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卷第二十八

3个月前 作者: 孙思邈
    针灸下


    消渴第一一十二法 论一首


    消渴,咽喉干 灸胃下俞三穴各百壮,在背第八椎下,横三间寸灸之。


    消渴,口干不可忍 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消渴咳逆 灸手厥阴,随年壮。


    消渴口干 灸胸堂五十壮。 又灸足太阳五十壮。


    消渴口干,烦闷 灸足厥阴百壮。又灸阳池五十壮。


    建氏灸消渴法 初灸两手足小指头及项椎,随年壮。又灸膀胱俞,横三间寸灸之,各三十壮,五日一报之。又灸背脾俞下四寸夹脊梁一寸半二穴,随年壮。论曰:灸上诸穴讫,当煮白狗肉作羹汁,饮食不用姜酱豉,可用葱薤随意,当煮肉骨汁作淡羹,可食肉,当稍渐进,忌食猪肉,法须二百日乃善。又灸肾俞二穴并腰目,在肾俞下三寸,夹脊两旁各一寸半,以指按陷中。又关元夹两旁各二寸一处。又阴市二穴,在膝上当伏菟上三寸,临膝取之。


    曲泉、阴谷、阴陵泉、复溜,凡此诸穴断小便利大佳,不损阳气,亦云止遗尿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趺阳、行间、大敦、隐白、涌泉,凡此诸穴各一百壮。腹背两脚凡三十七穴。其肾俞、腰目、关元、水道可灸三十壮,五日一报之,各得一百五十壮佳。涌泉可灸十壮,大敦、隐白、行间可灸三壮,余者悉七壮,皆五日一报之,余三灸可山也。若灸诸阴不瘥,可灸诸阳,诸阳在脚表,宜审用之,无有不验。造次则并灸肺俞募、按流注孔穴,壮数如灸阴家法。


    灸小便数而少且难,用力辄失精,此方万验也。令其人舒两手合掌,并两大指令齐,急逼之令两爪甲相近,以一炷灸两爪甲本肉际,际方后自然有角,令炷当两角中小侵入爪上,此两指共当一炷也。亦灸脚大指〔1〕,与手同法,各三炷,经三日又灸之。此法甚验。


    〔1〕脚大指 即足大趾。按“指”,足趾。《左传</a>·定公十四年》“阖伤将指,取其一履。”杜预</a>注:“其足大指见斩,遂失履,姑浮取之。”


    淋病第二二十三法


    著盐脐中 灸三壮。


    五淋不得尿 灸悬泉二七壮,在内踝前一寸斜行小脉间是,中封之别名。


    五淋 灸大敦三十壮。


    气淋 灸关元五十壮。又夹玉泉相去一寸半灸三十壮。


    劳淋 足太阴百壮,在内踝上三寸,三报之。


    石淋,脐下三十六种疾不得小便 灸关元三十壮一云百壮。


    血淋 灸丹田,随年壮。


    血淋 灸腹溜五十壮。


    卒淋〔2〕 灸外踝尖七壮。


    〔2〕卒淋 发病急遽的淋证。


    失禁尿不自觉知 针阴陵泉入五分,灸随年壮。


    茎中痛 灸行间三十壮。


    屈骨端 主腹中满,小便数,灸二七壮,小儿以意量之。


    不得尿 灸太冲五十壮。


    失尿不禁法 灸大敦七壮。又灸行间七壮。


    小儿遗尿 灸脐下一寸半,随年壮。又大敦一壮。


    尿床灸法 垂两手髀〔3〕上尽指头上陷处,灸七壮。又脐下横纹七壮。


    〔3〕髀 股,大腿。《说文解字</a>·骨部》:“髀,股也。”


