不可不熟读而深究也。


    由晋宋以迄隋初,百数十年之间,大乱迭兴,学术道丧,医学尤荒。除王叔和</a>之《脉经</a>》、葛洪</a>之《肘后方》、褚澄</a>之《褚氏遗书</a>》、巢元方</a>之《病源》以外,更无他种医书流传。针灸之书,更无有起而述之者。


    至唐初孙思邈</a>真人著《千金方》,始稍稍论及针灸,而王焘</a>著《外台秘要</a>》,即以针灸为绝无所用,惟于六朝人之方剂,则广收博采,一字不遗。因此有唐一代,谈针法者绝少,《内》、《难》、《甲乙》之学,至此几乎失传矣。史虽盛称狄梁公脑后下针,赘疣立坠,仅堪播为美谈,并无一字撰述,此则深可痛惜者也。


    赵宋崛兴,居然为医设学,定考医程序,造就医学人才。命林亿、高保衡等,校正《内经》、《伤寒论</a>》、《金匮要略》等书传世,官家著有《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a>》诸书,嘉惠医林。于针灸一科,并极留意,朝廷以世传针砭之法,方术不同,易滋讹舛,于是命尚药奉御王唯一等,考求古代明堂气穴经络之说,铸有铜人二具,天圣五年十月制成。奉诏一置医官院,一置大相国寺仁济殿。又命纂集旧闻,订正讹谬,著为《铜人穴针灸图经》三卷,刊刻颁布,俾资遵守。前代失传之《明堂图说》,至是始复传于世。


    凡读《内》、《难》、《甲乙》者,可以有所考镜矣。


    又据周密</a>《齐东野语</a>》云:舅氏章叔恭,襄州日,尝获铜人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后由赵南仲归之内府,叔恭尝写有铜人背面二图云云,则宋时内府铜人不止王唯一所制一种。王制之铜人,当为全身,故可分置二处,此为两面相合而成,不知何时何人所作,其异同优劣如何,俱不可考。即章叔恭所绘之图,亦不可得见,至为可惜,今言</a>孔穴图者,惟《铜人穴图经》略存梗概耳。


    王唯一所制,章叔恭所绘,皆只有正背二面,侧伏尚不完全。惟世传《明堂灸经</a>》所绘之图,兼及侧面伏面,足补两种铜人之不足,益可宝贵。惟此书不题著书人姓名,惟题西方子撰,想系宋之高人隐士,精于灸术,不屑以医著名者之所为也。


    元明之间,针灸之学益微,历代传习不废者,只有席氏一家。考明陈会</a>著有《神应经</a>》一卷,卷首列有宗派图,称梓桑君席宏达得针灸真传,世世专精,九传而至席华叔,十传而至席信卿,十一世始传于陈会。


    会即广传其术,共授二十四人,得其真传者有二人,一为康叔达,一为刘瑾</a>。书中有席宏达传授誓词,谓传道者必盟天歃血,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或妄传非人,私相付度阴有天刑,明有阳谴云云,此针灸家誓守秘密之明证。但《内经》即有勿传非人之语,当以针法易习难精,深恐无识之徒,得其皮毛,肆意图利,贻害病患,故郑重传授,借以垂戒耳。


    明季大江南北,以针名世者,尚有二家。一为姑苏凌汉章,其于周身穴道,不须按揣,隔衣针之,亦百不失一,所谓目无全牛者也。一为六合李千户,针法亦极精,但其按穴必须去衣折量,先以墨点记其应针之穴,然后下针。其术不同,而神乎其技,则初无二致,人谓其异曲同工。


    元明之间,有一秘密之针灸书,得之者视如枕中鸿宝,名曰《卫生针灸元机秘要》。万历中太医院官杨继洲</a>得其书,谓当公之于世,乃为之补辑刊刻,易其名曰《针灸大全</a>》。同时有高武</a>者,著有《针灸聚英》、《针灸节要</a>》诸书。凡历代相传之针法灸法,及针灸家之备歌各赋,多搜括无遗。元王国端之《扁鹊</a>神应针灸玉龙经》,亦多录私相传诵之歌括歌赋。盖皆热心针灸学,惟恐古法失传,同抱一普及公开之思想者也。


    吾师黄石屏先生为人治病,亦隔衣下针,无须留意揣量穴道,而自然百无一误。盖与明季凌汉章所传针法,为一脉相传,固由于周身穴道烂熟胸中,无须临时脱衣挨按,然其随手下针百无一误者,另有取穴准确之法,较之脱衣挨按,尤为迅速。故鄙人平生治病亦遵吾师之法,隔衣下针,并非故为所难,亦由习之既久反较脱衣为易。此等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将来实习时,吾师所传隔衣下针之法,当可望其普及也。


    习针科者,对于晕针及吸针之解法,务宜讲明有素,庶不致临事仓皇。晕针固险,而吸针尤险而危。昔朱丹溪</a>有一门人,为病者用针,针为气所吸,牢不可拔,而吸入甚速。其人急趋丹溪求教,丹溪闻之变色曰:吾不能解,惟速求可久先生。葛至,急于他穴下一针,其吸入之针,应手射出。


    可见针法自有真传,到此紧要关头,丝毫不容假借矣。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