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3个月前 作者: 皇甫谧
陰受病發痺第一上
本篇自“黄帝</a>問曰”至“轉引而行之”,見《靈樞·周痺》、《太素·痺論》。自“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至“視其三部”,見《靈樞·五變》。自“曰:刺有三變”至“内熱者也”,見《靈樞·壽夭剛柔》、《太素·三變刺》。自“曰:痺將安生”至“成於風寒濕之氣也”,見《素問·痺論》、《太素·痺論》。自“諸痺不已”至“故不爲痺也”,見《素問·痺論》。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陰分受邪而致各種痺病的原因、病機、辨証分類及治療大法,故以此名篇。上篇主要内容有:周痺與衆痺的辨証和刺法;三變刺的適應証;風寒濕三痺的病因;皮、肉、筋、脉、骨五痺的病機及與五臟之合;痺病的鍼刺大法;營衛之氣與痺病的關係。
黄帝問曰:周痺〔1〕之在身也,上下移徙〔2〕,隨其脉〔3〕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聞此痛,在血脉之中耶〔4〕?將〔5〕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6〕也,間不及下鍼〔7〕;其蓄〔8〕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岐伯</a>對曰:此衆痺〔9〕也,非周痺也。此各在其處,更〔10〕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左應右,以右應左〔11〕,非能周也,更發更休。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曰:周痺何如?曰:周痺〔12〕在於血脉之中,隨脉以上,循〔13〕脉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其〔14〕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15〕,後刺其上以脱之〔16〕。其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17〕之,後刺其下以脱之。
〔1〕周痺 《太素》注:“夫周痺者,邪居分肉之間,令正氣循身不周,邪與周爲痺,故稱周痺。”《類經》卷十七第六十八注:“能上能下,但隨血脉而周徧於身,故曰周痺,非若衆痺之左右移易也。”
〔2〕移徙 轉移、遷移。《廣韻·支韻》:“移,徙也。”《廣雅·釋言》:“徙,移也。”移徙,爲同義複詞。
〔3〕其脉 《靈樞》互倒,其,《太素》無。
〔4〕耶 《靈樞》作“邪”。邪同耶。
〔5〕將 抑也。《經傳釋詞》卷八:“將,猶抑也。”
〔6〕移 明抄本作“形”。
〔7〕間不及下鍼 《太素》注:“間不及下鍼者,痺痛之中,未及下鍼,其痛已移也。”
〔8〕蓄 《靈樞》作“慉”。蓄與慉通。
〔9〕衆痺 《太素》注:“衆痺在身左右之處,更身而發,不能周身,故曰衆痺。”《靈樞發微》注:“蓋衆痺者,病在一處,則痛亦在一處,隨發隨止,隨止隨起,特以左右之脉相同,故左可應右,右可應左耳,非能周身而痛也。”
〔10〕更 更换、變易。《小爾雅·廣詁》:“更,易也。”
〔11〕以左應右,以右應左 此二句《靈樞》、《太素》互倒。
〔12〕痺 此下《靈樞》、《太素》有“者”字。
〔13〕循 《太素》同。《靈樞》、《聖濟總録》卷二十均作“隨”。義同。
〔14〕其 《靈樞》、《太素》無。
〔15〕先刺其下遏下 遏,原作“通”,此下原校云:“一作遏”;《靈樞》作“過”,原校云:“一作遏,下同”,《太素》作“遏”。按上下文義,作“遏”是,故據改,並删原校。楊上善注:“刺周痺之法,觀痺從上自下,當先刺向下之前,使其不得進而下也。然後刺其痺後,使氣洩脱也。”此言刺周痺之法,凡痺痛從上而下者,則先刺其下以阻病之發展。
〔16〕後刺其上以脱之 《靈樞發微》注:“後乃刺其上之痛處,以脱痛根而不使之復下。”
〔17〕遏 原作“通”,據《太素》及此前文例改。
曰:此病〔1〕安生,因何有名〔2〕?曰:風寒濕氣客於分肉之間,迫切而爲沫〔3〕,沫得〔4〕寒則〔5〕聚,聚則排分肉〔6〕而分裂〔7〕,分裂則痛〔8〕,痛則神歸之〔9〕。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10〕,厥則他痺發,發〔11〕則如是。此内不在藏,而〔12〕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名曰周痺〔13〕。故刺痺者,必先循切〔14〕其上〔15〕下之大經〔16〕,視其虚實,及大絡之血結而〔17〕不通者,及虚而脉陷空者,而〔18〕調之,熨而通之〔19〕,其瘈緊者〔20〕,轉引而行之。
〔1〕病 《靈樞》、《太素》均作“痛”。按痛與病通。
〔2〕因何有名 《靈樞》、《太素》均作“何因而有名”。義同。
〔3〕迫切而爲沫 《廣韻·末韻》:“沫,水沫。”《類經》卷十七第六十八注:“邪氣客於肌表,漸入分肉之間,則迫切津液而爲汁沫。”
〔4〕得 明抄本無。
〔5〕則 明抄本作“爲”。
〔6〕聚則排分肉 則,《太素》無。排,迫擠也。《説文·手部》:“排,擠也。”楊上善注:“三氣以爲周痺,循脉而行,至分肉之間,氣聚排迫分肉,肉裂而爲痛也。”
〔7〕分裂 《太素》作“裂分”。
〔8〕分裂則痛 明抄本作“肉裂則痛”,與《千金》卷八第六、《素問·痺論》王冰注合。
〔9〕痛則神歸之 《太素》注:“痺痛引神,即神歸痛,神痛不已,故熱氣集而痛解,此處痛解厥已,即餘處痛生,周痺休發,如是以爲休起也。”《靈樞發微》注:“痛則心專在痛處,而神亦歸之,神歸即氣歸也。”
〔10〕痛解則厥 明抄本作“痛解見厥”。《靈樞發微》注:“熱則痛散而暫解,雖時暫解,其氣尚逆而爲厥。”按周痺之因,在於寒濕客於分肉之間,雖然熱集寒散痛得緩解,而邪仍留居未曾逸出,故痛解則厥。
〔11〕發 《太素》無。
〔12〕而 《太素》無。
〔13〕故名曰周痺 名,《靈樞》、《太素》均作“命”,義同。《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注:“周痺當作衆痺。夫周痺邪在分肉血脉,今云邪獨居分肉之間而命曰周痺者,是衆痺之誤爲周痺也明矣。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者,所謂更止更居也。痛解則厥,厥則它痺發者,所謂更發更起也。”其説可參。
〔14〕循切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切循”。
〔15〕上 《靈樞》、《太素》均無。
〔16〕大經 《靈樞》、《太素》均作“六經”,非是。
〔17〕結而 《太素》作“而結”。
〔18〕而 《太素》無。
〔19〕之 《太素》無。
〔20〕瘈緊者 《靈樞》作“瘈堅”。緊、堅義通。《管子</a>·問》:“戈戟之緊”尹知章注:“緊,謂其堅彊者。”《太素》作“瘈緊”,楊上善注:“用微熨之,令其調適,又以導引瘈緊,轉引令其氣行,方始刺之,此爲療瘈之要也,緊急瘈牽令緩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瘈堅者,絡結而掣瘲堅實,故當轉引而行之。”按楊、張二説雖各有所偏,然緩解拘僵,使之氣行的目的相同,故瘈緊、瘈堅,皆筋脉拘緊之象。
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曰〔1〕: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痺,欲知其高下,各視其部〔2〕。曰:刺有三變何也〔3〕?曰〔4〕:有刺營〔5〕者,有刺衛者,有刺寒痺之留經者。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6〕,刺寒痺者内〔7〕熱。曰:營衛寒痺之爲病奈何?曰: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8〕。衛之生病也,氣痛時來去〔9〕,怫愾〔10〕賁嚮,風寒客於腸胃之中。寒痺之爲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
〔1〕曰 此前原有“少俞對”三字,據本經體例删。
〔2〕各視其部 原作“視其三部”,據明抄本、《靈樞》改。《類經》卷十九第七十六注:“人之上下左右,虚實自有不同,故當各視其部。”
〔3〕三變何也 《靈樞》、《太素》均作“何謂三變”。
〔4〕曰 此上明抄本有“伯高”二字。
〔5〕營 原作“滎”。按滎與營固通,然下文既作“營”,則此亦當作“營”,故據改。
〔6〕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 《太素》注:“刺營見血,出惡血也。刺衛見氣,出邪氣也。”
〔7〕内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熨”三小字校文。
〔8〕寒熱少氣,血上下行 《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二注:“營主血,陰氣也,病在陰分則陽勝之,故爲寒熱往來。陰病則陰虚,陰虚則無氣,故爲少氣。邪在血,故爲上下妄行。”
〔9〕時來去 《靈樞》、《太素》均作“時來時去”。
〔10〕怫(fú拂)愾(kài炌) 《太素》注:“怫愾,氣盛滿皃。”
曰:刺寒痺内熱〔1〕奈何?曰:刺布衣〔2〕者,用〔3〕火焠之〔4〕。刺大人〔5〕者,以〔6〕藥熨之。方用醇〔7〕酒二十升〔8〕,蜀椒一〔9〕升,乾薑一升,桂〔10〕一升。凡四物〔11〕,各細〔12〕咀〔13〕,著清酒中〔14〕。綿〔15〕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二尺〔16〕,并内酒中,置酒馬矢煴〔17〕中,善〔18〕封塗,勿使氣〔19〕泄。五日五夜,出布絮,暴乾,復漬之〔20〕,以盡其汁。每漬必晬〔21〕其日,乃出布、絮〔22〕乾之〔23〕,並用滓與綿絮〔24〕,復布爲復巾〔25〕,長七尺〔26〕爲六巾〔27〕。即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痺。所刺〔28〕之處,令熱入至〔29〕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即汗出,炙巾以拭身〔30〕,亦〔31〕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32〕已矣〔33〕,此所謂内熱〔34〕。
〔1〕熱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熨”三小字校文。
〔2〕布衣 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著錦繡,故稱布衣。《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3〕用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必”三小字校文。《靈樞》作“以”。《太素》作“必”。
〔4〕火焠之 之,《太素》無。《靈樞·官鍼》:“焠刺者,刺燔鍼則取痺也。”即屬此也。
〔5〕大人 指王公貴族、大家豪右。《後漢書·岑彭傳》:“彭因言,韓歆南陽大人,可以爲用。”李賢注:“大人,謂大家豪右。”
〔6〕以 原脱,據《靈樞》補。此與前文“用火焠之”互爲對文,則句式完整。
〔7〕醇 《靈樞》作“淳”。淳與醇通。《説文通訓定聲·屯部》:“淳,假借爲醇。”醇,酒質濃厚,不攙雜質。《説文·酉部》:“醇,不澆酒也。”段玉裁</a>注:“澆也。凡酒沃之以水則薄,不襍以水則曰醇。”
〔8〕升 《太素》與本經同。《靈樞》作“斤”。下文“乾薑”“桂”同。疑《靈樞》斤爲“升”字誤。
〔9〕一 《太素》此字不清,蕭延平刊本、《叢書集成》本均作“四”。《太素》缺卷覆刻本同本經,當是。
〔10〕桂 《靈樞》作“桂心”。
〔11〕物 《靈樞》、《太素》均作“種”。
〔12〕各細 《靈樞》、《太素》均作“皆”字。
〔13〕(fǔ甫)咀(jǔ舉) 咀嚼。將藥物加工成碎塊,古時無鐵器,用口將藥物咬碎,故稱咀。
〔14〕漬酒中 原作“著清酒中”,義不安,據《靈樞》、《太素》改。
〔15〕綿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用”字。
〔16〕二尺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疑脱。
〔17〕馬矢煴 《太素》作“馬矢温”。按煴與温通。煴,有烟無焰之微火。《玉篇</a>·火部》:“煴,烟煴也,氣也。”《前漢書·蘇建傳附蘇武》:“鑿地爲坎,置煴灰。”顔師古注:“煴,謂聚火無焱者也。”馬矢煴,馬屎煴火。謂將酒置於燃燒的馬屎微火上。《本草綱目·白馬通》:“《鏡源》云:馬屎煴火,能養一切藥力。”
〔18〕善 《靈樞》、《太素》均作“蓋”。
〔19〕氣 《靈樞》、《太素》均無。
〔20〕暴(pù鋪)乾,復漬之 《靈樞》作“暴乾之,乾復漬”。之,《太素》無。《廣韻·屋韻》:“暴,日乾也。”暴乾,晒乾也。
〔21〕晬 一日周時。《太素》注:“晬,一日周時也。”
〔22〕絮 明抄本作“綿絮”。
〔23〕乃出布絮乾之 《靈樞》、《太素》均作“乃出乾”。
〔24〕綿絮 原作“絮布”,據《靈樞》、《太素》及此前文例改。
〔25〕復布爲復巾 原脱,明抄本作“復布”。據《靈樞》、《太素》補。復,重叠也。《玉篇·彳部》:“復,重也。”《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二注:“復布爲復巾者,重布爲巾,如今之夾袋,所以盛貯綿絮藥滓也。”
〔26〕七尺 此前原有“六”字,詳此前云“白布四丈二尺”,此下云“六巾”,每巾恰當七尺,故“六”字衍,據删。
〔27〕六巾 明抄本作“大巾”,疑誤。《靈樞》、《太素》均作“六七巾”。據上文“四丈二尺”之數,每巾七尺,恰爲六巾,故本經是。
〔28〕刺 原作“乘”,據《靈樞》、《太素》改。
〔29〕至 《太素》無。
〔30〕即汗出,炙巾以拭身 《靈樞》作“汗出以巾拭身”,《太素》同本經,惟“巾以”二字互倒。似《靈樞》義勝。
〔31〕亦 原作“以”,據文意及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32〕如此 此下《太素》有“法”字。
〔33〕矣 原作“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34〕此所謂内熱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熨”三小字校文。《太素》注:“酒、椒、薑、桂四物,性熱又洩氣,故用之熨身,皮腠適而可刺也,此在冬日血氣不流之時,熨之令通也。”
曰:痺將〔1〕安生?曰:風寒濕三氣雜〔2〕至,合〔3〕而爲痺。其風氣勝者爲行痺〔4〕,寒氣勝者爲痛痺〔5〕,濕氣勝者爲著痺〔6〕。曰:其有〔7〕五者,何也?曰:以冬遇此者〔8〕爲骨痺〔9〕,以春遇此者爲筋痺,以夏遇此者爲脉痺,以至陰遇此者爲肌痺,以秋遇此者爲皮痺。曰:内舍〔10〕五藏六府,何氣使然?曰:五藏皆有合〔11〕,病久有不去者,内舍於合〔12〕。故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腎。筋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肝。脉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心。肌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脾。皮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感〔13〕於風寒濕之氣也。
〔1〕將 《素問》作“之”。《太素》無。
〔2〕雜 原作“合”,據《素問》、《太素》改。
〔3〕合 原作“雜”,據《素問》、《太素》改。
〔4〕行痺 《太素》注:“若三合一多,即别受痺名,故三中風多,名爲行痺。謂其痺病移轉不住,故曰行痺。”《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風者善行而數變,故其痛流行而無定處。”
〔5〕痛痺 《太素》注:“三中寒多,陰盛爲痛,故曰痛痺。”《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a>注:“陰寒之氣,客於肌肉筋骨之間,則凝結不散,陽氣不行,故痛不可當,即痛風也。”
〔6〕著痺 《太素》注:“三中濕氣多,位而不移轉,故曰著痺。著,住也。”《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著痺者,肢體重著不移,或爲疼痛,或爲頑木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於肌肉。”
〔7〕有 《太素》無。
