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舆图说略
3个月前 作者: 夏献纶
宜兰县,本噶玛兰旧地;去台北府治陆程一百九十里;迤东而南,僻处山后。初名蛤仔难,金筑周钟瑄作「诸罗县志」,始见纪载。乾隆</a></a>中,有漳民吴沙以垦务雄长其地,从之者众。嘉庆十五年,归入版图;设通判一员,专理民事。维时百务草创,隘寮、桥渡,因地势而布置;村庄、里保,就番语而译成。同治十三年,开山抚番议起,厅改为县,名曰宜兰。
邑治东面海,西负山,北界三貂溪,南逮苏澳。
自三貂溪、远望坑至草岭西北,林深菁密,最称险阻。过岭为大里简,东望海波汹涌,万水朝东。东北隅三十里海中浮屿,曰龟山;有居民,置屯守。草领迤东,山若屏障。海滨大石嶙峋,中设一关,曰北关;设于苏澳者,曰南关:屹立两称门户。
苏澳口水深四、五丈,可泊轮船;惟防礁石。南风、北风二澳,又为苏澳之门户;南风,今置戍防。
泖鼻山在三貂溪口,形同象鼻;长十余丈,直插入海。旁有小澳,曰琉球澳;礁险,不容泊舟。
头围在邑东北三十里,设县丞。罗东在邑东南二十里,设巡检;今议裁。
自头围历大坪林以达枧尾街至艋舺者,为旁径,约程一百余里,较为便捷。
生番聚处多在西南诸山;向设隘寮二十余处以防之。
苏澳五里亭以南,为后山首途;以其地险,少人行也,改由海道直抵花莲港登陆。
海口之著者,曰三貂溪,又名下双溪,为淡、兰交界之所;曰草岭脚溪、曰大溪、曰乌石港溪、曰浊水溪、曰马赛溪、曰大东澳,皆发源于山,流归于海。
台湾精华聚于北路,兰虽一隅,膏壤充溢,风气日开,洵扶舆磅礴之气之有所发泄也。
附录道里
县治往淡水县路程:出北门二里新庄、八里四围、五里礁溪、十里二围、五里头围、五里乌石港、五里北关、四里硬坊、五里大溪、七里番薯寮、五里大里简、五里草岭脚、十里草岭头、四里草岭仔、四里牡丹坑、四里远望坑、五里三貂溪:综计九十三里,入淡水县界。
县治往后山路程:出南门三里民壮围、七里奇立坂、五里溪洲渡、五里罗东街、六里利泽简、六里猴猴庄,三里马赛港、五里冬瓜山、十里苏澳:综计五十里,入后山界。
县治自头围山路往淡水路程:三十里头围、十里樟林仑、十(原文一)里铳柜、七里虎尾寮潭、七里大粗坑、四里仑仔洋、三里石亭、六里枋仔林、三里深坑渡、六里樟脚、三里六张犁、六里枧尾街、八里艋舺:综计一百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