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3个月前 作者: 丹波元坚
吐法
三焦為決瀆之官。升降沖氣。而不息者也。病在胸中。上焦氣壅。必因其高而越之。所以去邪實。而導正氣也。況上脘之病。上而未下。務在速去。不湧而出之。則深入腸胃。播傳諸經。可勝治哉。故若宿食有可吐者。未入於腸胃者也。痰瘧有可吐者。停蓄於胸膈者也。食毒忤氣可吐者。恐其邪久而滋甚也。肺癰酒疸可吐者。為其胸滿而心悶也。大抵胸中邪實。攻之不能散。達之不能通。必以酸苦之藥湧之。故得胃氣不傷。而病易以愈。(聖濟總錄。)
劉河間曰。仲景云。傷寒三四日。邪氣未傳於裡。其邪氣在上。用瓜蒂散吐而差。豈可俟其汗。又云。傷寒六七日。胸中微痞不欲言。懊憹昏眩。無下證。仲景用梔子豉湯。吐之立可。(按以上不確。辨於後。)又忽然中風。不知人事。亦不須汗。喉中呷咂之聲。用稀涎散吐之。亦可。又有小兒驚風潮搐。手足掣縮。用驗命散吐之。又云。風頭痛。經云。若不吐涎。久則瞽目而不治。用瓜蒂散吐之。三吐而差。又暴嗽風涎上壅。咽噎不利。用茶調散吐之。又陽癇久不愈。未成癡?疒保。用導涎散吐之。又陰癇。用二聖散吐之。又膏粱之人食物。多食生膾。胸中不下化。蟲伏於胸中。胸膈不快。噎食不下。用藜蘆散吐之。又久病患脅痛。諸藥莫能治。用獨聖散。加蠍梢半錢吐之。諸癇不時發作。不知人事。用半生半熟湯吐之。暗風病久不差。發過如故。用鬱金散吐之。痎瘧久不差。發寒熱無時。用常山散吐之。蛟龍瘕痛。腹脹如蟲。用球糖散吐之。人初患傷食。或用冷。身腹悶亂。身熱。見食則啘。用赤小豆散吐之。婦人筋攣骨痛。用神應散吐之。或曰。筋病吐之何為。答曰。木鬱達之。所謂達者。令其條達也。或又有打撲墜墮。先吐之用金花散。後下之用承氣湯。蓋承者。順也。偏枯證。半身不遂。是也。用追風散吐之。須風后有目疾。眼有半明。可救之。用防風湯吐之。小兒上喘潮熱。先用蔚金散吐之。後用鎮庭散下之。立效。治顛在病久不已。用三聖散吐之。後大下之。諸風掉搖強直。不知人事。便可懸豆膏。涎出立效。胸膈滿悶。背痛。或臂痛。可先用祛風湯吐之。後服烏藥散。厲風。或瘡瘍惡瘡。便用二聖散吐之。後服苦參丸。諸厥氣厥中風。不省人事。便用神聖散膏。鼻內灌之。吐出涎立效。破傷風。牙關緊急。角弓反張。便與神聖散吐之。後汗之下之效。三法俱用之。吐法者。上古高醫用之。今庸下之流。止看諸方。不知治法。不識病源。即不行聖人之法。去聖遠矣。可不恐歟。(保命集。)
又曰。若用吐法。天氣晴明。陰晦無用。如病卒暴者。不拘於此法。吐時辰已午前。故內經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論四時之氣。仲景曰。大法春宜吐。是天氣在上。人氣亦在上。一日之氣。卯辰寅候也。故宜早不宜夜也。先令病人隔夜不食。服藥不吐。再用熱虀水投之。 大要辨其虛實。實則瓜蒂散。虛則梔子豉湯。滿加厚朴。不可一概用之。吐罷可服降火利氣安神定志之劑。(同上)
