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3个月前 作者: 张仲景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a>撰次


    宋 林 億校正


    明 趙開美校刻


    沈 琳仝校


    辨脉法第一


    提要


    本篇首先闡述了辨别脉象之大法:脉分陰陽。大、浮、數、動、滑,爲陽脉;沉、濇、弱、弦、微,爲陰脉,以此提出辨脉之綱。繼而列舉了陰結脉、陽結脉、浮脉、沉脉、促脉、結脉、動脉、弦脉、芤脉、革脉等諸多病脉之象及其所主之病:或在表、或在裏、或爲邪實、或爲正虚、或正虚與邪實相兼、或病在氣、或病在血、或病在藏、或病在府。並以寸口脉和趺陽脉相互對比,亦體現“握手必及足”的诊脉方法及其臨證意義。


    問曰:脉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脉〔1〕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脉沉、濇、弱、弦、微〔2〕,此名陰也。 凡陰病見陽脉者生,陽病見陰脉者死。


    〔1〕凡脉 《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洪”字。


    〔2〕微 《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緊”字。


    按語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别陰陽。”本條即承《内經》之旨,以陰陽爲辨脉之綱。


    問曰:脉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爲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 其脉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鞕〔1〕,音硬下同。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1〕鞕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堅”。 “鞕”(yìng 硬)同“硬”,堅也。下同。高繼冲進獻本傳自隋,故避隋文帝楊堅名諱,以“鞕”字代之。


    按語


    “陽結”與“陰結”,旣指脉,又指證。就脉而言,浮數皆爲陽脉,浮數相合爲陽結;沉遲皆爲陰脉,沉遲相合爲陰結。就證而言,陽結證與陰結證乃陰陽偏盛之證,陽結者,病在陽明,陰結者,病在太陰,所謂“實則陽明,虚則太陰”也。


    問曰:病有洒淅〔1〕惡寒,而復〔2〕發熱者何? 答曰:陰脉不足,陽往從〔3〕之,陽脉不足,陰往乘〔4〕之。 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陽脉浮,一作微陰脉弱者,則血虚,血虚則筋急也。其脉沉者,榮〔5〕氣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6〕,則血留不行,更〔7〕發熱而躁煩也。


    〔1〕洒淅(xiǎn xī顯吸) 寒慄貌。 《素問?調經論》:“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王冰注:“洒淅,寒貌也。”


    〔2〕復 反也。


    〔3〕從 隨。陽在上,陰在下,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以上就下,故曰從。


    〔4〕乘 凌也。陽在上,陰在下,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以下凌上,故曰乘。


    〔5〕榮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營”。


    〔6〕燒針 即火針,燔針。


    〔7〕更 再,又。


    按語


    上條言陽結、陰結邪實之脉證,本條則以寸尺之脉而論陰陽從乘之虚證。陰陽從乘之義所包甚廣,不可拘泥於句下。


    脉藹藹〔1〕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一云秋脉。


    〔1〕藹藹(ǎi矮) 盛大之貌。 《爾雅?釋訓》第三:“藹藹、濟濟,止也。”郭璞</a>注:“皆賢士盛多之容止。”


    脉累累〔1〕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2〕。 一云夏脉。


    〔1〕累累 强直而連連不斷貌。


    〔2〕陰結也 《玉函》卷二此條下有“脉聶聶如吹榆莢者,名曰散也。”


    脉瞥瞥〔1〕如羹上肥〔2〕者,陽氣微也。


    〔1〕瞥瞥(piē撇) 瞥通潎,虚浮貌。《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作“潎潎”。


    〔2〕羹上肥 肉汁上漂浮的脂沫。《爾雅?釋器》:“肉謂之羹”。郝懿行</a>《義疏》:“古者名肉汁爲羹”。


    脉縈縈〔1〕如蜘蛛絲者,陽氣〔2〕衰也。 一云陰氣。


    〔1〕縈縈(yíng 營) 纖細貌。


    〔2〕陽氣 《千金要方</a>》卷二十八、《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皆作“陰氣”。


