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祀志第二十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明有民人,幽有鬼神,其义一也。古先哲王,有报本反始之祭,而礼隆於郊庙社稷。有报功昭德之祀,而义通乎忠烈贤良。书曰:“类于上帝,禋于六宗(一),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祭法曰:“法施於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能捍大患则祀之。”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若夫九黎乱德,神人杂糅,陈风好巫,冬夏歌舞。故祭非其鬼谓之謟,祝史正辞谓之信。季氏旅於泰山,夫子非之。裨灶请禳郑灾,子产不与,其知道乎。然君子过庙生敬,陟乎礼神之囿,游於舞雩之下。夏松殷柏周栗,穆然有故国乔木之思焉。况乎顽廉懦立,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者乎?故举祠祀之有关於风化者,以志之。
【注】(一)六宗:孔安国传认为是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六种神,各家说法不同。
坛庙附府。
社稷坛在城西,府学旧址后山之巅,宋元丰中建,明洪武七年重建。定礼制,刻石於坛。其坛北向,四方二丈五尺,高三尺,东西南北阶各三级。立石主一於坛之南,又置木主,一曰府社之神,一曰府稷之神。傍有神厨、神库、宰牲房、斋房,岁以春、秋仲月上戊日,郡守率属举祀,毕,藏主於库。清代仍其制,民国四年,知事林扬光,奉官产处,卖与夫人宫坊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旧射圃之左,洪武元年,令府州县祀境内山川,其后又令以风云雷雨,并城隍合祭坛一,而设位三。中祀风云雷雨之神,左祀境内山川之神,右祀城隍之神,悉南向。每岁春、秋致祭如社稷坛。旧坛位在水南剑津里,正德十五年,知府欧阳铎,以渡河不便,改建今所,斋堂厨库营建如额。清仍其制,民国始废。
先农坛在城西虎头山,有神厨、斋房,清雍正</a>五年建,乾隆</a></a>二十四年重修。祀先农神位,每岁孟夏亥日,巡道率属致祭耕籍日期。每年十月初一日,礼部颁历,预择吉奏闻,行各省督抚转饬府州县同日一体遵行,祭仪加社稷坛。礼毕,各官换蟒服,不穿补褂,候吉时行耕籍礼,巡道秉耒,知府执青箱,知县播种,耆老一人牵牛,农夫二人扶犁,九推九返,农夫终亩。各官加补服,率耆老农夫望阙行三跪九叩头礼。四月常雩,亦在先农坛行礼,坛设社稷先农山川神位,仪如前。延平耕籍,自清雍正六年始,经县令冯叔,奉文动项银三十四两五钱六分,买籍田一段,四亩九分,载苗二斗八升八合,坐落东郊外演武场后,土名蔡家碑,年收租谷八石四斗二升四合。每年准动支谷五石,无论谷价平贵,除完粮五钱七分五厘,米一斗二升八合外,供先农祭品银二两。余谷汇入常平仓,收贮册报。
附雩祭清乾隆十一年奉部文,每年四月日举行,如岁旱,则祈雨,亦曰雩祭,若涝,则祈晴。
府城隍庙在府治西北,紫芝岭上,东岳宫址。先为罗豫章书院,今碑尚存庙中。旧庙在开平坊鼓楼前,洪武二年改建县学之右,正德十二年,知府廖纪,同知万廷彩,移建旧县治址。嘉靖二十八年,知府范来贤改建城西北隅,东岳宫旧址,岁无特祀,合祭於山川坛。厉祭,则迎神主之。凡有司初莅事,必斋宿庙中,陈牲告神,而后履任,及祈祷水旱,必先牒告,而后祷於坛。
县城隍庙在县治前稍东,旧无特祀。康熙</a>三十二年,知县陈兆声始建立,祀田有碑记。乾隆十三年,知县苏渭生重修。
