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3个月前 作者: 乾隆
卷三
陇西李白诗三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原选者评。朗如行玉山。可作。白自道语。格高气浑。双关作收。弥有逸致。
吕居仁曰。太白诗如。明月出天山。等篇。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不褊浅矣。
胡应麟曰。雄浑之中。多少闲雅。
。乐府解题。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魏晋以来惟传十曲。又有。关山月。等八曲。合十八曲。关山月。伤离别也。
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搏九天。
原选者评。全从古词夺换而出。其妙过之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如白之乐府。真乃神移意授。变化从心。故使青出於蓝。冰寒於水。
苏辙曰。罗帏舒卷。四语。殊不可及。
萧士斌
贝 曰。 。独漉篇。即拂舞歌五曲中之。独禄篇。也。太白集中。 。禄。字作。漉。字。其间命意造辞亦模仿规拟。特古辞为父报仇。太白则为国雪耻耳。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萧士斌
贝 曰。此题。乐录。及。解题。并无。前闻太白此诗不过引秦皇汉武巡海求仙之事。以通讽谏耳。
唐汝询曰。此讥方士之无益也。
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原选者评。途穷恸哭。岂胜身世之感。五噫四愁。同此酸楚。
萧士斌
贝 曰。此其太白自叹之作乎。首四句言待诏金銮时也。柏梁失火去。喻遭谗被放时也。中三句喻以累遭谪时也。末四句言放逐之余。思君而不得再见。安得不为之伤心乎。亦可哀也已。
琴历曰。河间新歌二十一章之一有。双燕离。
山人劝酒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原选者评。泛咏。四皓。便是无情之文。故注家以为感时事。刺卢鸿辈不为无见。白居易。四皓庙。云。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可谓蕴藉有味矣。白诗却只有五字曰。泛若云无情。尤为深妙。知古人每相本也。
萧士斌
贝 曰。此诗盖为明皇废太子瑛有所感而作也。明皇之时。卢鸿。王希夷隐居嵩山。
李元恺。吴筠之徒皆以隐逸称。或召至阙廷。或遣问政事。徒尔高谈阔论。然未有能如。四皓。之一言。而太子得不易也。末句亦深。不满於嵩岳之隐者与。其意微而显矣。
乐府。山人劝酒。者。觞酌七曲之一。
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凡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原选者评。沉沦不偶之士如明妃者。自古不乏。若林甫当国而云野无遗贤。则贤不肖之易置者众矣。即白之受谮於张土自。所谓入宫见妒。固其宜也。结语峭甚。可为叹绝。
。乐录。于阗采花。者。蕃胡四曲之一。
鞠歌行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朝歌皷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原选者评。起六句一意三折。语语奇隽。盖述遭谗被放之感。粪壤充帏。而申椒不芳。
亦此物也。 。听曲知宁戚。以下。托意古人。与。梁甫吟。起处同意。亦本骚中语化出。
。目送飞鸿。用卫灵见孔子事。乃心不在贤之意。一路平直到此。截然而止。却与起势相称。
章法可玩。
萧士斌
贝 曰。太白此词。始则伤士之遭谗废弃。中则羡乎四贤之遇合有时。终则重叹今人不能如古人之识士也。亦借此自况云耳。
王僧虔。技录。平调七曲七日。鞠歌行。
陆机。鞠歌行序。曰。按汉宫有含章鞠室。灵芝鞠室。后汉马防第宅卜临道。连通池。鞠城弥於街路。鞠歌。将谓此也。又东阿王诗。连骑击坏。或谓蹙鞠乎。三言七言。
虽奇宝名器。不遇知己。终不见重。愿逢知己以托意焉。
幽涧泉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山
徽 高张清。心寂历似千古。松飕祒兮万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
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情於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涧泉。鸣深林。
原选者评。此琴操也。松响猿吟。写出凄清幽怨之音曲。涧泉声泠然在耳。
钟惺曰。中见非目境也。就琴中见之。末后。殊不知。一语。妙达乐理。
。乐府。幽涧泉。者。山水二十四曲之一。
王昭君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原选者评。题多名篇。此只以十字尽之。校。今朝犹汉地。明旦入胡关。之句。词意倍为激烈。
。古今乐录。曰。无嘉技录。吟叹四曲二曰。王明君。石崇作。
郭茂倩云。一曰。王昭君。唐书乐志。曰。明君。汉曲也。石崇以此曲教绿珠。
而自制新辞。
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穀飞鸣奈妾何。
原选者评。古质入汉。得风人之遗韵。乐府妙处。如是如是。
桂临川曰。李诗短章。若。荆州歌。等作。俱出风雅。可以被之管弦得也。
郭茂倩曰。荆州歌。盖出於清商曲。江陵乐荆州即江陵也。有纪南城梁简文。荆州歌。云。纪城南里望朝云。雉飞麦熟妾思君。是也。
萧士斌
贝 曰。拨谷。布谷也。
雉子斑
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斑之奏曲成。喔咿振迅欲飞鸣。
扇锦翼。雄风生。双雌同饮啄。 悍谁能争。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
善卷让天子。矛务光亦逃名。
所贵旷士怀。朗然合太清。
原选者评。前半傅题。后半摅意。隐者为高。故往而不返。究何关於造物之大。然亦各行其志也。白本高旷。故其言如此。
萧士斌
贝 曰。天宝之末。争名者於朝。争利者於市。太白此诗。其有所讽与。
。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其十三曰。雉子斑。梁三朝乐第四十一。设辟邪伎鼓吹作。雉子斑曲引去来。
相逢行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原选者评。顾华王论五言绝。以调古为上乘。以情真为得体。李白有之。
王僧虔。技录。相和歌清调六曲。有。相逢狭路行。亦曰。长安有狭邪行。亦曰。相逢行。故震亨曰。阿那。犹云。若个。也。
有所思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原选者评。海寒多天风。五字。融铸古人自成奇句。
萧士斌
贝 曰。王僧虔。技录。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内有。有所思。又汉短箫铙歌二十二曲。其一曰。有所思。亦曰。嗟佳人。注云。汉大乐食举十三曲第七曰。有所思。汉朝以此乐侑食。
