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辨 症

3个月前 作者: 秦伯未
    一、表里寒热虚实


    每一个病,都有错综复杂的症状,要找到它的关键,掌握它的主要方面,必须懂得运用八纲。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辨症的纲领,其中阴阳尤为纲领的纲领。表里、寒热、虚实,实际上是阴阳的演绎,亦称六变,它指示了病变所在的部位,病情的征象和邪正消长的变化。所以根据八纲来观察症候的全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不难得出诊断结论。关于阴阳方面已在第一章叙述,兹再就六变的意义,说明如下:


    1﹒表里


    表是外,里是内。从人体的内外来说,表是体表,包括皮肤、肌肉等组织;里是指内脏,包括脏、腑和脑等器官。因此病邪侵犯人体所出现的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身疼,四肢酸软,以及有汗、无汗等,症属于体表者均为表症;神昏烦躁,口渴胸闷,呕吐泄泻,腹痛腹胀等,症属于体内者均为里症。


    风、寒等六淫之邪侵犯人体,首先伤于皮毛、经络,概称表症。因喜怒七情或饮食劳倦所引起的病,多自内生,故概称里症。这是辨别表里的概况。但表邪可以内传进入脏腑,则其所现的症状又为里症了。也有表邪虽已内传而尚未到里,称为半表半里症。表邪内传而表症仍在,称为表里同病。病邪由表入里,便是从外到内,在病为重为逆,例如伤寒病初起,寒热,头项强痛,都是邪在于表的症状;如果发热不退,症见口苦呕恶,或心胸满闷,或小溲短赤等,便知邪有入里的趋势;如见壮热口渴、烦躁谵语,或腹痛便闭,或大便泄泻,则明显地表示邪已入里。相对的,里症也有从里出表,在病为轻为顺,例如麻疹、斑疹,初起身热烦躁,咳嗽胸闷,等到皮肤出现红疹,症情便逐渐松弛了。因此,临症上分辨表里症,更重要的是注意其传变倾向。


    2﹒寒热


    寒的症状为口不作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无风恶寒,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苔白滑,脉迟。热的症状为口渴饮凉,潮热,烦躁,小便短黄,大便闭结,面红目赤,舌苔黄糙,脉数等。这里可以看出病情的表现有寒和热两种不同的现象,辨别寒、热,就是决定用药或温或凉的一个关键。


    寒症和热症有时不完全是全身症状,如发热是全身的,小溲黄赤可以与发热有关,也有仅属于膀胱有热。所以辨寒症和热症除一般者外,需要进一步分别上下。大概寒在上者,多为吞酸,泛清水,饮食不化,或心胸一片觉冷;热在上者,多为头胀目赤,咽喉肿痛,齿龈胀痛,口干喜凉。寒在下者,多为腹痛喜按,大便溏薄或泄泻,胫寒足冷;热在下者,多为大便困难闭结,小便浑黄,或短涩刺痛。这些症状,有的只见于上,或只见于下,有的上下俱热,或上下俱寒,有的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也有一个肠胃病中,能出现胃热肠寒,或胃寒肠热的现象,必须分析清楚。


    3﹒虚实


    虚实是指正气和邪气两方面来说的。从人体说,指正气的强弱;从病情说,指邪气的盛衰。但在一般临症上,虚多指正气,实多指邪气,因正气充旺无所谓实,邪气退却无所谓虚,故《内经》上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症的表现,为神疲乏力,声音低怯,呼吸气短,自汗盗汗,头晕心悸,脉细微弱。实症的表现,为痰多气壅,胸闷腹胀,便闭或溏薄臭秽,脉洪滑大等。凡体壮新病,症多属实,体弱久病,症多属虚。患者体质和病理机转表现为有余、结实、强盛的,称为实症;反之,表现为不足、衰退、松弛的,称为虚症。


