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曲考

3个月前 作者: 王国维
    大曲之名,始见于蔡邕</a>《女训》,曰:琴曲,小曲五终则止,大曲三终则止(《太平御览</a>》卷五百五十七) 。而详于《宋书</a>·乐志》。《志》曰:清商三调,平调、清调、瑟调。下列大曲十六:一曰《东门行》,二曰《折杨柳行》,三曰《艳歌罗敷行》,四曰《西门行》,五曰《折杨柳行》,六曰《煌煌京洛行》,七曰《艳歌阿尝》(一曰《飞鹘行》) ,八曰《步出夏门行》,九曰《艳歌何尝行》,十曰《野田黄雀行》,十一曰《满歌行》,十二曰《步出夏门行》(一曰《陇西行》) ,十三曰《櫂歌行》,十四曰《雁门太守行》,十五曰《白头吟》(与《櫂歌》同调) ,十六曰《明月》。其所以名为大曲者,则有说焉。郭茂倩</a>曰:诸调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辞者,其歌诗也;声者,若羊吾夷伊那何之类也。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乐府诗集</a>》卷二十六) 。今考之《宋书》所载,如《艳歌罗敷行》,注曰“三解”,前有艳词,曲后有趋,则艳与趋均在此三解外矣。如《艳歌阿尝》四解,《艳歌何尝行》五解,后皆有趋,而注云:曲前有艳,则艳在曲外矣。又如魏明帝《步出夏门行》,注云:朝游上为艳,蹙迫下为趋。则艳与趋均在曲内。《白头吟》五解后复有乱。由是观之,以曲之前后又有艳、有乱、有趋,故曰大曲。《魏书</a>·乐志》云:太宗增修百戏,撰合大曲,亦当类此。唐人以〔伊州〕、〔凉州〕,遍数多者为大曲。宋王灼</a>云: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碧鸡漫志</a>》卷三) 。沈括</a>亦云:所谓大遍者,有序、引、歌、 、嗺、哨、催、攧、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每解有数叠者,裁截用之,谓之“摘遍”。今之大曲,皆是裁用,非大遍也(《梦溪笔谈</a>》卷五) 。然则大曲之名,自沈约</a>至于两宋,皆以遍数多者为大曲,虽渊源不同,其义固未尝有异也。


    唐时雅乐、俗乐,均有大曲。《唐六典</a>》注云:大乐署掌教雅乐、大曲三十日成,小曲二十日,清乐大曲六十日,大文曲三十日,小曲十日。燕乐:西凉、龟兹、安国、天竺、疏勒、高昌,大曲各三十日,次曲各二十日,小曲各十日(《唐六典》卷十四“协律郎”条) 。雅乐大曲,史无明文,唯仪凤二年,太常寺少卿韦万石奏云: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只有两遍,名曰《七德》。《庆善乐》七遍,修入雅乐,只有一遍,名曰《九功》。《上元舞》二十九遍,今入雅乐,一无所减(《唐会要</a>》卷三十二及《旧唐书</a>·音乐志》 )。则雅乐固有大小曲矣。清乐大曲当与《宋书·乐志》所载者略同;而宴乐大曲则当同于《魏志》之大曲。今其目之见于崔令钦</a>《教坊记</a>》者凡四十有六:曰〔踏金莲〕、曰〔绿腰〕、曰〔凉州〕、曰〔薄媚〕、曰〔贺圣乐〕、曰〔伊州〕、曰〔甘州〕、曰〔泛龙舟〕、曰〔采桑〕、曰〔千秋乐〕、曰〔霓裳〕、曰〔玉树后庭花</a>〕、曰〔伴侣〕、曰〔雨霖铃〕、曰〔柘枝〕、曰〔胡僧破〕、曰〔平翻〕、曰〔相 逼〕、曰〔吕太后〕、曰〔突厥三台〕、曰〔大宝〕、曰〔一斗盐〕、曰〔羊头神〕、曰〔大姊〕、曰〔舞大姊〕、曰〔急月记〕、曰〔断弓弦〕、曰〔碧霄吟〕、曰〔穿心蛮〕、曰〔罗步底〕、曰〔回波乐〕、曰〔千春乐〕、曰〔龟兹乐〕、曰〔醉浑脱〕、曰〔映山鸡〕、曰〔昊破〕、曰〔四会子〕、曰〔安公子〕、曰〔舞春风〕、曰〔迎春风〕、曰〔看江波〕、曰〔寒雁子〕、曰〔又中春〕、曰〔玩中秋〕、曰〔迎仙客〕、曰〔同心结〕,皆燕乐大曲也。其词之存乎今者,有〔凉州歌〕散序三遍,排遍二遍;〔伊州歌〕排遍五遍,入破五遍(均见《乐府诗集》卷七十九) ;余如〔绿腰〕、〔甘州〕、〔泛龙舟〕、〔采桑〕、〔千秋乐〕、〔雨霖铃〕、〔柘枝〕、〔突厥三台〕、〔回波乐〕,均存一遍或二遍而已。


    然唐之大曲,固有未尽于令钦所记者。《旧唐书·音乐志》谓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庆元乐》七遍,《上元舞》二十九遍。又贞元中,昭义节度使王虔休献《继天诞圣乐》,凡二十五遍(《唐会要》卷三十三) ,以宋人之名名之,谓之非大曲不可也。又如《乐府诗集》所载《水调歌》五遍,《入破》六遍,《大和》五遍,《陆州歌》三遍,《排遍》四遍,其遍数之多,与〔伊州〕、〔梁州〕无异,则亦唐之大曲也。


    至两宋大曲,《宋史</a>·乐志》载之綦详。《志》云:宋初置教坊,所奏凡十八调四十六曲(按四十六曲乃四十大曲之误,说见后) 。一曰正宫调,其曲三,曰〔梁州〕、〔瀛府〕、〔齐天乐〕;二曰中吕宫,其曲二,曰〔万年欢〕、〔剑器〕;三曰道调宫,其曲三,曰〔梁州〕、〔薄媚〕、〔大圣乐〕;四曰南吕宫,其曲二,曰〔瀛府〕、〔薄媚〕;五曰仙吕宫,其曲三,曰〔梁州〕、〔保金枝〕、〔延寿乐〕;六曰黄钟宫,其曲三,曰〔梁州〕、〔中和乐〕、〔剑器〕;七曰越调,其曲二,曰〔伊州〕、〔石州〕;八曰大石调,其曲二,曰〔清平乐〕、〔大明乐〕;九曰双调,其曲三,曰〔降圣乐〕、〔新水调〕、〔采莲〕;十曰小石调,其曲二,曰〔胡渭</a>州〕、〔嘉庆乐〕;十一曰歇指调,其曲三,曰〔伊州〕、〔君臣相遇乐〕、〔庆云乐〕;十二曰林钟商,其曲三,曰〔贺皇恩〕、〔泛清波〕、〔胡渭州〕;十三曰中吕调,其曲二,曰〔绿腰〕、〔道人欢〕;十四曰南吕调,其曲二,曰〔绿腰〕、〔罢金钲〕;十五曰仙吕调,其曲二,曰〔绿腰〕、〔彩云归〕;十六曰黄钟羽,其曲一,曰〔千春乐〕;十七曰般涉调,其曲二,曰〔长寿仙〕、〔满宫花〕;十八曰正平调,无大曲。小曲无定数。以上所载曲数止于四十。又正平调下,独云无大曲,则前四十曲为大曲无疑。《乐志》原文出于《文献通考</a>》,《通考》正作四十大曲。“六”、“大”两字,字形相近,故致讹也。陈旸</a>《乐书</a>》谓:圣朝循用唐制,分教坊为四部;自合四部以为一,故乐工不能遍习,第以大曲四十为限(《乐书》卷一百八十八) 。吴自牧</a>谓:汴京教坊大使孟角球曾做杂剧本子,葛守诚撰四十大曲(《梦粱录</a>》卷二十) 。元人犹有“三千小令、四十大曲”之说(杨朝英</a>《乐府新编阳春白雪</a>》卷首) ,皆其确证也。至《梦粱录》又有舞四十六大曲之语(卷二十) ,陈振孙</a>《书录解题》歌词类有五十大曲,十六卷;张炎</a>《词源</a>》有五十四大曲,而周密</a>《齐东野语</a>》谓《乐府混成集》所载大曲一类凡百余解(《齐东野语》卷十) ;然教坊所肄止于四十。兹先考《宋志》大曲之存于今者,然后及他书耳。