久别离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飚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原选者评。一往缠绵。所谓缘情之什。却自不涉绮靡。古今乐录。别离十九曲之一。
白头吟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怀。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祗今惟有青陵台。
萧士斌
贝 曰。辞惋意悲。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是诗得之矣。
冯舒曰。天际鸾吟。非复人间凡响。
沈德潜曰。此随题感兴耳。后人欲扭合时事。支离无谓。兔丝固无情。以下。信手拈来无不入妙。
。古今乐录。曰。 。王僧虔。技录。楚调曲有。白头吟行。歌古。 。皑如山上雪。篇。
。西京杂记。云。卓文君作。宋书。乐志。大曲十五曲曰。白头吟。
采莲曲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蜘蹰空断肠。
原选者评。绮而不艳。此自关乎天分。王安石云。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於此亦可见之。
刘辰翁曰。浅语尽情。
。古今乐录。曰。梁武帝制。江南弄。七曲。三曰。采莲曲。
临江王节士歌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原选者评。白日当天心。二语。深於写照。
萧士斌
贝 曰。乐府游侠曲二十一中有。临江王节士歌。陆厥所作。
长干行二首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原选者评。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尝爱司空图所云。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为深得委曲之妙。此篇庶几近之。
钟惺曰。古秀。真汉人乐府。
杨慎曰。胡蝶来。文粹作胡蝶黄。蝶以春来。八月非来时。秋蝶多黄。感金气也。白乐天诗。秋蝶黄茸茸。此可以证。
忆妾深闺里。烟尘未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原选者评。黄庭坚以此为李益所作。颇为具眼。即以前篇校之。气体固殊矣。以其清丽存之。
冯舒曰。此等诗。俱元气所陶冶。未可以中唐后诗法论之。
冯班曰。二篇句句有本。
。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长干行。
吴都赋长干延属注云。江东谓山冈间为干。建邺之南。有大长干。小长干。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原选者评。寓托处书法谨严。蟾蜍。以比禄山。阴精。以刺太真。取义皆切羿射九乌。以彼比此。原无指实。必字字为之附会。则凿矣。
胡震亨曰。此诗生於。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数语。
卢仝。月蚀诗。又生於此。始则微词。含寄终至。破口发村矣。
。乐府遗声。时景二十五曲有。明月。篇。亦曰。朗月子。
独不见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梭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余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原选者评。口要口要草虫阜螽。卉木萋止。女心悲止。思妇之言三百篇具矣。幽怨凄清。宛然可听。
。乐府解题。曰。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白纟宁辞二首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纟宁。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药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萧士斌
贝 曰。全篇句意间架。并是拟鲍明远者。杜少陵所谓俊逸鲍参军者与。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原选者评。二诗虽出入古词。要自情景双美。别具丰神。
郭茂倩曰。宋书。乐志。云。白纟宁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纟宁本吴地所生。宜是吴舞也。乐府解题。曰。古辞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也。唐书。乐志。曰。梁武帝令沈约改其辞为。四时白纟宁歌。
萧士斌
贝 曰。白纟宁歌有白纟宁舞。吴地出纟宁。故兴其所见以寓意。始则田野之作。后乃大乐氏用焉。其音入清商调。故清商七曲有子夜者。即白纟宁也。在吴歌为白纟宁。在雅歌为子夜。其实一也。
鸣雁行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
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原选者评。此白遭难避祸而作。步步忧虞。所谓惊弓之鸟。一结婉而多讽。诵之恻然。
郭茂倩曰。邶风。雍雍鸣雁。旭日始旦。郑笺云。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
故婚礼用焉。雍雍。声和也。鸣雁行盖出於此。
妾薄命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原选者评。因题见意。与。白头吟。同。不必妄傅时事也。雨落不上天。以下。一意折旋。可以发人深省。
萧士斌
贝 曰。虽言汉武之事。而意实在於王皇后之废。辞意凄断。令人感叹。
谢枋得曰。陈无已。叶落风不起。山花空自红。正如太白。雨落不上天。覆水难重收。之意。
沈德潜曰。形容尽态。妙於语言。
萧士斌
贝 曰。药府佳丽四十七曲中有。妾薄命。曹植有。妾薄命。篇。事出。汉书。
许后傅。曰。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赤贞玉盘。
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原选者评。明皇喜事边功。宠任蕃将。天宝十载。高仙芝败於大食。安禄山败於契丹。
是诗之作。必刺禄山也。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诘之也。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
伤之也。言切而意悲矣。
。古今乐录。曰。梁鼓角横吹三十六曲。又有隔谷等二十七曲中有。幽州马客吟。
。通鉴纲目。天宝十载。夏石国王子潜引大食。欲攻四镇。仙芝将兵三万击之。大败。
士卒略尽。秋八月。安禄山将三道兵六万。讨契丹。奚与契丹合夹击唐兵。杀伤殆尽。禄山以二十骑走。入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