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志第五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民所止也。五都1之市,九逵2之衢,民所趋也。为之重门巨堑,以备不虞。为之列肆受廛3,以来工贾。夫是以闾阎扑地,阛阓连云4。齐称表海5临淄,殷阗6周卜宅中宅7,洛阳繁盛,其地利使然也。夫郡邑立,而后城垣筑;城垣筑,而后官守崇。公署者居官莅治之所,所以大居正而尊朝廷也。以治官府,以纪万民。堂阶不下,而四境之疮痍,如遇诸目。群黎之呼吁,如闻诸耳。用能不懈於位,民之攸塈8。故善觇邑者,入其野,而知其治之美恶。过其市,而知其俗之俭奢。岂徒以山豁之险,封疆之大为美谈哉。南邑附郡,倚山为城,循溪辟市,直贯东西,颇形湫隘。城筑自宋,或曰筑於元之至元。东西长,南北短,周九里百八十步,高二丈五尺,厚六尺。墙垛二千四百有奇。门十有一,明更为九。窝铺六十一。历年以时修废。城滨於东西二溪,时有水患。乾隆</a></a>甲申9大水,城崩七十八丈,卫令克堉补葺之。嘉庆初年甲辰己酉续坍,何令茹莲勘报於大府。庚戌水溢塌甚,题闻於朝,黄令铨请帑修之,壬子落成。光绪二年丙子仲夏水灾,延福门城基陷,复塌二十余丈,役大资巨,迄未能修,难称防卫之固矣。故志其城市及其公署,以详其里图,墟镇驿站之属,虽兴废不同,亦古今之明鉴也。
城 门
旧十有一
子城东曰镡津门
子城南曰崇化门
子城西曰延安门
子城北曰崇仁门
临溪曰延平门
延清门
披云门
城东曰建安门
城西曰将顺门
城南曰通福门
城北曰延泰门
今为八门
延禧门即旧建安门,今为东门。有城楼,万历三十七年,郡守倪朝宾重建,嘉庆丁卯,知县杨桂森重修,后朽。民国三年,建安道尹蔡凤新建洋楼於上,设公抽东排关,在此办事,楼跨衢临溪,凭栏眺望,江山如画。
延恩门即小东门,又呼垆坑门。
延安门即上小水门,有城楼临溪,嘉庆丁卯,知县杨桂森重修,后毁。
延宁门即下小水门,有城楼临溪,民国四年,设盐务掣验关於楼上。
延福门即旧通福门,有城楼,康熙</a>十九年毁,知府徐哲建。五十六年毁,知县朱夔建。俯凭雉堞,双溪汇流,棹歌悠扬,帆樯云集,来往不绝,为邑城第一道头。民国元年,商捐局修,历设税厘局杏验卡於上,今仍之。
延寿门即旧将顺门,今为南门,有城楼,万历三十七年水漂塌,郡守倪朝宾重建。民国元年,城门石□崩,府知事李焕修,二年道尹蔡凤新建城楼,设公抽西排关,办事於此,明窗轩敞,山光水影,挹人眉宇。
延成门即旧延安门,今为西门门外,有四鹤桥坊,相传有古柏千年,鹤巢其上,番国识者取为香,燃烟中,有四鹤翔舞故名。嘉庆十二年六月毁,知县杨桂森捐建,同治后归道署西排关,公款叠有修造。
延泰门即旧延泰门,今为大北门。
小北门今塞。
【注】
1.五都。五大城市,历代所指不同,泛指繁盛的都市。唐李益诗:“侠气五都少,矜功六郡良。”
2.九逵:都城的大道。南朝梁何逊诗:“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
3.列肆受廛,肆,商店,手工业作场。廛,商肆集中之处。本句指工商业网点排列。
4.闾阎扑地,阛阓连云:闾阎,里巷的门。阛阓,市区墙门,亦指街道。本句指市区四通八达。
5.齐称表海:齐指山东,海指黄海,古为东海。
6.殷阗:富足充裕。
7.周卜宅中,周指周代,卜宅指选择建都中,洛阳居天下之中。
8.攸塈:见“诗?大雅?假乐”:“民之攸塈。”指休息,安层乐业之意。
9.乾隆甲申:公元一七六四年。
街