厉坛在城北冈上,洪武九年建。祀无祀鬼神,有厅堂、神厨、神库,岁以清明、中元十月朔日致祭,先期主祭官牒告城隍,届期迎神位於坛上以主之。
无祀坛在西郊,有神厨、斋房,无祭典。旁有义冢,火葬者多在其间。按无祀者,厉坛也,古郡邑与乡皆有之。北厉坛为郡厉,此疑为邑厉。
龙神庙在城南九峰山麓,原是万福精舍。乾隆十一年,知县苏渭生改建。
火神庙原在南门城楼,清乾隆二十九年,改玉清宫傍文昌祠祀之,营中另建有庙,在箭道内。
设厅庙府设厅庙,在开平坊,祀宋南剑州知州张,敕封忠佑王。县设厅庙,在县治仪门外东,明知县商之彝建,清乾隆十三年署县陈鼎</a>,二十六年,知县赵爱重建。
旗纛庙在延协副将署右卫,后山之巅,俗名九峰堂。乾隆三十年,改建酒务巷坊箭道内,祀军牙六纛神位。以霜降日用少牢礼,协镇官具戎服,率属致祭。凡出师迎旗祀之,师旋归於庙。
马王庙原祀於卫后五帝庙右侧,乾隆八年毁,三十年改祀箭道。
土地祠府土地祠,在府署仪门外东。县土地祠,即设厅庙,春、秋致祭。民间土地庙有三,一在小普通岭,又名土地公岭,宽不盈丈,而神特灵。一在梅峰坊圣者堂之右,庙貌虽微,有求皆应。一在虎头山。
特祠
道南祠在城北龙山巅,明成化元年敕建。祀宋儒杨时</a>,以罗从彦、李侗配。是年,有请以时从祀孔子</a>庙庭者,翰林院议从乡郡立祠致祭,制可之,赐道南匾额,知府郑宗良建祠,何乔新有记。弘治八年,议准从祀,以此为专祠,仍世袭后裔衣巾守之。春、秋仲月上庚日,郡守率属致祭。嘉靖元年,佥事吴昂,以其地僻远,不便祭谒,议改府西城外,旧豫章书院为之,而旧祠仍存。嘉靖二十八年,知府范来贤,因迁府儒学於城西,又改建四贤祠於旧文庙之址,以祀杨、罗、李、朱四先生,而前祠并存,为有司祀事之所。万历三十九年,知府倪朝宾修,清康熙十九年,协镇杨履道建,三十七年,知府范光阳复建前厅。四十五年,御赐杨时祠额曰:“程氏正宗”。罗从彦曰:“奥学清节”。李侗曰, “静中气象”。五十七年学院李钟峨,捐银八百两,知府任宗延,捐银四百两,重建道南文公二祠。先是顺治</a>十三年,巡按朱克简,修建四贤祠,置寿山、徐洋、大内、隔头、横坑尾等处,苗田二石一斗,充为祭田,有碑记。乾隆三十年二月龙山野烧,延及华表飨堂田碑俱毁,仅存大门及寝室。十一月,巡道杨仲兴,知府傅尔泰,知县卫克重建。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日毁,次年巡道徐兆丰,知府刘传福,知县张元鼎重建。祭典每岁春、秋仲月致祭,原支地丁银八两,后四两,杨姓裔生轮收。巡按朱,捐祭田另祭。有何乔新道南祠记,苏章道南祠诗,徐即登四贤祠诗。
文公祠在道南祠左,明正德间,知府欧阳铎,以朱熹</a>有功后学,且产於兹郡,特建祠祀之,春、秋致祭如道南祠。嘉靖三十二年,知府沈鎜重建,万历三十九年,知府倪朝宾修。康熙十一年,教授郑泰枢率裔孙朱弼、朱上达等,募建祭项。明弘治四年吏部听选监生林海,奏准尤溪南溪书院,每岁春、秋二丁之后,赐以特祭於诞辰,量给品物,依礼致祭。清,每年九月十五日诞辰,动支地丁银四两,有司行祭。乾隆十二年,牛员朱绍李等,呈清知县苏渭生,详准拨粮银六两,春、秋二仲末丁致祭外,裔孙轮收。巡按朱捐田租谷,自行祭祀。徽商陈程吕等,公捐买鸠源土名界树垅等处田七段,载苗三斗九升五合四勺,共收米四十斗,为修祠之费。巡按朱捐祭田,详见道南祠注,有耿定力重建祠记。
罗豫章祠在罗源里南山,明弘治间建,嘉靖知府范来贤修,有记。万历二十八年,知府陆志孝修。四十年,督学冯公珽,给十八世孙罗文林</a>衣巾,后圮。康熙四十五年,监生罗圻彬重建。五十七年,督学李钟峨,捐金五十两重修,而以寓贤艾南英木主附祀。乾隆十三年,知县苏渭生,捐银十两,付奉祀生罗万选修葺。有范来贤罗源祠记,沈涵碑记。
