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区划震荡 39、明敲

3个月前 作者: 刘千生
    因为邢飞书记要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结束的这天下午要做重要讲话,省委办公厅专门给各市、县的党政正职发了明传电报,要求务必准时到会,不得缺席。


    市委书记乔峻岭和市长田润达都按指定时间提前进了会场。苍山市的市委书记肖光亚和市长何志达也随后赶到。夏河和苍山两市地域相接,从地图上看正好像是韩国国旗中的国徽标志一样,象两个相拥而卧的太极虎。只不过夏河这边的面积明显偏大。所以省里开会安排的席签座次也是邻座,夏河在左起的上首。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地域和会议程序,并非是人为的刻意安排。田润达和肖光亚曾在党校里是同学,住过一个屋自然也很熟,比肩而坐的时候说笑也就十分随意亲切。乔峻岭和肖光亚不是很熟,而且也每天都忙于党政事务,不是有事必须见面,从来不会找由头去邻地串门走动喝闲酒的。但毕竟是邻地的市委一把手,自然要礼节性的寒暄问候,互道工作忙否云云。与何志达虽然都是夏河市人,又是老上下级的关系,但刚因为罗方宝讲情的事犯颜,虽则何志达外场上从来未失礼节,前不久还去为乔夫人梁红丧礼吊唁送了花圈,却难说没有卧龙吊孝幸灾乐祸的因素在里面。虽然内心的芥蒂双方心里都一清二楚,乔峻岭心里无私,依旧坦然淡定;何志达肚里有鬼,虽在口头上一口一个乔书记还要加上老领导的甜口词,但在胸腹中却窝着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呢!他已在私下暗暗发誓,干不倒乔峻岭誓不为人。而真正运作起来他才感到这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倒一个市委书记需要方方面面的给力。他跑了一趟北京白扔了二十万,连个水泡也没有溅响。想起来心下也觉得着实窝囊透顶,这花钱买官作威作福也就罢了,而今这倒官也需要送钱,送的少了还不愿理睬。


    何志达尽顾在心下打他的小九九,主持会议的省委副书记开场讲了些什么他连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还不时在眼镜框下向乔峻岭这边溜过一眼察言观色,虽然同一排座位中间还隔着肖光亚和田润达,他还是能感受到乔峻岭那种不屑一顾的凛然之气。


    掌声响了起来,何志达也下意识地跟着前后左右一起鼓掌。是省委邢飞书记要开始讲话了,何志达才开始三魂归位七窍留神,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一下讲话中的要点。


    邢飞书记的讲话是货真价实的讲话,并非全是按秘书们起草打印好的稿子去照本宣科,也没有给与会人员每个人脸前桌面上都摆上人手一份的讲话稿材料。如果会议要是全部都按讲稿上一字不漏地去念,所谓领导的讲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用不着再去做要点记录了。


    这已经是不成文的官场流程了。真正举足轻重一言九鼎的大领导讲话,而且所讲问题又是涉及到大的变革事项或重大行政建构的历史性变故,事先都不可能有一字不改的成熟文件或讲话稿的,领导的任务和能力也就是需要在因势利导中摸索着前进。比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生产关系所有制改革,连着三、四年元旦以后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专讲农村改革的。因为都是在总结过去一年中的改革实践和归纳以往的相关经验教训梯次推进的。这都非常正常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既然名之为改革,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去套一个现成的模式,如果要有现成的模式可套就不叫改革了。多数时候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摸索着前进。北宁省作为中国北方的经济大省,面临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和一些市县的行政区划撤并调整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形势,一下子不可能拿出一个完全成熟的方案,也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前行,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这就是全省的组织工作会议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要把工作做细做好的大背景。根据会议动态反映出市县干部情绪剧烈波动的现实情况,省委又及时做出预警性反应。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涉及到大面积的事情是硬件调整,而面临着首先需要调整的是软件,这就是广大干部的心态调整。按传统的提法就叫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这就是邢飞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的现实背景。


    冗长的讲话稿照本宣科地念起来也是十分乏味的。然而这不仅是省委办公厅秘书班子挑灯夜战的辛勤劳动,还是常委们集体研究决策的成果。邢飞书记当然也非常重视尊重这些劳动和成果,于是就驾轻就熟地通读传达下来。


    然而邢飞书记毕竟是那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不仅擅长照本宣科,也更擅长临场发挥,很多时候的思想精华和政治上的坚定性发挥在脱稿以后的演讲中,条分缕析,掷地有声:


    “同志们啊,这次全省性的组织工作会议破例开了四天,今天又把各市县的党政一把手都请来就座,既然大的背景大家都已经猜到了,也就无需再保留这层窗户纸了,咱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省管县体制的实施及部分市县的区划撤并调整,已是势在必行,不能再拖。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预热,有序进行。省管县总的工作原则和思路是平滑过渡,稳步推进。部分需要撤并和区划调整的县市采用收割麦子的办法,就是成熟一片收割一片。不能因区划的调整让经济发展受损。大家时间都很宝贵,我们就长话短说。在此我着重强调三点意见:第一是严格财经纪律和人事纪律,不许突击乱花钱和滥发奖金补贴,人事调动干部提拔实行冻结,谁要是胡乱变通突击提干顶风违纪一定严惩不贷。这些省纪委、省监察局、省财政厅和省人事厅等相关牵头部门要尽快联合发文、希望大家严肃纪律,令行禁止,认真执行。第二点我要强调的意见就是如何看待工作摆位和个人进退。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应该而且也必须把工作摆在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首要位置。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也不易。要是大家都能做到了,也就不会再有什么跑官买官卖官之类的不正之风了。现在的组织工作中有两大怪现象,一是挑肥拣瘦,二是盯坑。什么时候我们的干部工作岗有了肥坑和瘦坑之分?要在战争年代打起背包就出发,谁跟你讨价还价!工作还不是照样干?如果是日本鬼子来‘扫荡’了,命令你去打阻击,等讨价还价完了,歪把子机枪早就扫过来了。现在不同了,如果是工作需要,非本人所盯坑想去的位置,事先还得沟通,征求意见,有的还要提一些讨价还价的所谓条件。真是岂有此理,共产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人民为你服务?说到底是干部本人的私心在作怪,是既得利益在作怪,在一地方时间长了,党羽丰满了,能够呼风唤雨了,如果是平行调动换个地方就大发牢骚,还非要是提拔一格才高兴。即将启动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和部分县市的区划调整,必然将涉及到相当一部分干部的留转进退,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干部队伍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我们这次组织工作会议为什么特别强调要把干部工作做好做细,就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而秣兵厉马。但不要错误地理解为老干部要腾出坑来了,跑官的机会到了。我在此郑重声明,谁要是再敢绕开省委到上边去搞小动作做手脚,就是有机会也不会再重用你了。省委有信心,要坚决刹住跑官的歪风。我们正处在大发展的用人时期,真有能力漏不掉。省委也肯定会首先从工作的需要来选人用人的。每年干部至少要考核公推一两次,和组织上直接对话的机会很多,完全可以直陈己见,或者毛遂自荐都是可以的。但是跳过门槛就想上炕的门道是铁定要堵死的。真有必要,我们还可以抓一两个这样的典型来示众。给跑官卖官者都要曝曝光。第三点意见我想强调必须科学认识干部政绩和正确对待干部的任职资格。这里面首先就有个科学发展观的大问题,我们为什么面临着如此巨大的节能减排和环保问题的压力,就是因为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数字升官的所谓政绩工程太多啦!真正能够造福子孙生态文明的工程太少了。前段时间我和好几个厅局委办的一把手到夏河市西部山区的八圣山圣贤洞,观摩考察了一个地下水源一水多用项目,可以建抽水蓄能电站,还可建高山飞瀑人造旅游景观,还可向省会输水供居民饮用以救水荒。这就叫循环经济增值科学发展。这样的项目干好了多方受益才是最优异的政绩。”


    听邢飞书记讲到对盖三县开发圣贤洞一水多用项目高度评价的时候,乔峻岭眼前立刻浮现出盖三县春光明媚的笑脸,自己的心花也立即怒放,严霜一样的脸上多日积聚而成的阴霾一扫而光。田润达也喜不自胜,脸上开始流光溢彩。省委书记在这样隆重的场合单摆他们的一号工程,如同是对书记市长的特别嘉奖。只有何志达如遭雷击,一脸丧气,倒像是点名批评了他一样。他在打开的笔记本上一个字也没有记,心烦无奈,就摘下眼镜又去擦眼镜片,好像一定要在眼镜片上擦出个究竟来。


    邢飞书记强调的第三点意见最后一层意思是要正确看待科学认识干部的任职资格问题:“这些年形成了一种这样的怪现象,就是当某一局部委办或某一市县的某位领导干部即将年龄到站的时候,就被若干个跑官的人盯上了。如果要是盯着他肩上的工作压力或是面临的种种困难也就罢了,而偏偏只是盯着他屁股底下的位子。这种盯坑跑官搞非组织活动,不择手段竞争的干部特别讨厌,谁如果要是再这样搞,不仅是不让你去填坑,指不定还要让你易位先给腾坑!我在此想和大家沟通的意思是干部的任职条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和综合指数。年龄是一条硬杠子,但并不是唯一的一条杠子,更不是必须要划掉的红线。还要看工作需要和个人建树。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更是我党的宝贵财富。上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时期,党中央派当时年已七十多岁的高扬到河北省去任省委第一书记。工作的实践证明高扬这个老干部在河北工作的几年中,不仅扭转了‘文革’遗留错综复杂的艰难局势,还为后几届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高扬老前辈年逾百岁才谢世。而后来河北又出了一个叫李真的年轻干部,38岁就是正厅级,但是终因太贪作恶太多,被判了注射死。河北的一位作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题为《百岁高扬和38岁的李真》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让人看了感受颇深。如果要让大家来投票,我想都会投赞成高扬而不会投赞成李真的。”


    与会人员都被邢飞书记推理严密风趣幽默的讲话内容所打动,全场鸦雀无声,几百双眼睛的瞳仁都聚焦在会场主席台中央邢飞书记的身上。直到邢飞书记说完了“谢谢大家”,全场听众才如梦初醒般地回过神来,发自心底的赞同才以暴风雨般地掌声中爆响出来。


    只有那个眼镜片再也擦不完的何志达心情沉重。他觉得邢飞书记的讲话似有所指,莫非自己的行径在什么地方露了马脚!这就让他在走出会场时步步留心,伸着个脖子老往前探,总是觉得前边好像有一个陷阱在等着他一样。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