〔8〕遇此者 《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遇此者,指上文之三氣也。冬主骨,春主筋,夏主脉,土王之時主肌肉,秋主皮,故邪氣之至,各有所應。”
〔9〕骨痺 《太素》注:“冬時不能自調,遇此三氣以爲三痺,俱稱骨痺,以冬骨也。餘四放此。”《醫學綱目》卷十一諸痺注:“皆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命名,非此行痺、痛痺、著痺之外,又别有骨痺、筋痺、脉痺、肌痺、皮痺也。”按三痺指病因而言之痺病,五痺指患病季節演繹相應之病名,總不離乎三痺之病性。
〔10〕舍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所謂舍者,有如舘舍,邪客留於其間者也。邪薄於五藏之間,干藏真,故曰舍曰客,而止見其煩滿喘逆諸證,如入藏則死矣。”
〔11〕五藏皆有合 臟腑内外相應爲之合。即《素問·五藏生成》:“心之合脉也……肺之合皮也……肝之合筋也……脾之合肉也……腎之合骨也。”《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皮肉筋骨脉,皆有五藏之合,病在外而久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内連於藏矣。”
〔12〕合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其”字。
〔13〕感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重”字。
諸痺不已,亦益内也〔1〕。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2〕。曰:其〔3〕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何〔4〕也?曰:其入藏者死〔5〕,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6〕連皮膚間者易已。曰:其客六府者,何如?曰:此亦其飲食居處爲其病本〔7〕也。六府各有俞〔8〕,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曰:以鍼治之奈何?曰:五藏有俞〔9〕,六府有合〔10〕,循脉之分,各有所發,各治其過〔11〕,則病瘳〔12〕矣。
〔1〕諸痺不已,亦益内也 内也,《太素》作“於内”。《素問》王冰注:“從外不去,則益深至於身内。”益,漸也。《禮記·坊記》:“故亂益亡。”孔穎達疏:“益,漸也。”
〔2〕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風爲陽邪,可以散之,故易已。然别寒濕二痺,愈之較難,以陰邪留滯不易行也。”
〔3〕其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痺”字。
〔4〕何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其故”二字。
〔5〕入藏者死 《素問》王冰注:“入藏者死,以神去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夫風寒濕氣中其俞,其藏氣實則邪不動藏,若神氣消亡,則痺聚在藏而死矣。”
〔6〕留 《太素》作“流”,留與流通。
〔7〕病本 《素問發微》注:“此言六府之成痺者,先以内傷爲之本,而後外邪得以乘之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夫居處失常,則邪氣外客,飲食不節,則腸胃内傷,故食飲居處,爲六府之病本。”
〔8〕六府各有俞 各上《素問》有“亦”字。《太素》注:“風寒濕等三氣外邪中於府輸,飲食居處内邪應,内以引外,故痺入六府中。其輸者,亦府之合也。”《素問》王冰注:“六府俞,亦謂背俞也。”《素問發微》注:“故六府之分肉,皆各有俞穴。風寒濕之三氣,外中其俞,而内之飲食失節應之,則邪氣循俞而入,各舍於六府之中,此痺之所以成也。按三百六十五穴,皆可以言俞,今言</a>俞者,凡六府之穴,皆可以入邪,而王註止言足太陽在背之六俞爲解,則又理之不然者也。”按馬説是。
〔9〕五藏有俞 《太素》:“五藏輸者,療痺法,取五藏之輸。問曰:療痺之要,以痛爲輸,今此乃取五藏之輸,何以通之?答曰:有痛之痺,可以痛爲輸;不痛之痺,若爲以痛爲輸?故知量其所宜,以取其當,是醫之意也。”《素問》王冰注:“肝之俞曰太衝,心之俞曰太陵,脾之俞曰太白,肺之俞曰太淵,腎之俞曰太谿,皆經脉之所注也。”二説皆指所注爲輸之五輸穴。
〔10〕六府有合 《太素》注:“療六府之痺,當取其合。”《素問》王冰注:“胃合入於三里,膽合入於陽陵泉,大腸合入於曲池,小腸合入於小海,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二説指所入之六合穴。
〔11〕各治其過 治,《素問》作“隨”。過,《太素》作“遇”。《素問發微》注:“循藏府經脉所行之分,各有所發病之經,乃隨其病之所在而刺之。”
〔12〕瘳 《説文·疒部》:“瘳,疾瘉也。”瘉同愈。
曰:營衛之氣,亦令人痺乎〔1〕?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藏,灑陳〔2〕六府,乃能入於脉,故循脉上下,貫五藏,絡六府。衛者,水穀之悍氣〔3〕也,其氣剽疾〔4〕滑利,不能入於脉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5〕,散〔6〕於胸腹,逆其氣則病〔7〕,順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8〕氣合,故不爲痺也。
〔1〕亦令人痺乎 《太素》作“亦合人痺乎”。楊上善注:“此問營衛二氣,何者與三氣合爲痺也。”
〔2〕灑陳 《説文·水部》:“灑也。從水麗聲。”段玉裁注:“引伸爲凡散之稱。”陳,《玉篇·阜部》:“布也。”灑陳,散布。此指布散水谷精微之氣。
〔3〕悍氣 《素問》王冰注:“悍氣,謂浮盛之氣。”
〔4〕剽疾 《素問》、《太素》作“慓疾”。剽與慓通。《周禮·考工記·弓人》:“則其爲獸必剽。”鄭玄注:“剽,疾也。”孫詒讓正義:“剽即慓之借字。”慓,《説文·心部》:“慓,疾也。”疾,《廣雅·釋詁一》:“疾,急也。”剽疾,疾急也。
〔5〕肓膜 《太素》作“胃募”。膜與募通。疑胃爲“肓”字形誤。《素問》王冰注:“肓膜,謂五藏之間鬲中膜也。以其浮盛,故能布於胸腹之中,空虚之處,熏其肓膜,令氣宣通也。”
〔6〕散 原作“聚”,原校云:“《素問》作散。”據《素問》、《太素》改,並刪原校。
〔7〕病 《太素》作“疾”字。
〔8〕風寒濕 《太素》作“寒濕風”。
陰受病發痹第一下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逢熱則縱”,見《素問·痺論》、《太素·痺論》。自“曰:或有一脉生數十病者”至“則爲不仁”,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邪刺及三氣。自“病在骨”至“諸分盡熱病已止”,見《素問·長刺節論》、《太素·雜刺》。自“人身非衣寒也”至“是人當攣節”,見《素問·逆調論》、《太素》身寒及痺論。自“着痺不去”至“爲肝痺”,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骨痺舉節不用而痛”至“寫陽補陰經也”,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風痺注病”至“大鍼不可”,見《靈樞·厥病》、《太素》痺論及髀疾。自“膝中痛”至“刺膝無疑”,見《靈樞·雜病》、《太素·膝痛》。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及一脉生數十病的病因、病機;胃痺與骭痺的病機;痺病的鍼刺方法及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1〕,或濕〔2〕者,其故何也?岐伯對曰:痛者,其寒氣多,有寒故痛〔3〕。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痛〔4〕。皮膚不營〔5〕,故不仁〔6〕。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爲寒。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乘〔7〕陰,故爲熱〔8〕。其多寒汗出而濡者〔9〕,此其逢濕勝〔10〕也。其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寒〔11〕汗出而〔12〕濡也〔13〕。夫痺在〔14〕骨則重,在脉則血〔15〕凝而不流,在筋則〔16〕屈而〔17〕不伸,在肉則不仁〔18〕,在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19〕。凡痺之類,逢寒則急〔20〕,逢熱則縱〔21〕。
〔1〕或燥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燥者,謂無汗。”
〔2〕或濕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濕者,多汗而濡濕也。”
〔3〕有寒故痛 此下《素問》有“也”字。《太素》作“有衣寒,故爲痛。”王冰注:“風寒濕氣客於分肉之間,迫切而爲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肉裂則痛,故有寒則痛也。”
〔4〕不痛 《素問》作“不通”,詳此前黄帝問“或痛或不痛”等,若作“不通”,非所答也,故非是。《太素》作“而不痛”。
〔5〕皮膚不營 《素問發微》注:“以其皮膚之中,少氣血以爲之營運。”《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營衛行濇,則不能榮養於皮膚。”
〔6〕不仁 《太素》注:“仁者,親也,覺也。營衛及經胳之氣疏濇,不營皮膚,神不至於皮膚之中,故皮膚不覺痛癢,名曰不仁。”《素問》王冰注:“不仁者,皮頑不知有無也。”
〔7〕乘 《素問》、《太素》均作“遭”。乘,《淮南子</a>·氾論訓》:“强弱相乘。”高誘注:“乘,加也。”作“乘”義勝。
〔8〕熱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痺”字。詳此前黄帝問“痺或痛,或不痛……或寒、或熱”此答正合是文,故疑《素問》與《太素》均衍。
〔9〕其多寒汗出而濡者 《素問》作“其多汗而濡者”,《太素》作“其多寒汗而濡者”,似本經義順。《太素》注:“所感陽氣以少,濕與寒氣相感,故寒而汗濡衣濕也。”
〔10〕勝 《素問》、《太素》均作“甚”。
〔11〕寒 《素問》無。
〔12〕而 《太素》無。
〔13〕也 《太素》無。
〔14〕在 此下《素問》有“於”字,以下脉、筋、肉、皮同。
〔15〕血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16〕則 《太素》無。
〔17〕而 《素問》、《太素》均無。
〔18〕不仁 《太素》作“不知”。
〔19〕故具此五者,則不痛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經云氣傷痛。此論邪痺骨、肉、筋、脉之有形,而不傷其氣者,則不痛也。夫骨有骨氣,脉有脉氣,筋有筋氣,肌有肌氣,皮有皮氣,皆五藏之氣,而外合於形身。如病形而不傷其氣,則止見骨痺之身重,脉痺之血凝不行,筋痺之屈而不伸,肉痺之肌肉不仁,皮痺之皮毛寒冷,故具此五者之形證而不痛也。”
〔20〕逢寒則急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作蟲”四小字校文。今《素問》同此注作“逢寒則蟲”。《素問發微》注:“凡痺病之類,逢天寒則其體急,諸證皆當急。”《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蟲,《甲乙經》作急,於義爲得。蓋逢寒則筋攣,故急。”馬張二氏皆從《甲乙經》作“急”解。《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蟲,當讀爲痋。痋諧蟲省聲,均可通借。《説文·疒部》云:痋,動病也。字又作疼。即上文云:其留連筋骨者疼久,《釋名·釋疾病》云:疼痺,痺氣疼疼然煩也。……上文云寒氣勝者爲痛痺,又云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然則逢寒則痋,解作逢寒則痛,亦一義矣。……《甲乙經·陰受病發痺篇》作逢寒則急,當屬後人所改,下句云:逢熱則縱,蟲與縱爲韻,改作急,則失韻矣。”詳于鬯</a>先生辨《素問》作“蟲”爲疼之義甚是,然云此與下文“縱”爲韻,據前文皆無韻之例律之,則恐非是。而本經作“急”,恰與下文“縱”對舉,縱猶緩也。經文中緩急對稱,不乏其例,故仍從本經。
〔21〕逢熱則縱 《太素》作“逢濕則縱”,非是。《素問發微》注:“逢天熱,則其體縱,諸證皆當緩。”《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逢熱則筋弛,故縱也。”
曰:或〔1〕有一脉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2〕、或癢、或痺〔3〕、或不仁,變化無有竅時〔4〕,其故何也?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曰:人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也?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水穀氣并而充身者〔5〕也。正氣者,正風〔6〕,從一方來,非〔7〕虚風也。《太素》云非灾風也〔8〕。邪氣者,虚風也〔9〕。虚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得〔10〕自去〔11〕。正風之中人也淺〔12〕,合而自去〔13〕,其氣〔14〕柔弱,不能傷〔15〕真氣,故自去。虚邪之中人也,悽索〔16〕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
〔1〕或 《靈樞》、《太素》均無,義勝。
〔2〕或熱、或寒 或寒,原脱,據《靈樞》補。《太素》作“或寒熱”。
〔3〕或癢、或痺 《太素》作“或癢痺”。
〔4〕無有窮時 《靈樞》、《太素》均作“無窮”,義勝。
〔5〕者 《靈樞》、《太素》均無。
〔6〕風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7〕非 此下《靈樞》有“非實風又”四字,守山閣本校注:“按《九宫八風篇》云: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爲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則實風之即正風明矣。故依《甲乙》刪去非實風又四字。”此説當是。
〔8〕非灾風也 明抄本作“非灾風也,非虚風也。”今仁和寺本《太素》無此四字,疑誤。
〔9〕虚風也 《靈樞》、《太素》均無此三字。此與上文“正氣者,正風”爲對文,本經爲是。
〔10〕得 《靈樞》、《太素》均作“能”。
〔11〕去 明抄本作“出”。
〔12〕正風之中人也淺 《靈樞》、《太素》作“正風者,其中人也淺”。
〔13〕合而自去 合,原脱,據《靈樞》補。又明抄本“自”誤作“身”。合而自去,《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正風者,其中人也淺,與真氣合而自去。蓋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又閔士先注:“人秉天地之正氣所生,故天之正氣與人之真氣相合,不能勝真氣者,合并之氣盛也。”
〔14〕氣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來”字。
〔15〕傷 《靈樞》作“勝”。
〔16〕悽索 《靈樞》作“洒淅”。義同。均爲惡寒貌。
内薄〔1〕於骨,則爲骨痺〔2〕。薄於筋,則爲筋攣。薄於脉中,則爲血閉而〔3〕不通,則爲癰。薄於肉中〔4〕,與衛氣相薄,陽勝〔5〕則爲熱,陰勝〔6〕則爲寒。寒則真〔7〕氣去〔8〕,去則虚,虚則寒。薄於皮膚〔9〕,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摇,氣〔10〕一本作淫氣。往來,微〔11〕行則爲癢〔12〕。氣〔13〕留而不去,故爲〔14〕痺。衛氣不行〔15〕,則爲不仁。
〔1〕薄 《靈樞》、《太素》均作“搏”,下同。薄與搏通。
〔2〕骨痺 《素問·長刺節論》王冰注:“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重,名曰骨痺。”
〔3〕而 《靈樞》無。
〔4〕中 《靈樞》無。
〔5〕陽勝 此下《靈樞》有“者”字。
〔6〕陰勝 此下《靈樞》有“者”字。
〔7〕真 原作“其”,據明抄本、《靈樞》改。
