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卷第六
3个月前 作者: 王叔和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
肝足厥陰經病證第一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肝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足厥陰肝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况。
肝氣虚,則恐;實,則怒。 肝氣虚,則夢見園苑〔1〕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肝氣盛,則夢怒。厥氣〔2〕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
病在肝,平日慧〔3〕,下晡甚,夜半靜。
病先發於肝者,頭〔4〕目眩,脇痛支滿;一〔5〕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二〔6〕日之胃,而腹脹;三日之腎,少腹腰脊〔7〕痛,脛痠;十〔8〕日不已,死。 冬日入〔9〕,夏早食。
〔1〕苑 原作“”,誤字,據錢本、黄本改。
〔2〕厥氣 此指乘虚逆犯臟腑之邪氣。厥,逆也。張志聰《靈樞集注·淫邪發夢》注:“厥氣者,虚氣厥逆於臟腑之間。”
〔3〕慧 精神清爽。《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平旦木旺之時,故爽慧。”
〔4〕頭 《甲乙》卷六第十此下有“痛”字,可參。
〔5〕一 《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傳》俱作“三”,可參。
〔6〕二 《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五”,可參。
〔7〕脊 原作“”,誤字,據廣本、錢本改。
〔8〕十 《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三”,可參。
〔9〕入 《甲乙》卷六第十作“中”。
肝脈搏〔1〕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墮若搏,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若耎而散,其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2〕暴多飲,而溢一作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肝脈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苦脇下痛,有氣支滿,引少腹而痛,時小便難,苦目眩頭痛,腰背痛,足爲逆寒,時,女人月使〔3〕不來,時亡〔4〕時有,得之少時有所墜墮。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5〕,診曰〔6〕: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1〕搏 《甲乙》卷四第一中、《太素》卷十五五臟脈診俱作“揣”。下同。
〔2〕渴 原作“濕”,文義不屬,據吳本、錢本、周本改,與《素問·脈要精微論》、《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3〕使 黄本、周本俱作“信”;《千金》卷十一第一作“事”,可參。
〔4〕亡 錢本、黄本等俱作“無”,可參。
〔5〕長而左右彈 《甲乙》卷四第一下“而”字下有“弦”字,可參。長而左右彈,張介賓《類經》六卷能合脈色可以萬全:“言兩手俱長而弦强也。彈,搏擊之義。”
〔6〕診曰 《素問·五臟生成》、《甲乙》卷四第一下、《太素》卷十五色脈診、《千金》卷十一第一俱無此二字。據後各篇文例,此二字疑衍。
肝中風者,頭目瞤〔1〕,兩脇痛,行常傴,令人嗜甘如阻婦〔2〕狀。
肝中寒者,其人洗洗〔3〕惡寒,翕翕發熱〔4〕,面翕然赤〔5〕,〔6〕有汗,胸中煩熱。
肝中寒者,其人兩臂不舉,舌本又作大。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時盗汗,欬,食已吐其汁。
肝主胸中喘,怒駡,其脈沉,胸中必窒〔7〕,欲令人推按之,有熱,鼻窒。
〔1〕瞤(rún) 動。 《素問·氣交變大論》:“筋骨併僻,肉瞤瘛。”張志聰注:“瞤,動也。”
〔2〕阻婦 此指孕婦。阻,隔也、止也。凡婦人姙娠,有子阻隔於中,月經止而不來,故稱之爲“阻婦”。
〔3〕洗洗 洗,《説文通訓定聲,屯部》:“假借爲洒。”洗洗,猶“洒洒”,寒慄貌。《素問·診要經终論》:“令人洒洒時寒。”
〔4〕翕翕發熱 翕,習也。 《論語·八佾》:“翕如也。”皇疏:“翕,習也。”翕翕,猶“習習”,舒和貌。《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傳:“習習,和舒貌。”此言發熱和緩。
〔5〕面翕然赤 面部红赤均匀。翕然,和諧貌。《史記·太史公自序》:“天下翕然,大安殷富。”此有均匀之意。
〔6〕(zhí zhí執執) 汗微出貌。、《集韻》卷十緝:“汗出貌。”
〔7〕必窒 必,原作“义”,文義不屬,據錢本、黄本改。窒,閉塞也。《説文·穴部》:“窒,塞也。”
凡有所墜墮,惡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能下,積於左脇下,則傷肝。肝傷者,其人脱肉,又臥口欲得張,時時手足青,目瞑,瞳人痛,此爲肝臟傷所致也。
肝脹者,脇下滿而痛引少腹。
肝水者,其人腹大,不能自轉側,而脇下腹中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肺乘肝,即爲癰腫;心乘肝,必吐利。
肝著者,其病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脇下,如覆杯,有頭足,如龜鼈狀。久久不愈,發欬逆,痎瘧,連歲月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也?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適以季夏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肥氣以季夏〔1〕得之。
〔1〕季夏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戊己日”三字,詳上文問有此三字,故在此亦似應有此三字。下同理。
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脇下苦滿,或時眩冒,其脈弦〔1〕長,此爲可治。宜服防風竹瀝湯、秦艽散。春當刺大敦,夏刺行間,冬刺曲泉,皆補之;季夏刺太衝,秋刺中郄,皆瀉之。又當灸期門百壯:背第九椎〔2〕五十壯。
肝病者,必兩脇下痛引少〔3〕腹,令人善怒。虚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若欲治之,當取其經。
足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目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4〕。
邪在肝,則兩脇中痛,寒中,惡血在内,胻善瘈,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脇下,補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5〕去其瘈。
〔1〕弦 原作“眩”,文義不屬,據廣本、錢本、周本改,與《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2〕背第九椎 指背部第九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一寸的肝俞穴。本書卷三第一云:“肝俞在背第九椎。”
〔3〕少 錢本、周本等俱作“小”。下同。
〔4〕血者 一指淺表絡脈充血之處。《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脈中血滿,獨異於常,乃氣逆之診,隨其左右,有則刺之。”一謂刺之使出血。馬蒔《素問注證發微》注:“取其兩經以出血而已。”二説互補。
〔5〕以 原作“已”,據錢本、黄本、周本及上文例改,與《靈樞·五邪》、《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聚毛之際,上循足趺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内廉,循股〔1〕,入陰毛中,環陰器,抵〔2〕少腹,俠〔3〕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頑顙〔4〕,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内。其支者,復從肝别貫膈,上注肺中。是動〔5〕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頽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6〕泄,狐疝,遺溺,閉。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7〕。
〔1〕股 《靈樞·經脈》此下有“陰”字;《太素》卷八首篇作“陰股”二字,可參。
〔2〕抵 《素問·診要經終論》王冰注所引此上有“上”字,可參。
〔3〕俠 通“挾”。《漢書·叔孫通傳》:“殿下郎中侠陛。”注:“俠,與挾同。”
〔4〕頏顙(háng sǎng航嗓)咽後壁上的後鼻道。 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喉嚨上孔名頑顙。”
〔5〕是動 因外邪侵犯經脈所發生的病證叫“是動”。張志聰《靈樞集注·經脈》注:“是動者,病在三陰三陽之氣,而動見於人迎氣口……所生者,謂十二經脈乃臟腑之所生,臟腑之病外見於經證也。夫是動者,病因於外;所生者,病因於内。”
〔6〕洞 《靈樞·經脈》作“飱”,可參。
〔7〕也 原脱,據錢本、周本及以下各篇文例補,與《靈樞·經脈》、《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足厥陰之别,名曰蠡溝,去内踝上〔1〕五寸,别走少陽。其别者,循經上睾,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睾腫卒疝。實則挺長,熱;虚則暴癢。取之所别。
肝病,胸滿脇脹,善恚怒,叫呼,身體有熱,而復惡寒,四肢不舉,面目白,身體滑。其脈當弦長而急,今反短濇;其色當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刻木,爲大逆,十死不治。