和丰街旧州治左。
噀雨街开平坊上街。
平政街迁善坊南。
石犀街
十字街丰衍仓北。
后 街在大街之后,由道治至府治。
朝宗街开平坊门外。
偃风街开平坊下街。
演庆街铁冶巷口。
梦鱼街旧州巷以上俱旧名。
大 街由东抵西。
北镇街大北门城上。
巷
斗蓬巷招福坊。
酕醄巷城东中和岭上,俗呼曹家巷。
卖菜巷与钩栏巷相近。
通判巷大北门内。
铁冶巷县学东南临溪。
祠堂巷
钩栏巷
衣香巷四鹤桥边。
罗胜巷县学东。
坊
龙鼎坊
三魁坊
中和坊
左三巷坊
威武坊
铁像堂坊
卫后坊鼓楼一座,今废,基存。
紫芝岭坊
城上坊
酒务巷坊
帝师殿坊有钟楼一座,嘉庆十三年,知县杨桂森重修。
镡津坊
北镇坊
卫抚仓坊
宝武营坊
圣恩坊
剑浦坊东门隔河。
进贤坊
夫人宫坊
水南下坊
崇恩坊
开平坊
聚奎坊
宝积坑坊
天河边坊
积宝山坊
毅勇坊
梅峰坊
东山头坊
教场坊
水东坊延福门隔河。
昼锦坊
西铭</a>坊以上西郊外。
镇口坊以上南门隔河。
三元坊以上北郊外。
府前坊
大北门坊
晏公庙坊
普通岭坊
迎仙坊
四贤坊
招福坊
梅山寺坊
广积坊以上在城。
作滩坊俱东郊外。
四鹤桥坊
马坑坊
水南上坊
井
潭北井镡北精舍前。
龙山井龙山堂下,玉清官前。
龙兴井草鞋坑内,俗名八角。
枫树井道南书院岭下,明成化间铸铁为栏,万历间更易以石,水清而甘。
草鞋坑井八角井外,将乐窠前。
元坛庙井紫云台右麓。
右营前井小关帝庙岭下阛阓间,甚浅而不竭,旱亦不涸。
夏井紫芝岭下。
光孝寺井天宁寺殿前,左右二井,右井久塞,地上时有泉出。
府井府治大门内,左右二井,左井甘,右稍逊,一名谯门双井。
常丰井常丰仓右,一名下察院井。清朝雍正</a>间堙塞,乾隆八年,监生叶珩捐资重浚。
河泊所前井
南山下井衣香巷内,以上在城。
福泉井
圆山井龙华庵外。
观音井紫云台右麓。
樟抱井樟抱坑武当行宫前。
葫芦井晏公庙坊,水特清冽。
学粮仓井俗名灯笼井,水带铁气。
卫后井五帝庙后。
闽贤祠外井鼓楼墩下。
涌泉井
庆泉井
谭津井漂沙坑口。
黄泥井晏公庙前。
西齐井
资善井
醴泉井
第中井
新水井明崇正十八年凿,深十丈。
千军井宽二尺,深仅三尺,泉涌不竭,可饮千军,以上峡阳里。
溪头井
夏泽井
黄历口井以上寿岩里。
陈 井罗源峡街头。
童 井罗源峡街尾。
鸠源路前井
香岭井内外二井。
街头井
中宅井
金山井
画桥井
夏泉井
仙岩井以上天竺里。
环秀阁井
村头井
后巷井
漈头井罗源里。
横路井
横坑井
柴坑井
坵道井
二 井吴坑大庙前。
南山井迁乔里。
真武庙井
圆山兜井以上徐洋。
街中井
后窠州井以上畲溪。
墟 市
峡阳镇墟一、六日集。
王台市墟逢四、九日集。
西芹市
大横市汾常里,旧二、七墟,今无。
外岐市
大坝市墟
畲溪市
葫芦山市
漳湖坂镇
泰平市
大历口墟寿岩里,逢一、六日集。
王泽墟大平里,逢二、七日集
安丰桥市
埂埕市
下道市
炉下市
桔溪市
南溪市
岳溪市
公 署
建安道尹署,在卫治东左右所理刑厅旧址,原武平道行台,旧在府治东旧察院之左,为按察分司,嘉靖三十年,佥事黎澄改。今所先为分巡武平道臬司佥宪,万历五年,奏改藩司少参。清国初设分守建南道驻汀州,康熙六年裁,十年设分巡延建邵道仍驻延。乾隆三十年,巡道杨仲兴扩大门照墙重建。嘉庆八年,巡道戴求仁重修大堂,二门中有超然堂,又有翠竹山房,巡道庄令翼题额。清晖阁,巡道刘冲题额。看剑阁,巡道王道新题额。陈国华重修识山亭,巡道陈廷统题额。兰馥斋、云轩、揽秀亭、俱巡道陈国华於乾隆甲申年建。三圣殿西堂,陈国华重修。民国三年,蔡道尹於公署西边建办公厅,六年於二堂西隅掘一井,泉水清洁。