    遗尿 针遗道入二寸补之,在夹玉泉五寸,灸随年壮。又灸阴陵泉,随年壮。又足阳明,随年壮,针入三分。


    尿血第三七法


    第七椎两边各五寸 主尿血,又灸大敦,各随年壮。


    虚劳尿血白浊 灸脾俞百壮。又灸三焦俞百壮。又灸肾俞百壮。又灸章门百壮。


    尿黄 灸石门五十壮。


    水病第四一十五法


    灸足第二指上一寸 随年壮。又两手大指缝头各灸七壮。


    虚劳浮肿 灸太冲百壮。


    灸肾俞百壮 主百病水肿。灸胃仓,随年壮。


    水肿 灸陷谷,随年壮。


    水肿,气上下 灸阴交百壮。


    水肿胀 灸曲骨百壮。


    大腹 灸阴市,随年壮。


    人中满,唇肿及水肿,大水 灸脐中、石门各百壮。


    风水 灸上廉,随年壮。


    水肿,不得卧 灸阴陵泉百壮。


    石水 灸然谷、气冲、四满、章门。


    水分 主水肿,胀满,不能食,坚硬,灸日七壮,至四百即止,忌针,针水出尽即死,水病灸至瘥止,在下脘下一寸。


    鼓胀 灸中封二百壮。


    痈疽第五七法 论一首


    卒疽著〔1〕五指,急不得屈伸 灸踝尖上数壮,亦可至百壮。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疖肿〔1〕,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 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遇之肿成,不须灸,从手掌后第一横纹后两筋间当度头灸五壮,立愈,患左灸右,患右灸左,当心胸中者,灸两手俱下火〔2〕。


    〔1〕著 原作“箸”,据文义改。


    〔1〕疖肿 “疖”原作“节”,据文义改。


    〔2〕俱下火 “火”原作“”,据文义改。


    疔肿 在左灸左臂曲肘纹前,取病人三指外于臂上处中灸之两筋间,从不痛至痛。肿在右从右灸,不过三四日瘥。又灸掌后横纹从五指,男左女右,七壮即验,已用得效。


    论曰:疔肿灸法稍多,然此一法亦甚效验,出于意表也。


    瘾疹 灸曲池二穴,随年壮,神良。


    头痛,瘾疹 灸天窗七壮。


    白癜白驳〔3〕,浸淫疬疡,著〔4〕头及胸前 灸两乳间,随年壮,立瘥。


    〔3〕白驳 “驳”原作“”,今改。按“”,通“驳”。颜色不纯。《说文假借义证·马部》:“驳声同,形尤近,故可为驳之假借。”


    〔4〕著 原作“箸”,据文义改。


    痔漏第六十八法


    针漏法


    少海 在臂曲侧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主腋下瘰疬漏,臂疼,屈伸不得,风痹瘙漏,针入三分,留七呼,泻五呼。


    针疬瘰 先拄针皮上三十六息,推针入内之,追核大小勿出核,三上三下,乃拔出针。


    灸漏法


    颈漏 灸天池百壮,穴在乳后一寸,腋下著胁直腋屈肋间。又灸两耳后发际直脉七壮。又灸背后两边腋下后纹头,随年壮。又灸心鸠尾下宛宛中七十壮。又两胯内有患疬处宛宛中百壮。又灸章门、临泣、支沟、阳辅各百壮。又以艾炷绕四畔周匝灸七壮,即止。又灸肩井,随年壮一云二百壮。


    诸恶漏中冷,瘜肉出 灸足内踝上各三壮,二年者六壮。


    针痔法


    长强 在穷脊骨下宛宛中,主下漏五痔,甘虫〔1〕蚀〔2〕下部,针入三寸,伏地取之,以大痛为度,灸亦良,不及针。灸日三十壮,至七日止,特忌房室。


    〔1〕甘虫 即疳虫。泛指能导致小儿多种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金匮要略方论</a>》卷下“小儿疳虫蚀齿方”可参。


    〔2〕蚀 原作“食”,今改。按“食”,与“蚀”同。侵蚀。《洪武正韵</a>·陌韵》:“食,与蚀同。”


    针足太阴穴 在内踝上一夫,一名三阴交,亦主大便不利,针入三分。


    飞扬、商丘、复溜、劳宫、会阴、承筋、扶承、委阳、委中 并主之。


    灸肠痈法 屈两肘正尖头骨,各灸百壮,则下脓血者愈。


    灸乳痈妬乳〔3〕法 灸两手鱼际各二七壮,断痈脉也。又以绳横度口,以度从乳上行,灸度头二七壮。


    〔3〕妬乳 病名。因产后乳汁蓄积而致,症见乳房胀硬掣痛等。《肘后备急方</a>》卷五:“凡乳汁不得泄,内结,名妬乳。”


