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 性

3个月前 作者: 秦伯未
    一、气 味


    研究药物当以功效为主,然而,更重要的一面,是必须研究其药理作用。中医对于药理的研究,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区别药物的性能,分为气和味两大类。疾病的产生,不论外因或内因引起,均使体内脏气偏盛偏衰,因药物的气味也各有偏胜,故可借药物的偏胜之气来纠正病体的偏盛偏衰。比如热病用寒性药来治,寒病用热性药来治,体虚用补药,病实用泻药,都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调整病体的偏盛偏衰,也就是以偏救偏,使归于平,此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的意思。


    1﹒气


    药性的气分为四种,即寒、热、温、凉。四种之外,还有平气。所谓平气,实际上仍然偏温或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和平不太显著而已,故一般称为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可以分作两面来看,热性和寒性是两个极端,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故细致地说,有寒性药、凉性药和热性药、温性药,也可简单地说成寒凉药和温热药。把药物分为四气,是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反应中归纳出来的,也是药物性能的概括。例如石膏、知母等能治疗热病,便知其有寒凉性质;附子、肉桂等能治疗寒病,便知其有温热性质。也就是寒性和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热性药和温性药具有祛寒、回阳作用。


    使用药物必须先明四气。所说的寒凉和温热,如果用阴阳来归纳,寒凉药便是阴药,温热药便是阳药。我们知道阴阳是辨证的纲领,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这一系列的症候,治疗的大法就是阴病以阳药治之,阳病以阴药治之,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阴虚滋其阴,阳虚扶其阳。倘然只顾功效,忽视四气,治热以热,不啻火上添油;治寒以寒,无异雪上加霜。前人曾说:“桂枝下咽,阳胜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必亡。”这不是桂枝汤、承气汤的过失,而是不明两方的药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2﹒味


    味分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前人通过亲自尝试的办法辨认药味,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药物具有各种味道,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能,《内经》所说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便是把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在这基础上,前人又补充为: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和,苦味能燥能泻,咸味能软能下。具体地说,凡是辛味药如紫苏、麻黄等均能发散表邪,香附、豆蔻等均能行气宽胸;酸味药物如石榴皮、五倍子等均能收敛固肠,山萸肉、五味子等均能止脱涩精;甘味药如黄芪、熟地等均能补益气阴,甘草、红枣等均能补虚缓中;苦味药如黄连、黄柏等均能泻火燥湿,大黄、芦荟等均能泻热通便;咸味药如海藻、昆布等均能消痰软坚,玄明粉等均能润肠泻下。此外,另有淡味药如茯苓、通草等有渗湿利尿作用,合而为六,但由于淡非显著味道,一般仍称五味。


    五味与五行的配合是: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因而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然而,五味和上面所说的四气一样,其性皆偏,它能调整脏气的不平,也能伤害脏气而造成疾病。例如辛走气,气病不能多用辛味;咸走血,血病不能多用咸味;苦走骨,骨病不能多用苦味;甘走肉,肉病不能多用甘味;酸走筋,筋病不能多用酸味。又如:多用咸味,血脉凝涩变色;多用苦味,皮毛枯槁;多用辛味,筋急爪枯;多用酸味,肌肉胝胸;多用甘味,骨痛发落。这是五味对于五脏生理的影响,不但药治如此,即饮食调养,亦依此为准则。


    五味与四气一样,亦可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即辛、甘、淡属于阳,酸、苦、咸属于阴。更重要的是药物的性能系气和味的综合,每一种药物都有气和味,有的气同而味异,有的气异而味同。如同一温性,有生姜的辛温,厚朴的苦温,黄芪的甘温,木瓜的酸温,蛤蚧的咸温。又如同一辛味,有石膏的辛寒,薄荷的辛凉,附子的辛热,半夏的辛温。也有一气而兼数味,如麻黄的辛苦温,桂枝的辛甘温,升麻的甘辛微苦微寒等。这种错综复杂的气味,正所以说明药性是多种多样的。


