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紧脉(阳)
3个月前 作者: 李时珍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①(《素问</a>》)。如转索无常②(仲景),数如切绳③(《脉经</a>》),如纫箄线④(丹溪)。
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气。《素问》谓之急。《脉诀</a>》言:寥寥入尺来。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或以浮紧为弦,沉紧为牢,亦近似耳。
【体状诗】
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
总是寒邪来作寇⑤,内为腹痛外身疼⑥。
【相类诗】
见弦脉、实脉。
【主病诗】
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⑦。
浮紧表寒须发越⑧,沉紧温散自然安⑨。
【分部诗】
寸紧人迎气口分,当关心腹痛沉沉。
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⑩。
诸紧为寒为痛,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尺紧痛居其腹。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
【提要】
此段讲紧脉及与紧脉相关的脉象和主病。
【注释】
①左右弹人手:紧脉脉来紧急,像触摸在绷紧并左右转动的绳索上一样,称之为左右弹人手。
②如转索无常:指紧脉形如转动的绳索一样,左右弹动而无常位。
③数如切绳:紧脉切之如转动的绳索,左右旋转,脉位频繁变动。
④如纫箄线:形容紧脉的脉象有如连结竹筏的绳索那样紧张有</a>力。箄 (pá i):筏。
⑤总是寒邪来作寇:寒主收引。寒邪入侵人体,导致经脉拘急紧张,故见紧脉。
⑥内为腹痛外身疼:紧脉主寒证,寒凝血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在外可见头身疼痛,在内可见脘腹冷痛。
⑦喘咳风痫吐冷痰:风寒束肺,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失常,故可见咳嗽、气喘、咳吐清冷痰涎。风痫,其说不一,这里似指风寒之邪入侵人体导致筋脉拘急不利,而见肢体痉挛抽搐。
⑧浮紧表寒须发越:浮紧脉主表寒证,治宜辛温发散解表。
⑨沉紧温散自然安:沉紧主里寒,治宜用温热药祛散里寒。
⑩定是奔豚与疝疼:尺脉主下焦疾病,下焦阴寒,肾之温煦气化不利,水寒之气上冲发为“奔豚”。或寒滞下焦发为寒疝,症见腹部拘挛疼痛。奔豚 (tú n):古病名。症见脐上悸动,如小猪上冲咽喉,伴有胸腹疼痛,故有此称谓。
【白话解】
紧脉的脉象来去皆紧张有力,指下触之如转动的绳索左右无常位。又如触及在连结竹筏的绳索上,绷急而有力。
脉象:紧脉的脉象无论浮取或沉取,均如</a>绷急而旋转的绳索一样紧张有力,故称之为紧脉。紧脉主寒证。在内可见脘腹冷痛,在外可见头身疼痛。
相类脉:见弦脉、实脉。
主病:紧脉主寒证、痛证,风寒束肺可见咳嗽、气喘咯吐清冷痰涎,或寒凝筋脉而见肢体痉挛甚或抽搐。浮紧属表寒宜辛温发散,而沉紧主里寒则宜温热散寒。
分部主病:寸部紧脉有左手、右手之分,左寸为“人迎”,右寸为“气口”。关部紧脉主中焦寒证,可见脘腹冷痛。尺部紧脉主下焦阴寒,可出现阴寒之气由腹部上冲咽喉的“奔豚”或寒凝下焦的疝痛。
【解析】
紧脉主寒、主痛、主宿食。寒邪侵入人体,与正气相搏,导致经脉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
现代医学认为,紧脉形成的机制,是感染性疾病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竖毛肌痉挛,导致血管绷紧,此时可触及紧脉。
临床上,紧脉多见于感染性疾病的寒战发热或较剧烈的疼痛时。此外,痉挛抽搐的患者亦可见紧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