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二
3个月前 作者: 谢肇淛
杂事志一
雍门之操,听者酸心;岘山之碑,言之陨涕。丛林宝地,高士之所怡神;绛节玉枢,达人之所乘化。至于灾祥变故之迹,委巷稗史之篇,采风者所不废也。以其错而成文也,故杂焉,世有餍粱肉而志菖歜者矣。志杂事。
古迹
汉闽越王城在冶山,无诸旧治也。明陈亮《冶城》诗:“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纾。八郡山河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台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
欧冶池在冶山之麓,闽越王铸剑处。唐元和十四年置剑池院,风雨时波涛晦冥,僧惟鉴浚池得剑环,冶灶犹有在竹林中者。今筑为贡院,余为民居所侵,仅方塘半亩云。
欧冶亭宋大卿程师孟作亭,自为序。池南陇阜盘纡,乔林古木,沧洲野色,跨濠而梁,以通新道,遂为胜概。宣和中,提刑俞向移欧冶亭木植于南湖。国朝成化十五年,镇守太监卢胜移建于欧冶池西,十九年为风雨所圯。
藏春洞府在冶山。旧为民居所占,前建土神庙。正德六年,提学副使杨子器复其地,改庙为藏春洞府。闢门入冶山,束竹为十亭,杨公去,民复占匿。
旧子城在越王山南。晋太康中,刺史严高谓故冶城不足容众,将改卜焉,图以咨郭景纯,遂拓而广之。旧志:高将移城于白田渡,嫌非南向。景纯指冶山之西、越王之麓,曰:“八百年当大盛矣。”高遂迁于此。郭璞</a>《迁州记》:“桑田为海,人事更改。六旬甲子,当有其害。更重著衣,囗回重载。郑国归朝,重关为待。鸟出木空,千载不昧。前有双眉,重施粉黛。溪涧水来,尽归于海。主揖其客,客往主在。稳首东日,高山镇寨。本自添金,因成右兑。但见蛇影,莫知坐亥。事过方知,知而未会。龙山高高,光照奕代。巧妇能裁,得合人爱。若解修身,得其终信。市笼放火,聚集磊磊。有一老翁,手把竹⺮畾。重添新宰,在言不在。”《铭》曰:“泰康之载,迁卜瓯基。四色牢城,层峦三径。洪浒南流,瑞龙北应。其主螺女,现对花峰。千载不杂,世代兴隆。诸邦万古,繁盛仁风。其城形状,如鸾如凤。势气盘拏,遇兵不掠,遇荒不馑,逢灾不染。六甲子满,废而复用。”又有人得石于城南钓龙台,刻云:“按晋太康三年,太守严高图越王山南之形势,以咨郭璞,云:‘方山秀拔于前,二山环峙于后,八百年后大盛。’”《谶》曰:石间萃兀创危亭,八百年前兆此名。天降元精如汉佐,岳陶灵气似周臣。中坻不见容囗路,古渡应无病涉人。好是褰裳待今日,罾浦坊中人挺生。年世寝邈,石刻今不复存,惟故老口传犹可据云。”又《迁城谶》云:“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
屏山楼在屏山之巅。正统十一年火,复重建,今圮。
北国屏山麓也。山麓至巅后样楼而下,一望周遭皆属布政司,禁居民,无种植其上,溷伤龙脉。近年豪右凭藉窃据,污凿日甚,形家以为藩司最受其害,清而复之,则存其人尔。
唐都督府儒学治在今布政司右,常州刺史独孤及记。
威武台在城隍庙之东。宋熙宁二年,郡守程师孟筑子城,并封其址为之。今废。
威武营在开元寺东。吴置典船都尉,造船于此。其地今为民居。
止戈堂在布政司内之北。宋建炎中,大将韩世忠、待制程迈、参政孟庾破建贼饮至处。今废。李纲</a>《瓯粤铭》云:“相彼瓯粤,民俗剽悍。负气尚勇,轻生喜乱。巨盗挺之,蜂附蚁从。曾未期年,同恶内讧。王师之来,如雷如霆。讨叛舍服,千里震惊。锋蝟斧螗,犹敢强距。转战逐北,婴城自固。怒其声麕,以秔裔狱。翘其萌芽,以激霜雹。肥牛偾豚,一举碎之。宥彼胁从,戮其鲵鲸。凶徒逆俦,尸相枕藉。咨尔瓯民,自今以往,爱育子孙,尊君称上。焚尔申胄,折尔瓯兵。服勒耒耜,以保其生。孝慈以忠,砥砺名节。勤铭山阿,敢告耆耋。”
坐啸台熙宁中,太卿程师孟筑。
双松亭蔡襄</a>创,自篆书额。以上台亭,俱旧威武军节度使衙,今布政司内。久废。
万象亭在宋府治燕堂之北,今布政司内。绍兴十四年叶梦得</a>创,今废。
还珠门五代伪闽所筑,今布政司南。旧子城门正南曰虎节,虎节之外为重关,即还珠门也,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后毁于火。国朝正德壬申重建,尚书</a>林瀚记。
