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宋玉
3个月前 作者: 斯波六郎
宋玉</a>与屈原</a>是同时代的人,又稍稍算得上晚辈。至于他是不是屈原的弟子,则不太明确。我们且先引用他在作品《九辩</a>》中的几句诗吧。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九辩·其一》)
这是在哀怜漂泊之旅中那失意的自己。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春秋</a>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九辩·其七》)
这是为岁月蹉跎,志向却未能达成的自己感到悲哀。
在引用的这几句诗中,我想要关注的是“自怜”和“自悲”这种表现方式。
原本,“自”这个字,就是“自己为自己做什么事”的意思,如果想一想“自杀”“自修”之类的用法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了。换言之,“自杀”是“自己将自己杀掉”的意思,“自修”是“自己锻造自己的修为”的意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自怜”和“自悲”之类的说法,就肯定是“自己怜爱自己”“自己为自己感到悲哀”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前文中所列举的两种表达方式,前一句就是自己哀怜那个在羁旅之中怅然若失的自己的意思,后一句则是自己对那个因为空度时光而苦恼的自己感到悲哀的意思。除此之外,别无他解。“惆怅兮,而私自怜”之下,东汉王逸</a>有注“窃内念己,自悯伤也”,恐怕也是按这种解释来理解的吧。
这种自己可怜孤独的自己,自己为孤独的自己感到悲哀,如果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第二个“我”明确地意识到第一个“我”,并且为之感到深切的哀怜和悲伤。如果到了这样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就是用具象将孤独的自己进一步捕捉到了,从而加深了这当中的孤独感。
《九辩》中,再引用两句吧。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九辩·其四》)
因为不能得到承认,自己心绪郁结,作者以秋日霖雨的沉郁为象征,将这种心绪歌咏了出来。所谓“无泽”,便是没有得到君主的恩宠。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块独”的表达。本来,这里或许不应该拆开来理解为“以块的姿态独立”,而应当将“块独”作为一个整体的词来解读。然而不管怎么理解,在意思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现在就依据《楚辞</a>·七谏》的“块兮鞠”之下,以及《楚辞·哀时命》的“块独”之下所能见到的王逸的注释,加以训读。
不管怎么讲,这个“块”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样子。关于这一类的形容方式,如果结合别的用例来考量一下,至少存在着两个区别。
其中之一便是,什么也不做,就这样默默地,一个人。例如,《荀子</a>·君道》有言:“故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支[1]之从心。”久保爱的《荀子增注》[2]中,就将这里的“块然”注释为“无为之貌”。
与之相对,还有一种则是什么都心不在焉,就这样一个人发呆的样子。例如,魏的曹植</a>在《求通亲亲表》中有言:“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不过,这个例子在时代上偏后了。
同一个词语“块然”,却能在两种意思之间生出这么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词语本身就存在意思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一开始虽然没有明显区分开,但因为使用这个词的人而产生了相应的差异。总而言之,我们能体会到这当中的差异。那么,再来看我们现在要处理的,宋玉的这句“块独守此无泽兮”,很明显,它形容的是什么都心不在焉,就这么一个人发呆的样子。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这一句所描述的就是:一边怀有郁结于心的不遇之叹,一边在客观地描绘着一个呆坐着的自己。不妨说,这当中所表现的心绪就是自己在痛苦地眺望着那个孤独的自己。
如前所述,将宋玉的作品中的“自怜”“自悲”“块独”等词语抽绎出来,就是自己在有意识地眺望着孤独的自己。这种倾向已经在《诗经</a>·小雅·正月》中见到了,在屈原的作品中也有庶几近之的感觉,但是这种表现形式,以及这种意识,都不如宋玉的作品这般明了。
在这里,如果一定要用学术语言来讲清楚屈原的孤独感和前述宋玉的孤独感之间的差异的话,那就应当是,屈原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但是还没有意识到可以对这样的自己进行客观化的观察。与之相对,宋玉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同时和自己拉开了距离,并更进一步地客观化。在这一点上,唯有宋玉才有了明确的意识。自此以后,汉代作者屡屡使用宋玉的这种表现方法。
然而,为什么宋玉的复杂感会演进到这般复杂的地步呢。在这方面可以有两种思考路径。根据王逸为《九辩》所作的序,《九辩》是宋玉因为怜悯屈原,站在屈原的立场上所作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宋玉就有充足的余裕可以推测屈原的内心,从而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细密地观察屈原,这样一来就可以生发出这种细腻的感情。这是一种思考路径。
还有一种思考路径是,宋玉也是楚国的大夫,他势必和屈原一样,对于可悲的楚国国情了如指掌。然而与屈原积极的性格相比,宋玉的性格则消极得多。《史记</a>》中说</a>他“莫敢直谏”,据此不难推测。正是因为他的消极,不能遵从自己所信仰的东西而行动,故而这种忧愁会进一步向内郁结,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就是生发出了这种细腻的感情。
此外,《九辩》的九个章节中,处处可见对秋日寂寥的描写,这表现的是孤独者的内心世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第一节中尤为显著。将秋天等同于悲凉之物,大概就是从《九辩》开始的吧。如果要考察文学中季节感和自然描写的发展历程,《九辩》是格外重要的资料。
注释
[1] “支”通“肢”。
[2] 久保爱(1759—1835),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著有《荀子增注》,于1825年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