南平县署,即旧延平府署,在城西北隅,旧盐仓场址。后据西山,前面九峰,宋曰州治,在今治东。元改本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为延平卫署,三年,知府唐铎改,今地正德间毁,知府朱应登建。十三年,谯楼吏舍毁,知府廖纪建。嘉靖年间,仪门并东吏舍毁,知府沈鎜建。三十五年,彭澄重修、并改旧理刑厅所为延宾馆。清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府任宗延增修,前为忠爱堂,后为寅恭堂,又后为三圣庙,庙之西北为怀清堂,堂左为吸江楼,乾隆二十六年,知府傅尔泰改名大观楼,又於退食处增筑书室三楹,在怀清堂之前。署后有三桂亭,堂左为府新仓、吏舍、库狱、谯楼。大门外,为“道学名邦”坊,知府傅尔泰重建。嘉庆九年,知府李尧栋重修大堂仪门鼓楼。中华民国元年,府知事李焕,初并南平县於府,二年春裁府,复南平县,以府治为县署。四年,县知事林扬光改寅恭堂及三圣庙为县监狱。大堂后,左为警备队长署,右为监狱官署。寅恭堂左为旧府义学,今改为拘留所。
县佐署在峡阳北隅,清乾隆十八年,县丞弓彤支购骆、范二姓基建筑,前为大门,门左右为徒役班房,中为仪门,内两廊为吏胥房,中为堂,其右为常平仓,仓之前为三圣庙,堂之后为燕堂,燕堂之后为私室。
附新旧废署
延平协署在天河边坊,旧在城东南隅,后废为射圃。遂以将乐游击到郡公寓,为副将署甚隘。康熙年间,副将陈栋扩基建造之,即今地也。乾隆二十八年,副将李如筠捐俸增建重修今存。
延平协,教武圃场即箭道,在酒务坊,清乾隆间,副将李如筠改建今存。
学院行署,今称贡院,在府治后东北隅,御史台之前。明嘉靖二十七年,知府范来贤建,其地即旧府学明伦堂基,因迁学梅山,改建上察院。三十五年,知府彭澄重茸之。清朝学政按临,驻此校士。后有四贤堂,康熙间,知府萧来鸾题额,相传旧时四贤书院即此地。大堂及左右考棚,俱如常制。乾隆三十三年,巡道杨仲兴重建,立石记之。知府胡宝琳、南平知县陶敦和复重修。同治六年,知府赵均、南平县知县陈培桂</a>重修。至民国四年,南平县知事林扬光奉官产处卖与广东梁淇祥作蚕桑所,售大洋二百二十元。
南平县署,宋、元在延平卫前。明洪武初,知县刘居信迁府城外西二里许,后毁。景泰三年,知县刘铭建,规制未备。成化十五年,知县王佐撤而新之。弘治十一年毁,知县陆嵩重建。正德三年,知县江良贵以治远在城外非便,请建今所,在府治东二里许,后枕龙山,前面玉屏,中为大堂,旧时名之,曰作新堂。大堂之中道为华表,两廊为吏胥徒役舍,南为仪门,仪门外左为土地祠,明知县商之彝建,旧分前为延宾馆,后并入祠。右为狱,南为大门谯楼。左右旧“承流宣化”坊,外有“申明旌善”亭,后坊亭俱毁。前为“八闽冲邑”坊,后改颜曰“弁冕六邑”外向曰“襟带十闽”。堂左为架阁房,原赞政厅,后废。堂后为燕堂,东为藏库,西为库王庙,燕堂之后少东为川堂,左为可告轩,前为謻堂1。原县丞厅。后为幕舍。川堂之后为官房,其西为厨房,其后为三圣楼。清康熙间,知县王绍刚、章世德、朱夔先后重修。乾隆三十年,知县卫克堉复於内署增廓花厅,有御史林俊“南平新县事记”尚书</a>林瀚撰,张焘“南平县题名记”见艺文。嘉庆丁卯,知县杨桂森复建小芸阁三植,月课生童於此。光绪十三年,知县孙兴寿重建大堂。民国元年迁府治,四年,知事林扬光奉官产处卖与福州人建会馆,售银大洋二百四十元。
六邑公馆,疑系旧察院、旧布政分司遗址。清咸丰间,延平府知府金崇建,宣统二年五月毁。民国四年,知事林扬光奉官产处卖与广东梁淇祥为桑园。