〔8〕寒則真氣去 《類經》卷十三第四注:“邪之中人,變不可測,故無分皮肉筋骨,著則爲病也。若與衛氣相搏,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皆邪氣也,何獨曰寒則真氣去,去則虚?蓋氣屬陽,人以氣爲主,寒勝則陽虚,所重在氣也。陽氣既虚,則陰寒搏聚於皮膚之間矣。”
〔9〕膚 此下《靈樞》有“之間”二字。
〔10〕摇,氣 明抄本、《靈樞》張、馬注本均作“淫氣”,此下校文亦云“一作淫氣”。按作“摇”,連上讀,言毫毛動摇而悴敗。作“淫”,連下讀,言邪氣往來。《靈樞識》:“簡按然不若作淫氣,義易通</a>。”此説可參。
〔11〕微 《靈樞》無。
〔12〕癢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蛘”三小字校文。癢與蛘同。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五引《禮記·内則》:“蛘不敢搔。”今本《禮記·内則》作“癢”。
〔13〕氣 《靈樞》無。
〔14〕爲 《靈樞》無。
〔15〕行 原作“去”,據明抄本、《靈樞》改。
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痺。深者,刺無傷脉肉爲故〔1〕,其道〔2〕大分小分〔3〕,骨熱病已止〔4〕。病在筋,筋攣節痛〔5〕,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刺筋上爲故,刺分肉〔6〕間,不可中骨,病起筋熱〔7〕病已止。病在肌膚,肌膚盡〔8〕痛,名曰肌痺〔9〕。傷〔10〕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多發鍼而深之,以熱〔11〕爲故,無傷〔12〕筋骨,筋骨傷,癰發若變,諸分盡熱,病已止。
〔1〕故 法則也。《吕氏春秋</a>·知度》:“非晉國之故。”高誘注:“故,法。”
〔2〕其道 《太素》作“至其”。
〔3〕大分小分 大分之“分”字原脱,據《素問》及此後文例補。《素問·長刺節論》王冰注:“分,謂肉分間有筋維絡處也。”又“大分,謂大肉之分;小分,謂小肉之分。”
〔4〕止 《太素》無。
〔5〕筋攣節痛 筋,《太素》無。節上《太素》有“諸”字。楊上善注:“筋絡諸節,故筋攣諸節皆痛。”
〔6〕肉 《太素》無。疑衍。
〔7〕熱 《素問》、《太素》作“炅”。義同。
〔8〕盡 明抄本作“善”。
〔9〕名曰肌痺 《太素》無此四字。據此前文例,疑脱。
〔10〕傷 此上《太素》有“痛痺”二字,當爲肌痺之誤。
〔11〕以熱 《太素》作“熱以”。
〔12〕傷 明抄本作“偏”,疑形誤。
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1〕也,寒從中生〔2〕者何?曰:是人多痺氣〔3〕,陽氣少而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也,厚衣不能温也,然不〔4〕爲凍慄〔5〕,是爲何病?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爲事〔6〕。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7〕。腎者,水也,而主〔8〕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9〕,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10〕。腎,孤藏也〔11〕,一水不能勝上二火〔12〕,故不能凍慄〔13〕,病名曰骨痺,是人當攣節〔14〕。着痺不去,久寒不已,爲骭痺〔15〕。
〔1〕氣 《太素》無。
〔2〕生 《太素》作“出”。
〔3〕痺氣 氣,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痺氣者,氣閉也。……病在陰者名曰痺,寒濕之氣閉於裏陰,則火熱不得下交於陰,而陰氣盛,陰氣盛則陽氣少,而陰寒之氣過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4〕不 原作“下”,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5〕凍慄 此下明抄本有“音栗”二小字音注。凍,《廣雅·釋詁》:“寒也。”凍慄,寒冷戰慄。
〔6〕以水爲事 《素問》王冰注:“以水爲事,言盛欲也。”《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素腎氣勝者,必恃勝而多欲,故以水爲事。”
〔7〕一水不能勝兩火 《素問直解》注:“七字在下,誤重於此,衍文也。”此説可參。《太素》注。“以其一腎府之水,與心肝二陽同在一身,爲陽所擊,一水不勝二陽,故反爲寒,至於骨髓,衣火不能温也。”
〔8〕主 《素問》作“生於”二字。
〔9〕寒甚至骨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腎生骨髓,髓生肝,腎脂不生則髓不能滿於骨,是以寒至骨也。”
〔10〕肝,一陽也。心,二陽也 《素問發微》注:“肝固一陽也,内有足少陽之火;心則二陽也,心有君火。”《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肝有少陽之相火,心爲少陰之君火。”按此言一、二,數詞也,並非先後之序,後言“二火”可証。
〔11〕腎,孤藏也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腎爲牝藏,孤藏也。孤藏之陰,借太陽標本以合化,太陽氣衰則孤陰不長矣。”《素問直解》注:“腎爲陰中之陰,故腎孤藏也。一陽二陽,火也。孤藏,水也。”按此以心肝二陽之火,勢則不孤,而腎僅一水,故稱孤藏。張、高二注枝蔓,似非本義。
〔12〕上二火 上,《素問》無。上二火者,前言“肝,一陽也。心二陽也。”即此義也。
〔13〕不能凍慄 《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一水已竭,二火猶存,是陰氣已虚於中,而浮陽獨勝於外,故身骨雖寒而不至凍慄。”《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太陽氣衰而寒在表也,不凍慄者,二陽火熱之在裏也。”
〔14〕攣節 《素問》王冰注:“腎不生則髓不滿,髓不滿則筋乾縮,故節攣拘。”《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然水不勝火,則筋骨皆失所滋,故肢節當爲拘攣。”
〔15〕骭痺 原作“肝痺”,《靈樞》作“卒取其三里骨爲幹”。《太素》作“卒取其裏骨”。其下文爲“爲骭脹,中不便,取三里,盛寫之,虚補之。”按“爲骭脹”以下經文,本經已見於卷九第七别爲一証,本經原校云“一作骭痺”,此言寒濕久著不去,當作“骭痺”爲是,今據改,并删原校。
骨痺舉節〔1〕不用而痛,汗注煩心〔2〕,取三陰〔3〕之經補之。厥痺〔4〕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者〔5〕,寫陽補陰經〔6〕也。風痺淫濼〔7〕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中〔8〕,肢脛〔9〕淫濼,煩心,頭痛,時嘔,時悶〔10〕,眩已汗出,久則目眩,悲以喜怒〔11〕,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足髀不可舉〔12〕,側而取之,在樞闔中〔13〕,以員利鍼〔14〕,大鍼〔15〕不可。膝中痛,取犢鼻〔16〕,以員利鍼,鍼發而間之〔17〕,鍼大如〔18〕,刺〔19〕膝無疑。
〔1〕舉節 舉,皆、全也。《漢書·石奮傳》:“舉無與比。”顔師古注:“舉,皆也。”舉節,猶言全身關節。
〔2〕汗注煩心 《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骨痺者,病在陰分也,支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者,亦病在陰分也。真陰不足,則邪氣得留於其間。”《靈樞集註》沈亮宸注:“汗注煩心,痛通於藏也。”
〔3〕三陰 《靈樞》原校云:“一作三陽。”按據下條“補陰經”之義,當作“三陰”爲是。《太素》注:“是爲手足三陰皆虚,受諸寒濕,故留鍼補之,令濕痺去之矣。”
〔4〕厥痺 《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厥必起於四支,厥而兼痺,其氣上及於腹者。”
〔5〕者 《靈樞》作“也”。
〔6〕寫陽補陰經 《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當取足太陰之絡穴公孫,足陽明之絡穴豐隆,以腹與四支治在脾胃也。然必視其主病者,或陰或陽而取之。陽明多實故宜寫,太陰多虚故宜補。”
〔7〕淫濼 原作“注病”,此下原校云:“《靈樞》作淫濼。”今《靈樞》亦作“淫濼”,病字連下句讀。《太素》作“淫”,病字亦連下句讀。詳經文言注之病,多指注下,在此義不通。又下文“肢脛淫濼”者,正指淫濼之証所在,故本經作“注病”非是,據《靈樞》改補,將“病”字下屬,并删原校。《素問·骨空論》王冰注:“淫濼,謂似酸痛而無力也。”
〔8〕入湯中 《太素》作“湯入腹中”。《靈樞發微》注:“足如履冰之寒,又如入湯之熱,寒熱無常。”
〔9〕肢脛 明抄本作“肢”,《靈樞》作“股脛”,《太素》作“脹脛”。,今字書無,疑六朝俗字。據上下文義作“股脛”爲是。
〔10〕悶 《靈樞》作“悗”,《太素》作“惋”,義同。
〔11〕怒 《靈樞》、《太素》作“恐”,義勝。
〔12〕足髀不可舉 足,《太素》無。明抄本此下有“音卑又彼”四小字音注。《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足髀不可舉者,少陽之氣厥於下也。”
〔13〕側而取之,在樞闔中 闔,明抄本、《靈樞》、《太素》作“合”。按闔與合通。《戰國策·秦策三》:“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鮑彪注:“闔,合也。”《靈樞發微》注:“當側臥而取之於髀樞中,即少陽膽經之環跳穴也。”詳髀樞亦稱樞中。如《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鍼。”王冰注:“樞,謂髀樞也。”以髀樞爲兩骨合處,故言樞闔。
〔14〕員利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二。
〔15〕大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二。
〔16〕取犢鼻 犢下,明抄本有“音獨”二小字音注。《太素》注:“犢鼻,足陽明脉氣所發,故膝痛取之。”
〔17〕發而間之 《説文·門部》:“間,隙也。”段玉裁注:“語之小止,曰言之閒。閒者,稍暇也。”發而間之,言已刺之後,稍停片刻再刺。《靈樞發微》注:“必發其鍼而又間刺之,非止一刺而已也。”
〔18〕 同氂,《龍龕手鑑·毛部》:“,同氂。”《説文·犛部》:“氂,犛牛尾也。”《廣雅·釋器》:“氂,毛也。”即今旄牛之毛,較其他獸類毛長而細。
〔19〕刺 明抄本作“利”,疑誤。
足不仁,刺風府。腰已〔1〕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舉,腰俞主之。痺、會陰及太淵、消濼、照海主之。嗜臥,身體不能動摇,大温〔2〕一本作濕。三陽絡主之。骨痺煩滿,商丘主之。足下熱,脛〔3〕痛,不能久立〔4〕,濕痺不能行,三陰交主之。膝内廉痛引髕〔5〕,不可屈伸,連腹引咽喉〔6〕痛,膝關主之。足大指搏〔7〕傷,下車挃〔8〕地,通背指端傷,爲筋痺,解谿主之〔9〕。痺,脛重〔10〕,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脛痛,足緩失履,濕痺,足下熱,不能久立,條口主之。脛苕苕〔11〕一本作苦〔12〕。痺,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膝寒痺不仁,痿〔13〕,不可〔14〕屈伸,髀關主之。
〔1〕已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腰俞均作“以”,已與以通。
〔2〕温 《外臺》卷三十九三陽絡作“濕”,與原校同,義勝。
〔3〕脛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三陰交、《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4〕立 原作“坐”,據《外臺》卷三十九三陰交、《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5〕髕 此下明抄本有“音兆”二小字音注。
〔6〕咽喉 《外臺》卷三十九膝關、《千金》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二字互倒。
〔7〕搏 明抄本作“傅”。
〔8〕挃(zhì置) 撞也。《廣韻·質韻》:“挃,撞挃。”
〔9〕解谿主之 本條原在本篇之末,據明抄本及本經取穴髓例移此。
〔10〕重 《外臺》卷三十九巨虚下廉作“腫”。
〔11〕苕苕(tiáotiáo調調) 明抄本、《醫心方》卷二第一均同本經。《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引本經亦同。惟“苕苕”下有“苦”字。《外臺》卷三十九梁丘作“苦”,同校文,疑誤。苕苕,軟弱無力貌。此亦義存乎聲,苕與招義同,一聲之轉。《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肝脉來,耎弱招招。”
〔12〕苦 原作“苫”,據明抄本改。
〔13〕痿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髀關、《千金》卷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14〕不可 《外臺》卷三十九髀關、《醫心方》卷二第一作“不得”,《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引本經無“可”字。
膚痛,痿痺,外丘主之。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痺不仁,陽關主之。髀痺引膝股外廉痛〔1〕,不仁,筋急,陽陵泉主之〔2〕。寒氣在分肉間,痛攻上下〔3〕,痺〔4〕不仁,中瀆主之。髀樞中痛,不可舉,以毫鍼〔5〕。寒則留之〔6〕。以月生死爲痏〔7〕數,立已。長鍼〔8〕亦可。腰脇相引痛急〔9〕,髀筋瘈,脛痛不可屈伸,痺不仁,環跳主之。風寒從足小指起,脉痺上下帶〔10〕胸脇,痛無常處〔11〕至陰主之。
〔1〕髀痺引膝股外廉痛 《外臺》卷三十九陽陵泉作“髕痺引膝股引廉痛”,疑誤。
〔2〕陽陵泉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陽關主之”條前。
〔3〕痛攻上下 攻,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中瀆補。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者”字。《千金》卷三十第四作“痛苦”二字。
〔4〕痺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中瀆有“筋”字,《醫心方》卷二第一有“若”字。
〔5〕毫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二。
〔6〕寒則留之 則,原脱,《素問·繆刺論》:“寒則久留鍼。”按此條主治,基本上是源於《素問·繆刺論》,惟文字小異,本經此文義不安,故據補“則”字。
〔7〕痏 此下明抄本有“音藹。一作息”五小字音注與校文。
〔8〕長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一。
〔9〕痛急 《外臺》卷三十九環跳、《醫心方》卷二第一二字互倒。
〔10〕帶 《千金》卷三十第二、第三均無。
〔11〕脉痺上下带胸脇,痛無常處 此十一字,《外臺》、卷三十九至陰、《醫心方》卷二均無。《千金》卷三十第二、第三、《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引本經均同本文,疑《外臺》脱。
陽受病發風第二上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故有風氣也”,見《素問·風論》、《太素·諸風數類》。自“肺風之狀”至“身體盡痛則寒”,見《素問·風論》、《太素·諸風狀論》。自“曰:邪之在經也”至“其病立已”,見《素問·離合真邪》、《太素·真邪補瀉》。自“人之善病風”至“腠理疏也”,見《靈樞·五變》。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陽分受邪,發風病之病因、証候及治法,故以此名篇。上篇主要内容有:風邪傷人其病各異,其名不同的病因病機;五臟風及胃風、首風、漏風、泄風等病因與証候;邪氣在經的機理與診法,鍼刺補瀉方法及三部九候診法在臨床上的重要意義。
