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3个月前 作者: 徐彦纯
金石部
丹砂 味甘,微寒,無毒。《衍義》云:鎮養心神。但宜生使。
潔古云:辰砂,心熱者非此不能除。經云:丹砂法火,故色赤而主心。
東垣云:硃砂,味甘,寒,純陰。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石鐘乳
丹溪云:石鐘乳,為慓悍之劑。經云:石藥之氣悍。仁哉言也。天生斯民,養之以谷,及其有病,治之以藥。谷則氣之和,常食而不厭;藥則氣之偏,可用於暫而不可久。石藥則又偏之甚者也。自唐時太平日久,膏粱之家惑於方士服食致長生之說,以藥石體重氣厚,可以延年,習以成俗。迨宋及今,猶未已也。斯民何辜,受此氣悍之禍,而莫之能救,哀哉。本草贊其久服有延年之功,而柳子厚又從而述其美,予不得不深言之。
硝石 味苦、辛、咸,大寒,有小毒。主五臟積熱,胃脹閉,滌去蓄結飲食,推陳致新,止煩滿消渴,利大小便。
《藥性》云:破血破積,散堅結,治腹脹。
《日華》云:含之以治喉閉。
海藏云:硝石,味鹹而辛,辛微緩於咸。硝石者,硝之總名也。但不經火者,謂之生硝、朴硝;經火者,謂之盆硝、芒硝。古人用辛,今人用鹹。辛能潤燥,咸能軟堅,其意皆是。老弱虛人不可下者,若欲用者,以玄明粉代之尤佳。《本經》云:利小便而隕腸。傷寒妊娠不可下者,用必兼以大黃引之,直入大腸,潤燥軟堅瀉熱,子母俱安。《內經》云: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此之謂歟。以在下言之,則便溺俱陰;以前後言之,則前氣後血;以腎言之,則總主大小便難,溺澀秘結,俱為水少。經言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辛,故用芒硝、大黃相須為使也。
芒硝 主五臟積熱,胃閉,除邪氣,破留血,腹中痰實。通經脈,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陳致新。
《藥性》云:下瘰癧黃疽,墮胎,治漆瘡。以汁敷之。
成聊攝云:熱淫所勝,治以鹹寒。芒硝之咸,以攻蘊熱。又云: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軟堅。
潔古云:芒硝性寒,味鹹。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三:去實熱一,去腸中垢二,堅積熱塊三也。孕婦忌之。又云:鹹寒純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
丹溪云:治胞衣不下。以童便調芒硝一二錢,熱服之,立下。牛馬胞不下,亦可用之。
朴硝 主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胃中,食飲熱結,留血閉絕,停疾痞滿,推陳致新,能化七十二種石。
《日華》云:主通泄五臟百病,及癥結、天行熱疾,消腫毒。
丹溪云:硝屬陽金,而有水與火,主善消化驅逐。而經言無毒,化七十二種石,不毒而能之乎?以之治病,則致其用,病退則已。若玄明粉者,以其火煅而成,其性當溫,遂曰常服多服久服皆可,豈理也哉?
玄明粉 味辛、甘,冷,無毒。治心熱煩躁,並五臟宿滯癥結,明目,退膈上虛熱,消腫毒。大陰,號云治一切熱毒風痃,症氣脹滿,口苦幹澀,咽喉閉塞,積熱,驚悸健忘,榮衛不調,中酒中鱠,飲食過度,四肢壅塞,腸風痔疾,血癖不消。
東垣云:玄明粉,大抵用此以代盆硝,佳。
海藏云:本草注云:治骨蒸五勞,驚悸熱毒風等,服之立愈。正經云:味辛、甘,性冷。則治熱病明矣。兼味辛又鹹,此能潤燥而軟堅也。非大便燥結,脈滑有力而洪大者,不宜服。卻言暖水臟,女子服之,補益血脈,有失用藥寒熱之本意。經云:咸能勝血,豈能補血哉?又有治陰毒一句,其言尤錯矣。若與硫黃、附子及諸陽藥多寡相佐而行,則可以治陰中有伏陽者。若的是陰毒,別無伏陽,殺人甚速。《太清伏煉法》云:硝能制伏陽,精解火石之毒,則不治陰耳,用者宜審也。
滑石 味甘,寒,無毒。主身熱泄澼,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
成聊攝云:滑石之滑,以利水道。
潔古云:氣寒味甘,治前陰竅澀不利。性沉重,能泄氣,上令下行,故曰滑則利竅,不比與滲淡諸藥同。色白者佳。水飛細用。
海藏云:入足太陽經。滑能利竅,以通水道,為至燥之劑。滑石、木通、豬苓、阿膠,同為滑劑,以利水道。蔥、豉、生薑同煎去滓,澄清服之,淡味滲泄為陽,以解表利小便也。若小便少利,則不宜以此解之。
丹溪云:滑石屬金,而有土與水。無甘草以和之,勿用。能燥濕,分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滯,逐凝血,解煩渴,補脾胃,降心火之要藥也。
