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3个月前 作者: 李中梓
水腫脹滿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a>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邪盛則大,邪實則堅,澀者氣血虛而不流利也。洪大之脈,陰氣必衰,堅強之脈,胃氣必損,故大堅以澀,病當為脹。陰為臟,陽為腑。脈病在陰,則脹在臟;脈病在陽,則脹在腑。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
胸腹者,臟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胃者,太倉也。咽喉小腸者,傳送也。咽喉傳送者,自上而入。小腸傳送者,自下而出。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胃氣之所行也,是為五竅。閭,巷門也;里,鄰里也。《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蓋二十五家也。五家為軌,十軌為里,蓋五十家也。言胃家之五竅,象如閭里門戶。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二穴俱任脈,玉英即玉堂。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清者為營,營行脈中,其氣精專,未即致脹。濁者為衛,衛行脈外,其氣慓疾,行於分肉之間。故必由衛氣之逆,而後病及於營,則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衛氣逆而並於脈,復循分肉之間,故為膚脹。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音美。悗,悶亂也。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此五臟之脹也。
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音嗔。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此六腑之脹也,濯濯:腸鳴水聲也。氣癃者,膀胱氣閉,小便不通也。
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博,乃合為脹也。厥逆之氣,自下而上,營衛失常。故真邪相攻,而合為張也。
黃帝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何以別之?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目下為窠。微腫者,形如臥蠶也。其頸脈動,時咳,頸脈,足陽明人迎也,陽明之脈,自人迎下循腹裡,水邪乘之,故頸脈動,水之標在肺,故為時咳。陰股間寒,足脛瘇,即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以上皆水腫之候也。
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鼓聲也。寒氣客於皮膚之間,陽氣不行,病在氣分,故有聲如鼓。氣本無形,故不堅,氣無所不至,故腹大,身盡腫。若因於水,則有水處腫,無水處不腫。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侯也。寒氣在膚腠之間,按散則不能猝聚,故窅而不起,以其皮厚,故腹色不變也。
按:此上兩條,以按其腹隨手而起者,屬水。窅而不起者,屬氣。此固然也。然氣亦有隨手而起者,水亦有窅而不起者,未可以起與不起為的辨。但當察皮厚色蒼,或一身盡腫,或自上而下者,多屬氣;若皮薄色澤,或腫有分界,或自上而上者,多屬水。
鼓脹者,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內傷脾腎,心腹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中空無物,腹皮繃急,其象如鼓,故名鼓脹。其狀與上文膚脹無異,但腹有筋起為別。膚脹屬肺,鼓脹屬脾。
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覃,延布而深也。寒氣與衛氣相搏,則蓄極不行,留於腸外,有所繫著,故癖積起息肉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離歲,越歲也。寒邪客於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於月事,其非血病,可知。蓋由汁沫所聚而生也。
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衃,凝敗之血也。子門閉塞,則衄血留止,其堅如石,故曰石瘕。可以導血之劑下之也。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生,病生於內。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氣為陽,陽竭則不能通調水通,故津液充滿於皮郭,肺主氣而魄藏焉,無氣則魄獨居,形體腫脹,不可與衣相保,四肢腫急,喘而動中,是氣逆而拒於內,形大而施於外。岐伯曰:平治於權衡,去菀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以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權衡陰陽,各得其平,菀者積也,陳者久也,莝者腐也。陰陽平治,水氣自去。微動四極者,運動四肢也。溫則水氣易行,故須溫衣。不拘隧穴,名曰繆刺。腠理謂之鬼門,膀胱謂之淨腑。開者,發汗也。潔者,滲利也。陽氣既和,陰精時服,由是五陽宣市,陰水盡滌,精血自生,形肉自盛,骨肉與衣相保,大氣平矣。此章言脾土陽虛,不能制水溢之陰也。岐伯無石水之對,必有缺文。《陰陽別論》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其脈當沉。
愚按:《內經》之論腫脹,五臟六腑,靡不有之。詳考全經,如《脈要論》曰:胃脈實則脹。《病形篇》曰:胃病者,腹?脹。《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涇溲不利。《應象論》曰:濁氣在上,則生?脹。此四條皆實脹也。《太陰陽明論》曰:飲食起居失節,入五臟則?滿閉塞。《經脈》篇曰:足太陰之別公孫,虛則鼓脹。此二條皆虛脹也。
《經脈》篇曰:胃中寒則脹滿。《方宜論》曰:藏寒生滿病。《風論》曰:(胃風)膈塞不通,失衣則?脹。此三條,皆寒脹也。
《六元正紀》、《至真要》等論有云:太陰所至為胕腫,及土鬱之發,太陰之初氣,太陰之勝復,皆寒勝之腫脹也。或曰少陰司天,少陰勝復,少陽司天,少陽勝復,或曰熱勝則腫,皆火勝之腫脹也。或曰厥陰司天在泉,厥陰之復,或曰陽明之復,皆木邪侮土,及金氣反勝之腫脹也。由是則五運六氣,亦各有腫脹矣。
然經有提其綱者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曰: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可見諸經雖皆有腫脹,無不由於脾、肺、腎者。蓋脾土主運行,肺金主氣化,腎水主五液。凡五氣所化之液,悉屬於腎;五液所行之氣,悉屬於肺;轉輸二藏,以制水生金者,悉屬於脾。故腫脹不外此三經也。
但陰陽虛實,不可不辨。大抵陽證必熱,熱者多實;陰證必寒,寒者多虛。先脹於內而後腫於外者為實,先腫於外而後脹於裡者為虛。小便赤黃,大便秘結為實;小便清白,大便溏泄為虛。滑數有力為實;弦浮微細為虛。色紅氣粗為實;色悴聲短為虛。凡諸實證,或六淫外客,或飲食內傷,陽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於數日之間。若是虛證,或情志多勞,或酒色過度,日積月累,其來有漸,每成於經月之後。
然治實頗易,理虛恆難。虛人氣脹者,脾虛氣脹者,脾虛不能運氣也;虛人水腫者,土虛不能制水也。水雖制於脾,實則統於腎,腎本水臟,而元陽寓焉。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則陰不從陽而精化為水,故水腫之證多屬火衰也。丹溪以為濕熱,宜養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權。夫制火固可保金,獨不慮其害土乎?惟屬熱者宜之。若陽虛者,豈不益其病哉?更有不明虛實,專守下則脹已之一法,雖得少寬於一時,真氣愈衰,未幾而腫脹再作,遂致不救,殊可嘆也!