    〔正宫调〕


    梁州 梁州亦作凉州。洪迈</a>云:凉州今转为梁州,唐人已多误用(《容斋随笔</a>》卷十四) 。


    程大昌</a>云:凉州后遂讹为梁州(《演繁露</a>》卷七) 。《新唐书</a>·礼乐志》云:天宝乐曲,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至宋犹存。王灼云:〔凉州〕排遍,余曾见一本有二十四段(《碧鸡漫志》卷三) 。


    晏幾道《小山词</a>》有〔梁州令〕,二叠,五十字。欧阳修</a>《六一词</a>》有〔凉州令〕,二叠,一百五字。当晏词之四叠,而字句稍异。晁无咎《琴趣外篇》有〔梁州令叠韵〕,一百字,则分作四叠。均不著宫调。王灼云: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碧鸡漫志》卷三) 。则令词亦自大曲出也。兹录晁词以备参考。


    梁州令叠韵


    田野间来惯,睡起初惊晓燕。樵青走挂小帘钩,南园昨夜,细雨红芳遍。 平芜一带烟花浅,过尽南归雁</a>。俱远,凭栏送目空肠断。


    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莫教 送韶华,多情杨柳,为把长条绊。 清尊满酌谁为伴,花下提壶劝。何妨醉卧花底,愁容不上春风面。(《琴趣外篇》卷一)


    附: 金董解元</a>《西厢》有正宫〔梁州缠令〕,元曲正宫中有〔小梁州〕,字句略同。宋宋上交《近事会元</a>》云:正宫中别有〔小凉州〕,亦曰〔碎宫凉州〕(《近事会元》卷四) 。则宋初已有此曲,或即大曲遗声也。


    正宫梁州缠令


    玉漏迢迢二鼓过,月上庭柯,碧天空阔镜铜磨。哑地听栊门儿响见巫娥。 对郎羞懒,无奈靠人,先要偎磨。宝髻拥青螺,脸莲香传,说不得媚多。(《董西厢》卷三)


    元曲南吕宫有〔梁州第七〕,必系借用他宫〔梁州〕大曲之一遍第七者,即所谓排遍第七也。如左:


    梁州第七


    我虽是见宰相,如文王施礼,一头地离明妃,早宋玉</a>悲秋。怎禁他带天香著莫定龙衣袖。他诸余可爱,所事儿相投,消磨人幽恨,陪伴我闲游。偏宜向梨花月底登楼,芙蓉烛下藏阄。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该拨下配偶,脸儿有一千般说不尽的风流。寡人乞求他左右。他比那落伽山观自在无杨柳,见一面得长寿。情系人心早晚休,则除是雨歇云收。(元马致远</a>《汉宫秋</a>》杂剧)


    周密《武林旧事</a>》载南宋官本杂剧段数有《四僧梁州》、《三索梁州》、《诗曲梁州》、《头钱梁州》、《食店梁州》、《法事馒头梁州》、《四哮梁州》七本。


    瀛府 南宋官本杂剧,有《哭骰子瀛府》、《醉县君瀛府》、《懊骨头瀛府》、《赌钱望瀛府》四本。陶宗仪</a>《辍耕录</a>》载宋、金院本名目,有《列良瀛府》一本。


    齐天乐 宋词正宫有〔齐天乐〕,或大曲之一遍也。


    齐天乐〔正宫〕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练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 ,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残照敛。(周邦彦</a>《清真集》卷下)


    〔中吕宫〕


    万年欢 宋词有〔万年欢〕,不著宫调;元赵孟 有〔万年欢〕二首,均注中吕宫。其词平仄通叶,或大曲之一遍也。兹录晁无咎词</a>,以备参考。


    万年欢


    十里环溪,记当年并游,依旧风景。彩舫红妆,重泛九秋清镜。莫叹歌台蔓草,喜相逢欢情犹胜。 洲畔,横玉惊鸾半天云。正愁凝。 中秋醉魂未醒。又佳辰授衣,良会堪更。蚤岁功名,豪气尚浚汝颍。能致黄金一井,也莫负鸱夷高兴。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琴趣外篇》卷五)


    南宋官本杂剧有《喝贴万年欢》、《托合万年欢》二本。宋金院本名目有《贺贴万年欢》一本。


    剑器 剑器,陈旸《乐书》作剑气。宋词有〔剑气近〕,元南曲有〔剑器令〕,或借大曲之制也。


    剑气近


    夜来雨,愿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嘉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袁去华《宣卿词》)


    剑器令


    咱每论风标,看过了多多少少,这玉容都强别个,果然一见魂消。(见沈璟</a>《南九宫谱》引古传奇《刘盼盼》)


    〔道调宫〕


    梁州 参考正宫〔梁州〕。


    薄媚 本唐大曲,宋董颖有道宫〔薄媚〕大曲十遍。


    道宫·薄媚 (西子词)


    排遍第八


    怒涛卷雪,巍岫布云,越襟吴带如斯。有客经游,月伴风随,值盛世,观此江山美,合放怀,何事却兴悲?不为回头,旧谷天涯,为想前君事,越王嫁祸献西施,吴即中深机。 阖庐死,有遗誓,勾践必诛夷。吴未干戈出境,仓卒越兵,投怒夫差,鼎沸鲸鲵。越遭劲敌,可怜无计脱重围!归路茫然,城郭邱墟,飘泊稽山里。旅魂暗逐战尘飞,天日惨无辉。


    排遍第九


    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凛然万里宣威。那知此际,熊虎途穷,来伴麋鹿卑栖。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争若都燔宝器,尽诛吾妻子,径将死战决雄雌,天意恐怜之。 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忧嗟又经时,恨不如巢燕自由归。残月朦胧,寒雨潇潇,有血都成泪。备尝险厄反邦畿,冤愤刻肝脾。


    第十攧


    种陈谋,谓吴兵正炽,越勇难施;破吴策,唯妖姬。有倾城妙丽,名称西子岁方笄。算夫差惑此,须致颠危。范蠡</a>微行,珠贝为香饵。苎萝不钓钓深闺。吞饵果殊姿。 素肌纤弱,不胜罗绮,鸾镜畔,粉面淡匀,梨花一朵琼壶里。嫣然意态娇春,寸眸剪水,斜鬟松翠,人无双宜。名动君王,绣履容易,来登玉陛。


    入破第一


    窣湘裙,摇汉佩,步步香风起。敛双蛾,论时事,兰心巧会君意。殊珍异宝,犹是朝臣未与,妾何人,被此隆恩,虽令效死奉严旨。 隐约龙姿忻悦,重把甘言说。辞俊雅,质娉婷,天教汝众美兼备。闻吴重色,凭汝和亲,应为靖边陲。将别金门,俄挥粉泪,靓妆洗。


    第二虚催


    飞云驶香车,故国难回睇,芳心渐摇,迤逦吴都繁丽。忠臣子胥,预知道为邦祟,谏言先启,愿勿容其至。周亡褒姒,殷倾妲己。 吴王却嫌胥逆耳,才经眼,便深恩爱,东风暗绽娇蕊。彩鸾翻妒伊。得取次于飞,共戏金屋,看承他宫尽废。


    第三衮遍


    华晏夕,灯摇醉,粉菡萏,笼蟾桂。扬翠袖,含风舞,轻妙处,惊鸿态,分明是。瑶台琼树,阆苑蓬壶景,尽移此地。花绕仙步,莺随管吹。 宝帐暖,留春百和,馥郁融鸳被。银漏永,楚云浓,三竿日犹褪霞衣。宿酲轻腕嗅,宫花双带系,合同心时,波下比目,深怜到底。


    第四催拍


    耳盈丝竹,眼摇珠翠,迷乐事,宫闱内。争知渐国势陵夷。奸臣献佞,转恣奢淫,天遣岁屡饥。从此万姓,离心解体。越遣使阴窥虚实,蚤夜营边备。兵未动,子胥存,虽堪伐,尚畏忠义。斯人既戮,又且严兵卷土赴黄池。观衅种蠡,方云可矣。


    第五衮遍


    机有神,征鼙一鼓,万马襟喉地。庭喋血,诛留守,怜屈伏,罢兵回,危如此。当除祸本,重结人心,争奈竟荒迷。战骨方埋,灵旗又指。势连败,柔荑携泣,不忍相抛弃。身在兮,心先死,宵奔兮,兵已前围。谋穷计尽,唳鹤啼猿,闻处分外悲。丹穴纵近,谁容再归?