禹餘糧 味甘,寒,平,無毒。主咳逆,寒熱煩滿,下利赤白,癥瘕,小腹痛結煩疼。
成聊攝云:重可去怯,禹餘糧之重,以為鎮固。
緊石英
海藏云:入手少陰經,足厥陰經。
赤石脂 味甘、酸、辛,大溫,無毒。療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女子崩中漏下。
《日華》云:治吐血,衄,並澀精淋瀝,安心鎮驚悸。
成聊攝云:澀可去脫,石脂之澀,以收斂之。又云:赤石脂澀,以固腸胃。
海藏云:《本經》言澀可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胞衣不出,澀劑何以下之?赤者入丙,白者入庚。
潔古云:赤、白二石脂俱甘、酸,陰中之陽也,固脫。
硇砂 味鹹、苦、辛,溫,大熱,有大毒。不宜多服。主積聚,破血結,爛胎,去惡肉,生好肉,柔金銀。
《藥性》云:能消五金八石,腐壞人腸胃。生食之,化入心為血。陳藏器云:主飲食不消,痃癖痰飲。
《日華子》云:消氣塊及惡瘡息肉、食飽脹。
東垣云:味鹹、苦、辛,溫,有毒。破堅癖,去積,破結血,爛胎。獨味不用,入群隊中用之。
石膏 味辛、甘,大寒,無毒。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解肌發汗,止消渴咽熱。
成聊攝云:石膏味甘、辛,微寒。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風則傷陽,寒則傷陰。榮衛陰陽為風寒兩傷,則非輕劑所能獨散也,必須輕重之劑以同散之,乃得陰陽之邪俱已,榮衛之氣俱和。是以大青龍湯以石膏為使。石膏為重劑,而又專達肌表者也。又云:熱淫所勝,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熱。
潔古云:治足陽明經中熱,發熱,惡熱燥,日晡潮熱,自汗,小便赤濁,大渴引飲,身體肌肉壯熱,苦頭痛之藥,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痛。若無以上證,勿服。多有脾胃虛勞形體病證,初得之時,與此有餘之證同者,若醫者不識而誤用之,則不可勝救矣。《主治秘訣》云:性寒,味淡,氣味俱薄,體重而沉降,陰中之陽也。乃陽明經大寒之藥,能傷胃氣,令人不食,非腹有極熱者不可輕用。能止陽明經頭痛,胃弱者不可服。治下牙痛者,須用白芷,為使發引。
東垣云:石膏辛、甘,除三焦熱,傷寒頭痛。甘寒。胃經大寒藥。潤肺除熱,解肌發汗。
海藏云:石膏發汗,辛寒,入手太陰經。東垣曰:石膏,足陽明藥也。又治三焦大熱,手少陽也。仲景治傷寒陽明經證,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身以前胃之經也,胸者胃肺之室也。邪熱在陽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號為白虎湯也。唐本注云:療風去熱,解肌。《衍義》云:仲景白虎湯中服之如神。新校正仲景《傷寒論》後,言四月以後,天氣熱時,用白虎湯者是也。然四方氣候不齊,及歲月氣運不一,方所既異,當用之時,亦宜兩審。其說甚雅。若傷寒熱病大汗後,脈洪大,口舌燥,頭痛,大渴不已,或著暑熱,身疼倦怠,白虎湯服之,無有不效。石膏為白虎湯之君主也,知母條下更有說。
丹溪云:嘗觀藥之命名,固有不可曉者,中間亦多有意義,學者不可不察。如以色而名者,大黃、紅花、白前、青黛、烏梅之類是也;以氣而名者,木香、沉香、檀香、麝香之類是也;以形而名者,人參、狗脊、烏喙、貝母、金鈴子之類是也;以質而名者,厚朴、乾薑、茯苓、生熟地黃之類是也;以味而名者,甘草、苦參、龍膽、淡竹葉、苦酒之類是也;以能而名者,百合、當歸、升麻、防風、消石之類是也;以時而名者,半夏、茵陳、冬葵、寅雞、夏枯草之類是也。石膏火煅,細研,醋調,封丹爐,其固密甚於石脂,苟非石膏,焉能為用。此兼質與能而得名,正與石脂同意。閻孝忠妄以方解石為石膏。況石膏味甘、辛,本陽明經藥,陽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緩脾益氣,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出汗,上行至頭,又入手太陰、手少陽。彼方解石止有體重實堅,性寒而已,求其所謂有膏,而可為三經之主者安在哉?醫欲責效,不亦難乎?又云:軟石膏可研為末,醋丸如綠豆大,以瀉胃火、痰火、食積,殊驗。
鉛丹 味辛,微寒,有毒。主吐逆驚癇,金瘡散血。
《藥性》云:煎膏,用以止痛生肌。
潔古云:《本經》言澀可去脫而固氣。成無己云。鉛丹收斂神氣,以鎮驚也。
丹溪云鉛丹屬金,而有土與水火。丹出於鉛。而《日華子》云:涼,無毒。予竊疑焉。曾見一中年婦人,因多子,於月內服鉛丹二兩,遂四肢冰冷強直,食不入口。時正仲冬,遂急服理中湯加附子,與數十貼而安。謂之涼而無毒,可乎?
