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用藥發明
3个月前 作者: 王宗显
藥本五味歌
酸為木化氣本溫,能收能澀利肝經。
苦為火化氣終熱,能燥能堅心臟丁。
甘始土生氣化溫,能開緩摻從脾行。
辛自金生氣帶燥,能開潤瀉通肺竅。
咸從水化氣生寒,下走軟堅足腎道。
淡味方為五行本,運用須知造化要。
引經報使藥歌
小腸膀胱屬太陽,藁本羌活是本鄉。
三焦膽與肝胞絡,少陽厥陰柴胡強。
大腸陽明並足胃,葛根白芷升麻當。
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
脾經少與肺部異,升麻兼之白芍詳。
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
通經用此藥為使,豈能有病到膏肓。
六陳歌
枳殼陳皮半夏齊,麻黃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藥直陳久,入藥方知奏效奇。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逐一從頭說與聽。
人參沙參與芍藥,玄參紫參及細辛。
苦參丹參共八味,一見黎蘆便殺人。
白及白斂並半夏,瓜蔞貝母五般真。
莫見烏頭與烏喙,逢之一反疾如神。
大戟芫花兼海藻。卻與甘遂四般並。
若遇甘草同煎服,縱有良醫活不成。
外有六般相反物,切須避忌認之真。
蜜蠟莫與蔥相見,藜蘆勿使酒來侵。
石決明休見雲母,犯了之時禍不輕。
又捷徑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斂及攻烏。
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九畏歌
硫黃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荊三稜。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服藥禁歌
蚖斑水蛭及虹蟲,烏頭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銀並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
三稜芫花代赭麝,大戟蟬蛻黃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與通草,瞿麥乾薑桃仁通。
硇砂乾漆蟹爪甲,地膽茅根都失中。
炮製藥歌
芫花本利水,非醋不能通。
綠豆本解毒,帶殼不見功。
草果消膨效,連殼反脹胸。
黑醜生利水,遠志苗毒逢。
蒲黃生通血,熟補血運通。
地榆醫血藥,連梢不住紅。
陳皮專理氣,留白補胃中。
附子救陰藥,生用走皮風。
草烏解風痹,生用使人蒙。
人言燒過用,諸石火□紅。
入醋能為末,制度必須工。
川芎炒去油,生用氣痹痛。
炮爁常依法,方能奪化工。