    第六歇拍


    哀诚屡吐,甬东分赐,垂暮日,置荒隅,心知愧。宝锷红委,鸾存凤去,辜负恩怜,情不似虞姬。尚望论功,荣归故里。


    降令曰:吴无赦汝,越与吴何异。吴正怨,越方疑,从公论合去妖类。蛾眉宛转,竟殒鲛绡,香骨委尘泥。渺渺姑苏,荒芜鹿戏。


    第七煞衮


    王公子,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云鬟烟鬓,玉珮霞裾,依约露妍姿。送目惊喜,俄迂玉趾。


    同仙骑,洞府归去,帘栊窈窕戏鱼水。正一点犀通,遽别恨何已!媚魄千载,教人属意,况当时,金殿里。(曾慥</a>《乐府雅词</a>》卷上)


    薄媚摘遍


    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先生底事,有赋飘然,刚道为田园。独醒何为,持杯自劝未能免。 休把茱萸吟玩,但管年年健。千古事,几凭阑,吾生九十强半。欢娱终日,富贵何时,一笑醉乡宽。倒载归来,回廊月又满。(见赵以夫</a>《虚斋乐府》。比其字句,盖摘〔入破第一〕一遍为之。)


    南宋官本杂剧,有《简帖薄媚》、《请客薄媚》、《错取薄媚》、《传神薄媚》、《九妆薄媚》、《木事现薄媚》、《打调薄媚》、《拜褥薄媚》、《郑生遇龙女薄媚》八本。


    大圣乐 宋词有〔大圣乐〕,唯周密一阕,自注云:单煞。或即大曲之煞衮也。


    大圣乐


    娇绿迷云,倦红颦晓,嫩晴芳树。渐午阴、帘影移香燕语,梦回千点碧桃吹雨。冷落锦宫人归后,记前度兰桡停翠浦。凭阑久,谩凝伫凤翘,傭听金缕。 留春问谁最苦?奈花自无言莺自语。对画楼残照,东风吹远,天涯何许!怕折露条愁轻别,更


    烟暝长亭啼杜宇。垂杨晚,但罗袖暗沾飞絮。(周密《 洲渔笛谱》卷一)


    南宋官本杂剧有《塑金刚大圣乐》、《单打大圣乐》、《柳毅大圣乐》三本。


    〔南吕宫〕


    瀛府


    薄媚


    〔仙吕宫〕


    梁州


    保金枝 南宋官本杂剧有《槛偌保金枝》一本。


    延寿乐 南宋官本杂剧有《黄杰进延寿乐》、《义养娘延寿乐》二本。


    宋、金院本名目有《扯彩延寿乐》一本。


    〔黄钟宫〕


    梁州


    中和乐 南宋官本杂剧有《封骘中和乐》一本。


    剑器


    〔越调〕


    伊州 本唐大曲。宋有〔伊州〕曲,殆即大曲之一二遍也。曾季狸《艇斋诗话</a>》:“洪玉父诗:‘为理伊州十二叠,缓歌声里看洪州。’”则此曲凡十二叠也。金董解元《西厢》有大石调〔伊州衮〕,必大曲之衮遍,借入大石调者也。


    伊州曲


    金鸡障下胡雏戏,乐极祸来,渔阳兵起。鸾舆幸蜀,玉环缢死,马嵬坡下尘滓,夜对行宫皓月,恨最恨春风桃李。洪都方士,念君萦系妃子,蓬莱殿里觅寻,太真宫中睡起,遥谢君意。泪流琼脸,梨花带雨,仿佛霓裳初试。寄钿合共金钗,私言徒尔。在天愿为比翼同飞,在地愿为连理双枝,天长与地久,唯此恨无已!(陈元靓</a>《岁时广记</a>》卷二十七)


    伊州衮


    张生见了,五魂俏无主。道“不曾见恁好女,普天之下,更选两个应无”。胆狂心醉,作使得、不顾危亡便胡做。一向痴迷,不道其间,是谁住处。忒昏沈,忒粗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少年做事,大抵多失心粗。手撩衣袂,大踏步走至根前欲推户。脑背后有人来,你寻思恁照顾。(《董西厢》卷一)


    元曲小石调有〔伊州遍〕,亦其一遍也。


    伊州遍


    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受尽平生苦。天涯海角,身心无个归著。恨冯魁[趁](趂)恩夺爱,狗幸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到如今恁地吃耽阁,禁不过,更那堪晚来,暮云深锁。 故人香香,长江风送,听胡笳历历声韵聒。一轮皓月朗,几处鸣榔,时复唱和渔歌。转无那,沙汀蓼岸,一点渔灯相照寂寞。古渡停画舸,双生无语泪珠落。呼仆隶,指拨水手,在意扶拖(一作柂)。(明宁献王</a>《太和正音谱</a>》载元白朴</a>散套)


    南宋官本杂剧有《领伊州》、《铁指甲伊州》、《闹伍百伊州》、《裴少俊伊州》、《食店伊州》五本。宋、金院本名目有《背箱伊州》、《酒楼伊州》二本。


    石州 宋词有〔石州引〕,如下:


    石州引


    薄雨催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消尽龙沙雪。还记出门时,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香香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贺铸</a>《东山寓声乐府》)


    南宋官本杂剧,有《单打石州》、《和尚那石州》、《赶厥石州》三本。


    〔大石调〕


    清平乐 唐宋均有〔清平乐〕词,字数句法相同,似与大曲无涉,不录。


    大明乐 南宋官本杂剧,有《土地大明乐》、《打球大明乐》、《三爷老大明乐》三本。


    〔双调〕


    降圣乐


    新水调 唐有《水调歌》,宋词有《水调歌头》;又曾布</a>有〔水调歌头〕七遍。如左: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a>《东坡乐府》卷上)


    水调歌头


    排遍第一


    魏豪有冯燕,年少客幽并,击球斗鸡为戏,游侠久知名。因避仇来东郡,元戎逼属中军。直气凌貔虎,须臾叱咤风云,懔懔座中生。 偶乘佳兴,轻裘锦带,东风跃马,往来寻访幽胜。游冶出东城,堤上莺花掩乱,香车宝马纵横。草软平沙稳,高楼两岸春风,笑语隔帘声。


    排遍第二


    袖笼鞭敲镫,无语独闲行。绿杨下,人初静,烟澹夕阳明。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盼,不胜娇软倚云屏。 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伊哑声里,细诉深情。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珮,绸缪相顾不胜情。


    排遍第三


    说良人滑将张婴,从来嗜酒,回家镇长酩酊。长酲,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似游丝狂荡,随风无定。奈何岁华荏[染](苒),欢计苦难凭,惟见新恩缱绻,连枝比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排遍第四


    一夕还家醉,开户起相迎。为郎引裾,相庇低首略潜形。情深无隐,欲郎乘间起佳兵。 授青萍,茫然抚弄,不忍欺心。尔能负心于彼,于我必无情。熟视花钿不足,刚肠终不能平。假手迎天意,一挥霜刃,窗间粉颈断瑶琼。


    排遍第五


    凤皇钗、宝玉飘零,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还被凌波唤起,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致幽囚推究,覆盆无计哀鸣。丹笔终诬服,圜门驱拥,衔冤垂首欲临刑。


    排遍第六 带花遍


    向红尘里,有喧呼攘臂,转身辟众,莫遣人冤滥杀,张室忍偷生。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仿佛缧绁,自疑梦中,闻者皆惊。叹为不平,割爱无心,泣对虞姬,手戮倾城宠。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负冤声。


    排遍第七 攧花十八


    义城元靖贤相国,嘉慕英雄士,赐金缯。闻此事,频叹赏,封章归印,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 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至今乐府歌咏,流入管弦声。(王明清</a>《玉照新志</a>》卷二)


    宋词有〔新水令〕,殆就新水调中制令也。如左:


    冒风连骑出金城,闻孤猿韵切,怀念亲眷。为笑徐都尉,徒夸彩绘,写出盈盈娇面,振旅阗阗,讶睹阆苑神仙,越公深羡。骤万马侵凌转盼,感先锋容放,镜收鸾鉴一半。归前阵,惨怛切,同陪元帅恣欢恋。二岁,偶尔将军,沈醉连绵,私令婢捧菱花,都市寻遍。新官听说邀郎宴,因命赋悲欢,孰敢?做人甚难,梅妆复照,傅粉重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载宋人咏乐昌公主词。 案此词《岁时广记》作〔新水令〕,然朱翌</a>《猗觉寮杂记</a>》卷下云:大曲〔新水〕,歌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复合事。则令亦即大曲也。)


    元曲有〔新水令〕,亦在双调,或大曲遗声也。


    双调·新水令


    五方旗招展日边霞,冷清清半张銮驾。鞭倦袅,镫傭踏,回首京华,一步步放不下。(元白朴《梧桐雨</a>》杂剧)


    南宋官本杂剧有《桶担新水》、《双哮新水》、《烧花新水》三本。


    采莲 宋词有〔采莲令〕,又〔采莲大曲〕延遍以下八遍,如下:


    采莲令


    月华收,云澹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岐,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柳永</a>《乐章集</a>》卷中)


    采莲 (寿乡词)


    延遍


    霞霄上,有寿乡广袤无际。东极沧海,缥缈虚无,蓬莱弱水,风生屋浪,鼓楫扬舲,不许凡人得至,甚幽邃。 试右望金枢外,西母楼阁,玉阙瑶池。万顷琉璃,双成倩巧,方朔诙谐,来往徜徉,霓裳飘摇宝砌,更希奇。


    攧遍


    南邻丹幄宫,赤伏显符记,朱陵曜绮绣,箕翼炯,瑞光腾起。每岁秋分老人见,表皇家袭庆迎祺。 天子当膺,无疆万岁。北窥元冥魁杓,拥佳气,长拱极终古无移。论南北东西,相直何啻千万里,信难计!