府经历署,在府署仪门右,今改为第二国民学校。
府教授署,在府学明伦堂左,外截。详学校门
训导署,在府学明伦堂左,内截。详学校门
县教谕署,在县学明伦堂前左,居仁斋。详学校门
训导署,在县学明伦堂前右,由义斋。详学校门
县丞署,在县署大堂东,后移驻峡阳镇。
典史署,在旧县大堂之左,后圮。
【注】
1.誃堂:别馆。
延平都司署,本左营守备署,在梅山寺坊。乾隆六年,守备余国龙莅任后,详请修葺。二十九年,守备杜世杰详请重修。嘉庆年间,移驻将乐,改设都司,遂为都司署,右为旗令厅。民国四年,县知事林扬光奉官产处卖与邱荫枨建宗祠,售大洋八十四元。
钟楼在紫云冈右畔,古钟声洪音闻十里,今渐朽烂宜修。
鼓楼在普通岭尾,光绪二十四年十月毁,石磡基存。
旧上察院在府治后。
旧布政分司在旧察院之右。
推官所在府署大堂东。
照磨所在府署大堂东。
税课司
旧主簿署后改典史署,早裁。
大历巡检司署在县西北,寿岩里。
检校在府署大堂西南。
峡递运所
右营守备署在天河边坊。
旧察院在府治东。
清军厅在府署东。
理刑厅在府署大堂东。
知事在府署大堂西南。
延粮厅在府治西,后移府治东。
府司狱司在府仪门谯楼右。
杂造局
府递运所
河泊所
两营千把总公廨在迎仙坊。
都司公馆在酒务巷坊。
镇抚司在卫右。
中千户所在镇抚司右。
后千户所在卫后。
阴阳学旧在旧府学前,嘉靖三十一年,移建府治前东。
医 学在府治东。
道纪司在府治。
东 隅原统图二,今并归里。
罗源里统图四,县西南二十里,初名上团。以罗从彦祖自豫章从此,故名。
延平卫指挥使司在府治东。
左右千户所在卫东。
前千户所在镇抚司右。
僧纲司在府治右。
罗 地
霞 地
山 口
葛 坪
篁 路
溪 当
东 坑
上 地
横 坑
陆 坑
溪 头
坑 源
大 平
北 湖
路 下
考 坑
溪 尾
漈 头
黄 漈
南 山
岭下桥
长 斜
尤山头旧作尤坑。
罗源夹有塘1、市,旅店。
后 塘陈统啸聚於此。
居中山
安浆坑
文 田
曾 坑
麦 坪
【注】
1.塘:塘报,明代为紧急军情报告,清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
云盖里统图二,县西南四十里,旧有大盖小盖,乃诸乡总名,今删。
鸠 源有塘、市。
谢 坑
洋 头
重 洋
坑 下
大 坑
小 坪
西 坑
后 窟
赤 坑
黄连坑
田 地
裕 坑
诸 源
叶 坑
下 东
垅 坪
谢 丹
西 洋有塘。
东 边
罗 坑
台 前
圳 田
洋 坑
乃 洋
上 漈
余罗源
白叶山
杜溪里统图二,县西南六十里。
龙 村
蛇 村
洋 洧
龙门坊即垆下。
上 洋
田 头
小 杜
仁 泽今名铜产,即原志之铜场。
珠山头
芹菜洋尤溪界。
岭 兜尤溪界。
虎鼻山尤溪界。
官 庄
前 洋
坑 底
大 陇
大 排
大磊口
连 庄
下 井
坑 柄
后 洋
峡 头
横 坑
下 洋
上儒岭
草埠头
寿山里统图二,县西南二十里。
徐 洋有市。
下 道
香 岭
段树坑
横 坑
洋 坑
张 坑
邱 道
麂 坑
溪 口
炉 下
小 坵
水 源
大 洲
柴 坑
崇仁里统图一,县西南六十里,李侗世居里中。
畲 溪有市。
张 坑
堀 中
漳州厂
瓦 口
古长坑
学 林
樟 岚
吴 坑
后 窠
水井后
陈 坑
崇福里统图二,县东南十五里。
塔 下
梨坑铺
安 济有塘、市。
坑 峰
半 岭
漈 坑
新 庙
十里庵有塘、市。
后 溪
马 窟
罗 坑
上 溪
洋 丹
马 历一名麻梨,有塘、市。
大 坪
山 源
邱 墩有塘。
上 地
土埠州有塘。
澄州源
山 后
长 窟
黄坑源
小茶洋
箭 坑
