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3个月前 作者: 蒲宁
    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是俄罗斯最后一个古典作家、诗人,193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他于俄历1870年10月10日(公历22日)生于沃龙涅什省叶列茨县的一个古老的败落的贵族家庭。全家都热爱文学,无限崇拜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等俄罗斯作家,同时他们也带有这一社会阶层的偏见,喜欢回忆往昔的繁荣年代。作家自幼年时期起就住在奥勒尔省祖传的布特尔基村的庄园里,生活在“花、草、庄稼的海洋里”“田野的寂静中”。作家幼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创作生涯有着深刻的影响。1881年蒲宁进入了叶列茨县立中学,但因家境困难,读到四年级就中途辍学,在长兄尤利的指导下继续学业。尤利是民意党人,曾被流放。1889年蒲宁不得不离开败落不堪的家园外出谋生。他做过校对员、图书馆员,给许多家报刊(《奥勒尔消息报》《基辅人报》《波尔塔瓦新闻》等)做过按日计酬的临时采访员,从1887年开始给报刊写诗,当时他年仅十七岁。1891年,他的第一部诗集在奥勒尔出版。他描写家乡风光、农村生活的这些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8年,他的又一部诗集《在露天下》问世,1901年出版的《落叶集》获普希金奖。这时,他已经以俄罗斯文学传统继承者的姿态出现在诗坛之上。


    19世纪末,蒲宁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895年12月,他和契诃夫相识,1899年结识了高尔基,两位作家吸收他参加了知识出版社的工作,促进了青年蒲宁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如果说,在他早期的优秀作品如《冬苹果》《松树》《新路》中还能感觉到他对社会问题的冷漠态度,那么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知识出版社的传统,深深地触及社会问题了。特别是1910年写了《乡村》之后,他提出了“俄罗斯农民的命运就是俄罗斯的命运”这样的主题。20世纪初及20年代是他的创作繁荣时期。这时,他的才能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1909年,他被选为俄国皇家科学院的名誉院士。他的早期作品流露着挽歌情绪,中期描写农村生活的悲惨、黑暗、无出路状态的作品有着自然主义的倾向,晚期作品中表现了某种现代主义的风格,然而,这都不妨碍蒲宁成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作品无情地、尖锐地揭示了俄罗斯农民和整个社会的命运,提出了俄罗斯民族能否继续存在下去的重大问题,对十月革命前的文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客观上为俄国民主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他的作品的风格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他继承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也深受同时代人契诃夫的影响。他的小说简练、紧凑,人物的语言、形象、心理状态无不跃然纸上,真是呼之欲出。他写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看到他寥寥数语的勾画,你仿佛已经闻到花草的芳香,看见了春日的晴空、金黄的田野……高尔基说:“如果要指出蒲宁写的小说的特点,那么,称他为当代最优秀的修辞巨匠是不过分的。”(《高尔基全集》29卷,228页,1955年版。)1914年1月26日《真理报》上发表的《俄罗斯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复兴》一文指出:“促进这个复兴进程的著名作家是高尔基、阿·托尔斯泰和蒲宁。”193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外,还应该指出:蒲宁一生译了许多名著,译文之流畅、优美、对原著风格的再现,达到典范的程度,为此,1903年他因翻译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获得普希金奖。


    由于他的阶级偏见,他对暴风骤雨</a>式的十月革命很不理解,乃至于采取了敌视态度。1920年他流亡法国,曾发表过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文章。侨居国外,和祖国人民的生活完全脱离,使他的创作源泉渐渐枯竭了,出现了创作危机。这一时期,他也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多半取材于对往事的回忆。他写了长篇自传性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昏暗的林荫幽径》等二百多篇短篇和中篇小说,用以寄托他对故国和乡土的思念之情。由于失掉了创作的源泉,生活没有可靠的保障,以及十月革命后苏联国内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等多方面的原因,他怀念祖国之情日切,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写信给阿·托尔斯泰表示希望回国。后来德国进攻苏联,战争开姶了,未能如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居住的法国南方,遭受德军蹂躏,他深为苏联人民保卫祖国的英勇斗争所感动,政治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当时虽然生活困难,但断然拒绝了德国占领者的高酬聘请,没有为他们工作,也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从而表示了他的爱国之心。对押解在法国的苏军战俘,他给予了物质上的帮助,和他们来往很多。战后,他年老多病,从南方迁回巴黎,于1953年11月8日在巴黎逝世,终年八十三岁,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八年。1956年,苏联出版的五卷本《蒲宁选集》的出版序言中说</a>:“蒲宁是文学语言的天才艺术家,俄罗斯优秀作家,他给已经逝去的俄国生活、俄国农村创作了一幅严峻而真实的图画,他的作品是革命前旧俄罗斯各种形象的画廊,他用生动的语言,完美的形式丰富了俄罗斯文学宝库。当我们指出那些同他的天才和智慧不相称的缺陷时,我们给予他的优秀作品以极高的评价。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他把创作极盛的年华献给了自己的祖国,他是属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俄国的大作家。”


    精练、严谨的结构,花团锦簇的独特的语言能力,对人物心理的塑造,形成了蒲宁小说独特的风格。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和苏联开始注意对他的研究,曾一度形成了“蒲宁热”。苏联于1956年出版了他的五卷集,1966年又出版了他的九卷集。中国读者对蒲宁是生疏的。1979年《外国文艺》杂志介绍了六篇他的晚期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1980年我在外地开会,遇见了冯牧同志,他鼓励我介绍几篇蒲宁的作品。我把五卷本的选集通读了一遍之后,从风格上选了他的两个中篇和十个短篇。其中九篇属于得奖作品,三篇则是晚期的优秀之作。中篇《故园》原名《苏霍多尔》,意为“旱峪”,记得鲁迅</a>先生在提到蒲宁时,曾将这篇作品译为《故园》,我觉得比音译好。这是他具有挽歌情调的代表作。他在写一个庄园的败落过程时,是通过一个农奴的悲惨命运展开的,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对农奴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对农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赞美,短短五万字,写得惊心动魄。中篇《米嘉的爱情》是对一个青年的心理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堪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媲美;《档案》描写的是一个公务员的一生,短短几千字,使人觉得仿佛是出自果戈理之笔;其他有关生活和爱情的短篇则继承了屠格涅夫的传统。现在介绍给读者,供大家研究、分析、判断,希望抛弃那些不健康的东西,而能从中取得有益的营养。


    我第一次翻译蒲宁的作品,加以时间短促,自知译文颇多不理想之处,请读者和我的朋友们指正。


    在翻译过程中,参看了戴骢同志在《外国文艺》上发表的译文,得到李致同志和我的年轻友人的帮助,特此致谢。


    本书的全部注释都是译者加的。


    译者


    1981年3月15日于北京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