張戴人曰。夫吐者。人之所畏。且順而下之。尚猶不樂。況逆而上之。不悅者多矣。然自胸以上。大滿大實。病如膠粥。微丸微散。皆兒戲也。非吐病安能出。仲景之言曰。大法春宜吐。蓋春時陽氣在上。人氣與邪氣亦在上。故宜吐也。湧吐之藥。或丸或散。中病則止。不必盡劑。過則傷人。然則四時有急吐者。不必直待春時也。但仲景言其大法耳。今人不得此法。遂廢而不行。試以名方所記者略數之。如仲景傷寒論中。以蔥根白豆豉湯。以吐頭痛。(按此方。出肘後方。實系發汗。今為吐藥者。可疑。)梔子厚朴湯。以吐懊憹。瓜蒂散。以吐傷寒六七日。因下後腹滿。無汗而喘者。(按此主證似訛。)如此三方。豈有殺人者乎。何今議予好湧者多也。又如孫氏千金方風論中數方。往往皆效。近代本事方中稀涎散。治膈實中滿。痰厥失音。牙關緊閉。如喪神守。萬全方。以鬱金散。吐頭痛眩運。頭風噁心。沐浴風。近代普濟方。以吐風散。追風散。吐口噤不開。不省人事。以皂角散。吐涎潮。總錄方中。以常止散吐瘧。孫尚方。以三聖散。吐發狂。神驗方。吐舌不正。補亡篇。以遠志去心。春分前服之。預吐瘟疫。此皆前人所用之藥也。皆有效者。何今之議予好湧者多也。惟養生必用方言。如吐其涎。令人跛躄。校正方。已引風門中碧霞丹為證。予不須辨也。(按本事方。及幼幼新書。引劉氏家傳。亦並辨必用方之謬。又雜記九門云。或言。人有病不可吐。人身骨節皆有涎。若吐出骨節間涎。令人偏枯。戴人曰。我之藥。止是吐腸胃間食積。或膜肓間宿沫。皆是胃膈中溢出者。天下與一理也。但病有上下。故用藥有逆順耳。)但內經明言高者越之。然名醫錄中。惟見太倉公華元化徐文伯能明律用之。自余無聞。乃知此法廢之久矣。今予驟用於千載寂寥之後。宜其驚且駭也。惜乎黃帝岐伯</a>之書。伊摯仲景之論。棄為閒物。縱有用者。指為山野無韻之人。豈不謬哉。予之用此吐法。非偶然也。曾見病之在上者。諸醫盡其技而不校。余反思之。投以湧劑。少少用之。頗獲徵應。既久乃廣訪多求。頗臻精妙。過則能止。少則能加。一吐之中。變態無窮。屢用屢驗。以至不疑。故凡可吐令條達者。非徒木鬱然。凡在上者。皆宜吐之。且仲景之論。胸上諸實。鬱而痛不能愈。使人按之。及有涎唾。下痢十餘行。其脈沉遲。寸口脈微滑者。此可吐之吐之則止。仲景所謂。胸上諸實。按之及有涎唾者。皆邪氣在上也。內經曰。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寸口脈微滑者。上實也。皆可吐之。王冰曰。上盛不已。吐而奪之。(按此引經。今無所考。)仲景曰。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又如宿飲酒積在上脘者。亦當吐之。在中脘者。當下而去之。仲景曰。病人手足厥冷。兩手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知病在胸中。當吐之。余嘗用吐方。皆是仲景方中瓜蒂散。吐傷寒頭痛。用蔥根白豆豉湯。以吐雜病頭痛。或單瓜蒂。名獨聖。加茶末少許。以吐痰飲食。加全蠍梢。以吐兩脅肋刺痛。濯濯水聲者。內經所謂。濕在上以苦吐之者。其是謂歟。(按此語。亦經所無。)今人亦有竊予之法者。然終非口授。