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病源流(大肠痈 脏毒附)
3个月前 作者: 沈金鳌
(手阳明大肠脉,起于次指内侧之端,循指上廉出虎口两骨之间,上入手背外侧两筋陷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行臑外前廉,上肩,出胻骨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次注足阳明胃经。每日卯时气血俱注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血气俱盛。)
为胃化物之器,惟大肠耳,故经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其经与足阳明相接,故亦谓手阳明也。是固为阳明胃所器使,止属供役动用之物,其腑无灵,亦非当阳之用,岂谓其能有阳明之职事乎?又以营气之隧道,与肺相接,故经络得与肺为表里,岂谓其能与肺为互用乎?经又曰: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以为出入者也。是皆至阴之类,通乎土气,则经固指大肠等为阴矣。以其为阳者,不过以脏腑之内外言之,以脏居内故为阴,腑居外故为阳耳。然则以脏内腑外而分阴阳,只以地分为分别,使人晓然于脏腑之有异。若经以为至阴之类,则就其职任言之,以阳为主,而阴为从,大肠等皆效用于阳明胃,故其实为阴也。固知读书者,当不以词害志矣。乃王氏叔和必以其脉定为阳,在寸口肺脉上。罗氏澹生又必以肺在上为阳,主诸关前,主秋令而谓不可以大肠当之。且以《脉经》并无脉状,而谓知其无加于肺脉之浮涩。夫大肠所由隧道,既与肺相接,而与肺为表里,则其营气相通。而肺脉既浮涩,大肠脉亦因相通而无异也。且天下惟灵者能自主,大肠之腑既无灵,其何能自主而别为脉状乎?其无加于肺脉之浮涩亦宜矣。故叔和《脉诀》,诚属伪撰而多穿凿,澹生诋之,而其说亦未甚圆灵也。要之,大肠所由之隧道,虽与肺相属而为表里,大肠之络实与阳明胃接经,故其病亦与胃同,与肺无涉,即经络自病,延及于肺,亦止在经络,不与伤寒之传经必及于脏腑相似也。故大肠实,则病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脐腹或腹胀不通,气满,皮肤坚,便硬,肠风下血(宜泻白散)。若虚则耳鸣耳聋,虚热,或便闭不通,或腹痛而泄利肠鸣,脱肛(宜实肠散),然则大肠之为器,亦概可见矣。
〔大小肠连系〕 《入门》曰:大小肠之系,自膈下与脊膂连,心肾膀胱相系,脂膜筋络,散布包裹,然各分纹理,罗络大小肠与膀胱,其细脉之中,乃气血津液流走之道也。
〔大肠外候〕 《灵枢》曰: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又曰:肺主皮,皮厚大肠厚,皮薄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又曰: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大,不满则狭短。
〔大肠病证〕 《灵枢》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又曰: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素问》曰: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急,时发飧泄。仲景曰:大肠有寒,多鹜溏,有热,便肠垢。《入门》曰:肠虚则鸣,又寒气相搏,则为肠鸣。《灵枢》曰:胃恶热而喜清冷,大肠恶清冷而喜热,两者不和,调之以饮食衣服,寒温中适,乃不致邪僻也。
〔大肠绝候〕 《脉经》曰: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知绝则死矣。
大肠痈 因七情饮食,或经行产后瘀血留积,以致大肠实火坚热所生病也。经云:关元穴属小肠,天枢穴属大肠,丹田穴属三焦,其穴分隐痛者为疽,上肉微起者为痈,是古人之分大小肠痈,只以发现于本部位者名之,而其为病则相似,故古人之书,概曰肠痈也。仲景云:肠痈为病,小腹肿而强,按之则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发热而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如肿状,甚者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脓从疮出,或有出脐者,惟大便下脓血者自愈。仲景之言,虽统大小肠痈皆然,其中有当分辨者,如小便数似淋,惟小肠痈有之,大便下脓血,则又大肠痈证居多。