鉛粉 味辛、甘,寒,無毒。殺三蟲,去鱉瘕,療惡瘡,墮胎。
《藥性》云:治積聚不消,焦炒止小兒疳痢。
丹溪云:胡粉另是一種,乃錫粉,非鉛粉。蓋胡人以錫為粉,故名胡粉。不可入藥。惟婦人用以敷面,喜其色類肌肉也。又名粉鑞,即錫也。
代赭石 味苦、甘,寒,無毒。除五臟血脈中熱,驚氣入腹。
成聊攝云:怯則氣浮,重劑所以鎮之。代赭之重,以鎮虛逆。
海藏云:經言怯則氣浮,重劑所以鎮之。怯者亦驚也。入手少陽經、足厥陰經。
自然銅 味辛,平,寒,有小毒。療折傷,散血止痛。
丹溪云:自然銅,世以為接骨藥。然此等方盡多,大抵妙在補氣補血補胃。俗工不知,惟求速效,以罔利迎合病人之意。而自然銅非煅不可服。若服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又挾香熱藥之毒,雖有接傷之功,其燥散之禍甚於刀劍,戒之戒之。
滷咸 一名鹼(公斬切),味苦、咸,寒,有小毒。
丹溪云:石鹼去濕熱,消痰,磨積塊,洗滌垢膩。量虛實用之,若過服則頓損。又云:石鹼、阿魏,皆消積塊。
石硫黃 味酸,大熱,有毒。
《衍義》云:今人用治下元虛冷,元氣將絕,久患寒泄,脾胃虛弱,欲垂命,盡服之,無不效。中病當便已,不可盡劑。
海藏云:如太白丹佐以硝石,來復丹用硝石之類,以至陽佐以至陰也。與仲景白通湯佐以人溺、豬膽汁大意相同,所以去格拒之寒,兼有伏陽,不得不爾。如無伏陽,只是陰證,更不必陰藥佐之也。硫黃亦號為將軍,功能破邪歸正,返滯還清,挺出陽精,消化陰魄而生魂。
繰絲湯
丹溪云:口乾渴者,可用此吐之。此物屬火,有陰之用,能泄膀胱水中相火,以引清氣上朝於口。按究原方,治消渴以繰絲湯飲之,或以繭殼絲綿煮湯飲之,亦可。
漿水
丹溪云:味甘酸而性涼。善走,化滯物,解煩渴。
麻沸湯
成聊攝云,瀉心湯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薄而瀉虛熱也。
潦水
成無己云:赤小豆湯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則不助濕氣也。
甘瀾水 其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融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乃取用之。
無己云:煎用甘瀾水,揚之無力,取不助腎氣也。
草部
人參 味甘,微溫,無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
《藥性》云:患人虛而多夢,加而用之。
成聊攝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之甘,以緩脾氣。
潔古云:人參治脾肺陽氣不足,及肺氣喘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脾肺胃中火邪。善治短氣少氣,非升麻為引用,不能補上升之氣。升麻一分,人參三分,可為相得。若補下焦元氣,瀉腎中火邪,茯苓為之使,甘草梢子生用為君,去莖中病,或加苦楝,酒煮玄胡索為主,尤佳。《主治秘訣》云:性溫,味甘。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三:補元氣,止渴,生津液也。肺虛者用之,又能補胃。治喘嗽則勿用,短氣則用之。
東垣云:人參甘溫,能補肺中之氣。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肺主諸氣故也,仲景以人參為補血者,蓋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乃生,陽生則陰長,血乃旺矣。若陰虛單補血,血無由而生,無陽故也。又云:補氣須用人參。又云:安胃和中。又云:人參補元氣不足,而瀉肺氣。甘溫補陽,利止而脈不足者,是亡血也,人參補之。益脾氣,與乾薑同用。補氣,裡虛則腹痛,此藥補之,是補其不足也。又云:人參,補氣之藥,如氣短、氣不調及喘者加之。
海藏云:味既甘溫,調中益氣,即補肺之陽,瀉肺之陰也。若但言補肺,而不論陰陽寒熱何氣不足,則誤矣。若肺受寒邪,宜此補之。肺受火邪,不宜用也。肺為天之地,即手太陰也。為清肅之藏,貴涼而不貴熱,則其寒象可知。若其傷熱,則宜沙參。沙參味苦,微寒,無毒,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治胃痹,心痛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人參味甘,微溫,補五臟之陽也。沙參味苦,微寒,補五臟之陰也,安得不異?易老取沙參以代人參,取其苦也。苦則補陰,甘則補陽。《本經》雖云補五臟,亦須各用本藏藥相佐使,隨所引而相補一臟,豈可不知。
丹溪云:人參,入手太陰經而能補陰火,甚與其蘆相反。若服參一兩,於內入蘆一錢,則一兩之參徒虛費矣。戒之。
甘菊花
潔古云:甘菊花,味甘、苦,養目血。
東垣云:甘菊花,治頭風頭眩,明目。
丹溪云:甘菊花,屬金而有水與土,大能補陰。須是味甘莖紫者。若山野間味苦莖青者勿用,大傷胃氣,謹戒之。
天門冬 味苦、甘,平,大寒,無毒。主保定肺氣,去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小便,冷而能補。
潔古云:保定肺氣,治血熱侵肺,止喘。氣促,加人參、黃耆,用之為主,如神。味苦、甘,性寒,味厚氣薄,陰也。苦以泄滯血,甘以助元氣,及治血妄行,此天門冬之功也。
東垣云:天門冬,味苦、甘,主肺氣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鎮心,潤五臟,強骨髓。
海藏云:天門冬,入手太陰、足少陰經。榮衛枯涸者,溫劑所以潤之。天麥二門冬、人參、五味子、枸杞子同為生脈之劑,此上焦獨取寸口之意。
甘草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藏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
《藥性》云:病人虛而多熱者加用之。
成無己云:甘草甘平以除熱。又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補之。人參、白朮之甘,以緩脾氣,調中。
