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3个月前 作者: 沈从文
    定一:


    入城见留件。萧兄小说,已安排于商务出《文学》近一期中。还盼她能有新作可共欣赏。近十年国家变乱,人事倏忽,凡参与这个民族挣扎悲剧过程的,无处不有人走到,新疆青海沙碛草原,西南彝区,傣族区,藏族古宗区,印缅原始森林,……战事返复为火与血所涂饰过的洞庭三湘湖泽地,应有多少惊心动魄血泪交迸故事可写!以至于在沦陷区由俘虏到顺民,各个阶层分子情绪生活,如何由抑塞,萎靡,凝固,无所谓,到新的兴奋,希望与忧虑交织,再进而为“胜利”。避过法律拘束而避不过良心上道德的责谴,形成一种人格分裂深刻苦闷,于新的扰攘人群中,如何陷于孤寂变态,或又进而勉强自振,转入某某阵线里,重作经营。前后对照,奇诡变幻,真是到处如戏,而又到处是看不见说不尽的酸辛!随意截割一部分,即可用笔保留下一部分人民生活情绪变迁史!问题多,机会多,有分量的作品并不多。原因之一是将文学限于一种定型格式中,使一般人以为必如此如彼,才叫作小说,叫作散文,叫作诗歌。习惯观念缚住了自己一支笔,无从使用,更使一般人望而却步,不敢用笔,即用笔,写出来和习惯不大相合,也不成功!以弟个人私见,这种拘束应努力设法解放,才会有真实文学,有崭新作品。添一批生力军进来,产生百十部别具一格的现代人情绪发展史,这点希望,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兼具记者的作家,比寄身大都市纯职业作家尤有把握。因为生活接触面范围比较宽广,且更紧贴土地人民,一支笔又因习惯不必过于受词藻格式困缚,只要肯从这方面用笔,成就可以断言。但记者最近三年并不闻有新而有力特创局面文学作品问世,即通信也仿佛比在战时作品枯窘,问题或在一个抽象型式上提出疑问,即明知一支笔可保留些较有永久性东西,深感不知从何着手,因而搁笔。萧兄生活底子既丰富,正好用于新一代文学创作上。笔有情感,有光彩,而又特别宜于乡村抒情,如能忘掉那些好作品在印象中保留的完整印象,不甚在修辞设计上太费心思,即用邢楚均兄在《大公报·文艺》上连续发表的写故事方法,带点“保存原料”意味,用绥远草原蒙藏人民与宗教有关情感纠纷,和湘黔山区苗族与鬼神迷信有关情感纠纷,半叙景物,半涉人事,安置人事爱憎取予,于特具鲜明性格景物习惯背景中,让它从两相对照中形成一种特别空气,必然容易产生动人效果。这工作成就,更无疑将于芦焚、艾芜、沙汀等作家,揉小说故事散文游记而为一的试验以外,自成一个新的型式。如能好好发展下去,将充满传奇性而又富有现实性(写都市,我们把希望寄托于另一女记者彭子冈)。这种新的创作,不仅在“小说”上宜有新的珠玉产生,在女作家方面,也可望作到现有成绩纪录的突破。这个工作的继续,望你便中带催催逼逼。现代文学史许多举例示范作品,当时似乎即半由编者催逼而成。鲁迅之阿Q,由孙伏园先生催生。徐志摩许多精美散文,由于自己作编辑,无稿可发连夜赶出。弟二十年来多数作品,也多半是徐志摩,叶圣陶,徐调孚,施蛰存诸先生主持杂志编辑时,用“鸡毛文书”方式逼出。就近三十年文学发展看来,女作家的工作成就,更若与外来鼓励特别有关。许多人忽然而兴,才思文彩惊人,可是不到三五年后,创作能力又熄灭晦隐,不可寻觅。就中问题和社会家庭组织关系十分密切,和生理情绪年龄或亦有关系。女作家的成就,很少有过三十五岁以上完成的。前事若可师,更不能不想方设法劝劝那些有光彩有力量的执笔友好,在四十岁以前得好好谨慎使用,真恐怕岁月一过,即乐意来用用笔时,一支笔将不免呆在手上不知从何用起!


    ××过××教书,精力强,兴趣好,对学生当然极有意义。若尚可编一个“散文和诗”一类周刊,正可邀他帮忙。文学院两系多“文章魁首”,目下应当得一善逼人写文章编者来做点事!北方平津报纸多,新闻少,报纸真正还值得作事情,这事对作者对读者都极有意义,一个有理想有眼光的报纸主持人,似值得从传统记录取法,依旧从教育观点出发,从副刊上作各种发展,且于此相互观摩作改良竞争。报纸分布面积广,二三年中当可形成一种特别良好空气,有助于现代知识的流注广布,人民自信自尊心的生长,国际关系的认识……这一切都必然因之而加强。在文学方面,则更有助于新作家的培养,与文学上自由竞争传统制度的继续。这个制度在过去,已有过良好贡献。有希望的青年作家,得到用笔的方便,于工作上容易有以自见。在目前,或正有更多少壮,宜于从这个方式下作长途跋涉,争成就,争表现!


    一九四七年九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