    药物中有很多气味相同,而效用截然不同,原因是气味有厚薄,气厚者浮,味厚者沉,味薄者升,气薄者降,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的趋向,趋向不一致,效能便生差别。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泄利的意思,升浮药多上升而走表,有升阳、发汗、上清头目等作用;沉降药多下行而走里,有潜阳、降逆、通利二便作用。不难理解,疾病的发生有在表、在里、在上、在下之分别,病势也有上逆和下陷之不同,故欲求药物使用得恰切,除了讲求气味之外,还要明白升降浮沉,并要懂得升降浮沉可以通过炮制来转化。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盐水炒则降,故李时珍</a>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研究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总的说来是为了了解药物的性能。我们认为研究中药必须重视这一点,倘然只注意功效而忽视性能,还是不能真正的掌握药物的功效。例如半夏、川贝、海藻同样能祛痰,但半夏辛温能化湿痰,川贝甘苦微寒能化热痰,海藻苦咸寒能消痰核;又如黄芪、山药、沙参同样是补药,黄芪甘温用补气虚,山药甘平用补脾虚,沙参甘微苦微寒用补肺阴不足。这些药物功效相似,但效果不同,主要因为性能有异的缘故。如不从这方面考虑,很可能遇到痰症便杂投祛痰药;遇到虚症便杂投补虚药,这是显然不合乎治病求本的用药法则的。


    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个问题,方剂的组成同样重视气味,《温病条辨</a>》一书对所用的方剂大多指明气味。例如银翘散是辛凉平剂,桑菊饮是辛凉轻剂,白虎汤是辛凉重剂;还指出清络饮是辛凉芳香法,清营汤是咸寒苦甘法,新加香薷饮是辛温辛凉复法,清暑益气汤是辛甘化阳和酸甘化阴复法,等等。学习方剂必须注意及此,不仅可以明确治疗的方针,还能理解药物组成方剂后的效用变化。


    二、效 能


    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内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即理气和胃药;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即利尿药;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即强壮营养药;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即泻水通大便药;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即解肌发汗药;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即安神镇静药;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即利尿润肠药;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即收敛固涩药;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即理湿化痰药;湿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属,即滋润药。宋朝寇宗爽补充两种:寒可去热,即清凉药;热可去寒,即温热药。清朝贾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各有见地,可供参考。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 、 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清热药


    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热如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10﹒理血药


    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五灵脂、延胡索、乳香、没药;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黄、刘寄奴、地鳖虫、水蛭、 虫;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黄、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榈、藕节等。


    11﹒滋补药


    具有营养强壮作用(包括补气、补血、温补、清补)。补气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补血如熟地、首乌、驴皮胶、龙眼肉、当归身、白芍;温补如鹿茸、苁蓉、菟丝子、蛤蚧、五味子、补骨脂、狗脊、杜仲、续断、海狗肾、鹿角胶、虎骨胶;清补如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龟甲、鳖甲、枸杞子、女贞子、天冬等。


    12﹒开窍药


    具有醒脑辟秽作用。如麝香、牛黄、蟾酥、冰片、苏合香、安息香、菖蒲等。


    13﹒镇静药


    具有重镇作用,包括息风、安神。重镇如磁石、代赭石;息风潜阳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牡蛎、羚羊角、玳瑁、蜈蚣、全蝎;安神如远志、枣仁、柏子仁、龙齿、朱砂、茯神、珠粉等。


    14﹒固涩药


    具有收敛作用(包括止汗、固精、制泻)。止汗如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固精如金樱子、芡实、莲须、莲肉、龙骨;制泻如御米壳、赤石脂、石榴皮、诃子等。


    15﹒驱虫药


    具有杀虫作用。如使君子、芜荑、雷丸、鹤虱、榧子、槟榔、雄黄、苦楝根等。


    从上面可以看到中药的丰富,并在治疗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我们体会到药物的作用于人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为恢复和加强体力,一为驱除病邪,简单地说,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内经》所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现在为了便于学习和临症应用,将最繁用的药物结合常见症候,再作如下分述,有应生用或炮制用的亦加注明。