潔古云:甘草性平,味甘。生用之,則大涼瀉熱;火炙之,則能補三焦元氣,調和諸藥,相協力共,為而不爭。性緩,善解諸急,故有國老之稱。《主治秘訣》云:性寒,味甘,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和中,補陽氣,調和諸藥,能解其太過,去寒邪,此為五也。腹脹則忌之。又能養血補腎。生甘草梢子去腎莖之痛,胸中積熱非梢子不能除。又云:補血不足,用甘草。凡用純寒純熱之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力也。寒熱相雜藥,亦用甘草,調和其性也。中滿者禁用。經云:中滿者,勿食甘。
東垣云:生甘草補脾胃不足,大瀉心火。又云:甘草味甘,生寒炙溫,純陽。陽不足者,補之以甘。又云:炙之以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除熱,緩正氣,緩陰血,潤肺。
海藏云,經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以補脾,能緩之也。故湯液用此以建中。經曰:甘者令人中滿。又曰:中滿者勿食甘。則知非中滿之藥也。甘入脾,歸其所喜故也。或問:附子理中湯、調胃承氣湯皆用甘草者,如何是調和之意?曰:附子理中用甘草者,恐其大僭也;調胃承氣用甘草者,恐其速下也。三藥用之,非調和也,皆緩之也。小柴胡湯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其中用甘草者,即有調和之意。鳳髓丹用甘草者,緩腎濕而生元氣,亦甘補之意也。經曰:以甘補之,以甘緩之,以甘瀉之。本草云:治七十二種石毒,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諸藥有功,故名國老。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所以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於此可見調和之意者。夫五味之用,苦直行而泄,辛橫行而散,酸束而收斂,咸止而軟堅,甘上行而發,如何本草言下氣?蓋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瀉,居中之道盡矣。入足太陰、足厥陰、足少陰三經,能治肺痿之膿血。若作吐劑,能消五發之癰疽。每用甘草二兩,水三碗,慢火熬至半碗,去滓服之,消瘡腫,與黃耆同功。黃耆亦能消諸腫癰疽,修治之法與甘草同。
丹溪云:生甘草大緩諸火邪。下焦藥宜少用,恐大緩不能自達。
熟乾地黃 味甘、苦,日乾者平,火乾者溫,無毒。
潔古云:熟地黃,酒灑九蒸,假酒力則微溫,補血虛不足。虛損血衰之人須用。善黑鬚發。忌萊菔。《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苦、甘,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五:益腎水真陰,一也;和產後血氣,二也;去腹臍急痛,三也;養陰退陽,四也;壯水之源,五也。治外治上,以酒浸之。
東垣云:地黃生則性大寒而涼血,熟則性微溫而補腎。又云:熟地黃、當歸身、牡丹皮,此三味諸經中和血、生血、涼血。
海藏云:生地黃治手足心熱及骨蒸熱。入手足少陰、手足厥陰。能益腎水而涼血。其脈洪實者宜用生地黃。若脈虛者,則宜熟地黃。假火力蒸九次,故能補腎中元氣。仲景制八味丸,以熟地黃為諸藥之首者,天一所生之源也,湯液四物湯,以治藏血之臟,亦以熟地黃為君者,癸乙同歸一治也。蒸搗不可犯鐵器,若犯之,令人腎消。陳藏器云:蒸於則溫補,生干則平宣。《機要》云:熟地黃治臍下發熱者,腎經病也,非地黃不能除,補腎也,益陰之劑。二宜丸加當歸,為補髓煎。
生地黃 味甘,平,大寒,無毒。主婦人崩中,血不止。
潔古云:生地黃性寒,味苦。涼血補血,補腎水真陰不足,治少陰心熱在內。此藥大寒,宜斟酌用之,恐損胃氣。《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三:涼血,一也;除皮膚燥,二也;去諸濕澀,三也。又云:陰中微陽,酒浸上行。
海藏云:手少陰、手太陽之藥,故錢氏瀉內與木通同用,以導赤也。諸經之血熱,與他藥相隨,亦能治之。溺血便血,亦治之。
蒼朮 味苦、辛,溫,無毒。主風寒濕痹,消痰火,暖胃,消穀嗜食,瘟疾,山嵐瘴氣。
潔古云:蒼朮氣溫,味甘。主治與白朮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中濕,力少,加白朮。腹中窄狹者須用之。若治脛足濕腫,加白朮。又云:蒼朮體輕浮,氣力雄壯,能去皮膚間腠理濕。
東垣云:入手陽明、太陰,能健胃安脾。本草但言術,不言蒼、白。其蒼朮別有雄壯上行之氣,能除濕,下安太陰,使邪氣不內傳於太陰也。以其經泔浸火炒,故能發汗。與白朮止汗特異,用者不可以此代彼,蓋蒼、白有止發之異也。
丹溪云:蒼朮治上中下濕痰,俱可用之。
白朮 味甘、辛,無毒。消宿食,去痰涎,除寒熱,止下泄,治水腫脹滿,止嘔逆,腹內冷痛,及胃氣虛而冷痢。
成聊攝云: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
潔古云:白朮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利腰臍間血,除胃中熱。《主治秘訣》云:氣溫,味甘微苦,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九:溫中一,去脾胃濕二,除脾胃熱三,強脾胃進飲食四,和脾胃以生津液五,主肌熱六,治四肢困倦,目不欲開,怠情嗜臥不思飲食七,止渴八,安胎九也。又云:脾胃受熱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並去痰,須用白朮。飲水多因致傷脾,須用白朮、茯苓、豬苓。水瀉,須用白朮、茯苓、芍藥。又云:非白朮不能去濕。
東垣云:白朮味苦而甘,性溫,味厚氣薄,陽中陰也。去諸經中濕而理脾胃。潔古云:溫中去濕,除熱強胃。蒼朮亦同,但味頗厚耳,下行則用之。甘溫補陽益脾,逐水,寒淫所勝。甘以緩脾,生津去濕,渴者用之。又云:白朮佐黃芩以安胎,君積實以消痞。
海藏云:本草本條下無蒼與白之名,近代多用白朮。治皮間風,止汗消痞,補胃補中,利腰臍間血,利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胸,下而腰臍之間。在氣主氣,在血主血。入手太陽、足陽明、手少陰、足太陰、足厥陰。
潔古云:非白朮不能去濕,非枳實不能消痞。除濕利水,如何是益津液?