余以此證,察其實者,直清陽明,反掌收功;苟涉虛者,溫補脾腎,漸次康復。其有不大實亦不大虛者,先以清利見功,繼以補中調攝。又有表實而本虛者,瀉之不可,補之無功,極為危險。
在病名有鼓脹與蟲脹之殊。鼓脹者,中空無物,腹皮繃急,多屬於氣也;蟲脹者,中實有物,腹形充大,非蟲即血也。
在女科有氣分與血分之殊。氣分者,心胸堅大,而病發於上,先病水脹,而後經斷;血分者,血結胞門,而病發於下,先因經斷,而後水脹。
在治法有理肺與理脾之殊,先喘而後脹者,治在肺;先脹而後喘者,治在脾。
以上諸法,此其大略也。若夫虛實混淆,陰陽疑似,貴在臨證之頃,神而明之,其免於實實虛虛之害乎。四肢不腫,但腹脹者,名單腹脹。難愈。
死證
腹脹身熱者死。腹脹寒熱如瘧者死。腹大脹、四肢清、脫形、泄甚為逆。腹脹便血,脈大時絕者死。以上脹滿。唇黑或腫,肝傷;缺盆平,心傷;臍突,脾傷;足心平,腎傷;背平,肺傷。五傷者死。陰囊及莖腫腐者死。瀉後腹脹而有青筋者死。大便滑泄,水腫不消者死。水腫先起於腹,後散四肢者可治;先起於四肢,後歸於腹者死。以上水腫。
脈法
盛而緊,大堅以澀,遲而滑,皆脹滿。沉而滑,浮而遲,弦而緊,皆水腫。二者之脈,實大者可治,虛微者難治。
醫案
太學何宗魯,夏月好飲水。一日太宗師發放,自早起候至未申,為炎威所逼,飲水計十餘碗,歸寓便脹悶不能食,越旬日,腹如抱甕,氣高而喘。求治於余,余曰:皮薄而光,水停不化也。且六脈堅實,其病暴成,法當利之。遂以舟車丸每服三錢,香薷湯送,再劑而二便湧決如泉,復進一錢五分,腹減如故,用六君子十貼即愈。
徽州方太和,大怒之後復大醉,至明日,目下如臥蠶,居七日而肢體皆腫,不能轉側,二便不通,煩悶欲絕。余診之,脈沉且堅,當逐其水,用疏鑿飲子,一服而二便快,再服而四肢寬,更以五皮飲服三日隨愈。以上二案,水腫實證。
武林文學錢賞之,酒色無度,秋初腹脹,冬杪遍體腫急,臍突背平,在法不治,迎余治</a>之。舉家叩首求救哀迫,余曰:我非有起死金丹,但當盡力而圖之耳。即用金匱腎氣丸料大劑煎服,兼進理中湯,服五日無效,余欲辭歸矣。其家曰:自知必死,但活一日則求一日之藥,即使不起,安敢歸咎乎?勉用人參一兩,生附子三錢,牛膝、茯苓各五錢。三日之間,小便解下約有四十餘碗,腹有皺紋,舉家拜曰,皆再造之恩也。約服人參四斤,附子一斤,薑、桂各一斤余,半載而瘥。此水腫之虛者。
都憲李來吳,積勞多郁,肢體脹滿,以自知醫,輒用胃苓湯加枳殼。三月以來,轉加痞悶,余診其脈沉澀而軟,視其色黃白而枯,此虛證也。宜大溫大補,始猶不信,爭之甚力,僅用參二錢,稍覺寬舒;欲加桂、附,執不肯從。余曰:證坐虛寒,喜行攻伐,己見既堅,良言不納,雖有扁倉,豈能救耶?越兩月果歿。此氣脹之虛者。
錦衣太傅徐擔寧,稟畀素壯,病餘肥甘過度,腹脹氣粗。余診之,脈盛而滑,按之不甚虛,宜以利氣之劑,少佐參、術。惑於多歧之說,旦暮更醫,余復診曰:即畏參不用,攻擊之劑,決不可投也。後與他醫商之,仍用理脾疏氣之劑而安。此病脹之不實,亦不大虛者。
光祿卿吳伯玉夫人,患腹滿而痛,喘急異常,大便不通,飲食不進,醫者用利氣利水之劑,二十日不效。余診之,脈大而數,右尺為甚,令人按腹,手不可近。余曰:此大腸癰也。脈數為膿已成,用黃耆、皂刺、白芷之類,加葵根一兩,煎一碗,頓服之,未申痛甚,至夜半而膿血大下,昏暈不支,即與獨參湯稍安,更與十全大補,一月而愈。此似脹而實非者。
五皮飲 治脾、肺不能運行,氣滿皮膚,水停不利。
大腹皮(洗) 赤茯苓皮 生薑皮 陳皮 桑白皮(炒,各一錢五分)
水鍾半,煎八分,日進三服。
胃苓湯 方見泄瀉。
香蘇散 治水氣虛腫,小便赤澀。
橘紅(去白,二錢) 防己 木通 紫蘇葉(各一錢)
水鍾半,姜二片,煎八分服。
實脾飲 治陰水發腫,用以實脾。
厚朴(薑汁炒) 白朮(炒) 木瓜 大腹皮 附子(炮) 木香(忌火) 草果 白茯苓 乾薑(炒,各一錢)
水鍾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復元丹 治脾腎俱虛,遍身水腫,小便不通。
附子(炮,二兩) 木香(煨) 茴香(炒) 川椒(炒出汗) 厚朴(薑汁炒) 獨活 白朮 橘紅 吳茱萸(炒) 桂心(各一兩) 澤瀉(二兩) 肉果(煨) 檳榔(各五錢)
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紫蘇湯送下。
金匱腎氣丸 治肺、脾、腎俱虛,遍身腫脹,小便不利,痰氣喘急,非此藥不救。
白茯苓(四兩) 附子(炮,七錢) 川牛膝 肉桂(去皮) 澤瀉(去皮) 車前子 山茱萸(去核) 山藥 牡丹皮(各一兩) 熟地黃(四兩,酒浸,杵膏)
蜜丸,桐子大,每服四五錢,空心白湯下。
補中益氣湯 方見類中風。
理中湯 方見傷寒。
導水茯苓湯 治遍身水腫,喘滿,小便閉澀,諸藥不效者,用此即愈。
赤茯苓 麥門冬(去心) 澤瀉 白朮(各三兩) 桑白皮 紫蘇 檳榔 木瓜(各一面) 大腹皮 陳皮 砂仁 木香(各七錢半)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鍾,燈草二十五根,煎八分服,連進三服,小水漸利。
沉香琥珀丸\治水腫小便閉。
琥珀 杏仁(去皮尖,炒) 紫蘇 赤茯苓 澤瀉(各五錢) 葶藶(炒) 郁李仁(去皮) 沉香(各一兩五錢) 陳皮(去白) 防己(各七錢五分)
為末,蜜丸,梧子大,以麝香為衣,每服二錢五分,加至五錢,空心人參湯下。
疏鑿飲子 治通身水腫,喘呼氣急,煩躁多渴,大小便不通,服熱藥不得者。
澤瀉 商陸 赤小豆(炒) 羌活(去蘆) 大腹皮 椒目 木通 秦艽(去蘆) 茯苓皮 檳榔(各一錢)
水鍾半,姜五片,煎九分服。
敷藥 治腹滿如石,或陰囊腫大,先用甘草嚼,後用此。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各等分)
為細末,用釅醋調面和藥,攤綿紙上,覆貼腫處,以軟綿裹住。
小胃丹
芫花(醋拌一宿,瓦器內炒黑,不可焦) 甘遂(長流水浸半日,煮,曬乾) 大戟(長流水煮,再用水洗,曬,各五錢) 大黃(濕紙裹煨,切,酒炒,一兩五錢) 黃柏(炒,三兩)
上為細未,以白朮膏丸,如蘿蔔子大,臨臥白湯送下,每服一錢,欲利,空心服。
十棗湯 見傷寒。
舟車神佑丸 去一切水濕、痰飲如神。
甘遂 芫花 大戟(各一兩,俱醋炒) 大黃(二兩) 輕粉(一錢) 黑牽牛(頭末,四兩) 青皮 陳皮 木香 檳榔(各五錢)
為細未,水丸,椒目大,空心服五丸,日三服。痞悶者,多服反煩滿,宜初服二丸,每服加二丸,快利為度。戴人每令病者先服百餘粒,繼以浚川等藥投之,五更當下,種種病出,輕者一二度,重者五六度方愈。藥雖峻急,為效極神,弱者,當依河間漸次進;實者,依戴人治之。
大聖浚川散
大黃(煨) 牽牛(取頭末) 郁李仁(各一兩) 木香(三錢) 芒硝(三錢) 甘遂(五分)
評曰:諸濕為土,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濕,秋涼則燥。嘗考戴人治法,假令肝木乘脾土,土不勝木,求救於子,已土能生庚金,味辛者為金,大加生薑,使伐肝木,然不開脾土,無由行也。先以舟車丸,通其閉塞之路,瀉其所不勝;後以薑汁調浚川散大下之,是瀉其所勝也。戴人每言,導水丸必用禹功散繼之,舟車丸必以浚川散繼之。
神芎導水丸 治一切因熱積聚。
黃芩(一兩) 黃連 川芎 薄荷(各五錢) 大黃(二兩) 滑石 黑醜(頭末,各四兩)
為末,水丸。有血積者,加桂五錢。
加味枳朮湯 治氣為痰飲所隔,心下堅脹,名曰氣分。
枳殼(麩炒) 官桂(去皮) 紫蘇 陳皮 檳榔 桔梗 白朮(炒) 五靈脂(炒) 木香(各八分) 半夏(薑製) 茯苓 甘草(各四分)
水二鍾,生薑三片,煎一鍾服。
椒仁丸 治先因經水斷絕,後至四肢浮腫,小便不通,血化為水。
椒仁 甘遂 續隨子(去皮,研) 附子(炮) 郁李仁 黑牽牛(炒) 五靈脂(研) 當歸 吳茱萸 玄胡索(各五錢) 芫花(醋浸,一錢) 蚖青(十枚,去頭、翅、足,米炒) 斑蝥(十枚,制同蚖青) 膽礬 信砒(各一錢) 石膏(二錢)
為末,糊丸,雞頭大,每服一丸,橘皮湯下。藥雖峻厲,所用不多,畏而不服,有養病害身之患。
雞矢醴法
羯雞矢(八合。炒微焦)
無灰好酒二碗,煎至碗半,濾去汁,五更熱飲則腹鳴,辰巳時行二三次黑水,次日足有皺紋;又飲一次,漸皺至膝上而愈。
雞金散
雞里金(一具,焙) 真沉香(二錢) 砂仁(三錢) 陳香櫞(去白,五錢)
為末,每用一錢五分,薑湯下,虛者參湯下。
中滿分消丸 治中滿熱脹,有寒者忌服。
黃芩(去腐,炒,一兩) 黃連(炒,五錢) 薑黃 白朮(炒) 人參(去蘆) 甘草(炙) 豬苓(去皮,各一錢) 白茯苓(去皮) 乾生薑 砂仁(各二錢) 枳實(炒) 半夏(泡,各五錢) 厚朴(姜炒,一兩) 知母(炒,四錢) 澤瀉 陳皮(各三錢)
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
中滿分消湯 治中滿寒脹,熱者忌用。