    指忽掣痛不可忍 灸指端七壮。


    脱肛第七四十法


    灸尾翠骨〔4〕 七壮立愈,主脱肛〔5〕,神良。又灸脐中,随年壮。


    〔4〕尾翠骨 即尾骶骨,一名尻骨,为尾骨和骶骨的合称。


    〔5〕脱肛  “肛”原作“肚”,据本节篇题改。


    灸瘿法 灸风池夹项两边两穴耳上发际百壮,又大椎〔6〕百壮,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小垂下各三十壮。又颈冲在两伸手直向前,令臂著头对鼻所住处,一名臂臑,灸随年壮。凡五处共九穴。又垂两手,两腋上纹头各灸三百壮,针亦良。


    〔6〕大椎 原作“大惟”,据文义改。


    灸瘿 肩髃左右厢宛宛中,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壮,左十七壮,再三,以瘥止。


    瘿,上气短气 灸肺俞一百壮。


    瘿,上气胸满 灸云门五十壮。


    瘿,恶气 灸胸堂百壮。又灸天府五十壮。又灸大椎,横三间寸灸之。又灸冲阳,随年壮,在肘外屈横纹外头。据此是曲池穴,冲阳在足趺上五寸。


    瘿 灸天瞿三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瘿气面肿 灸通天五十壮。


    瘿 灸中封,随年壮。


    灸卵法 以蒲横度口,如横折之,一倍增之,以布著少腹横理,令度中央,上当脐勿令偏僻,灸度头及中央合二处,随年壮,好自养,勿劳动作役,大言大怒大笑。又牵阴头正上行,灸头所极,牵向左右髀直下行皆仿此,随年壮。又灸足厥阴,在右灸左,在左灸右,各三壮,厥阴在足大指本节间。


    男有肠卵气水四种,肠卵难瘥,气水针灸易瘥。


    卵偏大入腹 灸三阴交,随年壮,在内踝上八寸。又肩井肩臂接处,灸随年壮。又灸关元百壮。又灸手小指端七壮,在左灸右,在右灸左。


    卵偏大 灸玉泉百壮,报之。又灸泉阴百壮,三报之,在横骨边三寸。


    凡病阴卒肿者 令并足,合两拇指爪甲相并,以一艾炷灸两爪端方角上七壮。


    阴肿欲溃,困 灸足大拇指本节横纹中五壮。又灸足太阳五十壮,报之。又足太阴五十壮,在内踝上一夫。又灸大敦,在足大指三毛中,随年壮。又灸足大指内侧去端一寸白肉际,随年壮,甚验,若双灸两处。又横骨两边二七壮,夹茎灸之。又足大指下理中十壮,随肿边灸之,神验。


    小儿先时将儿至碓头〔1〕,咒之曰:坐汝令儿某甲阴囊,故灸汝三七二十一。灸讫,便牵儿令雀头〔2〕向下著囊缝,当阴头灸缝上七壮,即消,已用有验,艾炷如帽簪头〔3〕大。


    〔1〕碓(duì 兑)头 碓之下与臼接触的部位。按“碓”,舂米的工具。《说文解字·石部》:“碓,舂也。”


    〔2〕雀头 谓小儿阴jing头。山田业广引元慎曰:“雀头者,即言gui头之类。”


    〔3〕帽簪头 “帽”原作“猬”,据《外台秘要</a>》卷二十六·灸诸法改。


    凡男当骑碓轴,以茎中置轴上,齐阴jing头前灸轴木上,随年壮,即愈。


    卵肿如瓜,入腹欲死 灸足大指下横纹中,随年壮。


    灸汗法〔4〕


    〔4〕灸汗法 “汗”原作“汁”,据本节治例改。


    多汗,寒热 灸玉枕五十壮,针入三分。


    多汗,疟病 灸五十壮。


    盗汗,寒热,恶寒 灸肺俞,随年壮,针入五分。又灸阴都各一百壮,针入八分补之,穴在夹胃脘相去三寸。


    多汗,四肢不举,少力 灸横纹五十壮,在夹脐相去七寸。又灸长平五十壮,在夹脐相去五寸,不针。


    卒死第八十三法


    针间使 百息,又灸人中。


    灸魇〔5〕不觉法 灸两足大指聚毛中二十一壮。


    〔5〕魇(yǎn 演) 梦中惊骇,恶梦。《广韵·叶韵》:“魇,恶梦。”《集韵</a>·琰韵》:“魇,惊梦。”