丹溪云:白朮有汗則止,無汗則發,與黃耆同功。味亦有辛,大能消虛痰也。
牛膝 味苦、酸,平,無毒。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墮胎,男子消陰,老人失溺,婦人月水不通,補腎填精,逐惡血留結,助十二經脈,壯陽。
潔古云:牛膝強筋。
丹溪云:牛膝之用,能引諸藥下至於足。凡用土牛膝,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惟葉汁之效尤速。
茺蔚子 一名益母。味辛、甘,微寒,無毒。主明目益精。其莖主癮疹癢,可作浴湯。治產後血脹。苗葉同功。
丹溪云:益母草治產前產後諸疾,行血養血,難產,作膏服良。
柴胡 味苦,平,微寒,無毒。主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治熱勞,骨節煩痛,時疾內外熱不解,胸脅氣滿。
成無己云:柴胡之苦,以發表熱。又云:柴胡、黃芩之苦,入心而折熱。
潔古云:柴胡除虛勞煩熱,解散肌熱,去早晨潮熱。此手足少陽、厥陰四經行經藥也。善除本經頭痛,非他藥所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能引胃氣上升,以發散表熱,去寒熱往來。膽痹非柴胡梢不能除之。又去脅下痛,往來寒熱,及日晡發熱,用柴胡。《主治秘訣》云:柴胡味微苦,性平,微寒,氣味俱輕,陽也,升也。少陽經分藥。偏頭痛乃少陽也,非柴胡不能除。
東垣云:柴胡瀉肝火,須用黃連佐之。欲上升,則用根,酒浸;欲中及下降,則生用梢。又治瘡瘍癖積之在左。又云:十二經瘡藥中須用,以散諸經血結氣聚,功用與連翹同。
海藏云:入足少陽,主東方分之氣也。在經主氣,在藏主血。證前行則惡熱,卻退則惡寒。雖氣微寒,味之薄者,故能行經,是主氣也。若佐以三稜、廣朮、巴豆之類,故能消堅積,是主血也。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傷寒雜病,潔古須用小柴胡主之,加以四物之類,並秦艽、牡丹皮輩,同為調經之劑。《衍義》云:柴胡《本經》並無一字治勞,今人治勞方中,鮮有不用者,嗚呼!凡此誤世多矣。嘗原病勞有一種真藏虛損,復受邪熱,因虛而致勞,故曰勞者牢也,須斟酌用之。如經驗方中,治勞熱青蒿煎。凡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無不效。熱去即須急已。若或無熱而得此,則病愈甚。《日華子》又謂補五勞七傷,《藥性論》亦謂治勞乏羸瘦。若此等病,苟無實熱,醫者取而用之,不亡何待?註釋本草,一字亦不可忽。蓋萬世之後,所誤無窮爾。苟有明哲之士,自可處制;中下之士,所學不肯考究,枉致淪沒,可不謹哉!可不戒哉!如張仲景,治寒熱往來如瘧狀,用柴胡湯,正合其宜。《圖經》云:張仲景治傷寒,有大小柴胡,及柴胡龍骨牡蠣、柴胡加芒硝等湯。故後人治傷寒寒熱,以此為最要之藥。東垣云:柴胡者,能引清氣而行陽道。傷寒外諸藥所加,有熱則加之,無熱則不可加。又能引胃氣上行,升騰如春令也。欲其如此,又何加之。能去內外臟腑,俱之能引清氣上行而順陽道。蓋以少陽之氣初出,地之皮為嫩陽,故以少陽當之。
麥門冬 味甘,平,微寒,無毒。主虛勞客熱,口乾燥渴,定肺氣,治心肺虛熱。
成聊攝云:肺燥氣熱,以酸收之,以甘緩之。門冬之甘,潤肺除熱。
潔古云:麥門冬治肺中伏火。脈氣欲絕,加五味子、人參二味,名之生脈散。補肺中元氣不足須用之。又治經枯乳汁不行,湯潤去心。用引經,須以酒浸。
東垣云:麥門冬,味甘,平,陽中之陰。主心腹結氣,腸中傷飽,虛勞客熱。保定肺氣,止煩渴。又云:補心氣不足,及治血妄行。甘平,補不足。
海藏云:入手太陰經。《衍義》云:治心肺虛熱,及虛勞客熱。苗可作熟水飲之。
獨活 味苦、甘,平,辛,微溫,無毒。療諸賊風,百節痛,諸風濕冷,皮肌苦癢,手足攣痛。
潔古云:獨活,足少陰腎經行經藥也。若與細辛同用,治少陰經頭痛,如神。《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苦。氣厚味薄,沉而升,陰中陽也。治風須用,反能燥濕。經云:風能勝濕,頭暈目眩,非此不能除。
東垣云:獨活治足少陰伏風,而不治太陽。故兩足寒痹,不能動履,非獨活不能治。
羌活 味辛、苦,無毒。治賊風多癢,血癩,手足不遂,口面喎斜,遍身??痹,治一切風,赤目疼痛。
潔古云:羌活治肢節疼痛,手足太陽本經風藥也。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痛,透關利節,又治風濕。《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五:手足太陽引經一,風濕相兼二,去肢節痛三,除癰疽敗血四,治風濕頭痛五也。
東垣云:羌活、獨活、防風,此三味治手足太陽證,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
海藏云:羌活君藥也,非無為之主,乃撥亂反正之主也。故大無不通,小無不入。關節痛非此不治。太陽經頭痛,肢節痛,一身盡痛,非羌活不能除。足太陽、足厥陰、足少陰藥也。與獨活不分。二種,後人用羌活,多用鞭節者;用獨活,多用鬼眼者。羌活則氣雄,獨活則香細。故氣雄者入太陽,香細者入少陰也。錢氏瀉青丸用此者,壬乙同非一治也。或問:治頭痛者何?答曰:巨陽從頭走足,惟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逆而上行。諸陽不得下,故令頭痛也。足太陽、厥陰之藥也。