    入破


    璇穹层云上覆,光景如梭逝,惟此过隙缓征辔。垂象森列,昭回碧落,卓然躔度,炳曜更腾辉。永永清光烨炜,绵四野金碧为地。蕊珠宫,琼玖室,俱高峙。千种奇葩,松椿可比。暗香幽馥,岁岁长春,灵鸟何曾西委。


    衮遍


    遍此境,人乐康,挟难老术,悟长生理,尽阿祇僧劫,赤松王令</a>安期。彭篯盛矣!尚为婴稚。鹤算龟龄,绛老休夸甲子。鲐背耸黄发垂髻,更童颜,长鼓腹,同游戏。真是华胥。行有歌,坐有乐,献笑都是神仙,时见群翁启齿。


    实催


    露华霞液,云浆椒醑,恣玉斝金罍,交酬成雅会。拚沈醉,中山千日,未为长久,今此陶陶一饮,动经万祀。 陈果窳,皆是奇异,似瓜如斗尽备。三千岁,一熟珍味,饤座中,莹如玉,爽口流涎,三偷不枉,西真指议。


    衮


    有珍馔,时时馈,滑甘丰腻,紫芝荧煌,嫩菊秀媚。贮玛瑙琥珀精器,延年益寿,莫儇人间,烹饪徒费。休说龙肝凤髓,动妙乐仙音鼎沸。玉箫清,瑶瑟美,龙笛脆。杂遝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余韵悠扬,竟海变桑田未止。


    歇拍


    其间有洞天侣,思游尘世,珠葆摇曳。华表真人,清江使者,相从密议:此老遨嬉,我辈应须随侍。正举步忽思同类,十八公方耸壑,宜邀致。夙驾星言,人争图绘,朅来鄞山甬水,因此崇成,四明里第。


    煞衮


    吾皇喜,光宠无二。玉带金鱼荣贵。或者疑之,岂识圣明,曾主斯乡,尝相与缱绻,胶漆何可相离。今日风云合契,此实天意。吾皇圣寿无极,享燕粲千载相逢,我翁亦昌炽,永作升平上瑞。(史浩</a>《 峰真隐漫录》卷四十五)


    南宋官本杂剧,有《唐辅采莲》、《双哮采莲》、《病和采莲》三本。


    〔小石调〕


    胡渭州 曲文无考。惟姜夔</a>《醉吟商小品·序》云:“石湖老人谓予云,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曰:《濩索梁州》、《转关绿腰》、《醉吟商胡渭州》、《历弦薄媚》也。予每念之。辛亥之夏,予谒杨廷秀丈于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胡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其言如是。琵琶中之《醉吟商胡渭州》,不知视大曲之〔胡渭州〕如何?要足窥其一二也。


    醉吟商小品


    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暮鸦啼处,梦逐金鞍去。一点芳心休诉,琵琶解语。(姜夔《白石道人歌曲</a>》卷二)


    南宋官本杂剧,有《赶厥胡渭州》、《单番将胡渭州》、《银器胡渭州》、《看灯胡渭州》四本。


    嘉庆乐 南宋官本杂剧有《老孤嘉庆乐》一本。


    〔歇指调〕


    伊州


    君臣相遇乐 南宋官本杂剧有《裴航</a>相遇乐》一本。


    庆云乐 南宋官本杂剧有《进笔庆云乐》一本。


    〔林钟商〕


    贺皇恩 南宋官本杂剧有《扯篮儿贺皇恩》、《催汝贺皇恩》二本。


    泛清波 宋词中尚有〔摘遍〕一遍,如左:


    泛清波摘遍


    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是去年时候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长安道,秋千影里,丝管声中,谁放艳阳轻过了?倦客登临暗惜花,光阴恨多少! 楚天渺,归思正如乱云,短梦未成芳草。空把吴霜鬓华,自悲清晓。帝城香。双凤旧约全虚,孤鸿后期难到,且趁朝华夜月,翠樽频倒。(晏幾道《小山词》)


    南宋官本杂剧有,《能知他泛清波》、《三钓鱼泛清波》二本。


    胡渭州


    〔中吕调〕


    绿腰 亦作〔六么〕。宋词有〔六么令〕,如左:


    六么令


    澹烟残照,摇曳溪光碧。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好天良夜,鸳帷寂静,算得也应暗相忆。(柳永《乐章集》卷下)


    又吴文英</a>有〔梦行云〕一阕,自注云:即〔六么花十八〕。则为大曲之一遍,无疑也。


    梦行云


    簟纹皱纤縠,朝炊熟,眠未足,青奴细腻,未拚真珠斛。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娇笙微韵,晚蝉乱秋曲。翠阴明月胜花夜,那堪春去速。(吴文英《梦窗丁稿》)


    元曲有〔六么序〕,金《董西厢》有〔六么实催〕、〔六么遍〕,皆在仙吕宫,必系大曲原声移入他宫者也。


    六么序


    兀的不消人魂魄,绰人眼光,说神仙那的是天堂!则见脂粉馨香,环珮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添分毫便不停当。见他的不动情你便都休强。则除是铁石儿郎,也索恼断柔肠!(元关汉卿</a>《玉镜台</a>》杂剧)


    六么实催


    情怀辗转难存济,劳心如醉。也不吟诗课赋,只恁昏昏睡。才合眼忽闻人语,哑地门开,却见薄情种,与夫人,来这里。


    著他方言语,把人调戏。不道俺也识你,这般圈圚。慢长吁气,空垂泪,念向日春宵月夜,回廊下,恁时初见你。


    六么遍


    向花阴底,潜身立,渐审听多时,方见伊。端的腰儿稔腻,裙衣翡翠,料来春困,把湖山倚。偏疑,沈香亭北太真妃。 好多娇媚,诸余美,遂对月微吟,各有相怜意。幽情未已,忽睹侍婢,请伊归去,朱门</a>闭。堪悲,只怨阿母阻佳期。(《董西厢》卷三)


    南宋官本杂剧,有《争曲六么》、《扯拦六么》、《教声六么》、《鞭帽六么》、《衣笼六么》、《厨子六么》、《孤夺旦六么》、《王子高六么》、《崔护六么》、《骰子六么》、《照道六么》、《莺莺六么》、《大宴六么》、《驴精六么》、《女生外向六么》、《慕道六么》、《三偌慕道六么》、《双拦哮六么》、《赶厥夹六么》、《羹汤六么》二十本。


    〔南吕调〕


    绿腰


    罢金钲 南宋官本杂剧有《牛五郎罢金钲》一本。


    〔仙吕调〕


    绿腰


    彩云归 宋词有〔彩云归〕,入中吕调,或亦大曲之一遍移入他调者也。如左:


    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唯有临歧,一句难忘。(柳永《乐章集》卷中)


    南宋官本杂剧,有《梦巫山彩云归》、《青阳观碑彩云归》二本。


    〔黄钟羽〕


    千春乐 南宋官本杂剧有《禾打千春乐》一本。


    〔般涉调〕


    长寿仙 宋词有〔长寿仙促拍〕,促拍,疑大曲之催拍也。


    长寿仙促拍 (大母生辰)


    舜德日辉光,正初冬盛期,东朝喜诞生时。向彤闱清净,均化有自然和气。长生久视,金殿熙熙宴瑶池。 祎衣俱侍玳筵启,花如锦,耀朝辉。太平际天子,天下养共瞻诚意,南山虔祝,亿万同岁。(曹勋</a>《松隐词》卷一,又有一阕,字数不同。)


