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四

3个月前 作者: 乐史
    山南东道三


    随州


    随州汉东郡今理随县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虞舜及周皆为荆豫之域在周又为随国世本云随姬姓也春秋</a>传曰楚武王侵随鬭伯比言于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国今义县是也其后为楚所灭战国时其地属楚秦并天下为南阳郡地汉初立为随县南阳郡后汉如之晋属义阳郡分置随郡宋齐因之西魏置并州寻废大统十六年尅定随安陆二郡改随州隋初如之大业废州以其地方分置汉东舂陵二郡唐武德复并为随州领随县光化安贵平林顺义四县贞观十年割唐州枣阳来属天寳元年改为汉东郡乾元元年复为随州今郡城古国之城皇朝乾德四年升为崇义军节度寻改崇信军


    元领县四


    随县 枣阳 唐城 光化


    州境


    东西三百七十里 南北二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一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一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四百三十五里 东至安州一百五十五里 南至郢州四百六十三里西至襄州三百五十四里 北至唐州三百六十三里 东至申州二百四十四里 西北至唐州四百三十五里 东南至安州三百六十里 西南至唐州三百六十三里 东北至郢州四百六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六千九百皇朝户主三千一百六十四客三千四十九


    风俗


    同唐州尤多猎山伐木


    人物无


    土产


    蒲黄 枳实 防罗 柰花绫 小绢 覆盆子葛


    随县旧十二乡今二乡汉旧县后汉初平林兵起此邑今邑东北有平林乡即王常起兵之所梁立曲阳郡后西魏复得其地因立郡于此 三钟山在县东五十里山有石状如覆钟 鹦鹉山在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石状如鹦鹉 随侯堂 厉乡左氏传楚人伐徐齐师曹师伐厉以救之 九井荆州记</a>云厉乡西有壍两重内有地俗谓之神农宅中有九井汲一井八井震动民多不敢触在县北一百里 断邱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按搜神记</a>随侯出猎见白被伤乃筑坁于县东北骸山侧收养既愈放之后啣径寸珠以报德 随侯墓在县北二十里地志云随县北二十五里有随侯墓今里数不同以古今尺步有异 隋文帝庙在州东南一里唐天寳七年置 季梁庙在州南八十步按左传</a>楚武王侵随而求成焉随少师请追楚师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人思其德立庙祀焉 厉山在县北一百里高一里荆州记云随地有厉乡村有一穴是神农所生穴也穴口方一步容数人至今穴口石上有神农庙在 驴泉山在县北九十里上有池旱不涸昔出神驴故以为名荆州记云石驴泉山卤润牛马经过贪其甘不能去土人云牛马解即此山寻之


    枣阳县西北二百里旧十五乡今一乡本汉蔡阳县地后魏于此立南荆州隋大业初改置舂陵郡仍改邑为枣阳县唐初郡废而邑隶随州 光武故址今在县南有白水源 舂陵故城在今县东汉文帝时以春陵之国地多卑湿因割蔡阳之白水上唐二乡为舂陵侯邑自零道县徙于此防所谓白水真人处 襄故乡城汉为县今废城在今县东北 下溠戍梁天监中置在县东南一百里后魏宣武帝正光初南伐破之置为镇后梁又收复之?为郡皆此戍也


    唐城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旧十二乡今一乡汉随县地后魏于此置防西县兼立义阳郡后又改为肆州或曰唐州隋废之唐开元二十五年以客戸编成十二乡置唐城县后梁改为汉东县汉复为唐城 唐乡左氏传云晋楚战于邲唐侯为左拒杜注云唐侯楚之小国即此地 古唐城自梁朝乾元三年改为汉东郡后唐同光元年复为唐城晋朝天福元年又改为汉东县汉干祐元年仍改为唐城县


    光化县南三十四里旧五乡今一乡自汉至宋为随县之地南齐立为安化县后为西魏文帝</a>尅之改为光化县 锡水在县西北十里源出随县大浩山荆州记云厉山下有厉乡村临锡水 楚子城在县北一十八里左氏传桓公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丽黄随不防使防章让黄楚子伐随因筑此城以逼随故号楚子城


    郢州


    郢州冨水郡今理长寿县歴代所属与竟陵郡同二汉属江夏郡地晋宋以来为竟陵县地梁时即南司北新州二州之境西魏分属安州武帝分置石城郡后于石城置郢州隋炀帝初州废置安陆竟陵二郡唐武德四年并二郡立温州于长寿县置郢州章山蓝水二县属焉七年废基州以章山来属贞观元年省蓝水入长寿又废郢州以长寿属温州章山属荆州十七年废温州依旧置郢州治京山天寳元年改为冨水郡乾元元年复为郢州


    元领县三 今二


    长夀 京山


    一县废


    富水【并入京山】


    州境


    东西一百六十五里 南北五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一千二百一十五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一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三百八十五里东至安州三百二十九里 南至复州三百二十二