    脉綿綿〔1〕如瀉漆之絶〔2〕者,亡其血也。


    〔1〕綿綿 連綿柔軟貌。


    〔2〕瀉漆之絶 謂脉來如漆汁下落的狀態,前大而後細,連綿柔軟之狀。 《離騷》:“雖萎絶其何傷兮。”王逸</a>注:“絶,落也。”


    脉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脉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1〕。一作縱。脉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脉。


    〔1〕促 《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作“縱”。


    陰陽相摶〔1〕,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脉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2〕動摇者,名曰動也〔3〕。


    〔1〕摶 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今存五部皆作“”,與“搏”形近而訛爲“搏”,今正。


    〔2〕厥厥 動摇不定貌。


    〔3〕名曰動也 《敦煌殘卷》作“名爲動脉”。


    陽脉浮大而濡,陰脉浮大而濡,陰脉與陽脉同等者,名曰緩也。


    脉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緊者,如轉索無常〔1〕也。


    〔1〕轉索無常 謂脉來如正在絞動的繩索,緊而有力。《小爾雅?廣器》:“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常”,恒也。“無常”,謂轉動不定。


    脉弦而大,弦則爲减〔1〕,大則爲芤〔2〕,减則爲寒,芤則爲虚,寒虚相摶〔3〕,此名〔4〕爲革〔5〕,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1〕减 减少。弦爲陰,陰盛則陽虚。


    〔2〕芤 芤脉。《本草綱目》卷二六《菜?葱》:“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從孔,芤脉象之。”


    〔3〕摶 宋版《傷寒論》作“摶”,後世訛爲“搏”,今正。


    〔4〕此名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脉即”。


    〔5〕革 革脉。弦而芤曰革。如按鼓皮,外堅而内空。《瀕湖脉訣》:“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爲本虚,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發戰,以脉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按語


    傷寒病解有“戰汗”和“汗出”兩種形式。戰汗而解者,爲正氣本虚;直接汗出而解者,則爲正氣不虚。根據臨床觀察,汗後病有解者,亦有不解者。戰而不解者,仍可再戰,汗而不解者亦同。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發汗、若〔1〕吐、若下、若亡血,以内無〔2〕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1〕若 或。


    〔2〕無 通“亡”。


    按語


    承上條又論不戰、不汗而病解之理:待正氣恢復,陰陽自和而病解,即太陽病中篇所云“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之義。


    問曰:傷寒三日,脉浮數而微,病人身〔1〕凉和者,何也?答曰:此爲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2〕汗出也;脉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1〕身 《玉函》卷二“身”下有“自”字。


    〔2〕濈 (jí吉)然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和而汗出貌”。


    問曰:脉〔1〕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 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脉陰陽爲和平,雖劇當愈。


    〔1〕脉 診也。


    按語


    寸、關、尺三部之脉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反映陰陽已趨平和,故病雖劇而當愈。


    師曰:立夏得洪〔1〕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2〕,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須〔3〕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4〕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時脉,故使然也。四時倣此。


    〔1〕洪 《敦煌殘卷》作“浮”。


    〔2〕本位 弦洪毛石之脉分别在春夏秋冬出現,即是本位脉象。因其爲四時所見的應時之脉,故其下亦稱“時脉”。


    〔3〕須 《太平聖惠方》卷八“須”下有“大”。


    〔4〕濈濈 汗出和緩暢快貌。


    按語


    病得“時脉”,謂時旺之候,正氣得助,故其病易解。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按語


    由病何時得而推知病在何時愈,其理在於陰陽相得而自和。然臨床中,影響病愈與否的因素甚多,不可據此條刻舟求劍,當以四診合參爲貴。


    寸口脉浮爲在表,沉爲在裏,數爲在府,遲爲在藏。假令脉遲,此爲在藏也。


    趺陽脉浮而濇,少陰脉如經〔1〕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氣實血虚也。今趺陽脉浮而濇,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虚也。以少陰脉弦而浮〔2〕一作沉。纔見,此爲調脉,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3〕膿也。 《玉函》作溺。