升麻 味甘、苦,平,微寒,無毒。闢瘟疫瘴氣,頭痛喉痛,口瘡,時氣熱疾,牙根浮爛惡臭,碗豆瘡,口氣疳?。
成聊攝云:《玉函》曰:大熱之氣,寒以取。甚熱之氣,以汗發之。麻黃、升麻之甘,以發浮熱。
潔古云:升麻乃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行經藥也。若補脾胃,非此為引用不能補,若得白芷、蔥白之類,亦能走手陽明、太陰。非此四經,不可用也。能解肌肉間熱,此手足陽明傷風引用之藥也。《主治秘訣》云:氣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手足陽明引經一,升陽氣於至陰之下二,陽明經分頭痛三,去風邪在皮膚及至高之上四也。治脾癉,非升麻梢不能除。
東垣云:主發散陽明經風邪。元氣不足者用此,於陰中以升其陽氣上行也。又云:引蔥白,散手陽明之風邪;引石膏,止足陽明之齒痛。
海藏云:升麻入足陽明。若初病太陽證,便服升麻、葛根,發出陽明經汗或失之過,陽明經燥,太陽經不可解,必傳陽明矣。故投湯不當,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朱氏云:瘀血入里,治衄血吐血者,犀角地黃湯,乃陽明之聖藥也。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味相遠不同,何以代之?蓋以升麻是引地黃及余藥,同入陽明經耳。初病太陽證,服升麻可乎?仲景云:太陽治發汗,若下,治利小便,重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而轉屬陽明病,其害不可勝言。仲景又云:太陽兀兀無汗者,葛根湯發之。若兀兀自汗者,表虛也,不宜用此。朱氏用葛根、升麻者,以表實無汗也。
車前子 味甘、咸,寒,無毒。主氣癃,止痛,利水道,治肝中風熱,衡目赤痛,障翳,腦痛淚出。其葉通五淋,治尿血。
海藏云:能利小便,而不走精氣,與茯苓同功。
木香 味辛,溫,無毒。治九種心疼,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治霍亂吐瀉,心腹疼痛,治心腹一切氣,止痢疾,安胎,健脾消食,及膀胱冷痛,嘔逆翻胃。
潔古云:除肺中滯氣。若療中下焦氣結滯,須用檳榔為使。《主治秘訣》云:氣熱,味辛、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調氣而已。又云:辛,純陽以和胃氣。
東垣云:木香味苦辛,純陽,治腹中氣不轉運,助脾。又云:辛溫,升降滯氣。
海藏云:木香治血氣刺心痛,冷積氣,痃癖癥瘕,腹脹,通行一切氣,安胎健脾,膀胱冷痛,嘔逆反胃,霍亂,吐瀉,九種心疼,痢疾。《本經》云:主氣劣、氣不足,補也。《衍義》云:專泄決胸腹間滯寒冷氣,破也。安胎健脾,補也。除痃癖塊,破也。與本條言補不同,何也?易老以為調氣之劑,不言補也。
丹溪云:木香行肝經氣。火煨用,可實大腸。
薯蕷 味甘,平,溫,無毒。主傷中,補虛羸,益氣力,長肌肉,強筋骨,補五勞七傷,心氣不足,治泄精、健忘。
海藏云:入太陰之藥。潤皮毛之燥,涼而能補,與二門冬同。
東垣云:仲景八味丸用乾山藥者,以其涼而能補也。亦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
丹溪云:山藥屬土而有金與水火,補陽氣。生者能消腫硬。經云虛之所在,邪必湊之,著而不去,其病為實,非腫硬之謂乎。故補其氣則留滯,自不容於不行矣。
薏苡仁 味甘,平,微寒,無毒。主筋急拘攣,風濕痹,除筋骨邪氣不仁,肺痿吐膿血,治乾濕腳氣,治肺癰心胸甲錯。
丹溪云:寒則筋急,熱則筋縮。急因於堅強,縮因於短促。治受濕則弛,弛因於寬長。然寒與熱未嘗不挾濕,三者皆因於濕。然外濕非內濕,有以啟之,不能成致濕之病。蓋因酒面為多,而魚與肉繼以成之。若甘滑陳久,燒炙香辛乾硬之物,皆致濕之因也。戒之慎之。
澤瀉 味甘、咸,寒,無毒。逐膀胱三焦停水,治五淋,宣通水道,長於行水。多服病人眼。
成聊攝云:鹹味湧泄,為陰,澤瀉之咸以泄伏水,滑利竅。
潔古云:除濕之聖藥也。治小便淋瀝,去陰間汗。無此疾者服之,令人目盲。《主治秘訣》云:性寒味鹹,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入腎經一,去舊水養新水二,利小便三,消水腫四也。又云:滲泄止渴。
海藏云:《衍義》言澤瀉之功,尤長於行水。張仲景治水畜煩渴,小便不利,或吐或瀉,五苓散主之。方用澤瀉,故知其用長於行水。《本經》又引扁鵲,云多服病人眼,誠為行去其水。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過接引桂附等非就腎經,別無他意。凡服澤瀉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焉得復實?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本經》云:久服目明。扁鵲云:多服病人眼,何也?易老云:去胞中留垢,以其味鹹能瀉伏水,故去留垢,即腹中陳久積物也。入足太陽少陰經。仲景治太陽中風入里渴者,五苓散主之。
龍膽 味苦,寒,無毒。益肝膽氣,止驚惕,明目,止煩,小兒驚癇。
潔古云:治兩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以柴胡為主,龍膽為使,治眼中之病必用藥也。《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辛。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除濕熱二也,臍以下至足腫痛三也,寒濕腳氣四也。其用與防己同。酒浸,上行及外行。