李延平祠在城天河坊,明正德间,知府欧阳铎,毁淫祠以改建,给祠田。嘉靖间,佥事吴昂,议以罗、李二先生已配祀杨龟山於道南祠,其岁时子孙各领祭焉。十九年,知府裴椿,三十一年,知府沈鎜、同知曾子</a>钦叠修费宏</a>,游居敬有记。万历三十八年,知府倪朝宾修。清顺治十四年,代巡王应元重修。康熙五十五年,学院车鼎晋,捐金四十两,知府任宗延,捐银十两置祠田。乾隆七年,学院于辰捐俸一百两,附祠生李元璋重修,有记。十二年,裔生李腾辉,呈准年拨地租银六两,给与办祭,春、秋二仲,请官行礼费。游子三记,并徐渭谒祠诗,载入艺文。光绪十八年,知府唐宝、教授李锦重修。宣统二年,巡道彭述,知府恽毓嘉,税厘局即补道俞凤官,知县王扩中,捐俸重修御书阁。绅董章云汉、叶玉桢、应昭德、章有年等督修。
大忠祠在龙山道南祠右,明正德间建,祀宋丞相文天祥。以太监赵时赏、少卿陈龙复、寺簿刘沐、总辖吕武、检院林琦、提刑何时配享。康熙三十七年,知府范光阳,复以明知府王士和入配。春、秋仲月上庚日,郡守率属致祭。前春坊中允谪通判郭希颜,置祠田三十五石有奇,自为之记。万历三十九年,知府倪朝宾修。顺治十三年,巡按成性捐俸,江西陈景星、洪应祥捐资,募众重修。康熙三十一年,知府张楷、知县章世德同建。六十年,知县文国绣,乾隆十三年,知县苏渭生重修。祠正中有“两间正气”额,康熙已卯,范光阳题有记。有郭希颜祀田记,黄巩忠义祠张程祭文,并大忠祠诗,张恒诗,龚贞诗,张秉诚诗,曹国楫诗。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水人,年二十举进士第一,考官王应麟奏其策古谊若龟,忠肝如铁石。德祐二年,奉使元军,伯颜拘之,北行太平州,步卒吕武脱之於镇江,乃由温州浮海至行在,为枢密使,开府南剑州,募兵复邵武。次年六月,兵溃空坑,妻妾子女皆见执。元至元十五年十二月,张宏范至潮阳五坡岭,天祥被执,送京师,不屈。十九年死於柴市,临行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妻欧阳氏收其尸,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王文恪赠联云:千秋不化苌弘血,百折难回豫让心。
赵时赏字宗白,和州宗室。咸淳元年进士,累官知宣州旌德县。德祐元年,以功升直宝章阁军器大监,从二王入闽中。益王即位,天祥开督府於南剑,奏辟参议军事,江西招讨副使,假以偏师当一面。时赏风神明俊,议论慷慨,有谋策,尤为天祥所知。空坑之败被执,不屈死。
陈龙复泉州人。与天祥同年登第。天祥开府南剑,复为福建提点刑狱,迁督府参军,给饷治兵,天祥赖之。空坑之败,复幸得脱。天祥进屯潮阳,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被执,复死之。
刘沭1字渊伯,天祥邻曲,少相狎暱。沭性诚实,而机警</a>。天祥起兵,辟补宣教郎督府机宜。天祥出使,沐领兵还。及开府南剑,沐收部曲来会,改授太府寺簿,专将一军,为督府亲卫。时江西忠义,皆沭所号召。空坑之败被执,与其仲子同日死。季子又从天祥,死於岭南。
吕 武太平州步卒,天祥出使,随天祥於汀梅间,应募从行,脱镇江之难,循海南还,武力为多。及开府南剑,以功补官,令结约州县起兵相应,道阻复崎岖数千里,挺身患难中,化贼为民。卫官将数千人出江西。以遇士大夫无礼,死於横逆,一军挥涕葬之。武,忠鲠出天性,不避强御,而好面折人过,多触忌讳,故及於祸。
林 琦闽人,德祐二年,元兵既迫临安,琦於赭山,结集忠义数千人,捍御海道。以功补宣教郎督府,主管机宜文字充检院。天祥开府南剑,琦佐其募,外文采,内忠实,数涉患难,无怨怼词。及潮州移屯,琦俱被执,至惠州,遁复执之,北行赴水,为吏所持,至建康,以忧愤死!