    1﹒扶正类


    (1)属于肺者:分肺气虚、肺阴虚。


    补肺气———生晒人参、生黄芪、冬虫草、山药。


    补肺阴———北沙参、麦冬、川百合。


    (2)属于心者:分心血虚、神不安。


    补心血———细生地、麦冬、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红枣、五味子、浮小麦。


    安神———龙齿、云茯神(用朱砂拌者为朱茯神)、珍珠粉。


    (3)属于肝者:分肝血虚、肝阳上升。


    补肝血———当归身、白芍、制首乌、驴皮胶、潼沙苑。


    潜阳熄风———左牡蛎、生石决、钩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蝎。


    (4)属于脾者:分中气虚、中气下陷。


    补中气———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扁豆、饴糖。


    升提中气———炙升麻、软柴胡、煨葛根。


    (5)属于肾者:分阴虚、阳虚、精关不固、筋骨无力。


    补阴———熟地、山萸肉、天冬、菟丝饼、桑椹子、熟女贞、炙鳖甲、龟甲、制黄精、紫河车、核桃肉。


    补阳———枸杞子、鹿茸、海狗肾、益智仁、鹿角胶、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锁阳、胡芦巴。


    固精———金樱子、煅龙骨、煅牡蛎、莲须、芡实、桑螵蛸。


    壮筋骨———炒杜仲、续断、炙虎骨、怀牛膝、炙狗脊、补骨脂、木瓜。


    (6)属于肠胃者:分津液虚、消化弱、滑肠、便闭。


    养津液———金石斛(用鲜者为鲜石斛)、天花粉、玉竹。


    助消化———鸡内金、春砂仁、白蔻仁、炒谷芽。


    涩大肠———诃子、御米壳、赤石脂、煨肉果。


    通大便———生大黄(亦可用炒大黄)、玄明粉、芦荟、枳实。


    润肠———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淡苁蓉、蜂蜜。


    (7)属于膀胱者:分小便短涩、遗尿不禁。


    利尿———云茯苓、猪苓、赤苓、车前子、泽泻、冬瓜皮、通草、木通、大腹皮。


    通淋———石苇、瞿麦穗、 蓄草、海金沙、土茯苓。


    止遗溺———覆盆子、五味子、蚕茧。


    2﹒祛邪类


    (1)属于外邪者:分风热、风寒、暑邪、中寒、风湿痛。


    散风热———桑叶、杭菊花、薄荷、清豆卷、淡豆豉、荆芥、防风、葛根、软柴胡、蝉衣、蔓荆子、桔梗。


    散风寒———生麻黄(亦可用炙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葱白、生姜、白芷、细辛、藁本、辛夷花。


    清暑邪———香薷、藿香、佩兰、荷叶(端午节后中秋节前,一般都用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青蒿。


