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3个月前 作者: 张岱
【题解】
这一卷的内容同样丰富而广泛,涉及演剧、工艺、民俗、园艺等诸多领域,皆为作者本人亲历亲闻者,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收藏。
收藏是一个时代盛衰的晴雨表,从中可见风云变迁,可见世态人心。无论是朱氏还是作者的本家叔叔,都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自己的爱好上,家中珍藏让人眼界大开。作者出身世家,本人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对此也相当痴迷,且兴趣很是广泛,无论是古玩、字画还是书籍,都有不少奇珍异宝。
俗话说,乐极生悲,有聚就必然有散,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围绕着这些收藏的获得与失去,作者讲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以下对本卷各文进行简要评述:
《彭天锡串戏》:人家演戏是为了挣钱谋生,这位彭天锡则因此而破家,他本来可以富足一些的,何以如此?无他,太喜爱、太敬业了。为了学一出戏,不惜花费重金,十万家业因此而尽。下这样的大功夫,演出水平之高也就可以想见。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明代戏曲的繁盛就是这样累积的结果。
《目莲戏》:目连戏的演出与一般戏曲不同,带有鲜明的宗教及民俗色彩,民众参与度高。观众齐声呐喊</a>,竟然达到惊动官府的程度,仅此一端,不难想象当时目连戏演出的盛况。本书多有晚明戏曲演出的记述,放在一起,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戏曲繁盛的境况,加上作者又是行家里手,很有史料价值。
《甘文台炉》:甘文台不信佛,大肆毁掉佛像是为了造香炉,而人们买他的香炉则是为了烧香拜佛,大家并行不悖,都在认真做自己的事情,这真是奇妙而有趣的循环逻辑。
《绍兴灯景》:作者在本书中多次写到绍兴的放灯,将其作为越中繁华的体现。民俗节庆的吸引力正在于此,属于全民狂欢。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富人有富人的玩法,穷人有穷人的乐趣,连僧人都可以参加进来,如此热闹、祥和的景象让人感到温暖。经历过国破家亡的不幸,也许只有这些回忆才能让作者继续活下去,完成自己的撰史事业。
《韵山》:著书撞车,古已有之,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十年的心血,令人惋惜。假如这套大书保存下来,未必没有价值。作者在《诗韵确序》一文中也曾说到祖父的这部《韵山》,并谈及自己对诗韵的看法:“一韵之中,只有数字可用,余皆奇险幽僻,诗中屏弃不用者,多可删去。总之,用险韵决无好诗,查《韵府》必多累句。”
《天童寺僧》:这位老和尚很有意思,将当头棒喝作为不二法门,天天打人,方式也太简单粗暴了。这样说法,很多僧人不仅不能开悟,反而会被他打傻了。作者在《快园道古</a>》一书中也记载了他去天童寺的情景:“天童老和尚开堂说法,多以棒喝加人,手执拄杖,逢人便打。四方进香者以银钱供养,谓见活佛,痛哭悲号,求其超度。陶庵至其寺,调笑老和尚曰:‘曾见戏场上狱卒两句上场白,好赠和尚。’老和尚曰:‘怎么说?’陶庵曰:‘手执无情棍,怀揣滴泪钱。’老和尚大笑。”可为本文之补充。
《水浒牌》:明代陈章侯的水浒叶子如今已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慧心妙笔,为好友的画作生色不少,画与文相映成趣,彼此增色。陈洪绶曾称赞作者“才大气刚,志远学博”。
《烟雨楼》:明祁豸佳曾称赞作者“笔具化工”,说其记游之文有“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本文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无论是写景还是记事,作者并没有着意描摹,寥寥几笔,跃然而出,字里行间,又带有空灵之气,回味无穷。晚明小品文名家众多,但成就最高者,还数张岱</a>。
《朱氏收藏》:民间有富不过三代之说,这并非虚言。不管是财富还是收藏,都难以走出这个怪圈。作者看到了这一点,也照样痴迷收藏,直到国破家亡,才算是真正明白过来。该文最后所谈田产之事,作者在《快园道古》一书中亦有记载:“朱文懿当国,其子纳言石门广置田宅。居近南门,凡南门外‘坐’‘朝’‘问’‘道’四号田欲买尽无遗,巧取豪夺,略无虚日。外祖陶兰风先生谑之曰:‘石门你只管坐朝问道,却忘了垂拱平章。’”但一为“卖尽”,一为“买尽”,一字之差,文义迥别。
《仲叔古董》:那位淮抚李三才为了争夺一块石头,竟然调动军队,真是太夸张了。估计抗击清兵他都不会这么拼命,有这样的“父母官”,大明王朝不灭亡,真是没有“天理”了。幸亏他的官不大,只能在自己的辖区撒撒野,否则,作者的叔父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人家都说玩物丧志,这两位都玩到玩物丧命的地步了。
《噱社》:所谓的噱社,相当于现在的段子俱乐部。漏仲容对少年、老人读书、做文章特点的概括,用语俚俗却不失精当,可谓语糙理不糙,颇有启发意义,正如作者所言,“此是格言,非止谐语”。
《鲁府松棚》:鲁府松棚奇,这位鲁王更奇,不知道练的是哪门子功法,天天抱着一段松树睡觉,而且还睡得“滑泽酣酡”,莫非也想让自己睡成一棵松树?朱元璋</a>明初分封诸子,散居各地,看似为子孙找到了好出路,个个安享富贵,其实这是害了后代,让他们变为不折不扣的寄生虫,看看明亡后南明小王朝上演的各种闹剧,就知道这些朱氏子孙彻底变成了废物。作者另写有《兖州鲁府松栅歌》一诗,可参看。
《一尺雪》:“种芍药者如种麦”,一语写尽当日兖州芍药的盛况。当地种芍药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这也算是特色种植吧。
《菊海》:本文以“菊海”为题,写出其多、其盛、其艳,极为贴切。与上一篇文章所描绘的“种芍药者如种麦”相映成趣,也许可以改变人们对齐鲁大地粗犷豪迈的印象,多了一些柔美的感觉。
《曹山》:张汝霖与陶氏兄弟之间的玩笑属文人之间的风雅趣事,作者在谈及自己的父祖辈时,总是带有一种崇敬和自豪。此事在《快园道古》一书中亦有记载:“先大父携声伎往游曹山,陶石梁作《山君檄》讨之,有曰‘尔以丝竹,秽我山灵’。大父作《曹山判》曰:‘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陶司成见之,谓石梁曰:‘文人也,可犯其锋?不若自认。’乃磨崖镌此四字。”另外《越山五佚记》一文亦载其事,可参看。
《齐景公墓花樽》:可惜了这对花樽,不仅仅是珍贵,应该很有文物价值,不知今在何处。不少文物就是这样失传的,还不如一直深埋地下。
彭天锡串戏[1]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2],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3]。三春多在西湖[4],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译文】
彭天锡演戏妙绝天下,然而每出戏都有来历,未曾杜撰一个字。他曾经为了一出戏,将人请到家里,花费数十两银子,十万家业就这样随手而尽。春天他大多在西湖,曾经五次到绍兴,到我家演过五六十场戏,却还没能穷尽其技艺。
天锡多扮丑、净[5],千古之奸雄佞幸[6],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7]。皱眉眡眼[8],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9],一肚皮磥砢不平之气[10],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