〔1〕上 《靈樞·經脈》、《太素》卷九十五絡脈、《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俱無,與下各篇“去腕”、“去踝”之例合。
膽足少陽經病證第二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膽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足少陽膽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澹澹〔1〕,恐〔2〕,如人將捕之,嗌中介介然,數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3〕,亦見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刺陽陵泉。善嘔,有苦汁,長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將捕之〔4〕。邪在膽,逆在胃,膽溢〔5〕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汁,故曰嘔膽。刺三里,以下胃氣逆;刺足少陽血絡,以閉瞻〔6〕;却調其虚實,以去其邪也。
膽脹者,脇下痛脹,口苦,太〔7〕息。
厥氣客於膽,則夢鬬〔8〕訟。
〔1〕澹澹(dàn dàn淡淡) 犹“憺憺”,悸動不安貌。 丹波元簡《靈樞識·邪氣臟腑病形》注:“澹,與憺同,爲跳動貌。
〔2〕恐 《甲乙》卷九第五此上有“善”字,可參。
〔3〕本末 此指經脈起止之處。楊上善《太素》卷十一腑病合俞注:“足少陽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即本末也。”
〔4〕善悲恐,如人將捕之 《甲乙》卷九第五無此二十字。此二十字與上文大同,疑爲重文。
〔5〕溢 原作“液”,文義不屬,據黄本、周本改。又,錢本及《甲乙》卷九俱作“液泄”二字,可參。
〔6〕膽 《靈樞·四時氣》此下有“逆”字,可參。
〔7〕太 《靈樞·脹論》此上有“善”字;《甲乙》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脹論此上俱有“好”字,可參。
〔8〕鬬 原作“闘”,誤字。錢本、周本等俱作“鬬”,廣本及《千金》卷十二第一俱作“闘”。鬬闘俱爲“鬥”的異體字,故據錢本等改。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兑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脈前,至肩上,却交〔1〕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2〕兑眥後。其支者,别目〔3〕兑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於〔4〕,一本云:别兑眥,上迎手少陽於顛。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繞毛際,横入髀厭〔5〕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脇,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6〕,出膝外廉,下外輔骨〔7〕之前,直下抵絶骨之端〔8〕,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趺上,出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趺〔9〕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内,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脇痛,不能反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爲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角痛〔10〕,頷痛,目兑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11〕,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中、脇肋、髀、膝外至胻、絶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不用。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交 《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一第一此下俱有“出”字,可參。
〔2〕目 原脱,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補。
〔3〕目 原脱,據《素問·刺腰痛》王冰注引、《太素》卷八首篇及《十四經發揮》卷中補。
〔4〕於(zhuō桌) 《靈樞·經脈》“於”字上有“抵”字,可參。,目眶下部,即顴骨部。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目下曰。”
〔5〕髀厭 即髀樞,指股部外上方。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股外髀樞,名曰髀厭也。”
〔6〕髀陽 大腿外側。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髀陽,髀之外側也。”
〔7〕外輔骨 膝下外側之高骨。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輔骨,膝下兩旁高骨也。”
〔8〕絶骨之端 絶骨,在足外踝直上三寸許,腓骨之凹陷處,腓骨至此似乎斷絶,故名“絶骨”。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外踝上骨際曰絶骨。絶骨之端,陽輔穴也。
〔9〕趺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一第一此上俱有“别”字,可參。
〔10〕角痛 原作“痛角”,據錢本、黄本、周本乙轉。
〔11〕腫 錢本、黄本等此下俱有“痛”字,可參。
心手少陰經病證第三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心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手少陰之脈獨無輸”的道理,指出手厥陰心包經與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及其發病情況。
心氣虚,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心氣虚,則夢救火,陽〔1〕物,得其時,則夢燔灼。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畏。
厥氣客於心,則夢丘山煙火。
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病先發於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欬;三〔2〕日之肝,脇痛支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1〕陽 黄本、周本作“傷”,可參。
〔2〕三 《素問·標本病傳論》新校正引《甲乙》文作“五”,可參。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當病消渴,自已。
心脈沉之小而緊,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氣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時手足熱,煩滿,時忘,不樂,喜太息,得之憂思。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虚,故邪從之。
心脈急,名曰心疝,少腹當有形。其以心爲牡臟〔1〕,小腸爲之使,故少腹當有形。
〔1〕牡臟 牡,雄性禽獸。雄性屬陽,故“牡臟”指屬陽之臟。高世栻</a>《素問直解·五臟生成》注:“陽中之陽,心也,故心爲牡臟。”
邪哭〔1〕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虚者,其人即畏,一作衰。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即爲癲,陽氣衰者即爲狂〔2〕。五臟者,魂魄之宅舍,精神之所依託也。魂魄飛揚者,其五臟空虚也,即邪神居之,神靈所使,鬼而下之,脈短而微,其臟不足,則魂魄不安。魂屬於肝,魄屬於肺。肺主津液,即爲涕泣。肺氣衰者,即爲泣出。肝氣衰者,魂則不安。肝主善怒,其聲呼。
〔1〕邪哭 徐彬</a>《金匱要略論注·五臟風寒積聚病》、沈明宗《金匱要略編注》俱認爲“哭”恐是“入”字之誤,可參。邪哭,謂神志失常之哭泣。尤怡《金匱要略心典》注:“邪哭者,悲傷哭泣,如邪所憑。”
〔2〕陰氣衰者即爲癲,陽氣衰者即爲狂 《難經·二十難》云:“重陽者狂,重陰者癲。”本書卷一第十所引與之同。而此與之相反,疑爲陰、陽或癲、狂互换。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而欲食〔1〕,食則嘔〔2〕。
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噉蒜狀〔3〕。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蠱注〔4〕。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徹背,自發煩熱,當臍跳〔5〕手,其脈弦,此爲心臟傷所致也。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心水者,其人身體重〔6〕一作腫。 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陰大腫。
腎乘心,必。
〔1〕而欲食 《中藏經》卷上第二十四作“不能食”,可參。
〔2〕嘔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此下有“吐”字,可參。
〔3〕噉(dàn旦)蒜狀 《千金》卷十三第一“蒜”字下有“虀”字,可參。噉,同“啖”,食也。《説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噉。”噉蒜狀,陳念祖《金匱要略箋注·五臟風寒積聚病》:“其人苦心中懊憹無奈,似痛非痛,其麻辣如噉蒜狀。”
〔4〕蠱注 錢本、黄本等俱作“蟲注”。《病源》卷二十四蠱注候:“常氣力羸憊,骨節沉重,發則心腹煩燠而痛,令人所食之物亦變化爲蠱,漸侵食腑臟盡而死。死則病流注染著旁人,故謂之蠱注。”
