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的特点

3个月前 作者: 秦伯未
    一、整体观念


    中医治病,是从整体着眼的。首先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还认为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于是,在临证上总是从全面考虑问题,不单从有病的局部着想,并观察季节、气候和水土,注意病人的情绪和生活习惯等。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观念,现在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1﹒人体的整体性


    中医认为人体各部都是有机联系着的。首先把十二内脏看成十二种功能,称做“十二官”;又分为六脏、六腑,从作用上把一脏一腑分别结合,称做“表里”。这种内脏的归纳划分,不等于各自为政,恰恰相反,而是把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理解作相互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腑,同时表现在脏腑和形体的各组织各器官方面。例如:心主脉、主舌,肝主筋、主目,脾主肉、主口,肺主皮毛、主鼻,肾主骨、主耳;再如脾主四肢,肾司二便,等等,都是说明脏腑的功能和脏腑与形体的关系。更重要的,通过经络有系统地分布全身,循环往复,成为体内和体表的联络路线,这样,使人体在功能上保持内外相关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治疗上关于内脏的病,不单治一脏,甚至不医治有病的一脏,而从其他内脏进行治疗得到痊愈,如胃病兼治脾脏,肺病可从治脾胃着手,以间接增强肺脏的抵抗力。尤其显著的,形体局部的病症,往往采取治内脏的办法来治愈,如风火红眼用清肝方法,虚火牙痛用温肾方法;又如脱疽(能使十个足趾零落),现代医学多用截除手术,中医用活血温经方法收到良好效果。此外,如皮肤病、肿疡、溃疡等外症,中医大多用内服药来消散或排脓、收口。


    2﹒人体和气候


    大自然的一切,特别是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医十分重视这个关系,认为人体健康和气候不能分开,必须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无病和长寿。因而,从一年中找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四季的特性,以及四季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不同气候的变化规律,并指出应该怎样适应客观环境的方法和违背气候变化后可能招致的疾病。还根据这些原则,分析演绎出诊断和治疗等方法。例如非其时而有其气,即春应温而反寒或热,就是不正之气,称做“虚邪贼风”。这些不正之气,必须及时回避。至于四时气候有规律的变化,这对人体是有利的,称为“正气”。因此,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举个浅显的病例来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轻减,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证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又如血虚肝阳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发作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这种症状的发生是和气候息息相关的,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理解到中医对于养生和治病,密切注意内外环境的相互适应。


    3﹒人体与地土方宜


    不同的水土,不同的生活习惯,可以产生不同的疾病。我国幅员广阔,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地高多燥,东南气候温和,地卑多湿。因而不同地区常有不同的病症。此外,对一般病的治法和用药及药量,南北方也有出入。中医惯常说: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便是这个意思。


    4﹒其他


    禀赋的强弱,形体的肥瘦,情绪的愉快、忧郁、急躁,以及精神刺激等,中医也是非常注意的,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很有关系,在治疗时必须顾及。如强者耐受重药,体弱者不宜重剂;体丰肥者多湿多痰,瘦者多阴虚内热。这些虽然不是刻板的,但一接触具体病症,就有很现实的参考价值。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整体观念出发,中医在临症上有两个突出点就是:其一,不仅仅着眼于疾病的局部症状而忽视其他部分所受到的影响;不因重视某一发病因素而忽视因此引起的其他因素。同时,在及时治疗之外,还利用季节来进行防治。例如咳嗽是一个肺脏疾患,经久不愈可以影响到心脏而兼见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咽肿喉痹;或影响到肝脏而兼见两胁下痛,不能转动,转动则两胁胀满,也能影响到胃而呕吐,或影响到膀胱而咳时遗尿,称做心咳、肝咳、胃咳和膀胱咳,治法就各有不同。又如一个气郁病,或引起肠胃疾患,或妇女适值月经来潮而引起腹痛,必须兼顾肠胃和调经。还有如风湿性痹痛趁伏天治疗,肺劳病趁秋凉治疗,疗效都比冬季或夏季为优,这是由于病的性质和脏气的性质适宜于炎热和秋凉的关系。其二,认识到病和病人是不可分开来看的,每一个病都应从两面着想,一面是病邪,一面是正气,即病人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因而一面要祛除病邪和改善病况;另一面要调理病人的生理机能,增强其自然的抵抗力,帮助恢复健康。这就提出了“扶正”和“祛邪”两种治法,及“邪去则正自复,正充则邪自却”的两种战术方法。不难体会,疾病的过程就是正和邪两个方面矛盾斗争的过程,当邪气退却,正气进入恢复的阶段,这一斗争才算结束。邪正的斗争,有急有缓,有长有短,虽然因病因人而异,主要是决定于疾病发展过程中正和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正气战胜邪,就走向痊愈,邪气战胜正,就导致病重。所以,中医在未生病时重视避邪,既受邪时又急于祛邪,但同时不忽视扶正,在某些情况下,还把扶正作为主体。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概况,说明这一观念是贯彻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的。要进一步明白这些道理,必须学习《内经》,它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一直在指导中医实践。