通津门在馆前。旧罗城惟此门尚存,俗呼青门楼。
严胜门在今府治东北隅。宋有严氏,居通于壕,家鬻米,取赢极薄。时方忧旱,太守夜梦神人告之,必得如严者使祷。罗致之,果雨。
瑯琊忠懿王故宅在庆城寺南,唐侍郎于兢撰德政碑,犹巍然峙社中。[6SS]又有钱昱撰忠懿公庙碑。
鳌峰胜观亭在平远台。宋嘉福院。明林燫《与宪长邹善同游》诗:“载酒鳌亭四望开,居然城市绝氛埃。林间五月凉飚动,座上千峰翠色来。胜地东山元着履,炎天河朔故口御杯。群公暇日追陪忝,欲赋登高愧不才。”
五云阁在旧九仙楼之西。唐李若初尝登城西望,有五色云当王霸宅,遂作冲虚宫。此阁面对五云,欲以为名。宋宣和五年,郡守孙埃建。今废。
观稼亭在乌石山之东。唐郡守严济美陛辞日,德宗喻以农事,到官首创是亭。今久废。
幽幽亭在乌石山东北隅。宋沈邈为侯官令,得释迦院东北地,作台曰:“晙青。”后十年复来守郡,寺僧并台作亭。蔡襄至其下,名之曰“幽幽”。今废。
李阳冰篆《般若台记》刻于神光寺华严岩。篆书云: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此篆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城隍记》、丽水《忘归台铭》,世称四绝。
头陀岩在乌石山之麓。安文头陀尝磨石崖题云:“客至不点茶,相看淡如水。白云深谷中,稳坐浮生里。”
崔公井在乌石山。唐崔干饮之,赏其甘美,遂名。
竹林井在仁庆坊内。旧传井有金龙隐见。宋绍圣、淳熙间,里人弗戒于火,彷佛见有扑灭之者。
榕城三山多榕。治平四年,张伯玉守福州,编户植榕。熙宁以来,绿阴满城,暑不张盖。宋程师孟诗:“三楼相望枕城隅,临去犹栽木万株。试问国人来往处,不知曾忆使君无?”
经史阁在府学内。旧九经阁。宋大观二年,诏改名“稽古”。景定四年毁。咸淳二年,帅守吴革重建,阁之下匾曰“止善堂”。元至大二年,以止善堂为经史库,凡书版皆贮于此。
拱极楼在府城英达坊内。宋郑性之建,其匾理宗御书,今碑尚存。
旧闽县治在今县治东闽都坊内。
西园在府治西。左高而右卑,有池,旧通潮,府治诸窦之水皆归焉。宋每岁二月开西园与民游玩至三月止。今久湮废。
乐圃在宋提刑司内虚静堂之北。园馆连属。宣和二年,提刑俞向更新之。庭之南有二亭:东曰”熙春”,西曰“藏春”,遍植荔枝,有楼曰“荔枝楼”。左右二沼,植莲其中,名曰“清逸”。总而榜之曰“乐圃”。每岁二月,府开西园,提刑司亦开乐圃,各一月乃止。今悉湮废。
都仓在府治西。旧名西坂仓,今俗呼旧米仓巷。
振衣亭在闽县东。汤院中有温泉寺。嘉祐间,郡守元绛阅郡图,得其名,乃浚其源,砻石为井,而环之以屋,疏其余于垣外。宣和六年,郡守陆藻命县令谢垂修温室四并振衣亭,浣日一启,非衣冠不得游也。今圮。
临河务宋,州东南美俗门,古南锁巷,凡百货舟载从此入,故置务。
控海楼在水部门河口进贡厂内。正德间,市舶太监尚春建,今颓塌。
水晶宫在城西西湖上。伪闽时,跨湖筑室,周回十余里,号水晶宫。每携后庭游宴,从子城复道中出。宋辛弃疾</a>词:“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诗人尽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成荫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忆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臾把《上林》写。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澄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彼时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碧海桑成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颜色好,更看雨昏烟嫁。料未必龙眠能画。拟向诗人求幼妇,倩诸君妙手皆谈马,须进酒为陶写。回头鸥鹜瓢泉社。莫吟诗莫抛酒尊,是吾盟也。