或中或否。或湧而不能出。或出而不能止。豈知上湧之法。名曰撩痰。撩之一字。自有擒縱卷舒。頃有一工。吐陳下一婦人。半月不止。涎至數斗。命懸須臾。倉皇失計。求予解之。予使煎麝香湯。下咽立止。或問麝香何能止吐。予謂之曰。瓜苗聞麝香即死。吐者瓜蒂也。所以立解。如藜蘆吐者。不止以蔥白湯解之。以石藥吐者。不止以甘草貫眾解之。諸草木吐者。可以麝香解之。以本草考之。吐藥之苦寒者。有豆豉瓜蒂茶末梔子黃連苦參大黃黃芩。辛苦而寒者。有鬱金常山藜蘆。甘苦而寒者。有地黃汁。苦而溫者。有木香遠志厚朴。辛苦而溫者。有薄荷芫花。辛而溫者。有谷菁草蔥根鬚。辛而寒者。有輕粉。辛甘而溫者。有烏頭附子尖。酸而寒者。有晉礬綠礬虀汁。酸而平者。有銅綠。甘酸而平者。有赤小豆。酸而溫者。有飯漿。酸辛而寒者。有膽礬。酸而寒者。有青鹽白米飲。辛鹹而溫者。有皂角。甘鹹而寒者。有滄鹽。甘而寒者。有牙消。甘而微溫且寒者。有參蘆頭。甘平而熱者。有蠍梢。凡此三十六味。惟常山膽礬瓜蒂有小毒。藜蘆芫花輕粉烏附尖有大毒。外二十六味。皆吐藥之無毒者。各對證擢而用之。此法宜先小服。不湧積漸加之。余之撩痰者。以釵股雞羽探引。不出以虀投之。投之不吐。再投之。且投且探。無不出者。(按雜記九門云。凡用吐藥。先以虀汁一碗橫截之。藥已嚥下。待少頃。其雞翎勿令離口。酸苦鹹雖能吐人。然不撩何由出也。)吐至昏眩。慎勿驚疑。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如發頭眩。可飲冰水立解。如無冰時。新汲水亦可。(按張叔承醫學六要云。如頭眩難忍。飲童便。或自便。或涼水一口佳。)強者可一吐而安。弱者可作三次吐之。庶無損也。吐之次日。有頓快者。有轉甚者。蓋引之而上未平也。俟數日當再湧之。如覺渴者。冰水新水瓜梨柹。及涼物。皆不禁。(按雜記九門云。戴人常言。湧後有頓快者。有徐快者。有反悶者。病未盡也。有反熱者。不可不下也。大抵三日後。無不快者。凡下不止者。以冰水解之。凡藥熱則行。寒則止矣。)惟禁貪食過飽硬物乾脯難化之物。心火既降。中脘沖和。陰道必強。大禁房勞大憂悲思。病人既不自責。眾議因而噪之。歸罪於吐法。起謗其由此也。(按難記九門云。病久否閉。忽得湧泄。氣血沖和。心腎交媾。陽事必舉。尤切戒房室。元氣新至。犯之則病再作。恐罪於湧泄。)故性行剛暴。好怒喜淫之人。不可吐。左右多嘈雜之言。不可吐。病人頗讀醫書。實非深解者。不可吐。主病者。不能辨邪正之說。不可吐。病人無正性。妄言妄從。反覆不定者。不可吐。病勢?危。老弱氣衰者。不可吐。自吐不止。亡陽血虛者。不可吐。諸吐血嘔血咯血衄血嗽血崩血失血者。皆不可吐。吐則轉生他病。侵成不救。反起謗端。雖懇切求。慎勿強從。恐有一失。愈令後世不信此法。以小不善。累大善也。必標本相得。彼此相信。真知此理。不聽浮言。審明某經某絡。某藏某府。某氣某血。某邪某病。決可吐者。然後吐之。是予之所望於後之君子也。庶幾不使此道湮微。以新傳新耳。(儒門事親。)