    里 西至长陵府二百一十二里 北至襄州三百十二里 东南至复州界一百五十六里 西南至江陵府界八十三里 西北至襄阳界三百一十六里 东至随州四百六十三里 西南至安州三百三十五里 东南至襄州三百二十三里 西北至随州四百五十八里 东南至长安一千三百八十二里 西北至复州一百四十八里 东南至襄阳三百十里


    戸


    唐开元戸一万二千皇朝户主一千三百八客二千六百五十八


    风俗


    同荆州然清明节村落喜唱水调歌


    人物


    宋玉郢人


    土产


    纻布 丹参 牛膝 贡贝母


    长寿县旧十二乡今二乡在汉为竟陵县地属江夏郡晋武帝改为长寿县属竟陵郡后周立郡于此而县隶焉 偃月城郡国志云竟陵有偃月城城三面漳水拥焉 武陵山郡国志云左传谓楚武王卒于樠木之下即此山也地又名武陵青泥池即三国志</a>乐进与闗公相拒所亦曰樠木山在县东一里 竟陵故地汉为县西四十步金港在县南二百步源出樠木山 激水在县北二十里源出京山县东 白雪楼基在周子城西激河池在县北一十五里南流合激河西入汉江


    龟鹤池在县西一十步是南昌尉梅福未登仙时养龟鹤池 金鸡冢在县南六十里


    京山县东一百一十里旧四乡今见管十一乡歴晋宋以来为新阳县梁改为新周因旧邑之名以自知西魏改为温州隋初废之改为京山县因界内京山为名倪子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张良山在县北一十里山有张良走马路至今不生草木 鸭嘴山在县南二里 泗河在县西四十里东入复州竟陵县界 温泉汤在县东十五里其汤有十八眼 废富水县在州北二百四十里隋置因界内富川水为名皇朝乾徳二年入并京山县 富河在县北一百里从随州随县来入安州应城县 新市故城后汉为县故城在县东北


    复州


    复州竟陵郡今理竟陵县禹贡荆州之域虞舜及周地属不改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于汉十三州在荆州部即江夏之竟陵县地晋分置竟陵郡宋齐因之后周得之以其地置城复二州隋初如之至炀帝初废州于旧郢州置竟陵郡今富水县是也于旧复州却立沔阳郡唐武德五年改为复州治竟陵县七年移理沔阳天寳元年改为竟陵郡乾元元年复为复州晋天福五年为防御州


    元领县三 今二


    景陵 沔阳


    一县废


    监利【入荆州】


    州境


    东西一百八十里 南北四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一千四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四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六百八十五里 东至旧沔州陆路三百四十里水路七百里 南至沔阳县陆路一百四十里自县南至岳州水路五百里西至江陵府四百八十里 北至郢州私路二百五十里官路三百里 东南至蜀江水流为界七百四十里 西南至赤岸港为界三百五十七里 西北至乞火山东与郢州为界三百五十四里 东北至安州三百四十里 西南至郢州二百五十五里西南至安州三百三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八千二百一十皇朝户主三千一百一十七客四千三百一十一


    风俗


    与荆襄同


    姓氏


    阙


    人物无


    土产


    白纻布 大膝 狼毒 大防 乌啄 鹿皮


    景陵县旧八乡今四乡本汉竟陵县属江夏郡盛?之荆州记云晋元康九年分江夏郡置竟陵郡而县属焉晋天福初改为景陵县 中戍山水经云竟陵郡有中戍山晋获铜钟七枚此处 五华山在县东北七十里周地图记云五华山山岭连属北接郢州即此山也沔水即春秋谓周昭王南征乗胶舟以进寻没此水夏水郡国志古沧浪之水渔父所歌于此水其侧又有熨斗陂存 邾县城故汉县废城今在县东 云梦城郡国志云竟陵城西大泽即古云梦泽 邾月城在河口魏将黄祖所守之城


    沔阳县南一百二十里旧四乡今二乡本汉沔阳县地又郡国志云沔阳县即楚王城也 七里污按周地图记云夏水合潴水同入汉自汉入潴水为七里污即屈原</a>逢渔父与言濯缨皷枻而去是此也 沔水水自西入大江晋镇南将军杜元凯为荆州刺史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防长江之险外通零柱之漕 夏水水自南入大江一名长夏水西南自监利县界流入水经曰沔水又东南迳江夏云社县东水从西来注之为中夏水荆州图记云此夏水既非山流有渃川潴冬断夏通故曰夏水 大隠林郡国记云沔阳大隠林又有小隠林南有隠矶山是渔父钓处 云社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西北 石城在县东南三百里古保聚之所 鼍湖在县东二十里 马骨坂楚平王牧马马遗骨于此坂 白猿庙郡国志云沔阳有白猿庙即楚平王获白猿于此立庙 鱼复县故城在县东十五里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