【译文】
彭天锡多扮演丑角、净角,那些千古奸雄佞臣,经彭天锡的心肠更显狠毒,借彭天锡的面目更加刁钻,出彭天锡之口更加阴险。设身处地,恐怕商纣王的恶毒都没达到如此程度。皱眉瞪眼间,确实是腹中有剑,笑里藏刀,其鬼气杀机,阴森生畏。大概是彭天锡有一肚子诗书,一肚子山川,一肚子机巧,一肚子郁结的不平之气,无处发泄,特地从这里发泄出来。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11],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12]!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译文】
我曾经看过一出好戏,恨不得用法锦包裹起来,让其流传后世而不朽;曾将其比作天上夜间的一轮好月,和恰当火候的一杯好茶,只能够享用片刻,其实珍惜是没有穷尽的。桓子野见到山水绝胜之处,就会喊“奈何!奈何!”真是有无可奈何的东西啊,言语是表达不出来的。
目莲戏[13]
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14],剽轻精悍[15],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四围女台百什座[16],戏子献技台上,如度索舞、翻桌翻梯、觔斗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17],大非情理。凡天神地祇、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夜叉罗刹、锯磨鼎镬、刀山寒冰、剑树森罗、铁城血澥[18],一似吴道子《地狱变相》[19],为之费纸札者万钱[20],人心惴惴[21],灯下面皆鬼色。
【译文】
我叔叔张尔蕴在演武场搭了一个大戏台,从徽州旌阳演员中挑选那种身体强壮灵活、会跌打相扑的,有三四十个,让他们搬演目连戏,总共演三天三夜。四周设女子观赏的座位一百多个,演员在台上献技,如走索舞绳、翻桌翻梯、翻筋斗竖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都不是常人能想象理解的。凡是天地神灵、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夜叉罗刹、锯磨鼎镬、刀山寒冰、剑树森罗、地狱血海之类,都像吴道子所绘《地狱变相》里的景象,为制作这些花费了上万钱的纸张,观众内心惊慌,灯下看脸都是鬼色。
戏中套数[22],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23],惊起,差衙官侦问,余叔自往复之,乃安。
【译文】
戏中的套路,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演出时上万人齐声呐喊。熊太守以为是海盗突袭,惊慌起身,派官吏来侦察询问,我叔父亲自去答复,他才安心。
台成,叔走笔书二对。一曰:“果证幽明[24],看善善恶恶随形答响,到底来那个能逃?道通昼夜,任生生死死换姓移名,下场去此人还在。”一曰:“装神扮鬼,愚蠢的心下惊慌,怕当真也是如此。成佛作祖,聪明人眼底忽略,临了时还待怎生?”真是以戏说法。
【译文】
戏台搭成,我叔叔走笔写了两副对联。一副是:“果证幽明,看善善恶恶随形答响,到底来那个能逃?道通昼夜,任生生死死换姓移名,下场去此人还在。”一副是:“装神扮鬼,愚蠢的心下惊慌,怕当真也是如此。成佛作祖,聪明人眼底忽略,临了时还待怎生?”这真是用戏说法。
甘文台炉
香炉贵适用,尤贵耐火。三代青绿[25],见火即败坏,哥、汝窑亦如之[26]。便用便火,莫如宣炉[27]。然近日宣铜一炉价百四五十金[28],焉能办之?北铸如施银匠亦佳,但粗夯可厌[29]。
【译文】
香炉贵在适用,尤其贵在耐火。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见到火就损坏了,宋代的哥窑、汝窑也是如此。使用方便且耐火的,没有比得上宣德炉的。然而近日一个宣铜铸的炉子价格竟要一百四五十两银子,哪里能买得起呢?北边施银匠铸造的香炉也不错,但制作粗糙,令人生厌。
苏州甘回子文台,其拨蜡范沙[30],深心有法,而烧铜色等分两,与宣铜款致分毫无二,俱可乱真[31],然其与人不同者,尤在铜料。甘文台以回回教门不崇佛法,乌斯藏渗金佛[32],见即锤碎之,不介意,故其铜质不特与宣铜等,而有时实胜之。甘文台自言佛像遭劫已七百尊有奇矣。余曰:“使回回国别有地狱,则可。”
【译文】
苏州回族人甘文台,铸造香炉自有他的心得妙法,他烧铸的铜色分量和宣铜的样式完全一致,都可以假乱真。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铜料。甘文台因信奉伊斯兰教不尚佛法,西藏产的那些掺有金子的佛像,他见到就会把它们锤碎,并不当一回事,因此其铜质不光与宣铜一样,有时甚至能胜过它。甘文台自己说他毁坏的佛像已超过七百尊了。我说:“假如你的信仰世界里另有一个地狱,你才可以这样做。”
绍兴灯景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33],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34],灯球六[35]。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36],亦足动人。
【译文】
绍兴灯景被海内夸赞没别的原因,主要是竹子便宜、灯便宜、花烛便宜。因为原料便宜,所以家家都可以做;因为便宜,所以家家都以不能制灯为耻。所以从宽街大路到茅舍曲巷,没有不张灯的,没有不搭棚的。灯棚用两根竹竿搭成过桥,中间横着一根竹竿,挂一盏雪灯,六盏灯球。大街上的灯棚数以百计,小巷里的灯棚数以十计。从巷口往巷子里看,灯棚层层叠叠,鲜艳飘扬,也足以动人。
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a>》《千家诗</a>》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37]。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38],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39],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40],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
【译文】
人们在十字街头搭座木棚,挂一盏大灯,俗称“呆灯”,上面画着《四书》《千家诗》中的故事,或者写上灯谜,人们站在四周来猜。庵堂、寺庙、道观用木架做柱灯和门额,上面写着“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像前摆着上百盏红纸做的荷花琉璃灯,中间夹杂着佛图灯带,灯火辉煌。庙门前的高台,要锣鼓奏乐五夜,集市如横街的轩亭、会稽县的西桥,乡里相约,因此花灯十分繁盛,还有在那里赛狮子灯的,吹拉弹唱,燃放烟火,人群拥挤混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就在那里跳大头和尚舞,锣鼓之声交错,到处都有人聚在一团观看。城中的妇女大多相随着步行,到热闹的地方看灯;不然的话,大家小户的女眷就坐在家门口,吃瓜子、糖豆,看往来的男女,直到午夜才散去。村里的夫妇大多白天进城,打扮得花枝招展,漂漂亮亮,东穿西走,叫做“钻灯棚”,也叫做“走灯桥”。只要是晴天,就没有一天不是如此的。