    温中祛寒———吴萸、肉桂、干姜、煨姜、炮姜、丁香、川椒、小茴香、乌头。


    祛风湿痛———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川乌、草乌、秦艽、桑枝、丝瓜络。


    (2)属于热者:分热邪、火邪、血热。


    清热———金银花、连翘、生石膏、飞滑石、知母、茅根、芦根(亦可用鲜茅根、鲜芦根)、黑山栀、黄芩、淡竹叶、炒竹茹(亦可用鲜竹叶、鲜竹茹)。


    泻火———黄连、黄柏、龙胆草、山豆根、生甘草。


    清血热———鲜生地、丹皮、白薇、地骨皮、玄参、犀角、大青叶、板蓝根。


    (3)属于湿者:分湿浊、湿热。


    化湿———制苍术、厚朴、菖蒲、煨草果、白蔻仁、炒苡仁。


    清湿热———萆 、苦参、饭赤豆、茵陈、白鲜皮、防己。


    (4)属于痰者:分热痰、风痰、寒痰、水饮、痰核。


    化热痰———炙兜铃、淡竹沥、川贝母、天竺黄、炙桑皮、甜杏仁、地枯萝、枇杷叶(亦可用清炙枇杷叶)胆星、射干、荸荠、海蜇。


    化风痰———炒牛蒡、前胡、苦杏仁、象贝母、苦桔梗、胖大海。


    化寒痰———姜半夏、陈皮、炙苏子、煅鹅管石、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


    逐水饮———葶苈子、制甘遂、黑丑、商陆、蝼蛄、蟋蟀。


    消痰核———淡昆布、淡海藻、山慈菇、炙僵蚕、蒲公英。


    (5)属于气者:分气郁、气逆。


    舒气郁———广郁金、制香附、白蒺藜、路路通、 罗子、金铃子、香橼、佛手、枳壳、玫瑰花、青皮、煨木香、乌药、制乳香、炙没药、檀香。


    平气逆———沉香、旋覆花、代赭石、煅磁石、蛤蚧尾。


    (6)属于血者:分血滞、瘀血、出血。


    活血———全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苏木、五灵脂、丹参。


    破瘀血———泽兰、益母草、荆三棱、蓬莪术、王不留行、败酱草、桃仁泥、地鳖虫。


    止血———参三七、茜草、仙鹤草、侧柏叶、墨旱莲、槐花炭、地榆炭、血余炭、棕榈炭、蒲黄炭、藕节。


    (7)属于积者:分虫积、食积。


    杀虫———使君肉、芜荑、鹤虱、雷丸、炙百部、槟榔、苦楝根。


    消食———六神曲、山楂炭、焦麦芽、炒莱菔子。


    依据药物的功能来分类,主要是便于临症。但必须郑重说明,一种药有多种作用,如果因此而忽视其它方面,将会减低药物的全面效能。因此,对于每一种药应当全面了解其气味和效能,再抓住其主治重点,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便可左右逢源。


    关于药物的分类,最早见于《神农</a>本草经</a>》一书,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是指多服久服有益的补养药,认为无毒的;中品为有毒或无毒,能治病又能养身,随使用的适当与否而决定的药物;下品则大多有毒,用来治疗寒、热积滞等病。这种根据疗效的大体分类,除了有一些应予纠正外,基本上是正确的。汉唐以后的本草书,大多按药物本身的属性分类,最精细的如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a>》,分为十六部、六十二类。十六部是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六十二类就是在每部中分出细目,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九类,其他各部也一样。这对后世研究药学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前人也为了便于学习本草,先有《药性赋</a>》,后有《药赋新编》(载《医家四要》)。这两种写作有一共同长处,即以寒热温凉四气分类,简要地提出主治,这就把气味和效能结合在一起。我们认为可以就中任择一种先把它熟读,然后再阅其他本草书如《本草从新</a>》等,便可逐步提高。


    三、归 经


    每一种药物对于某一脏腑经络都有它的特殊作用,前人就将某一药物归入某一脏腑经络。例如麻黄入肺与膀胱二经,说明麻黄的作用主要在于肺与膀胱二经,凡是肺和膀胱感受寒邪,用麻黄的辛温来祛散最为合适。故麻黄善于治太阳病表寒,亦能止咳平喘,这种方法,叫做“归经”。


    归经,在实际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说,寒药能治热病,热药能治寒病,清热药多是寒凉性的,祛寒药多是温热性的,这是一个原则。但同一热症或寒症,产生的部位不同,有在表,有在里,有在脏,有在腑。比如某种寒凉药,能清表热,不一定能清里热,能清肺脏的热,不一定能清胃腑的热;同样,一种温热药能祛表寒不一定能祛里寒,能祛肺脏的寒不一定能祛胃腑的寒。于此可见,药物在人体上发挥作用,各有其适应范围,归经便是指出药物的适应范围。


    归经的经是指言经络而言。经络分布全身,看到那一经的症候就用那一经的药。如同一头痛,痛在前额属阳明经,用葛根;痛在后项属太阳经,用麻黄;痛在两侧属少阳经,用柴胡。这是因为葛根是阳明经药,麻黄是太阳经药,柴胡是少阳经药。但是,经络和内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某种药物都可以对某一经、脏发生它的特殊作用。这种特殊作用,并与气味性质有关。例如膀胱属寒水,其经为太阳,麻黄茎细丛生,中空直上,气味轻清,故能通下焦的阳气,出于皮毛而发汗,为伤寒太阳表症要药。或用羌活来代麻黄,也因根深茎直,能引膀胱之阳以达经脉,但味较辛烈,兼能去湿,不似麻黄的轻清。因而麻黄兼能宣肺利小便,羌活兼能治风湿身痛,便是同中有异了。


    总之,归经是用药的一个规律,了解药物性能和功效后,再明晓其归经,用药才能丝丝入扣。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