〔5〕跳 原作“挑”,文義不屬,據錢本、黄本、周本改。與《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千金》卷十三第一相合。
〔6〕重 《千金》卷十三第一作“腫”,可參。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往〔1〕來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熱,苦渴,涎出者,是蚘咬也。以手聚按〔2〕而堅持之,毋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腸中有蟲蚘咬,皆不可取以小針。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上至心〔3〕,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煩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也?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適以秋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伏梁以秋〔4〕得之。
〔1〕往 《中藏經》卷上第二十四此上有“氣”字,可參。
〔2〕按 原脱,據《靈樞·厥病》、《甲乙》卷九第二、《太素》卷二十六厥心痛補。
〔3〕心 《難經·五十六難》、《甲乙》卷八第二此下有“下”字,可參。
〔4〕秋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庚辛日”三字。
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笑駡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而數,此爲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宫,季夏刺太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 此是手厥陰心包絡〔1〕經。 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2〕百壯。
心病者,胸内痛,脇支滿,兩脇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内痛。虚則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舌下血者。 其變病〔3〕,刺郄中〔4〕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5〕其俞。
〔1〕絡 原作”胳“,於義不合,據錢本、黄本、周本改。
〔2〕背第五椎 指背部第五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一寸半的心俞穴。本書卷三第二云:“心俞在背第五椎。”
〔3〕變病 謂病情已經發生變化。姚止庵</a>《素問經注節解·臟氣法時論》注:“變病,謂與初起之病不同也。”
〔4〕郄中 此指委中穴。丹波元簡《素問識·臟氣法時論》注:“據《刺腰痛論》,郄中即委中。《刺瘧論》:太陽瘧刺郄中。《甲乙》作膕中。王引《黄帝</a>中誥圖經》云:委中之主。古法以委中爲郄中也。”
〔5〕之 黄本、周本及《甲乙》卷九第五俱無。此字疑衍。
黄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俞,何也?岐伯</a>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心爲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客。客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身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俞焉。少陰無俞,心不病乎?對曰:其外經腑〔1〕病,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兑骨之端也。
〔1〕腑 《靈樞·邪客》、《太素》卷九脈行同異俱無;《甲乙》卷三第二十六作“脈”,可參。
手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脇,下腋三寸,上抵腋〔1〕,下循臑内,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2〕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3〕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脇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目赤黄,善〔4〕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腋 《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引、《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十四經發揮》卷中此下俱有“下”字,可參。
〔2〕下 《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引、《甲乙》卷二第一上此下有“循”字,可參。
〔3〕小指次指 此指無名指。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小指次指,謂小指之次指,即無名指也。”
〔4〕善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俱作“喜”,可參。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間〔1〕,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氣〔2〕實則心痛,虚則爲煩心。取之兩筋間。
心病,煩悶,少氣,大熱,熱上盪心,嘔吐,欬逆,狂語,汗出如珠,身體厥冷。其脈當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當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刻火,爲大逆,十死不治。
〔1〕間 《太素》卷九十五絡脈楊注引《明堂經》文此下有“别走少陽”四字。據前後文例,此四字疑爲脱文。
〔2〕氣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太素》卷九十五絡脈俱無,可參。
按:
本篇題爲“心手少陰經脈病證”,然而在論述經脈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時,却并未提及手少陰心經,而是從《靈樞·邪客》篇“手少陰之脈獨無腧”,心不受邪,“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的觀點出發,闡述了手厥陰心包絡經及其絡脈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況。據《靈樞·本輸》所載,五臟五腧,六腑六腧,而心之腧則實爲手厥陰心包絡之腧,獨手少陰經無腧,本篇引《靈樞·邪客》所述,以闡明“少陰獨無腧”的道理,指出心爲“五臟六腑之大主”,不能受邪,一旦受邪則死。一般所謂邪氣犯心的,都不過是侵犯了心包而已。所以一般治療心病都取手厥陰心包絡經的穴位,故“少陰獨無腧”。然而心不受邪就不等於手少陰經脈没有病,所以又指出取神門穴以治療手少陰經脈的病變。對於心不受邪,心包代心受邪之説,後世得到了温病學家的繼承和發揚。
手少陰之腧,至魏晉醫學家皇甫謐才在《甲乙經》作了補充,以少衝爲井、少府爲榮、神門爲腧、靈道爲經、少海爲合,十二經之腧始全,填補了這一空白,是對《内經》理論的發展。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小腸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1〕,復耳前熱。若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
少腹控睾,引腰脊,上衝心〔2〕,邪在小腸者〔3〕,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動肝肺,散於肓,結於厭〔4〕,一作齊。 故取之肓原〔5〕以散之,刺太陰以與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1〕時窘之後 原脱“後”字,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甲乙》卷九第八、《太素》卷十一腑病合輸補。窘,迫也、急也。《説文·穴部》:“窘,迫也。”《廣雅·釋詁一》:“窘,急也。”之,往也。後,指大便。《素問·脈解》:“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馬蒔注:“後者,圊也。”總言時而腹中窘迫,而欲去大便。
〔2〕心 《甲乙》卷九第八此下有“肺”字,可參。
〔3〕者 《甲乙》卷九第八作“也”,此下并重“小腸者”三字,義勝。此處疑有脱文。
〔4〕厭 《靈樞·四時氣》、《千金》卷十四第一俱作“臍”,可參。
〔5〕肓原 即氣海穴,爲十二原穴之一。《靈樞·九針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馬蒔注:“一名下氣海,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
小腸有寒,其人下重〔1〕,便膿;有熱,必痔。
小腸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
小腸脹者,少腹脹,引腹〔2〕而痛。
厥氣客於小腸,則夢〔3〕聚邑〔4〕街衢〔5〕。
〔1〕下重 此指肛門有重墜感。尤怡《金匱要略心典·五臟風寒積聚病》注:“謂腹中重而下墜。小脹有寒者,能腐而不能化,故下重。”
〔2〕腹 《靈樞·脹論》作“腰”,可參。
〔3〕夢 《病源》卷四虚勞喜夢候此下有“游”字,可參。
〔4〕聚邑 聚,指村落;邑,指城市。《史記·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5〕街衢(qú 渠) 《靈樞·淫邪發夢》“街”作“衝”。 街衢,四通八達的道路。《説文·行部》:“街,四通道也。”《爾雅·釋宫》:“四達謂之衢。”