    〔1〕如經 如常。


    〔2〕浮 《太平聖惠方》卷八、《敦煌殘卷》作“沉”。是。


    〔3〕屎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太平聖惠方》卷八作“溺”。


    按語


    趺陽脉浮而濇,知下利緣于脾;太谿脉滑而數,知便膿血因于腎。此乃仲景握手必及足之诊法,以補“獨取寸口”之不逮。


    寸口脉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1〕,榮衛俱病,骨節煩疼〔2〕,當發其汗也。


    〔1〕榮 《玉函》卷二作“營”。


    〔2〕煩疼 劇疼、甚疼。《周禮?司隸》:“則役其煩辱之事。”鄭玄注:“煩,猶劇也”。


    按語


    本條論風寒傷人之病理變化與脉證特點,後世“三綱”分類之説即源于此。


    趺陽脉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脉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1〕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爲也。 榮〔2〕衛内陷,其數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氣噫而除〔3〕。 何以言之〔4〕? 本以〔5〕數脉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6〕,大便鞕,氣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7〕,潮熱發渴,數脉當遲緩,脉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脉不時〔8〕,則生惡瘡也。


    〔1〕動 猶傷也。 “傷”與”動”對舉,是“動”猶“傷”也。


    〔2〕榮 《玉函》卷二作“營”。


    〔3〕氣噫(ài噯)而除 氣機因噫氣而暢通。


    〔4〕何以言之 《玉函》卷二下有“脾脉本緩”四字。


    〔5〕本以 《玉函》卷二作“今”。


    〔6〕治 旺也。《素問?逆調論》:“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王冰注:“治者,王也。”“王”通“旺”。


    〔7〕殺穀 消穀,消化飲食。《爾雅?釋詁上》:“殺,克也。”引申作消化。


    〔8〕數脉不時 數脉始終不退。


    按語


    本條當着眼于“趺陽脉遲而緩,胃氣如經”之義,知趺陽脉之常,便可藉以衡其變也。


    師曰:病人脉微而濇者,此爲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1〕衣;冬月盛寒,欲裸〔2〕其身。 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3〕,使〔4〕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虚冷,以陽氣内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内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脉遲濇,故知亡血也。


    〔1〕複 《太平聖惠方》卷八作“厚”。


    〔2〕裸 原作“祼”。據《註解傷寒論》卷一改。露也。


    〔3〕此醫發其汗 《敦煌殘卷》作“醫數發汗”。


    〔4〕使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令”。


    按語


    本條論大汗傷陽,大下傷陰之脉證。文中“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之説,應當活看。


    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脉遲尚未可攻。


    按語


    文中的“府者”、“藏者”,即表證、裏證之代言。表證當汗,發汗宜透,透則邪解而熱去;裏證當下,下之當慎。古人云:汗不厭早,下不厭遲,其斯之謂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静乍亂〔1〕,此爲命絶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爲肺先絶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摇頭者,此爲心絶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2〕者,此爲肝絶也。 環口黧黑,柔汗〔3〕發黄者,此爲脾絶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爲腎絶也。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絶,若陽氣前絶,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絶,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熱也。


    〔1〕乍静乍亂 忽而安静,忽而煩躁。


    〔2〕四肢漐習 四肢振顫摇動不休貌。


    〔3〕柔汗 冷汗。


    按語


    五藏命絶之脉證,乃是決死生預後之方法,當結合臨床進一步研究。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爲大逆〔1〕,浮則無血〔2〕,大則爲寒,寒氣相摶,則爲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音噎,下同。


    〔1〕大逆 大錯。“逆”,錯也,謂誤治。《廣雅疏證》卷五下:“逆,錯也。”王念孫疏:“卷三云,逆,亂也。亂亦錯也。”


    〔2〕浮則無血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浮爲氣,故曰無血。”“無血”猶言血分無病。