黃耆(炒) 吳茱萸(炒) 厚朴(薑製) 草豆蔻 黃柏(各五分) 益智仁 半夏(制) 茯苓 木香 升麻(各三分) 人參 青皮(炒) 當歸 黃連(炒) 澤瀉 生薑 麻黃(不去節) 柴胡 乾薑(炒) 川烏 蓽澄茄(各二分)
水二鍾,煎一鍾服。
禹餘糧丸 許學士、朱丹溪</a>皆贊此方為水脹之聖藥。
蛇含石(大者三兩,鐵銚盛,燒通紅,鉗取出,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極細。) 禹餘糧石(三兩) 真針砂(五兩,淘淨,炒乾,用醋二鍾,同禹糧銚內煮乾,更用銚並藥燒紅,傾淨磚地上候冷,研極細。) 羌活 木香 茯苓 川芎 牛膝(酒浸) 桂心 白豆蔻 大茴香(炒) 蓬朮(炮) 附子(炮) 乾薑(炮) 青皮 京三稜(炮) 白蒺藜 當歸(酒浸,各五錢)
為末,入前三味拌勻,蒸餅丸如桐子大。食前白湯下三十丸至五十丸。前三味非甘遂,芫花之比,又有各項藥扶持,虛人、老人,亦可服也。最忌鹽,一毫入口,發疾愈甚。服藥後即於不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每日三服,更以溫補藥助之,真神方也。
土狗一名螻蛄,(焙乾為末,用上半節即消上身之水,下半身即消下身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方士以此為神奇。)
積聚
《靈樞》曰: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病起於下;風雨襲虛,病起於上。喜怒不節,內傷於臟,故起於陰;清濕襲虛,陰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下;風雨襲虛,陽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上。
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腠理開,邪從毛髮入,著孫絡之脈。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濯濯有音,寒則脹滿雷引,故時切痛。孫絡脈之細者。有水則濯濯有聲,動而得也。有寒則雷鳴相引,不動亦得也。
著陽明之經,挾臍而居,飽則大,飢則小。胃受水穀,故飽則大,飢則小也。著於緩筋,飽則痛,飢則安。緩筋在肌肉之間,故與陽明之積同。著於腸胃之募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則安,飢則痛。募原者,皮裡膜外也。著於伏沖之脈,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伏沖,即衝脈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沖。其上行者循背裡,絡於督脈,其下行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故揣按則應手而動,起手則熱氣下行也。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不見,按之不得。膂筋在脊內,故居腸胃之後,飢則腸空,故積可見;飽則腸滿蔽之,故積不可見也。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凡諸輸穴,皆經氣聚會之處,所以通血氣,若不通則津液干壅。此以上謂風雨襲陰之虛,病起於上而積生也。
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厥氣生足悗,足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寒氣上入於腸胃則?脹,?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厥者,逆也。寒逆於下,故生足悗,言肢節痛而不利也。血受寒則凝澀,漸入腸胃,則陽氣不化,故為?脹,腸外汁沫不散,則日以成積。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食傷腸胃,汁溢膜外,與血相搏,乃成食積。又或用力傷陰陽之絡,以動其血,血得寒沫,相聚腸外,乃成血積。貪口腹,妄作勞者多有之。
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寒邪中於外,喜怒傷其內,氣因寒逆,則六經之輸不通,溫暖之氣不行,陰血凝聚,血因氣逆而成積,此性情乖戾者多有之。積之始生節,寒氣下逆而成積,卒然多食節,飲食起居而成積,卒然外中節,情志外傷挾寒成積。合三節而言,總是清濕襲陰之虛,病起於不而而成積也。
《難經》曰:積者,五臟所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六腑所成。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令人嘔逆,或兩脅痛引小腹,足寒轉筋。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如覆杯,氣逆背痛,久則喘咳。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則令人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大如覆杯,痞蹇吐泄,久則飲食不為肌膚。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若豚狀,上下無時,久則喘逆,骨痿少氣。
癥者,按之應手,亦如五積之不移。瘕者,假物成形,如血鱉、石瘕之類。痃,皮厚也,在肌肉之間而可見者也。癖者,僻也;內結於隱僻,外不可見也。
愚按: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如小人在朝,由君子之衰也。正氣與邪氣勢不兩立,若低昂然,一勝則一負。邪氣日昌,正氣日削,不攻去之,喪亡從及矣。然攻之太急,正氣轉傷,初、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講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為義。日積月累,匪伊朝夕,所以去之亦當有漸,太亟則傷正氣,正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
余嘗制陰陽兩積之劑,藥品稍峻,用之有度,補中數日,然後攻伐,不問其積去多少,又與補中,待其神壯則復攻之,屢攻屢補,以平為期。此余獨得之訣,百發百中者也。經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半而已。故去積及半,純與甘溫調養,使脾氣健運,則破殘之餘積,不攻自走,必欲攻之無餘,其不遺人夭殃者鮮矣。經曰:壯者氣行即愈,怯者著而為病。潔古云:壯盛人無積,虛人則有之,故當養正則邪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一二小人自無容身之地。雖然,此為輕淺者言耳,若大積大聚,不搜而逐之,日進補湯無益也。審知何經受病,何為成疾,見之既確,髮直人之兵以討之,何患其不愈?《兵法》云: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是亦醫中之良將也夫!
脈候
堅強者生,虛弱者死。細沉附骨者,積脈也,沉而有力為積,脈沉緊者有寒積,脈浮而牢積聚也。
醫案
襄陽群守於鑑如,在白下時,每酒後腹痛,漸至堅硬,得食輒痛。余診之曰:脈浮大而長,脾有大積矣。然兩尺按之軟,不可峻攻,令服四君子湯七日,投以自制攻積丸三錢,但微下,更以四錢服之,下積十餘次,皆黑而韌者。察其形不倦,又進四錢,於是腹大痛,而所下甚多,服四君子湯十日.又進丸藥四錢,去積三次,又進二錢,而積下遂至六七碗許,脈大而虛,按之關部豁如矣。乃以補中益氣調補,一月痊愈。
親家,工部王漢梁,鬱怒成痞,形堅而甚痛,攻下大多,遂泄瀉不止,一晝夜計下二百餘次。一月之間,肌體骨立,神氣昏亂,舌不能言,已治終事,待斃而已。余診之曰:在證雖無活理,在脈猶有生機,以真臟脈不見也。舉家喜曰:諸醫皆曰必死,何法之治而可再起耶?余曰:大虛之候,法當大溫大補,一面用枯礬、龍骨、粟殼、樗根之類以固其腸;一面用人參二兩、熟附五錢,以救其氣。三日之間,服參半斤,進附二兩,瀉遂減半,舌轉能言,更以補中益氣加生附子、乾薑,並五貼為一劑,一日飲盡。如是者一百日,精旺食進,瀉減十九,然每日夜猶下四五行,兩足痿廢,用仙茅、巴戟、丁、附等為丸,參附湯並進。計一百四十日,而步履如常,痞瀉悉愈。向使委信不專,有一人參以他說,有片語畏多參、附,安得有再生之曰哉?詳書之,以為信醫不專者之藥石!