手太陽之脈,起之〔1〕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2〕,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3〕下廉,出肘内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4〕,繞肩甲,交肩上,入缺盆,向腋〔5〕,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兑眥,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頰,上,抵鼻,至目内眥,斜絡於顴。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黄,頰領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之 錢本、周本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俱無,與前後文例相合。此字疑衍。
〔2〕手外側 即小指側。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人之垂手,大指著身之側,名手内側;小指之後,名手外側。”
〔3〕臂骨 《太素》卷八首篇“骨”字上有“下”字,楊上善注:“臂有二骨,垂手之時,内箱前骨名爲上骨,外箱後骨名爲下骨。”故“臂骨”此指尺骨而言。
〔4〕肩解 指肩關節後骨縫。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肩後骨縫曰肩解,即肩貞穴也。”
〔5〕向腋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無。此二字疑衍。
脾足太陰經病證第五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脾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足太陰脾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况。
脾氣虚,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1〕不利。
脾氣虚,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脾氣盛,則夢歌樂,體重,手足不舉。
厥氣客於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雨。
病在脾,日昳〔2〕慧,平旦甚,日中持〔3〕,下晡静〔4〕。
病先發於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一日之胃,而腹脹;二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1〕涇溲 指大、小便。《素問·調經論》王冰注:“涇,大便;溲,小便也。”
〔2〕昳 原作“”,當爲“昳”之壞字,據廣本、錢本、周本等改,與《素問·臟氣法時論》、《千金》卷十五上第一相合。
〔3〕日中持 《素問·臟氣法時論》無此三字,王冰注云:“一本或云日中持者,謬也。”據前後文例,此三字疑衍。
〔4〕下晡静 丹波元簡《素問識·臟氣法時論》注:“據前後文例,當是云日中静。”可參。
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黄,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骭〔1〕腫,若水狀。
脾脈沉之而濡,浮之而虚,苦腹脹,煩滿,胃中有熱,不嗜食,食而不化,大便難,四肢苦痺,時不仁,得之房内。 月使不來,來而頻併〔2〕。
黄,脈之至也,大而虚,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3〕。 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4〕,汗出當風。
〔1〕骭(gàn 干) 脚脛。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注:“骭,脚脛也。”
〔2〕頻併 繁多也。此指月經妄行而量多。
〔3〕厥疝 其餘四臟本條俱以臟名痺,惟此不合,疑爲“脾痺”之誤,或此下脱“脾痹”二字。厥疝,《病源》卷二十七疝候:“厥逆心痛,足寒,諸飲食吐不下,名曰厥疝也。”
〔4〕疾使四肢 四肢急促用力。吳崑《素問吳注·五臟生成》注:“脾主四肢,胃主四末。疾使四肢,則勞而汗易出。”
寸口脈弦而滑,弦則爲痛,滑則爲實。痛即爲急,實即爲踊〔1〕,痛踊〔2〕相搏,即胸脇搶急。
趺陽脈浮而濇,浮即胃氣微,濇即脾氣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爲脾家失度。
寸口脈雙緊,即爲入,其氣不出,無表有裏,心下痞堅。
趺陽脈微而濇,微即無胃氣,濇即傷脾,寒在於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穀氣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虚下實,穀氣不通,爲秘〔3〕塞之病。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爲陽,衛氣長〔4〕;遲則爲陰,榮氣促。榮衛俱和,剛柔相得,三焦相承〔5〕,其氣必强。
〔1〕踊 《説文·足部》:“跳也。”
〔2〕踊 依上文例,此當爲“實”字,疑誤。
〔3〕秘 廣本作“閉”,可參。
〔4〕衛氣長 原作“其氣長”。黄本、周本俱作“衛氣長”,與下文“榮氣促”爲對文,此下續云“榮衛俱和”,可見“其”爲“衛”字之誤,故據改。長,充盛也。《吕氏春秋</a>·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也。”注:“長,猶盛也。”
〔5〕承 順從也。《詩·大雅》:“子孫繩繩,萬民靡不承。”
趺陽脈滑而緊,滑即胃氣實,緊即脾氣傷。得食而不消者,此脾不治也。能食而腹不滿,此爲胃氣有餘。腹滿而不能食,心下如飢,此爲胃氣不行,心氣虚也。得食而滿者,此爲脾家不治。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肉〔1〕瞤瞤而短氣也。
凡有所擊仆,若醉飽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脾傷則中〔2〕氣,陰陽離别,陽不從陰,故以三分〔3〕候死生。
〔1〕肉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作“目”,可參。
〔2〕中(zhòng仲) 損傷。 《後漢書·王允傳》:“以事中允。”李賢注:“中,傷也。”
〔3〕三分 此指寸、關、尺三部脈。
脾氣弱,病利,下白腸垢,大便堅,不能更衣,汗出不止,名曰脾氣弱。或五液注下,青、黄、赤、白、黑。
病人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發癰;微黑者,有熱;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唇黑者,胃先病;微燥而渴者,可治;不渴者,不可治。臍反出者,此爲脾先落。一云先終。
脾脹者,善噦,四肢急,體重不能衣〔1〕。 一作收〔2〕。
脾水者,其人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强,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爲約。脾約者,其人大便堅,小便利而反不渴。
〔1〕衣 《靈樞·脹論》此上有“勝”字,可參。
〔2〕收 原作“枚”,文義不屬。黄本、周本此下有校注云:“枚,疑收字之譌。”《千金》卷十五上第一作“收”,據改。
凡人病脈以〔1〕解,而反暮微煩者,人見病者差〔2〕安,而强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管,覆大如盤。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黄癉,食飲不爲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也?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適以冬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痞氣以冬〔3〕得之。
〔1〕以 錢本、黄本等俱作“已”。 以,通“已”。 《禮記·内則》:“由命士以上。”釋文:“以,本作已。”
〔2〕差(chà杈) 稍微。 《後漢書·光武帝紀》:“今軍士屯田,粮儲差積。”
〔3〕冬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壬癸日”三字。
脾病,其色黄,飲食不消,腹苦脹滿,體重節痛,大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此爲可治。宜服平胃圓、瀉脾圓、茱萸圓、附子湯。春當刺隱白,冬刺陰陵泉,皆瀉之;夏刺大都,季夏刺公孫,秋刺商丘,皆補之。又當灸章門五十壯,背第十一椎〔1〕百壯。
脾病者,必身重,苦飢,足痿不收。 《素問》作善飢〔2〕,肉痿,足不收。 行善瘈,脚下痛。 虚則腹脹,腸鳴,溏〔3〕泄,食不化。取其經,足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邪在脾胃〔4〕,肌肉痛。 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其三里。
〔1〕背第十一椎 指背部第十一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的脾俞穴。本書卷三第三云:“脾俞在背第十一椎。”
〔2〕飢 原作“肌”,文義不屬,據錢本、黄本、周本改,與《素問·氣交變大論》引《臟氣法時論》文、《甲乙》卷六第九相合。
〔3〕溏 《素問·臟氣法時論》、《甲乙》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五上第一俱作“飧”,可參。
〔4〕胃 黄本、周本俱作“則”,連下讀,可參。
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側白肉際,過核骨〔1〕後,上内踝刚廉,上腨〔2〕内,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强,食則嘔,一作吐。胃管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3〕,則快然而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摇,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黄疸,好卧〔4〕,不能食肉〔5〕,唇青,强立股膝内痛〔6〕厥,足大指不用。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7〕。
〔1〕核骨 指足大趾本節後内側凸起之骨,因其形圓如核,故稱“核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a>》:“足五趾骨:大指本節後内側圓骨努突者,一名核骨。”