    辨别虚实是攻邪和补正的根据。病有纯虚纯实者,辨别较易,治疗亦简单;有虚实错杂者,如正强邪实虽重能挽救,正虚邪实虽轻亦危殆。在每一个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邪正消长现象,必须注意虚中</a>有实、实中有虚、虚多实少、虚少实多等变化情况。例如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脉象浮紧,这是一个表实症;如果发汗后汗出不止,身热骤降,反而畏冷更剧,这是转为虚症的症象;或者恶寒退却,身热增加,口渴引饮,这是转为里症的症象。如果热病而现舌苔干糙,知其津液已虚;或者舌光红绛,知其阴分亦为邪热伤耗,不是单纯退热法所能治疗了。


    表里、寒热、虚实,是一种症状的归纳方法,单看一个症状是没有意思的。因为每一个症状都能在两方面出现,譬如表症有怕冷,里症也有怕冷,虚症有怕冷,实症也有怕冷,寒症有怕冷,热症同样有怕冷。究竟属于哪一类型呢?必须结合多种症状来决定。所以把许多症状加以分析,就其性质上的类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症候群,才能诊断它是表是里,是虚是实,是寒是热。症状是属于表面的,症状里有很多是隐蔽的、虚伪的,称做假象。如以寒热来说,真寒应当脉沉细或迟弱,症见肢冷呕吐,腹痛泄泻,小溲清频,即有发热也不欲去衣被,这是浮热在外而沉寒在内的症象;真热应当脉数有力,滑大而实,症见烦躁喘粗,胸闷口渴,腹胀,大便闭结,小溲短赤,发热不欲盖被。假寒症是外虽寒而内却热,脉呈数象,身上怕冷而不欲衣被,或大便臭秽,或烦渴引饮,这种怕冷,就非寒象,而是热症,此即所谓热极反兼寒化,叫做阳盛格阴;假热症是外虽热而内却寒,脉呈微弱,或为虚数浮大无根,身上发热而神态安静,言语谵妄而声音低微,或似狂妄但禁之即止,或皮肤有假斑而浅红细碎,或喜冷饮而所用不多,或小溲多利,或大便不闭结,这种热象并非真热,而是寒症,即所谓寒极反兼热化,叫做阴盛隔阳。至于虚实方面,极虚也能有实象,便是假实;大实也能有虚象,便是假虚。故张景岳</a>说:“外症似实而脉弱无神者,皆虚症之当补;外症似虚而脉来盛者,皆实症之当攻。虚实之间,最多疑似,不可不辨其真。”这就说明了辨症的目的是在求得病的本质,要掌握真相,必须从多方面观察。


    六变用阴阳来归纳,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实为阳,虚为阴。故有时候也把病态的动静和病情的进退,说成阴症和阳症,或说病在阳和病在阴,所以说阴阳为八纲的纲领。但在临症上常说的真阳虚和真阴虚及亡阳和亡阴,这就不是广义的名词,前人解释真阳、真阴皆属于肾,真阳即真火,真火虚者,右尺必弱,宜大补元阳,不可伤其阴气,忌凉润,恐助阴邪,尤忌辛散,恐伤阴气,只有甘温益火,补阳以配阴;真阴即真水,真水虚者,脉必细数,宜大补真阴,不可伐其阳气,忌辛燥,恐助阳邪,尤忌苦寒,恐伐元阳,只有纯甘壮水,补阴以配阳。至于亡阳和亡阴的辨法,也须仔细观察症象,如汗出身反恶寒,手足凉,肌凉汗冷而味淡微黏,气微,脉浮数而空,此为亡阳;身畏热,手足温,肌热,汗亦热而味咸,气粗,脉洪大无根,此为亡阴。亡阳和亡阴是严重症候,大多在高热熏蒸、发汗过多、或吐泻过度、失血不止等情况下出现,多属危象。