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41]。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42],再次年,放灯蕺山[43]。蕺山以小户效颦[44],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45]:“蕺山灯景实堪夸,箶筿竿头挂夜叉[46]。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繇今思之,亦是不恶。
【译文】
万历年间,我的父亲叔叔辈在龙山放灯,被称为盛事,其后历年都有效仿者。第二年,朱相国家在塔山放灯,再一年,在蕺山放灯。蕺山放灯有小户人家效仿,用竹棚,多挂着纸做的魁星灯。有轻浮的人编顺口溜嘲讽道:“蕺山灯景实堪夸,箶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现在想来,这样效仿也是不错的。
韵山
大父至老,手不释卷,斋头亦喜书画、瓶几布设。不数日,翻阅搜讨,尘堆砚表,卷帙正倒参差。常从尘砚中磨墨一方,头眼入于纸笔,潦草作书生家蝇头细字。日晡向晦[47],则携卷出帘外,就天光,爇烛[48],檠高光不到纸[49],辄倚几携书就灯,与光俱[50],每至夜分,不以为疲。
【译文】
我祖父一直到老,都手不释卷,书斋里也喜欢摆设些书画瓶几。但过不了几天,翻箱倒柜找东西,砚台上落满灰尘,书籍也放得正反颠倒。祖父常在落满灰尘的砚台中磨墨,头眼深深扎进纸笔中,潦草地写着书生家的蝇头小字。日落时分,天色渐暗,就带着书到帘外,借外面的天光看书;点燃蜡烛,烛台太高,光照不到纸上,他就倚着几案拿书靠近灯光,随着灯光看,每每读书到半夜,也不感到疲倦。
常恨《韵府群玉</a>》《五车韵瑞》寒俭可笑[51],意欲广之。乃博采群书,用淮南大、小山义[52],摘其事曰《大山》,摘其语曰《小山》,事语已详本韵而偶寄他韵下曰《他山》,脍炙人口者曰《残山》,总名之曰《韵山》。小字襞绩[53],烟煤残楮[54],厚如砖块者三百余本。一韵积至十余本,《韵府》《五车》不啻千倍之矣[55]。正欲成帙,胡仪部青莲携其尊人所出中秘书[56],名《永乐大典</a>》者,与《韵山》正相类,大帙三十余本,一韵中之一字犹不尽焉。大父见而太息曰:“书囊无尽,精卫衔石填海[57],所得几何!”遂辍笔而止。
【译文】
祖父常埋怨《韵府群玉》《五车韵瑞》寒碜可笑,想要进行扩充。于是博采群书,用淮南王的大山、小山之义,将摘录事典的叫《大山》,摘录言语的叫《小山》,事典、语典在本韵中详细摘录过又偶尔出现在别的韵下的叫《他山》,其他脍炙人口的叫《残山》,以上总称《韵山》。小字密密麻麻,黑墨残纸,像砖块那么厚的有三百多本。一个韵累积到十多本,较《韵府》《五车》扩充的不止上千倍。正要整理成书,仪部胡青莲带来他父亲从中秘书带出的藏书,叫《永乐大典》,与《韵山》正相似,大开本三十多本,连一个韵中的一个字都没完结。祖父见到后叹息着说:“书籍是没法穷尽的,即便像精卫衔石填海那样,又能得到多少呢!”于是停笔不做了。
以三十年之精神,使为别书,其博洽应不在王弇州、杨升庵下[58]。今此书再加三十年,亦不能成,纵成亦力不能刻。笔冢如山[59],只堪覆缻[60],余深惜之。丙戌兵乱[61],余载往九里山,藏之藏经阁,以待后人。
【译文】
凭着三十年的精力,让祖父去写别的书,其博学应不在王弇州、杨升庵之下。现在这部书再增加三十年也不能完成,即使成书也无力刊刻。弃笔堆积成山,写成的书也只能用来盖瓶子,我深深感到惋惜。丙戌年遇上兵乱,我把书运到九里山,藏在藏经阁里,来等待后人。
天童寺僧[62]
戊寅[63],同秦一生诣天童访金粟和尚[64]。至山门,见万工池绿净可鉴须眉,傍有大锅覆地,问僧。僧曰:“天童山有龙藏,龙常下饮池水,故此水刍秽不入[65]。正德间[66],二龙斗,寺僧五六百人撞钟鼓撼之,龙怒,扫寺成白地,锅其遗也。”
【译文】
崇祯戊寅年,我与秦一生到天童寺拜访金粟和尚。到了山门,见万工池碧绿澄澈得可以照见须发眉毛,旁边有口大锅盖在地上,就问僧人。僧人说:“天童山上有龙藏身,龙常下来饮池里的水,因此池水没有污秽。正德年间,有两条龙争斗,寺里五六百名僧人击鼓撞钟吓唬它,结果龙发怒了,将寺庙夷为平地,锅就是那时遗留下来的。”
入大殿,宏丽庄严。折入方丈[67],通名刺[68]。老和尚见人便打,曰“棒喝”[69]。余坐方丈,老和尚迟迟出。二侍者执杖、执如意先导之[70],南向立,曰:“老和尚出。”又曰:“怎么行礼?”盖官长见者皆下拜,无抗礼。余屹立不动,老和尚下行宾主礼。侍者又曰:“老和尚怎么坐?”余又屹立不动,老和尚肃余坐。
【译文】
进入大殿,里面宏丽庄严。转到住持所在的居室,递上名帖。听说老和尚见人便打,说这叫“棒喝”。我坐在方丈室里,老和尚过了很久才出来。两位侍者手持仪杖、如意在前面带路,随后朝南站着,说道:“老和尚出。”又说:“怎么行礼?”大概官员、长者见到老和尚都要下拜,没有抗礼的。我站在那里不动,老和尚只好下来对我行宾主之礼。侍者又说:“老和尚怎么坐?”我又站在那里不动,老和尚只好请我坐下。
坐定,余曰:“二生门外汉,不知佛理,亦不知佛法,望老和尚慈悲,明白开示[71]。勿劳棒喝,勿落机锋[72],只求如家常白话,老实商量,求个下落。”老和尚首肯余言,导余随喜[73]。蚤晚斋方丈,敬礼特甚。
【译文】
坐下来后,我说:“我们二人是门外汉,不知道佛理,也不通晓佛法,希望老和尚大发慈悲,明白开示我们。不劳烦您棒喝,也不要隐藏机锋,只求像平常说话那样,诚心商量,求个明白。”老和尚点头同意我的话,带我游览寺院。这天早晚都在方丈那里吃饭,老和尚对我们很是礼遇。
余遍观寺中僧匠千五百人,俱舂者、碓者、磨者、甑者、汲者、爨者、锯者、劈者、菜者、饭者[74],狰狞急遽[75],大似吴道子一幅《地狱变相》。老和尚规矩严肃,常自起撞人,不止“棒喝”。
【译文】
我遍览寺里一千五百多僧匠,都是舂粮的、舂米的、推磨的、蒸饭的、打水的、烧火的、锯木的、劈柴的、洗菜的、做饭的,面目狰狞,都是急匆匆的样子,很像吴道子的一幅《地狱变相》图。老和尚规矩很严,常常亲自动手打人,不只是“棒喝”而已。
水浒牌[76]
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铠胄、古器械[77],章侯自写其所学所问已耳,而辄呼之曰宋江,曰吴用,而宋江、吴用亦无不应者,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78],积于笔墨间也。
【译文】
古朴的形貌、古老的服饰、古代的头盔、古代的铠甲、古代的器械,章侯不过是把自己所学所问画出来而已,直接叫宋江、叫吴用,宋江、吴用也没有不回应的,因为英雄的忠义气概,如树木般郁郁葱葱,积于笔墨之间。
周孔嘉丐余促章侯[79],孔嘉丐之,余促之,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曰:
余友章侯,才足掞天[80],笔能泣鬼。昌谷道上,婢囊呕血之诗[81];兰渚寺中,僧秘开花之字[82]。兼之力开画苑,遂能目无古人,有索必酬,无求不与。既蠲郭恕先之癖[83],喜周贾耘老之贫[84],画《水浒》四十人,为孔嘉八口计,遂使宋江兄弟,复睹汉官威仪。伯益考著《山海》遗经[85],兽毨鸟氄[86],皆拾为千古奇文;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青面獠牙,尽化作一团清气。收掌付双荷叶,能月继三石米,致二斗酒,不妨持赠[87];珍重如柳河东[88],必日灌蔷薇露,薰玉蕤香[89],方许解观。非敢阿私,愿公同好。
【译文】
周孔嘉请我催促陈章侯,孔嘉请求,我催促,总共用了四个月时间才完成。我为它写了缘起如下:
我的朋友陈章侯,才气足以光耀天宇,运笔能使鬼神哭泣。像李贺</a>路上苦吟,呕心沥血作诗;像王羲之</a>苦练书法,墨宝被僧人秘藏。加之在画坛自成一派,因此能目无古人,有要的一定给,没有请求不满足的。既免除郭恕先那样对书画的癖好,也喜欢周济</a>贾耘老这样的穷人,画了《水浒》中的四十人,为孔嘉家里八口人考虑,就使得宋江兄弟,又能看到汉官的威仪。伯益考作《山海经</a>》,兽皮鸟羽,都能采集写为千古奇文;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青面獠牙,全部化作一团清气。像苏轼</a>所说的,先令内人掌管,若能每月得三石米,得二斗酒,则不妨赠予;和柳宗元</a>一样珍惜,必定每天以蔷薇露灌手,以玉蕤香薰,方能打开来看。不敢存有私心,愿与诸君一同欣赏。