    《董西厢》有〔般涉调·长寿仙衮〕,则大曲之衮遍也。


    长寿仙衮


    朝廷咫尺,不晓定知道。多应遣军,定把贤每征讨。不当稳便,恁时悔也应迟,贤家试自心量度。 那贼将闻斯语,心生怒恶。打脊的髡囚,怎敢把爷违拗!俺又本无心,把你僧家混耗,甚花唇儿故来相恼。(《董西厢》卷二)


    赵孟 有道宫〔长寿仙词〕,恐亦大曲之一遍,移入他宫者也。


    长寿仙 (道宫圣节)


    瑞日当天,对绛阙蓬莱,非雾非烟;翠花覆禁苑,正淑景芳妍。彩仗和风细转,御香飘满黄金殿。万国会朝,喜千官拜舞。亿兆同欢。 福祉如山如川,应玉渚流虹,璇枢飞电。八音奏舜韶,庆玉烛调元,岁岁龙与凤辇。九重春醉蟠桃宴。天下太平,祝吾皇寿与天地齐年。(赵孟 《松雪斋词》)


    南宋官本杂剧,有《打勘长寿仙》、《偌卖旦长寿仙》、《分头子长寿仙》二本。宋、金院本名目,有《讳老长寿仙》、《抹面长寿仙》二本。


    满宫花 五代词有之,宋无</a>考。《文献通考》作〔满宫春〕。


    〔正平调〕 无大曲。


    以上十八调四十大曲中,唯〔薄媚〕十遍,〔新水调〕七遍,〔采莲〕八遍,尚具体段。余词唯〔梁州第七〕、〔大圣乐单煞〕、〔伊州衮〕、〔伊州遍〕、〔水调歌头〕、〔泛清波摘遍〕、〔六么花十八〕、〔六么序〕、〔六么实催〕、〔六么遍〕、〔长寿仙衮〕,可确证为大曲之遗。他词之与大曲同名者,亦或由大曲出。盖大曲本教坊传习,曾慥所谓九重传出(《乐府雅词》序) 者也。其传于民间者,或止一二遍,故文人倚声,恒出于此。王灼谓:后世就大曲制词者,类从简省,而管弦家又不肯自首至尾,一一吹弹;甚者,学不能尽。则在当时且然,今日之残缺,固不足怪。陈旸云:今之大曲,以谱字记其声,析慢既多,尾偏又促,不可以辞配焉(《乐书》卷一百五十六) 。是大曲固不尽有辞。今谱字既亡,而辞之可徵者,亦仅止于此;则虽寸玑片羽,可以旁证大曲者,安得不收拾而存之也。


    然宋时大曲,实不止此。故有五十大曲、五十四大曲之目,而《乐府混成集》所载大曲,且多至百余解(此解字或以曲言,非古乐府所谓解也) 。《宋史·乐志》谓太宗洞晓音律,凡制大曲十八:〔正宫·平茸破阵乐〕、〔南吕宫·平晋普天乐〕、〔中吕宫·大宋朝欢乐〕、〔黄钟宫·宇宙荷皇恩〕、〔道调宫·垂衣定八方〕、〔仙吕宫·甘露降龙庭〕、〔小石调·金枝玉叶春〕、〔林钟商·大惠帝恩宽〕、〔歇指调·大定寰中乐〕、〔双调·惠化乐尧风〕、〔越调·万国朝天乐〕、〔大石调·嘉禾生九穗〕、〔南吕调·文兴礼乐欢〕、〔仙吕调·齐天长寿乐〕、〔般涉调·君臣宴会乐〕、〔中吕调·一斛夜明珠〕、〔黄钟羽·降圣万年春〕、〔平调·金觞祝寿春〕。以十八大曲,盖无一传者。


    《乐志》又载云韶部所奏大曲十三:一曰〔中吕宫·万年欢〕,二曰〔黄钟宫·中和乐〕,三曰〔南吕宫·普天庆寿〕(此曲亦太宗所制) ,四曰〔正宫·梁州〕,五曰〔林钟商·泛清波〕,六曰〔双调·大定乐〕,七曰〔小石调·喜新春〕,八曰〔越调·胡渭州〕,九曰〔大石调·清平乐〕,十曰〔般涉调·长寿仙〕,十一曰〔高平调·罢金钲〕,十二曰〔中吕调·绿腰〕,十三曰〔仙吕调·彩云归〕。案上十三曲中,十曲与教坊部所奏同;唯〔普天献寿〕、〔大定乐〕、〔喜新春〕三曲,为教坊所无,均无可考。又龟兹部亦有三十六大曲,则并其曲名而亡之矣。


    此外宋大曲之可考者,如左:


    熙州 商调大曲(《清真集》) 。洪迈云:今世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容斋随笔》卷十四) 。


    熙州一作氐州,周邦彦《片玉词</a>》、《清真集》有〔氐州第一〕词,毛晋</a>所藏《清真集》作〔熙州摘遍〕,盖熙州之第一遍也。


    氐州第一 (商调)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乳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断云缥缈。宫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景物关情,川途满目,顿来催老。 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座上琴心,机中锦字,最觉萦怀抱。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清真集》卷下)


    又张先</a>有〔熙州慢〕词如左:


    熙州慢


    武林乡,占第一湖山,咏画争巧。鹫石飞来,倚翠楼,烟霭清猿啼晓。况值禁垣师帅,惠政流入欢谣。朝暮万景,寒潮弄月,乱峰回照。 天使寻春不早,并行乐,免有花愁花笑。持酒更听,红儿肉声长调。潇湘故人未归,但目送游云孤鸟,际天杪,离情尽寄芳草。(鲍廷博《张子野词补遗》上)


    南宋官本杂剧,有《迓鼓儿熙州》、《骆驼熙州》、《二郎熙州》三本。


    降黄龙 黄钟宫大曲(《董西厢》、元周德清</a>《中原音韵</a>》、陶宗仪《辍耕录》皆同) 。张炎云:如〔六么〕,如〔降黄龙〕,皆大曲。


    又云:大曲〔降黄龙〕,花十六,当用十六拍;前衮、中衮,六字一拍,要停声待拍,取气轻巧;煞衮,则三字一拍,盖其曲将终也(《词源》卷下) 。


    《董西厢》及元曲均有〔降黄龙衮</a>〕,《拜月亭》传奇有〔降黄龙〕。如左:


    那相国夫人,探看了张君瑞,便假若铁石心肠应粉碎。子母每行不到窗儿西壁,只听得书舍里,一声仆地。是时三口儿转身,却往书帏内,惊见张生,掉在床脚底;赤条条的,不能收拾身起,口鼻内悄然没气。(《董西厢》卷三)


    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事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多娇,此时相遇,料应我和你姻缘非小。做夫妻相呼厮唤,怎生忘了!(《拜月亭》传奇卷下)


    南宋官本杂剧,有《列女降黄龙》、《双旦降黄龙》、《柳批上宫降黄龙》、《入寺降黄龙》、《偷标降黄龙》五本。宋、金院本名目有《撰廪降黄龙》一本。


    柘枝 本唐大曲,至宋犹存。沈括云:〔柘枝〕旧曲,遍数极多,如《羯鼓录</a>》所谓〔浑脱解〕之类,今无复此遍。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今凤翔有一老尼,犹莱公时《柘枝》妓,云当时《柘枝》尚有数十遍(《梦溪笔谈》卷五) 。《 峰真隐漫录》所载《柘枝舞》,首吹〔柘枝令〕,次吹〔射雕遍〕连〔歌头〕,次吹〔朵肩遍〕,次吹〔扑蝴蝶遍〕,次吹〔画眉遍〕。除〔柘枝令〕及〔歌头〕外,均有声无辞。宋词有〔扑蝴蝶〕,或即其中一遍也。〔画眉遍〕或即〔画眉序〕,方成培</a>云:曾见米元晖自书所作〔画眉序〕词真迹,其字句音节,与今南曲〔画眉序〕无异(《香研居士词麈》卷四) 。米词未见,今录南曲〔画眉序〕,亦足供参考也。


    歌头


    □人奉圣□□朝□□□□主□□□□□留伊得荷云戏,幸遇文明尧阶上,太平时□□□□何不罢岁□征舞柘枝。


    柘枝令


    回头下望尘寰处,喧画堂箫鼓。整云鬟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蟠桃仙酒醉升平,


    望凤楼归路。(《 峰真隐漫录》卷四十五大曲)


    扑蝴蝶遍


    分钗绾髻,洞府难分手;离肠短阕,啼痕冰舞袖。马嘶霜滑,桥横路转,人依古柳,晓色渐分星斗。怎分剖,心儿一似,倾入离愁万千斗。垂鞭伫立,伤心还病酒。十年梦里婵娟,二月花中豆蔻,春风为谁依旧?(宋吕滨老《圣求词</a>》)