何 时字了翁,抚州乐安人。天祥同年进士,知兴国县。天祥起兵,辟署帅府机宜,带行监文思院。天祥入卫,任留守,分司吉州,吉州下时,脱身归乡里。益王立,天祥开府南剑,时起兵趋兴国接引,以时带行监江西提刑。时聚兵复崇仁县,未几兵败,削发为僧,窜迹岭南,自号坚白道人。
王士和字瑞育,号味艾,金溪人。崇祯庚午举人,历两都之变,衰恸几失明。丙戌七月二十六日,以兵部主事知延平府,八月二十二日,征南将军贝勒孛薄师城下,百僚已争先拥卫去,和独留守,军民逃窜殆尽。公题署壁云:“阙风烈烈捣虚城,正气从来履险贞。一月守延甘殉难,孤忠千载有谁明。”遂衣冠怀印,北面再拜,缢死。
天后宫在大东门内,李招讨祠左,清乾隆三年初建后殿,五年复构前殿。乾隆十六年,更结戏亭,飞楼画栋,规制宏丽,颇称胜概。天后原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a>,乾隆二年,褒封福佑群生,二十二年,经册封琉球正副使全魁,周煌奏准,钦奉谕旨,加封诚感咸孚,乾隆十八年,详定闽省祀典,春、秋致祭。嘉庆六年十一月间,奉旨天后父母,制造神牌安奉,春、秋致祭。光绪年七月毁。年重建,年重修。
贤良祠在大东门内,李招讨祠右,清乾隆五年建,二十三年修,祀惠献贝子神位,有碑记。今祠已废,碑记尚存。
名宦祠在县治大门外稍西,本祀明知县陆嵩、江良贵,以迁建县治故,后益以知县陈梦麟。康熙三十三年毁,乾隆二十八年,知县赵爱重建,春、秋致祭。
九烈祠在城北镇街,明嘉靖十五年,知府沈大楠建,清乾隆二十七年,知县赵爱重建。祀宋、小常村妇,及马氏、廖氏、元,林氏愈娘、明,张氏陂娘、縻氏曹婢、张氏贵娘、陈氏月娘、祐溪贞女。康熙戊子,知府周元文</a>,子妇李氏死节,附入。后复附以梅氏、管氏、章氏,为十三烈矣。日久就圮,乾隆年,知县黄铨重建。
小常村妇传见烈女。
马氏范旺妻,顺昌人。绍兴初,土军陈旰等作乱,杀其夫并子。马氏奔视,贼胁污不从,遂节解之。
廖氏民妻,沙县人。绍定初,为贼所掠,命之歌舞。廖骂曰:“我恨不磔汝肉,宁肯悦汝耶。”贼怒杀之,时廖有娠,贩欲窥州城,刳腹观男女,以卜进退,剖之得女,遂引去。招捕使陈具闻,赠懿节夫人,乡人立庙祀之。
林氏刘国美妻,名愈娘,沙县人。至正末,江西寇邓克明破县治,氏失夫所在,匿草间,为贼所掠,迫以行,时同行邻妇十余人,至安济桥,谓诸妇曰:“吾宁死不受辱!”复拊其怀中子曰:“我之不辰亦汝之不辰也。与其弃於道,谁怜而鞠之?不死犹死也!”痛哭投河而死。通判刘总以闻,诏旌其门。
张氏彭阿积妻,名陂娘,尤溪人。幼有操,适彭,事舅姑以孝。洪武中,阿积溺死,誓不再适,以育遗孤。舅姑欲夺其志,许聘之日,投河死。
縻氏传见烈女。