烟雨楼[90]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楼襟对莺泽湖[91],涳涳濛濛[92],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湖为浅深。
【译文】
嘉兴人一开口就说烟雨楼,被天下人取笑,然而烟雨楼的景色本来就很美。楼前对着莺泽湖,云雾迷蒙,时常带着雨意,纤长的芦苇、高大的柳树,能与湖水深浅相映。
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画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客至,则载之去,舣舟于烟波缥缈[93]。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经旬不返。舟中有所需,则逸出宣公桥、甪里街[94],果蓏蔬鲜,法膳琼苏[95],咄嗟立办[96],旋即归航。柳湾桃坞,痴迷伫想,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间有倩女离魂</a>[97],文君新寡[98],亦效颦为之。淫靡之事,出以风韵,习俗之恶,愈出愈奇。
【译文】
湖上有很多精美的小船,由美人撑船,船上载着书画茶酒,与客人相会在烟雨楼。客人到了,就载着他离开,把船停在烟波缥缈的水面上。大家神色悠闲,相对品茗,把这里当做安心之处,呆十多天都不回去。船上需要什么东西,就开到宣公桥、甪里街,新鲜果蔬,佳肴美酒,立刻就能置办,很快就可以返航。柳湾、桃坞这样的地方,引人痴迷遐想,如若遇见一段仙缘,就潇洒离去,不留姓名。偶尔出现倩女离魂、卓文君新寡这样的事,也效仿着去做。这些淫靡之事,以风韵的形式出现,习俗之恶,越来越离奇。
朱氏收藏
朱氏家藏,如龙尾觥、合卺杯[99],雕镂锲刻,真属鬼工,世不再见。余如秦铜汉玉、周鼎商彝、哥窑倭漆、厂盒宣炉、法书名画、晋帖唐琴[100],所畜之多,与分宜埒富[101],时人讥之。
【译文】
朱家的收藏,如龙尾觥、合卺杯,精雕细琢,真可谓鬼斧神工,世上难以再见。其他像秦铜汉玉、周鼎商彝、哥窑倭漆、厂盒宣炉、名家字画、晋帖唐琴等,收藏之多,可以与严嵩</a>相抗衡,受到当时人的讥讽。
余谓博洽好古,犹是文人韵事。风雅之列,不黜曹瞒[102];赏鉴之家,尚存秋壑[103]。诗文书画未尝不抬举古人,恒恐子孙效尤[104],以袖攫石、攫金银以赚田宅,豪夺巧取,未免有累盛德。闻昔年朱氏子孙,有欲卖尽“坐”“朝”“问”“道”四号田者,余外祖兰风先生谑之曰[105]:“你只管坐朝问道,怎不管垂拱平章[106]?”一时传为佳话。
【译文】
我认为博学好古,仍然是文人的韵事。风雅之士并不排斥曹阿瞒,鉴赏之家中也有贾似道</a>这样的人。诗文书画往往以古为贵,常常担忧子孙效仿,靠攫取金银玉石来赚取田宅,巧取豪夺,不免连累了祖上深厚的功德。听说当年朱氏子孙中有想要卖光“坐”“朝”“问”“道”四号田的,我的外祖父兰风先生调侃道:“你只管坐朝问道,怎么不管垂拱平章呢?”一时传为佳话。
仲叔古董
葆生叔少从渭阳游[107],遂精赏鉴。得白定炉、哥窑瓶、官窑酒匜[108],项墨林以五百金售之[109],辞曰:“留以殉葬。”
【译文】
葆生叔年少时跟随朱渭阳游学,因而精通赏鉴。他得到白定炉、哥窑瓶、官窑酒匜,项墨林拿五百两银子求购,葆生叔推辞道:“这些东西我留着用来殉葬。”
癸卯[110],道淮上。有铁梨木天然几[111],长丈六、阔三尺,滑泽坚润,非常理。淮抚李三才百五十金不能得[112],仲叔以二百金得之,解维遽去[113]。淮抚大恚怒[114],差兵蹑之,不及而返。
【译文】
万历癸卯年,葆生叔经过淮上。当地有个铁梨木材质的天然几案,六丈长,三尺宽,光滑亮泽,坚实柔润,有着不是寻常能见到的纹理。淮抚李三才花一百五十两银子没能买下来,葆生叔用二百两银子得到了,随即解绳开船离开。淮抚大怒,派兵追踪,最终没追上,空手而回。
庚戌[115],得石璞三十斤,取日下水涤之,石罅中光射如鹦哥祖母[116],知是水碧[117],仲叔大喜。募玉工仿朱氏龙尾觥一,合卺杯一,享价三千,其余片屑寸皮,皆成异宝。仲叔赢资巨万,收藏日富。
【译文】
万历庚戌年,葆生叔得到一块三十斤重的石璞,取太阳下的温水清洗,从石缝中反射出祖母绿一样的光芒,知道这是水碧,葆生叔十分高兴。他招募玉匠仿制了朱家的一件龙尾觥、一件合卺杯,价值三千两,其他的边角碎料,也都是异宝。葆生叔赚得巨额资金,收藏也日益丰富。
戊辰后[118],倅姑熟[119],倅姑苏[120],寻令盟津[121]。河南为铜薮[122],所得铜器盈数车,美人觚一种[123],大小十五六枚,青绿彻骨,如翡翠,如鬼眼青[124],有不可正视之者。归之燕客,一日失之,或是龙藏收去[125]。
【译文】
崇祯戊辰年之后,葆生叔先后在姑熟和姑苏任副职,不久又到盟津任县令。河南盛产铜,叔父得到的铜器装满好几车,有一种美人觚,大大小小总共十五六只,颜色青绿彻骨,像翡翠,像鬼眼青,不能正眼相看。回来给了燕客,有一天丢失了,也许是被龙宫收走了。
噱社
仲叔善诙谐,在京师与漏仲容、沈虎臣、韩求仲辈结“噱社”[126],唼喋数言[127],必绝缨喷饭[128]。
【译文】
二叔善诙谐,在京师与漏仲容、沈虎臣、韩求仲这些人结成“噱社”,他们聚在一起说不了几句,必定会笑得喷饭。
漏仲容为帖括名士[129]。常曰:“吾辈老年读书做文字,与少年不同。少年读书,如快刀切物,眼光逼注,皆在行墨空处,一过辄了。老年如以指头掐字,掐得一个,只是一个,掐得不着时,只是白地。少年做文字,白眼看天,一篇现成文字挂在天上,顷刻下来,刷入纸上,一刷便完。老年如恶心呕吐,以手挖入齿哕出之[130],出亦无多,总是渣秽[131]。”此是格言,非止谐语。
【译文】
漏仲容是科举名士。他常常说:“我们这一辈老年人读书写文章,与少年人不同。少年人读书,如同快刀切物,目光注视,都在文字之间,看一遍就可以了。老年人读书如同用指头掐字,掐到一个就是一个,掐不着时,就只剩下空白了。少年人写文章,只需白眼看天,一篇现成的文字就挂在天上,顷刻之间下来,落到纸上,一写就完成了。老年人写文章就如同恶心呕吐,把手伸到嘴里抠吐出来,吐出来的也不多,往往都是渣滓污秽。”这是格言,并非只是笑话。
一日,韩求仲与仲叔同?一客[132],欲连名速之[133]。仲叔曰:“我长求仲[134],则我名应在求仲前,但缀蝇头于如拳之上[135],则是细注在前,白文在后,那有此理!”人皆失笑。沈虎臣出语尤尖巧。仲叔候座师收一帽套,此日严寒,沈虎臣嘲之曰:“座主已收帽套去,此地空余帽套头。帽套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冷悠悠。”其滑稽多类此。
【译文】
有一天,韩求仲与二叔共同宴请一位客人,他们想联名发邀请。二叔说:“我比求仲年长,我的名字应当在求仲之前,但这就像把蝇头小字放在拳头般的大字之上,则是详注在前,原文在后,哪有这样的道理!”人们都忍不住笑了。沈虎臣说话尤其尖新奇巧。二叔等着主考官来收他的帽套,这一天很冷,沈虎臣就嘲笑他说:“座主已收帽套去,此地空余帽套头。帽套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冷悠悠。”其诙谐滑稽大多类似这样。
鲁府松棚
报国寺松[136],蔓引亸委[137],已入藤理。入其下者,蹒跚局蹐[138],气不得舒。鲁府旧邸二松,高丈五,上及檐甃[139],劲竿如蛇脊,屈曲撑距,意色酣怒,鳞爪拏攫,义不受制,鬣起针针[140],怒张如戟。旧府呼“松棚”,故松之意态情理无不棚之。便殿三楹盘郁殆遍[141],暗不通天,密不通雨。
【译文】