    趺陽脉浮,浮則爲虚,浮虚相摶,故令氣,言胃氣虚竭也。脉滑則爲噦〔1〕,此爲醫咎,責虚取實,守空迫血〔2〕,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1〕噦(yuē) 呃逆。


    〔2〕責虚取實,守空迫血 求病爲虚,反以治實證之法治之;對空虚之證,反更劫迫陰血。此泛言誤治。


    諸脉浮數,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


    脉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1〕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2〕。 遲爲無陽〔3〕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1〕惕 趙開美本《傷寒論》、日本安政翻刻宋本《傷寒論》、《仲景全書?注解傷寒論》均作“愓”(dàng),動也。作“愓”義長。《註解傷寒論》卷一作“愓”。是。


    〔2〕差(chāi)遲 病愈的時間延遲。 “差”通“瘥”。 《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謂之差。”


    〔3〕無陽 猶言正氣虚。


    寸口脉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内慄〔1〕也。表氣微虚,裏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强頸攣,腰痛脛酸,所爲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爲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虚,裏氣微急,三焦相溷〔2〕,内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鬱,藏氣相熏,口爛食齗〔3〕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爲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黄,與熱相摶,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則爲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4〕微,陰無所使,客氣内入,嚏而出之,聲嗢〔5〕乙骨切。 咽塞。 寒厥相追〔6〕,爲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7〕,脾氣孤弱,五液注下。 下焦不盍〔8〕,一作闔。 清便下重〔9〕,令便數難,齊築湫痛〔10〕,命將難全。


    〔1〕内慄 内心感到寒慄。成無己《傷寒明理論》:“慄者,心戰是也。”


    〔2〕溷(hǔn混) 混亂也。 《説文?水部》:“亂也。 一曰水濁。”


    〔3〕食齗(shí yín 蝕齦) 牙齦糜爛。 “食”通“蝕”。 “齗”同“齦”。


    〔4〕厥 乃。《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5〕聲嗢(wā襪) 出聲不利。亦作“”。 《説文?口部》“嗢”字下段玉裁</a>注:“,咽中息不利也。與音義同。”


    〔6〕相追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相逐”。


    〔7〕厥 盡也,竭也。


    〔8〕盍 《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一并作“闔”。


    〔9〕清便下重 大便有後重感。“清”即“圊”用如動詞。“清便”即解大便。本論“清血”“清膿血”之“清”,義皆同此。


    〔10〕齊築湫痛 《註解傷寒論》卷一“齊”作“臍”。寒氣壅聚而致臍腹疼痛如擣。“築”,擣也,此謂疼痛如杵擣之狀。“湫”(qiū秋),《左傳?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杜預注:“湫,集也。”此指寒氣壅聚。


    按語


    本條論清邪中上,濁邪中下之脉證,以及三焦之邪相混而使表裏不通之病變。重點指出中焦不治與邪氣内陷之病機,從而説明脾胃之氣對疾病傳變和預後的重要意義。


    脉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1〕,其人微發熱,手足温者,此爲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爲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1〕以來 《註解傷寒論》作“已”。


    按語


    脉陰陽俱緊,伴見足冷涕出,爲表裏俱寒,陽氣衰微之徵。如見陽氣復的“手足温”爲欲解,若“反大熱者”,乃真寒假熱也,故難治。


    脉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脉獨不解;緊去入〔1〕安,此爲欲解。若脉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爲晚發,水停故也,爲未解;食自可者,爲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煩,目重臉〔2〕内際黄者,此欲解也。


    〔1〕入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皆作“人”。


    〔2〕臉 《傷寒論條辨》卷七作“瞼”。是。


    脉浮而數,浮爲風,數爲虚,風爲熱,虚爲寒,風虚相摶,則洒淅惡寒也。


    脉浮而滑,浮爲陽,滑爲實,陽實相摶〔1〕,其脉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脉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爲不治。