陈氏张文宗妻,名月娘,顺昌人。正统十三年草寇乱,执氏欲以献贼首,过西渡,绐贼曰:“汝若系我,我告汝主帅,必将遣汝。”贼惧释系,舟至中流,投水死。
张贵娘将乐人。正统戊辰,沙寇入境,贵娘年十八,贼执之,将舁去。张绐曰:“请敛首饰以随。”贼允之,得脱,潜入屋后,投池水死。儒士骆善为作传,嘉靖二十九年,知县王铃立碑记於学西南,同温烈妇,旌曰;双烈。
祐溪贞女失姓名,沙县人。正统十四年,贼邓茂七破县治,贞女匿草间,遇两贼欲胁之从,女计却之,许过溪即从一人,以终所事,两贼信之,扶至桥心,女忽以两手结贼,投之渊,俱溺死。弘治四年,宪副杨泽,郡守苏章,立祠祀之。
郭氏失姓名,大田人。正统十四年,邓茂七乱、乡人结砦东岩,贼破砦,氏襁褓儿甫岁,且方娠,贼驱使去,氏奋骂之,投百尺崖,与手中儿,同碎乱石间,胎儿与肠胄进出狼籍,贼骇曰:“此真烈妇也!”掩土瘗之而去。
李氏知延平府正黄旗汉,周元文子</a>,兆熊妻,性慈孝,克修妇道,夫亡,日夜哭不绝声,择日移夫棺郊外,从容易服,闭门自缢。
管氏传见烈女。
梅氏传见烈女。
章氏传见烈女。
关帝庙在府治东北隅,普通岭上,贡院南。祀汉寿亭侯关羽</a>。雍正三年十一月毁於火,四年重建殿宇,乾隆元年重建戏亭。旧传正统间,沙、尤寇攻郡城,遥望城中皆赤面神兵,寇心慑!少却,王师从而扑灭之,盖神阴助之功也。关帝忠义勇烈,载在史册,历代褒封崇祀,庙貌遍天下。清雍正三年,追封三代,祀以太牢典礼。时乾隆二十五年奉旨,关帝谥号,加神勇二字,朔望知县随郡城文武官员行香,谓之武庙。春、秋二祭,城内外庙共六所。民国四年奉文,合祀宋岳武穆王於庙,春、秋致祭。
关帝三公祠
敕封 曾祖光昭公 祖裕昌公 父成忠公
李招讨祠祀唐招讨湖南观察使李系,系忠武王晟曾孙也。有捍御功,民戴而祀之。建炎三年,赐庙额曰:“灵祐”。绍兴间,封威胜侯,加显应英济之号。明洪武初,诏去号,题唐官职,命有司春、秋致祭,祠在东门内,背枕县治,面临建溪。雉堞绕其前,如弛弓形,地特宽敞。祠前为楼跨街,凭城八面开窗,颜曰:“凌虚。”俯瞰溪流,风帆沙鸟,当轩而过。东南诸山,尽列窗中。芳辰佳日,晨兴雨后一登眺,而眉目轩轩,致有爽气。岚翠暗来,衣襟欲润,盖一邑之胜概。好事者,往往移樽设宴,啸咏其间。壁间诗句,琳琅璀璨,不可胜纪。清康熙三十三年毁於火,仅构一椽,以奉神位。雍正九年重建,虽极力规抚,未如旧制,聊免狭隘之讥云。陈新之重修庙记,载入艺文。
忠义孝弟祠后移祀县学明伦堂右,海公祠对面。
节妇祠以上二祠,原在东门外,雍正元年,各宪奉旨建立,今废基存。
节孝祠在县学明伦堂左,祀历代贞孝节烈之妇。
海公祠在县学明伦堂右,祀明南平县学教谕忠介公海瑞,有手植双桧。
仓圣祠在县学明伦堂后,崇圣祠之左。