报国寺的松树,枝干延伸,盘曲下垂,很像藤蔓。人走在树下,脚步蹒跚局促,呼吸不顺畅。鲁府旧宅有两棵松树,高一丈五,上面可达屋檐,苍劲的枝干如同蛇脊,弯曲着撑起,像是在发怒,鳞爪张扬,仿佛不受控制,像兽毛一样根根立起,张开如同剑戟。旧宅称其为“松棚”,因而松的意态情致无不像松棚那样。便殿三间房屋都被松棚盘曲环绕,暗无天日,密不漏雨。
鲁宪王晚年好道,尝取松肘一节[142],抱与同卧,久则滑泽酣酡[143],似有血气。
【译文】
鲁宪王晚年喜爱修道,曾取一节松枝,抱着它一起入睡,时间长了,松枝光滑润泽,颜色像喝酒后红了脸,似乎有血气。
一尺雪
一尺雪为芍药异种,余于兖州见之。花瓣纯白,无须萼,无檀心[144],无星星红紫,洁如羊脂,细如鹤翮[145],结楼吐舌,粉艳雪腴。上下四傍,方三尺,干小而弱,力不能支,蕊大如芙蓉,辄缚一小架扶之。大江以南,有其名无其种,有其种无其土,盖非兖勿易见之也。
【译文】
一尺雪是芍药的特殊品种,我在兖州见过。其花瓣纯白,没有花须花萼,没有淡红色的花蕊,也没有星星点点的红紫色,洁白如羊脂,纤细如鹤羽,层层吐出花蕊,粉艳雪腴。花的四周,有三尺见方,枝干小而柔弱,难以支撑,花蕊大如芙蓉,于是就绑一个小架子来支撑。长江以南,知道其名但没有这个品种,即便有这个品种也没有适合种植它的土壤,不在兖州就不容易见到。
兖州种芍药者如种麦,以邻以亩[146]。花时?客,棚于路、彩于门、衣于壁、障于屏、缀于帘、簪于席、裀于阶者[147],毕用之,日费数千勿惜。余昔在兖,友人日剪数百朵送寓所,堆垛狼藉,真无法处之。
【译文】
兖州人种芍药就像种麦子一样,花地一块接一块。花开时节宴请客人,在路上搭棚子,在门上结彩,在墙上挂衣服,在屏风上设遮挡、在帘子上点缀,在席上放簪花、在台阶上铺花草,都是用芍药,一天用掉数千朵也不觉得可惜。我当日在兖州时,友人每天剪数百朵芍药送到我的寓所,杂乱地堆积在那里,真是没办法处置。
菊海
兖州张氏期余看菊[148],去城五里。余至其园,尽其所为园者而折旋之[149],又尽其所不尽为园者而周旋之,绝不见一菊,异之。移时,主人导至一苍莽空地[150],有苇厂三间[151],肃余入[152],遍观之,不敢以菊言,真菊海也。厂三面,砌坛三层,以菊之高下高下之。花大如瓷瓯[153],无不球,无不甲,无不金银荷花瓣,色鲜艳,异凡本,而翠叶层层,无一叶蚤脱者。此是天道,是土力,是人工,缺一不可焉。
【译文】
兖州的张氏约我赏菊,在距城五里的地方。我到了他的园子,把整个园子来来回回地走了一遍,又把园子外面来来回回走了一遍,没见到一朵菊花,感到很奇怪。过了一会儿,主人带我来到一处很大的空地,那里有三间芦苇搭的棚子,他很郑重地请我进去,放眼望去,不敢说是菊花,简直就是菊海。棚子有三面,砌了三层花坛,根据菊花的高低设置摆放的高度。花朵大如瓷瓯,没有不是球形的,没有不是金黄如铠甲的,没有不是金银荷花瓣的,色彩艳丽,不同于寻常的菊花,绿叶层层铺展,没有一片过早脱落的。这是天道,这是土力,这是人工,缺一不可。
兖州缙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杌、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154],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155]。
【译文】
兖州的官宦之家沿袭王府的气派,赏菊期间,家里的桌、小凳、灯、炉、盘、盒、盆、餐具、杯盘、酒器、壶、帐子、被褥、美酒、面食、衣服花样,没有和菊无关的。夜里点上蜡烛映照,经烘托点染,比白天更多了几分情致。筵席散去,就撤掉芦苇帘,让菊花接受露水的浸润。
曹山[156]
万历甲辰[157],大父游曹山,大张乐于狮子岩下[158]。石梁先生戏作山君檄讨大父[159],祖昭明太子</a>语[160],谓若以管弦污我岩壑。大父作檄骂之,有曰:“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161]!”石篑先生嗤石梁曰[162]:“文人也,那得犯其锋?不若自认,以‘残山剩水’四字摩崖勒之。”先辈之引重如此。
【译文】
万历甲辰年,我祖父游览曹山,在狮子岩下大张旗鼓奏乐。石梁先生戏仿山神口吻作檄文声讨我祖父,他效仿昭明太子之语,说你用管弦玷污了我的山川。祖父也作了一篇檄文回骂,其中写道:“谁说这是鬼斧神工,竟不过是残山剩水。”石篑先生讥笑石梁先生说:“这是文人啊,哪能冒犯他的锋芒呢?不如你自己承认,把‘残山剩水’四个字刻在石壁上。”先辈们互相推重到这种程度。
曹石宕为外祖放生池[163],积三十余年,放生几百千万,有见池中放光如万炬烛天,鱼虾荇藻附之而起[164],直达天河者。余少时从先宜人至曹山庵作佛事,以大竹篰贮西瓜四[165],浸宕内。须臾,大声起岩下,水喷起十余丈,三小舟缆断,颠翻波中,冲击几碎。舟人急起视,见大鱼如舟,口欱四瓜[166],掉尾而下。
【译文】
曹石宕是我外祖父的放生池,三十多年间,在这里放生过成百上千万的生灵,有人看到池中放光,如万把火炬照亮天空,鱼虾荇藻随之而起,直达银河。我年少时跟随先母到曹山庵做佛事,用大竹篓装了四个西瓜,浸入池里。片刻间,岩下发出巨大声响,水喷起十多丈,三只小船的船缆都断了,在水中颠来倒去,几乎被冲碎。船上的人急忙起身查看,看见一条大鱼像船那样大,嘴里含着四个西瓜,摇着尾巴游走了。
齐景公墓花樽[167]
霞头沈佥事宦游时[168],有发掘齐景公墓者,迹之,得铜豆三[169],大花樽二。豆朴素无奇。花樽高三尺,束腰拱起,口方而敞,四面戟楞,花纹兽面,粗细得款,自是三代法物。归乾阳刘太公[170],余见赏识之,太公取与严,一介不敢请[171]。及宦粤西,外母归余斋头[172]。余拂拭之,为发异光。取浸梅花,贮水,汗下如雨,逾刻始收,花谢结子,大如雀卵。
【译文】
霞头沈佥事在外做官的时候,有人盗掘齐景公墓,经过追查,缴获三副铜豆、两个大花樽。铜豆器型质朴,没什么奇特之处。花樽则高三尺,束腰部分拱起,瓶口方正宽敞,四面有戟棱,刻着兽面花纹,粗细适宜,是夏、商、周时期的古物。花樽后归乾阳刘太公所有,我见到很是心仪,但太公不轻易索取赠予,不敢提要求。等到刘太公去粤西做官,岳母就把它送到我书斋里。我轻轻擦拭,它发出奇异的光芒。把梅花插在里面,倒些水,花樽汗如雨下,过了一会儿才停,花谢之后结子,大如雀卵。
余藏之两年,太公归自粤西,稽覆之,余恐伤外母意,亟归之。后为驵侩所啖,竟以百金售去,可惜。今闻在歙县某氏家庙。
【译文】
我收藏了两年,太公从粤西回来,查问花樽下落,我怕伤了岳母的好意,急忙归还。后来太公受商人的利诱,竟然以一百两的价格卖了,实在可惜。如今听说花樽藏在歙县某氏的家庙里。
* * *
[1] 串戏:演戏。
[2] 传头:来历,根据。
[3] 缘手:随手,顺手。
[4] 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这里泛指春季。
[5] 丑、净:戏曲的两种角色行当。
[6] 佞(nìng)幸:靠阿谀奉承得到君主宠幸的奸臣。
[7] 纣:纣王。名辛,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因残暴昏庸而亡国。
[8] 眡(shì):同“视”。
[9] 机械:机巧。
[10] 磥砢(lěi luǒ):意谓郁结。磥,同“磊”。
[11] 法锦: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一种丝织品。
[12] 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世说新语</a>·任诞》载:“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桓子野,桓伊(?—约383),字叔夏,小字子野,谯郡铚(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历任淮南太守、豫州刺史、江州刺史。擅长音乐。