吳文:正公序《醫方大成》曰:以一藥治一病者,本草也;以數藥治一症者,醫方也。醫方祖於本草而其合數藥為一方也,大抵處方要在合宜而用,不可務取品味數多,過制越此,反為不效矣。
藥象主治五臟法
春肝苦急,甘以緩之甘草,散以辛者川芎,補以辛者細辛,瀉以酸者白芍藥。
夏心苦緩,酸以收之五味子,心欲耎以咸者芒硝。補以咸者澤瀉,甘者人參、甘草、黃耆。
土脾苦溫,苦以燥之白朮,脾欲緩者甘草、補者人參,瀉者黃連。
秋肺苦氣上逆,苦以瀉之黃芩,肺欲酸以收者白芍藥,補以酸者五味子,瀉以辛者桑白皮。
冬腎苦燥,辛以潤之黃柏、知母,腎欲堅以苦者知母,補以苦者黃柏,瀉以咸者澤瀉。
用藥身梢論
凡藥根在土中者,中半已上氣脈上行,以生苗者為根;中半已下氣脈下行,以入土者為梢。病在中焦者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經云:根升梢降也。大凡用藥以頭身梢分為上中下。病在人身半已上者,天之陽也,用頭;在中焦者用身。在人身半已下者,地之陰也,用梢。述類象形者也。
用藥丸散論
仲景曰:銼如麻豆大與?咀同意。夫?咀者,古之制也。古無鐵刃,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於腹中則易升易散也。此所謂?咀也。今人以刃器銼如麻豆大,此?咀之易成也。若一概為細末,不分清濁矣。經云: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果何謂也?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是也。?咀之法,取汁情易循行經絡故也。若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濕加生薑煎,補元氣以大棗煎,發散風寒以蔥白煎,去膈上病以蜜煎。散者,細末也。不循經絡,止去膈上病及臟腑之病。氣味厚者,煎服去滓,但服百丸者去下部之疾。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則極小。稠糊面丸者,取其遲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丸者,取其收散之意也。用半夏、南星或去濕者,以生薑汁煮糊為丸制其毒也。稀糊丸者,取其易化也。水浸一宿,炊餅為丸及滴水為丸者,皆取易化也。煉蜜為丸者,取其遲化而氣循經絡也。用蠟為九者,取其難化而旋施功也。大抵湯者,蕩也,去久病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其病,用藥舒緩而治之也。
類集古方歌訣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兒。
發熱惡寒身體痛,須知一服汗淋漓。
桂枝湯內藥三般,芍藥甘草一處攢。
若把二方相合用,方名各半治傷寒。
十神湯內紫蘇多,甘草陳皮香附科。
乾葛升麻並芍藥,川芎白芷麻黃和。
香蘇散內紫蘇最,香附陳皮甘草革。
本方只此四味全,加上麻黃芎芷桂。
大青龍湯桂麻黃,甘草杏仁石膏藏。
棗子生薑煎熱服,惡寒無汗又為良。
升麻葛根湯四味,攢上芍藥甘草是。