文昌宫府县学内皆建。民间之宫有四:一在县治右;一在草鞋坑玉清宫右,清乾隆二十八年,改祀火神,三十年,里人即旧宫之后,辟地重建;一在长安南里,樟湖坂2头,一在普安里大坝。其以阁名者有二:一在县治前,面瞰建溪,与天后宫祠掩映。乾隆十三年,监生杨永佑,施入上画罗坑土名苦竹湾,年收税谷一千一百九十筋,佃人郑师尧;一在府城隍庙后,乾隆二十八年,里人募众重建,嘉庆年奉上谕,各郡邑建立文昌祠,祀以太牢,即於县治右之文昌宫,春、秋致祭。月朔,知县随郡城文武官行香。光绪间,改祭於天麟山吕祖宫右,新建文昌阁。
吕祖宫即蕊珠宫,在天麟山麓,清同治初年,募众鼎建,庙貌巍峨,规模宏敞,屡昭灵应。嘉庆十年,奉旨刺赐“燮元赞运”四字,加於原衔之上,建立牌位供奉。每岁定於二月初四、八月初四致祭,每祭用蔬果十余品。
精忠庙在天官岭上,祀宋岳武穆王,有张瑞图书“万古精忠”匾额。一在龙山下十字街,乾隆十五年重修。
三皇宫天河边协署前,紫云岭半,清康熙三十年重建,祀伏羲、神农、黄帝</a>。
药王庙天河边紫云岭半,祀孙、韦二真人。
真君庙卫后五帝庙前,亦名铁柱宫,祀许旌阳。乾隆八年毁,改建酒务巷坊,与华光庙遥对。按许逊</a>,字敬之,为旌阳令。弃官入道,拔宅上升。豫章铁柱宫井中,相传为许旌阳镇蛟之物,故以名宫。豫章人尊信之,到处会馆皆祀像。
闽王庙在三魁坊,祀闽王王审知。
汉闽越王庙威武坊,旧志云:原殿毁,王屡有神验,岁灾,遥见火光中,有袍冠人救止者。有司以旧社学基,扩其殿,虚其左基,为县令某生祠,社学之废始此。
威惠王庙府城南,其神失传。庙有古碑,唐广明中,黄巢兵过延平,忽风雷雨雹,自庙中出,贼引去,宋天圣中重修。
雷从事祠一名灵应祠,即化剑阁,在水东,祀晋,雷华,华,晋丰城令,雷焕子也。宋庆历间,通判陈执礼,以华尝为剑州从事,过延津,有佩剑化龙之异,遂状其像,立祠祀之。其后,里人以晋司空张华</a>,并焕像同祀,岁久庙废。元统癸酉,达鲁花赤衲儿杉伯重建,至元乙亥,里人因其邻有侵庙之利者,白於宫复之,遗有石刻。明正统毁於兵,景泰癸亥,里人募众重建。正德丙子,知府姜文魁,撤而新之,颜曰:“化剑阁”。清乾隆二十七年重建,中祀天后,右影堂祀张雷二公,而华不与,至今因之,殆失建祠本意矣。张焘、邹维琏、施中、何兰各有诗。
陆公祠在城外水东坊,祀明知府陆相儒,万历四年建。公迁本省监军,卒,军民思其德,敛资建之。清顺治丁亥兵火,仅遗址焉。今为小憩亭,颜曰:“襜帷暂驻”。
沈公祠在西郊府学旧址,万历三十三年,为建南道前提督学使沈公儆炌建,久废。
堵公祠在东门明翠桥头,为知县维垣建,万历三十七年水漂,三十八年重建,有碑记,后废。
顾公祠水东街尾,万历三十二年,为同知顾起淹建。淹,吴县进士,清正自持,不徇权势。迁贵州佥事,民建祠祀之。今祠毁,里民即其基,建社庙。
闻公祠在溪东永慕祠之右,万历二十五年,为知府闻金和建,今废。