[13] 目莲:又称“目犍连”“摩诃目犍连目连”。出身于婆罗门,皈依佛教,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其母死后堕入饿鬼道,目连以神力得脱母亲苦难。目连戏以此为题材,在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和影响。
[14] 旌阳戏子:对旌阳艺人的俗称。旌阳,即今安徽旌德,明代属宁国府,与徽州毗邻。旌阳艺人或参加徽州戏班,或与徽州艺人联合演出,故当时有“徽州旌阳戏子”之称。
[15] 剽(piào)轻精悍:身体强壮、灵活。
[16] 女台:戏台周围所搭高脚看棚,供财主、官吏家眷看戏。一说指妇女观众席。
[17] (gēng):粗绳。觔(jīn)斗:跟头。
[18] 祇(qí):地神。鼎镬(huò):旧时以鼎镬烹煮罪犯的酷刑。血澥(xiè):血海。澥,海。
[19] 变相:根据佛经的内容所绘的图像,多绘在石窟、寺院墙壁上或纸帛上。
[20] 纸札:纸做的冥器。
[21] 惴惴:恐惧害怕的样子。
[22] 套数:程式,套路。
[23] 熊太守:熊鸣岐,江西丰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当时任绍兴知府。辑有《昭代王章》。
[24] 幽明:指生与死,阴间与阳间。
[25] 三代青绿: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26] 哥、汝窑:哥窑、汝窑。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精美而闻名,仿古铜器形制,多为陈设瓷器。作者在《夜航船</a>》一书中亦有解释:“哥窑:宋时处州章生一与弟章生二皆作窑器。哥窑比弟窑色稍白,而断纹多,号白级碎,曰哥窑,为世所珍。”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以玛瑙入釉,色泽温润柔和,如羊脂玉,极为精美。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亦有解释:“汝窑:宋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于汝州造青色诸器,冠绝邓、耀二州。”
[27] 宣炉:宣德炉,明宣德年间铸造的一种铜质香炉。
[28] 宣铜: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解释:“宣铜:宣德年间三殿火灾,金银铜熔作一块,堆垛如山。宣宗发内库所藏古窑器,对临其款,铸为香炉、花瓶之类,妙绝古今</a>,传为世宝。”
[29] 粗夯(bèn):粗糙。
[30] 拨蜡范沙:铸造香炉、金属印章或人像的一种方法。先雕刻蜡模,外面用泥作范,然后再熔金属注入泥范。
[31] 乱真:仿造得很像,让人难辨真伪。
[32] 乌斯藏:明时对西藏的称呼。渗(shèn):混合、掺杂。
[33] 庄逵:大路。穷檐:代指茅舍、破屋。
[34] 雪灯:用雪制作的灯。
[35] 灯球:一种圆形的灯。
[36] 妍(yán):美丽。
[37] 熊熊煜煜(yù):灯火辉煌的样子。
[38] 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
[39] 闾里:乡里。泛指民间。
[40] 乔乔画画:打扮得花枝招展、漂漂亮亮的样子。
[41] 效:学习,效仿。
[42] 朱相国:朱赓。详见本书卷三“朱文懿家桂”。塔山:又名“怪山”“龟山”,在今浙江绍兴,与府山、蕺山鼎足而立。因山上有应天塔,故名。
[43] 蕺(jí)山:又名“王家山”,在今浙江绍兴。蕺,即蕺草,也称“岑草”,传说越王勾践败于吴国后,曾在这里采蕺草而食,故名。
[44] 效颦(pín):即东施效颦故事,典出《庄子</a>·天运》:“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后人称故事中的丑人为东施,将机械模仿称作“东施效颦”或“效颦”。
[45] 轻薄子:言行轻浮不庄重的人。
[46] 箶筿(hú xiǎo):细竹。
[47] 日晡(bū):指傍晚。晦:夜晚。
[48] 爇(ruò):点燃。
[49] 檠(qíng):灯架。
[50] (fǔ):看。
[51] 《韵府群玉》:古代韵书,元人阴时夫</a>著。全书共二十卷,分韵一百零六部,摘录典故、词汇,隶于各韵之下。《五车韵瑞》:古代韵书,明人凌稚隆著。该书仿阴时夫《韵府群玉》而成,共一百六十卷,分经、史、子、集、杂五部。
[52] 淮南大、小山:东汉王逸</a>《楚辞</a>章句·招隐士序》:“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
[53] 襞(bì)积:重叠、堆积。这里是说书上的字密密麻麻。
[54] 楮(chǔ):纸的代称。
[55] 不啻(chì):不止。
[56] 仪部: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胡青莲:胡敬辰,字直卿,号青莲,浙江余姚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任江西驿传道、光禄寺录事。著有《檀雪斋集》。尊人:父亲,即胡敬辰的父亲胡维新(1534—1606),字云屏。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历任江西巡按御史、扬州推官、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中秘书:掌管宫廷藏书的机构。
[57] 精卫衔石填海:古代神话故事,典出《山海经》卷三《北山经》:“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a>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8] 博洽:学识广博。王弇州:王世贞</a>,号弇州山人。杨升庵:杨慎</a>(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成都新都区)人。正德六年(1511)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以诗文名于世,著有《升庵集</a>》等。
[59] 笔冢:典出唐李肇</a>《唐国史补</a>》:“长沙僧怀素</a>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60] 覆缻(fǒu):当为“覆瓿(bù)”,指书没有发挥其价值。
[61] 丙戌:顺治</a>三年(1646)。
[62] 天童寺:在今浙江宁波。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有东南佛国之称,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
[63] 戊寅:崇祯十一年(1638)。
[64] 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天童:天童山,在浙江宁波。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亦有介绍:“天童山:在鄞县。晋僧义兴卓锡于此,有童子给役薪水,久之辞去,曰:‘吾太白神也,上帝命侍左右。’言讫不见。遂名‘太白山’,又名‘天童山’。”金粟和尚:园悟,字觉初,号密云,明代高僧。俗姓蒋,江苏宜兴人。历主金粟、天童诸寺。其在金粟寺时影响较大,信徒尊称其为“金粟和尚”。
[65] 刍秽:柴草等污秽物。
[66]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号(1506—1521)。
[67] 方丈: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68] 名刺:名片,名帖。