    画眉序


    与民欢庆,赏元宵广排筵会,簪缨珠履,贵戚三千。座列箸公子王孙,簇拥处娇娥粉面。太平无事人乐业,黎民尽歌欢宴。(明徐叔回《八义记</a>》)


    惜奴娇 洪迈《夷坚志</a>》:绍兴九年,张渊道侍郎家居无锡南禅寺,其女请大仙,忽书曰“九华天仙降”。问为谁?曰:“世人所谓巫山神女者是也。”赋〔惜奴娇〕大曲一篇,凡九曲,如左:


    其一


    瑶阙琼宫,高枕巫山十二。睹瞿塘千载,滟滟去涛沸。异景无穷,好间吟满酌金卮。忆前时,楚襄王曾</a>来梦中相会。吾正鬓乱钗横,敛霞衣云缕,向前低揖,问我仙职。桃杏遍开,绿草萋萋铺地。燕子来时,向巫山朝朝行雨暮行云,有闲时,只恁画堂高枕(枕字失韵疑误)。


    瑶台景第二


    绕绕云梯,上彻青霄云外,与诸仙同饮,镇长春醉。虎啸猿吟,碧桃香异风飘细。希奇。想人间难识,这般滋味。姮娥奏乐箫韶,有仙音异品,自然清脆。遏住行云不敢飞。空凝滞,好是波澜澄湛,一溪香水。


    蓬莱景第三


    山染青螺,缥缈人间难涉。有珍珠光照昼夜,无休息。仙景无极,欲言时汝等何知。且修心欲观游,亦非大段容易。下俯浮生,尚自争名逐利。岂不省,来岁扰扰兵戈起。天惨云愁,念时衰,合如是。使我辈终日蓬宫下泪。


    劝人第四


    再启诸公,百岁还如电急,高名显宦瞬息耳。泛水轻沤,霎那间难久立,画烛当风里,安能久之。速往茅峰割爱,休名避世。等功成,须有上真相引指。放死求生,施良药,功无比。千万记,此个良方第一。


    王母宫食蟠桃第五


    方结实,累累,翠枝交映,蟠桃颗颗,仙味真香美。遂命双成,将灵刀,割来饵。服一粒令我延寿万岁。堪笑东方,便启私心盗饵。使宫中仙伴,递互相尤殢。无奈双成,向王母高陈之,遂指方,偷了蟠桃是你。


    玉清宫第六


    紫云绛霭,高拥瑶砌,□光中无限部列,肃整天仙队。又有殊音,欲举声还止。朝罢时,亦有清香飘世。玉驾才兴,高上真仙尽退。有琼花如雪,散漫飞空里。玉女金童,捧丹文,传仙海,抚诸仙,早起劳卿过耳。


    扶桑宫第七


    光阴奇,扶桑宫里,日月常昼,风物鲜明,可爱无阴晦。大帝频鉴,于瑶池,朱阑外乘凤飞。教主开颜命醉,宝乐齐吹,尽是琼枝天妓。每三杯,须用圣母亲来揖。异果名花,几千般,香盈袂,意欲归,却乘鸾车凤翼。


    太清宫第八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风砌。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大帝起,玉女金童遍侍。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复回奏,感恩顿首皆躬袂。奏毕还宫,尚依然云霞密,奇更异。非我君何闻耳!


    归第九


    吾归矣。仙宫久离,洞户无人管之,专俟吾归。欲要开金燧,千万频修已。言讫无忘之,哩啰哩,此去无由再至。事冗难言,尔辈须能自会。汝之言,还便是如吾意,大抵方寸平平无忧耳。虽改易之愁何畏?(《夷坚乙志》卷十三)


    案宋词有〔惜奴娇〕,见晁补之</a>《琴趣外篇》诸集,此篇衍为大曲,而并无散序、排遍、入破之名,疑不知大曲者,依仿为之也。


    又《高丽史</a>·乐志》,载〔惜奴娇〕八遍,盖即大曲之遗声也。其词如左:


    惜奴娇 (曲破)


    春早皇都,冰泮宫沼,东风布轻暖。梅粉飘香,柳带弄色,瑞霭祥烟凝浅。正值元宵,行乐同民总无间,肆情怀何惜相邀,是处里容款。


    无弄仗委东君遍,有风光占五陵闲散。从把千金,五夜继赏,并彻春宵游玩。借问花灯,金琐琼魂果曾罕。洞天里,一掠蓬瀛,第恐今宵短。


    夸帝里,万灵咸集永卫。紫陌青楼,富臻既庶矣。四海升平,文武功勋盖世,赖圣主兴贤佐恁致理。气绪凝和会景新,访雅致,列群公锡宴在迩。上元循典,胜古高超荣异。望绛霄,龙香飘飘旖旎。


    景云披靡,露浥轻寒若冰,尽是游人才美。陌尘润宝沉递,笑指扬鞭,多少高门胜会。况是,只有今夕,誓无寐。


    盛日凝理,羽巢可窥,阆苑金关启扉。烬连霄宁防避。暗尘随马,明月逐人无际,调戏,相歌稂李未阑已。


    骋轮纵勒,翠羽花细,比织并雅同陪。共越九衢,遍尽遨逸,料峭云容,香惹风萦怀袂。遍寓目,几处瑶席绣帟。


    莫如胜概,景压天街际。彩鳌举百仞耸倚。凤舞龙骧,满目红光宝翠。动霁色,余霞映散成绮。 渐灼兰膏,覆满青烟罩地,簇宫花 荡纷委。万姓瞻仰,苒苒云龙香细。共稽首,同乐与众方纪。


    楼起霄宫里,五福中天纷降瑞。弦管齐谐,清宛振逸天外,万舞低回,纷绕罗纨摇曳。顷刻转轮归去,念感激天意。幸列熙台,洞天遥遥望圣梓。五夕华胥,鱼钥并开十二,圣景难逢无比。人间动且经岁,婉娩踌躇。再拜五云迤逦。(《高丽史</a>》卷七十一《乐志》)


    倾杯 《唐书·礼乐志》:元宗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一曲多至数十曲,似亦唐大曲也。宋词仙吕宫、大石调、林钟商、黄钟羽、散水调,均有〔倾杯乐〕。林钟商又有〔古倾杯〕(柳永《乐章集》) 。句读字数均不同。宫调既殊,自非一曲中各遍。唯陈元靓《岁时广记》所载〔倾杯序〕,共有四叠,观其体制,极似大曲;且用以叙事,尤与当时大曲为近也。


    倾杯序 (咏王勃</a>事)


    昔有王生,冠世文章,尝随旧游江渚。偶尔停舟,寓目遥望江祠,依依陌上闲步。恭诣殿砌,稽首瞻仰,返回归路。遇老叟,坐于矶石貌纯古。 因语:□子非王勃?是致生惊,询之片饷方悟。子有清才,幸对滕王高阁,可作当年词赋。汝但上舟,休虑迢迢,仗清风去。到筵中,下笔华丽如神助。会俊侣,面如玉,大夫久坐觉生怒。报云落霞并飞孤鹜,秋水长天,一色澄素。阎公竦然,复坐华筵,次诗引序。道鸣凤佩玉,锵锵罢歌舞。 栋云飞过南浦,暮帘卷向西山雨。闲云潭影,淡淡悠悠,物换星移,几度寒暑。阁中帝子,悄悄垂名,在于何处,算长江俨然自东去。(《岁时广记》卷三十五)


    霓裳 〔霓裳〕,唐人谓之法曲,不云大曲。所以谓之法曲者,以其隶于法曲部,而不隶于教坊故。然由其体制观之,固与大曲无异也。唐之〔霓裳〕,散序六遍,中序以下十二遍。而宋王平据所得《夷则商霓裳羽衣谱》作曲十一段,起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正攧、入破、虚催、衮、实催、衮、歇拍、杀衮(《碧鸡漫志》卷三) ,再加以散序六遍,中序前三遍,当得二十遍,与唐之十八遍异。唯姜夔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白石道人歌曲》卷三) ,与《齐东野语》所记《乐府混成集》中〔霓裳〕一曲共三十六段(每遍二段,则三十六段即十八遍也) ,犹是开元遗曲,今唯存〔中序第一〕耳。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a>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流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炉侧。(《白石道人歌曲》卷三)


