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真戒說

3个月前 作者: 王常月
    余觀戒者於三教典籍。旨本一也。喚是道教。恰是儒規。喚為道法。即是王法。人能受持者。非僅欲人盡心盡性。抑且欲人知命知天。出世於入世之中。達身於省身之內。實有佐於王化。繩人於眾善也。法中之戒。即正心誠意之學。戒中之法。即治國齊家之化。不過欲人循文歸正。借此知玄</a>。希聖希賢。為仙為佛。無不從此戒法而出。故正心誠意離此戒而何造。治國齊家舍此法而何化。誠為三教梯航。萬不可闕。然仙佛之教幽而靈。儒之教張而固。皆益於人。而行於世者實天道也。明有王法。幽有道法。道律治己。王律治人。二者表裏以扶世教。今若祇知有王綱之律。不知道法之戒。祇知道法之戒。不知王綱之律者。是謂偏見也。殊不知仙佛之戒。與王綱之律。治己治人其理一也。三教聖人無不諄諄言之者。蓋謂非此不足以明達至道也。夫至道者。有天道也人道也。所以誠者天道也。思誠者人道也。誠者無為也。自然而然非有為使然。故謂天道。非假人力也。所以無思無為無安排作用存想布置。順天道而逆人道。故曰順天者存。思誠者。有為也。使然而然非無為自然。故謂人假之道。非真天然也。所以有思有為有安排作用存想布置。逆天道而順人道。故曰逆天者亡。所謂初者。始也。真者不假也。戒者。禁止也。謂世人始初無假之真性。本自天命。無思無為。自然而然。無善可修。無惡可作。故曰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萬法從自性中生。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作惡。化為地獄惡鬼。思量修善。化為天堂善神。邪淫化為犬豕。躁暴化為兕虎。嫉妬化為蛇蝎。仁慈化為聖賢。君子小人總在一念。思量自性變化。故曰千百億化身。迷人未識道時。未聞經時。未遇師時。疑團未剖。智鏡未開。不能省覺。自蔽光明。任心肆意。念念不停。思為不返。盡被貪瞋痴。淫殺盜。惡口綺語兩舌妄言十惡。並塵境外緣。擾亂身心。致使六根妄動。甘受驅馳勞苦。流浪生死無休。今自有省。皈道皈經皈師。三皈戒後洗心懺悔。懺者懺其愆。從前所有十惡等業。愚迷執著憍誑嫉妬等罪。悉皆盡懺禁止。永不復起。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十惡等業。愚迷執著憍誑嫉妬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無思無為。一念不生。復返始初無極自然之真性。以還天命之本來。故曰初真十戒</a>是也。故學真之初。必須齋戒。禁止十惡。變化氣質為主。若不先以齋戒禁止十惡。變化氣質。則學人無所依據。與俗何異。不然多劫以來。舊染習氣何以得除。古人云。學道頓悟易入。多生習氣難忘。所以齋戒者為降伏身心之法耳。身不受戒習氣必不能移。習氣若不能移。大體必不能養。大體不養則元氣不復。元氣不復命必不能立矣。心不持齋種性必不能改。種性若不能改則本心不定。本心不定則元神不歸。元神不歸真性必不能見矣。故大道無不以見性為體。養命為用。殊不知性即是道。命即是戒。道者無為。自然也。戒者有為。使然也。故至道之妙。從使然以至自然。即使從有為以至無為也。所以凡務性命雙修者。非持齋受戒必不可也。齋者齋也。本來無齋可齋。齊其不齊也。戒者止也。本來無戒可戒。止其不止也。因眾生妄生貪嗔痴愛之心。淫殺盜妄之情。聖人故有持齋受戒之懲。若無貪嗔痴之心。淫殺盜妄之情。則齋戒之法何由而設矣。古仙云。眾人師賢人。賢人師聖人。聖人師萬物。夫萬物者禀天命。本來無為。自然之善性。非假人力。思為有安排作用之謂也。今去聖日遠。以何為師。而後可必師聖所傳訓誡。以為入聖之基。故師戒即所以師聖人也。師聖人即所以師萬物也。師萬物即所以師天命也。師天命即所以師太上無為自然之善性也。今初學仙之士。未遇明師點化。故天命未省。性理未明。盡被方士所惑。執著無明種心。不悟持齋受戒即是築基煉己之理。煆鍊身心即是下學上達之功。專信神奇卓異。靜坐默運存想作用功夫。殊不知坐靜默運存想作用神奇卓異等術。盡屬扭捏安排。人力之事總非天命。初真無為。自然之善性。夫天命本來初真。無為自然之善性。人人本有。無修無證。自然而然不假人力安排。紫陽翁曰。終日行未嘗行。終日坐未嘗坐。殊不知至道之妙。其功不在行住坐臥。只要生平所學所愛。一切事務般般放下。一念不生即是天命。本來初真之性。祖師云。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假為爐鍊作團。此也。學人欲見此性。非有戒慎恐懼而作梯航。必不得見之也。故用齋戒者。無非借事攝心。以盡本性。緣情制性。以了凡心。所以務道之士。若不求戒為師。持戒為命。即是不明性理。不順天命。不遵聖教之人也。不明性理不順天命不遵聖教者。即是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不畏聖人之言也。不畏大人不畏聖人之言者。誠為索隱行怪異端之學。非惟道法不載。亦且王律難容。恐犯天地造物之忌。不敢同日而語也。


    時康熙</a>丙寅蒲月上澣之吉楚郢吳太一震陽氏書於金陵清涼山祖庭隱仙庵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