    〔1〕陽實相摶 《太平聖惠方》卷八作“浮滑相摶”。


    按語


    脉浮滑而數疾,症見發熱汗出,此即《素問?評熱論》所言:“有病温者……而脉躁疾不爲汗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故謂不治。


    傷寒欬逆上氣,其脉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按語


    傷寒欬逆上氣,邪氣實也;脉散,正氣衰也。邪盛正衰,形氣已損,故主死。


    平脉法第二


    提要


    本篇論述平人之脉、四時平脉、陰陽相等之平脉等。“平脉”亦有辨脉之義,故篇中也闡述了多種病脉,如四時太過與不及之脉,藏府陰陽乘侮之脉,百病錯雜之脉等。


    辨脉篇以陰陽爲辨脉之綱,本篇則用五行生克理論以分析疾病縱横順逆及生死預後之法,兩篇合觀,脉法備焉。


    問曰:脉有三部,陰陽相乘〔1〕,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脉,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2〕,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爲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分。 出入升降,漏刻〔3〕周旋,水下百刻〔4〕,一周循環〔5〕。 當復〔6〕寸口,虚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虚,寒則牢堅〔7〕,沉潛水滀〔8〕,支飲急弦。動則爲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大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9〕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别焉。 知其〔10〕所舍,消息〔11〕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爲子條記,傳與賢人。


    〔1〕陰陽相乘 即陰陽相依,陰陽互根之意。“乘”,因也。


    〔2〕經常 “經”、“常”同義,規律。


    〔3〕漏刻 古計時器,亦稱“刻漏”、“壺漏”。


    〔4〕百刻 《脉經》卷五作“二刻”,小注云:“臣億等詳水下二刻,疑,檢舊本爲此”。《註解傷寒論》卷一亦作“二刻”。


    〔5〕一周循環 《脉經》卷五作“脉一周身”。


    〔6〕當復 《脉經》卷五作“旋覆”。


    〔7〕牢堅 《脉經》卷五作“緊弦”。


    〔8〕水滀(chù 搐) 水停聚。 又讀爲(xù 旭),義同。


    〔9〕終必 《註解傷寒論》作“中必”。


    〔10〕知其 《脉經》卷五作“知邪”。


    〔11〕消息 謂進退、斟酌。 “消”,消减。 “息”,增長。


    按語


    本條爲平脉法之綱領。指出脉會寸口,隨呼吸而往來;脉應四時,隨時氣而改變。並闡述了五藏之平脉與病脉,對照合參,使人知常以達變。


    師曰:呼吸者,脉之頭〔1〕也。 初持脉,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内虚外實也。初持脉,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内實外虚也。


    〔1〕頭 源頭。《難經》有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之説。脉隨氣之出入而行,故言“呼吸者,脉之頭也”。


    按語


    氣爲血帥,脉隨呼吸而行。《内經》言:來者爲陽,去者爲陰。出以候外,入以候内。故可據脉來去之疾遲,以測内外虚實之病變。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願聞其説。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卧,師到診其脉,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當浮大,今脉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裏有病者,脉當沉而細,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卧,此熱已去也。設令脉不和,處言〔1〕已愈。設令向壁卧,聞師到,不驚起而盻〔2〕視,若三言三止,脉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脉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1〕處言 斷言。《漢書、谷永傳》:“臣愚不能處也”。顔師古注:“處謂斷決也”。


    〔2〕盻(xì細) 《説文?目部》:“恨視也”。 按,作“盻”疑誤。 古書“盻”與“眄”(miǎn)常混。 “眄”謂斜眼看。 此句作“眄”爲是。


    師持脉,病人欠者,無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摇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强也。坐〔1〕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脚〔2〕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3〕者,心痛也。