    八纲辨症的内容,包括了体表和体内的关系,指出了病症的性质和发展情况。辨症的最后阶段是为了治疗,分辨表里可以定出或汗或下,分辨寒热可以定出或温或凉,分辨虚实可以定出或补或泻。但是汗法有辛温发汗,有辛凉发汗;下法也有凉下、温下,其它温法、凉法、补法、泻法,也都有不同的用法。如何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针,非把表里、寒热、虚实结合不可。比如表症和寒症、实症结合,便是一个表寒实症,就是体表感受寒邪的实症,可以针对着用辛温发汗法;或者里症和寒症、虚症结合,便是一个虚寒里症,就是由于体内阳气衰微而造成的寒症,可以采用温补的方法。诸如此类,表里、寒热、虚实的结合,在临症上有八个基本类型:即表寒实症、表寒虚症、表热实症、表热虚症、里寒实症,里寒虚症,里热实症,里热虚症。在这基础上还能化出八个错杂的类型:即表寒里热症、表热里寒症、表虚里实症、表实里虚症、表里俱寒症、表里俱热症、表里俱虚症、表里俱实症。在里症范围内还有几个复杂类型,即上热下寒症、上寒下热症、上虚下实症、上实下虚症、真寒假热症、真热假寒症、真虚假实症、真实假虚症,以及半表半里症、寒热错杂症、虚中挟实症等。病症的变化尽管多,但不外表里、寒热、虚实已甚明显,所以只要能掌握这八个纲领,便可以弄清楚。


    上述变化,有的是常见的,有的比较少见,有的彼此之间没有很大区别,有的虽类似但必须分别。由于辨症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此不厌繁琐,再作说明,以便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1﹒表寒实症风寒侵犯体表。主症为恶寒、头痛、体痛,脉象浮紧,发热或未发热。