〔2〕腨 指小腿腓腸肌部。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脛後腓腸名爲腨。”
〔3〕得後與氣 謂得解大便與排矢氣。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後謂大便,氣謂轉矢氣。”
〔4〕好卧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作“不能臥”三字,可參。
〔5〕肉 《甲乙》卷二第一上無,可參。
〔6〕痛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作“腫”;《甲乙》卷二第一上作“腫痛”二字,可參。
〔7〕也 原脱,據錢本、黄本等及前後文例補,與《靈樞·經脈》相合。
足太陰之别,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别走陽明。其别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腹〔1〕中切痛;虚則膨脹。取之所别。
脾病,其色黄,體青,失溲,直視,唇反張,爪田青,飲食吐逆,體垂節痛,四肢不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當黄,今反青,此是木之刻土,爲大逆,十死不治。
〔1〕腹 《靈樞·經脈》、《甲乙》卷四第一下俱作“腸”,可參。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胃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并闡明了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況。
胃病者,腹脹,胃管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1〕三里。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則抑而刺〔2〕之;在下管,則散而去之〔3〕。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4〕。其耎而散者,當病食痺,髀痛。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熱即能食。
胃脹者,腹滿,胃管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診得胃脈,病形何如?曰:胃〔5〕實則脹,虚則洩。
病先發於胃,脹滿;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閉;五日上之脾〔6〕,閉塞不通,身痛體重;《靈樞》云:上之心。 六〔7〕日不已,死。 冬夜半後〔8〕,夏日昳。 六日一作三日。
〔1〕取 《千金》卷十六第一此上有“下”字,可參。
〔2〕刺 《靈樞·四時氣》、《甲乙》卷九第七俱作“下”,可參。
〔3〕之 原脱,據錢本、黄本等及上文例補,與《靈樞·四時氣》、《甲乙》卷九第七、《千金》卷十六第一相合。
〔4〕折髀 謂股部疼痛如折。《素問·脈要精微論》王冰注:“胃陽明脈從氣衝下髀,抵伏兔,故病則髀如折也,痺痛也。”
〔5〕胃 《素問·脈要精微論》、《千金》卷十六第一此下俱有“脈”字,義長,疑脱。
〔6〕脾 《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心”;《千金》卷十六第一作“心脾”二字,可參。
〔7〕六 《靈樞·病傳》作“二”;《千金》卷十六第一作“三”,可參。
〔8〕後 《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無,與前後文例合,故此字疑衍。
脈浮而芤,浮則爲陽,芤則爲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絶。
趺陽脈浮者,胃氣虚也。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煩,圊〔1〕必日再行。芤而有胃氣者,脈浮之大而耎,微按之芤,故知芤而有胃氣也。
趺陽脈数者,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食。趺陽脈濇者,胃中有寒,水穀不化。趺陽脈麤麤而浮者,其病難治。趺陽脈浮遲者,故久病。趺陽脈虚,則遺溺;實,則失氣。
動作頭痛重,熱氣朝〔2〕者,屬胃。
厥氣客於胃,則夢飲食。
〔1〕圊(qīng青)廁所。 《廣雅·釋宫》:“圊,厠也。”此指大便。
〔2〕熱氣朝 謂發熱有定時,有如潮汐。朝,通“潮”。《漢書·枚乘</a>傳》:“不如朝夕之池。”注:“吳以海水朝夕爲池也。”“朝夕”即“潮汐”。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1〕中,旁約〔2〕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却循頤〔3〕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4〕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内廉,下俠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菟,下入膝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悽悽然振寒,善伸,數欠,颜黑,病至惡〔5〕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户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嚮〔6〕腹脹,是爲骭厥〔7〕。 是主血血一作胃。 所生病者,狂,瘧,一作瘈。 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緊〔8〕,頸腫,喉痺,大腹水腫,膝臏痛〔9〕,循膺、乳、街〔10〕、股、伏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黄〔11〕。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頞(è呃) 鼻梁上端凹陷處,即鼻根部。《説文·頁部》:“頞,鼻莖也。”
〔2〕約 《靈樞·經脈》作“納”,可參。約,緾束也。《詩·小雅》:“約之閣閣。”疏:“謂以繩纏束之。”王惟一</a>《銅人針灸腧穴圖經》注:“足太陽起於目眦(清明穴),而陽明旁行約之。”
〔3〕頤(yí夷) 指口角之後,腮之下,當地倉穴處。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腮下爲頷,頷中爲頤。”
〔4〕絡 原作“結”,文義不屬,據廣本、錢本、周本等改,與《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六第一相合。
〔5〕惡 原作“”,據吳本、錢本、周本等改,與《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相合。又,錢本、周本等此上并有“則”字,義勝,疑脱。
〔6〕賁嚮 嚮,通“響”。 《荀子</a>、勸學》:“君子如響矣。”楊倞注:“嚮與響同,如響應聲。”賁嚮,指腸中雷鳴奔響。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賁響,腸胃雷鳴也。”賁,同“奔”。
〔7〕骭厥 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骭,足脛也。陽明之脈自膝臏下脛骨外廉,故爲脛骭厥逆。”
〔8〕緊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作“胗”,可參。
〔9〕痛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六第一此上俱有“腫”字,可參。
〔10〕街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俱作“氣街”二字,可參。
〔11〕黄 《太素》卷八首篇作“變”,可參。
肺手太陰經病證第七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肺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手太陰肺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況。
肺氣虚,則鼻息利〔1〕少氣;實,則喘喝,胸憑〔2〕仰息。肺氣虚,則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3〕,得其時,則夢見丘戰。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厥氣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器〔4〕奇物。
病在肺,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病先發於肺,喘欬;三日之肝,脇痛支滿;一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五日之胃,腹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5〕血。其濡而散者,當病漏〔6〕汗,漏,一作灌。 至令〔7〕不復散發〔8〕。
〔1〕鼻息利 《靈樞·本神》作“鼻塞不利”四字,可參。
〔2〕憑 《靈樞·本神》作“盈”,可參。《文選·西京賦》薛注:“憑,滿也。”
〔3〕藉藉 《素問·方盛衰論》作“借借”,可參。藉藉,交横雜亂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林賦:“它它藉藉,填阬滿谷。”注:“言交横也。”
〔4〕器 《甲乙》卷六第八此下有“及”字,義長,疑脱。
〔5〕唾 錢本、黄本等俱作“吐”,可參。
〔6〕漏 《素問·脈要精微論》、《甲乙》卷四第一中、《太素》卷十五五臟脈診俱作“灌”,可參。
〔7〕令 原作“今”,文義不屬,據《素問·脈要精微論》、《甲乙》卷四第一中、《太素》卷十五五臟脈診改。
〔8〕散發 喜多村直寬《素問札記》云:“散發二字疑衍。”可參。
肺脈沉之而數,浮之而喘,苦洗洗寒熱,腹滿,腸中熱,小便赤,肩背痛,從腰已上汗出。得之房内,汗出當風。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大,上虚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痺,寒熱,得之困醉而使内也。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1〕。
肺中寒者,其人吐濁涕。