    〔1〕坐 古人坐狀,兩膝着地,臀着於足跟。


    〔2〕脚 《脉經》卷一作“膝”。“脚”,小腿。《説文?肉部》:“脚,脛也”。


    〔3〕如懷卵物 謂雙手護腹懼人觸碰之狀。


    按語


    欠者、呻者、言遲者、是聞診以審病;摇頭者、行遲者、坐而伏者等,是望診以察病。藉此以明望、聞之診的臨床意義。


    師曰:伏氣〔1〕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脉之。若脉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痺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1〕伏氣 伏藏於體内的邪氣。


    按語


    本條論伏氣爲病。文中所舉脉證,成無己認作是少陰伏氣,學者當舉一反三,而窮各藏伏氣之爲病。


    問曰:人〔1〕恐怖者,其脉何狀? 師曰:脉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1〕人 《脉經》卷一、《註解傷寒論》卷一下有“病”字。是。


    問曰:人不飲,其脉何類? 師曰:脉自濇〔1〕,唇口乾燥也。


    〔1〕脉自濇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其脉自濇”。


    問曰:人愧者,其脉何類?師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問曰:經説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脉,然尺中時一小見,脉再舉頭一云按投。者,腎氣也;若見損脉來至,爲難治。腎爲脾所勝,脾勝不應時。


    按語


    以菽豆多少來比喻切脉之輕重,其説始於《難經》,乃爲約畧之義,旨在言诊脉有舉按之法,以察五藏之病。


    問曰:脉有相乘〔1〕,有縱有横,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1〕乘 凌也,謂欺凌、剋伐。《漢書?杜欽傳》:“婦乘夫。”顔師古注:“乘,凌也。”


    按語


    本條運用五行生克乘侮之理,以決脉之相乘順逆之變。張隱庵認爲可用“相乘而當”與“相乘不當”兩類解釋,允稱言簡意賅。


    問曰:脉有殘賊〔1〕,何謂也? 師曰:脉有弦、緊、浮、滑、沉、濇,此六脉名曰殘賊,能爲諸脉作病也。


    〔1〕殘賊 傷害。“殘”,傷也。“賊”,害也。此謂邪氣傷人所見之脉。


    問曰:脉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爲作湯,比還送湯〔1〕,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2〕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3〕。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爲災怪耳。


    〔1〕送湯 《脉經》卷一“湯”下有“之時”二字,是。無“如食頃”。


    〔2〕前來 《脉經》卷一“來”下有“脉時”二字。是。


    〔3〕災怪 出於意料的變化。


    問曰:東方肝脉,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脉微弦濡〔1〕弱而長,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藏傷,故知死也。


    〔1〕濡(ruǎn輭) 通“輭”。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凡脉言濡,皆讀輭。”


    按語


    本條以肝藏平脉爲標準,推論肝病邪退病愈之生脉與藏真無胃氣之死脉。《内經》云:脉以胃氣爲本,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即此之謂。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脉洪大而長,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脉來頭小本大〔1〕,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爲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1〕大 《註解傷寒論》卷一“大”下有“者”字。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剋西方金,法當癰腫,爲難治也。


    按語


    辨脉法篇以陰陽爲辨脉之綱,此則以五行生克之理推其疾病預後之順逆。《素問?脉要精微論》:“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


    間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脉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脉應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倣此。


    按語


    脉與四時相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也。如二月得毛浮脉,乃春見秋脉,爲金剋木,脉時相逆,故至秋死。舉此以例其餘。


    師曰:脉肥人責〔1〕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1〕責 求也。此謂求其病因。


    按語


    此以“肥人當沉……瘦人當浮”爲例,説明診脉之法不僅僅有陰陽、五行之理,還應結合病人之體质和禀賦,方不致誤。


    師曰:寸脉下不至關,爲陽絶;尺脉上不至關,爲陰絶,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剋之〔1〕也。


    〔1〕月節剋之 謂與病證相剋的月令節氣。如前述二月得毛浮脉,是肝病得肺脉,金來剋木,從而推知至秋金旺時則死,即爲“月節剋之”之義。


    按語


    經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竭,寸脉不下至關,尺脉上不達關,是爲陰陽之氣離決之兆,故主死。