    2﹒表寒虚症卫气不充。主症为恶风畏寒,易出汗,汗出更冷。


    3﹒表热实症外感温病初起。主症为恶风或不恶风,发热头痛,自汗或无汗。


    4﹒表热虚症即阴虚潮热一类。主症为午后肌热,掌心热,自汗出。


    5﹒里寒实症寒邪直中内脏。主症为腹痛泄泻,严重的四肢逆冷,脉象沉伏。


    6﹒里寒虚症多由脾肾阳虚引起。主症为气怯疲倦,四肢不温,大便不实,脉象微弱,舌质胖嫩而不红润。


    7﹒里热实症外邪化热传里。主症为壮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严重的神昏谵语。


    8﹒里热虚症多由肝肾阴虚引起。主症为掌心热,头晕,口渴,心烦不眠。如果出现潮热,参看表热虚症。


    9﹒表寒里热症外感寒邪,内有郁热。主症为寒热无汗、烦躁。又假寒症怕冷、不欲衣被、烦渴引饮,亦属此类。


    10﹒表热里寒症寒积于内,热越于外,其热为假热,其寒为真寒。主症为身热不欲去衣被,畏风,泄泻,小溲清长。


    11﹒表虚里实症多由发汗伤表,邪传于里。主症为汗出恶风,胸痞硬满,噫气,呕恶。


    12﹒表实里虚症内伤之体,再感外邪;或表症误下,虽伤于里,表邪尚未内陷。主症为寒热,身体疼痛,气怯,脉象沉弱。


    13﹒表里俱寒症寒邪伤表,复中于里。主症为寒热,腹痛,泄泻。


    14﹒表里俱热症表邪化热传里,发热不退,反而增剧,参看里热实症。


    15﹒表里俱虚症阴阳两亏。主症为多汗,畏寒,气怯,心悸,脉象结代。


    16﹒表里俱实症外感寒邪,内停痰饮,或有宿食。主症为寒热,咳喘,或嗳腐,腹胀。又寒邪或热邪酿成的表里俱寒或表里俱热症,均属此类。


    17﹒上热下寒症下焦有寒,上焦有热。主症为腹满足冷,口干,胸中烦热。又火不归元,浮越于上,症见足冷面赤,口干咽燥,亦属此类。


    18﹒上寒下热症丹田有热,膈上有寒饮。主症为小溲短赤,痰多,胸中觉冷。


    19﹒上虚下实症浊阴在下,清阳不升。主症为腹满泄泻,头晕目眩。


    20﹒上实下虚症阳虚于下,痰饮阻上。主症为形寒足冷,尿频,咳痰,喘促。


    21﹒真寒假热症参看表热里寒症。


    22﹒真热假寒症参看表寒里热症。


    23﹒半表半里症表邪传里而未成里症。主症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


    24﹒寒热错杂症湿热内阻,或内有痰饮,表热内陷。主症为胸闷,口干不欲饮,小溲短黄,或烦热痞满,呕恶。


    25﹒虚中挟实症体虚有邪,或邪恋正气渐衰,均属此类。参看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症。


    对于任何急性热病,或内伤杂症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用上面这些方法来诊断。在急性热病方面,例如伤寒初起便是表寒实症;若汗出过多而损及阳气,便是表寒虚症;若寒邪化热传里,便是里热实症;苦传入半表半里之间,便是半表半里症;及至体力不支,而有泄泻肢冷,烦躁等症,则为里寒虚症或表热里寒症。又如肾泄(即五更泄泻)是里寒虚症;肺劳是里热虚症;痰饮咳嗽是上实下虚症。以上是八纲的综合运用,临症时就可根据这些来辨症论治,获得疗效。


    二、六 经


    六经的意义,是把人体分作六个区域,在这六个区域内出现的症候作为六个类型。这方法最早见于《内经》,到《伤寒论</a>》更细致地作出了有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六经的名称为太阳、阳明、少阳,称作三阳;太阴,少阴,厥阴,称作三阴。分析归纳症状时,就根据其不同性质,凡呈亢奋现象的列于三阳,呈衰退现象的列入三阴。六经辨症,不但广泛地被用于外感病,而且内伤杂症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引用。


    1﹒太阳脉症


    症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疼腰酸,无汗,脉象浮紧。此为寒邪侵表的初期,概称太阳病。太阳病中有自汗、脉浮缓的称中风(即伤风);伴有口渴而不恶寒,或恶寒轻微的则属温病。


    2﹒阳明脉症


    外邪在太阳经不能及时解除,病邪向里发展。症见壮热,汗多,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脉象滑大。此时无形热邪弥漫肠胃,但肠内糟粕尚未成为燥屎,热而未实,称作阳明经症。若肠有燥屎,更见便秘、腹满,腹痛,烦躁谵语,甚至神志昏糊,热而兼实,称作阳明腑症。这是外感的第二期,邪已化火,具有一派热象,故称阳明病。


    3﹒少阳脉症


    病邪从外传内,既不属于太阳表症,又不属于阳明里症,而在太阳阳明的中间阶段。症见寒热往来,一天反复数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呕吐不欲食,脉象弦数。因其处于半表半里之间,故称半表半里症。


    4﹒太阴脉症


    三阳病都有发热症,三阴病以虚症为主,一般没有发热,相反地多呈寒象。太阴病的症状为:腹满自利,或腹痛喜按,口不渴,手足温,呕吐,食不下,脉缓而弱。


    5﹒少阴脉症


    症见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神疲欲寐,脉象微细。这是阳气虚弱所呈现的全身虚寒症。故少阴病比太阴病更严重一步。但少阴主水火,阳虚则从寒化,阴虚又从火化,因而除上虚寒症外,也有心烦、不得卧及热利、咽痛等内热症出现。


    6﹒厥阴脉症


    厥阴病是外感病的末期,邪正抗争的最后阶段。症状多阴阳错杂,寒症和热症混同呈现,如口渴不止,气上冲胸,心中疼痛觉热,饥不欲食,有时呕出蛔虫。特别是以厥、热交替为特征。厥热交替,即四肢厥冷能自温暖,温暖后又厥冷,厥冷后又温暖。假使厥的时间多于热,或厥逆不复,预后不良;若热多于厥,厥去热回,是正气恢复,可望转机。