按仲景之於吐。啻瓜蒂散一方。前人以梔子豉湯。為吐劑者。謬矣。(張隱菴張令韶所辨甚當。錄在先君子傷寒論輯義中。又後卷清法下有論。當參。)吐藥莫優於瓜蒂。而所治在胃脘以上。以湧有形之實。其功效之偉。固與汗下相侔。然經中所舉。不過寥寥數條。蓋其相適之證。不似汗下之多也。外臺引範汪。瓜蒂散方後曰。藥力過時不吐。服湯一升。助藥力也。吐出便可食。無復餘毒。若服藥過多者。益飲冷水解之。此戴人用冰之所本也。又元人經驗良方。苦丁香散。治風涎暴作。用甜瓜蒂一二錢。加輕粉一字。以水半合。同調勻灌之。良久涎自出。如涎未出。噙砂糖一塊下藥。涎即出不損人。又曰。凡吐能令人眼翻。吐時令閉雙目。或不省人事。令人以手密掩之。(吐藥服法。當與末卷相參。)張石頑傷寒緒論云。南人不可輕用湧吐。一吐尚可勝之。二吐便致昏困而厥。北方質實之人。三吐不昏也。石臨初傷寒五法附評云。用吐法者。亦當相人之津液矣。並是理之所然也。又古方更有用吐諸例。以其與經旨不葉。茲不繁引。且肘後方。千金及翼。痰飲門中。載吐藥數首。亦不具錄。
又按皇國八九十年前。越前有奧村南山者。甚巧吐法。其徒永富獨嘯著吐方考。狄野臺州著吐方編。又有縣某。(佚其名。)亦撰有書。皆闡揚南山之術。其可取者不鮮。今摘錄於下。獨嘯曰。吐後氣逆極多。用下氣之方可也。或三黃湯。或承氣湯。膈噎勞瘵鼓脹。吐之則促命期。 張子和吐癩。余未見其可。 初學不可吐妊娠產後。吐血咳血。黴毒血崩。亡血虛家。暨年過六十者。 吐後吐血者。直止其吐可也。吐衃血者。往往有之。雖吐可也。吐鮮血者。可大恐。 瓜蒂。越福井產為可。它邦所出不中用。用之若五分。若一錢。二錢以上不可與。 苦瓠穰。捻如大豆。若七粒。若十粒。寒鄉無瓜蒂。則可代之。其形至小。研淨無厭翳。為佳品。 藜蘆。舶上為可。尤多毒。用之若二分若三分。 常山。亦貴舶上。末用之。則若五分若一錢。 胸有蓄飲。外發諸證者。腹候堅實。則可大吐之。 喘息初發。暨未發者。按其腹脈知之。腹氣堅實則吐之。後服瀉心湯。小承氣湯之類。數十日。灸數千壯。 五十以里偏枯。痰涎滿胸者。可吐。 腹軟者。決不可與。 月事積年不下。心下痞硬。及淋疾濁證。心下痞硬。俱諸藥不驗者。吐之後。再與套劑。 反胃諸嘔。尤可吐。口吐大便者。吐之後。服附子瀉心生薑瀉心半夏瀉心之類數日。 痿躄初發。暨欲發者。按其心下。痞則吐之。後論所宜服藥。 凡服吐方。既吐之時。直視搐搦者。直可止其吐。 台州曰。瓜蒂者。湧劑之聖者也。諸湧證輕重。瓜蒂什領八九。他藥居其二。至如常山湧瘧。鹽湯湧干霍。杜蘅湧瘀血。藜蘆湧風痱之類。較之瓜蒂。力之強弱。味之厚薄。不啻霄壤。然各有相對也。 湧諸宿疴。當待邪之安靜。氣象如平人。而後下藥。若方其熾盛。不惟無益。恐生他變。內經曰。其盛可待其衰而已。是之謂也。其法。先湧時一夜。與食溫粥。令滿意饜飫。安臥於閒室。以詰旦日出。先四下幬幌。勿使風寒透。室中設炭火兩盆。要使和氣頗氤氳。暑熱不須設火。而令病者服藥。靜息安臥二食頃。慎勿令轉側。轉側便輒吐。頃之覺心中憒悶。懊憹將吐。宜強忍勿吐。若早湧出。則無益於疾。乃方其欲已不能已。迫其咽門。使病者蹲坐。一人向前支額。一人從後擁。而緊按心下。病者自以鵝翎若指。刺摘喉中。即得快吐。則復令偃臥定息。頃尋更吐。