細辛 味辛,溫,有小毒。主咳逆頭痛,風濕痹痛,溫中下氣,開胸中滯,益肝膽,明目,利九竅,治惡風、頭風,止眼風淚下,除齒痛,治頭面痛,不可缺者也。
成聊攝云:細辛、附子之辛,以溫少陰之經。
潔古云:治少陰經頭痛如神,當少用之,獨活為之使。《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氣厚於味,輕清上浮,而升陽中陰也。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辛熱溫少陰之經,散水寒,治內寒。
東垣云:細辛味大辛,純陽。主手少陰經頭痛。又云:去風頭痛,及皮膚風熱。
海藏云:東垣言細辛治邪在裡之表,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易老云治少陰。苦頭痛,太陽則羌活,少陰則細辛,陽明則白芷,太陰則蒼朮,厥陰則川芎、吳茱萸,少陽則柴胡,用者隨經,不可差也。細辛香味俱細而緩,故入少陰,與獨活頗相類。
藍實
丹溪云:藍屬水而有木,能使散敗之血分歸經絡。
芎藭 味辛,生溫熟寒,無毒。主中風入腦,頭痛,面上遊風。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血。破宿血,養新血,長肉。諸瘡瘍及排膿。
潔古云:補血,治血虛頭疼之聖藥也。治妊婦數月胎動,加當歸,二味各二錢,水二錢,煎至一錢,服之神效。《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苦。氣味厚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手少陽引經一也,諸經所痛二也,助清陽之氣三也,去濕氣在頭四也。
東垣云: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厥陰吳茱萸,少陰細辛,如頂巔痛,去川芎,用加藁本。又云:芎藭味辛,溫,純陽。主中風入腦,頭面風。
海藏云:易老言川芎上行頭角,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皆所用也。入手足厥陰。《衍義》云:頭面風不可缺也,然須以他藥佐之。治單服既久,則走散真氣。既以他藥佐之,又不可久服,中病便已可也。東垣曰:頭痛甚者,加蔓荊子;頂與腦痛,加川芎;頭頂痛者,加藁本;諸經頭痛者,加細辛。治有熱者不能治,別有清空之劑能緣諸經頭痛,並用此四物。
丹溪云:芎久服能致暴亡,以其辛溫也。辛甘發散之過歟?《局方》以沉、檀、腦、麝等諸香作湯,較之芎辛散之禍,孰為輕重?請試思之。
黃連 味苦,寒,無毒。主熱氣目痛,皆傷淚出,明目,腹痛,止煩渴,益膽,殺小兒疳蟲,點赤眼昏痛,鎮肝,治驚悸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並瘡疥、盜汗。
成聊攝云:苦入心,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以導瀉心下之虛熱。又云:上熱者泄之以苦,黃連之苦以降陽。又云: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檗之苦以安蛔。
潔古云: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煩躁噁心,鬱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味苦,氣味俱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瀉心熱一也,去中焦火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赤眼暴發五也。酒炒則上行。又云:去中焦濕與熱,用黃連瀉心火故也。眼痛不可忍者,用黃連、當歸根,酒浸煎服。宿食不消者,用黃連、枳實。
海藏云:入手少陰經。性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雖然,瀉心其實瀉脾也。為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凡治血病,防風為上使,黃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也。一方令小兒終身不發癍瘡,煎黃連一口,兒初生未出聲時,灌之,大驗。已出聲時灌之者,癍雖發亦輕。古方以黃連為治痢之最。《衍義》云:治痢兒有微血,不可執以黃連為苦燥用之,虛者必致危困。若氣實初病,熱多血痢者,則宜用之。
丹溪云:以薑汁炒黃連,辛散沖熱有功。
黃耆 味甘,微溫,無毒。主癰疽,排膿止痛,內托補虛,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主虛喘,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產前後一切病,月候不勻,消渴骨蒸。
潔古云: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肺中火,脈弦,自汗,善治脾胃虛弱,瘡瘍,血脈不行。內托陰證瘡瘍,必用之藥也。《主治秘訣》云:性溫,味甘,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去肌熱三也,瘡瘍排膿止痛四也,壯脾胃五也。去諸經之痛,除虛熱,止盜汗。