长老庄
以上六里,旧属归善乡。
演仙上里统图一,县东北三十里。
高 桐有塘、市。
茶 坑
岩 后
陈 墩
吴 历
大 块
大高桐
山 头
圳 后
大 坪
岩 面
更 古
漈 头
演仙下里统图三,县东北十五里。
常 坑
江 道
坝 头
洪 溪
高 山
黄泥坪
小 湆
磨下洋
群仙洋俗名鸡心洋。
底 坑
杨 厝
庙口后
垅 口
大 源
下 瓦
黄 墩即黄丹。
罗家厂
小 作
大 湆
朵云坑
安丰桥
戴家厂
作 滩
湖 尾
上 瓦
小 常
万家厂
大 作
仁州里统图二,县东北三十里。
西 坑
垅 尾
坑水尾
北 墩
上 楼
上 源
外 岐
坵 墩
延 安
上 京有塘、驿、市。
坪 尾
赤 袅
马 腰
下 源
黄 墩
坵 坑
大均尾
康 石
岐 头
旧南山一名殷南山。
窠 家
埂 埕有塘。
洋 墩
坑 傍
傍 垅
大墘头
汾常里统图二,县东北五十里。
大 横有塘、驿、市。
岩 角
白 砂
赤 陇
大马山
黄泥墟二、七期,建安界。
平 洋即汾常、建安界。
李子园
大横头
赴 树
横 坑
八 仙建安界,有塘、市。
西 历今名细历。
上 坝
洋 头建安界。
石 门
瀛 州
移 村即中各,今名伊关。
以上四里旧属富沙乡
西 架
西 隅原统图一,今并归里。
太平里统图六,县西九十里。
垅 后
官 甲
尤地山
邓 墩
吴 地
上洋坑
罗 墩
谷 溪
下洋坑
峡 头沙县界。
灯火墘
罗 源
王泽尾
楼 前
后洋源
郑 坑
张 墩
车 窠
后 坑
黄泥头
湾 田
水 尾
井 窠
新 坑
王源墟
房 头
东 边
王泽墟
墩 后
山 尾
焦 坑
大墘头
阁 下
乌 石
大洋尾
东 山
黄 田
折 坑
刘 坑
后 溪
赤 陇
溪仔边
禾 村
资福里统图二,县西八十里。
茶 上
漈 根
岩 后
浪 边
坵 坑
黄 墩
墩 坑
石陇坑沙县界。
新树岐
前 宅
吴 坑
高埠头
梭 坑
百丈漈
村 尾
以上二里旧属上阳乡
梅东里统图二,县西北五十里,原名梅岐东。
菜 州即麻州。
东山坪
林 宅
前 村
蒲 团
后 坪
坑 尾
浆 隔
前 塘
高 梧
前山陇
蛟 湖
前 洋
狮 井
山 腰
牛髻头
圳 头
后 洋
马 坑
林 坑
刘 宅
王 埠
前 坪
洋 坑
山居陇
十二丈
旧属芹哨乡
天竺里统图六,县西六十里。旧志有溪后,系总名,今删。天竺、资福、大平三里,旧多山寇啸聚。
王 台有驿、市。
山 坊
前 埔
乾 头
漈 头
上 里
长谷坑
山 腰
邹 墩
茶 坑
河 瑶
洋 培
山 后
江 口
路 口
洋 坑
岭 后
尾 坪
下 坑
宋 墩
溪 尾
吉 坪
塘后窠
东 坑
后 田
上 坊
垓瑶窠
东 坋
天竺山
东 山
馆 后
榔树坑
岩 溪
南 山
下 楼
长沙上里统图二,县西南四十里。
洽 湖桥上沙县,桥下南平。
矮 坑
绿水坑
金 砂
砂 溪有塘、市、旅店。
苦竹口
水坋头
吴侍郎坑
鱼船窟
凿坑头
槐树下
上福坑
发 竹有塘、市、旅店。
前 村
张 坑
长窠头
张 坑
禾 村
禾树下
坑 底
吴 坑
立 墩
中 漈
吴 司
坂 后
温州头
外 村
长沙下里统图一,县西南二十里。
西 芹一名三芹,有塘、市、旅店。
卢 溪
三 门
长沙尾
长 沙
澭 洲
大内里统图一,县西南八十里,原名大源内。
上 坑
陇 头
棚 下
龙泉坑
小 地
上 场尤溪界。
垅 坪
石 城
漈 上
半 山
大溪源
隔 头
永济堡
寺 兜
菖蒲洋尤溪界。
乾 山
白 塔
石伏坑
岭 兜
潼关旺
坑 边
大 地
岩 兜
下 场
塔 前
城 口
叶树坪
路 前
里 坑
朱池坑
大外里统图二,县西南八十里,原名大源外。