傷寒發熱與頭疼,汗出惡寒風熱治。
人參敗毒散桔梗,甘草川芎茯苓等。
枳殼前胡羌獨活,柴胡十味性涼冷。
小柴胡湯只五般,半夏人參一處攢。
更有黃芩與甘草,生薑棗子水同煎。
大柴胡湯用大黃,半夏枳殼此為良。
更有黃芩赤芍藥,薑棗煎來利大腸。
五苓散內用豬苓,白朮茯苓澤瀉停。
肉桂用之多與少,白水煎來止渴行。
四逆湯中姜一兩,生附減半去皮尖。
二兩甘草水煎服,厥而下利用之痊。
理中甘草用於姜,白朮人參是泛常。
若是內中加附子,更名附子理中湯。
小建中湯芍藥三,生薑附子一分參。
更得桂枝加兩半,膠飴大棗治傷寒。
瓜蒂散中赤小豆,二味勻平有傳授。
豆豉一合水同煎,吐去膈痰須此救。
小承氣湯三件藥,枳實大黃並厚朴。
結胸譫語大使堅,每貼五錢煎沸服。
大承氣湯用朴硝,大黃等分不須饒。
厚朴倍加並枳殼,通腸利便有功勞。
桃仁承氣五般奇,甘草硝黃並桂枝。
血症發黃並血竭,熱泄亂語總相宜。
黃連解毒湯四味,黃柏黃芩梔子是。
退黃敗毒又除煩,熱血便紅皆可治。
白虎湯中用石膏,甘草知母本方抄。
人參亦有加之用,熱渴虛煩用米熬。
竹葉石膏湯用參,門冬半夏更加臨。
甘草生薑兼用米,虛煩自利熱家尋。
真武湯中芍藥魁,茯苓白朮甘草隨。
附子炮來加減用,生薑五片總相宜。
茵陳蒿湯只一味,濃煎退疸去身黃。
梔子柏皮兼可用,五苓加上又為良。
防風通聖將軍芍,薄荷歸芎草朴硝。
白朮梔翹芩桔梗,麻黃荊芥滑石膏。
上加菊花、藿香、砂仁,減麻黃、朴硝名仙術芎散。加益元散名雙解散。
烏藥順氣陳皮姜,枳殼姜蠶芎芷詳。
甘草麻黃兼桔梗,中風先服最為良。
小續命湯防己桂,杏仁黃芩芍藥配。
參芎甘草與麻黃,防風附子一處會。
排風白朮桂苓芎,杏芍甘麻與防風。
獨活當歸白蘇佐,稀涎治搐有良功。
星香散內炮南星,更有木香生用靈。
若是加添為附子,方名改換作三生。
五積白芷陳皮樸,桔梗枳殼川芎芍。
甘草茯苓蒼朮歸,半夏桂姜麻黃著。
香薷散內藥三般,厚朴還將扁豆參。
更入黃連為妙絕,和中祛暑最相安。
六和半夏縮砂仁,杏仁參草扁豆停。
木瓜赤茯藿香葉,香茹厚朴治瀉頻。
滲濕湯中白朮先,丁香蒼朮茯苓兼。
甘草陳皮皆等分,乾薑加上濕皆痊。
除濕湯中用霍香,陳皮厚朴術名蒼。
白朮茯苓並半夏,入些甘草在中央。
清脾湯里有柴胡,半夏黃芩草果咀。
白朮茯苓加厚朴,青皮甘草棗姜扶。
平胃散中四般藥,蒼朮陳皮並厚朴。
更加甘草和脾胃,薑棗煎來調治瘧。
真人養臟粟殼參,訶子當歸肉蔻真。
白朮木香並芍藥,乾薑肉桂不須尋。
參蘇飲內有陳皮,桔梗前胡半夏宜。
乾葛茯苓甘草聚,木香枳殼總堪題。
蘇沉九寶薄荷陳,桑桂麻黃蘇杏仁。
大腹皮同甘草入,諸般咳嗽效如神。
金沸草湯用麻黃,甘草芍藥荊芥良。
更有前胡並半夏,七般煎服用生薑。
桔梗湯中用防杞,百合貝母瓜蔞子。
甘節參歸杏苡仁,桑白黃耆桔梗使。
藿香正氣用紫蘇,大腹陳皮桔梗咀。
甘草茯苓半夏曲,厚朴白芷棗姜扶。
八正車前與瞿麥,萹蓄滑石山梔仁。
大黃木通入甘草,熱淋逢之效若神。
木香流氣藿香蓬,參朮甘果檳瓜通。
夏樸青丁陳蘇腹,茯蒲桂芷麥香冬。
十全大補有人參,肉桂川芎地黃蒸。
芍藥茯苓並白朮,黃連甘草當歸停。
黃耆建中湯肉桂,甘草芍藥同此類。
諸虛不足通用之,大生血氣養榮衛。