黄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爲寒熱,或爲熱中,或爲寒中,或爲厲〔1〕風,或爲偏枯。其爲〔2〕風〔3〕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願聞其説。岐伯對曰:風氣〔4〕藏於皮膚之間,内不得通,外不得泄〔5〕。風氣〔6〕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则悽〔7〕《素問》作洒〔8〕。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9〕,其熱也,則消肌肉〔10〕,使人解〔11〕。《素問》作怢慄。悶〔12〕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1〕厲 《素問》、《太素》、作“癘”。厲通癩。癩,《史記·刺客列傳·豫讓》:“豫讓又漆身爲厲。”司馬貞索隱:“厲,賴聲相近,古多假厲爲賴,今之癩字從疒。”癘,癩也。《戰國策·楚策四》:“癘人憐王。”吴師道補注:“癘,癩也。”醫書中多癘、厲混用。
〔2〕其爲 《素問》、《太素》作“或爲”。《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或字當涉上文諸或爲字而誤。蓋本作同,故下文云,其病各異,其名不同。同誤爲或,則句不成義。”今仍依本經,義亦順。
〔3〕風 《太素》、《千金》卷八第一均作“賊風”。
〔4〕風氣 《太素》注:“風氣一也,徐緩爲氣,急疾爲風。”《聖濟總録》卷十二:“論曰,風氣之狀,有冷有熱。冷則厥逆,熱則煩惋。……氣能鼓作,故均謂之風氣。”
〔5〕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太素》注:“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内不得通生大小便道,外不得腠理中泄。”《素問》王冰注:“腠理開疏,則邪風入。風氣入已,玄府閉封,故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皮膚肌腠之間,乃三焦通會元真之處,風邪客之,則氣不内通,邪不外泄。”按張、王二注義長。
〔6〕氣 《素問》、《太素》均無。
〔7〕悽 《素問》、《太素》均作“洒”,與原校同。義同,均爲寒貌。
〔8〕洒 原作“酒”據明抄本改。
〔9〕其寒也,則衰食飲 則衰食飲,明抄本脱此四字。《太素》注:“其寒不洩在内,故不能食。”《素問》王冰注:“寒風入胃,故食飲衰。”
〔10〕其熱也,則消肌肉 《太素》注:“其熱不洩在外,故銷肌肉也。”《類經》卷十五第二十八注:“寒邪傷陽,則胃氣不化,故衰少食飲,熱邪傷陰,則津液枯涸,故消瘦肌肉。”
〔11〕解 《素問》、《太素》均作“怢慄”,《素問》新校正云:“詳怢慄,全元起本作失味,《甲乙經》作解。”王冰注:“怢慄,卒振寒貌。”詳此前文義,當以本經義勝。
〔12〕悶 《素問》、《太素》均無。
風氣與陽明〔1〕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爲熱中而目黄〔2〕。人瘦〔3〕,則外泄而寒,則爲寒中而泣出〔4〕。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脉俞,散分肉間〔5〕。衛氣悍,邪時〔6〕與衛氣相干,《素問》無衛氣悍邪時五字。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膹脹〔7〕而有瘍〔8〕。衛氣凝而有所不行〔9〕,故其肉有不仁。厲者,有〔10〕榮氣熱浮〔11〕,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以潰〔12〕,風寒客於脉而〔13〕不去,名曰厲風,或〔14〕曰寒熱〔15〕。
〔1〕陽明 《太素》作“陽”,楊上善注:“循足陽明經,從目内眥入屬於胃。”據楊注似亦有“明”字。
〔2〕熱中而目黄 《太素》注:“以其人肥,腠理密實不開,風氣壅而不得外洩,故内爲熱中,病目黄也。”
〔3〕人瘦 《太素》作“人變瘦”。詳前文曰“人肥”,此言“人瘦”,亦對文也,變字衍。
〔4〕寒中而泣出 《太素》注:“人瘦則腠理疏虚,外洩温氣,故風氣内以爲寒中,足陽明脉虚冷,故目泣出也。”
〔5〕散分肉間 《太素》作“散於分理間”。楊上善注:“散於分肉腠理之間。”
〔6〕衛氣悍,邪時 悍下明抄本有“音旱”二小字音注。《素問》及王注無此五字。《太素》作“衝氣淫邪”。楊上善注:“其與太陽俱入於輸,衝上來者,淫邪之氣,與衛氣相干。”似本經義勝。
〔7〕膹脹 明抄本、《素問》均作“憤”,《太素》作“賁”。此下明抄本有“音奔”二小字音注。膹與憤、賁均通。《説文通訓定聲·屯部》:“膹,叚借爲憤。”憤通賁。《禮記·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鄭玄注:“賁,讀憤。”脹、義同。
〔8〕瘍 《太素》作“傷”。《廣韻·陽韻》:“瘍,傷也。”
〔9〕衛氣凝而有所不行 《素問》、《太素》均作“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惟《太素》凝作“涘”。凝、涘義同。
〔10〕有 《太素》無。
〔11〕浮 《素問》、《太素》均作“胕”,楊上善注:“胕,腐也。”按《素問》、《太素》作“胕”,浮、胕,醫書常混用,如《太素》卷三首篇“寒勝則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本經卷六第七均作“浮”。
〔12〕潰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三小字音注,系上文音注衍此。
〔13〕而 《太素》無。
〔14〕或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多”字。
〔15〕寒熱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三小字音注,疑重文。《素問》王冰注:“始爲寒熱,熱成曰厲風。”
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爲肝風〔1〕。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爲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風〔2〕者爲脾風。以秋庚辛傷於風者爲肺風。以冬壬癸傷於風者爲腎風。風氣〔3〕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爲藏府之風〔4〕。各入其門户〔5〕。風之所中〔6〕則爲偏風〔7〕。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8〕。風〔9〕入系頭〔10〕則爲目風,眼寒〔11〕。飲酒中風則爲漏風〔12〕。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内風〔13〕。新沐中風,則爲首風〔14〕。久風入中,則爲腸風飧泄〔15〕。外〔16〕在腠理則爲泄風〔17〕。故風者,百病之長也〔18〕。至其變化乃爲他病,無常方〔19〕,然故有風氣也〔20〕。
〔1〕肝風 《太素》注:“春甲乙者,木王時也。木王盛時,衝上風來,名曰邪風,木盛近衰,故衝上邪風來傷於肝,故曰肝風。餘皆放此也。”
〔2〕傷於風 《素問》、《太素》均作“傷於邪”,下文庚辛、壬癸條同本經義勝。
〔3〕氣 《素問》、《千金》卷八第一均無。
〔4〕藏府之風 《太素》注:“藏府輸者,當是背輸,近傷藏府之輸,故曰藏府之風也。”
〔5〕門户 《太素》注:“門户,空穴也。”
〔6〕風之所中 風之,《素問》、《千金》卷八第一均無此二字。《太素》作“之中”,連上句讀,本經義勝。
〔7〕偏風 《太素》注:“邪氣所中之處,即偏爲病,故名偏風也。”《諸病源候論》卷一偏風候:“偏風者,風邪偏客於身一邊也。人體有偏虚者,風邪乘虚而傷之,故爲偏風也。其狀或不知痛癢,或緩縱,或痺痛是也。”
〔8〕腦風 《太素》注:“風邪循脉入腦,故名腦病也。”《素問》王冰注:“自風府而上,則腦户也。腦户者,督脉足太陽之會。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也。”
〔9〕風 原脱,據《素問》、《太素》、《千金》卷八第一補。
〔10〕風入系頭 系,《素問》作“係”。按係與系通。又《素問識》:“《甲乙》注,一本作頭系。”按今存諸本均無此注文。《太素》注:“邪氣入於目,系在頭。”
〔11〕目風,眼寒 眼寒,《太素》屬下句讀。楊上善注:“有本目風眼寒也。”同本經。《素問發微》注:“風入系頭,則傳入於目,而爲目風,其眼當畏寒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風入於頭,干太陽之目系,則爲目風,足太陽寒水主之,故爲眼寒也。”
〔12〕漏風 明抄本作“腦風”,非是。《素問》王冰注:“熱鬱腠疏,中風汗出,多如液漏,故曰漏風。經具名曰酒風。”《素問發微》注:“飲酒中風,則風不得入而在腠理,每遇飲酒則汗出,是之謂漏風。”又《千金》卷八第一作“酒風”。《素問·病能論》酒風,王冰注:“飲酒中風者也。《風論》曰;飲酒中風,則爲漏風,是亦名漏風也。”按此或一病而二名,今並存其説。
〔13〕内風 《太素》注:“入房用力汗出中風内傷,故曰内風也。”《素問》王冰注:“内耗其精,外開腠理,因内風襲,故曰内風。經具名曰勞風。”
〔14〕首風 《素問》、王冰注:“沐發中風,風舍於頭,故曰首風。”
〔15〕腸風飧泄 《素問》王冰注:“風在腸中,上熏於胃,故食不化而下出焉。飧泄者,食不化而出也。”
〔16〕外 此上原有“而”字,據《素問》、《太素》删。
〔17〕泄風 《素問》王冰注:“風居腠理,則玄府開通,風薄汗泄,故云泄風。”《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陽氣外弛而爲泄風。”
〔18〕百病之長也 《太素》注:“百病因風而生,故爲長也。”《素問》王冰注:“長,先也。先百病而有也。”
〔19〕無常方 無有固定處所。方,處所也。《易經·繫辭傳上》:“神無方。”孔穎達正義:“方,是處所之名。”
〔20〕然故有風氣也 故有,《素問》作“致自”。《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致字作故攻。”今本《甲乙經》及明抄本均無“攻”字。《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有字,吴崑本作自字。吴本諸所改易,注中皆出僭易字,此不注,則其所據本原作自字也,當從之。上文云,無常方,故作轉語云,然致自風氣也。言雖無常方,然其致病則仍由風氣耳。自誤爲有,則義不可解。林校正引全元起本及《甲乙經》致字作故攻。奚方壺校云,林校攻字衍。按今《甲乙經·陽受病發風篇》無攻字,則攻字爲衍,信。但作然故有風氣也,仍不可解,竊疑全本及《甲乙經》亦作然故自風氣也。故自風氣與致自風氣,惟故致義略别,要大旨一也。”詳此前文義,故有,似當作“致有”,於義較順。
肺風之狀,多汗惡風〔1〕,色皏〔2〕音平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3〕,診〔4〕在眉上〔5〕,其色白。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絶〔6〕善怒〔7〕色赤〔8〕,病甚則言不快〔9〕,診在口〔10〕,其色赤。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11〕,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12〕,診在目下,其色青。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黄,不嗜食,診在鼻上〔13〕,其色黄。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然〔14〕浮腫,腰〔15〕脊痛,不能正立,色炲〔16〕,隱曲不利〔17〕,診在頤上〔18〕其色黑。
〔1〕多汗惡風 《素問》王冰注:“凡内多風氣則熱有餘,熱則腠理開,故多汗也。風薄於内,故惡風。”《素問發微》注:“此舉五藏之風狀也。……凡五藏之感風,無不多汗而惡風也。”
〔2〕皏(pēnɡ烹) 此下明抄本有“音平去聲”四小字音注。《廣雅·釋器》:“皏,白也。”《太素》注:“皏,普幸反。白色薄也。”《素問》王冰注:“皏,謂薄白色也。”
〔3〕晝日則差,暮則甚 《素問》王冰注:“晝則陽氣在表,故差。暮則陽氣入裏,風内應之,故甚也。”
〔4〕診 《太素》注:“診者,既見其狀,固知所由,故曰診也。”
〔5〕眉上 《素問》王冰注:“眉上,謂兩眉同之上,闕庭之部,所以外司肺候,故診在焉。”
〔6〕焦絶 《素問》王冰注:“焦絶,謂唇焦而紋理斷絶也。何者,熱則皮剥故也。”《素問經註節解》注:“火灼則物焦,焦絶者,心主火,心病則火熾而焦急。”按王、姚二注,似未允。焦絶猶憔絶也。焦與憔通。絶,極也,甚也。
〔7〕怒 《素問》作“怒嚇”、《太素》作“怒赫”。《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嚇字。”《醫學綱目》卷十諸風注:“嚇字衍文也。”《素問識》:“簡按,又五藏之風,言情志者,唯心肝二藏耳,而於肝則云善悲,又云善怒,并爲可疑。”
〔8〕色赤 《素問》、《太素》文均互倒。
〔9〕病甚則言不快 言,《太素》無。《素問》王冰注:“心脉支别者,從心系上挾咽喉而主舌。故病甚則言不可快。”《聖濟總録》卷五:“心之聲爲言,病甚則言不快,心氣通於舌故也。”
〔10〕診在口 《太素》注:“口爲心部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心和則舌能知五味,故診驗在口。口者,兼唇、口、舌而言也。”
〔11〕善悲 疑此與心風之“善怒”互誤。《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肝開窍於目而主泣,故善悲。本經曰,心悲名日志悲,志與心精共凑於目,是以悲則泣出,蓋言先悲而泣出也。”
〔12〕時憎女子 《素問吴注》:“肝脉環陰器,肝氣治,則悦色而欲女子,肝氣衰,則惡色而憎女子。”
〔13〕鼻上 《素問》、王冰注:“脾氣合土,主中央,鼻於面部亦居中,故診在焉。”即鼻凖。
〔14〕痝然 《太素》仁和寺本作“”,蕭延平刊本、《叢書集成》本均作“龎”。詳《集韻·用韻》:“、,病也。”《太素·風水論》注:,普江反。”又《集韻·江韻》:“痝,莫江反。病困。”《素問》王冰注:“痝然,言腫起也。”《素問》同本經爲是。《太素》原當作“痝”、龎爲後人誤書。
〔15〕腰 《素問》氣。
〔16〕色炲 《太素》注:“五日面色黑如烟炲。”《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炲,烟煤黑色也。”
〔17〕隱曲不利 《太素》注:“六曰隱曲不利,謂大小便不得通利。”《素問》王冰注:“隱曲者,謂隱蔽委曲之處也。腎藏精,外應交接,今藏被風薄,精氣内微,故隱蔽委曲之事不通利所爲也。”按楊注非是。隱曲,謂陰處也。《舊唐書·安禄山傳》:“隱曲常瘡。”
〔18〕診在頤上 頤,原作“肌”,據《太素》改。楊上善注:“頤上,腎部也。有本爲肌上,誤也。”又《素問·刺熱論》:“腎熱病者,頤先赤。”亦可証。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1〕,食寒則泄〔2〕,診形〔3〕瘦而腹〔4〕大。
首風〔5〕之狀,頭面多汗〔6〕惡風,先當風一日則病甚〔7〕,頭痛不可以出内〔8〕,至其風日,則病少愈〔9〕。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10〕,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11〕,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泄風〔12〕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咽〔13〕《素問》作口中。乾,上漬其風〔14〕,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1〕失衣則脹 《類經》卷十五第二十八注:“失衣則陽明受寒於外,故爲脹。”
〔2〕食寒則泄 《素問》王冰注:“食寒則寒物薄胃而陽不内消,故泄利。
〔3〕形 《太素》無。
〔4〕腹 此上《太素》有”“字。
〔5〕首風 《素問》王冰注:”沐髮中風,風舍於頭,故曰首風。
〔6〕頭面多汗 頭下原有“痛”字,與下文重,今據《素問》、《太素》删。《素問》王冰注:“頭者諸陽之會,風客之則皮腠疏,故頭面多汗也。”