[69] 棒喝:佛教用语。禅师启发弟子,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使弟子开悟。
[70] 如意:用骨角、竹木削成人手爪形,有长柄,可用以搔背部的痒,故称“如意”。
[71] 开示:尊称高僧大德的教诲。
[72] 机锋:佛教禅宗以含义深刻、不漏迹象的言语彼此问答,相互启发领悟,类似弓弩触机而发出锋锐,所以称为“机锋”。
[73] 随喜:此处指游览寺院。
[74] 碓(duì):一种舂米的设备。甑(zèng):旧时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爨(cuàn):烧火做饭。
[75] 急遽(jù):急速,快速。
[76] 水浒牌:水浒叶子,即一种由陈洪绶所绘水浒人物的酒牌,做酒筹、酒令之用。作者写有《水浒牌四十八人赞》,可参看。
[77] 兜鍪(móu):古代士兵作战时所戴的头盔。铠胄(zhòu):铠甲。
[78] 郁郁芊芊(qiān):气盛的样子。
[79] 周孔嘉:作者好友。作者曾在《越山五佚记》一文中提及:“天启五年,姑苏周孔嘉僦居于轩亭之北,余每至其家,剧谈竟日。”丐:请求。
[80] 掞(yàn):这里是照耀的意思。
[81] 昌谷道上,婢囊呕血之诗:典出唐李商隐</a>《李长吉小传》:“(李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82] 兰渚寺中,僧秘开花之字:据唐何延之《兰亭记》记载,王羲之《兰亭序》传至后人智永,智永再付弟子辨才。辨才珍藏,秘不示人。唐太宗</a>求之不得,派萧翼设计骗走。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亦有介绍:“兰亭真本:王右军写《兰亭记》,韵媚遒劲,谓有神助。后再书数十余帧,俱不及初本。右军传于徽之,徽之传七世孙智永,智永传弟子辨才,辨才被御史萧翼赚入库内,殉葬昭陵。”开花之字,典出唐张怀瓘</a>《书议》:“(王献之)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另据作者《古兰亭辨》一文云:“兰亭真本,辨才死守,什袭藏之,不许人见。后被萧翼赚出,走至半途,袖中偷看,遍地花开。”
[83] 蠲(juān):免除。郭恕先:郭忠恕</a>(?—977),字恕先,河南洛阳人。曾任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国子监主簿。擅长丹青。传世之作有《雪霁江行图》等。
[84] 贾耘老:贾收,号耘老,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得到苏轼的周济。
[85] 伯益考著《山海》遗经: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介绍:“金简玉字:大禹登宛委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之书,言治水之要,周行天下。伯益记之为《山海经》。”
[86] 毨(xiǎn):形容毛羽更生、齐整的样子。氄(rǒng):鸟兽细软而茂密的绒毛。
[87] “收掌”四句:语出宋苏轼《答贾耘老四首》之四:“念贾处士贫甚,无以慰其意,乃为作怪石古木一纸,每遇饥时,辄以开看,还能饱人否?若吴兴有好事者,能为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终君之世者,便以赠之。不尔者,可令双荷叶收掌,须添丁长,以付之也。”
[88] 柳河东: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历任县尉、监察御史、永州司马、柳州刺史等。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唐宋八大家</a>之一。著有《柳河东集</a></a>》。
[89] 蔷薇露、玉蕤(ruí)香:典出后唐冯贽</a>《云仙杂记</a>·玉蕤香》:“《好事集》曰:‘柳宗元得韩愈</a>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灌手,熏以玉蕤香,然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蔷薇露,蔷薇水,俗称“花露水”,一种香水名。《陈氏香谱</a>·蔷薇水》记载:“后周显德五年,昆明国献蔷薇水十五瓶,得自西域,以之洒衣,衣敝而香不灭。”宋蔡绦《铁围山丛谈</a>》卷五:“旧说蔷薇水乃外国采蔷薇花上露水,殆不然,实用白金为甑,采蔷薇花蒸气成水,则屡采屡蒸,积而为香,此所以不败。”
[90] 烟雨楼:在今浙江嘉兴南湖湖心岛上。始建于五代,位置在湖滨,楼名由唐代诗人杜牧</a>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来。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兴知府赵瀛填南湖成湖心岛,在岛上依原貌重建烟雨楼。登楼远望,南湖一带秀美风光,尽收眼底。
[91] 楼襟(jīn)对莺泽湖:“襟”在衣服之前,这里代指前面,即楼的前面是莺泽湖。莺泽湖,即南湖,原名“滮湖”“马场湖”,在今浙江嘉兴。
[92] 涳涳濛濛:烟雨迷茫、景色朦胧的样子。
[93] 舣(yǐ)舟:停船。缥缈(piāo miǎo):隐约,若隐若现的样子。
[94] 宣公桥:在浙江嘉兴城东,相传为唐宰相陆贽</a>所建。该桥于1969年拆除,今已不存。宣公,陆贽(754—805),字敬舆,浙江嘉兴人。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等。卒谥宣公。著有《翰苑</a>集》等。甪(lù)里街:原名“甪里坊”,在浙江嘉兴城东。
[95] 法膳:帝王所用膳食。这里泛指美味佳肴。琼苏:古代美酒名。这里泛指美酒。
[96] 咄嗟:片刻之间,霎时。
[97] 倩女离魂:典出唐陈玄祐</a>小说《离魂记</a>》。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相爱,但父亲将其另许他人。倩娘魂魄离开躯体,与王宙结为夫妻。后世许多戏曲以此为题材。
[98] 文君新寡:卓文君丧夫后,与司马相如</a>相恋,两人私奔到成都。《西京杂记</a>》卷二载:“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着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99] 觥(gōng):古代的一种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多兽形。合卺(jǐn):指旧时结婚,男女同饮交杯酒之礼。
[100] 倭(wō)漆:日本漆。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介绍:“倭漆:漆器之妙,无过日本。宣德皇帝差杨瑄</a>往日本教习数年,精其技艺。故宣德漆器比日本等精。”厂盒:一种漆盒。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介绍:“厂盒:古延厂永乐年间所造,重枝叠叶,坚若珊瑚,稍带沉色。新厂宣德年间所造,雕镂极细,色若朱砂,鲜艳无比。有蒸饼式、甘蔗节二种,愈小愈妙,享价极重。”
[101] 分宜:指严嵩,因其为江西分宜人,故称。埒(liè):相等,相当。
[102] 黜(chù):排斥,排除。曹瞒:曹操</a>(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著有《魏武帝</a>集》。作者在《西湖梦寻</a>》卷五“三茅观”一则中亦谈及曹操、贾似道风雅鉴赏事:“余尝谓曹操、贾似道千古奸雄,乃诗文中之有曹孟德,书画中之有贾秋壑,觉其罪业滔天,减却一半。方晓诗文书画,乃能忏悔恶人如此。凡人一窍尚通,可不加意诗文,留心书</a>画哉?”