    二、辨症论治


    辨症论治为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病症到给予治疗,都是依靠这个规律来完成的。辨症论治是综合理、法、方、药作为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无法进行。它是有理论有法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辨症论治的意义:辨,就是分析、鉴别,症,就是症状、现象,论,就是讨论、考虑,治,就是治疗的方针。症和治是现实的;辨和论是灵活的,要通过分析和思考的。前人告诉我们,有是症,用是法,用是药。究竟凭什么来认识这个症,以及凭什么用这种法和这类药,就需要下一番辨和论的功夫。疾病的发生必然有某种因素,某种因素就表现出某种症状,离开症状是无从辨别疾病的性质。同时仅仅注意症状也还不可能全面了解病情,有时症状的表现不一定反映真相,中医称之为“假象”,这就要求必须做到细致地辨症。总的说来,辨症,就是从疾病过程中找出疾病的客观规律,务使求得症状和病因的统一。引用辩证法的词句来说,就是“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故中医治病有一定步骤,观察症状,决定病因,商讨治法,然后处方用药。因而,中医对任何疾病在没有辨明症状以前,是无法确定治法,更谈不到处方用药。辨症论治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症状是病邪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映,它反映着病邪的性质和生理机能的强弱。在症状的表现上,从细小到显露,从表面到深层,可以鉴别发病的因素和生理病理的状况,可以随着症状的消失和增添,探知病邪的进退及其发展方向。


    病因以六淫和七情为主,也就是外感和内伤两大病类的主要因素。比如《内经》里指出,风邪使人眩晕、抽搐,热邪使人痈肿,燥邪使人口渴、皮肤枯裂,寒邪使人浮肿,湿邪使人腹泻,又指出恼怒使人气上逆,喜乐使人气舒缓,悲哀使人气消索,恐惧使人气下沉,惊吓使人气机混乱,思虑使人气结聚。这些都是从症状来观察六淫、七情的变化的。任何一个病没有无原因的,病因是发病的根源,能直接伤害人体引发各种症状。中医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人体正气和病邪两方面,即从病体全面来观察,病邪固然是病因,但本身机能衰弱或亢奋,也是病因。


    症状是辨症的主要对象,如何辨认对象,就需要确切的诊断。中医诊断分望色、闻声、切脉和询问,目的是在观察和分析症候,也就是把症状联系起来,分出主症、主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病情,不为或有的假象所蒙混。所以诊断的要点,除了听取病人的主诉症状以外,还应客观地从多方面来观察其他有关症状,以推索病因。因为症状是病因的反映,但是不能单看肤浅的现象,必须看到它隐藏的一面,还要看到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向。总之,必须看到真实的一面,不能为假象所迷惑。这就不能单靠主诉的自觉症状来决定诊断,需要进一步地辨症,如有些疾病依据一般症状已能作出初步的印象,但经过深入分析后,又往往能否定初步印象。比如病人嚷着内热口燥,并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一般可以认作温热病,但如果仔细地诊察一下,发现病人虽渴不欲饮,饮后觉胀,并且喜喝热水,便可断定口渴是假象,不是真正内热。于此可见辨症在确诊上的重要性。一个病的症状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复杂并不等于杂乱无章,只要明白症状的相互关系,加以分析归纳,就能发现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而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中医辨症,客观地从疾病发生和发展情况来肯定体内的矛盾,它包括着正面和反面,指出了矛盾在每一疾病所呈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成为具有实在内容的认识方法。至于治疗,就是针对辨症的结果定出方针,根据方针来处方用药。