    六经症状的出现,由于病邪的传变,这种由一经传变到另一经的现象,称做“传经”。传经与否的重要关键,决定于病邪和体力的对比。比如邪气盛,正气弱,传变的机会就多;正气盛,邪气微,传变的机会就少;还有体力强的传变多在三阳,体力衰弱的就容易传</a>到三阴。所以传经不是六经皆传遍,有在太阳不传的,有仅传及阳明,也有传完三阳就痊愈的。


    传经有一定的程序,即按照六经次序由太阳而阳明而少阳而太阴而少阴,终于厥阴,叫做“循经传”。也有不按次序,隔一经或两经相传,如太阳不传阳明而传少阳,或不传少阳而直传阴经,叫做“越经传”。越经传的原因,多由邪盛正虚,病邪乘虚窜入。此外,三阴病有不从阳经传入,一起即见太阴或少阴症状者,称做“直中”。直中的意思是病邪直接侵入,三阴都有直中的病变,但以太阴和少阴为多见。


    六经各有主症主脉,临症上又往往错综出现,例如既有太阳表症,又有阳明里症;或太阳表症还没有完全解除,又出现了阳明里症。前者称做“合病”后者称做“并病”。它的区别是,合病为两经或三经同时受邪,不是传变所致,遇到这类情况,就称为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并病为一经未退又传一经,必须前一经症状还在,而又具备后一经症状,遇到这类情况,就称为太阳阳明并病、阳明少阳并病等。


    用六经来辨症的基本精神已如上述,它不仅说明了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情况,也说明了六经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这样,可以从全面来观察外感病的发生和变化,从而掌握治疗规律,成为辨症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要学习六经辨症,必须对《伤寒论》下一番功夫。《伤寒论》的注解有百数十家,各有特长,比较简明而又能提纲挈领的可阅读尤在泾注的《伤寒贯珠集</a>》,此外,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a>》将方证分类,加减变化,眉目朗然,也可作为参考。


    三、三焦(包括卫气营血)


    三焦辨症法是六经辨症法的发展,《温病条辨</a>》一书就是运用这方法编写的。它的主要精神,是在热性病整个发展过程中辨别轻、重、浅、深。比如外感温病初起在上焦,病浅而轻,顺次传到中焦和下焦,就逐渐深入严重了。所以三焦这名词虽与脏腑中三焦的名称相同,但其意义和作用是有差别的。


    1﹒上焦症状


    上焦指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两个经、脏。肺司气而主皮毛,心包主血而通神明。温邪首先犯肺,症见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头痛,口渴或不渴,咳嗽,脉浮滑数。假使热传心包,则见烦躁,口渴,神昏谵语,夜寐不安,舌色绛赤。一般温邪由肺传胃,即从上焦传入中焦,称做“顺传”,若迅速由肺传心包,即由气传血,称做“逆传”。


    2﹒中焦症状


    中焦指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两个经、脏。阳明主燥,太阴主湿。上焦温邪传入阳明,症见壮热,多汗,日晡更炽,面目俱赤,呼吸气粗,大便闭结,小溲短赤,口干引饮,舌苔黄糙,或黑有芒刺。若传入太阴,则见身热不甚,午后较重,头胀、身重,胸闷不饥,泛恶欲呕,小便不利,舌苔白腻或微黄。在这时期,热甚或湿热熏蒸,皮肤出现斑疹或白?,并狂妄谵语或神识似明似昧。


    3﹒下焦症状


    下焦指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两个经、脏。肾主阴,肝主血。温邪传到这阶段,往往从津枯液涸而进一步伤血耗阴。在肾为昼日较静,夜间烦躁,口干不欲多饮,咽喉痛,或生疮不能言语,下利,小溲短赤。在肝为厥热交替,心中疼热,懊 烦闷,时作干呕,或头痛吐沫,嘈杂不能食。在上则口干糜烂,在下则泄利后重。或风动痉厥,囊缩、腹痛等。


