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志卷之三

3个月前 作者: 陈宗石
    古迹志


    盈天地间,皆陈迹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今昔之□迁,感慨系之矣。或地以人重,或事因人创,其地与事均以人传也。夫人而为可传之人,则地与事宁可没欤?是故志古迹。


    胜景


    谷邱亭、在县治西。汉为县,王莽为广望亭,后又攺博陵亭。晋诸葛恢封博陵亭侯,取此义。


    刘光营在县治南十里,汉光武曾驻营于此,故名。


    刘秀庄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昔汉光武寓此,遂名。


    护驾林在县治北七里。汉光武遇王郎之难于此,诸将拥寸护,遂以是名之。


    别驾林。在县治西十里,疑亦汉光武驻跸之所。


    造物呈奇,所在都有,勿谓安邑微也。??台寺阁,河渚村庄,问绘天地之情者,往往而是。苟有得于达观之意,虽谓华岱蓬瀛,即在寸岛尺涔中可矣。故八景仍旧志。


    仙台积雪在县治北一里。台上建圣姑庙,塑像,下有古井,盖当时汲水处,雪积其上,久不融化。


    北寺晚钟在城内西北隅,即铁佛寺古钟,每晚撞之,闻三十余里。


    康村晚渡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人夜行桓,见一舟往来于渡口,若人为之者。


    龙井涌泉、在县治西三十里,广一丈,深不可测,甃以八角,泉出不竭,上覆庙宇,内塑龙神,遇旱祷雨立厅。


    紫荆晴翠、在县治南五里,沙积成山。山峰昔称秀丽,今不无沧桑之感焉。


    孝林夕照、在县治北二十五里。人多孝义。其土产草木,更同觉畅茂。每遇斜阳,往来,观者,有置身太古之意。


    滋河夜月、在县治北二十里。每望后,若有云雾障天,而月光呈水,景趋天然。


    义门秋水在县治东二十里。元李恭让以孝行旌其门。时秋大旱,唯义门雨足,人以为和气所感,至今收景。


    观稼亭、在圣姑台后。


    真隐园、在城郭西村,兵科王三余筑。今废。


    依隐园在路家庄村西,工部主事门洞开筑今废。


    坛??旧志。


    祭法:社、土神、稷谷神,坛于西于,取西成之义。周礼</a>祀风伯、雨师,而云雷在其中。左传</a>: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按此三坛之义,不綦重欤?国之大事在祀,其以是哉!


    社稷坛、在西关小北门外。明万历十六年,知县王?建神所三闲间。


    风云雷雨、坛在南关外。明万历十六年,知县王?建。神所三间,门坊一座云。


    邑厉坛在县治东北隅城外一里。明万历十六年,知县王?建神所一间,坊市等社亦各设坛致祭。


    寺观


    粤稽往籍,自韩。子著原,道论而佛老之异于孔氏,人人知之。然余读楞严、道德诸说,又未尝不叹其旨之精密,时有似圣人处,独怪其道非中庸</a>。虽然,二氏亦何可少耶?盖立教者皆为世道计也。吾尝慨夫治世如治水然,水在尧、舜之世,不过疏瀹决排而已,其在今日,苟非厚隄峻防,而溃决横裂之势,将不可底止。世道之趋而愈下,何异是哉!彼二氏者,正治水之隄防也,而功虽在禹下,然亦有功于水矣。因取寺观而志之。


    高福寺、在县治西。元至正三年重建。铁佛侍、在县治西北。元至正三年重建。白衣庵、在县渊治西南。二郎庙、在县治西二里。观音堂、在南关,群。观音寺、在县治西南四风十里。元至正元。年建。兴国寺、在县治南四十里,大德二年建。报恩寺、在县治西二十里,大定元年建。观音寺在县治西北三十里。大定元年建里。新兴寺、在县治南二十里,至正二年建。高明寺、在县治二雠北二十里。至正元年建。三教寺、在县治西二十五里。洪武十八年建。观音寺、在县治西北三十里。至正五年建。普济寺、在县治西南三十里。至正元年建。永安寺、在县治北二十里,大定三年建。金刚寺、在县治西南三十里。至正元年建。明古寺、在县治西北十里,可至正二年建。观音寺、在县治西二十里,至正五年建。永庆寺、在县治北十五里,至正元年建。圆通寺、在县治西北十里,至正元年建。明宝堂、在县治东北十八里。成化二十六年建。慈氏寺、在县治东北三十里,至正元年建。徐召寺、在县治西十里。兴化寺、在县治西十里。正寺、在至二年建,至正元年建。宁庆县湖治东三十里。崇庆寺、在县治北十里,在县治西北。虽至正二年建,景泰元年建。柏林寺、二十里明昌。二年建。弥陀寺、在县治西二十里,至正元年建。慈云寺、在县治东北十里,至正元年建。化钟寺、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天祐元年建。老君堂</a>、在县治北三里。金真宫、在县治西十五里。清凉寺、在县治西十里。国朝顺治</a>二年重建。