    治卒忤法 灸人中三十壮。又灸肩井百壮。又灸间使七壮。又灸巨阙百壮。又灸十指爪甲下各三壮。


    治鬼击法 夫鬼击之为病,卒著〔6〕人如刀刺状,胸胁及心腹绞切急痛,不可按抑,或即吐血,或即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灸人中一壮,立愈。若不止,更加灸脐上一寸七壮,又灸脐下一寸三壮一云七壮。


    〔6〕著 原作“箸”,据文义改。


    中恶 灸胃脘五十壮。


    治蛇毒 灸毒上三七壮。无艾,以火头称疮孔大小之。


    治热喝 灸两ru头七壮。


    治狂犬咬人 令人吮去恶血尽,灸百壮,以后日日灸,一百日乃止瘥,血不出。慎酒猪肉,一生慎之。


    杂法第九


    用针法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a>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其后先,若存若亡,为虚为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虽有分寸,得气即止。明堂偃侧,针讫皆无不灸,凡病皆由血气拥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灸已好须将护,生冷醋滑等,若不谨慎之,反增疾矣。


    黄帝</a>曰:五脏五行五时病何以故?岐伯</a>曰:假令春月和畅,条芳水渌,心荡意盈,神乱于内,而形病于外。卒有西方飘风〔1〕,凛然毛耸,因腠理开,不复得散,便居孙脉,孙脉满,流入络脉,络脉入大经,大经注腑,腑归脏,四时同然。故风病多归于心也。手心主灸刺血出多,令人心惊。三里刺入四分,令人气上。涌泉刺深杀人。阴交灸多绝孕。


    〔1〕飘风 旋风。《素问</a>·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飘风,燔燎霜凝。”王冰注:“飘风,旋转风也。”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故穴名近于木者属肝,穴名近于神者属心,穴名近于金玉者属肺,穴名近于水者属肾。是以神之所藏,亦各有所属。穴名府者,神之所集;穴名门户者,神之所出入;穴名舍者,神之所安;穴名台者,神所游观。穴名所主,皆有所况,以推百方,庶事皆然。穴名五脏,原缺脾。


    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故经云:灸三壮者,即为足数也。


    禁忌法


    凡灸头与四肢,皆不欲少,须熟,宜令灸计壮满三百,足以愈病。头手足肉薄,若并灸,则血气绝于下,宜时歇火气,少时令血气遂通,使火气流行,积数大足,自然邪除疾瘥也,乃止火耳。《本经》多云刺入三分,灸三壮,兹乃举其大纲,未尽圣心。且手足皮薄,炷小数少;腹背肉厚,炷大壮多。斯皆以意商量〔1〕也。背欲熟,即为佳也。凡灸生熟,候人盛衰老少肥盛灸之。


    〔1〕以意商量 谓根据具体情况斟酌决定。按“意”,思量,思虑。《俱舍论》卷四:“思量故名意。”


    凡微数之脉及新得汗后,并忌灸。


    凡孔穴皆逐人形大小,取手中指第一节为寸,男左女右。一云三寸者,尽一中指也。


    人年三十以上,若灸头不灸三里穴,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穴下气也。一切病皆灸三里三壮,每日常灸下气,气止,停也。


    凡灸法,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凡针刺,大法在午时后,不欲午时前。


    治冷痹胫膝疼,腰脚挛急,足冷气上,不能久立,有时厌厌嗜卧,手脚沉重,日觉羸瘦,此名复连病,令人极无情地,常愁不乐,健忘嗔喜,有如此候,即宜灸之。当灸悬钟穴,在足外踝上三指当骨上,各灸随年壮,一灸即愈,不得再灸也。取法以草从手指中纹横三指令至两畔齐,将度外踝从下骨头与度齐,向上当骨点之。两脚令三姓人灸之,候天晴日午后,在门外四达道〔2〕上灸之,神良。若年月久更发,依法更灸。若意便欲多者,七日外更灸七壮。


    〔2〕四达道 通行四方的道路。按“达”,畅通。《玉篇</a>·部》:“达,通也。”