    師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1〕,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無穀神〔2〕,雖困無苦。


    〔1〕王氣 藏府的生氣,“王”通“旺”。


    〔2〕穀神 水穀精微之氣。


    按語


    所言脉病而人不病,是指真藏脉見,而病證尚未顯露,非真無病。名曰行屍者,指生氣已絶,將短期而死之謂。


    問曰:翕奄沉〔1〕,名曰滑,何謂也? 師曰:沉爲純陰,翕爲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脉滑,關尺自平。陽明脉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脉微滑,滑者,緊之浮〔2〕名也,此爲陰實,其人必股内汗出,陰下濕也。


    〔1〕翕奄沉 脉大而盛,又忽而沉,亦即來盛去衰之意,故名曰滑。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翕,起而盛動於上,旋復叢聚而合也。”“翕,忽然覆也。沉没於下也。”


    〔2〕緊之浮 浮而有力。“緊”,謂脉有力。“之”猶“而”。


    問曰:曾爲人所難,緊脉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脉緊也。假令欬者,坐〔1〕飲冷水,故令脉緊也。假令下利以胃〔2〕虚冷,故令脉緊也。


    〔1〕坐 因也。《樂府?陌上桑》:“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旉。”


    〔2〕胃 《註解傷寒論》卷一下有“中”。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榮氣盛,名曰章。章者暴澤而光。高章相摶,名曰綱。綱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衛氣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氣動迫怯。榮氣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惵卑相摶,名曰損。損者,五藏六府俱乏氣虚惙故也。衛氣和,名曰緩。缓者,四肢不能自收。榮氣和,名曰遲。遲者,身體俱重,但欲眠也。緩遲相摶,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按語


    榮衛之氣會見於寸口,故寸口之脉以測榮衛。文中高、章、綱,乃指邪氣之有餘;“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緩遲相搏,名曰沉”,論陰陽平和之象也,觀下條可證。


    寸口脉緩而遲,緩則陽氣長〔1〕,其色〔2〕鮮,其顔〔3〕光,其聲商〔4〕,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鞕,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得〔5〕,名曰强也。


    〔1〕長(zhǎng 掌) 生長。


    〔2〕色 《説文?色部》:“顔氣也。”


    〔3〕顔 《説文?頁部》:“眉之間也。”


    〔4〕商 五音之一,屬金,合之於肺。


    〔5〕得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搏”。


    趺陽脉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强,持實擊强,痛〔1〕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2〕也。


    〔1〕痛 病也。 《説文?疒部》:“痛,病也。”


    〔2〕坐作瘡 乃産生創傷。“作”,産生。“瘡”同“創”。


    按語


    “胃氣實”、“脾氣强”,言邪氣之盛,非正氣强也。脾胃邪氣相搏,故令腹痛,譬若以手把刃,豈非自貽其害。


    寸口脉浮而大,浮爲虚,大爲實,在尺爲關,在寸爲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趺陽脉伏而濇,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濇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


    按語


    上條論浮大而虚之脉,主正虚邪實。見于寸則飲食不入爲之“格”;見于尺則二便不出爲之“關”。本條又從趺陽脉見伏濇,主中州脾胃氣機鬱而不暢,故亦可出現“關格”之證。一在于陰陽之不濟,一在于升降之乖戾。


    脉浮而大,浮爲風虚〔1〕,大爲氣强〔2〕,風氣相摶,必成隱,身體爲痒。痒者,名泄風,久久爲痂癩。眉少髮稀,身有乾瘡而腥臭也。


    〔1〕風虚 即虚風,指八方不正之氣。


    〔2〕氣强 謂邪氣强。


    寸口脉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爲血,血寒則發熱。衛爲氣,氣微者心内飢,飢而虚滿,不能食也。


    按語


    寸口可候榮衛之虚實。榮衛亦即氣血之義,淺而言之謂榮衛,深而言之則謂氣血,故曰“衛爲氣”、“榮爲血”。葉天士所云“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則從温病角度闡述了衛氣榮血深淺層次及發病的相互關係。


