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民国十年四月二十七日
3个月前 作者: 江亢虎
哈尔滨旅况
今日为自北京出发之第四日,即抵哈尔滨之第一日也。此行已换火车三次,不啻经行三国。自北京至奉天为中国国有路线。自奉天至长春为日本南满路线。自长春至哈尔滨为昔日俄国东清路线。今虽收归中国管理,而执事者仍皆俄人也。自行旅眼光观察之,三线路政、车务及招待情形,南满最佳,京奉次之,中东(即前东清)为下:行车不安时刻,售票不照章程;车中毫无准备,虽头等亦凌乱污秽。俄人往往越等乘车,致通行处拥挤堵塞,水管、汽炉皆不适用。忆十二年前自欧回国,经过此段,殊不如此。又闻人言长哈铁路想来收入最丰,俄人每年倚此盈利挹注他路。今则竟不敷开支。自俄国革命以来,商务不通,行人裹足,是其主因。然管理失宜,流弊百出,亦实无可讳言也。
入哈尔滨第一感不便者,即道路之崎岖是也。哈埠分道里道外,以中东路轨为界。道里为俄租界,道外则华界。地面辽阔,街亦宽广,惟均以泥沙或石块成之。北京二十年前所谓“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者,哈埠今日犹此观也。且交通具惟恃马车,又皆敞篷,粗陋恶劣。危险尤甚,断辕脱幅乃习见之事。近来已有胶皮轮人力车,然其危险且较甚于马车。马车视北京骡车为轻便,然正以其轻便,故颠簸弥剧,而危险程度亦加高。道里间有数街平坦可疾驰。至于油涂木砌,则概乎未闻也。(向游南京,曾歎下关入城一带为畏途,以视此间道里外之交通为康庄矣。)哈埠生活程度至高,极粗陋恶劣至敞马车,每时间亦需大洋一元左右,人力车称是。食宿两费亦较关内为昂。旅馆参观多山东人营业,招待颇周到,饮食亦丰腆,无论中西式,其分量皆视关内加北,三人可分啖两人之食而有余。此间对外商业向以食料、茶叶为大宗,北部各省之生产物资荟萃于此。故饮食原料价并不高,惟人工特贵耳。正惟是故,而游手者鲜,人皆足以自活,乞丐所不经见。闻商业全盛时,商人之养尊处优、穷奢极欲,仿佛昔日扬州之盐商。白手自关内来者,力作三五年,皆可致小康。今已不然矣,工人最多者皆在中东铁路及附属各公司,有团体,有组织。近议加入俄人工团,俄新政权表示欢迎。
中东铁路(一)
中东铁路本西比利亚铁路之一部,东连海参崴,西至满洲里,而哈尔滨为中枢。别分支线南下长春,与南满铁路连络,以连奉天。全路本皆俄人经营,中国名为会办,例不问事。自俄国大哥们,中国得协约国之允,代揽全权,特任前黑龙江督军宋小濂为督办,留美学生王景春为会办。同时设护路军及特别区管理处,取消俄人在哈埠一切政权、法权、兵权。然实际执事仍多俄人,且多俄旧党人,对于中国与俄新政府之交通,往往暗中牵制之。中国管理、军警亦稽查森严,出入境至为烦难。无护照者无论,有护照者有时亦不免拒斥或拘留。闻有学生十二人,领得护照入俄,行抵满洲里而被扣,以过激党嫌疑拘禁军法署中。又有男女青年十二人,自沪来哈,居留月余,不能领得护照。满洲里为中俄交界处,双方之侦察尤苛,且每星期仅通车一次,而又时有意外之阻。如此次因冰融水涨,一桥垂圮,现方从事修理,闻至早非五月五日不能竣工,往来者惟有坐候而已。远东共和驻哈代表阿杂甯君来见,自云新自赤塔抵此,甫下车即得桥危路梗之耗。现已电催速修,一俟宜告通行,余等即首途北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