朱 地沙县界。
泗 坑
西 岩
湖 头
深 坑
洋 墩
杉州坑
三 峰
吴 坑
梨 坑
药 村
榜 山
南 州
洋 地
福 溪
乾 山
塘 下
水南坑
横坑尾
小 溪
鱼田坑
上 洋
漈头坪
峡 头
东山头
隔 外
开平里统图四,县西南四十里。
村 头
禾 村
洪 溪
深 溪
刘 墩
洋 尾
大柳源
中 坪
权 山
楮 兜
叶 坑
岩头窠有塘。
长 建
康 布
下 坑
坑 底
小米岩
东 山沙县界。
归荣坑
中堡漈
康 甲
深 坑
清 窠
枧 坑
院 口
洋 头
外 窠
余师坑
刘坑尾
后 塘
桔树湾
槐树坑
剑津里统图一,县西南五十里。
上 洋
叶 洋
下 村
尤 坑
乃 洋
南 庄
磨面坑
溪 源
西 浴
秋 竹有塘。
官沙田
龙 坑
书 院
鱼塘坑
后 路
上 村
下 漈
蛟 坑
上 漈
大横坑
以上七里旧属延平乡
南 架
南 隅统图二,今并归里。
普安里统图三,县东南四十里。
大 坝有市,旅店。
后
前 坑
凤池坊
铁 场
桥 门
岭 后
江 埠
纸 坝
厚 德
岩 溪
王坑洋
岭 兜
明 洋
下 楼
黄坑头
黄早坑
杉口尾此处南平,建南分界。
池 墩
石 坑
东 门
店 口
龙 湾
浆 边
九 晶
后 岐
漈 头
杜嵩岭
双漈坑
白 源
红 草
大 坑
折 竹
野 猪
芹 山
上 庄
齐 坑
斑竹岐
王坑头
小进溪建安界。
角 芜
迁乔里统图一,县东南五十里。
桔 溪有塘、市、旅店。
衢村尾
衢 村
剧 头
坑 口
后 洋
迁乔里统图一,县东南五十里。
桔 溪有塘、市、旅店。
衢村尾
衢 村
剧 头
坑 口
后 洋
漈 头
水 垅
麦 坑
小坑头
白果树下
官 坑
小 溪
五坝后
黄 田
南 山
牛栏窠
衢 后
枫树坑
院 口
保福里统图二,县东南八十里。
漈 头
下 庄
东 墙有小市。
蔡 家
程 岩旧作仁岩。
后 垅
岩 底
曾 源
吴 山
连 坑
上 庄
大城池
上 篷
象 湖
东 山
七 邱
中 洋
四斗坪
黄 坑
油 坑
西 山
古竹洋
可 坑
赤 门
新 元
椒 坑
后 寨
谢家庄
前 湾
前 坪
良 坑
遵教里统图二,县东一百二十里,南平、古田、建安三县交界。
童 坑
路 尾
半 岭
后 楼
大 禄
大坝洋
桥 下
中 洋
前 村
西 坑
南 山
下 坑
田 丹
岭 上
连 坑
西 边
村 尾
大洋坋
大 演有塘。
新 庄
卑 头
中 村
黄 权
炉 下
后 坪
东 坑
高 村
堀 丹
殿 下
浮 山旧作普山。
油 坑
后 井
吴厝前
伏 岭
大 院
金砂里统图一,县东南六十里。
赤 埔
梨 铺
魄 礧
白 砂
清 风有驿。
野猫坑
漈 头
长 岭
樟 坑
金 砂茶洋驿移驻,原有塘,今设葫芦山。
茶 洋驿移金砂。
葫芦山有塘。
龙 源有塘。
窑 上
谢 坑
早 兜
韦 坑
岳 溪有塘。
九里潭
上陈坑
尤山头
南 山
余东里统图二,县东一百里,原名余庆东。
九 龙古田界。
宝积坑
苏 墩
吴 墩
上 埔
赖 墩
洋丹存
井 头
半 岭
坑 边
东 坑
南 坑
南 元
横 坑
村 头
焦 坑
豁 墩
大 地昔寇周文璋啸聚於此。
叶 墩
玉 坑
横 岭
田溪洋
黄蚌厂
余西里统图一,县东一百里,原名余庆西。
墓 坑
岭 兜
蓝 峰
洋 尾
长 漈
井 西
巨 口
詹 坑
长 濑
浴 洋
谷 园
施 坑
北 坑
赤 岭
后面窠
泰平里统图一,县西南八十里。
上 坑
大 寮
余 墩
小 坑
津 头
下 坑
大 寨
西 山
后 山
杉 岭
桐 岚
陂 兜
后 坪
长 宦原名长望。
山 后
村 尾
横 坑
菩萨坑
中 寨
蛟 坑有塘。