盖小肠痈竟有脓血从小便中出者,若大肠痈,脓血断无出自小便者也。其致病之由,总因湿毒郁积肠内,却又有寒热之分。其腹皮急,按之濡,身不热者,乃阴寒所成(宜牡丹散,内托十宣散加茯苓)。其小腹痞坚,按之痛,身发热者,乃结热所成(宜大黄牡丹汤、黄黑散)。固不可不辨也。然所谓寒,要是湿邪寒冷之气蕴结。所谓热,亦是湿邪郁热之气淹留耳。而其治之之方,当分先后,或脉迟紧,则脓尚未成,急解毒,使无内攻,兼须止痛(宜通肠饮或大黄汤下之)。或脉滑数,则脓已成,以下脓为主(宜太乙膏)。或脉洪数,小腹疼,尿涩,则为脓滞,以宣通为要(宜牡丹散)。或腹濡痛,时时下脓,则由元虚,当于下脓药中兼补益(宜丹皮散)。或溃后疼痛过甚,淋沥不已,则为气血大亏,须用峻补(宜参芪地黄汤)。而其尤要者,凡患大小肠痈,切不可使病人着惊,惊则肠断而死,坐卧转侧,皆宜徐缓,尝少进稀粥,静养调摄,饮食不可过饱,庶可保生。
〔脉法〕 仲景曰:趺阳脉滑而数,知当尿脓也。《脉经》曰:肠痈之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荣,数则为卫,卫数下降,荣滑上升,荣卫相干,血为败浊。《脉诀》曰:肠痈难知,脉滑可推,数而下热,肠痈何疑,迟紧未脓,下以平之,洪数脓成,不下为宜。叔和云:关内逢芤肠里痈。
〔肠痈证治〕 丹溪曰:肠痈,大肠有积热死血流注,宜桃仁承气汤加秦艽、连翘下之。《疡科选粹》曰:肠痈小腹坚肿,按之则痛,肉色如鼓,或亦微肿,小便如淋,汗出憎寒,其脉迟紧,脓未成者,急服大黄汤神效。其腹中痛,烦躁不安,或腹胀不食,小便涩者,薏苡仁汤。瘀血肠痈,小腹硬痛者,四物延胡汤。小腹胀,脉滑数,或里急后重,时时下血者,排脓散。
〔肠痈不治证〕 《疡科选粹》曰:大便或脐间出脓者,不治。
脏毒 专由大肠血热,或平素喜食辛燥煎煿之物,而成病也。生在肛门内大肠尽处,往往溃烂至肛门外。治法大约与肠痈相仿,而主药必以忍冬藤、麦冬为主,并多加地榆、蒲黄,庶乎有瘳。
【治大肠病诸药要品及方二】
大肠实宜凉血清热
生地 黄连 槐花 大黄 枳壳 桃仁 黄芩 石膏 知母 芒硝 槟榔 地榆 生甘草 白芍 葛谷 防风 荆芥 炒红曲 蒲黄 麻仁 猪胆汁 侧柏叶 郁李仁 白头翁 忍冬藤
大肠虚宜补气生津
人参 黄芪 麦冬 白芍 蜂蜜 炙草 芝麻 麻仁 天冬 生地 当归 芦荟 白术 升麻 莲子 吴萸 肉果 木瓜 扁豆 葛谷 柴胡 黄柏 防风 连翘 五味 肉苁蓉 补骨脂 赤石脂
泻白散 〈大肠实〉
生地(二钱) 赤苓 芒硝(各一钱) 陈皮 竹茹 山栀 黄芩 黄柏(各五分) 姜(三片) 枣(二枚)
实肠散 〈大肠虚〉
厚朴 肉果 诃子皮 砂仁 陈皮 苍术 赤苓(各一钱) 木香 炙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附载:仲景分别标本方药】
标
石膏 葛根
本
槐花 白芍 麻仁
【治肠痈方十三】
通肠饮 〈未成〉
忍冬藤 归尾 白芷 皂角刺 乳香 没药 甘草 苡仁 花粉
或用矾一两,黄占一两为丸,大妙。
大黄汤 〈又〉
大黄 朴硝(各一钱) 丹皮 白芥子 桃仁(各二钱)
空心温服,下后以参芪补之。
太乙膏丸 〈已成〉
元参 白芷 生地 当归 赤芍 肉桂 大黄(各一两) 净黄丹(十二两)
丹皮散 〈下脓〉
人参 丹皮 白芍 茯苓 黄芪 苡仁 桃仁 白芷 当归 川芎(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
参芪地黄汤 〈补益〉
人参 黄芪 茯苓 熟地 山药 丹皮 山萸 姜 枣
牡丹散 〈因寒〉
人参 丹皮 天麻 茯苓 苡仁 黄芪 桃仁 白芷 当归 川芎(各一钱) 官桂 甘草(各五分) 木香(三分)
内托十宣散 〈又〉
人参 黄芪(盐水浸,焙) 酒当归 姜厚朴 桔梗 肉桂 川芎 防风 白芷 甘草(各等分)
为末,每三钱,温酒调服。不饮酒,木香汤调下。一方加白芍。
大黄牡丹汤 〈因热〉
大黄 芒硝(各钱半) 瓜蒌仁 丹皮 桃仁(各二钱半)
服此有脓即下脓,无脓即下血。一方有冬瓜仁,无瓜蒌仁。神效。
黄黑散 〈又〉
大黄(一两,取末四钱半) 破故纸(一两,取末二钱) 牛蒡子(一两,取末一钱) 黑牵牛(一两,取末二钱)
上和匀,分二服,每取一帖,蜜水调,空心服,以利为度。
桃仁承气汤 〈积热死血〉
薏苡仁汤 〈烦躁〉
苡仁 瓜蒌仁(各三钱) 丹皮 桃仁(各二钱)
四物延胡汤 〈瘀血〉
当归 延胡索(各一钱)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五分) 桃仁 红花 牛膝(各七分)
空心服。大便秘加大黄。
排脓散 〈排脓〉
黄芪 当归 金银花 白芷 穿山甲 防风 瓜蒌仁 连翘 甘草(各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