〔7〕先當風一日則病甚 《素問》作,“當先風一日則病甚。”王冰注:“夫人之陽氣,外合於風,故先當風一日則病甚。”《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風者,天之陽氣,人之陽氣,以應天之風氣,諸陽之氣,上出於頭,故先一日則病甚。”張兆璜曰:“風將發而所舍之風亦發,故先一日病甚,人氣之通於天也。”
〔8〕頭痛不可以出内 《素問》王冰注:“内,謂室屋之内也。不可以出屋之内者,以頭痛甚而不喜外風故也。”
〔9〕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蓋風將發而氣先病也,至其風發之日,風隨風散,故病少愈。”
〔10〕常不可以單衣 《太素》注:“重衣則汗,衣單則寒。”《素問》王冰注:“脾胃風熱,故不可單衣。”此言漏風因腠理開發而多汗,故不可衣單。
〔11〕衣常濡 常,《太素》作“裳”。楊上善注:“四曰衣裳恒濕。”《素問》與本經同,然王冰注亦云:“衣裳濕。”按常與裳通,故楊、王二注俱從裳爲訓,然楊注“恒濕”,則又具“常”義。據前後文義,似當從常解,此以其多汗,故衣常濕。濡,濕也。
〔12〕泄風 《素問》新校正云:“按孫思邈云,新房室竟取風爲内風,其狀惡風,汗流沾衣裳。疑此泄風乃内風也。按本論前文先云漏風、内風、首風,次言入中爲腸風,在外爲泄風。今有泄風而無内風,孫思邈載内風乃此泄風之狀,故疑此泄字,内之誤也。”又按中泄風所列諸証與漏風基本相同,且泄與漏義亦相近,故疑有誤。《素問》新校正説可參。
〔13〕咽 《素問》作“口中”,《太素》作“口”。
〔14〕上漬其風 漬,《太素》作“來”。《素問》王冰注:“上漬,謂皮上濕如水漬也,以多汗出故耳。”《素問識》:“簡按四字未詳,或恐是衍文。”詳《素問》、明抄本雖無此四字,然《素問》别本及《太素》、本經均有四字,亦難爲衍,然四字義甚難解,疑有誤,待考。
曰:邪〔1〕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曰:天〔2〕有宿度〔3〕,地有經水〔4〕,人有經脉。天地温和,則經水安静,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5〕。卒風暴起,則〔6〕經水波湧〔7〕而隴起〔8〕。夫邪之入於脉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9〕淖澤,虚邪因而入客也,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脉,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10〕於脉中循循然〔11〕,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在陽不可爲度。循〔12〕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13〕,吸則内鍼〔14〕,無令氣忤〔15〕,静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鍼,以得氣爲故。候呼引鍼,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名曰寫。
〔1〕邪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氣”字。
〔2〕天 此上《素問》有“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十三字,《太素》同,惟“數”下有“也”字。
〔3〕天有宿度 《素問》王冰注:“宿,謂二十八宿。度,謂天之三百六十五度也。”
〔4〕地有經水 指地有相應於經脉之水,詳見本經卷一第七。
〔5〕溢 《太素》無。
〔6〕則 清刻本作“關”,誤。
〔7〕波湧 湧,原作“舉”,此下原校云:“《素問》作湧。”今本《素問》亦作“湧”,《太素》同。又後文云“如湧波之起也”,湧波、波湧義同,故據改,并删原校。
〔8〕隴起 隴,猶隆也。隴起,亦猶隆起。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日中而陽氣隆。”《靈樞·營衛生會》:“日中爲陽隴。”
〔9〕氣 此下《太素》有“血”字。
〔10〕其行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11〕循循然 此下《太素》有“輑”字。楊上善注:“中忿反。輑,車前横木,循車行也。邪循脉行曰輑。”按《太素》及楊注疑非是。《素問》王冰注:“循循然,順動貌。言隨順經脉之動息,因循呼吸之往來,但形狀或異耳。循循,一爲輴輴。”按王注是,輴爲循之假借。
〔12〕循 《素問》循作“從”。義同。順猶從也。
〔13〕早遏其路 《素問》王冰注:“遏,謂遏絶。……當按而止之,即而寫之,徑路既絶則大邪之氣無能爲也。”
〔14〕吸則内鍼 《素問發微》注:“凡瀉者,先使病人口吸其氣,而吾方納鍼,無令鍼與氣忤。”
〔15〕氣忤 《玉篇·心部》:“忤,逆也。”氣忤,氣逆也。
曰:不足者補之奈何?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1〕,推而按之〔2〕,彈而怒之〔3〕,抓而下之〔4〕,通而取之〔5〕,外引其門,以閉其神〔6〕。呼盡内鍼,静以久留,以氣至爲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7〕。其氣已至,適以自護〔8〕,候吸引鍼,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9〕存,大氣留止〔10〕,故名曰補。
〔1〕捫而循之,切而散之 《素問》王冰注:“捫循,謂手摸。切,謂指按也。捫而循之,欲氣舒緩;切而散之,使經脉宣散。”
〔2〕推而按之 《素問》王冰注:“推而按之,排蹙其皮也。……謂蹙按穴外之皮,令當應鍼之處。”
〔3〕彈而怒之 《太素》注:“以指彈之,使其瞋起。”《素問》王冰注:“彈而怒之,使脉氣滿也。”按王注是。怒猶奮也。《莊子·逍遥游》:“怒而飛。”宣穎注:“怒,猶奮也。”
〔4〕抓而下之 《太素》作“搔而下之”,楊上善注:“以手搔摩,令其瞋氣得下。”按抓與搔通。《廣雅·釋詁二》:“抓,搔也。”《廣韻·肴韻》:“抓,抓掐。”《素問發微》注:“謂以左手爪甲掐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鍼也。”今從馬注。
〔5〕通而取之 取,原作“散”,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楊上善注:“切、按、搔而氣得通已,然後取之。”《素問集註》張志聰注:“下鍼之後,必令氣通,以取其氣。”
〔6〕外引其門,以閉其神 《太素》注:“疾出鍼已,引皮閉門,使神氣不出。神氣,正氣。”《素問發微》注:“候氣已至,外引鍼以至於穴門,即推闔以閉神氣。”
〔7〕如待所貴,不知日暮 暮,《太素》、作“莫”,《説文·艸部》:“莫,日且冥也。”暮,爲後出之字。楊上善注:“伺氣如待情之所貴之者,以得爲期之。”《素問》王冰注:“諭人事於候氣也。暮,晚也。”
〔8〕適以自護 以,《素問》作“而”,《太素》作“人”。王冰注:“適,調適也。護,慎守也。言氣已平調則當慎守,勿令改變,使疾更生也。”
〔9〕神氣 原作“真氣”,此下原校云:“《素問》作神”,今《素問》、《太素》均作“神氣”,又按此前云:“外引其鍼,以閉其神。”正應於此,故據改,並删原校。
〔10〕大氣留止 《太素》無此四字。《素問》王冰注:“此大氣,謂大經之氣流行榮衛者。”《素問發微》注:“正氣之大者,即爲留止。”
曰:候氣奈何?曰:夫邪〔1〕去絡入於經,舍〔2〕於血脉之〔3〕中,其寒熱未相得〔4〕,如湧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5〕,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迎《素問》作逢。其衝而寫之〔6〕。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虚</a>,故曰其來〔7〕不可逢,此之謂也。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寫之則真氣脱,脱則不復。邪氣復〔8〕至而病益畜〔9〕,故曰其往不可追〔10〕,此之謂也。
〔1〕邪 此下《太素》有“氣”字。
〔2〕舍 《太素》作“合”。明抄本此下有“一作合”三小字校文。
〔3〕之 《太素》無。
〔4〕相得 《太素》作“和”。
〔5〕方其來也 《素問發微》注:“卒然逢遇,知其邪之來者,猶未盛也,故曰方其來也。”
〔6〕無迎其衝而寫之 迎,《素問》、《太素》均作“逢”,義同。楊上善注:“不得刺其盛衝,寫法比之不擊逄逄之陳。”《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衝者,邪盛而隆起之時也。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繫堂堂之陣。”
〔7〕其來 原作“其氣”,此下原校云:“《素問》作其來”,今《素問》、《太素》均作“其來”,本經卷五第四亦作“其來不可逢”。其來與此下“其往不可追”爲對文,故據改,並删原校。
〔8〕復 原作“益”,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玉篇·彳部》:“復,重也。”
〔9〕畜 《素問》、《太素》作“蓄”,畜與蓄通。
〔10〕其往不可追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故曰其往不可追,謂邪氣已過不可瀉也。蓋言邪氣方來不可逢迎,邪氣已過不可追迫,待邪之至,及時而發鍼,不可差遲於毫髮之間。”
不可掛以髮者,待邪之至時而發鍼寫焉〔1〕。若先若後者,血氣已盡〔2〕,其病不〔3〕下。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4〕,不知其〔5〕取如叩椎〔6〕。故曰知機道者〔7〕,不可掛以髮,不知機者,叩之不發,此之謂也。
〔1〕焉 《素問》、《太素》作“矣”。
〔2〕血氣已盡 《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血氣已虚,盡字當作虚字。此字之誤也。”按作“虚”義勝。
〔3〕不 此下《素問》有“可”字。
〔4〕發機 明抄本作“發鍼”,此下有小字校文云:“一作機”。
〔5〕其 此下《太素》有“可”字。
〔6〕叩椎 《素問》叩作“扣”,《太素》椎作“錐”,叩與扣通。按弩本有機,叩之即發。椎則無機,叩亦不發。
〔7〕道者 者,原脱,據《素問》及此下“不知機者”文例補。《太素》道上有“之”字。
曰: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調之〔1〕。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2〕,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處,雖有太過〔3〕且至,工不得〔4〕《素問》作能。禁也。誅罰無過〔5〕,命曰大惑〔6〕。反亂大經,真不可復〔7〕。用實爲虚,以邪爲正〔8〕,《素問》作真。用鍼無義〔9〕,反爲氣賊,奪人正氣,以順爲逆,營衛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内著,絶人長命〔10〕,予人夭〔11〕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固〔12〕《素問》作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13〕,釋邪攻正,絶人長命。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14〕,逢而寫之,其病立已。
〔1〕調之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藏以期之。”十九字。
〔2〕調之中府 《素問吴註》:“中府,胃也。土主中宫,故曰中府。調之中府者,言三部九候,皆以冲和胃氣調息之。”
〔3〕太過 《素問》、《太素》均作“大過”,太與大通。《類經》卷十九第十五注:“大過,大邪之過也。”
〔4〕得 《素問》、《太素》均作“能”,與原校同。
〔5〕誅罰無過 《太素》作“誅罰無罪”。《素問》同本經。據前文“太過”之義,當以本經爲是。《類經》卷十九第十九注:“不知邪正虚實,而妄施攻擊,是謂誅伐無過。”
〔6〕大惑 《太素》注:“誅罰生人,不知無過,稱曰大惑。”
〔7〕反亂大經,真不可復 《太素》注:“亂經損真,罪之一也。”《類經》卷十九第十五注:“不知邪正虚實,而妄施攻擊,是謂誅伐無過,奪人真元。”
〔8〕正 《素問》、《太素》作“真”,與原校同。
〔9〕用鍼無義 《太素》注:“義,理也。用鍼不知正理。”
〔10〕長命 《太素》注:“長命者,盡壽也。”
〔11〕夭 原作“天”,據明抄本、《太素》改。
〔12〕固 《素問》、《太素》作“因”,與原校同。
〔13〕因加相勝 此言若不知四時五行相勝之理,因有所加,則或犯實實之戒也。
〔14〕止 原作“上”,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曰:人之善病風,漉漉〔1〕汗出者,何以候之?曰:肉不堅,腠理疏者〔2〕,善〔3〕病風。曰:何以候肉之不堅也?曰〔4〕:〔5〕肉不堅而無分〔6〕理者〔7〕,肉不堅膚粗〔8〕而皮不緻〔9〕者,腠理疏〔10〕也。
〔1〕漉漉 原作“灑灑”,據明抄本改。《靈樞》“漉”字不重,此上有“厥”字。《素問·瘧論》王冰注:“漉漉,言汗大出也。”
〔2〕者 《靈樞》無。
〔3〕善 此上《靈樞》有“則”字。
〔4〕何以候肉之不堅也,曰 此九字,明抄本脱。
〔5〕 《靈樞》作“膕”,非是。此下明抄本有“音窘又郡”四小字音注。
〔6〕無分 明抄本文例,疑誤。
〔7〕者 此上《靈樞》復有“理”字。
〔8〕肉不堅膚粗 《靈樞》作“麤理”。
〔9〕而皮不緻者 《靈樞》作“麤理而皮不緻者”。此下明抄本有“音致”二小字音注。
〔10〕疏 明抄本作“開”,《靈樞》同本經。
陽受病發風第二下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疾於解惑”,《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節刺》。自“淫邪偏客於半身”至“邪氣淺者,脉偏痛”,見《靈樞·刺節真邪》。自“風逆暴四肢腫”至“骨凊取井經也”見《靈樞·癲狂》、《太素·風逆》。自“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至“必審其氣之浮沉而取之”,見《靈樞·熱病》、《太素·熱病説》。自“病大風骨節重”至“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鍼”,見《素問·長刺節論》、《太素·雜刺》。自“曰:有病身熱懈惰”至“合以三指撮爲後飯”,見《素問·病能》、《太素·酒風》。自“身有所傷,出血多”至“臍下三寸關元也”,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
提要:本篇主要内容有:解惑的基本含義;偏枯的病因、病機、証候及治則;痱、大風、酒風、體懈等病的証候及治法;風病的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刺節言解惑者〔1〕,盡〔2〕知調諸〔3〕陰陽,補寫有餘不足,相傾移也〔4〕。何〔5〕以解之?岐伯對曰:大風〔6〕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實者有餘,輕重不得,傾侧宛伏〔7〕,不知東西,不知〔8〕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9〕,颠倒無常,甚於迷惑〔10〕。補其不足,寫其有餘,陰陽平復。用鍼如此,疾於〔11〕解惑。
〔1〕者 《靈樞》、《太素》均無。
〔2〕盡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夫子乃言”四字。
〔3〕諸 《靈樞》、《太素》均無。
〔4〕相傾移也 傾覆轉移。《南史</a>·齊紀下》:“武帝晏駕而鼎業傾移也。”此言通過鍼刺補寫,使虚實互相改變。《太素》注:“寫陰補陽,寫陽補陰使平,故曰相傾移也。”
〔5〕何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惑”字。
〔6〕大風 《太素》注:“大風,謂是痱風等病也。”
〔7〕傾側宛伏 《太素》注:“手足及身不能傾側也。宛,謂宛轉也。”《説文·宀部》:“宛,屈草自覆也,從宀夗聲。”段玉裁注:“引申爲宛曲宛轉。……夗,轉臥也,亦形聲包會意。”偏枯、風痱,半身不遂等病,肌肉麻痺癱痪,故不能側臥或屈伏。
〔8〕不知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9〕乍反乍覆 原作“反覆”,詳此前後,均四字句,此作二字,文不安,故據《靈樞》改。
〔10〕迷惑 《太素》注:“志昏性失也。”《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三注:“風邪在身,血脉必虚,正不勝邪,故爲輕重傾側等病。以其颠倒無常,故曰甚於迷惑,此即中風之類。”