    趺陽脉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爲難治。


    寸口脉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也。一作下。


    趺陽脉緊而浮,浮爲氣,緊爲寒,浮爲腹滿,緊爲絞痛,浮緊相摶,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脉不出,其陰腫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濇,微者衛氣不行,濇者榮氣不逮〔1〕,榮衛不能相將〔2〕,三焦無所仰〔3〕,身體痺不仁。 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虚者,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4〕;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1〕逮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足”。“不逮”,猶不及,不足。


    〔2〕相將 相協調。


    〔3〕仰 依賴,仰給。


    〔4〕酢吞 吞酸。 “酢”(cù 醋),後作“醋”。


    按語


    寸口脉微而濇,知榮衛兩虚。而榮衛不能相將,又使三焦之氣無所仰賴,則可發生既有榮衛兩虚之證,又有上、中、下三焦之氣不歸其部的各自病證,這是繼《内經》之後對榮衛生理方面又一新的認識。


    趺陽脉沉而數,沉爲實,數消穀,緊者病難治。


    寸口脉微而濇,微者衛氣衰,濇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黄;榮氣不足,面色青。榮爲根,衛爲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欬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陽脉浮而芤,浮者衛氣虚〔1〕,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摶,宗氣微衰〔2〕,四屬斷絶。四屬者,謂皮、肉、脂、髓。俱竭,宗氣則衰矣。


    〔1〕虚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衰”。


    〔2〕微衰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衰微”。


    寸口脉微而緩,微者衛氣疎,疎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穀消而水化也。穀入於胃,脉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疎,三焦絶經,名曰血崩。


    按語


    “寸口脉微而緩,微者衛氣疎,疎則其膚空”,這是本條主筆;“緩者胃氣實,實則穀消而水化也”,乃是賓筆。今衛疎而榮盛,外不能固密皮膚而氣疎,内不能衛固其血而血崩。衛虚而失度,則三焦絶經,無氣以温。由此可見榮衛貴在相將而最忌相離。


    趺陽脉微而緊,緊則爲寒,微則爲虚,微緊相摶,則爲短氣。


    少陰脉弱而濇,弱者微煩,濇者厥逆。


    趺陽脉不出,脾不上下〔1〕,身冷膚鞕。


    〔1〕脾不上下 指升降失司。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言其不能灌輸水穀之精氣以榮養於周身之上下也。”


    少陰脉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爲尸厥,當刺期門、巨闕。宗氣者,三焦歸氣也,有名無形,氣之神使也。下榮玉莖,故宗筋聚缩之也。


    寸口脉微,尺脉緊,其人虚損多汗,知陰常在,絶不見陽也。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爲寒。諸乘寒〔1〕者,則爲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濇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1〕乘寒 被寒邪所傷害。


    按語


    本條近於篇末,舉“寸口諸微亡陽……諸緊爲寒”,對陰陽氣血,虚實寒熱的脉證畧加概括,具有總結之義。更以“胃無穀氣,脾濇不通”而寒邪上乘致厥、冒等證,加深對脾胃中氣重要作用的認識。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1〕十一頭〔2〕? 師曰:五藏六府相乘〔3〕,故令十一。


    〔1〕反適 反而適合。


    〔2〕十一頭 十一種,此指五藏六府之脉象。


    〔3〕相乘 相加。


    按語


    脉以胃氣爲本,濡弱之脉主有胃氣,故内寓於五藏六腑之脉中。如肝脉有胃氣,則弦而濡弱。凡弦、鈎、毛、石諸脉無一例外,此“適十一頭”之大意。


    問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師曰:諸陽浮數爲乘府。諸陰遲濇爲乘藏也。


    按語


    脉分陰陽、内應於藏府。六府爲陽,泄而不藏;五藏爲陰,藏而不泄。因而府病多實而藏病多虚,故云“諸陽浮數爲乘府,諸陰遲濇爲乘藏也”。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