社友姚元長之內,久患痞積,兩年之間,凡攻擊之劑無遺用矣,而積未盡除,形體尪羸。余聞之而告其友曰:積消其半,不可伐已,但用補湯,元氣一復,病祟全祛耳。元長信之,遂作補丸,服畢而痞果全消。逾三年調理失宜,胸腹痛甚,醫者以痛無補法,用理氣化痰之藥,痛不少衰。余診之,大而無力,此氣虛也,投以歸脾湯加人參二錢,其痛立止。
給諫侯啟東,腹中嘈痛。余按其左脅,手不可近,凡飲食到口,喉間若有一物接之者然。余曰:脈大而數,腹痛嘔涎,面色痿黃,此虛而有濕,濕熱相兼,蟲乃生焉。當煎人參湯送檳黃丸,以下蟲積,蟲若不去,雖服補湯,竟何益乎?豫瞻先生,畏謹之至,不敢輕投,終莫能起。
倒倉法 肥嫩牡黃牛肉三十斤,切小塊,去筋膜,長流水煮爛,濾去滓,取汁入鍋中,慢火熬至琥珀色則成矣。先令病人斷欲食淡,前一日不食夜飯,設一室,明快而不通風,置穢桶瓦盆貯吐下之物,另一磁盆盛所出之溺。病者入室,飲汁積至一二十杯,寒則重湯溫而飲之。飲急則吐多,飲緩則下多,先急後緩,吐利俱多,因病之上下而為之,活法也,以去盡病根為度。吐下後必渴,不得與湯,以自出之溺飲之,非惟止渴,抑且浣濯余垢。倦睡覺飢,先與稠米湯,次與淡稀粥,三日後方少與菜羹,次與罕粥調養,一月沉疴悉安。以後忌牛肉數年。積久形成,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自非刮腸刮骨之神,可以丸散犯其藩牆乎?肉液充滿流行,有如洪水泛漲,浮槎陳朽,皆順流而下,不可停留,犯屬凝滯,一洗而通。
新制陰陽攻積丸 治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蟲積、痰食,不問陰陽皆效。
吳茱萸(泡) 乾薑(炒) 官桂(去皮) 川烏(炮,各一兩) 黃連(炒) 半夏(洗) 橘紅 茯苓 檳榔 厚朴(炒) 枳實(炒) 菖蒲(忌鐵) 玄胡索(炒) 人參(去蘆) 沉香 琥珀(另研) 桔梗(各八分) 巴霜(另研,五錢)
為細末,皂角六兩,煎汁,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八分、漸加一錢五分,生薑湯送下。
千金硝石丸
硝石(六兩) 大黃(八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為細末,用三年苦酒三升,置器中,以竹片為準,每入一升,刻一痕,先入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余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忌風冷,宜飲粥將息。
肥氣丸 治肝之積在左脅下。春、夏加黃連五錢
柴胡(二兩) 黃連(七錢) 厚朴(五錢) 椒(去閉口者,炒,四錢) 甘草(炙,三錢) 廣朮(炮) 昆布 人參(各二錢半) 皂角(去皮弦子,煨) 茯苓(各一錢半) 川烏(炮,一錢二分) 乾薑 巴霜(各五分)
除茯苓、皂角、巴豆為細末,另研茯苓、皂角為末,和勻方入巴豆,蜜丸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兩丸加服,積去大半,勿服。
息賁丸 治肺之積,在右脅下。
厚朴(姜炒,八錢) 黃連(炒,一兩三錢) 人參(去蘆,二錢) 乾薑(炮) 茯苓(另末) 川椒(炒,去汗) 紫菀(去苗,各一錢五分) 桂枝 桔梗 京三稜(炮) 天門冬 陳皮 川烏(炮) 白豆蔻(各一錢) 青皮(五分) 巴霜(四分)
丸法、服法,俱同肥氣丸。
伏梁丸 治心之積,起臍上。
黃連(一兩五錢) 人參 厚朴(薑製,各五錢) 黃芩(三錢) 肉桂 茯神 丹參(炒,各一錢) 川烏(炮) 乾薑(炮) 紅豆 菖蒲 巴豆霜(各五分)
丸服法,同肥氣丸。
痞氣丸 治脾之積,在胃脘。
厚朴(姜炒,五錢) 黃連(八錢) 吳茱萸(炮,三錢) 黃芩 白朮(各二錢) 茵陳(酒炒) 砂仁 乾薑(炒,各一錢五分) 茯苓(另末) 人參 澤瀉(各一錢) 川烏(炮) 川椒(各五分) 巴霜(另研) 桂(各四分)
丸服法,同肥氣丸。
奔豚丸 治腎之積,發於小腹,上至心下。
厚朴(薑製,七錢) 黃連(炒,五錢) 苦楝子(酒煮,三錢) 茯苓(另末) 澤瀉 菖蒲(各二錢) 玄胡索(一錢五分) 附子 全蠍 獨活(各一錢) 烏頭(炮) 丁香(各五分) 巴霜(四分) 肉桂(二分)
丸、服法,同肥氣丸。秋、冬另加厚朴五錢。
三聖膏
石灰(十兩,篩過極細,炒紅)
用好醋熬成膏,入大黃末一兩,官桂末五錢,攪勻,瓦器封貯,紙攤,烘暖貼患處。
補中益氣湯 方見類中風。
四君子湯
歸脾湯
大全大補湯 三方俱見虛癆。
酒積
輕者,葛根、神麯、黃連、白豆蔻;甚者,用甘遂、牽牛。
氣積
輕者,木香、枳殼、厚朴、橘紅;甚者枳實、牽牛。
血積
輕者,乾漆、桃仁、牡丹、歸尾、赤芍藥、紅花;甚者,大黃、虻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痰積
輕者,半夏、瓜蔞;甚者,滾痰丸;老痰,海石、瓦楞子;痰在皮裡膜外,白芥子。
水積
輕者,五苓散;甚者,商陸、甘遂、芫花。
茶積
輕者,薑黃、芝麻;甚者,茱萸、椒、姜。
癖積
輕者,三稜、蓬朮;甚者,巴霜、大黃。
谷積
輕者,麥芽、穀芽、神麯、砂仁;甚者,雞內金。
肉積
輕者,山楂、阿魏;甚者,硇砂、硝石。
蛋積
白豆蔻、橘紅、豆豉、薑汁。
菜積
丁香、肉桂、麝香。
面積
蘿蔔子、薑、酒煎。
魚鱉積
紫蘇、橘皮、木香、薑汁。白馬屎治鱉積。
狗肉積
杏仁、山楂。
蟲積
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
瘧積
鱉甲、草果。
反胃噎塞
噎塞者,食不得入,是有火也;反胃者,食入反出,是無火也。
《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者,結熱也。小腸結熱則血脈燥,大腸結熱則後不固,膀胱結熱則津液涸。三陽俱結,前後秘澀,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從下而復出也。
《黃帝針經》云:胃病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咽者,咽物之門戶。膈者,心肺之分野。不通者,濁氣在上,腎、肝吸入之陰氣不得不而反在上也,病在於胃。
愚按:反胃噎膈,總是血液衰耗,胃脘乾槁。槁在上者,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名曰噎塞;槁在下者,食雖可入,良久復出,名曰反胃。二證總名為膈,故《內經》止有三陽結,謂之膈一語。潔古分吐證為三端,上焦吐者,皆從於氣,食則暴吐;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或先吐而痛,或先痛而吐;下焦吐者,皆從於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巢氏浪分五噎十膈,支派繁多,惑人滋甚。惟張雞峰以為神思間病,法當內觀靜養,斯言深中病情。大抵氣血虧損,復因悲思憂恚,則脾胃受傷,血液漸耗,鬱氣生痰,痰則塞而不痛,氣則上而不下,妨礙道路,飲食難進,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虛傷,運行失職,不能熟腐五穀,變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雖入胃,復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在膈間受病,故通名為膈也。噎塞之吐,即潔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即潔古之下焦吐。王太僕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噎塞大都屬熱,反胃大都屬寒,然亦不可拘也。脈大有力,當作熱治;脈小無力,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以脈合證,以色合脈,庶乎無誤。經曰:能合色脈,可以萬全。此證之所以疑難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劑有妨於津液;方欲養血生津,恐潤劑有礙於中州。審其陰傷火旺者,當以養血為亟;脾傷陰盛者,當以溫補為先。更有憂恚盤礴,火鬱閉結,神不大衰,脈猶有力,當以倉公,河間之法下之。小小湯丸,累累加用,關扃自透,膈間痰盛,微微湧出,因而治下,藥勢易用</a>,設或不行,蜜鹽下導,始終勾引,自然宣通,此皆虛實陰陽之辨,臨證之權衡也。或泥於《金匱》、《局方》,偏主辛溫;或泥於《玉機》,《心法》,偏主清潤。凡若是者,皆賴病合法耳,豈云法治病乎?