    巨阙可百壮。上脘可二百壮。中脘可千壮,下至五百壮。下脘可百壮。中守〔1〕可一百壮。阴交可三百壮。中极可五百壮。大椎可三百壮。风门可二百壮。魂门可五壮。阳纲可五壮。意舍可百壮。盲门、胞门可各一百壮。悬枢可五壮。命门可七壮。白环俞可三壮又云一壮。心俞、肝俞、肺俞、脾俞、肾俞、小肠俞、胆俞、大肠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膈俞,上五脏六腑俞皆得满一百壮。


    〔1〕中守 经穴别名,即水分穴。《备急千金要方</a>》卷十六·胀满:“腹胀满,绕脐结痛,坚不能食,灸中守百壮,穴在脐上一寸,一名水分。”


    肺募中府,心募巨阙,肝募期门,胆募日月,脾募章门,肾募京门,小肠募关元,三焦募石门,大肠募天枢,膀胱募中极,胃募中脘,上五脏六腑募亦得满百壮。鸠尾三十壮,三报之;巨阙五十壮;上脘、胃脘、建里、下脘、水分、脐中各五十壮,三报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五十壮;中极五十壮。上从鸠尾下第一行皆得百壮,以此为大率。自外诸穴,或中病乃止,或取随年壮,以意商量也。


    头维、脑户、风府、丝竹空、下关、耳中、瘛脉、人迎、瘖门、承泣、经渠、脊中、气冲、鸠尾、地五会、阴市、阳关、乳中、泉腋、伏菟、承光、天府、白环俞、石门女人忌灸。上二十四处禁不可灸,大忌。


    上关、左角、乳中、鸠尾、五里、承筋、复溜、颅息、缺盆、脐中、神庭、云门、伏菟、三阳络、然谷。上十穴,禁不可刺,大凶。


    玉枕、维角、睛明、舌根、结喉、胡脉、天窗、神符〔2〕、巨览〔3〕一作觉、血海、足太阴、丘墟。上十二穴,无病不可灸刺。


    〔2〕神符 经外奇穴名,疑即“神府”。《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神府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


    〔3〕巨览 经外奇穴名,又作巨觉、巨搅,即臣觉。《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风癫:“狂走,喜怒悲泣,灸臣觉,一作巨搅,随年壮。穴在背上胛内侧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上捻之痛者是也。”


    针灸宜忌第十


    论曰:凡欲灸针,必先诊脉知医,须看病者行年本命,祸害绝命,生气所在;又须看破除开日〔1〕人神取天医。若事急卒暴不得已者,则不拘此也。既得吉辰,当知忌穴,乃以绳量,依图朱点,并疏〔2〕患穴及壮数,然后用心乃疗之,则无不愈矣。其分寸法,取病人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节为寸。宜忌等列之如左。


    〔1〕破除开日 古代术数家用以占卜吉凶的“建除十二辰”中时日的代号。破日即申日,除日即卯日,开日即子日。《淮南子</a>·天文》:“申为破……卯为除……子为开……”


    〔2〕疏 点画。《管子</a>·问》尹知章注:“疏,谓饰画也。”


    治病服药针灸法诀:凡针灸服药,皆须审知病人生年月日,推其行年〔3〕游宫生气〔4〕绝命讫,乃处断之。旧法:男避除,女避破。又男忌戊,女忌己。假令木命人行年又在木,则不宜针及服青色药;火命人行年又在火,则不宜发汗及服赤色药;土命人行年又在土,则不宜吐及服黄色药;金命人行年又在金,则不宜灸及服白色药;水命人行年又在水,则不宜下及服黑色药。凡医者不知此法,下手即困。若遇病人年命厄会〔5〕深者,下手即死矣。


    〔3〕行年 经历过的年岁。《国语</a>·晋语四》:“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却縠可,行年五十灸。”韦注:“行,历也。”


    〔4〕生气 谓阴阳之和气。《礼记</a>·乐记</a>》:“合生气之和。”注:“生气,阴阳气也。”


    〔5〕厄(é 萼)会 谓艰难困苦的遭遇。按“会”,灾厄,厄运。《后汉书</a>·董卓传赞》:“百六有会,《过》、《剥》成灾。”


    凡入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治病,令人长病。戊午、甲午,此二日大忌针刺出血服药及灸,不出月,凶。


    甲辰、庚寅、乙卯、丙辰、辛巳,此日灸刺大凶。壬辰,此一日大忌针灸。甲辰、己巳、丙午、丁巳,此日男子特忌针灸;甲寅、乙卯、乙酉、乙巳,此日女人特忌针灸。丙子、壬子、甲子、丙辰、丁巳、辛卯、癸卯、乙亥,以上日切忌针灸。