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霸陵呵夜,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蝉噪也,绿阴夏。”“绿涨连云拂翠空,十分风月处,着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澄澜阁在西湖上。宋丞相赵汝愚改,并西湖楼为之。先是子城有九楼,今皆不可考,独西湖楼遗址犹存水浒。国朝万历三年,按察使徐中行重建,尚书马森为之记。明徐中行《西湖对月东游》诗:“千山雨后片云无,一棹风前兴不孤。入座词人高北斗,开尊明月满西湖。光依玉树秋相媚,寒照冰心病欲苏。此地夜游经几度,未知何客得骊珠。”
颂德亭在府城西草市都。旧名西隐。相传唐郡守唐扶有惠政,民思之,乃更名“颂德”。成化十二年,知府唐珣捐资辟地新之,立石其中。
越王台在城南。相传越王余善钓白龙于此,故又名钓龙台。《三山志》以为无诸受汉册即其地,故址犹存。元雅琥诗:“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江流禹画纵横外,山入秦封苍莽中。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钓台空。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国朝林瀚诗:“乘闲独上越王台,满目兴亡事可哀。宋主行宫惟绿草,考亭旧业半苍苔。船楼东去今何在,云谷春深花自开。山色不知风景别,还上江上送青来。”
“全闽第一江山”石刻在南台。米芾</a>书。
南台二大字,在钓龙台山。宋赵汝愚隶古。
明极堂松风堂俱在时升里报恩、光孝寺内。今废。宋李忠定《寓天宁明极堂》诗:“久客若飞篷,犹欣得化宫。郁勃炎蒸极,巍峨栋宇雄。疏林碎摇月,虚馆逈含风。万户轩楹外,三山指顾中。灵潮自朝夕,大船各西东。怅望关河远,苍茫云海空。余生寄闲旷,任运囗龙翁。”
战坂在城东北十余里。五代时,开运三年,南唐兵与李仁达战于此,今荒莽中营址犹存。
陶灶在战坂西。闽王审知筑南北夹城,陶砖于此。时审知令砖悉印钱文,后国归吴越。人以为先兆云。
龙迹石在兴城里。唐广德中,忽有飞龙从地出,白昼风雷骤雨,石上有遗迹焉。里人遇旱祈祷辄应。林谞为之记。
古田溪山第一亭匾朱文公书,在县北。宋淳化二年建,今废。
闽清仙人坐化石在十四都。旧传张仙人演法水中,坐化于巨石,傍有九龙潭,游鱼群聚其中,虽洪潦涨溢不散。
长乐吴航头今县水次是也。《闽中记》云:“吴王夫差乘船略地至此,故名。”
紫阳楼在二都后澳玄应宫东。朱文公避学禁,尝寓此。
连江筠溪钓台在县西清河里濂湖山麓。宋侍郎李弥逊</a>隐其间,筑台湖上,钓鱼为乐,刻石志之。旧址犹存。
罗源仙人石在县南三里许。相传昔有仙人游此,足迹犹存。
永福太原石在县治东。唐泰初中,邑王令</a>秩满,舟羲舟于此,邑人留饯,夜深未至,室中题诗云:“何事潘郎重别筵,离情未断妾心悬。太原山下相思处,猿叫青山月满船。”后县令陈武祐刻之石壁。今诗磨灭,惟“太原”二字在。
福清祭苗墩闽王审知祈谷处,在县南隆仁里。傍有鼓楼,亦闽王筑堤障海建之。
军寨在县西善福里石竹山下。宋初,宿重兵于此御盗,故名。今傍村犹有名虎屋者。
古屯在县西善福里,邑人屯兵之所。
“苍霞亭”匾“蟠桃坞”石刻,并朱文公书,在灵石寺。
论曰:昔李文叔以洛阳盛衰为天下治乱之候,思深哉,其言之也。闽土越在海隅,自无诸佐汉,蹙项诛秦,出而与上国齐衡,元功较烈矣。嗣是同文邹鲁,建屏藩垣,固东南一大都会也。余尝陟钓龙之高丘,探射鳝之幽壑,遡澄澜之遗渚,访拜剑之崇台。千百年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冉冉征途,谁是长年可以问者?即从来多古,亦不过临洮踌蹰而已。盖时之盛也,公卿大夫,列第开邸,凿石疏泉,其兵老死不见兵革,而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迨及其衰,则兵车蹴蹂,烟火禁燎,而高台、大榭、奇迹、名丘,鞠为黍禾,翳为榛莽矣。三山奥区,夙称乐国,镜其往迹,察其流风,隆替兴废,谓非天下治乱之候,不可也。抱杞忧者,当重有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