〔11〕於 《太素》作“如”。《經傳釋詞》:“如,猶於也。”
淫邪〔1〕偏客於半身〔2〕,其入深,内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爲偏枯。其邪氣淺者,脉偏痛〔3〕。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4〕,唏然時寒〔5〕,饑〔6〕則煩,飽則善〔7〕變,取手太陰表裹,足少陰、陽明之經。肉清〔8〕取滎,骨清取井經〔9〕也。
〔1〕淫邪 《靈樞》作“虚邪”。
〔2〕半身 《靈樞》二字互倒。
〔3〕痛 明抄本作“虚”,疑誤。
〔4〕漯漯(tàtà榻榻) 明抄本作“濕濕”。按濕與漯通。《字彙補·水部》:“漯,汗貌。”
〔5〕唏然時寒 唏然,明抄本作“睎然”,此下有“希聲”二小字音注。《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氣咽抽息而噤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唏然,寒貌。”按張志聰注爲是,唏然,亦義存乎聲也。
〔6〕饑 明抄本作“肌”,非是。
〔7〕善 《太素》作“喜”。
〔8〕清 此上原有“反”字,據《靈樞》、《太素》删。
〔9〕肉清取滎,骨清取井經 滎,原作“營”,明抄本及《太素》均作“榮”,按此處指腧穴中之滎,故據《靈樞》改。經,《太素》作“也”。楊上善注:“手太陰爲裹,手陽明爲表,二經主氣。肉者土也,榮(按榮爲滎之假借)者火也,火以生土,故取榮温肉也。骨者水也,井者木也,水以生木,以子實母,故取井温骨也。”按上文言陰陽兩經,楊注井爲木者,陰經也。陽經則經爲火穴,取陽經火穴以治骨清,於義亦合。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智〔1〕不亂,病在分湊〔2〕之間,巨鍼取之〔3〕。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痱之爲病也〔4〕,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5〕亂不甚,其言微知〔6〕,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病〔7〕先起於陽,後入於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8〕,必審其氣之浮沉而取之〔9〕。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墜〔10〕,名曰大風〔11〕。刺肌肉爲故〔12〕,汗出百日,刺骨髓〔13〕,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鍼。
〔1〕智 《靈樞》作“志”,明抄本、《太素》均作“知”。智與知通,智與志義近並通。此指意識或神志。
〔2〕湊 《靈樞》、《太素》均作“腠”。按湊與腠通。
〔3〕巨鍼取之 明抄本作“臣取之”,臣字誤。《太素》作“臥取之”。據《千金》卷八第一注“《甲乙經》云温臥取汗,則巨取之。”疑此文或爲巨刺之誤。巨刺者,互刺也,刺其經,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之法,於此亦合。
〔4〕痱之爲病也 《太素》無“之”字。此下明抄本有“音妃”二小字音注。《説文·疒部》:“痱,風病也。”《漢書·賈誼傳》:“又類辟,且病痱。”顔師古注:“辟,病足。痱,風。”《醫學綱目》卷十中風注:“痱,廢也。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痱與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無氣榮運,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按樓注以“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僅據本文與前文所列諸証而言。
〔5〕智 明抄本作“知”。
〔6〕其言微知 《千金》卷八第一作“言微可知”。
〔7〕病 明抄本作“痛”。
〔8〕病先起於陽,後入於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 《太素》注:“療法先取其本,後取其標,不可深取也。”《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七注:“此治必先其本也。病先起於陽分,故當先刺其表,浮而取之,而後取其陰。此下不言先起於陰者,蓋病始於陰,直中藏也,多不可治,故不復言之。”
〔9〕必審其氣之浮沉而取之 《靈樞》、《太素》作“浮而取之”。
〔10〕墜 《素問》作“墮”,《太素》作“隋落”。隋通墮,墜、墮均有落下之義,均通。
〔11〕大風 《諸病源候論》卷二惡風鬚眉墮落候:“大風病,鬚眉墮落者,皆從風濕冷得之,或因汗出入水得之……八方之風,皆能爲邪,邪客於經絡,久而不去,與血氣相干,則使榮衛不和,淫邪散溢,故面色敗皮膚傷,鼻柱壞鬚眉落。”
〔12〕刺肌肉爲故 《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六注:“其淺者遍腠理,故當刺肌肉爲故,所以泄陽分之熱,風從汗散也。”
〔13〕刺骨髓 《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六注:“刺深者,須取骨髓,所以泄陰分之風毒也。”
曰:有病身熱〔1〕懈墮〔2〕,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爲何病?曰:名曰〔3〕酒風〔4〕,治之以澤瀉、朮各十分,糜銜〔5〕五分,合以三指撮〔6〕爲後飯〔7〕。身有所傷,出血〔8〕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墜墮〔9〕,四肢解〔10〕不收,名曰體解〔11〕,取少腹臍下三結交〔12〕。三結交者,陽明太陰〔13〕,一本作陽臍下三寸關元也。
〔1〕有病身熱 《太素》作“病者身體”。
〔2〕懈惰 《素問》作“解墮”,《太素》作“懈惰”。解與懈通。隋與墮通。
〔3〕曰 原脱,據《素問》、《太素》補。
〔4〕酒風 《素問》王冰注:“飲酒中風者也。《風論》曰:飲酒中風則爲漏風。是亦名漏風也。夫極飲者,陽氣盛而腠理疏,玄府開發,陽盛則筋瘘弱,故身體解墮也。腠理疏則風内攻,故汗出如浴也。風氣外薄,膚腠復開,汗多内虚,癉熱熏肺,故惡風少氣也。因酒而病,故曰酒風。”
〔5〕糜銜 銜,原作“御”,據《素問》、《太素》改。糜銜,《神農本草經》:“薇銜,味苦平。主風濕痺歷節痛,驚癎吐舌,悸氣賊風,鼠瘻癰腫。一名糜銜,生川澤。”按即鹿銜草。
〔6〕五分,合以三指撮 《太素》作“五合,以三指撮”,疑脱“分”字。
〔7〕後飯 原作“後飲”,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後飯,《太素》注:“先食後服,故曰後飯。”《素問》王冰注:“飯後藥先,謂之後飯。”《素問發微》注:“其藥後飯而服,謂之後飯也。王注以爲先用藥者,不知此證在表,先服藥則入裹,故後飯者藥在飯後也。”按此説是。
〔8〕出血 《靈樞》、《太素》二字均互倒。
〔9〕墜墮 《靈樞》、《太素》二字均互倒。
〔10〕解 《靈樞》作“解惰”。《太素》同本經,但楊上善注作“解墮”。解、解隋義近。
〔11〕體解 《靈樞》作“體惰”。並通。
〔12〕三結交 《靈樞發微》注:“蓋本經爲任脉,而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之脉,亦結於此,故謂之三結交也。即齊下三寸之關元穴耳。”
〔13〕陰 此下《靈樞》、《太素》有“也”字。
風眩善嘔,煩滿,神庭主之。如顔青者〔1〕,上星主之。取上星者〔2〕,先取譩譆,後取天牖、風池。如〔3〕頭痛顔青者會主之。風眩引頷痛〔4〕,上星主之。取上星亦如上法〔5〕。風眩〔6〕目瞑,惡風寒,面赤腫,前頂主之。頂上痛,風頭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顧,百會主之。風眩目眩,顱上痛,後頂主之。頭重項〔7〕痛,目不明,風則〔8〕腦中寒,重衣不熱,汗出,頭中惡風,刺腦户〔9〕。頭痛項急〔10〕,不得傾倒〔11〕,目眩,鼻〔12〕不得喘息,舌急難言,刺風府〔13〕。
〔1〕顔青者 青,明抄本作“清”,校文云“一作青”。《千金》卷三十第一作“清”。《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凊”。《醫學綱目》卷十一眩引本經作“顔色青者”。詳此下會條亦云“顔青”,故當以本文爲是。
〔2〕取上星者 《外臺》卷三十九上星作“凡云上星主之者,皆”。
〔3〕如 原脱,據明抄本、《醫學綱目》卷十一眩引本經補。
〔4〕風眩引頷痛 此下明抄本有“音□”小字音注,但脱直音字。《外臺》卷三十九上星無此主治。《千金》卷三十第一作“風頭引頷痛”,《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頭痛引頷”。
〔5〕取上星亦如上法 明抄本、《醫學綱目》卷十一眩引本經均作“先取譩譆,後取天牖、風池”。
〔6〕風眩 此下明抄本有“《千金》云:偏頭痛”六小字校文。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一同此校文。
〔7〕項 原作“頂”,據《外臺》卷三十九腦户、《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8〕則 原作“到”,據明抄本、《醫心方》卷二第一改。《外臺》卷三十九腦户作“風眩”。
〔9〕刺腦户 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與本經體例不合,故删。
〔10〕項急 明抄本作“頂急”,疑誤。
〔11〕傾倒 《外臺》卷三十九風府作“顧側”,義長。
〔12〕鼻 《外臺》卷三十九風府作“暈”,連上句讀。
〔13〕刺風府 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與本經體例不合,故删。
頭眩目痛,頭半寒,《千金》下有痛字。玉枕主之。腦風目瞑,頭痛,風眩目痛,腦空主之。頸頷榰滿,痛〔1〕引牙齒,口噤〔2〕不開,急〔3〕痛不能言,曲鬢主之。頭〔4〕痛引頸,竅陰主之。風頭〔5〕耳後痛,煩心及足〔6〕不收失履,口喎僻,頭項摇瘈〔7〕,牙車急,完骨主之。眩,頭痛重〔8〕,目如脱,項似拔,狂見鬼〔9〕,目上反,項直不可以顧,暴攣,足不任身,痛欲折,天柱主之。腰脊强,不得俛仰,刺脊中。大風汗出,膈俞主之。又〔10〕譩〔11〕譆〔12〕主之。《素問·骨空論〔13〕》云,大風汗出,灸譩譆。
〔1〕痛 《外臺》卷三十九曲鬢、《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五頭風痛引本經均無。
〔2〕口噤 《外臺》卷三十九曲鬢作“口閉”。噤與閉通。《説文·口部》:“噤,口閉也。”
〔3〕急 《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4〕頭 《外臺》卷三十九竅陰、《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項”。
〔5〕風頭 《醫學綱目》卷十五頭風痛引本經作“頭風”。
〔6〕足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完骨有“痛”字。
〔7〕瘈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四注引本經有“痛”字。
〔8〕眩,頭痛重 《醫學綱目》卷十五頭風痛引本經作“頭眩痛重”。
〔9〕鬼 《外臺》卷三十九天柱無。
〔10〕又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譩譆均作“風”,單獨爲一主治証。作“又”與《素問·骨空論》經文合。
〔11〕譩 此下明抄本有“音衣”二小字音注。
〔12〕譆 此下明抄本有“音僖”二小字音注。
〔13〕論 原作“註”,據《素問·骨空論》改。
眩,頭痛,刺絲竹空〔1〕。口僻,顴〔2〕窌〔3〕、及斷〔4〕交、下關主之。面目惡風寒腫臃〔5〕痛,招摇視瞻〔6〕,瘈瘲口僻〔7〕,巨窌主之。口不能水漿〔8〕,喎僻,水溝主之。口僻噤〔9〕,外關主之〔10〕。瘈瘲,口沫出,上關主之。偏枯,四肢不用,善驚,大巨主之。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大横主之。
〔1〕刺絲竹空 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與本經體例不合,故删。
〔2〕顴 明抄本有“音權”二小字音注。
〔3〕窌 明抄本有“音(按此下脱直音字)又音了”四小字音注。
〔4〕斷 明抄本有“音銀”二小字音注。
〔5〕臃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巨窌、《醫學綱目》卷十中風引本經作“癰”。按臃與癰同。
〔6〕招摇視瞻 招摇,動摇貌。《漢書·禮樂志》:“蝕玉梢以無歌,體招摇若永望。”視瞻,顧視貌。《新書·傳職》:“揖讓無容,視瞻俯仰,周旋無節妄。”
〔7〕口僻 口斜也。《廣韻·昔韻》:“僻,邪僻也。”邪通斜。
〔8〕口不能水漿 《外臺》卷三十九水溝作“口噤”,《千金》卷三十第一作“口不能禁水漿”,義長。
〔9〕噤 原作“禁”,據《外臺》卷三十九外關、《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0〕外關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下文“支溝主之”條前。
手臂〔1〕不得上頭,尺澤主之。風汗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天府主之。在腋下三寸臂内動脉之中〔2〕。風熱善怒,中心喜悲〔3〕,思慕〔4〕歔欷〔5〕,善笑不休,勞宫主之。兩〔6〕手攣不收〔7〕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頭身風熱〔8〕,善嘔怵惕〔9〕,寒中少氣,掌中熱,肘攣〔10〕腋腫,間使主之。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天泉主之。
〔1〕臂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作“肘”。
〔2〕在腋下三寸臂内動脉之中 此十一字原作大字正文,與上下文例不合,乃系注文混入,今改作小字注文。
〔3〕中心喜悲 《千金》卷三十第四作“心中悲喜”。
〔4〕思慕 《外臺》卷三十九勞宫作“屢嘔”。
〔5〕歔欷 此下明抄本有“音虚,音希”四小字音注。
〔6〕兩 《外臺》卷三十九大陵作“而”字,疑誤。
〔7〕收 《外臺》卷三十九大陵、《千金》卷三十第三均無。據文義疑本經衍。
〔8〕熱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間使、《千金》卷三十第四補。
〔9〕怵惕 惕,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間使及文義補。明抄本此下有“音屈又音出”五小字音注。
〔10〕肘攣 原作“胕急”,據《外臺》卷三十九間使及文義改。
足下緩失履,衝陽主之〔1〕。手及臂攣〔2〕,神門主之。痱〔3〕痿,臂腕不用〔4〕,唇吻不收,合谷主之。肘痛不能自帶衣,起頭眩,頷痛面黑,風,肩頭痛〔5〕不可顧,關衝主之。嗌外腫,肘臂痛〔6〕,五指瘈,不可屈伸,頭眩,頷額顱痛,中渚主之。馬刀腫瘻,目痛,肩不舉,心痛榰〔7〕滿,逆氣汗出,口噤不可開,支溝主之。大風默默〔8〕,不知所痛,嗜臥善驚瘈瘲,天井主之。《千金》云悲傷不樂。
〔1〕衝陽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下文“解谿主之”條前。
〔2〕臂攣 《外臺》卷三十九神門作“臂寒”。
〔3〕痱 此下明抄本有“音肥”二小字音注。
〔4〕不用 《外臺》卷三十九合谷作“不舉”,本經義勝。
〔5〕風,肩頭痛 風,《外臺》卷三十九關衝無。頭,原作“背”,據明抄本及《外臺》卷三十九關衝改。
〔6〕痛 此下明抄本有“身上類類也”五字,《外臺》卷三十九中渚有“手上類類也”五字。據此穴後世主治有“五指屈伸不利”,故此條當有脱文。
〔7〕榰 此下明抄本有“音柱”二小字音注。
〔8〕默默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天井有“然”字。
偏枯,臂腕發〔1〕痛,肘屈不得伸〔2〕,又〔3〕風頭痛,泣〔4〕出,肩臂頸〔5〕痛,項急煩滿,驚,五指掣不可屈伸,戰怵〔6〕,腕骨主之。風眩驚,手腕痛,泄風汗出至腰,陽谷主之。《千金》手腕痛作手卷〔7〕。風逆,暴四肢腫,濕則唏然寒,饑則煩心,飽則眩,大都主之。風入腹中,俠臍急〔8〕,胸痛〔9〕脇榰滿,衄不止〔10〕,五指端盡痛,足不〔11〕踐地,湧泉主之。偏枯不能〔12〕行,大風默默,不知所痛,視如見星,溺〔13〕黄,小〔14〕腹熱,咽乾,照海主之。寫左陰蹻〔15〕,右少陰俞〔16〕。先刺陰蹻,後刺少陰,在横骨中〔17〕。風逆四肢腫,復溜主之〔18〕。
