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 作者: 张爱玲
    乡下过年唱戏,祠堂里有个很精致的小戏台,盖在院子里,但是台顶的飞檐就衔接着大厅的屋顶,中间的空隙里射进一道阳光,像舞台照明一样,正照在旦角半边脸上。她坐在台角一张椅子上,在自思自想,唱着,乐师的笃的笃拍子打得山响。日光里一蓬一蓬蓝色的烟尘,一波一波斜灌进来。连古代的太阳都落上了灰尘。她绒兜兜的粉脸太肥厚了些,背也太厚,几乎微驼,身穿柠檬黄绣红花绿叶对襟长袄,白绸裙。台边一对盘金龙黑漆柱上,一边挂着“禁止喧哗”的木牌,一边挂着“肃静”木牌与一只大自鸣钟,钟指着两点半,与那一道古代的阳光冲突。


    观众里不断有人嗤笑,都是女人。“怎么一个个都这么难看?”


    “今年这班子,行头是好的,班子呢是普通的班子,”有个男子在后座用通情达理的口吻说。


    “真是好的班子,我们这里也请不起,是?”


    前面几排都是太师椅。郁太太送了九莉来,没坐一会就抱着孩子回去了。她矮小,五六岁的孩子抱在手里几乎有她一人高,在田径上走了不很短的一段路。她打扮得也稚气,前发齐眉,后发披肩,红花白绸袍滚大红边,翠蓝布罩袍,自己家里做的绊带布鞋,与郁先生是在县城里跑警报认识的,很罗曼谛克。


    她们刚来的时候,小生辞别父母,到舅母家去静心读书,进去又换了身衣服出来,簇新的白袍绣宝蓝花。扮小生的少女还是十来岁的女孩子的纤瘦身材,胭脂搽得特别红,但是枣核脸,搽不匀。


    有人噗嗤一笑。“怎么一个个都这么难看的?”


    “今年这班子,行头是好的——”大概是管事的,站在后面看,指出小生翻行头之勤。


    小生拜见舅母,见过表姐,坐下来的时候,检场的替他拎起后襟,搭在椅背上,可以一直望进去看见袴腰上露出的灰白色汗衫。


    旦角独坐着唱完了,写了个诗笺交给婢女送到表弟书房里。这婢女鞍鞒脸,石青缎袄袴,分花拂柳送去,半路上一手插在腰眼里,唱出她的苦衷与立场。


    “怎么一个个都这么难看的?”


    小姐坐在烛台边刺绣,小生悄悄的来了,几次三番用指尖摸摸她的发髻,放在鼻子跟前闻闻。她终于发现了他,大吃一惊,把肥厚的双肩耸得多高,像京戏里的曹操</a>,也是一张大白脸,除了没那么白。


    又是一阵嗤笑。“怎么这么难看的?”


    惊定后,又让坐攀谈,仿佛夜访是常事。但是渐渐的对唱起来,站在当地左一比右一比。她爱端肩膀,又把双肩一耸一耸,代表春心动了。


    一片笑声。“怎么这么难看的?”


    两个检场的一边一个,撑着一幅帐子——只有前面的帐檐帐门——不确定什么时候用得着,早就在旁边蠢动起来,一时湧上前来,又掩旗息鼓退了下去,少顷又摇摇晃晃耸上前来。生旦只顾一唱一和,这床帐是个茀洛依德的象征,老在他们背后右方徘徊不去。


    最后终于检场的这次扣准了时间,上前两边站定了,让生旦二人手牵手,飞快的一钻钻了进去。


    老旦拿着烛台来察看,呼唤女儿。女儿在帐子里颤声叫“母母母母母——”


    “什么母母母母母,要谋杀我呀?”


    老旦掀开帐子,小生一个筋斗翻了出来,就势跪在地下,后襟倒摺过来盖在头上遮羞。


    老旦叫道:“唬死我也!这是什么东西?”


    旦角也出来跪在他旁边。


    申饬了一番之后,着他去赶考,等有了功名再完婚。


    小生赶考途中惊艳,遇见一家人家的小姐。


    “这一个好!”“这一个末漂亮的!”台下纷纷赞许。


    这一个显然自己知道,抬轿子一样抬着一张粉扑子脸,四平八稳,纹风不动。薄施脂粉,穿得也雅淡些,湖色长袄绣粉红花。她到庙里烧香,小生跪到她旁边去。


    “这一个末漂亮的,”又有人新发现。


    郁太太来了半天了,抱着老长的一个孩子站在后排。九莉无法再坐下去,只好站起来往外挤,十分惋惜没看到私订终身,考中一并迎娶,二美三美团圆。


    一个深目高鼻的黑瘦妇人,活像印度人,鼻架钢丝眼镜,梳着旧式发髻,穿棉袍,青布罩袍,站在过道里张罗孩子们吃甘蔗。显然她在大家看来不过是某某嫂,别无特点。


    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只有穿着臃肿的蓝布面大棉袍的九莉,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在这密点构成的虚线画面上,只有她这翠蓝的一大块,全是体积,狼犺的在一排排座位中间挤出去。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