后 山
南平岚
蛟 洋
山 岭
大 坂
桐林后
刘家寨有小市。
马 头
蛟坑底
横坑尾
长 堀
湄洋丹
上 寨
埔 头
赤 岭
罗汉阁
龙 窟
乔保里统图一,县东南百五十里,上下七甲。
安 宁古田界。
马林坑闽清界。
高 州尤溪、古田、闽清界。
前 洋古田界。
前 村闽清界。
寨 头尤溪界。
三 洋闽清、尤溪界。
长元山闽清、古田界。
以上九里属积善乡
长安南里统图四,县东南一百里。
溪 口
岭 兜
剧 头即极头,古田界。
罗 源
高 洋
大王埔
尤溪口入口七里尤溪界。
下 垆
洋 堀
碓 头
龙 湖
石壁尤溪界。
西家塘
新 村
元 头
漳湖坂有塘、市,内分坂头、坂中、坂尾、上坂。坂尾即下塘尾。
寮 坑
秋竹坪
南 洋
东 山
半 山
坑 坪
夏洋坑
兴 洋
翠竹洋
前 洋
黄 宅
新 泽
龙 池
青定州
后洋山
黄竹坑
长安北里统图二,县东南九十里。
武 步有塘。
下清风
南 溪
中 峰
峡有巡司塘汛,古田交界。
乔 坑
上 坑
竹夹尤溪界。
茅 安
坵 墩
上陈坑
下陈坑
大坵头
小地坑
牛峰山
下田坑
黄龙桥
以上二里旧属垂裕乡
北 架
北 隅
梅西里统图三,县北六十里,原名梅岐西。
鸭 兜
黄 畲
芦 思
谢 地
溪 坪
山方仔
溪 尾
横 坑
坂 坑
大 坪
北 山
乐家窟
半 山
思 畲
丁 岩
上 边
宝龟山
梅南里统图三,县北四十里,原名梅岐西。
蓼 地
大 作
梅 岐
茶 坪
半 岩
里 岩
漈 头
张 坑
大 坑
继 根
赵 州
潜 口
山 腰
漈头坪
前 冲
汶 浆
天 堂
外 岩
重 溪
乐 口
里 村
小南坪
后 冲
召 口
鹿 坑
下 瓦
前 坑
延 安
石笋坑
葛 延
新兴里统图四,县东北六十里。
骆 源
渎 溪
大 历
仙 谷
洛 托
山 后
霞 坑
盖 头
山 角
中 漈
下 楼
范 坑
严 墩
上 楼
岩 角
漈 头
陈 墩
谢 墩
江 墩
流墩尾
葱 坑
东坑窟
张 墩
折竹坪
大上漈
古同山
高 坝
喉咙坑
上 漈
小演坪
金竹坪
范 墩
渎溪庙后
绵竹陇
后 埠
猫儿头
大洋坋
远 山
百丈漈
先后坑
小岩头
峡阳里统图四,县西北六十里。
峡阳街内分东隅、西隅、左隅、北隅、前南隅、后南隅、中后隅。
高 地
曹 畲
大 窠
碌 坑
叶 坪
塘源里统图二,县北八十里。
江 汜
樟 边
浪 石有塘。
上 瓦
小 前
太 洋
漈 头
谷 坑
吴 墩
鸬鹚口有塘。
陈 坑
麦 原
杨梅坑
上洋头
赤 埂
邓 坑
李子坑
寿岩里统图二,县北一百十里。
黄 历
翁 墩
白 沟
大 历
丁 历
大山头
吴 地瓯宁界。
下 房
黄历口二村相连总名大历口,一、六日墟。
下 店瓯宁界。
梨 墩
上 崇
范 地
小吴墩
下黄地
涂 墩
大吴墩
历 墩
黄 源
东 坑
上黄坑
洋 后
吉田里统图二,县北一百二十里。
夏 坑
殷 坑
观 上
下
横坑
官墩
官墩
上
田后
大坪
漈面
畲坑
小坑
梅北里统图二,县西北七十里,原名梅岐北。
高源
浆
洋
小渎
河东坑
村尾
鳀潭尾
以上八里旧属芹哨乡
安福里统图二,县西北一百里。
高坑
林坑
溪口
埂尾
吴墩
皂树
七里
水南
坋当
樟槎
溅头
张坑
瑶下
埂下
后垞
梨坑旧志作小梨坑。
莒坑
素坑林坝下
叶源头
樟坑口
西坑窠
泗坑口
黄麻坑
后洋源
游墩桥
凿 埠
建兴里统图一,县北一百里。
大 源
西 坑
埂 头
下 垞
樟树根
埂 上
黎 坑
祭 下
三连埂有塘。
坑 田
蔡 原
安 窠
潜溪口
以上二里旧属上阳乡
自峡阳里至此七里十五图,乾隆十五年,县丞移驻峡阳,归其分辖征收。