    法曲 宋词小石调有〔法曲献仙音〕,又有〔法曲第二〕。柳永《乐章集》二词同在一卷中,知非二调。又子句虽略同,而用二名,知又非一遍也,殆亦〔霓裳〕之类。


    法曲献仙音


    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每恨临歧处,正携手、翻成云雨离拆。念倚玉偎香,前事惯轻掷。 惯怜惜。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记得盟言,少孜煎,剩好将息。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法曲第二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怎生人间好事到头少,谩悔懊。 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问道,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柳永《乐章集》卷中)


    南宋官本杂剧,有《碁盘法曲》、《孤和法曲》、《藏瓶儿法曲》、《车儿法曲》四本。


    望瀛 道调宫法曲(《宋史·乐志》) 。葛立方</a>云:今世所传〔望瀛〕,亦十二遍(《韵语阳秋</a>》) 。则亦大曲之类也。


    宋金院本名目,有《望瀛法曲》一本。


    清和乐 《书录解题》云:《家宴集》五卷,末有〔清和乐〕十八章(卷二十一)。宋陈亚喜唱〔清和乐〕,知越州时,每拥骑自衙庭出,或由鉴湖,缓辔而归,必敲镫代拍,潜唱彻三十六遍然后已(吴处厚</a>《青厢杂记》卷一) 。遍数至多,亦大曲也。


    此外宋词之以序、遍、中腔名者,如〔哨遍〕、〔莺啼序〕,当亦为大曲中之一遍;〔徵招调中腔〕、〔钿带长中腔〕,亦然,而〔徵招〕、〔钿带长〕,或亦大曲名也。


    大曲各叠名之曰遍。遍者,变也。古乐一成为变。《周礼</a>》:大司乐,乐有六变、八变、九变。郑《注》云:变,犹更也。乐成则更奏也。贾《疏》云:变,犹更也者。《燕礼》云:终。《尚书</a>》云:成。此云变是也。舞亦有变,马端临</a>曰:舞者,每步一进,则两两以戈盾相向,一击一刺,为一伐,为一成。成,谓之变(《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五) 。如唐之《圣寿舞》十六变而毕(同上并杜佑</a>《通典</a>》卷一百四十六) 。而他舞如《破阵乐》五十二遍,《庆元乐》七遍,《上元舞》二十九遍(《旧唐书·乐志》) 。或云变,或云遍,知此两字因音同而互用也。大曲皆舞曲,乐变而舞亦变,故以遍名各叠,非偶然也。


    大曲各遍之名,唐时有散序、中序(《白氏长庆集</a>》卷二十一《霓裳羽衣舞歌》) 、排遍、入破、彻(《乐府诗集》卷七十九) 。中序一名拍序,即排遍;彻即入破之末一遍也。宋大曲,则沈括谓大遍,有序、引、歌、 、曜、哨、催、攧、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王灼谓大曲,有散序、級、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煞衮。沈氏所列各名,与现存大曲不合,其义亦多不可解。《集韵</a>》: ,悉合切;又級,息合切。二字音同。沈氏之所谓 ,即王氏所谓靸,义均未详。晴以宥酒得名,叶梦得</a>云:公燕合乐,每酒行一终,伶人必唱嗺酒,然后乐作。此唐人送酒之辞,本作碎音,今多为平声(《石林燕语</a>》卷五) 。程大昌云:乾道丙戌,内宴,既酌,百官酒已,乐师自殿上折槛,间抗声索乐,不言何曲,其声但云 酒( 音作素回反) ,朝士多莫能辨(中略) 。予按:李涪</a>《刊误》: 酒《三十拍》,促曲名〔三台〕。 合作啐,啐,驰送酒声音。啐,今讹以平声。李正乂《资暇录》所言,亦与涪同。予又以《字书》验之: ,屈破也;啐,音苍馈反,啐吮声也。今既呼乐侑饮,则于啐噏有理,于屈破无理。则自唐至今,皆讹啐为 者,索乐之声,贵于发扬远闻,以平声,则便,非有他也(中略) 。《名贤诗话》闲适门,载王仁裕</a>诗:“淑景即随风雨去,芳尊每命管弦嗺。”后押“朝乌夜兔催”,则嗺酒也,以侑酒为义,唐人熟语也。又赵勰《交趾事迹》,嗺酒逐歌。勰,本朝人,其言嗺酒,即国初犹用唐语也(《演繁露》卷十一) 。《东京梦华录</a>》、《梦粱录》谓之绥酒,亦音同之误。嗺之名遍,当此。哨义未详。《宋史·乐志》:政和三年五月,旧来淫哇之声,如打断、哨笛、迓鼓之类,与其曲名悉行禁止。哨,当如哨笛之哨,然义不可知。宋词般涉调,有〔哨遍〕,大曲无闻。催、攧、衮、破,则现存大曲皆有之。中腔、踏歌,《武林旧事》述圣节仪,第二盏赐御酒,歌板起中腔;第三盏歌板唱踏歌(卷一) 。《梦粱录》所载次序稍异:第一盏进御酒,歌板色一名,唱中腔,一遍,讫;至再坐第八盏,歌板色长唱踏歌,中间间以百戏、杂剧、大曲等(卷三)。愚意,嗺、哨、中腔、踏歌,未必为大曲之一遍。沈氏殆误以大宴时所奏各乐,均为大曲耳。惟王灼所言,胥与现存大曲合。然攧后尚有延遍,虚催后尚有衮遍,宋无名氏《草堂诗馀》注:今乐府诸大曲,凡数十解,于攧前则有排遍,攧后则有延遍(《草堂诗馀》卷四东坡〔水龙吟〕注) 。然史浩〔采莲〕,延遍在攧遍前,则次序固无定矣。实催之前,尚有衮遍,董颖〔薄媚〕、史浩〔采莲〕皆然。张炎所谓前衮是也。实催后之衮遍,则炎所谓中衮,并煞衮为三。灼记王平〔霓裳〕亦有三衮,则虚催下必漏衮遍二字。至其名义亦不可详。排遍或以非一遍,故谓之排。攧字,字书罕见,唯陈鹄</a>《耆旧续闻</a>》云:取铜沙锣于石</a>上攧响(卷四) 。则或取攧掷之义。周密《癸辛杂志》后集,载德寿宫舞谱《五花儿舞》,有踢、 、刺、攧、系、搠、捽诸名,则亦舞中之一节,因以名其遍者。入破则曲之繁声处也(宋上交《近事会元》卷四) 。虚催、实催,均指催拍言之,故董颖〔薄媚〕实催作催拍。衮义亦未详。刘克庄</a>《后村别调》〔贺新郎〕词云:“笑煞街坊拍衮。”则衮则当就拍言之。排遍又谓之歌头,〔水调歌头〕即〔新水调〕之排遍也。而大曲之遍数中,有注花十八、花十六者,王灼云:花十八前后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二拍;乐家者流所谓花拍,盖非其正也(《碧鸡漫志》卷三) 。张炎云大曲〔降黄龙〕花十六,当用十六拍。或不并花拍计之。曾布〔水调歌头〕中有带花遍,盖亦用花拍也。顾大曲虽多至数十遍,亦只分三段:散序为一段,排遍、攧、正攧为一段,入破以下至煞衮为一段。宋仁宗语张文定、宋景文曰:自排遍以前,声音不相侵乱,乐之正也;自入破以后,侵乱矣,至此郑卫也(王巩</a>《随手杂录</a>》) 。此其证也。