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肺傷者,其人勞卷則欬唾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爲躁擾嗔怒得之,肺傷氣擁〔2〕所致。
〔1〕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醫宗金鍳》卷二十第十一按:“身運而重,當是頭運而身重;冒而腫脹,當是冒風而腫脹。始與文義相合,此必傳寫之訛可知。”此説可參。運,通“暈”。《周禮》保章氏注:“日月薄食運珥。”釋文:“運,本作暈。”
〔2〕擁 猶壅也。《後漢書·蓋勳傳》:“上甚聰明,但擁蔽於左右耳。”
肺脹者,虚而滿〔1〕喘,刻逆倚息,目如脱狀,其脈浮。
肺水者,其人身體重〔2〕而小便難,時時大便鴨溏。
肝乘肺,必作虚滿〔3〕。
脈耎而弱,弱反在關,耎反在顛〔4〕;浮反在上,弱反在下。浮則爲陽,弱則血不足。必弱爲虚,浮弱自别,浮則自出,弱則爲入。浮則爲出不入,此爲有表無裏;弱則爲入不出,此爲無表有裏。陽出極汗,齊腰而還,此爲無表有裏,故名曰厥陽〔5〕。在當汗出不汗出。
趺陽脈浮緩,少陽微緊,微爲血虚,緊爲微寒,此爲鼠乳〔6〕,其病屬肺。
〔1〕而滿 《靈樞·脹論》、《甲乙》卷八第三此二字俱互乙,義長。
〔2〕身體重 《金匱·水氣病》作“身腫”二字;《千金》卷十七第一作“身體腫”,可參。
〔3〕滿 原脱,據黄本、周本補。
〔4〕顛 《方言·六》:“上也。”此指寸部脈。
〔5〕厥陽 指厥逆孤行之陽。《金匱·臟腑經絡先後脈證并治》:“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爲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6〕鼠乳 疣之古名。《病源》卷三十一鼠乳候:“鼠乳者,身面忽生肉,如鼠乳之狀,謂之鼠乳也。此亦是風邪搏於肌肉而變生也。”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脇下,覆大如杯。久久不愈,病洒洒寒熱,氣逆喘欬,發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也?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適以春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息賁以春〔1〕得之。
肺病,其色白,身體但寒無熱,時時欬,其脈微遲,爲可治。宜服五味子大補湯、瀉肺散。春當刺少商,夏刺魚際,皆瀉之;季夏刺太淵,秋刺經渠,冬刺尺澤,皆補之。又當灸膻中百壯,背第三椎〔2〕二十五壯。
〔1〕春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甲乙日”三字。
〔2〕背第三椎 指背部第三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的肺俞穴。本書卷三第四云:“肺俞在背第三椎。”
肺病者,必喘欬,逆氣,肩息,背痛,汗出,尻、陰、股〔1〕、膝攣,髀、腨、胻、足皆痛。 虚則少氣,不能報息〔2〕,耳聾,嗌乾。取其經手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内、少陰血者。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氣喘,汗出,欬動肩背。 取之膺中外俞〔3〕,背第三椎〔4〕之傍,以手痛〔5〕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6〕以越之。
〔1〕股 原作“服”,誤字,據廣本、錢本等改。與《素問·臟氣法時論》、《甲乙》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七第一相合。
〔2〕不能報息 指呼吸氣短難以接續。張介賓《類經》十四卷五臟虚實病刺:“報,復也。不能報息,謂呼吸氣短,難於接續也。”
〔3〕膺中外俞 指鎖骨下窩外側的中府、雲門等穴。張志聰《靈樞集注·五邪》注:“膺中外俞,肺脈所出之中府、雲門處。”
〔4〕椎 《太素》卷二十二五臟刺此下有“五椎”二字,可參。
〔5〕痛 黄本、周本此下有校注云:“案,痛當作重。”《靈樞·五邪》、《甲乙》卷九第三、《太素》卷二十二五臟刺俱作“疾”,可參。痛,極也。《管子</a>·七臣七主:“姦臣痛言人情以驚主。”注:“痛,其極之辭。”此處有“極力”之意。
〔6〕缺盆中 指兩側缺盆中間的天突穴。《靈樞·本俞》:“缺盆中,任脈也,名曰天突。”
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後循臂内上骨下廉〔1〕,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2〕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脹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3〕,是爲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欬,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内前廉痛〔4〕,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汗出〔5〕,小便數而欠〔6〕;氣虚,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卒遺失無度。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上骨下廉 此指橈骨莖突下緣。張介賓《類經》七十二經脈:“骨,掌後高骨也;下廉,骨下側也。”
〔2〕出 原脱,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補。
〔3〕瞀 垂目俯視。《説文·目部》:“瞀,低目謹視也。”
〔4〕痛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此下俱有“厥”字,可參。
〔5〕汗出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此下俱有“中風”二字;《太素》卷八首篇此下有“中風不浹”四字,可參。
〔6〕欠 少也。《集韻》卷八驗:“欠,一曰不足也。”
手太陰之别,名曰列缺,起於腕上〔1〕一云腕上。分間,别走陽明。其别者,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 其〔2〕實則手兑〔3〕掌熱〔4〕;虚則欠欬〔5〕,小便遺數。取之去腕一寸半。
肺病,身當有熱,欬嗽,短氣,唾出膿血。其脈當短濇,今反浮大,其色當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刻金,爲大逆,十死不治。
〔1〕腕上 原作“腋下”。十五絡脈皆從其絡穴别出,手太陰之别爲列缺,列缺在腕上一寸半,故當以“腕上”爲是,據原校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改。
〔2〕其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此下有“病”字,義勝,疑脱。
〔3〕兑 《甲乙》卷二第一下此下有“骨”字,義長,疑脱。
〔4〕熱 原作“起”,文義不屬,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太素》卷九十五絡脈改。
〔5〕欬 錢本、周本等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俱作“”,可參。
大腸手陽明經病證第八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大陽的病理變化,并闡明手陽明大腸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鸣濯濯〔1〕,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腸中雷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大腸有寒,騖〔2〕溏;有熱,便腸垢。
大腸有宿食,寒慄發熱,有時如瘧狀。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寒〔3〕則泄,食不化。
厥氣客於大腸,則夢田野。
〔1〕濯濯(zhuó zhuó濁濁) 水聲。《素問·氣厥論》:“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楊上善《太素》卷十一腑病合俞注:“濯,腸中水聲也。”
〔2〕騖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此上有“多”字,可參。
〔3〕痛,寒 《靈樞·脹論》、《甲乙》卷八第三俱作“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九字。此處疑有脱漏。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1〕之端外側,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上入肘外廉,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2〕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3〕,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直入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 是動則病齒痛,〔4〕 腫。 是主津〔5〕所生病者,目黄,口乾,鼽衂,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盛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虚,則寒慄不復。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大指次指 即食指。馬蒔《靈樞注證發微·經脈》注:“大指次指者,手大指之次指,即第二指,名食指也。”
〔2〕髃骨 肩胛骨上部與鎖骨、肱骨相連接的地方,當肩髃穴處。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髃,音隅,角也。兩肩端高骨,即肩角也。”
〔3〕柱骨之會上 柱骨,肩背上隆起之頸骨,即第七頸椎棘突,爲大椎穴處。諸陽脈皆會於大椎,故稱“會上”。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肩背之上,頸項之根,爲天柱骨。六陽皆會於督脈之大椎,是爲會上。”
〔4〕 《靈樞·經脈》作“頸”;《甲乙》卷二第一上、《千金》卷十八第一俱作“頰”,可參。