東垣云:補五臟諸虛不足,瀉陰火。無汗則發之,有汗則止之。又云:護周身皮毛間腠理虛,及活血脈生血,乃瘡家聖藥也。又能補表之元氣虛弱,通和陽氣,泄火邪也。
海藏云:黃耆有白水耆、木耆,功用皆同。惟木耆莖短而理橫,折之如綿,皮黃褐色,肉內白色,謂之綿黃耆。若但堅脆,味苦者,謂之苜蓿根。世人以苜宿根代之,呼為土黃耆。但味苦能令人瘦;特味甘者,能令人肥也。頗能亂真,用者宜審。其治氣虛盜汗並自汗,即皮表之藥。又治皮膚痛,則表藥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又為中州藥也。又治傷寒尺脈不至,又補腎藏之元氣,以為里藥,乃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藥也。《圖經》言:河東者,沁州綿上是也,故謂之綿耆。味甘如蜜,兼體骨柔軟如綿。世以為如綿者為綿黃耆,非也。別說云:黃耆本出綿上者為良,蓋以地產為綿。治以柔韌如綿為綿,而偽者亦柔韌,但當以堅脆甘苦為別也。《衍義》云:黃耆、防風,世多相須而用。東垣云:黃耆、人參、甘草,此三味退熱之聖藥也。《靈樞》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黃耆既補三焦,實衛氣,與桂同,特益氣異爾。然亦在乎佐使。桂則通血脈,亦能破血,而實衛氣,通內實外者歟。桂以通血言,則耆為實氣也。入手少陽、足太陰、足少陰、命門之劑。
肉蓯蓉 味甘、酸,溫,無毒。主勞傷,補中,除莖中痛,強陰益精。
海藏云:命門相火不足,以此補之。
丹溪云:屬土而有水與火,能峻補精血。驟多用之,則反滑大腸。
鎖陽
丹溪云:味甘可啖,煮粥彌佳。補陰氣,治虛而大便燥結者。虛而大便不燥結者勿用。可代蓯蓉用。
防風
潔古云:療風通用,瀉肺實如神。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又為去濕藥之使,風能勝濕故也。誤服瀉人上焦元氣。《主治秘訣》云:味甘,純陽,手足太陽經之本藥。又云:防風,甘、辛,溫散經絡中留濕。
東垣云:防風,辛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凡瘡在胸膈已上,雖無手足太陽證,亦當用之,為能散結,去上部風。病人身體拘急者,風也。諸瘡見此證者,亦須用之。若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乃手足太陽證,正當用之。又云:防風能制黃耆,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又云:防風盡治一身之痛,乃卒伍卑賤之職,聽令而行,隨所引而至,乃風藥中之調劑也。雖與黃耆相制,乃相畏相使者也。又云:防風身去人身半已上風邪,梢去人身半已下風邪。主治諸風。
丹溪云: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為多;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昔王太后病風不能言,而脈沉,其事急。若以有形之湯藥,則緩不急事,乃造防風黃耆湯數斛,置於床下,氣如煙霧,使口鼻皆受,其夕便得語。藥力薰蒸,其效如此。善醫者宜取法焉。
五味子
成聊攝云:《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而安肺。
潔古云:五味子,大益五臟氣。孫真人曰: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之氣。遇季夏之間,令人困乏無力,無氣以動,與黃耆、人參、麥門冬,少加黃檗,銼,煎湯服之,使人精神、精氣兩足,筋力湧出。生用。
東垣云:五味子,味酸,溫。主咳逆上氣,明目,暖水藏,治勞傷羸瘦,補不足。又云:收肺氣,補氣不足。酸以收逆氣。肺寒氣逆,則此藥與乾薑同用治之。又云:性溫,味酸,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六:收散氣一也,止嗽二也,補元氣不足三也,止瀉痢四也,生津液五也,止渴六也。
海藏云:仲景八味丸用此,述類形象為腎氣丸。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故入手太陰、足少陰也。
丹溪云:五味子屬水而有木與金,大能收肺氣,宜其有補腎之功。收肺氣非除熱乎?補腎非暖水藏乎?食之多致虛熱者,蓋收補之驟也。《衍義》何惑之有?又云:火熱嗽,必用之。
茵陳蒿
成聊攝云: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茵陳、梔子之苦寒,以逐胃燥。
海藏云:入足陽明經。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黃也;梔子檗皮湯,治燥黃也。如苗澇則濕黃,苗旱則燥黃;濕則瀉之,燥則潤之可也。此二藥治陽黃也。韓祗和、李思訓治陰黃,茵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佐以大黃、附子,各隨寒熱也。
東垣云:茵陳味甘,陰中微陽,治傷寒發黃。
沙參
海藏云:沙參,厥陰經本經之藥。
王不留行
潔古云:苦甘,陽中陰也。下乳引導用之,利血脈。
東垣云:王不留行,主金瘡,止血,乳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