死證
年滿六旬者,難治。稟厚,善守禁忌,尊信醫藥,亦有生者。糞如羊屎者,不治。口吐白沫者,不治。胸腹嘈痛如刀割者,死。
脈候
緊而滑者,吐逆。小弱而澀者,反胃。沉緩無力,或大而弱,為氣虛。數而無力,或澀小,為血虛。弦為痰,滑為痰。寸緊尺澀,胸滿不能食而吐。《難經》曰:脈革則吐逆。
醫案
邑宰張孟端夫人,憂怒之餘,得食輒噎,胸中隱隱痛。余診之曰:脈緊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陳加薑汁、竹瀝。長公伯元曰:半夏燥乎?余曰:濕痰滿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劑,病尚不減,改大半夏湯,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減,服二十劑而安。若泥半夏為燥,而以他藥代之,豈能愈乎?惟痰不盛,形不肥者,不宜與服也。
江右太學方春和,年近五旬,多欲善怒,患噎三月,日進粉飲一鍾,腐漿半鍾,且吐其半。六脈細軟,此虛寒之候也。用理中湯加人乳、薑汁、白蜜、半夏,一劑便減,十劑而日進糜粥。更以十全大補加竹瀝、薑汁,四十帖諸證皆愈。
南都徐奉誠,膈噎不通,渣質之物不能下咽,惟用人乳、醇酒數杯、吐沫不已,求治於余。余曰:口吐白沫,法在不治,脈猶未敗,姑冀萬一。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陳皮、桃仁、牛乳、白蜜、薑汁、連進十劑,白沫漸少,倍用參、術,三月全安。
嘉定錢遠之,二十五歲,以鼓盆之戚,悲哀過度,不能食飯,又十餘日,粥亦不能食,隨食隨吐,二便閉澀,自謂必死。求余診。余曰:脈按有力,非死證也。以酒蒸大黃加桃仁、當歸、砂仁、陳皮,蜜丸與服,凡五服而下燥屎乾血甚多,病若失矣。數日之間,能食倍常。
大半夏湯 治肥人痰盛,胃反嘔吐。
半夏(湯洗,五錢) 人參(三錢) 白蜜(三錢)
水三鍾,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煎至八分服。
香砂寬中湯 治氣滯胸痞,胃寒噎塞。
木香(磨) 白朮(炒) 陳皮 香附(各一錢半) 白豆蔻 砂仁 青皮 檳榔 半夏曲 茯苓(各一錢) 厚朴(薑製,一錢二分) 甘草(三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一杯,入蜜少許,食前服。
補氣運脾丸 治脾虛噎塞。
人參(二錢) 白朮(三錢) 橘紅 茯苓(各一錢五分) 黃耆(一錢,蜜炙) 砂仁(八分) 甘草(四分,炙) 半夏(一錢,無痰去之)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鍾,食遠服。
滋血潤腸湯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大便燥結。
當歸(酒洗,三錢) 芍藥(煨) 生地黃(各一錢五分) 紅花(酒洗)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黃(酒煨) 枳殼(炒,各一錢)
水鍾半,煎七分,入韭汁半酒鍾,食煎服。
人參利膈丸 治血少便燥,膈氣之聖藥也。
木香 檳榔(各七錢半) 人參 當歸(酒洗) 藿香 甘草 枳實(炒,各一兩) 大黃(酒蒸) 厚朴(薑製,各二兩)
為末,水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湯下。
丁沉透膈湯 治虛寒嘔吐,噎塞不通。
白朮(二錢,炒) 香附(炒) 砂仁 人參(各一錢) 丁香 麥芽 木香 肉果 白豆蔻 青皮(各五分) 沉香 厚朴(薑製) 藿香 陳皮(各七分半) 甘草(炙,一錢半) 半夏(湯洗七次) 神麯(炒) 草果(各二分半)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服。
秦川剪紅丸 治蟲血成膈氣。
雄黃(別研) 木香(各五分) 檳榔 三稜(煨) 蓬朮(煨) 貫仲(去毛) 乾漆(炒煙盡) 陳皮(各一兩) 大黃(一兩五錢)
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四生丸 治一切結熱。
北大黃(去皮,酒浸,一兩) 黑醜(淨取頭末,一兩) 皂角(去皮,生用一兩) 芒硝(五錢)
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
昆布丸 治噎塞妨礙,飲食不下。
昆布(洗出鹹水) 麥門冬(去心) 天門冬(去心) 訶黎勒(各一兩半) 木通 大黃(微炒) 朴硝 郁李仁(去皮尖,炒) 桂心 百合(各一兩) 羚羊角 杏仁(去皮尖,炒) 蘇子(炒) 射干(各五錢) 柴胡 陳皮(去白) 檳榔(各二錢半)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柿餅 燒灰存性,酒服一錢,數服即效。
白水牛喉 去兩頭節並筋膜,節節取下,米醋一碗,炙至醋盡,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甘蔗汁(二碗) 薑汁(一碗) 每服一碗,日三服,即不吐。
驢尿熱服半鍾,日服二次,便不吐。
雄豬肚烘乾為末,每服三錢,酒下。
貓胞一具,焙乾為末,水調服即效。
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老米湯調送一錢,日服三四次,頗有效。
蘆根五兩,水二杯,煎一杯,溫服,時時呷之,尤效。
杵頭糠布包,時時拭齒,另煎湯,時時呷之效。
補中益氣湯 見類中風。
理中湯 見傷寒。
凡反胃證得藥而愈者,切不可便與粥飯,惟以人參五錢、陳皮二錢、老黃米一兩,作湯細啜,旬日之後,方可食粥。倉廩未固,不宜便進米穀,常致不救。
瘧疾
黃帝曰:痎瘧皆生於風,其畜作有時者,何也?凡瘧皆名痎,昔人之解非也。畜者伏也,作者發也。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起於毫毛者,發寒毛豎也。伸欠者,呵欠也。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邪入於陰,則陰實陽虛,邪入於陽,則陽實陰虛。故虛實更作者,陰陽相移易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盛,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 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陽暑傷氣,其證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陰暑無汗,故留藏也。瘧必因於盛暑貪涼,不避風寒,或浴涼水,或食生冷,壯者邪不能幹,怯者舍於營衛,但外感於寒者多為瘧,內傷於冷者多為痢也。衛氣者,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其氣之舍深,則邪在臟矣。在腑者其行速,在臟者其行遲,故間日而作也。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宴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內,項骨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邪氣自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尾骶,復自後而前,故二十六日入於脊內,以注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邪在伏膂,循脊而上,無關節之阻,故九日而出缺盆,其氣日高,則自陰就陽,其陽日退,故作漸早也。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此重申上文未盡之義也。
夏傷於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淒滄之水寒,藏於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水寒者,浴水乘涼也。因暑受寒,汗不得出,寒邪先伏於皮膚,得秋風而病發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其間二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客,猶會也。邪在六腑,則氣遠會希,故間二日,或休數日也。觀此則丹溪所謂子、午、卯、酉日為少陰瘧,寅、申、巳、亥為厥陰瘧,辰、戌、醜、未為太陰瘧,非矣。子午雖曰少陰,而卯酉則陽明矣;巳亥雖曰厥陰,而寅申則少陽矣;丑未雖曰太陰,而辰戌則太陽矣。三日發者,猶可以此為言,四日作者,又將何以辨之?殊屬牽強。按此施治,未必無誤,不可以為訓也。
帝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秋瘧應四時者也。春、夏、冬之瘧,病形多異,四時皆能為瘧。秋病者寒盛,冬病者寒不甚,陽氣伏於內也。春病者惡風,夏病者多汗。
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傷寒門有溫瘧。氣藏於骨髓,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自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返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
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
愚按:經言: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又言:痎瘧皆生於風。又言:風寒之氣不常。又言: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此皆以風、寒、暑、濕為言也。語溫瘧則曰:風寒中腎。語癉瘧則曰:肺素有熱。夫冬寒既可以中腎,則心、肝、脾、肺四臟,獨無令氣之邪可以入客乎?肺熱既可以入瘧,則肝、脾、心、腎之氣鬱而為熱者,獨不可以成瘧乎?然語六氣道其常,語五臟者盡其變也。須知風與暑,陽邪也;寒與水,陰邪也。風者,陽中之涼氣也,暑者,熱中之寒氣也,由是則四者皆屬寒。
夫夏傷於暑,汗出腠開,當風浴水,淒滄之寒,伏於皮膚,及遇秋風,新涼束之,表邪不能外越,陰欲入而陽拒之,陽欲出而陰遏之,陰陽相薄,而瘧作矣。淺者病在三陽,隨衛氣以為出入,而一日一作:深者病在三陰,邪氣不能與衛氣並出,或間日,或三四日而作。作愈遲者,病愈深也。經之論瘧,無漏之矣。而仁齋、丹溪又分痰與食,飲與血,瘴與勞與牝,此不過瘧之兼證耳,非因而成瘧者也。
故治瘧者,察其邪之淺深,證之陰陽,令其自臟而腑,散而越之,邪去則安。古法:有汗欲其無汗,養正為先;無汗欲其有汗,散邪為急。然邪在陽者取汗易,邪在陰者取汗難,必使由陰而陽,由晏而早,乃得之也。又熱多者,涼藥為君;寒多者,溫藥為主。至於痰、食、血、飲、瘴、勞與牝之七證,各隨其甚者而兼理之。世俗又有鬼瘧之名,此為時行疫氣,投平胃散無不截者。
總之,脈實、證實者,攻邪以治標;脈虛、證虛者,補正以治本。久瘧必虛,惟人參、生薑各一面,連投二服於未發之前,莫不應手取效。貧困者,白朮可代,血虧者,當歸可代。近世不明表裡虛實,輒用知母、石膏、芩、連、梔、柏,若表未解而得此寒涼,則寒邪愈固;或用常山、草果、巴豆、砒、雄,若正已虛而得此克伐,則元氣轉虛。故夫綿延不已者,皆醫之罪耳,豈病之咎耶?