    祠庙旧志无引。


    志祠庙者何?曰:神所凭也。夫既为神所凭矣,而祷于祠庙者,往往有应有不应,是岂神道之难格与?抑亦祀事之未二明耶?传曰:鬼神匪人实亲,唯德是亲。又曰:黍稷匪馨,明德唯馨。神之所凭,母宁在是。世之祀祠庙者,毋以祠庙为神所凭也,则几矣。


    城隍庙、在县治西北。马神庙、在县治西。关帝庙、在县治西,知县王?建。又三座、一在小南关,一在西门内。王国朝康熙</a>二十五年,知县陈宗石</a>捐修。一在十字街南。土地庙、在县治西。龙独、王庙在县治西门内。圣姑庙、在县治北一里。元帝庙、在县治北一里。八蜡庙、在县蚕治北二潜一里。药王庙、在县治西北一里。三官庙、在县治西北一里。北岳庙、在县治正东,览东北隅。岳庙、在县治西一里。又一座、在县治西十五里。去思祠、在县治西关西头。照为知县王?立,今废。河神庙、在县治南门外堤上。天仙庙、在县治东一里。遗爱祠、在县治东门堤左。明时为知县周士琦立。年久倾覆,生员刘源濬呈请重竖碑记。三义庙、在县治东北一里。至圣先师、二闻二庙在县治东北三十五里,毛葫芦营。玉皇庙、在县治西十里。南岳庙、在县治西二十一里,子文店西真。武庙、在县治西五里。古龙井庙、在县治西三十里。孔公祠、在县治东。明崇祯十一年,建祀殉难知县孔闻俊,并战殁乡勇二十八人。迎真、楼城隍庙后。国朝康才熙二十六年重修。


    塳墓旧志无引。


    赵文子</a>与叔誉观乎九原,相与叹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盖其人足千古怀思者,不得亲见其为人,每仿佛其行事,及道其故里,访其遗迹,不禁低徊久之,不能去焉。见其迹,殆如见其人也。


    周


    郝墓在会涡村右,郝孝姑合葬父母庐墓之处。今乡人王相传为姑凸,是也。言国朝康熙年间,里人闫柱立。碑记之大书:周郝以圣姑故里,旧志缺。


    汉


    九女墓,一名蓄粮塳。其丘有九,纵横视之,惟见其八,至而数之,则九焉。相传光武为王郎所困,二准土覆粮,以示兵食有备,故又称为蓄粮塳云。在县治东五里。


    崔公墓。在县治西八里。旧志载为汉尚书</a>崔实之墓,或云博陵王崔元??墓。康熙十八年间,土人曾于墓傍二淘得墓石,又系崔敬邕墓志铭,今载艺文。


    唐


    李百药</a>墓。在县治东北十里,载在府志。


    元


    广东按察司副使王公纲墓。在县治西十一里黄城村。


    中顺大夫知杭州路总管李公思敬墓。在县治东北。


    处士今祀乡贤祝公明墓。在北黄城村,离城十里。


    明


    户部尚书张公凤墓。在县治东南七里。翰林学士李贤</a>撰记,有谕祭文。


    锦衣卫指挥逯公杲墓。在县治北三一里,有谕祭文。


    刑部员外郎王公健墓。在东黄城村南,离城十里。


    工部员外郎王。公均美墓在东黄城村南,离城十里。


    山西副使张公舜臣墓。在城东南七里李家庄村南。


    山西大同府知府王公如纶墓。在城西关外一里。


    户部郎中刘公健墓。在城北三里彭家庄,北兴。


    敕赠兵科左给事中王公逊墓。在城西十里西黄城村南。


    礼科都给事中王公三余墓。在城西六里郭西村西首。


    陜西茶马道靳公绍谦墓。在城西十五里唐贝村南。


    工部主事门公洞开墓。在城东北十八里义门村西南。


    山东曹州太守吴公从诲墓。在城北八里夫大会涡桂村。


    河南阌乡县知县郭公闻礼墓。在城西三里王家庄村西。


    河南济源县知县陈公芳墓。在城东八里王苛庄村南,


    陜西雊南县知县王公民皞墓。在城西十一里南黄城村。


    陜西绥德州知州王公学孟墓。同在南黄城。


    国朝


    广西布政鲁公鼎新墓。在城北五里闫家会涡村。


    户部郎中郭公金铉墓,在城西三里王家庄村西。


    江南庐江县知县崔公冕墓,在城西十里东黄城村。


    诰赠奉政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吴公簨墓,在城北八里。


    广东崖州知州王公泽隆墓,在城西十里南黄城村。


    河南许州知州张公尔庚墓,在城西,君霸用南二里,晋吴过。


    广西定籓标游击杨公彩墓。在城西行南三十五里何疃村南首。


    义塳


    在北关外。旧志云:嘉靖二十六年,耆民刘演施已业地十三亩作塳地,乡里公为立碑。知县沈同人。在西关外。基趾尚存,旧志名漏泽园。


    安平县志卷之三终


    四卷赋役末,五卷职官上,六卷选举志、选举补遗。


    安平县志。义。


    康熙二十六年重修,安平县志,患立堂藏板。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