    立春、春分脾,立夏、夏至肺,立秋、秋分肝,立冬、冬至心,四季十二日后肾。上以前日并不得治疗,凶。凡五脏王时,不得治及针灸其经络,凶。凡春左胁,秋右胁,夏脐,冬腰,以上人神,皆不宜针灸。


    凡五辰、五酉、五未等日及八节先一日后一日,皆不得针灸。


    建日申时头,除日酉时膝,满日〔1〕戌时腹,平日〔2〕亥时腰背,定日〔3〕子时心,执日〔4〕丑时手,破日寅时口,危日〔5〕卯时鼻,成日〔6〕辰时唇,收日〔7〕巳时足,开日午时耳,闭日〔8〕未时目。上件其时并不得犯其处,杀人。


    〔1〕满日 古代术数家用以占卜吉凶的建除十二辰之一,即辰日。《淮南子·天文》“苍龙在辰,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


    〔2〕平日 建除十二辰之一,即巳日。


    〔3〕定日 建除十二辰之一,即午日。《淮南子·天文》:“寅为建,卯为除……午为定,未为执。”


    〔4〕执日 建除十二辰之一,即未日。


    〔5〕危日 建除十二辰之一,即酉日。《淮南子·天文》:“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


    〔6〕成日 建除十二辰之一,即戌日。《淮南子·天文》:“戌为成,主少德。”


    〔7〕收日 建除十二辰之一,即亥日。《淮南子·天文》:“亥为收,主大德。”


    〔8〕闭日 建除十二辰之一,即丑日。《淮南子·天文》:“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


    一日足大指,二日外踝,三日股内及脚腨,四日腰及髀,五日口齿舌根咽悬壅〔9〕及足指,六日手小指少阳及脐下,七日内踝,八日足腕一云脚,九日尻尾手阳明,十日腰眼及足拇指,十一日鼻柱及眉,十二日面发际,十三日牙齿,十四日胃脘咽喉足阳明,十五日遍身,十六日胸乳,十七日气冲及胁,十八日股内及腨肠〔10〕,十九日足趺〔1〕足下及项,二十日膝以下一云内踝及膊,二十一日唇舌足小指,二十二日伏菟外踝一云胸臆中,二十三日肝俞足趺两腋,二十四日足阳明两胁及小肠,二十五日足阳明心腹一云膝足,二十六日手足胸,二十七日膝内踝一云膝肩脐膈下及两足并阴囊中,二十八日内踝玉jing〔2〕一云阴中及耳颊,二十九日膝头颞颥两手足,三十日关元下至足一云足趺上及颊膝头,又云遍身。上人神并须依之,吉。


    〔9〕悬壅 即悬壅垂。


    〔10〕腨肠 即腓肠。俗称小腿肚子。按“腨”,腓肠。《说文解字·肉部》:“腨,腓肠也。”《广韵·狝韵》:“腨,腨肠。”


    〔1〕足趺 足背。按“趺”,同“跗”。脚背。《玉篇·足部》:“跗,足上也。趺,同上。”


    〔2〕玉jing 男子生殖器。《外台秘要》卷十七:“玉jing盛强,以合阴阳。”


    肝神丁卯,心神庚辰,肺神癸酉,肾神庚子,脾神戊己。此五神之日,特须避之,余日不假〔3〕避讳〔4〕也。余以此论为得之近矣,必须依而行之,余者猥碎〔5〕,徒费辞难领,固非君子之言。诸忌之法,以施俗士,通人〔6〕达道〔7〕,岂拘此哉。


    〔3〕不假 不必。按“假”,须,必。李白</a>《送张遥之寿阳幕府》:“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


    〔4〕避讳 回避。王充</a>《论衡</a>》佚文:“班叔皮(彪)续太史公书,载乡里人以为恶戒,邪人枉道,绳墨所弹,安能避讳。”


    〔5〕猥碎 琐碎。按“猥”,庞杂,琐碎。《集韵·贿韵》:“猥,并杂。”


    〔6〕通人 学术渊博之人。王充《论衡·超奇》:“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闲,审定文读,而以教授为人师者,通人也。”