普顺图县西南二十里,乾隆五年,以畲民雷起元呈请,并钟、蓝二姓俱编立。
驿 站
剑浦驿旧在建宁门溪东。明嘉靖十三年、同知张真移建延福门内。康熙三十八年归县,在延福门城楼。今仍移溪东马站。上至大横四十里,下至茶洋七十里,留设赡夫一百三十名,走递夫十名,兜夫十五名,新设京报夫二名,义塘递夫二名。
大横驿在县东汾常里,洪武初建。景泰间,驿丞冯清重建。乾隆二十年归县,上至太平四十里,下至剑浦四十里。留设赡夫百名,走递夫八名,兜夫十五名,新设京报夫二名,又塘递夫二名。有萨都刺诗,见艺文。
茶洋驿在县治东南金砂里。宋为金砂驿,元间改今名。洪武间,知县刘居信建。景泰中迭建,万历己卯洪水漂流,知县刘兆元重建。乾隆廿年归县,上至剑浦七十里,下至峡四十里,留设赡夫一百名,走递夫八名,兜夫十五名,新设京报夫二名,又塘递夫二名。有萨都刺诗,见艺文。
峡驿在县东南长安北里,原峡司代理。乾隆二十一年归县,上至茶洋四十里,下至古田县黄田四十里。留设赡夫一百名,走递夫六名,兜夫十五名,新设京报夫二名,又递夫二名,今名清风驿。
王台驿在县西天竺里。宋为站,元因之,洪武初改今名。成化间,知府王范檄县丞郑贤易民地重建,后圮。清朝复设末建。雍正九年归县。下至剑浦七十里,上至顺昌县双峰六十里。留设赡夫一十名,走递夫三名。以上五驿,通共设夫五百三十五名,每年额给夫食银三千八百一十两,如遇有闰之年,加领银三百一十七两五钱。
旧有大横公馆在汾常里,嘉靖间,知府裴椿立。
王台公馆在本驿前,知县伍伟立,今废。
武林公馆在县南长安北里,知县张焘立。
酉芹税馆先在长砂里,后迁天竺里,王台馆。今俱裁
金沟公馆在县东仁州里,嘉靖间,知府彭澄立。
发竹公馆县西长砂上里,知县伍伟立。
茶洋公馆
铺附
府前总铺,额设铺兵九名分递。城东铺下至倪坑铺十里,城西铺上至秋竹铺十里。按季,每季给银十九两二钱五分一厘。
东路城东铺十里,达福州路。
上京铺十里, 一名金沟。
坵墩铺十里,达建宁路。
高桐铺十五里,仁州里。
大横铺十里,汾常里。
以上五铺,每铺额设铺兵七名。每铺每季各给银一十四两九钱七分三厘。
西路城西铺达邵武、汀州路。
沙溪铺十里。
以上二铺,每铺额设铺兵六名。每铺每季各给银一十二两八钱三分四厘。
秋竹铺十里,罗源里。
发竹铺十里,长砂上里。
王台铺十里,天竺里。
筼筜铺十里,资福里。
西芹铺十里,长砂下里。
吴坑铺十里,天竺里。
樟槎铺十里,资福里。
三连铺十里,建兴里。
以上八铺,每铺额设铺兵五名。每铺每季各给银一十两六钱九分五厘。
南路倪坑铺十里,崇福里。
吉溪铺十里,迁乔里。
茶洋铺十里,金砂里。
龙源铺十里,长安北里。
武步铺十里,长安北里。
安济铺十里,崇福里。
金砂铺十里。
白砂铺十里,金砂里。
清风铺十里,长安北里。
峡铺十里,长安南里。
以上十铺,每铺额设铺兵七名。每铺每季各给银一十四两九钱七分三厘。
东西南二十六铺,共铺兵一百六十六名。全年额工食并匀闰,带征银一千四百二十两零二钱九分六厘,四季给发,每季给银三百五十五两零七分四厘,每名应给银二两一钱三分九厘。
外有罗源铺罗源里。
大盖铺云盖里。
鸠源铺云盖里。
岭头铺尤溪界。
赴尤溪山路,不属大道通行之区。
冷 铺在城四隅,人烟辏聚之区,每十余家设一所,藏灭火之具,於中夜轮流守宿,以备缓急,兼防盗贼,今废。按宋绍熙间,守胡舜创立水铺以防火,冷铺即其遗意。今府县署前各备应援旗号,大小桶楻积水,以备救火,盖原於此。以上驿夫铺兵今俱裁,冷铺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