分心氣飲木通桂,赤芍茯苓半夏配。
甘草大腹青陳皮,桑白羌活紫蘇對。
手拈散用延胡索,沒藥甘草五靈脂。
每服三錢溫酒下,心脾氣痛總能醫。
雞舌香散有良薑,赤芍肉桂香附良。
天台烏藥同甘草,入鹽些小點煎湯。
川芎茶調散薄荷,白芷防風甘草和。
更有細辛羌活等,荊芥同煎用者多。
如聖散中香白芷,川芎防風細辛使。
雄黃草烏兩頭尖,熱酒調之忌油膩。
消風散用荊芥參,甘草陳皮白茯苓。
姜蠶芎與防風藿,蟬退厚朴羌活停。
獨活寄生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參。
秦艽地黃桂芍草,防風當歸芎茯苓。
對金飲子先厚朴,蒼朮甘草陳皮著。
加上草果又為良,薑棗煎來調治瘧。
七氣湯中半夏多,桂心厚朴紫蘇銼。
芍藥茯苓陳皮入,人參八味棗姜和。
洗肝散內薄荷葉,當歸羌活山梔仁。
大黃防風甘草等,川芎治眼效如神。
人參款花膏紫苑,桑白五味子同選。
煉蜜丸如芡實大,食後薑湯漫漫咽。
消風百解荊芥芷,陳皮麻黃蒼朮比。
甘草攢煎蔥與姜,頭疼發熱咳嗽使。
款冬花散知母先,桑白麻黃阿膠黏。
杏仁貝母並半夏,甘草?咀入姜煎。
補中益氣黃耆參,甘草白朮當歸身。
柴胡升麻陳皮當,形勞虛損喘皆靈。
升陽散火用升麻,甘草人參芍藥加。
更得柴胡羌獨活,防風共入總堪誇。
五膈寬中厚朴尋,青陳皮與木香臨。
再將香附砂仁聚,白蔻丁香八味靈。
喉痹拔萃桔梗湯,甘草連翹薄荷涼。
梔子黃芩通六味,更加竹葉又為良。
當歸和血散槐花,青皮荊芥穗升麻。
川芎白朮地黃熟,腸癖溫毒用之佳。
參苓白朮薏苡仁,甘草蓮肉山藥停。
桔梗扁豆砂仁用,棗姜虛熱瀉皆寧。
四物龍膽湯地黃,川芎芍藥當歸良。
防風防己草龍膽,眼疼食後水煎嘗。
局方四七湯理氣,茯苓半夏厚朴多。
紫蘇葉與生薑煮,喘急兼將中脘和。
發明半夏溫肺湯,細辛桂心旋覆花。
甘草陳皮參桔梗,芍藥茯苓赤者良。
蘇子降氣湯半夏,甘草前胡肉桂咀。
當歸厚朴陳皮等,薑棗同煎痰喘舒。
獨活散內川芎尋,羌活荊防薄荷成。
生地黃兼細辛使,煎來漱咽治牙齦。
皂角升麻湯白芷,防風川芎白附子。
甘草羌活與黃芩,風熱牙疼皆可使。
洗心散用麻大黃,白朮當歸芍藥涼。
荊芥穗同甘草等,薄荷加上水煎湯。
涼隔連翹梔子仁,大黃甘草朴硝芩。
竹葉薄荷加蜜煮,諸般積熱效如神。
清心蓮子飲黃芩,甘草車前白茯苓。
麥門地骨參耆使,下虛上盛治諸淋。
茯苓補心前胡參,紫蘇半夏當歸身。
甘草陳皮川芎芍,地黃熟用棗姜親。
延胡索散蓬莪朮,當歸酒浸共三稜。
月水不調紅花使,更兼童便酒煎行。
八珍湯最順陰陽,滋榮養血此為良。
四物湯同四君子,一枚棗子伴生薑。
四物成氣加朴硝,此為玉燭散名標。
涼膈添歸同四物,名為三和散同條。
三分散用小柴胡,四物四非子同咀。
產後傷寒並痢者,依方取效似神扶。
雙和散桂甘草芍,黃耆參歸熟地黃。
薑棗煎來補氣血,虛勞少力也堪嘗。
升陽益胃參朮耆,黃連夏茯草陳皮。
澤瀉防風羌獨活,柴胡白芍也堪題。
調中益氣桔升麻,甘草柴胡蒼朮加。
黃耆木香參八味,從前選用也堪誇。
炙甘草湯參阿膠,麥門生薑大棗饒。
生地黃麻子仁桂,入些酒煮治虛勞。
升陽補氣湯升麻,澤瀉防風白芍誇。
厚朴柴胡羌獨活,甘草地黃生用佳。