    〔7〕达道 通晓大道。杜甫</a>《杜工部草堂诗笺》十五·遣兴之三:“陶潜</a>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月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血忌 丑 未 寅 申 卯 酉 辰 戌 巳 亥 午 子忌针灸


    月厌 戌 酉 申 未 午 巳 辰 卯 寅 丑 子 亥忌针灸


    四激 戌 戌 戍 丑 丑 丑 辰 辰 辰 未 未 未忌针灸


    月杀 丑 戍 未 辰 丑 戌 未 辰 丑 戌 未 辰忌针灸


    《千金》法不同


    月刑 巳 子 辰 申 午 丑 寅 酉 未 亥 卯 戌忌针灸


    六害 巳 辰 卯 寅 丑 子 亥 戌 酉 申 未 午忌针灸


    天医 卯 寅 丑 子 亥 戌 酉 申 未 午 巳 辰


    宜寻医取药呼师


    上呼师宜天医上来疗病吉。若刑害上来及针灸,大凶。


    又行年天医法 人年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医卯戌子未酉亥辰寅巳午丑申。


    推岁天医法 常以传送加太岁〔1〕太一下为天医。


    〔1〕太岁 “太”原作“大”,今改。按“太岁”,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岁星(木星)相应。旧时方士术数以太岁所在为凶方,有忌兴土木建筑或迁徙房屋等说法。


    推月天医法 阳月以大吉,阴月以小吉,加月建〔2〕功曹〔3〕,下为鬼道〔4〕传送,下为天医。


    〔2〕月建 农历每年所置之辰为月建。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等。《淮南子·天文》:“大时者,咸池(太岁)也;小时者,月建也。”


    〔3〕功曹 官名。汉代州郡佐吏有功曹、功曹史,掌管考查记录功劳。唐时在府叫功曹参军,在州叫司功参军。此处借用为推算天医之符号。


    〔4〕鬼道 佛教所称六道之一,一名饿鬼道。与地狱道、畜生道、阿修罗道、天道、人道合称六道。


    避病法 以小吉加月建登明〔5〕下为天医。


    〔5〕登明 丛辰名。旧时星命家六壬术,有十二月将神名,正月日月会于亥,神名登明。


    疗病法 以月将加时天医加病人年上,疗之瘥。


    日天医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医卯亥丑未巳。


    行年人神所在法 年一岁、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神在心,辰;年二岁、十四、二十六、三十八、五十、六十二、七十四、八十六,神在喉,卯;年三岁、十五、二十七、三十九、五十一、六十三、七十五、八十七,神在头,寅;年四岁、十六、二十八、四十、五十二、六十四、七十六、八十八,神在肩,丑;年五岁、十七、二十九、四十一、五十三、六十五、七十七、八十九,神在背,子;年六岁、十八、三十、四十二、五十四、六十六、七十八、九十,神在腰,亥;年七岁、十九、三十一、四十三、五十五、六十七</a>、七十九、九十一,神在腹,戌;年八岁、二十、三十二、四十四、五十六、六十八、八十、九十二,神在头,酉;年九岁、二十一、三十三、四十五、五十七、六十九、八十一、九十三,神在足,申;年十岁、二十二、三十四、四十六、五十八、七十、八十二、九十四,神在膝,未;年十一岁、二十三、三十五、四十七、五十九、七十一、八十三、九十五,神在阴,午;年十二岁、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六十、七十二、八十四、九十六,神在股,巳。


    十日人神所在 甲日在头,乙日在项,丙日在肩臂,丁日在胸胁,戊日在腹,己日在背,庚日在膝,辛日在脾,壬日在肾,癸日在足。


    十二日人神所在 子日在目,丑日在耳,寅日在胸一云面及口,卯日在鼻一云在脾,辰日在腰,巳日在手一云在头口,午日在心腹,未日在足一云两足心,申日在头一云在肩额,又云在腰,酉日在背一云在胫,戌日在颈一云在咽喉,亥日在项一云在臂颈,又云两膝。


    十二时人神所在 子时在踝,丑时在头,寅时在耳一云在目,卯时在面一云在耳,辰时在项一云在口,巳时在乳一云在肩,午时在胸胁,未时在腹,申时在心,酉时在膝一云在背脾,戌时在腰一云在阴左右,亥时在股。


    上件人神所在血,不可针灸损伤,慎之慎之。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