發散
瘧疾多因風、寒、暑、濕,天之邪氣所傷,當分經絡而發汗,其七情、痰、食、血、水,皆兼見之候,隨證治之。
風瘧
惡寒自汗,煩躁頭疼,必先熱後寒,宜柴胡、蘇葉、細辛、白芷、羌活、生薑之類。
溫瘧
受冬月之寒,復因暑風而發,亦先熱後寒。如熱多者,小柴胡湯;寒多者,小柴胡湯加桂。
寒瘧
納涼之風寒,沐浴之水寒,先受於腠中,復因秋風涼肅而發,先寒後熱,宜羌活、紫蘇、生薑之類,散其太陽之邪,次用柴胡湯。近來不問何經,但用柴胡者,非也。
癉瘧
肺素有熱,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少氣煩冤,手足熱而嘔,此但熱而不寒,盛暑發者,人參白虎湯;秋涼發者,小柴胡湯。
濕瘧
汗出澡浴,或冒雨,或濕襲,其證身體重而痛,嘔逆脹滿,胃苓湯加羌活、紫蘇。
牝瘧
陽氣素虛,當盛暑時,乘涼飲冷,陰盛陽虛,故但寒而不熱也。柴胡薑桂湯。
食瘧
或肥貧無度,或生冷受傷,食滯痰生,其證飢而不能食,食則脹滿,嘔吐腹痛,青皮、草果、豆蔻、砂仁、神麯、山楂之類。
瘴瘧
嶺南地方,天氣炎,山氣濕,多有嵐瘴之毒。發時迷悶,甚則狂妄,亦有不能言者,皆由血瘀於心,涎聚於脾,須疏通大府,涼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黃、木香。
癆瘧
或素有弱證,或因瘧成癆,十全大補湯,有熱者去桂。
瘧母
治之失宜,營衛虧損,邪伏肝經,脅下有塊,此證當以補虛為主,每見急攻塊者,多致不救,六君子湯加木香、肉桂、蓬朮、鱉甲。
鬼瘧
俗以夜發為鬼瘧,非也。邪入陰分,發於六陰,宜四物湯加知母、紅花、升麻、柴胡。提起陽分,方可截之。惟時行不正之氣,真鬼瘧也,平胃散加雄黃、桃仁。
截瘧法
瘧發四五遍後,曾經發散者,方可截之,何首烏散、常山飲、獨蒜丸。久瘧大虛者,人參一兩、生薑一兩,連進三服。若病初起,未經發散,遽用酸收劫止之劑,必致綿延難愈,或變成他證,不可不謹也。
脈候
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而浮大可吐之,微則為虛。代散者死。
醫案
太史楊方壺,瘧髮間日,脈見弦緊,兩發後苦不可支,且不能忌口,便懇截之。余曰:邪未盡而強截之,未必獲效,即使截住,必變他證,不若治法得所,一二劑間,令其自止。升麻、柴胡各二錢,提陽氣上升,使遠於陰而寒可止;黃芩、知母各一錢五分,引陰氣下降,使遠於陽而熱自已;以生薑三錢,劫邪歸正,甘草五分,和其陰陽。一劑而減半,再劑而竟止矣。
新安程武修患瘧,每日一發,自已、午時起,直至次日寅、卯而熱退,不逾一時,則又發矣。已及一月,困頓哀苦,命兩郎君叩首無算,以求速愈。余曰:頭痛惡寒,脈浮而大,表證方張,此非失汗,必誤截也。武修云:寒家素有截熱丸,百發百中,弟服之病熱增劇,何也?余曰:邪未解而劇止之,邪不能伏,請以八劑四日服盡,決效耳。石膏、黃芩各三錢,抑陽明之熱,使其退就太陰;白豆蔻三錢、生薑五錢,救太陰之寒,使其退就陽明;脾胃為夫妻,使之和合,則無陰陽乖亂之衍。半夏、檳榔各一錢五分,去胸中之痰;蘇葉二錢,發越太陽之邪;乾葛一錢,斷入陽明之路。甫三劑而瘧止。改用小柴胡倍人參,服四劑,補中益氣服十劑,而瘥。
相國沈銘縝,丙辰秋患瘧吐蛔,悶不思食,六脈沉細。余曰:瘧傷太陰,中寒蛔動也。用理中湯加烏梅三個、黃連五分,進四劑後,胸中豁然,寒熱亦減,蛔亦不吐。去黃連,加黃耆二錢,生薑五錢,五劑而瘧止。以手書謝云:早年攻苦,即有寒中之患。醫者但明疏氣,不解扶陽,積困於今。雖當盛暑,寒冷不敢沾唇。此獨不肖自知之耳,瘧發蛔動,幾為性命之憂!幸老年侄隔垣之視,一匕回春,豈第超邁庸儔,直當上參和、扁。嗣此有生,詎非慈造!鐫之焦府,與日偕長矣。
清脾飲 治瘧疾脈來弦數,或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
青皮(炒) 厚朴(薑製) 白朮(炒黃) 黃芩 草果(各八分) 柴胡 茯苓 半夏(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炙)
水一鍾,生薑五片,煎一鍾服。近來不問虛實,概用此湯,過矣。
白虎加桂枝湯 治但熱不寒,及有汗者。
知母(一錢二分) 桂枝(五分) 甘草(五分) 粳米(一錢) 石膏(五錢)
水鍾半,煎八分服。
參蘇飲 方見傷風。
小柴胡湯 方見傷寒。
補中益氣湯 方見類中風。
涼膈散 方見中風。
理中湯 方見傷寒。
十全大補湯、六君子湯 方見虛癆。
香薷飲 方見中暑。
二術柴胡湯 諸瘧必用。
白朮(炒焦) 蒼朮(炒) 柴胡 陳皮(各七分) 甘草(四分)
水鍾半,生薑五片,煎八分服。一日一發,乃午前發,邪在陽分,加枯芩、茯苓、半夏;熱甚口渴,加石膏、麥門冬。間日或三四日發,或午後及夜發者,邪在陰分,加四物湯、酒炒黃耆、紅花,提起陽分,方可截之。脈虛神倦,加人參、黃耆;傷食加神麯、麥芽、山楂、黃連;痰多加生薑、半夏;要截,加檳榔、常山、烏梅。
常山飲 治瘧痰在胸,用此吐之。若用砒霜之類,即使瘧愈,脾胃受傷,須用此湯為穩。
常山(一兩,酒炒)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苦酒浸一宿,多炒透熟,即不吐。
露姜飲 治痰瘧、寒瘧。
生薑(四兩)
連皮搗汁一碗,露一宿,空心服。
交加雙解飲子 治瘴瘧神效。
肉豆蔻(二大枚) 草豆蔻(二枚) 厚朴(五錢) 甘草(四錢) 生薑(四錢)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五藥俱一半生,一半熟。
瘧母丸 元氣不甚虛者宜此。
青皮 桃仁 紅花 麥芽(各二兩) 鱉甲(四兩,醋炙) 海粉 香附 三稜 蓬朮(各一兩半)
十味俱用醋煮,神麯糊丸,桐子大,每服三錢,薑湯送下。
祛瘧飲 三發後可用,因其衰而減之,立效。
知母(去毛、酒炒,五錢) 貝母(去心,九分) 柴胡(去蘆,七分) 檳榔(八分) 陳皮(去白) 山楂肉 枳實(各一錢五分) 甘草(去皮,炙,三分)紫蘇(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渣用水二鍾,煎八分,俱露一宿,臨發日五更服頭煎,未發前一時服二煎。
截瘧飲 虛人久瘧不止,此極見效。
黃耆(酒炙,二錢) 人參 白朮(炒) 茯苓(各一錢五分) 甘草(六分) 砂仁 草果 橘紅(各一錢) 五味子(八分) 烏梅(三枚)
水二鍾,生薑十大片,棗二枚,煎一鍾服。
何首烏忌鐵為末,酒調下三錢,臨發先服,或煎湯服。
獨蒜(十二枚,煨熟) 桃仁(一百粒,去皮尖,炒) 搗爛,入黃丹丸,如綠豆大,每服九丸,發日五更,面東酒送下。
桃仁一味,研爛,不犯水,加黃丹丸,五月五日合。
常山末(二錢,酒浸,炒透,即不發吐。) 烏梅肉(四枚),研爛為丸,此截瘧必效之方,世俗畏常山發吐,不知其有神功,但炒透即不吐耳。
生鱉甲(不見湯煮者)醋炙黃,為末,烏梅肉為丸,每服三錢,必效。
痢疾
經名腸澼,古稱滯下。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腸中下痢曰腸澼,便血者赤痢也。陽勝陰衰則身熱,故死;營氣不傷則身不熱,故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白沫者,白痢也。病屬陰而見陰脈為順,故沉則生;陽脈為逆,故浮則死;有屬熱者,不拘此例。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膿血者,赤白兼下也。懸絕者,脈至如絲懸懸欲絕也。邪實正虛故死,滑因血盛未氣傷故生。帝曰: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身不熱,脈不懸絕,皆非死候也。若不滑而澀,不大而小,乃死證也。故滑大為生,澀小為死也。以臟期者,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肺見丙丁死,脾見甲乙死,腎見戊巳死也。
愚按:痢之為證,多本脾腎,脾司倉廩,土為萬物之母,腎主蟄藏,水為萬物之元,二臟根本之地,投治少差,冤沉幽冥,究其疵誤,皆寒熱未明,虛實不辨也。晚近不足論,即在前賢,頗有偏僻,如《局方》與復庵,例行辛熱,河間與丹溪,專用苦寒,何其執而不圓,相去天壤耶?
夫痢起夏秋,濕蒸熱鬱,本乎天也;因熱就涼,過吞生冷,由於人也。氣壯而傷於天者,鬱熱居多,氣弱而傷於人者,陰寒為甚。濕土寄旺四時,或從於火,則陽土有餘,而濕熱為病,經所謂敦阜是也;或從於水,則陰土不足,而寒濕為病,經所謂卑監是也。言熱者遺寒,言寒者廢熱,豈非立言之過乎?