紺珠正氣天香湯,天台烏藥與乾薑。
香附陳皮紫蘇葉,婦入得此是奇方。
桂核桃仁生地黃,芍藥甘草半夏良。
經脈不通繞臍痛,煎加薑棗莫商量。
益胃散薑黃澤瀉,乾薑砂仁益智仁。
白蔻黃耆參厚朴,陳皮通用十分靈。
加減惺惺散術湯,荊防芎芷細辛羌。
甘草當歸天花粉,赤芍薄荷桔梗良。
益胃升陽當歸身,參朮芩耆曲炒陳。
甘草升麻柴胡使,秋間服者去黃芩。
上加芍藥,治婦人經候不調,或血脫後脈弱,食少,水泄,一日二三行作痛。
訂補得效諸方歌
九味羌活湯防風,黃芩白芷與川芎。
乾葛生地細辛草,煎法還加薑棗蔥。
大羌活湯即九味,已獨知連術相助。
一十四般白水煎,兩感風寒須此治。
小青龍湯治喘嗽,薑桂麻黃細辛湊。
半夏五味芍藥甘,心胸水氣自然透。
資壽解語附子風,天麻酸棗桂羊充。
甘草羌活次第入,竹瀝多湊亦收功。
大秦艽湯羌獨活。芎芷甘辛兩地黃。
歸芍芩苓防白朮,石膏十六味平良。
羌活愈風草參耆,防風蔓細枳艽皮。
麻菊薄荷枸獨芷,芎歸杜仲柴前知。
生熟地黃半樸桂,芩苓芍術杞膏依。
萬寶回春湯甚奇,甘麻芩杞杏仁依。
生地熟地芎歸芍,黑附香附沉半皮。
茯神參朮防風桂,烏藥川烏薑黃耆。
三五七散出茱萸,姜附細辛防茯咀。
每取二錢溫酒下,風寒入腦致陽虛。
山茱萸散甘菊花,人參山藥茯苓遮。
川芎六味各五錢。洽眩暈轉實堪誇。
羌活散麻藁升耆,黃柏芩連與芎歸。
細蔓紅花蒼朮半,尖頂項痛即時移。
升麻胃風葛芷蒼,柴藁蔓歸草蔻羌。
甘柏麻黃薑棗煮,能消面腫與牙眶。
加味羌活菊花散,木賊芩芎荊芥草。
薄荷歸尾連防風,芍藥蔓荊草決好。
川芎石膏散歸術,芩梔大黃寒水石。
滑菊荊參草梗砂,防風薄荷翹煎食。
還睛散用白蒺藜,草決木賊與山梔。
防風蟬退青葙子,為末門冬湯下之。
蟬花散亦還睛散,加上荊芥草花膽。
蔓蜜芎菊各均平,茶清調下昏醫展。
補陽八物除川芎,澤瀉陳柴防桂同。
知母黃耆羌獨活,空心煎服奏奇功。
犀角升麻湯白芷,防風川芎白附子。
甘草羌活與黃芩,用熱牙疼皆可使。
獨活散內用川芎,羌活荊防薄荷同。
生地黃兼細辛使,煎來漱咽牙齦風。
甘露兩地山茵陳,天麥枇杷枳殼芩。
石甘等分煎之用,男婦咽牙客熱靈。
通氣防風羌獨君,寞本荊芎甘五分。
郁加升柴寒蒼柏,太陽脊強痛堪均。
活絡湯用羌獨活,芎歸白朮甘草雜。
姜煎一盞不拘時,風濕臂痛便除脫。
舒經湯中薑黃用,歸草桐術切碎共。
赤芍羌活又少些,沉香磨服治諸痛。
五痹湯中白朮羌,薑黃防己二錢足。
甘草一錢姜同煎,筋緩皮頑堪再續。
三痹湯即寄生湯,黃耆續斷合成方。
一切風痹拘攣疾,煎服為丸任意嘗。
黃耆湯治渾身淋,蔓草桔參芍藥邏。
臨臥水煎還滾服,大熱三分黃柏加。
補氣湯黃耆白芍,甘草澤瀉陳皮搏。
水煎能治皮膚麻,兼醫眼目多昏錯。
正氣散名不換金。蒼陳樸半藿甘真。
汗多去蒼加白朮,份濕須加白茯苓。
神朮散用五兩蒼,芎芷細辛藁本羌。
甘草六件各一兩,風寒泄痢總相當。
人參清肺飲烏梅,知母地骨桑皮培。
阿杏桔梗甘瞿粟,加蜜澄清效若追。
二陳湯內有陳皮,白茯苓兼甘草齊。
半夏還將白水泡,久年痰嗽用皆宜。
洗肺散用天麥門,半夏黃芩與杏仁。
甘草五味姜煎服,咳嗽痰升效最靈。
貝母散中桑白皮,款冬花與杏仁知。
五味甘草姜煎熟,火嗽日久服無時。
