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3个月前 作者: 许宏
四逆湯(五十七)
治下利清穀,三陰厥逆,惡寒,脈沉而微者,此方主之。此乃溫經救陽之峻藥也。
附子(生,一枚)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病在於表之陽者,葛根湯、麻黃湯可汗之;病在於表之陰者,桂枝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可汗之。病在於里之陽者,大小水氣揚、大柴胡湯皆可下之;病在於里之陰者,四逆湯、白通湯、真武湯皆可溫之。今此四逆湯,乃治病在於里之陰者用也。且下利淆谷,脈沉無熱;四肢厥逆,脈微;陽氣肉虛,惡寒脈弱;大吐、大下,元氣內脫;若此諳證,但是脈息沉遲微澀,虛脫不飲水者,皆屬於陰也。必以附子為君,以溫經濟陽。以乾薑為臣,輔佐之。甘草為佐為使,以調和二藥而散其寒也。《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又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乃附子之熱、乾薑之辛、甘草之甘是也。
四逆湯證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以四逆湯主之。
大汗出,熱不止,內拘急,四肢疼,反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吐利,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吐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此屬四逆湯。
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宜四逆湯。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裹;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裹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四逆加人參湯(五十八)
治霍亂,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此方主之。
四逆湯加人參一兩。
右如法。
湯議
議曰:霍亂後,尚惡寒而脈微,又複利者,陽虛陰盛也。若利止,則津液內竭,故云亡血。與四逆湯以溫經復陽,加人參以生津液也。
當歸四逆渴(五十九)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此方主之。
當歸 桂枝 細辛 白芍藥(各三兩) 甘草 通草(各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陰血內虛,則不能榮於脈;陽氣外虛,則不能溫於四末,故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也。故用當歸為君,以補血。以芍藥為臣,輔之而養營氣。以桂枝、細辛之辛,以散寒溫氣為佐。以大棗、甘草之甘為使,而益其中,補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脈道與厥也。
當歸四逆加茱薑湯(六十)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其人內有久寒者。
當歸四逆湯中加吳茱萸三雨,生薑八兩。
右如法。
湯議
議曰: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溫四末。脈細欲絕者,陰血內虛,不榮於脈。故與當歸四逆湯,以養血固陽。若內有久寒之證者,加茱萸以散寒,生薑以溫經行陽氣也。
四逆加豬膽汁湯(六十一)
治吐已利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脈微欲絕者。
四逆渴中加豬膽汁半合。
右如法。
湯議
議曰:霍亂病,吐已利止,津液必內竭,則不當汗出,令又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乃陽氣大虛也,陰氣獨盛也。若純與陽藥,恐為陰氣格拒,或嘔躁不能下咽,故加豬膽汁之苦,入通心氣,而和肝膽,平陰陽,無使格拒也。《內經》曰,微者逆之,甚者徒之,此之謂也。
通脈四逆渴(六十二)
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生( 乾薑(三兩) 甘草(炙,二兩)
此即四逆湯加乾薑一兩半。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服。
加減法
面赤色者,加蔥九莖。(味辛能通陽也。)
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二兩。(能安中補血,行榮止痛。)
嘔者,加生薑二兩。(生薑之辛,能止嘔散氣。)
咽痛者,加桔梗一兩。(能利嚥下氣。)
利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二兩。(利止脈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參益氣行血。)
湯議
議曰:下利清穀,手足厥逆,服微欲絕,為裡寒也。身熱不惡寒,面色赤,為外熱。此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不能相通,故用四逆渴中加乾薑,以通內外之陽氣也。
茯苓四逆渴(六十三)
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方主之。
附子(生,一枚)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茯苓(六兩)
此即四逆渴中加人參、茯苓也。右如法。
湯議
議曰:發汗若下之,病當解,若不解,發汗外虛陽氣,後若下之,內虛陰氣,陰陽俱虛,邪獨不解,故生煩躁也。與四逆湯以復陽氣,加人參、茯苓以復陰氣也。
疑問
問曰:四逆湯加減者共七方,皆用乾薑、附子為主,獨當歸四逆湯皆不用薑、附何也?
答曰:諸四逆湯中用薑、附者,皆治其陽虛陰盛之證,獨當歸四逆湯治陰血虛微,手足厥寒,脈微欲絕者,故用當歸為主,不用薑、附,此乃自陽而傳陰厥逆者之用也。
白通湯(六十四)
治少陰病下利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生) 乾薑(一兩) 蔥白(四莖)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者,腎水也。若脈沉微,下利無熱證者,乃少陰客寒,不能制腎水,故自利也。以附子為君,溫經散寒。加乾薑之辛熱,溫中益陽。加蔥白之辛,而通陽氣也。以此三味之劑,而治下利,若非內寒陰盛者,不可用也。
白通加豬膽汁湯(六十五)
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而煩者,此方主之。服湯已,脈暴出者死,脈微續者生。
白通渴中加豬膽汁一合、童便五合。
右如法,湯成,內豬膽汁、童便,和令相得,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服之利當止。若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乃寒氣太甚,內為格拒,使陽氣逆亂也。故加豬膽汁、童便二物,以和其陰。《內經》曰:逆而徒之,則格拒解也。
附子湯(六十六)
治少陰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宜此方主之。
附子(二枚) 芍藥 茯苓(各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之氣,上通於舌下,若有熱,則口燥舌乾而渴。口中和者,是無熟也。背為陽,陽虛陰盛,則背惡寒也。經曰:背惡寒者,發於陰也。當灸之,宜灸背俞。與附湯服之,以附子為君,溫經散寒。茯苓為臣,而泄水寒之氣。以白朮、芍藥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參為使,而補其陽,以益其無氣而散其陰邪也。
乾薑附子湯(六十七</a>)
治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則安靜,不渴不嘔,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此方主之。
附子(生,一枚) 乾薑(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大汗則表虛,大下則裡虛,既汗又下,表裡皆虛。陽主於晝,則陽虛不能勝邪,正邪交爭,故晝日煩躁不得眠。陰主於夜,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故用附子為君,以溫經復陽。乾薑為臣佐,以輔之也。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此湯是也。
朮附湯(六十八)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此方主之。
桂枝附子湯中除桂枝,加白朮四兩。
右如前法。
湯議
議曰:此方即桂枝附子湯中之法用也。已議在前,十九條中詳矣。若其人大便難,小便自利者,此為風濕之證,故就本方中去桂枝,加白朮主之,以治其濕也。考之《金匱》方中,止名朮附湯,此以正之。
真武湯(六十九)
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自利,或嘔者,此方主之。
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炮) 茯苓 芍藥(各三兩) 白朮(二兩) 生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五升,去渣,溫服。加減見後。
湯議
議曰:少陰者腎也,真武者北方之正氣也。腎氣內虛,不能制水,故以此方主之。其病腹痛者,寒濕內勝也。四肢沉重疼痛者,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又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者,水氣在中也。故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二者入脾走腎,逐水祛濕。以芍藥為佐,而益脾氣。以附子、生薑之辛為使,溫經而散寒也。又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為真氣內虛而亡其陽,亦用此湯正氣溫經,而復其陽也。
加減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氣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水寒相搏則咳,細辛、乾薑之辛,以散少陰之水寒也。)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氣逆則嘔,附子補氣故去之,生薑散氣故加之。嘔家聖藥是生薑也,故此多用。)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三兩。(芍藥酸能泄氣故去之,乾薑辛能散氣故加之。)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小便利者,則無伏水,故去茯苓之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