至以赤為熱,白為寒,亦非確論,果爾,則赤白相兼者,豈真寒熱同病乎?必以見證與色脈辨之,而後寒熱不淆也。須知寒者必虛,熱者必實,更以虛實細詳之,而寒熱愈明耳。脹滿惡食,急痛懼按者,實也;煩渴引飲,喜冷畏熱者,熱也;脈強而實者,實也;脈數而滑者,熱也;外此則靡非虛寒矣。
而相似之際,尤當審察。如以口渴為實熱似矣,不知凡系瀉痢,必亡津液,液亡於下,則津涸於上,安得不渴?更當以喜熱喜冷分虛實也。以腹痛為實熱似矣,不知痢出於臟,腸胃必傷,膿血剝膚,安得不痛?更發以痛之緩急,按之可否,臟之陰陽,腹之脹與不脹,脈之有力無力分虛實也。以小便之黃赤短少為實熱似矣,不知水從痢去,溲必不長,液以陰亡,溺因色變,更當以便之熱與不熱,液之固與不固,色之澤與不澤,分虛實也。以裡急後重為實熱似矣,不知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閉,更當以病之新久,質之強弱,脈之盛衰,分虛實也。
至於治法,須求何邪所傷,何臟受病,如因於濕熱者,去其濕熱;因於積滯者,去其積滯;因於氣者調之,因於血者和之。新感而實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可以塞因塞用。是皆常法,無待言矣。
獨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虛。而醫之治痢者,百無一補。氣本下陷,而再行其氣,後重不益甚乎?中本虛衰,而復攻其積,元氣不愈竭乎?濕熱傷血者,自宜調血,若過行推蕩,血不轉傷乎?津亡作渴者,自宜止泄,若但與滲利,津不轉耗乎?世有庸工,專守痛無補法,且曰:直待痛止,方可補耳,不知因虛而痛者,愈攻則愈虛愈痛矣。此皆本末未明,但據現在者為有形之疾病,不思可慮者在無形之元氣也。請以宜補之證悉言之:脈來微弱者可補,形色虛薄者可補,疾後而痢者可補,因攻而劇者可補。然而尤有至要者,則在脾腎兩臟,如先瀉而後痢者,脾傳腎為賊邪難療,先痢而後瀉者,腎傳脾為微邪易醫,是知在脾者病淺,在腎者病深,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未有久痢而腎不損者。故治痢不知補腎,非其治也。
凡四君、歸脾、十全、補中皆補脾虛,未嘗不善,若病在火衰,土位無母,設非桂、附,大補命門,以復腎中之陽,以救脾家之母,則飲食何由而進,門戶何由而固,真元何由而復耶?若胃熱不前,僅以參、術補土,多致不起,大可傷矣!
積分新舊
舊積者,濕熱食痰也,法當下之;新積者,下後又生者也,或調或補,不可輕攻。若因虛而痢者,雖舊積亦不可下,但用異功散,虛回而痢自止。丹溪有先用參、術,補完胃氣而後下者,亦一妙法也,虛者宜之。
色黑有二
焦黑者,熱極反兼勝己之化,芍藥湯;黑如漆之光者,瘀血也,桃仁承氣湯。
裡急
裡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者承氣湯,輕者芍藥湯,裡急頻見汙衣者,虛也,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肉果。
後重
邪迫而後重者,至圊稍減,未幾復甚,芍藥湯。虛滑而後重者,圊後不減,以得解愈虛故也,真人養臟湯。下後仍後重者,當甘草緩之,升麻舉之。
虛坐努責
虛坐而不得大便,血虛故里急,宜歸身、地黃、芍藥、陳皮之屬。
噤口
食不得入,到口即吐,有邪在上膈、火氣衝逆者,黃連、木香、桔梗、橘紅、茯苓、菖蒲。有胃虛嘔逆者,治中湯。有陽氣不足,宿食未消者,理中湯加砂仁、陳皮、木香、豆蔻。有肝氣嘔逆者,木香、黃連、吳茱萸、青皮、芍藥之類。有水飲停聚者,輕者五苓散,重者加甘遂。有積穢在下,惡氣熏蒸者,承氣湯。石蓮為末,陳皮湯調下。石蓮即蓮子之老者,市中皆木蓮,不可用。丹溪用人參、黃連煎濃,加薑汁細細呷之,如吐再吃,但得一呷下咽便開。
休息痢
屢止屢發,久不愈者,名曰休息。多因兜澀太早,積熱未清,香連丸加參、朮、甘草、茯苓、枳實,有調理失宜者,隨證治之。有虛滑甚者,椿根白皮東引者,水浸一日,去黃皮,每兩配人參一兩、煨木香二錢、粳米三錢,煎湯飲之。或大斷下丸。
腹痛
因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宜桔梗開之,白芍藥、甘草、陳皮、木香、當歸為主。惡寒加乾薑,惡熱加黃連。
肛門痛
熱留於下,宜槐花、木香。挾寒,理中湯。
蟯蟲痢
其形極細,九蟲之一也。胃弱腸虛,則蟯蟲乘之,或癢,或從穀道中溢出,雄黃銳散,方見傷寒。內服桃仁、槐子、蕪荑。
死證
下純血者死,如屋漏水者死,大孔如有筒者死,唇若塗朱者死,發熱不休者死,色如魚腦,或如豬肝者,皆半生半死。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是謂五虛,死。惟用參、附,十可救一。
脈候
沉、小、細、微者吉,洪、大、滑、數者凶。仲景云:沉弦者重,脈大者為未止,微弱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醫案
屯院孫瀟湘夫人,下痢四十日,口乾發熱,飲食不進,腹中脹悶,完穀不化。尚有謂其邪熱不殺穀者,計服香、連、枳殼、豆蔻、厚朴等三十餘劑,絕谷五日,命在須臾。迎余診之,脈大而數,按之豁然,詢得腹痛而喜手按,小便清利,此火衰不能生土,內真寒而外假熱也。亟煎附子理中湯,冰冷與服,一劑而痛止,六劑而熱退食進,兼服八味丸二十餘日。霍然起矣。
淮安郡侯許同生令愛,痢疾腹痛,脈微而軟,余曰:此氣虛不能運化精微,其窘迫後重者,乃下陷耳。用升陽散火湯一劑,繼用補中益氣湯十劑,即愈。
文學顧偉男之內,痢疾一月,諸藥無功。余診之曰:氣血兩虛,但當大補,痢家藥品一切停廢,以十全大補連投十劑,兼進補中益氣,加薑、桂二十餘劑而安。
兵尊張綱庵,秋間患痢,凡香連、枳樸等劑,用之兩月而病不衰。余診之,滑而有力,失下之故也。用香、連、歸、芍、陳皮、枳殼,加大黃三錢,下穢物頗多,診其脈尚有力,仍用前方,出積滯如魚腸者約數碗,調理十餘日而痊。
撫臺毛孺初,痢如魚腦,腸鳴切痛,聞食則嘔,所服皆芩、連、木香、菖蒲、藿香、橘紅、芍藥而已。後有進四君子湯者,疑而未果。飛艇相招,兼夜而往。診得脈雖洪大,按之無力,候至右尺,倍覺濡軟,余曰: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亟須參、附,可以回陽。孺翁曰:但用參、術可得愈否?余曰:若無桂、附,雖進參、術,無益於病,且脾土大虛,虛則補母,非補火乎?遂用人參五錢,熟附一錢半,炮姜一錢,白朮三錢。連進三劑,吐止食粥,再以補中益氣加薑、附十四劑後,即能視事。
大黃湯 治膿血稠黏,裡急後重,腹痛脈實。
錦紋大黃(一兩)
好酒二鍾,浸半日,煎至鍾半,去渣,分二次服。
芍藥湯 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芍藥(一錢五分) 當歸 黃連 黃芩(各八分) 大黃(一錢) 桂(五分) 甘草(炒) 檳榔(各四分) 木香(五分)
水二鍾,煎一鍾服,痢不減,漸加大黃。
白朮黃芩湯 服前藥,痢雖除,更宜調和。
白朮(三錢,土炒) 黃芩(二錢) 甘草(一錢)
水鍾半,姜三片,煎八分服。
承氣湯 見傷寒。
藿香正氣散 見中風。
蘇合香丸 見中風。
黃連丸
乾薑(炮) 黃連(炒) 砂仁(炒) 川芎 阿膠(蛤粉炒) 白朮(各一兩) 乳香(另研,三錢) 枳殼(麩炒,五錢)
為末,鹽梅三個,取肉少入醋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白湯送下,食前服。
蒼朮地榆湯 治脾經受濕,下血痢。
蒼朮(六錢,炒) 地榆(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服。
鬱金散 治熱毒痢,下血不止。
真鬱金 槐花(炒,各五錢) 甘草(炙,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豆豉湯調下。
芍藥黃芩湯
黃芩 芍藥(各二錢) 甘草(一錢)
水鍾半,煎八分服。
香連丸
黃連(二十兩,吳茱萸十兩,水拌,同炒令赤,去茱萸) 木香(四兩八錢八分)
上為細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米湯送下。
導氣湯
木香 檳榔 黃連(各六分) 大黃 黃芩(各一錢五分) 枳殼(一錢,炒) 芍藥(六錢) 當歸(三錢)
分二服。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服。
真人養臟湯 治虛寒痢疾,久而不愈。
人參 白朮(炒) 當歸(各六分) 白芍藥 木香(各一錢六分) 甘草(炙) 肉桂(各八分) 肉果(麵裹,煨,五分) 粟殼(蜜炙,三錢六分) 訶子肉(一面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理中湯 見傷寒。
治中湯 即理中湯加陳皮、青皮。
補中益氣湯 見類中風。
異功散 四君子湯 十全大補湯 歸脾湯 俱見虛癆。
倉廩湯 治噤口痢,乃熱毒衝心。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前胡 川芎 羌活 獨活 桔梗 柴胡 枳殼 陳倉米(各八分)
水二鍾,生薑三片,煎一鍾服。
訶黎勒丸 治休息痢。
樗白皮(二兩) 訶子(五錢,去核) 母丁香(三十粒)
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錢,陳米湯入醋少許送下,日三服。
蕪荑丸 治久痢,及下部有蟲。
蕪荑(炒) 黃連(各二兩) 蚺蛇膽(五錢)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錢,食前杏仁湯下。
瓜蔞散 治五色痢久不愈。
瓜蔞(一枚,黃色者,炭火煨存性,蓋地上一宿,出火毒)
上研細末,作一服,溫酒調下。
大斷下丸 治臟寒久痢。
