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3个月前 作者: 爱克曼
爱克曼的自我介绍
爱克曼(J. P. Eckermann,1792—1854)发表《歌德谈话录》时,曾在卷首附了长篇自我介绍,现在撮译大意如下:
爱克曼出生在德国吕内堡和汉堡之间的荒原上一个贫农家庭。家里只有一间小茅棚、一块小菜园和一头奶牛。父亲是个背着箩筐、奔走城乡做点小买卖的货郎,母亲做些针线活,他自己幼时帮着拾粪、拾柴和看牛,偶尔也跟着父亲当货郎。家庭就靠此为生,极贫苦,他当然受不到正式教育,到了十四岁还不会看书写字。一天,他看见父亲的烟叶荷包的商标上画着一匹马,很感兴趣。旁人在灯下谈天</a>,他却试着用铅笔临摹下一张马的素描,临得很像,自己很高兴,亲邻都大为赞赏。从此他就借来一本画册,有空就临摹。他临摹的素描传来传去,传到当地一位要人手里。这位要人看他很有才能,就资助他上学,学了一点德文、拉丁文和音乐。但是他同时还要在当地法院里做些抄写和记录的工作来糊口。
到了一八一三年,德国各地民间纷纷组织反对法军占领的志愿军,爱克曼也报名参加,随军在家乡附近打游击。后来又随军跨过莱茵河,转到荷兰。这对他影响很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看到一些伟大的荷兰画,一个新世界在我眼前展开了。我整天在教堂(1)和画馆里度过一些日子。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的画。”他又开始临摹。一八一四年志愿军解散,他舍不得丢开画艺,就在寒冬腊月步行一百几十里路到汉堡去,求教于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兰贝格(2)。兰贝格教他从素描的基本功学起。由于贫病交加,到了第二年暑天,他不得不放弃画艺,在军服部门谋得一个小差事来糊口。他还同兰贝格门下一位同学往来很密。这位同学介绍他读了温克尔曼论古代艺术的著作以及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其中有克洛普斯托克、席勒和歌德。他特别爱读歌德的短诗。他说:“我好像才觉醒过来,……好像我前此连自己也没有认识到的最深刻的灵魂在这些诗歌里反映出来了。”从此他沉浸在诗艺里,读了歌德谈到的莎士比亚和古希腊悲剧诗人的主要作品,自己也尝试写了一些诗。他感到有学文化的必要,于是又回到过去半工半读的生活,在一八二一年进哥廷根大学</a>学法律,把法律看作一种“饭碗学科”。但他对法律毫不感兴趣,听课时偷着写剧本。离开大学后,他写了一部诗论,题为《论诗,特别引歌德为证》。他把这本稿子和一些诗寄给歌德,想要这位已享盛名的诗人替他写信介绍给出版商。他接着于一八二三年夏到魏玛去拜访歌德。
爱克曼的自我介绍到此为止。到了魏玛,歌德留他住下。从一八二三年六月到一八三二年三月这九年里,除了陪歌德的长子到意大利作短期旅游以外,他经常到歌德家去请教。每逢听到值得注意的歌德谈话,他就记录下来,后来才根据笔记编辑成书。第一部和第二部于一八三六年出版于莱比锡。由于大受读者欢迎,他又根据自己的和歌德好友瑞士人梭瑞的笔记,编了第三部作为补编。
爱克曼在魏玛的生活还是半工半读。他从歌德那里学到不少的东西,也给歌德做了不少的编辑工作,并且有时还提了有益的意见。从他的提问和反驳看,他这位参加过解放斗争的青年,在思想上比歌德进步。他还抽空给旅游魏玛的英国青年教德文,自己也从他们那里学会了英文。由于歌德的介绍,他当上了魏玛大公爵的家庭教师和大公爵夫人的图书馆员。歌德死前曾立遗嘱请爱克曼编辑他的遗著。爱克曼在德国和在世界闻名,全靠《歌德谈话录》这一部书;他的诗和诗论虽已出版,却没有引人注意。
* * *
(1) 西方许多名画都与基督教有关,陈列在教堂里。
(2) 见第57页正文和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