〔1〕發 《外臺》卷三十九腕骨無。
〔2〕伸 此下原有“手”字,據《外臺》卷三十九腕骨、《醫心方》卷二第一删。
〔3〕又 《外臺》卷三十九引本經無。
〔4〕泣 原作“涕”,明抄本作“注”。據《外臺》卷三十九腕骨及《醫學綱目》卷十中風引本經改。
〔5〕頸 《外臺》卷三十九腕骨作“臑頭”。
〔6〕戰怵 《外臺》卷三十九腕骨作“戰慄”,《醫學綱目》卷十中風引本經作“戰惕”。
〔7〕卷 明抄本及今本《千金》卷三十第四均作“捲”,按卷與捲通。
〔8〕急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無。
〔9〕痛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無。
〔10〕衄不止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下之”,連下讀。文義不順,本經爲是。
〔11〕不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湧泉有“得”字。
〔12〕能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得”。
〔13〕溺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尿”。按溺與尿通。
〔14〕小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少”。
〔15〕左陰蹻 左,原作“在”,詳《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云:“病在左取右,右取左,立已。”又此下云“右少陰俞。”故知此爲左右側交互刺法,在爲“左”形近誤,據改。
〔16〕少陰俞 即少陰輸穴。《靈樞·本輸》:“太谿,内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爲輸。”據“横骨中文意,非指少陰腎俞,當爲五輸穴。
〔17〕寫左陰蹻,右少陰俞。先刺陰蹻,後刺少陰,在横骨中 此二十字《外臺》卷三十九照海無。此或係後人注語,且“在横骨中”義不詳,疑有誤。
〔18〕復溜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照海主之”條前。
風從頭至足,面目赤,口痛囓舌〔1〕,解谿主之。大風,目外眥痛,身熱痱,缺盆〔2〕中痛,臨泣主之。善自囓頰〔3〕,偏枯,腰髀樞痛,善摇頭,京骨主之。大風,頭多汗,腰尻腹痛,腨跟〔4〕腫,上齒痛,脊背尻重不欲起,聞食臭,惡聞人音,泄風從頭至足,崑崙主之。痿厥,風頭重〔5〕,頞〔6〕痛,樞股腨〔7〕外廉骨〔8〕痛,瘈瘲,痺不仁,振寒,時有熱,四肢不舉,跗陽〔9〕主之。腰痛〔10〕,頸項痛,歷節汗出而步失〔11〕履,寒,腹〔12〕不仁,腨中痛,飛揚主之。
〔1〕口痛囓舌 囓,明抄本作“齒”,非是。《外臺》卷三十九解谿作“腫痛齧痛”,《千金》卷三十第一作“口痛齧舌”。囓與齧同。
〔2〕缺盆 《外臺》卷三十九臨泣作“缺盤”。
〔3〕頰 《千金》卷三十第一作“唇”,注云“一作頰”。
〔4〕腨跟 《外臺》卷三十九“崑崙”作“踹踝”。
〔5〕重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付陽有“眩”字,《千金》卷三十第四有“痛”字。
〔6〕頞 《外臺》卷三十九付陽作“”。《醫學綱目》卷二十八厥引本經作“額”,《醫心方》卷二第一同本經。
〔7〕腨 此下明抄本有“音喘又善”四小字音注。《外臺》卷三十九付陽作“踹”,按腨與踹通。下同。
〔8〕骨 此下《醫學綱目》卷二十八厥引本經有“節”字。
〔9〕跗陽 原作“趺陽”,據明抄本、本經卷三第三十五改。《外臺》卷三十九作“付陽”。
〔10〕腰痛 《外臺》卷三十九飛揚作“體痛”,《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體重”。
〔11〕失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飛揚補。
〔12〕腹 原作“復”,據《外臺》卷三十九飛揚、《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八虚受病發拘攣第三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故拘攣也”,見《靈樞·邪客》、《太素·刺法》。自“暴拘攣”至“取天柱”,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逐已。痿厥者,張而取之,可令立快矣”,見《靈樞·本輸》、《太素·本輸》。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邪氣惡血留住兩肘、兩腋、兩脾、兩膕之八虚,所致筋骨機關屈伸不利之拘攣病的病因、病機、証候及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黄帝問曰:人有八虚〔1〕,各以何〔2〕候?岐伯對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3〕。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4〕。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5〕。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6〕。凡此八虚者,皆〔7〕機關〔8〕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由〔9〕,邪〔10〕氣惡血,因而不得留〔11〕,留〔12〕則傷筋骨〔13〕,機關〔14〕不得屈伸,故拘〔15〕攣也。
〔1〕八虚 《太素》注:“八虚者,兩肘、兩腋、兩髀、兩膕,此之虛,故曰八虚。以其虚,故真邪二氣留過,故爲機關之室也。真過則機關動利,邪留則不得屈伸,故此八虚,候五藏之氣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此言五藏之血氣,從機關之虚出於膚表,與營衛宗氣相合也。《九鍼篇》曰:節之交,神氣之所遊行出入,兩肘、兩腋、兩髀、兩膕,乃關節交會之處,心藏之神氣從此而出,如五藏有邪,則氣留於此而不得布散矣。”
〔2〕以何 《靈樞》、《太素》二字均互倒。
〔3〕兩肘 原作“雨腋”,明抄本作“兩肢”,據《靈樞》、《太素》改。《太素》注:“兩肘,肺脉手太陰、心脉手少陰二脉所行,故肺心有邪,肘爲候也。”《靈樞發微》注:“肺之經脉,自胸之中府,以入兩肘之俠白等穴。心之經脉。自肘上極泉,以行於少海等穴,故肺心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肘也。”
〔4〕兩腋 原作“兩肘”,據《靈樞》、《太素》改。《太素》注:“兩腋脇下,肝氣在中,肝有邪,腋爲候也。”《靈樞發微》注:“肝之經脉,自足大指之大敦,以行於腋下之期門等穴,故肝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腋也。”
〔5〕兩髀 《太素》注:“脾足太陰脉,循股内前廉入腹,故脾有邪,髀爲候也。”《靈樞發微》注:“脾之經脉,自足大指之隱白,以行於髀之血海等穴,故脾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髀也。”
〔6〕兩膕 此下明抄本有“音□(字脱)”小字音注。《太素》注:“腎脉足少陰,出膕内廉,故腎有邪,膕爲候也。”《靈樞發微》注:“腎之經脉,自足心湧泉,以行於膕之陰谷等穴,故腎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膕中。”
〔7〕皆 原作“此”,據《靈樞》、《太素》改。
〔8〕機關 《類經》卷十四第十五注:“機,樞機也。關,要會處也。”此指關節而言。
〔9〕由 《靈樞》、《太素》均作“遊”。按由與遊通。《左傳·成公十六年》:“養由基。”《後漢書·班彪傳》作“養遊基”。《廣韻·尤韻》:“由,經也。”《廣雅·釋詁》:“由,行也。”
〔10〕邪 此上原有“是八”二字,義不安,據《靈樞》、《太素》删。
〔11〕因而不得留 不,原脱。《靈樞》作“固不得住留”,《太素》作“因不得住留”。詳以上文義,《靈樞》、《太素》爲是,故據補“不”字。
〔12〕留 此上《靈樞》有“住”字。
〔13〕骨 《靈樞》、《太素》均作“絡”。
〔14〕機關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骨節”二字。
〔15〕拘 《靈樞》、《太素》均作“痀”。《太素》注:“痀,其句反,曲脊背偃也。”按此病不限於背,當以本經爲是。
暴拘〔1〕攣,癎眩,足不任身〔2〕,取天柱〔3〕。腋拘攣,暴脉急,引脇而〔4〕痛,内引心肺,譩譆主之。從項至脊,已〔5〕下〔6〕十二椎〔7〕應手,刺〔8〕之立已。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矣〔9〕。
〔1〕拘 《靈樞》、《太素》均無。
〔2〕身 《外臺》卷三十九天柱無。
〔3〕取天柱 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與本經體例不合,據《靈樞》、《太素》删。
〔4〕而 《外臺》卷三十九譩譆無。
〔5〕已 此上原有“自脊”二字,義不安,據《外臺》卷三十九譩譆删。
〔6〕下 此下原有“至”字,義不安,據《外臺》卷三十九譩譆删。
〔7〕十二椎 《素問·骨空論》、《太素·骨空》并云:“譩譆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應手。”本經卷三第九、《千金》卷二十九云:“在肩髆内廉俠第六椎下兩傍各三寸。”此言十二椎者,乃指七頸椎加第五胸椎也。
〔8〕刺 《外臺》卷三十九譩譆作“灸”。
〔9〕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矣刺,原作“引”,據《靈樞》、《太素》改。《太素》注:“人立,筋病痛聚,故立燔鍼刺之。手足痿厥,開張即得其輸,然後刺之。”《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一注:“轉筋者,必拘攣,立而取之,筋可舒也。瘘厥者,張其四肢而取之,故血氣可令立快也。”
熱在五藏發痿第四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以其時受月則病矣”,見《素問·痿論》、《太素·五藏痿》。自“痿厥爲四末束悶”至“病已止”,見《靈樞·雜病》、《太素·痿厥》。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因熱在五臟而致痿的病機與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五瘘的病因、病機與証治;治痿獨取陽明的機理;痿病的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五藏使人痿〔1〕何也?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2〕,脾主身之肌肉〔3〕,腎主身之骨髓,故肺氣〔4〕熱則〔5〕葉焦,焦〔6〕則皮毛虚〔7〕弱急薄著〔8〕,著則生痿躄〔9〕矣。故〔10〕心氣熱則下脉厥而上,上則下脉虚,虚則生脉痿〔11〕。樞折挈脛縱〔12〕而不任地〔13〕。
〔1〕痿 《玉篇·疒部》:“痿,不能行也。”《太素》注:“痿者,屈弱也。以五藏熱,遂使皮膚、脉、筋、肉、骨緩痿屈弱不用,故名爲痿。”《素問》王冰注:“痿,謂痿弱無力以運動。”
〔2〕膜 《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
〔3〕肌肉 《太素》作“脂肉”,《素問》同本經,爲是。
〔4〕氣 《素問》無。
〔5〕則 《素問》、《太素》均無。
〔6〕焦 《素問》、《太素》均無。
〔7〕虚 《太素》作“膚”,《素問》同本經,爲是。
〔8〕著 《素問》、《太素》均無。疑脱。《素問集註》张志聰注:“著者,皮毛燥著而無生轉之氣。”
〔9〕躄 明抄本此下有“音萆又彼”四小字音注。《太素》作“辟”。《素問識》:“簡按:躄,又作躃。《禮記》釋文,躃,兩足不能行也。由此觀之,痿蹙并足廢之疾。然痿者,痿弱之義,躄者,兩足不能行之稱,自不能無别焉。”躄與辟通。《荀子</a>·正論》:“不能以辟馬毀輿致遠。”楊倞注:“辟與躄同。”
〔10〕故 《素問》、《太素》均無。
〔11〕脉痿 《素問》王冰注:“心熱盛則火獨光,火獨光則内炎上。腎之脉常下行,今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腎脉亦隨火炎爍而逆上行也。陰氣厥逆,火復内燔,陰上隔陽,下不守位,心氣通脉,故生脉痿。”
〔12〕樞折挈脛縱 原作“樞折瘈脛腫”,據《素問》、《太素》改。《太素》注:“樞折脚脛瘲緩不能履地。”《素問》王冰注:“腎氣主足,故膝腕樞紐如折去而不相提挈,脛筋縱緩而不能任用於地也。”按挈與契通。《詩經·邶風·擊鼓》:“死生契闊。”陸德明釋文:“契,本作挈。”契,斷絶也。《爾雅·釋詁下》:“契,絶也。”郭璞</a>注:“今江東呼刻斷爲契斷。”又《説苑·雜言》:“斬羽契鐵斧。”皆絶斷之義。是折挈,猶折絶。王注訓“提挈”,疑非是。
〔13〕地 此下原有“《素問》瘈作挈,腫作瘲。”八小字校文,據今在《素問》改并删原校。
肝氣熱則膽〔1〕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2〕急而攣〔3〕,發爲筋痿〔4〕。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爲肉痿〔5〕。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6〕。
〔1〕膽 此下原有“熱”字,據《素問》、《太素》刪。
〔2〕筋 《太素》無。
〔3〕急而攣 明抄本作“急痿”。
〔4〕發爲筋痿 明抄本脱。《太素》注:“攣者有筋寒急,有熱膜筋乾爲攣,如筋得火,卷縮爲攣,伸爲瘲,故爲筋痿也。”
〔5〕發爲肉痿 《太素》注:“脾胃相依,故脾熱則胃乾燥,故肉不仁,發爲肉痿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脾胃之氣并主肌肉,陽明津液不生,太陰之氣不至,故肌肉不仁而發爲肉痿也。”
〔6〕發爲骨痿 《太素》注:“腎在腰中,所以腎氣熱,腰脊不舉,骨乾,熱煎髓減,故發爲骨痿。”《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腎主藏精,腎氣熱則精液燥竭矣。腰者腎之府,故腰脊不能伸舉,腎生骨髓,在體爲骨,腎氣熱而精液竭,則髓減骨枯,而發爲骨痿。”
曰:何以得之?曰:肺者,藏之長也〔1〕,爲心之蓋。有所亡失〔2〕,所求不得,則發爲肺鳴〔3〕,鳴〔4〕則肺熱葉焦,發爲痿躄〔5〕。悲哀太甚,則〔6〕胞絡絶〔7〕,胞絡絶〔8〕則陽氣内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9〕,故《本病》〔10〕曰:大經空虚,發爲脉痺〔11〕,傳爲脉痿。思想無窮,所願不得〔12〕,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13〕弛〔14〕縱,發爲筋痿及爲白淫〔15〕。故《下經》〔16〕曰:筋痿〔17〕生於肝,使内〔18〕也。
〔1〕肺者,藏之長也 《太素》注:“肺在五藏之上,是心之蓋,主氣,故爲藏之長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藏真高於肺,朝百脉而行於藏府。”
〔2〕亡失 《素問》、《太素》二字均互倒。
〔3〕則發爲肺鳴 《素問》作“則發肺鳴”,《太素》作“發則肺喝”,義同。楊上善注:“肺傷則出氣有聲。”王冰注:“志苦不暢,氣鬱故也。肺藏氣,氣鬱不利,故喘息有聲也。”
〔4〕鳴 《太素》作“喝”。
〔5〕痿躄 此下明抄本有“音萆又音彼”五小字音注。
〔6〕則 《太素》無。
〔7〕胞絡絶 《太素》注:“胞胳者,心上胞胳之脉。”《素問》王冰注:“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胞絡絶而陽氣内鼓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胞絡者,心上胞絡之脉也。詳經注中胞字俱當作包,全本胞又作肌也。”按胞與包通。全本作“肌”,非是。
〔8〕絶 明抄本作“動”,疑誤。
〔9〕心下崩,數溲血 《太素》注:“心悲哀太甚,則令心上胞胳脉絶,手少陽氣内動有傷,心下崩損,血循手少陽脉下,尿血。”《素問》王冰注:“心下崩,謂心包内崩而下血也。溲,謂溺也。”按崩,毁壞也。《廣雅·釋詁一》:“崩,壞也。”