    把三焦辨症和六经辨症作一对比,不难体会三焦自上而下,是一个纵的关系,六经从表走里,是一个横的关系。假如把这两种方式联在一起,则纵横的交点,在三焦为中焦,在六经为阳明和太阴,原是一处。故温病的阳明症与伤寒的阳明症,温病的太阴症与伤寒的太阴症,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尤其是寒邪化热后的阳明症与温病根本相同,仅温病的太阴症属于湿热,伤寒的太阴症属于寒湿,病邪有所不同而已。再从六经中的太阳来看,也不能离开上焦肺;同样,六经中的少阴和厥阴也就是下焦肝、肾。正因为此,三焦和六经虽然是两种辨症方法,各有突出的地方,也有共同之点,在临症上经常结合使用。


    在运用三焦来辨症的同时,辨别卫、气、营、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卫、气、营、血是跟三焦来的,表示病变浅深的四个层次,所以习惯上称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最浅是卫分,其次是气分,从此深入为营分,最深为血分。病邪的出入于卫、气、营、血和三焦的传变有密切关系。


    1﹒卫分症状 皮毛受邪,内合于肺,症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咳嗽,舌苔薄白等。上焦病初期皆属卫分,也就是表症。


    2﹒气分症状表邪入里,症见壮热,口渴,脉象滑数或洪大,舌苔由白转黄。中焦阳明症状皆属气分,也就是里症。


    3﹒营分症状邪在上焦而逆传心包,症见烦躁,神昏谵语,或邪在中焦而出现斑疹和神昏谵语等。这些症状,也就表示传营分。此时诊断上最可靠的症象,为舌质红绛。


    4﹒血分症状热邪入血,症见狂妄、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外有斑疹,内有吐、衄、便血,脉象细数或弦数,舌质深绛少液。这些症状,在三焦分症时,是属于下焦病。


    三焦和卫、气、营、血的辨症方法,始于叶天士</a>,他明白地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又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治疗方面更扼要地指出:“邪在卫汗之,到气方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乃恐耗血动血,直须清血散血。”由此可以理解三焦和卫、气、营、血有密切联系,都是中医的一套诊治方法。为了更明确它的意义,便于掌握运用,再作综合的解释如下。


    在整个外感温病过程中,可分四个时期


    第一、恶寒期:这是温病的最早阶段,先觉形寒怕风,微有身热或午后较高,兼见头痛、咳嗽,四肢酸痛,自汗或无汗,口干或不干,舌苔薄白。由于邪在上焦,上焦属肺,肺又主卫,故称上焦病,也即邪在卫分,与一般所称的表症同。既然邪在表分,应当疏散表邪,所以有一分形寒怕风,就有一分表症;即使形寒怕风已减,身热稽留而没有其它病变,还是属于上焦卫分。


    第二、化热期:主要症状是形寒怕风消失后,身热增高,随着口燥,烦闷,小溲黄赤,或者咳嗽加剧,这是化热的开始,一般来说,热邪仍在上焦卫分。接着身热转炽,恶热,多汗,渴欲冷饮,脉象滑大,舌苔变黄,则热邪已从上焦转入中焦、已从卫分转入气分。中焦属胃,胃为阳明,治疗当用清热透邪为主。便闭的可用泻下法。


    第三、入营期:热郁中焦,由气入营,开始舌质红绛,夜不安寐。有三种特征,即神昏谵语,斑疹或口鼻出血。此时温邪虽然仍以中焦为根据地,但已波及心包,心包属血,故称营分。温病至此,渐向恶化,实为病势进退重要关头,治宜清热之中加入凉血药,犹可望其回转气分。


    第四、伤阴期:温邪经久,无不伤津伤阴,伤津多在中焦比较轻,伤阴多在下焦最重。肾阴肝血受损,舌光干绛,从而虚阳妄动,引起痉厥、四肢抽搐等症。此时也称作邪入血分。血分不是单指血液,包括真阴在内,故必须大剂滋阴潜阳。温病的死亡,以这一时期为最多。