[103] 秋壑: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秋壑,浙江台州人。嘉熙二年(1238)进士,历任江州知州、同知枢密院事、右丞相等。著有《奇奇集》《悦生堂随钞》《促织经</a>》等。作者在《西湖梦寻》卷一“大佛头”一则中亦有介绍:“贾秋壑为误国奸人,其于山水书画骨董,凡经其鉴赏,无不精妙。”
[104] 效尤:故意仿效错误的行为。
[105] 谑:开玩笑。
[106]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贤君端坐朝堂,探讨治国之道;群臣垂衣拱手,一起共商国是。语出《千字文</a>》:“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系由《尚书</a>·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及《尚书·尧典》中的“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等语演变而来。由于《千字文》十分普及,影响深远,后世常用《千字文》的文字顺序来计数,一些商贾、店铺的账簿、地主的田地、书卷的编号,甚至连科举考试的试卷页码,都采用《千字文》的字序来编排。
[107] 渭阳:朱敬偱,号渭阳。
[108] 白定炉:定窑所烧的一种瓷器。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介绍:“定窑:有白定、花定,制极质朴,其色呆白,毫无火气。”官窑:宋代宫廷自建瓷窑,烧造瓷器,故称。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介绍:“官窑:宋政和间,汴京置窑,章生二造青色,纯粹如玉,虽亚于汝,亦为世所珍。”酒匜(yí):酒器。
[109] 项墨林: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又号香岩居士、退密斋主人,浙江嘉兴人。收藏书画颇富,精于鉴赏。售:购买,求购。
[110] 癸卯:万历三十一年(1603)。
[111] 铁梨木:又名“愈疮木”,一种常绿乔木。质地坚韧,多用于制作家具、造船。
[112] 李三才(?—1623):字道甫,号修吾,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州)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任淮阳巡抚。
[113] 解维:解开缆索。指开船。
[114] 恚(huì)怒:恨怒。
[115] 庚戌:万历三十八年(1610)。
[116] 石罅(xià):石缝。罅,缝隙。鹦哥祖母:即鹦哥绿、祖母绿,一种十分名贵的绿色翡翠。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亦有介绍:“祖母绿:亦宝石。绿如鹦哥毛,其光四射,远近看之,则闪烁变幻,武将上阵,取以饰盔,使射者目眩,箭不能中。”此外作者还写有《小美人觚铭》,其序云:“二酉叔收藏。汉铜小美人觚,长尺有三寸,半截花纹,浑身翡翠。”
[117] 水碧:又名“紫晶”,一种稀见的水晶。
[118] 戊辰:崇祯元年(1628)。
[119] 倅(cuì):州县官之副职。姑熟:在今安徽当涂。
[120]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121] 盟津: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州西南。
[122] 铜薮(sǒu):铜聚集的地方。
[123] 美人觚:一种商周时期的细腰酒器。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介绍:“三代铜:花觚入土千年,青绿彻骨,以细腰美人觚为第一,有全花、半花,花纹全者身段瘦小,价至数百。”
[124] 鬼眼青:一种名贵的玉石。
[125] 龙藏:龙臧,龙宫。
[126] 漏仲容:漏坦之,字仲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沈虎臣:沈德符</a>(1578—1642),字景倩,又字虎臣、景伯,秀水(在今浙江嘉兴北)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著有《万历野获编</a>》《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a>》等。韩求仲:韩敬,字简与、求仲,号止修,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状元。
[127] 唼喋(shà dié):聚集在一起说话。
[128] 绝缨:扯断结冠的带子。这里指大家在一起不拘形迹,十分随便。
[129] 帖括:指八股文。
[130] 哕(yuě):呕吐。
[131] 渣秽:渣滓,污秽之物。
[132] (yàn):同“宴”。
[133] 速:邀请。
[134] 长:比……年龄大。
[135] 蝇头:指像苍蝇头那样小的字。如拳:指像拳头一样大的字。
[136] 报国寺: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始建于辽代,后多次重修。
[137] 亸(duǒ)委:盘曲下垂的样子。
[138] 蹒跚(pán shān):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局蹐(jí):狭窄,局促。
[139] 檐甃(zhòu):指屋檐。
[140] 鬣(liè)起:意谓松针像兽颈上的毛根根竖起。鬣,兽的颈毛。
[141] 便(pián)殿:正殿以外的别殿,古时帝王的休息之所。
[142] 尝:曾。
[143] 酣酡(tuó):像醉酒后脸红一样的颜色。
[144] 檀心:淡红色的花蕊。
[145] 翮(hé):羽茎。
[146] 以邻以亩:指种芍药的田地一块连一块。
[147] 裀(yīn):褥,垫。这里是铺上花草的意思。
[148] 期:相约,约定。
[149] 折旋:来来回回地走一遍。
[150] 苍莽:无边无际的样子。这里指空地面积很大。
[151] 苇厂:用芦苇所搭的棚子。
[152] 肃:郑重,恭敬。
[153] 瓯:小盆。形状似碗,多用以饮酒喝茶。
[154] 杌(wù):一种小凳。
[155] 繁露:即露水。
[156] 曹山:在今浙江绍兴,为吼山五大景区之一。作者《越山五佚记》一文有详细介绍,可参看。
[157] 万历甲辰:即万历三十二年(1604)。
[158] 张乐:置乐,奏乐。
[159] 石梁先生:陶奭龄(?—1640),字君奭,又字公望,号石梁、小柴桑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a>的三传弟子。著有《歇庵集附录》等。山君:指山神。
[160] 昭明太子:萧统</a>(501—531),字德施,梁武帝</a>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为太子时去世,谥昭明,故称“昭明太子”。曾聚集门下文学之士,编辑《文选</a>》。
[161] 残山剩水:这里指人工堆砌的假山及开凿的池塘。
[162] 石篑先生:陶望龄,系陶奭龄之兄。
[163] 放生:一种佛教仪式。以释放鱼鸟等动物的形式进行,旨在戒杀,劝人多行善事。很多寺庙建有放生池。
[164] 荇(xìng)藻:一种草本植物。根生水底,叶子圆形,浮在水面。
[165] 篰(bù):竹篓。
[166] 欱(hē):吮吸。
[167] 齐景公:春秋</a>时期齐国国君,名杵臼。其墓地在今山东淄博。其周围有殉马坑。樽(zūn):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68] 沈佥事:沈(1507—1557),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著有《青霞集</a>》。佥事,官名。
[169] 豆:古代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170] 乾阳刘太公:刘毅(1559—1618),字健甫,号乾阳。作者妻子刘氏的祖父。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广西布政使。
[171] 一介:一个。
[172] 外母:岳母。即作者的岳母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