〔5〕津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此下俱有“液”字,可參。
腎足少陰經病證第九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腎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足少陰腎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况。
腎氣虚,則厥逆;實,則脹滿,四肢正黑〔1〕。 腎氣虚,則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夢伏水中,若有畏怖。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相屬。厥氣客於腎,則夢臨淵,没居水中。
病在腎,夜半慧,日乘〔2〕四季甚〔3〕,下晡靜。
病先發於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4〕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閉;二〔5〕日上之心,心痛;三日之小腸,脹;四〔6〕日不已,死。 冬大晨〔7〕,夏晏晡。
〔1〕四肢正黑 《靈樞·本神》、《甲乙》卷一第一、《太素》卷六首篇俱作“五臟不安”,可參。
〔2〕日乘 《素問·臟氣法時論》、《中藏經》卷中第三十俱無此二字,可參。
〔3〕四季甚 甚,原作“其”,當爲“甚”之壞字,據廣本、錢本、周本等改,與《素問·臟氣法時論》、《甲乙》卷六第十、《中藏經》卷中第三十、《千金》卷十九第一相合。四季,此指辰、未、戌、丑四個時辰。高世栻《素問直解》注:“四季,乃辰、戌、丑、未,土王之時,土尅水,故四季甚。”
〔4〕三 《千金》卷十九第一作“一”,可參。
〔5〕二 《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三”,可參。
〔6〕四 《靈樞·病傳》、《素問·標本病傳論》、《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三”,可參。
〔7〕大晨 晨,原作“食”,形近之訛,據《靈樞·病傳》、《素問·標本病傳論》、《甲乙》卷六第十、《千金》卷十九第一改。大晨,天大亮之時。《素問·標本病傳論》王冰注:“大晨,謂寅後九刻大明之時也。”
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黄而赤,當病折腰。其耎而散者,當病少血〔1〕。
腎脈沉之大而堅,浮之大而緊,苦手足骨腫,厥,而陰不興,腰脊痛,少腹腫,心下有水氣,時脹閉,時泄。得之浴水中,身未乾而合房内,及勞倦發之。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2〕,有積氣在少腹與陰,名曰腎痺。得之沐浴清〔3〕水而卧。
〔1〕血 《素問·脈要精微論》此下有“至令不復也”五字;《甲乙》卷四第一中此下有“至令不復”四字。此下疑有脱誤。
〔2〕上堅而大 張琦《素問釋義·五臟生成篇》云:“上字疑衍,王氏以寸口釋之,非也。堅而大,沉實之診,陰凝之象也。”考前各篇文例,此條諸脈俱不言上下,只叙脈象,故張説似是。
〔3〕清 冷也。《素問·五臟生成篇》:“腰痛,足清,頭痛。”
凡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如浴水,則傷腎。
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1〕,腰髀〔2〕痛。
腎水者,其人腹大,臍腫,腰重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頭汗,其足逆寒,大便反堅〔3〕。
腎著之爲病,從腰以下冷〔4〕,腰重如帶五千錢。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冰狀,一作如水洗狀。一作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飲如故,是其證也。病屬下焦。從身勞汗出,衣裏冷濕故〔5〕,久久得之。
〔1〕央央然 張介賓《類經》十六卷臟腑諸脹:“央央然,困苦貌。”
〔2〕髀 《中藏經》卷中第三十作“痺”;《千金》卷十九第一此下有“并”字。可參。
〔3〕大便反堅 《金匱·水氣病》作“面反瘦”三字,可參。
〔4〕冷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此下有“痛”字,可參。
〔5〕故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無,可參。
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如豚奔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久不愈,病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也?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適以夏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奔豚以夏〔1〕得之。
水流夜疾,何以故?師曰:土休〔2〕,故流疾而有聲。人亦應之,人夜臥則脾不動摇,脈爲之數疾也。
腎病,其色黑,其氣虚弱,吸吸〔3〕少氣,兩耳苦聾,腰痛,時時失精,飲食减少,膝以下清,其脈沉滑而遲,此爲可治。宜服内補散、建中湯、腎氣圓、地黄煎。春當刺涌泉,秋刺伏留,冬刺陰谷,皆補之;夏刺然谷,季夏刺大溪,皆瀉之。又當灸京門五十壯,背刺第十四椎〔4〕百壯。
〔1〕夏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丙丁日”三字。
〔2〕土休 五行用事爲王,王之所生曰相,相之所尅爲休。夜屬水王,水王則木相,木相則土休。
〔3〕吸吸 呼吸難於接續貌。《靈樞·癲狂》:“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馬蒔注:“言吸吸然而無所接續。”
〔4〕第十四椎 指背部第十四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一寸半的腎俞穴。本書卷三第五云:“腎俞在背第十四椎。”
腎病者,必腹大,脛腫痛,喘欬,身重,寢汗出,憎風。虚即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1〕,意不樂。取其經,足少陰、太陽血者。
邪在腎,則骨痛,陰痺〔2〕。 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强痛,時眩。取之涌泉、崑侖,視有血者盡取之。
〔1〕清厥 手足清冷而氣逆。《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清,謂氣清冷;厥,謂氣逆也。”
〔2〕陰痺 指寒濕陰邪偏盛之痺證。馬蒔《靈樞注證發微·五邪》注:“陰痺者,痛無定所,按之而不可得,即《痺論》之所謂以寒勝者爲痛痺也。”
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趣〔1〕足心,出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後,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中〔2〕内廉,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而不欲食,面黑如炭色,一作地色。欬唾則有血,喉鳴而喘,坐而欲起,目無所見,心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若人將捕之,是爲骨厥〔3〕。一作痿。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黄疸,腸澼,脊、股内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灸則强食而生肉〔4〕,一作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5〕。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趣 通“趨”,向也。
〔2〕中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無,可參。
〔3〕骨厥 錢本、黄本等俱作“腎厥”。腎主骨,故足少陰腎經氣厥逆而出現的證候,稱之爲“骨厥”。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厥逆在骨,腎主骨也。”
〔4〕肉 原作“害”,文義不屬,據原校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改。
〔5〕灸則强食而生肉……大杖重履而步 此十七字與本卷各篇文例俱不合,疑爲錯簡,或爲後人所增,誤混入正文。然今存古經皆有見載,或其誤已久,姑依其舊,存疑待考。
足少陰之别,名曰大鍾,當踝後繞跟,别走大陽。其别者,并經上走於心包,下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虚則腰痛,取之所别。
腎病,手足逆冷,面赤目黄,小便不禁,骨節煩疼,少腹結痛,氣衝於心。其脈當沉細而滑,今反浮大;其色當黑,而反黄,此是土之刻水,爲大逆,十死不治。
膀胱足太陽經病證第十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膀胱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膀胱病者,少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則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足小指外側及〔1〕脛踝後皆熱。若脈陷者〔2〕,取委中。
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
病先發於膀胱者,背筋痛,小便閉;五日之腎,少腹〔3〕、腰脊痛,脛痠;一日之小腸,脹〔4〕;一〔5〕日之脾〔6〕,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一云日夕。
厥氣客於膀胱,則夢遊行。
〔1〕及 原作“反”,文義不屬,據錢本、周本等改,與《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甲乙》卷九第九、《太素》卷十一腑病合俞、《千金》卷二十第一相合。
〔2〕若脈陷者 《甲乙》卷九第九無“若脈陷”三字,“者”字連上讀,可參。
〔3〕腹 《素問·標本病傳論》、《甲乙》卷六第十此下俱有“脹”字,可參。
〔4〕脹 《素問·標本病傳論》此上有“腹”字,可參。
〔5〕一 《甲乙》卷六第十作“二”,可參。