款冬花散知母先,桑葉麻黃阿膠黏。
杏仁貝母並半夏,甘草?咀入姜煎。
木瓜湯用吳茱萸,茴香甘草蘇鹽扶。
再研生蒜塗腳底,不慮昏危人腹俞。
蟠蔥散用玄胡索,桂姜蒼朮甘砂搏。
梭莪青丁白茯檳,蔥煎熱服見歡樂。
十味香茹有四君,木瓜扁豆樸相均。
加上黃耆連最妙,和脾消暑有功勳。
清暑益氣草參耆,麥冬五味青陳皮。
浮瀉升麻蒼白朮,神麯葛柏與當歸。
人參養胃術苓甘,陳半樸果藿梅堪。
能醫外感停痰食,寒瘧尤當早服安。
芎歸鱉甲散茯苓,芍藥半夏橘紅青。
熱加柴胡寒草果,烏梅薑棗畏勞形。
導滯湯歸芩連桂,大黃檳木甘草萃。
赤加甘草白加姜,胃弱去黃加朮配。
地黃湯中白芍藥,黃柏地偷白朮約。
腹痛還須枳樸佳,滑石加上見安樂。
衛生湯即六君子,加上山藥米仁子。
澤瀉黃連各等分,虛痰火瀉方稱此。
一清飲子赤茯苓,芎草桑皮柴胡並。
生薑棗子煎來服,黃疸發熱效如神。
五皮散方亦甚奇,大腹桑根固用皮。
茯苓姜桔俱等分,能救渾身沒指危。
赤小豆湯用豬苓,桑皮防已連翹仁。
澤汙當歸商陸芍,熱甚再加犀角神。
平肝飲子用防歸,枳梗川芎木桂枝。
楝參橘芍檳甘草,腹脅妨暈嘔脹醫。
萆薢分清飲菖蒲,茯苓甘草天台烏。
益智仁等鹽煎服,通心氣止精濁余。
蒼朮復煎散紅花,黃柏柴胡川升麻。
藁本澤汙羌白朮,腦項背膝腰痛佳。
補腎湯即四君子,加耆附陳羌木瓜。
甘草子蘇川芎少,寒疝泄瀉用之佳。
白蔥散即四物湯,枳樸莪梭茯桂姜。
參楝麴櫱青茴木。蔥鹽煎治冷膀胱。
聚香飲子乳沉丁,木檀藿香葉共成。
胡索薑黃烏梗桂,甘草姜煎疝氣寧。
烏附通氣四苓散,加歸芍橘香楂草。
不問疝氣久與新,風寒暑溫氣皆掃。
檳蘇散內香蘇多,甘陳檳瓜一半和。
薑蔥煎服治腳氣,風濕疏通效莫過。
左經湯麻桂苓殼,柴半甘加羌防樸。
姜芩小草杞麥冬,對症加減旋斟酌。
大腹皮散宣木瓜,蘇葉子同蘿蔔佳。
沉香烏藥檳榔桔,枳殼桑皮荊芥花。
烏藥平氣茯神甘,參朮芎歸木芷含。
五味蘇子皆等分,姜煎腳氣悉皆堪。
當歸拈痛羌茵陳,草芩升葛苦參人。
蒼白朮防豬澤瀉,茯苓知母去查塵。
活燥潤血生津飲,天麥門冬五味井。
瓜仁麻子草當歸,地黃生熱天花引。
錢氏白朮散參苓,甘草葛根五味寧。
藿香木香柴枳殼,中消善谷十分靈。
滋陰降火古方稀,四物湯中加柏知。
甘草陳皮並白朮,天麥門冬遠志依。
人中白散生甘草,青黛黃柏如金寶。
為末童便調二錢,丹溪治火方真巧。
枳殼煮散防風芎,乾葛細辛甘梗充。
姜煎一盞空心服,脅疼氣痛盡能攻。
枇杷葉散香茹君,麥門陳皮厚朴分。
丁瓜甘與茅根和,暑毒攻心吐血欣。
歸脾湯歸龍眼肉,酸棗遠志參耆朮。
茯神木香甘草姜,憂思多度真宜服。
安胎飲內陳皮芩,歸芍人參甘草平。
蘇葉砂仁生地人,川芎白朮任煎吞。
達生散用蘇莖葉,大腹甘草芩術切。
歸芍參陳黃楊腦,蔥煎宜服在九月。
催生五積加烏附,星香膠杏酒調助。
冬月破水後最宜,不問生死胎俱墮。
牛膝湯治胎中死,瞿麥滑石冬葵子。
赤小當歸與木通,水煎一服見歡喜。
三分散用小柴胡,四物四君子同咀。
產後傷寒並痢者,依方取效似神扶。
三之一湯有柴胡,半夏人參一處咀。
四物更加芩炒入,諸般產後效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