    如上所述,可以体会到:三焦是指发病的部位,卫、气、营、血是指病变的轻重浅深。论三焦不能与卫、气、营、血分开,论卫、气、营、血也不能与三焦分开;但是对上、中、下三焦部位和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本身,应当划分清楚,在治疗上才不致模糊。


    关于三焦辨症法,可阅读叶天士的《外感温病篇》(载《温热经纬</a>》内)以及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四、病 机


    “病机”这名词见于《内经》,是一种症状分类法。《内经》在重视色脉等诊法的同时,也极其重视症状。病机是从复杂的症状中提出纲领,作为辨症求因的依据。所以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内经》提出的病机只有十九条,都是指的一般症状,不是固定的一种病。它所指出的病因虽以六淫为主,但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杂症。如说:一般风症振颤晕眩,都属肝经。一般湿症浮肿胀满,都属脾经。一般痛痒疮疡,都属心经。一般气症喘逆痞闷和一般肺痿、气喘、呕吐等症,都属于上焦肺经。一般寒症收缩拘急和一般四肢厥冷,二便或闭或不禁等症,都属于下焦肾经。一般急性筋脉强直等症,都属风邪。一般小便清利,无热感及无沉淀等症,都属寒邪。一般痉病颈项强直等症,都属湿邪。一般腹内有声,中空如鼓等症;一般腹大胀急和一般吐酸、泻利迫急等症;都属热邪。一般热症昏闷抽搐;一般口噤,鼓颔战栗,不能自主等症;一般逆行上冲等症;一般躁乱狂妄,精神失常等症;一般浮肿、酸疼、惊惕等症和一般转筋、反张、小便浑浊等症;都属火邪。后来刘完素</a>又补上一条:一般枯涸不润,筋脉干劲,皮肤皲裂等症,都属燥邪。


    十九条当然不够全面,但在临症上起着很大启发和指导作用。主要是有了这样一个概念,可以在这范围内反复推求发病原因。比如遇到以头晕、目眩、手臂抖颤为主诉的病人,初步印象是一个肝经病,从而以四诊法来诊断其是否符合于肝经病,然后进一步分析其虚实寒热,并观察有无其他因素夹杂。所以内经说:“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又说:“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须体会《内经》的精神,对每一个病症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如果认为所有疾病的病机只有那么几条,又是片面地作出肯定,那就成为毫无意义的教条了。


    通过八纲、六经、三焦以至病机的学习后,我们以为还应该学一学中医对症候的比类。中医诊断着重于辨症,但是单凭一个症状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把几种类似的症状加以比较和区别。比如发热症,有恶寒发热,有发热不恶寒,有往来寒热,有潮热,有骨蒸,有烦热,有白天发热,有夜间发热,有发热自汗,有发热无汗。又如汗出,有自汗,有盗汗,有只有头部出汗,有手足心出汗,有汗出恶寒,有汗出味咸,有汗出不止。分析这些症状的性质,就有表虚症、表实症、寒症、热症、阳症、阴症等,不加仔细分辨,无从作出诊断。症候是建筑在症状之上,只有分析症状,才能定出症候。徐灵胎</a>曾说过:症之总称为病,一病必有转症,如太阳伤风是病,其恶风、身热、自汗、头痛是症,这些都是太阳病的本症,合之而成为太阳病。如果太阳病而又兼泄泻、不寐、心烦、痞闷,则又为太阳病的兼症。又如疟疾是病,往来寒热、呕吐、口苦是症,合之成为疟,倘疟而兼头痛、胀满、咳逆、便闭,则又为疟的兼症;如果疟而又兼下痢一日数十次,即又不是兼症而是兼病,因为疟是一病,痢下又是一病,二病各有本症。以此类推,不可胜举,病之与症,不可不求其端而分其绪云云。这说明了要认识一个病、一种症候,必须先把类似的症状辨清,并将每一个病和每一种症候的症状联系起来。有关这些方面的资料,可参考成无己</a>所著《伤寒明理论</a>》,他就伤寒症状进行了分辨,并与六经辨症互相结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