徐公祠四所一在城东,徐存斋公去思亭之右,一在城东铺之左,一在溪东永慕祠后,一在五里亭之下,万历三十七年为推官徐久德建,今俱无存。
薛公祠在城东化剑阁之侧,万历三十六年,为知府薛藩建,久废。
永慕祠县东门大溪之东,祀明知府孙衍、陆嵩二公,为民祷雨,雨至,徒步却盖十馀里,同时感疾,卒,郡民感焉!故为建祠,岁七月三日,郡守率属致祭,盖孙公忌辰也。原祠在城南门外,嘉靖九年,徙西郊学西,榜曰“哀慕”。嘉靖十七年,知府裴椿,以祠湫隘,迫近学宫,移建东郊,易曰“永慕”。巡按包节、讲官张潮为之记。顺治丁亥毁於寇,有张潮重修祠记,及游居敬记。
昭忠祠嘉庆七年,查办苗匪、教匪,军营阵亡弁兵,饬各省府县建祠分祀。督抚奏,苗匪、教匪二案,闽省并无奉调官兵。惟近年台匪陈光爱、陈周全、陈钖宗滋事各案内,派拨剿捕,效命疆场,及洋面遇贼被害者,亦复不少,实与苗匪、教匪阵亡者无异,一体入祠致祭。祠在大忠祠旁,嘉庆八年建,祀台湾北路中营额外外委马兵王洪,福州城守右军额外外委马兵唐起龙等。
王 洪本籍人,任台湾北路中营额外外委首兵。乾隆六十年,台匪陈周全滋事,洪从营八卦山,志存报效,鼓勇赴义,躬冒矢石,奋不顾身,卒以阵亡。
唐起龙本籍人,任福州城守右军额外外委马兵。乾隆六十年台匪陈周全滋事,龙运粮抵福清县沙坞洋西遇盗,奋往擒贼,冒刃不顾,遂被害。
陈得元 蔡廷举 张升玉 聂国豪 郑 义 梅 亮 谢 宏 谢 亮 徐得胜
俱本籍人,步战兵。乾隆六十年三月十四日,在八卦山打仗阵亡。外附顺昌守兵三人,将乐战兵六人,尤溪战兵三人同祀。
司颁春秋</a>致祭祭文惟灵,志坚探穴,念切请缨。勇以赴义,烈以成贞。或乘风而破浪,竟彝骨於沧瀛。或披坚而执锐,洒碧血於铙钲。缅雄姿之卓,虽既殁其如生。慰忠魂於故土,荷盛世之褒旌。荐馨香於令序,为桑梓之光荣。生为烈士,死作干城。式昭秩序,永播芳声。尚飨!
宋千总弁兵殉难冢咸丰三年四月,红巾黄有使率匪来攻县城,福镇城守左军千总宋世超,把总杨鹏南,外委陈逢亨,领兵御之於西芹三门瓦厂前,被匪由兔坑山路包抄,众寡不敌,全队覆没。千总世超等,力战而亡。西芹乡绅蔡梦熊等,悯其忠义,备棺收埋於后山,立冢竖碑祀之。每逢七月中,由纸商订期祭扫。同时殉难士卒计三十八人,督抚标兵潘得升、韩文亮、陈连标、欧连升、江振标、郑淮元、林建、陈联升、严大标、尤高魁、叶得标、许得标、魏得标、林同春、马尔标、林荫淮、宋学銮、郭金镛、沈协、王捷贵、张得高、王定魁、张茂、林长保。延平营兵,吴延镳、李鸿升、董连升、王国丰、周旺标、张清云、金得名、汤朝标、连得标、陈夺标、饶顺标、曾武顺、罗春发、李大章等,统列碑内。
【校】
1.刘沭:原本作“沐”字,今据嘉靖府志本改。
2.樟湖坂:原本作“漳”字,今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