若欲吐不吐者。有與砂糖法。今不用之。但令微搖其體。頻與沸湯。令其強飲。則復更吐。且吐且飲。大抵一朝湧五六回。乃覺心中灑然。是為藥力盡也。於是卻湯勿與。夫湧劑。隨湧性力稍衰。得熱則相激更盛。猶芳蘭得酒再馨也。湧畢安臥至日晡所。乃與冷粥一杯。以和胃氣。而後隨證與藥。除其餘孽。則宿疴悉去矣。或有法如此而不出者。病重劑輕故也。投虀葉溫湯一小合。乘其微悶。連進沸湯則必吐。吐而不快者。更下小半之劑。未嘗不快吐也。或有湧微邪未盡者。俟後數日若一月。更湧如前法。凡下湧劑三五回。未嘗不快復者。老弱虛家減其半。間日湧一二回。邪盡為度。止後服。如卒病輕證。則從其緩急。須斟酌焉。其人當湧而湧。則雖令屢大涌之。亦無害也。破其堅壘而止耳。 或有湧之不出。反悶亂者。復更下小半之劑。扶持如法則吐。若仍弗吐者。令人舁之。伏臥於冷室高處。倒垂其頭。以指刺喉。斯須乃吐。或有湧之不出。反大下通者。亦頗除郁。倘有餘邪。再用小半。以擿必吐。(吐痰用四物瓜蒂散。方。瓜蒂一錢二分愛莫能助。赤小豆一錢二分。人參五分。甘草五分。各別搗羅為末。分為三。用其二。日大半。用其一。曰小半。其大半。用虀葉一錢。豆豉五分。以水三合二勺。煮取二合六勺。以一合三勺攪。乘熱頓服。其小半。調虀豉一合三勺之湯。頓服。按此方。本是千金撩膈散。)奧村氏云。老少不勝瓜蒂者。代以一物杜蘅散。每旦湧之。邪盡為度。今用肘後方中杜蘅等三味者。為佳。(以上臺州。原文。更列舉主證。今不錄。)縣某曰。凡欲行吐者。當以臍下有力為的。 服藥後。端坐霎時。乃覆被而伏。但不許熟眠。眠則失吐故也。 凡當吐時。欲上圊者。必要沉靜。倘匆忙舉動。則必運倒矣。 凡服藥後。僅吐清水一兩次。然下利甚者。亦為毒去之候。勿必強吐而愈。 凡病實至甚者。及上衝甚者。及胸下鞭滿倍常者。試微吐之。察其適否。而後作服。 凡吐後不要用藥。以吐盡病故也。大率以苓夏利水為主。其與下劑。不過一日。此為法。既吐明日猶噁心者。大黃甘草湯或佳。 吐後間有腹痛者。多當臍痛。至明日。炒鹽布裹熨之效。即日用熨。必激藥氣。反益其苦矣。 凡服藥不吐者。法當間二日而再吐。倘即日連用。則後先相合。湧物太過。 凡吐後禁舟行。 凡黴毒家勿吐之。有害。
禁吐諸證
諸四逆者。不可吐之。凡諸虛羸者。不可吐之。凡新產者。不可吐之。凡腳氣上衝心者。不宜吐之。凡病者惡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醫心方。引醫門方。)
龐安常曰。虛家當吐。而不敢吐之。宜以枳實散。壓氣毒痰水。過日毒入胃。乃可微下之也。諸四逆。脈微弱虛細。或弦遲。雖中滿悶。不可吐。宜橘皮湯枳實散之耳。不可吐而強吐之。氣築心即死矣。(傷寒總病論。按橘皮湯。即仲景橘皮竹茹湯。枳實散。枳實。細末。米飲調二錢。日可三四服。)
張叔承曰。尺中脈微弱。兩寸不滑。胸膈不悶。不可吐。脾胃素虛。面色萎黃。右寸大而無力。不可吐。中氣虛而痞脹。不能運化。不可認為實誤吐。禍不旋踵。(醫學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