〔6〕脾 《靈樞·病傳》作“心”,可參。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别下項,循肩髆〔1〕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2〕,下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1〕内,左右别,下貫胂〔3〕,一作肺〔4〕。 過髀樞,循髀外後廉,過〔5〕一本下合。 膕中,以下貫腨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6〕外側。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脱,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列〔7〕,是爲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疾,頭腦頂痛,目黄,淚出,鼽衂,項、背、腰、尻、膕、腨、脚皆痛,小指不用。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髆 原作“膊”,於義不合,據《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改。 髆,《説文·骨部》:“肩甲也。”
〔2〕會於後陰 《靈樞·經脈》作“挾脊”二字,可參。
〔3〕胂(shèn甚) 原作“髖”,文義不屬,據《素問·厥論》王冰注引、《素問·三部九候論》新校正引《甲乙》文、《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二十第一、《圖經》卷二改。胂,脊柱兩側高起的肌肉。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胂,俠脊肉也。”
〔4〕肺 錢本作“胛”。黄本、周本作“胂”,義長。
〔5〕過 錢本、黄本、周本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二十第一俱作“下合”二字,義長。
〔6〕指 《素問·厥論》王冰注引此下有“之端”二字;《三因方》、《圖經》卷二、《讀素問鈔》、《十四經發揮》、《束醫寶鑒》此下俱有“端”字,義長。
〔7〕列 《説文·刀部》:“分解也。”
三焦手少陽經病證第十一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三焦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手少陽三焦經脈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三焦病者,腹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爲水,留則爲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赤〔1〕見於脈。 取委陽。
少腹病腫〔2〕,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3〕。 取太陽〔4〕大絡,視其絡〔5〕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管,取三里。
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6〕,殼殼然而不堅〔7〕,不疼。
熱在上焦,因欬,爲肺痿,熱在中焦,因腹〔8〕堅;熱在下焦,因溺血。
〔1〕赤 錢本、周本等及《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甲乙》卷九第九、《太素》卷十一腑病合輸、《千金》卷二十第四俱作“亦”,可參。
〔2〕病腫 《靈樞·四時氣》作“痛腫”;《甲乙》卷九第九、《千金》卷二十第四俱作“腫痛”,可參。
〔3〕邪在三焦約 楊上善《太素》卷二十三雜刺注:“邪在三焦,約而不通。”
〔4〕太陽 《甲乙》卷九第九、《太素》卷二十三雜刺此上俱有“足”字,可參。
〔5〕絡 原作“結”,形近之誤,據《靈樞·四時氣》、《太素》卷二十三雜刺改。
〔6〕皮膚 《靈樞·脹論》、《甲乙》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脹論此下俱有“中”字,可參。
〔7〕殼殼然而不堅 原脱“不”字,據《甲乙》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脹論、《千金》卷二十第四補。殼殼然,中空不實貌。楊上善《太素》注:“殼殼,似實而不堅也。”
〔8〕腹 原脱,據錢本、黄本、周本補。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1〕,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2〕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徧〔3〕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俠〔4〕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5〕,至。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兑眥。是動則病耳聾,煇煇焞焞〔6〕,嗌腫,喉痺。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兑眥痛,頰腫〔7〕,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則人迎大一〔8〕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手表腕 手腕背側當陽池穴處。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手表腕,陽池也。”
〔2〕布 原作“交”,文義不屬,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改。
〔3〕徧 同“遍”,遍及也。《詩·邶風·北門》:“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釋文:“徧,古遍字。”
〔4〕俠 《靈樞·經脈》作“繫”;《太素》卷八首篇作“係”。可參。
〔5〕頰 原作“額”,文義不屬。據黄本、周本校注及《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圖經》卷二改。
〔6〕煇煇焞焞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煇煇”俱作“渾渾”。 煇,通“渾”;焞,通“沌”。 煇煇焞焞,猶“渾渾沌沌”,無知貌。《莊子·在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注:“渾沌無知而任其自復。”此爲耳聾失聰貌。馬蒔《靈樞注證發微·經脈》注:“及其動穴驗病,則爲耳聾,渾渾然,焞焞然,甚覺不聰。”
〔7〕腫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十四經發揮》俱作“痛”,可參。
〔8〕一 《千金》卷二十第四作“再”,可參。
按:
本卷共十一篇,以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三焦等十一臟腑經脈爲綱,分别討論其病變情况及其經脈的循行起止和發病等。其内容分别引自《素問》的“脈要精微論”、“臟氣法時論”、“五臟生成篇”、“方盛衰論”、“標本病傳論”,《靈樞》的“邪氣臟腑病形”、“本神”、“經脈”、“四時氣”、“五邪”、“脹論”、“淫邪發夢”、“病傳”、“邪客”,《難經·五十六難》,《金匱要略》的“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水氣病證并治第十四”等篇。通過分門别類,整理撰集而成。在編排次序上,不是按《靈樞·經脈》的十二經次序,而是以每一組相互表裏的臟腑依次排列,突出了以臟腑爲中心的觀點。説明王叔和</a>極爲重視臟腑學説,把經絡隶屬於臟腑,從而突出臟腑的主要地位,進一步確立以臟腑爲中心、以經絡爲聯繫途徑的人體生理、病理系統。并將心與心包絡合爲一篇,而三焦腑則附於腎之後,與本書卷二第二“今用當以左腎合膀胱,右腎合三焦一之説同義。通過如此處理,就很好地把臟腑學説與經絡學説統一起來,對建立中醫生理病理的系統理論,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也爲後世臟腑辨證理論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卷從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念出發,注重結合季節時令來施行針刺。根據《難經·七十四難》“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的理論,提出五臟病四時針刺的具體取穴法,并補充了五臟俞、募穴的灸法。據本卷第一、二、五、七、九篇所述,歸納成後表(見附表)。從表中可以看出,這裏所取的五俞穴與《靈樞·本俞》所述大部分相同,惟肝病秋刺“中郄”,而《靈樞》載肝之經穴爲“中封”;脾病季夏刺“公孫”,而《靈樞》載脾之俞穴爲“太白”。五臟之募穴中,心、肝、脾、腎之募穴與卷三所載相同,惟肺之募穴有異,卷三第四載肺之募穴爲“中府”,而本卷第七不灸“中府”而灸“膻中”。其原因何在,尚有待考證。至於心病的四時刺灸法,針刺取手厥陰心包絡經之五俞穴,而灸法則直接取心之俞、募穴。此又有異於他臟。五臟病四時刺法的補瀉原則是凡是臟與時令相符或相生者,則用補法;臟與時令相尅者,則用瀉法。如肝與春令同屬木,肝木與夏火、冬水分别有相生的關係,故肝病在春、夏、冬都用補法;而肝木與季夏土、秋金分别是相尅的關係,故肝病在季夏、秋季都用瀉法。餘類推。由此可以看出,《脈經》對五臟病的四時刺灸法不但指出具體的穴位,提出針刺補瀉法則及艾灸壯數,提倡針法與灸法相互配合使用,而且突出了軀幹取穴與四肢取穴相結合的原則。這些,都是對《内經》、《難經》理論的重大發展和補充,進一步豐富了刺灸療法的内容。
本卷引録了《靈樞·經脈》中除手少陰心經以外的十一經脈循行及發病的内容。據今本《靈樞》所載,在每一經脈的發病之下尚有“爲此諸病,盛則瀉之,虚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三十三字,《脈經》中俱無,在此録之供參考。至於各經病變之脈候,則着重於寸口與人迎的脈象對比,其一般規律是:陰經及五臟病,寸口脈大於人迎脈屬實,反之爲虚;陽經及六腑病,人迎脈大於寸口脈屬實,反之爲虚。可能是寸口屬陰主五臟,人迎屬陽主六腑之故。
本卷取材範圍廣,内容非常豐富,通過這樣系統整理,顯得條分縷析,次序井然,便於學習和研究。王氏的這一整理研究方法,包含有樸素的系統思想,是整理、研究中醫古籍的其中一種好方法,給後世予不少啟發,直至今天仍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