    至大曲之渊源若何?大曲之名,虽见于沈约《宋书》,然赵宋大曲,实出于唐大曲;而唐大曲以〔伊州〕、〔凉州〕诸曲为始,实皆自边地来也。程大昌曰:乐府所传大曲,惟〔凉州〕最先出。《会要》曰:自晋播迁内地,古乐或分散不存,苻坚灭凉,始得汉,魏清商之乐,传于前后二秦。及宋武定关中,收之入于江南。隋平陈获之,隋文曰:此华夏正声也,乃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至炀帝,乃立清乐、西凉等九部。武后朝,犹有六十三曲,如〔公莫舞〕、〔巴渝〕、〔明君〕、〔子夜〕等,皆是也。后遂讹为〔梁州〕(《演繁露》卷七) 。程氏此说,实误解《唐会要》,而不知西凉非清乐,凉州又非西凉也。《隋书</a>·音乐志》: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来旧曲。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是清乐自清乐,西凉自西凉也。西凉自为乐部总名,而〔凉州〕则为曲名。西凉乐始于吕光,而〔凉州〕则唐明皇幵元六年,西凉州都督郭知运进(宋上交《近事会元》卷四) 。则西凉自西凉,凉州自凉州,亦两不相涉也。程氏之言,全无是处。若〔胡渭州〕、〔伊州〕,则天宝中西凉节度使盖嘉运进(同上) 。则唐之大曲,其始固出自边地,唯遍数甚多,与清乐中之大曲同,故名以大曲耳。实与沈约书中之大曲无涉也。此外,唐大曲如〔柘枝〕(《新唐书·西域传》曰:或曰柘支、曰柘析、曰赭时) 、〔突厥三台〕、〔龟兹乐〕、〔醉浑脱〕(《宋史·乐志》、《文献通考》有〔醉胡腾队〕,疑即于阗之对音) ,尤明示其所自出;余亦恐借胡乐节奏为之。姜夔《大乐议》云:大食、小食、般涉者,胡语伊州、石州、甘州(此说误也。大食、小食,亦作大石、小石,《唐书·地理志》:“西北渡拨换河中河,距思浑河北二十里,至小石城;又二十里,至于阗境之胡芦河;又六十里,至大石城,一曰于祝,曰温肃州。”大石、小石,当由此二城得名。般涉,《隋志》作般赡,又与大石、小石,均为调名。而〔伊州〕、〔石州〕、〔甘州〕,则曲名,不得混合为一也) ,〔婆罗门〕者,胡曲〔绿腰诞黄龙〕(即〔降黄龙〕) ,〔新水调〕者,华声而用胡乐之节奏,惟〔瀛府〕、〔献仙音〕谓之法曲,即唐之法部也。凡有催、衮者,皆胡曲耳(《宋史·乐志》) 。此足以知大曲之所自出矣。


    大曲皆舞曲也。洪适</a>《盘洲集》有《薄媚》舞、《降黄龙》舞,史浩《 峰真隐漫录》有《采莲舞》诸名。陈氏《乐书》,谓优伶常舞大曲,惟一工独进,但以手袖为容,蹋足为节,其妙串者,虽风骞鸟旋,不喻其速矣。然大曲前缓叠不舞,至入破,则羯鼓、襄鼓、大鼓与丝竹合作,句拍益急。舞者入场,投节制容,故有催拍、歇拍,姿制俯仰,变态百出(《乐书》卷一百八十五) 。欧阳永叔所谓“入破舞腰红乱旋”者是也。然宋时舞曲,不止大曲,凡转踏之类皆是。转踏,据《乐府雅词》所载,只〔调笑〕、〔九张机〕二种。然王灼谓:世有般涉调〔拂霓裳〕,石曼卿取作传踏。而《 峰真隐漫录》中之《太清舞》、《花舞》、《渔父舞》,《太清舞》用〔太清歌〕,《花舞》用〔蝶恋花〕,《渔父舞》用〔渔家傲〕,均叠数曲而成,而无排遍,入破之名,此亦转踏之类。洪适之〔渔家傲〕,则有破子,其字数句法,与本词无异。毛滂</a>《东堂词</a>》之〔调笑〕,破子亦然。以其合数曲而成一曲,故曾慥置之于大曲之后(今《雅词》虽载在大曲前,然据慥序,则当在后) 。史浩径编于大曲中,其实与大曲无涉。若《侯鲭录</a>》之〔商调·蝶恋花〕,则又诸宫调传奇(如今之弹词) 之类,并非舞曲矣。


    《宋志》教坊四十六曲,既得证其为四十大曲之误,于是大曲之名,较然可数。然后知《武林旧事》、《辍耕录》所载之宋、金杂剧院本,其为大曲者,十得二三焉。又知此种杂剧与曾布之〔水调歌头〕、董颖之〔薄媚〕,不甚相远也。顾大曲动作,均有节度,与戏剧之自由动作,不能相容。而宋时戏剧,散见于小说者颇多,皆随时随地,漫作谐谑,均与歌曲无涉。然则二者如何合并?又其合并在于何时?此今日所当研究者也。


    宋之大曲杂剧,用于春秋</a>圣节三大宴。陈旸《乐书》云:宴时,皇帝四举爵,乐工道词以述德美,词毕,再拜,乃合奏大曲。五举爵,琵琶工升殿独奏大曲,曲上,引小儿舞伎,间以杂剧(《乐书》卷一百九十九) 。是奏大曲与进杂剧,自为二事。《宋史·乐志》、《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及宋人文集中,乐语次序大略相同。故二者合并必在以大曲咏故事之后,而以大曲咏故事,见诸纪载者,以《王子高六么》为始。此曲实始于元丰以前(朱彧</a>《萍洲可谈</a>》卷一) ,曾布〔水调歌头〕与葛守诚四十大曲,皆北宋之作也。然其盛行,当在南渡后。洪适《盘洲集》中之《句降黄龙舞》、《句南吕薄媚舞》,其曲词虽不传,然就句队辞观之,不独咏故事,而抑且搬演之矣。其句词如左:


    句降黄龙舞


    伏以玳席接欢,杯滟东西之玉;锦茵唤舞,钗横十二之金。咸驻目于垂螺,将应声而曳茧,岂无本事,愿吐妍辞。


    答


    盼流席上,发〔水调〕于歌唇,色授裾边,属河东之才子。未满飞鹣之愿,已成别鹄之悲。折荷柄而愁缕无穷,翦鲛绡而泪珠难贯,因成绝唱,少相清欢。


    遣


    情随杯酒滴郎心,不忍重开翡翠衾,封却软绡看锦水,水痕不似泪痕深。歌罢舞停,相将好去。


    句南吕薄媚舞


    羽觞棋布,洽主礼于良辰;翠袖弓弯,奏女妖之艳唱。游丝可倩,本事愿闻。


    答


    踏软尘之陌,倾一见于月肤;会采蘋之洲,迷千娇于楚梦。虽蛾眉有伐性之戒,而狐媚无伤人之心。既吐艳于幽闺,能齐芳于节妇,果六尺之躯,不庇其伉俪;非三寸之舌,可脱于艰难。尚播遗声,得尘高会。


    遣


    兽质人心冰雪肤,名齐节妇古来无。纤罗不脱西州路,争得人知是艳狐!歌舞既阑,相将好去。(《盘洲集》卷七十八)


    史浩之《剑器舞》亦演故事,而叙述甚详,虽非大曲全遍,亦足以资参考也。


    剑舞


    二舞者,对厅立裀上,(下略)乐部唱〔剑器曲破〕,作舞一段了。二舞者同唱〔霜天晓角〕。


    莹莹巨阙,左右凝霜雪。且向玉阶掀舞,终当有用时节。唱彻,人尽说,宝此刚不折。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犲狼灭。


    乐部唱曲子,作舞《剑器曲破》一段。舞罢,二人分立两边。别二人汉装者出,对坐。桌上设酒果。竹竿子念:


    伏以断蛇大泽,逐鹿中原,佩赤帝之真符,接苍姬之正统。皇威既振,天命有归,量势虽盛于重瞳,度德难胜于隆准。鸿门设会,亚父输谋,徒矜起舞之雄姿,厥有解纷之壮士。想当时之贾勇,激烈飞扬,宣后世之效颦,回翔宛转。双鸾奏技,四座腾欢。


    乐部唱曲子,舞《剑器曲破》一段。一人,左立者,上裀舞,有欲刺右汉装者之势;又一人舞进前,翼蔽之。舞罢,两舞者并退。汉装者亦退。复有两人唐装出,对座,桌上设笔、砚、纸,舞者一人换妇人装,立裀上。竹竿子念:


    伏以云鬟耸苍璧,雾縠罩香肌,袖翻紫电以连轩,手握青蛇


    而的 ,花影下游龙自跃,锦裀上跄凤来仪。逸态横生,魂姿谲起。领此入神之技,诚为 目之观。巴女心惊,燕姬色沮。岂唯张长史草书大进,抑亦杜工部丽句新成。称妙一时,流芳万古。宜呈雅态,以洽浓欢。


    乐部唱曲子,舞《剑器曲破》一段,作龙蛇蜿蜒曼舞之势。两人唐装者起。二舞者,一男一女,对舞,结《剑器曲破》彻。竹竿子念:


    项伯有功扶帝业,大娘驰誉满文场,合兹二妙甚奇特,欲使嘉宾釂一觞。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含晴光。歌舞既终,相将好去。


    念了,二舞者出队。(《 峰真隐漫录》卷四十六)


    大曲与杂剧二者之渐相接近,于此可见。又一曲之中演二故事,《东京梦华录》所谓“杂剧入场,一场两段”也。惟大曲一定之动作,终不足以表戏剧自由之动作;唯极简易之剧,始能以大曲演之。故元初纯正之戏曲出,不能不改革之也。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