高良薑(一兩五錢) 乾薑(炮,一兩五錢) 細辛(一兩五錢) 龍骨(研) 枯礬 赤石脂 肉豆蔻(麵煨) 訶子肉(各一兩) 牡蠣(煅,一兩) 附子(制,一兩) 石榴皮(醋浸,炒黃)
上為細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米湯下。
泄瀉
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邪氣留連,乃為洞泄。肝應於春,屬木主風,春傷於風,肝受邪也。木旺則賊土,夏令助其濕則生飧泄。飧泄者,下利清穀也。邪氣久而不去,脾土大虛,水來侮之,則倉廩不藏而為洞泄。洞泄者,下利清水也。又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清氣本上升,虛則下陷,陷下則不能收而飧泄。又曰:濕勝則濡泄。土強制水,濕邪不幹,腸胃自固,土虛濕勝,濡泄至矣。又曰: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暴注者,卒暴注泄也。腸胃有熱,傳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下迫者,後重裡急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水穀不化,澄澈清冷,皆得寒水之化,如秋冬寒涼,水必澄清也。夫火熱之證,必以暴至;寒水之證,必以漸成。故曰暴泄非陰,久泄非陽也。
愚按:《內經》之論泄瀉,或言風,或言濕,或言熱,或言寒,此明四氣皆能為泄也。又言: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此明脾虛下陷之泄也。統而論之,脾土強者,自能勝濕,無濕則不泄,故曰濕多成五泄。若土虛不能制濕,則風寒與熱,皆得干之而為病。治法有九:一曰淡滲,使濕從小便而去,如農人治澇,導其下流,雖處卑監,不憂巨浸。經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一曰升提,氣屬於陽,性本上升,胃氣注迫,輒爾下陷,升柴羌葛之類,鼓舞胃氣上騰,則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澤,風之即干,故風藥多燥,且濕為土病,風為木藥,木可勝土,風亦勝濕,所謂下舉之是也。一曰清涼,熱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諸劑,用滌燔蒸,猶當溽暑伊鬱之時,而商飈颯然倏動,則炎熇如失矣,所謂熱者清之是也。一曰疏利,痰凝氣滯;食積水停,皆令人瀉,隨證祛逐,匆使稽留,經云:實者瀉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一曰甘緩,瀉利不已,急而下趨,愈趨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緩中,善禁急速,且稼穡作甘,甘為土味,所謂急者緩之是也。一曰酸收。瀉下有日,則氣散而不收,無能統攝,注泄何時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肅之權。經雲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土德無慚,水邪不濫,故瀉皆成於土濕,濕皆本於脾虛,倉廩得職,水穀善分,虛而不培,濕淫轉甚。經云:虛者補之是也。一曰溫腎,腎主二便,封藏之本,況雖屬水,真陽寓焉!少入生氣,火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運行三焦,熟腐五穀乎?故積虛者必挾寒,脾虛者必補母。經曰:寒者溫之是也。一曰固澀,注泄日久,幽門道滑,雖投溫補,未克奏功,須行澀劑,則變化不愆,揆揆合節,所謂滑者澀之是也。夫此九者,治瀉之大法,業無遺蘊。至如先後緩急之權,豈能預設?須臨證之頃,圓機靈變,可以胥天下於壽域矣!
《難經》五泄
胃泄,飲食不化,色黃。承氣湯。脾泄,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建中湯,理中湯。大腸泄,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乾薑附子湯。小腸泄,溲而便膿血,少腹痛。承氣湯。大瘕泄,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承氣湯。
腎泄
五更溏泄,久而不愈,是腎虛失閉藏之職也,五味子散。亦有食積者,香砂枳朮丸。寒積,理中湯,宜夜飯前進。酒積,葛花解酲湯。
鶩泄
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鴨糞,澄澈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湯。
飧泄
水穀不化而完出也,《史記》名迴風。風邪入胃,木來賊土,清氣在下,升陽除濕湯。
洞泄
一名濡泄,瀉下多水也,胃苓湯。水液去多,甚而轉筋血傷,故筋急也,升陽除濕湯。
痰泄
痰留於肺,大腸不固,脈必弦滑,以藥探吐。其人神志不瘁,色必不衰,或二陳湯加蒼朮、木香。
火泄
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火也,黃芩芍藥湯。張長沙謂之協熱自利。
直腸泄
食方入口而即下,極為難治,大斷下丸。
脈候
胃脈虛則泄;脈滑按之虛者必下利;腎脈小甚為洞泄;肺脈小甚為泄,泄脈洪大者逆。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者,十五日死;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不及一時死;下則泄瀉,上則吐痰,皆不已,為上下俱脫,死。
醫案
大宗伯董玄宰,夏初水泄,完穀不化,曾服胃苓湯及四君子湯,不效。余曰: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謂完穀也。用升陽除濕湯加人參二錢,三劑頓止。
大司寇姚岱芝,吐痰泄瀉,見食則惡,面色痿黃,神情困倦,自秋及春,無劑弗投,經久不愈。比余診之,口不能言,亟以補中益氣去當歸,加肉果二錢、熟附一錢、炮姜一錢、半夏二錢、人參四錢。日進二劑,四日而瀉止,但痰不減耳。余曰:腎痰水泛為痰,非八味丸不可,應與補中湯並進。凡四十日服人參一斤,飲食大進,痰亦不吐,又半月而酬對如常矣。
胃苓湯 一名對金飲子,即五苓散、平胃散二方合用也。治暑溫停飲泄瀉,小便不利。
蒼朮(制,一錢五分) 厚朴(制) 陳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白朮(八分,炒) 茯苓(一錢二分) 澤瀉(一錢) 肉桂(三分) 豬苓(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服。
薷苓湯 治夏月暑瀉,欲成痢疾。
香薷(一錢五分) 黃連(薑汁炒) 厚朴(薑汁炒) 扁豆(炒,各一錢) 豬苓 澤瀉(各一錢二分) 白朮(炒) 茯苓(各八分) 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服。
六一散 一名益元散。治傷暑水瀉。加紅曲名青六丸,加薑末名溫六丸。
滑石(水飛,六兩) 甘草(末一兩)
新汲水調服。
戊己丸
黃連(酒炒,四兩) 白芍藥(三兩) 吳茱萸(泡,炒,二錢)
為末,神麯和丸,桐子大,米飲送二錢。
升陽除濕湯 治受風飧泄,及虛弱不思食,小便黃赤,四肢困倦。
蒼朮(一錢) 柴胡 羌活 防風 神麯 澤瀉 豬苓(各六分) 陳皮 麥芽 甘草(炙,各三分) 升麻(五分)
水鍾半,姜三片,煎七分服。
漿水散 治暴瀉如水,一身盡冷汗出,脈弱氣少不能言,甚者嘔吐,此為急病。
半夏(二兩,薑製) 良薑(二錢五分) 乾薑(炮) 肉桂 甘草(炙) 附子(炮,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水二鍾,煎一鍾服。
連理湯 即理中湯加黃連、茯苓。
人參 白朮(各一錢五分) 乾薑(二錢,炒) 甘草(炙,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黃連(一錢,炒)
水二杯,煎一杯,食遠服。
茱萸斷下丸 治臟腑虛寒,腹痛泄瀉大效。
吳茱萸(二兩,炒) 赤石脂 乾薑(各一兩五錢) 艾葉(炒) 縮砂仁 肉豆蔻 附子(制,各一兩)
為末,麵糊丸,每服三錢,米飲送下。
大斷下丸 方見痢疾。
固腸丸
樗皮(四兩,醋炙) 滑石(二兩,水飛)
為末,粥丸。此丸性燥,滯氣未盡者勿服。
補中益氣湯 見類中風。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異功散 見虛癆。
承氣湯 理中湯 見傷寒。
金匱腎氣丸 見腫脹。
八味丸 見虛癆。
四神丸 治脾腎虛寒,大便不實,飲食不思。
肉果(麵煨,二兩) 補骨脂(四兩) 五味子(二兩) 吳茱萸(浸炒,一兩)
上為末,生薑八兩,紅棗一百枚,煮熟,取棗肉去皮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四錢,空心米飲下。
葛花解酲湯 治酒傷吐瀉。
青皮(三錢) 木香(五分) 橘紅 人參 豬苓(去皮) 茯苓(各一錢五分) 神麯(炒) 澤瀉 乾薑(炒) 白朮(各二錢) 白豆蔻 葛花 砂仁(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得汗即愈。
枳朮丸 消食止瀉。
枳實(去瓤麩炒,一兩) 白朮(二兩,土炒)
上為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湯下。用白朮者,令胃強不復傷也。加木香一兩,砂仁一兩,名香砂枳實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