〔10〕《本病》《素問》王冰注:“本病,古經論篇名也。”按《本病》古醫籍名,非今《素問》所佚之本病篇。古時多單篇别行。
〔11〕脉痺 原作“肌痺”,據《太素》改。楊上善注:“脉虚爲脉痺,傳爲脉痿。”
〔12〕得 此下明抄本、《太素》均有“者”字。
〔13〕宗筋 《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宗當訓衆。《廣雅·釋詁》云:宗,衆也。《周書·程典》商王用宗讒。孔晁解亦云宗,衆也。宗筋猶宗讒矣。宗讒爲來讒,則宗筋爲衆筋。故下文云,陰陽總宗筋之會。又《厥論》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曰會曰聚,則宗之訓衆明矣。《厥論》宗字,《甲乙經·陰衰發熱厥篇》正作衆,尤爲明據。”
〔14〕弛 《素問》作”、《太素》作“施”弛與爲、施通。《周禮·天官·小宰》:“歛弛之聯事。”陸德明釋文:“弛,本作施。”《集韻·紙韻》:“弛,《説文》弓解也。或作。”
〔15〕白淫 《素問》王冰注:“白淫,謂白物淫衍如精之狀,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陰器中綿綿而下也。”
〔16〕《下經》 《太素》注:“經曰者,已説之經,引之爲證也。”《素問》王冰注:“《下經》,上古之經名也。”
〔17〕痿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者”字。
〔18〕生於肝,使内 肝,《太素》無,疑衍。楊上善注:“使内者,亦入房。”王冰注:“使内,謂勞役陰力,費竭精氣也。”
有漸〔1〕於濕,以水爲事〔2〕,若有所留〔3〕,居處傷〔4〕濕,肌肉濡漬〔5〕,痺而不仁,發爲肉痿。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6〕内伐〔7〕,内伐則熱合〔8〕《素問》作舍。於腎,腎者水藏,今水不勝火〔9〕,則骨枯而髓空〔10〕,故足不任身〔11〕,發爲骨痿〔12〕。故《下經》曰:骨痿生於大熱。
〔1〕漸 《廣雅·釋詁》:“漸,漬也。”
〔2〕以水爲事 《素問》王冰注:“業惟近濕,居處澤下,皆水爲事也。”
〔3〕留 明抄本作“流”字。留與流通。
〔4〕傷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作相”四小字校文。今本《素問》同校文。
〔5〕漬 原作“潰”,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明抄本此下有“音又音頹”五小字音注。
〔6〕陽氣 明抄本作“傷氣”,誤。《太素》作“陽明氣”,《素問》同本經,爲是。
〔7〕内伐 《太素》作“内代”,《素問》同本經,爲是。伐,《説文·戈部》:“擊也。”段玉裁注:“引伸作征伐。”《素問》王冰注:“陽氣内伐,謂伐腹中之陰氣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是以陽熱之氣,内伐其陰,而熱舍於腎矣。”
〔8〕合 明抄本、《素問》均作“舍”,《太素》同本經。按合與舍義通。
〔9〕水不勝火 《素問》王冰注:“水不勝火,以熱舍於腎中也。”
〔10〕空 《素問》、《太素》均作“虚”字。並通。
〔11〕身 此下原有“熱”字,據《素問》、《太素》删。
〔12〕痿 此下明抄本有“音迤”二小字音注。
曰:何以别之〔1〕?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脉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黄而肉蠕〔2〕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3〕。曰:治〔4〕痿者,獨取陽明〔5〕何謂也?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6〕,主潤宗筋。宗筋者〔7〕,主束骨〔8〕而利機關。衝脉者,經脉之海〔9〕,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10〕。陰陽總宗筋之會〔11〕,會於氣衝〔12〕,而陽明爲之長〔13〕,皆屬於帶脉,而絡於督脉,故陽明虚則宗筋縱〔14〕,帶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各補其榮,而通其俞〔15〕,調其虚實,和其逆順,則筋脉骨肉,各以其時受月〔16〕則病已〔17〕矣。
〔1〕何以别之 《太素》注:“五藏痿有外内,何候知其别異也。”《素問》王冰注:“各求藏色及所主養而命之,則其應也。”
〔2〕蠕 明抄本此下有“音軟”二小字音注。《太素》作“濡”。按蠕與濡通。《淮南子·俶真》:“狡狗之死也,割之猶濡。”《太平御覽》卷九百零五濡作蠕。
〔3〕槁 此下明抄本有“音考”二小字音注。《太素》作“熇”。楊上善注:“熇當爲槁”。
〔4〕治 明抄本作“浩”,誤。
〔5〕獨取陽明 《素問發微》注:“此言治痿獨取陽明者,以陽明虚則宗筋不能引帶脉而爲痿也。……宗筋在人,乃足之强弱所系,但陽明實則宗筋潤,陽明虚則宗筋縱,所以獨有取於足陽明也。”
〔6〕五藏六府之海 《太素》注:“陽明胃脉,胃主水穀,流出血氣,以資五藏六府,如海之資,故陽明稱海。”
〔7〕者 明抄本無。
〔8〕主束骨 《太素》作“束肉骨”。
〔9〕衝脉者,經脉之海 《太素》注:“陽明胃脉……從於藏府流出,行二十八脉,皆歸衝脉,故稱衝脉爲經脉之海。”
〔10〕宗筋《太素》作“筋陰”。
〔11〕陰陽總宗筋之會 《素問發微》注:“凡陽經陰經,總與宗筋而相會。”《類經》卷十七第七十一注:“陽明爲五藏六府之海,衝爲經脉之海,此一陰一陽總乎其間。”
〔12〕氣衝 《素問》、《太素》作“氣街”。氣衝又稱“氣街”。
〔13〕陽明爲之長 《太素》注:“是爲衝脉,以陽明水穀之氣,與带脉督脉相會,潤宗筋……故陽明爲長,若陽明水穀氣虚者,則帶脉不能控引於足,故足痿不用也。”《類經》卷十七第七十一注:“會於氣街者,氣街爲陽明之正脉,故陽明獨爲之長。”
〔14〕縱 明抄本作“總”,誤。
〔15〕補其榮,而通其俞 榮,原作“營”,據《素問》、《太素》改。《太素》注:“五藏熱痿,皆是陰虚,故補五藏陰經之榮。陰滎,水电。陰輸是木,少陽也。故熱痿通其輸也。”《類經》卷十七第七十一注:“上文云獨取陽明,此復云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蓋治痿者,當取陽明,又必察其所受之經而兼治之也。”
〔16〕各以其時受月 月,《太素》作“日”,楊上善注:“各以其時,受病之日。”《素問》王冰注:“時受月者,受氣時月也。如肝王甲乙,心王丙丁,脾王戊己,肺正庚辛,腎王壬癸,皆王氣法也。時受月,則正謂五常受月也。”按此句文義不安,詳上下文義,乃言諸痿如法而治,則各當其氣旺之時,則病已矣,故疑“受月”或“受日”爲衍文。
〔17〕已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痿厥爲四末束悶〔1〕,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2〕休,病已止。口緩〔3〕不收,不能言語〔4〕,手足痿〔5〕躄〔6〕不能行,地倉主之。骨〔7〕痿不相知,太白主之。一云身重骨痿不〔8〕相知。痿厥,身體不仁,手足偏小,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絶骨,皆〔9〕瀉之。痿厥寒,足腕不收,躄〔10〕,坐不能起,髀〔11〕樞脚痛,丘墟主之。虚則痿躄,坐不能起,實則厥,脛熱,膝痛〔12〕,身體不仁,手足偏小,善〔13〕囓〔14〕頰,光明主之。
〔1〕四末束悶 《太素》作“四束悗”。悗與悶通。楊上善注:“四束,四支如束。悗,煩也。”
〔2〕無 《靈樞》作“不”,《太素》作“毋”義同。
〔3〕口緩 原作“足緩”,據《外臺》卷三十九地倉、《醫心方》卷二第一,《千金》卷三十第一改。
〔4〕不能言語 言,《醫心方》卷二第一無。語,《千金》卷三十第一無。又此上原有“痿不能行”四字,與下句“手足痿躄不能行”文重,據《外臺》卷三十九地倉,《醫心方》卷二第一删。
〔5〕痿 此下明抄本有“音迤”二字音注。
〔6〕躄 此下明抄本有“音卑”二小字音注。
〔7〕骨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太白補。
〔8〕不 明抄本無,疑脱。
〔9〕皆 《外臺》卷三十九京骨無。
〔10〕躄 此下明抄本有“音卑”二小字音注。
〔11〕髀 此下明抄本有“音萆又音掖”五小字音注。
〔12〕膝痛 原作“時痛”,據《外臺》卷三十九光明、《千金》卷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3〕善 《外臺》卷三十九光明無。
〔14〕囓 此下明抄本有“音葉”二小字音注。
手太陰陽明太陽少陽脉動發肩背痛肩前臑皆痛肩似拔第五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邪侵手太陰、陽明、太陽、少陽諸經,致令脉動而發肩背、肩前臑皆痛及肩似拔等証的病候與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肩痛不可〔1〕舉,天容及秉風主之。肩背痺〔2〕痛,臂不舉,寒熱凄索〔3〕,肩井主之。肩腫不得顧,氣舍主之〔4〕。肩背痺痛〔5〕,臂〔6〕不舉,血瘀肩中,不能動摇〔7〕,巨骨〔8〕主之。肩中熱,指〔9〕臂痛,肩髃主之。肩重不舉,臂痛,肩窌主之。肩重,肘臂痛不可舉,天宗主之。肩胛中〔10〕痛熱〔11〕,而寒至肘,肩外俞主之。肩痛〔12〕周痺,曲垣主之。
〔1〕不可 《外臺》卷三十九秉風作“不能”。
〔2〕痺 原作“髀”,據《外臺》卷三十九肩井、《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3〕凄索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五有“氣上不得臥”五字,《醫心方》卷二第一有“氣上不得眠臥”六字。凄索,《外臺》卷三十九肩井、《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肩背痛引本經均作“悽索”。凄與悽通。索,懼也。凄索,惡寒貌。
〔4〕氣舍主之 按本經取穴體例,此條應在“肩井主之”條前。
〔5〕肩背痺痛 原作“肩背髀”,據《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肩背痛引本經改。《外臺》卷三十九巨骨作“肩髆痛”。
〔6〕臂 原脱,據《千金》卷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肩背痛引本經補。
〔7〕血瘀肩中,不能動摇 《外臺》卷三十九巨骨作“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而痛”,《千金》卷三十第三作“肩中痛不能動摇”,《醫心方》卷二第一同本經,惟肩中下有“痛”字。
〔8〕骨 明抄本作“滑”,誤。
〔9〕指 此下《醫心方》有“痺”字。
〔10〕肩胛中 中,原作“甲”,據《外臺》卷三十九肩外俞、《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肩背痛引本經改。明抄本作“肩脾申”,誤。
〔11〕熱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肩外俞、《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12〕痛 原作“胛”,明抄本作“脾”,並注有“音甲”二字,誤。據《外臺》卷三十九曲垣、《銅人》卷四、《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改。
肩痛不可舉,引缺盆痛〔1〕,雲門主之。肘痛,尺澤主之。臂瘈引口中〔2〕,惡〔3〕寒,〔4〕腫,肩腫〔5〕引缺盆,商陽主之。肩肘中痛,難屈伸,手不可舉重,腕〔6〕急,曲池主之。肩肘節酸重〔7〕,痺〔8〕痛不可屈伸,肘窌〔9〕主之。肩痛不能自舉,汗不出,頸痛〔10〕,陽池主之。肘中濯濯〔11〕,臂内廉痛,不可及頭,外關主之。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熱,頸項肩背痛,臂痿痺不仁,天井主之。《千金》云:肩内麻〔12〕木。
〔1〕痛 《外臺》卷三十九雲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肩背痛引本經無。
〔2〕口中 此下本經卷十二第六商陽主治証、及《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下齒痛”三字,疑脱。
〔3〕惡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商陽、《醫心方》卷二第一及本經卷十二第六補。
〔4〕 此下明抄本有“音拙”二小字音注。
〔5〕腫 《外臺》卷三十九商陽作“痛”,義長。
〔6〕重,腕 原作“腕重”,據《外臺》卷三十九曲池、《千金》卷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乙正。
〔7〕酸重 《外臺》卷三十九肘窌作“戾重”,義不安。《千金》卷三十第三作“臂酸重”。《醫心方》卷二第一作“痠重”。按痠與酸通。
〔8〕痺 原作“臂”,據《外臺》卷三十九肘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9〕窌 此下明抄本有“音撩”二小字音注。
〔10〕頸痛 《外臺》卷三十九陽池作“頸腫”,《醫學綱目》卷二十七肩背痛引本經作“頭痛”。《醫心方》卷二第一同本經,爲是。
〔11〕肘中濯濯 濯濯,象聲也。如本經卷六第十“腸鳴濯濯”,卷九第七“腸中切痛而鳴濯濯”等,此言肘中濯濯者,當是肘關節中痛而跳動也,濯與躍通。《爾雅·釋訓》:“躍躍,迅也。”陸德明釋文:“躍,樊本作濯。”躍躍,跳動貌。
〔12〕内麻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三作“肉髍”。髍與麻義通。《説文·骨部》:“髍病也。”病即偏枯不用之病。
肩〔1〕不可〔2〕舉,不能〔3〕帶衣,清冷淵主之。肘臂腕中痛,頸腫不可以顧,頭項急痛,眩,淫濼,肩胛〔4〕小指痛,前谷主之。肩痛不可〔5〕自帶衣,臂腕外側痛,不舉,陽谷主之。臂不可舉,頭項痛,咽腫不可咽,前谷主之〔6〕。肩痛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養老主之。肩背頭項痛〔7〕時眩〔8〕,湧泉主之。
〔1〕肩 明抄本作“庸”,誤。
〔2〕可 《外臺》卷三十九清冷淵、《千金》卷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3〕能 《外臺》卷三十九清冷淵、《千金》卷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得”。
〔4〕胛 明抄本作“脾”,誤。
〔5〕可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千金》卷三十第三作“得”,義近。
〔6〕前谷主之 按本經取穴體例,此條應在“陽谷主之”條前。
〔7〕頭項痛 項,原脱,《千金》卷三十第三作“頸項痛”,據《外臺》卷三十九湧泉及前文例補“項”字。
〔8〕時眩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眼眩”。
水漿不消發飲第六
提要:本篇論述了因水漿不消致發溢飲病的証候及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溢飲〔1〕脇下堅痛,中脘主之。腰清脊强,四肢懈墯,善怒,欬,少氣鬱〔2〕然不得息,厥逆,肩不可〔3〕舉,馬刀瘻〔4〕,身瞤〔5〕,章門主之。溢飲水道不通,溺黄,小腹痛裏急,腫〔6〕,洞泄,髀痛引骨〔7〕,京門主之。飲渴,身伏〔8〕,多唾,隱白主之。腠理氣〔9〕,臑會主之。
〔1〕溢飲 《金匱要略》卷中第二:“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諸病源候論》卷二十溢飲候:”因大渴而暴飲水,水氣溢於腸胃之外,在於皮膚之間,故言溢飲。令人身體疼重而多汗,是其候也。”
〔2〕鬱 《外臺》卷三十九章門作“鬱鬱”,義同。
〔3〕可 《外臺》卷三十九章門無。
〔4〕瘻 明抄本作“痿”,誤。《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腫”,《外臺》卷三十九章門無,疑脱。
〔5〕瞤 此下明抄本有“音淳又音悶”五小字音注。
〔6〕痛裏急,腫 《外臺》卷三十九京門作“裏急痛”,無“腫”字。
〔7〕髀痛引背 原作“體痛引骨”,據明抄本注文、《外臺》卷三十九京門改。
〔8〕身伏 《外臺》卷三十九隱白作“身體痛”。
〔9〕腠理氣 《外臺》卷三十九臑會與本經同,《醫心方》卷二第一作“癭氣腠”。按此文義欠安,據溢飲病,乃水氣内溢於腸胃之外,外流於皮膚之間,故疑氣下或脱“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