    论治,应该掌握三个方面,即:病因、病症和病的部位。例如辨症上明确了病因是停食,它的病症是脘腹胀满,病的部位是在肠胃,在论治上就以宽中、消食为方针,选用催吐、消运或通大便的药物来治疗。又如经过辨症确认病因是血虚,它的病症又是头晕、心悸、惊惕不安,病的部位是在心肝两经,那么论治就以滋补心营肝血为主,结合潜阳、安神等镇静方法。在这里可以看到“辨症”和“论治”是连贯的,基本的要求在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以上所谈的是辨症论治的意义和方法。至于辨症的法则,有依据六经来辨的,有的依据三焦来辨的,最重要的是根据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八纲的意义是先把阴阳分为正反两方面,再以表里来测定病的部位,虚实来测定病的强弱,寒热来测定病的性质。把各方面测定的结果联系起来,就有表寒实症、里热虚症等不同病型,也就是包括了上面所说的病因、病症和病的部位在内。临床辨症是极其细致的工作,症状的出入,就是病情在变化,有时看来似乎极微的变化,而病的趋势却已改变。比如发热是一个常见症状,但是在临床上必须弄清楚以下一系列的问题:有否怕冷?有否汗出?热到什么程度?汗出后是否怕冷消失、热势下降?热势下降的同时是否脉象也跟着平静?有没有汗出后怕冷消失而热势反增,或热渐下降而汗出不止,或忽寒忽热一天中反复往来等情况?还必须观察有没有神识不清?有没有口渴,真渴还是假渴?有没有大便闭结或腹泻?有没有头痛、身体疼痛、咳嗽等症状?以及一天中热势升降的时间、脉象、舌苔如何?对于一个发热症状所以要了解得这样仔细,是因为在发热的同时,如有其他不同的症状加入,诊断就不同,治疗也不同;另一方面,通过如上的鉴别,就可以求得表里、虚实、寒热的病情,借以定出治疗的方针。比如发热而怕冷,头痛,身体疼痛,无汗,此为伤寒病初期,用辛温发散法;倘咳嗽,有汗或无汗,是伤风症,用宣肺祛邪法;倘有汗,口渴,是风温病初期,用辛凉清解法;倘不怕冷,高热稽留,是阳明热症,用辛寒清热法;倘日晡热势更剧,大便闭结,为胃家实症,用苦寒泻下法;倘大便泄泻,为协热利症,用表里清解法;倘寒热往来,一日数次,为少阳病,用和解退热法;倘舌红,神识不清,为热入心包症,用清心凉营法。其他如热降而汗出不止,须防亡阳虚脱等。这些说明了辨症是要分辨疾病的性质,明确疾病的性质才能论治,否则失之毫厘,谬将千里。然而辨症并非到此为止,因为邪正相搏往往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过程,在这过程里由于邪正消长和体内各部分互相影响的关系,会使症情随时转变,形成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这样不仅在初病时要辨症,在发展的每一阶段也要辨症。概括地说,论治先要辨症,不辨症就无从论治。所以有人问治咳嗽用什么药?虽然明知是肺脏疾患,但如果不了解具体症状,便无法答复;再如有人问口干能不能用石斛?明知石斛可治口干,在未辨清属于哪一种口干以前,同样不能回答。因此,辨症论治是中医诊疗的基本法则,它的精神实质是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治疗体系。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