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涂诗鉴赏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生平简介
崔涂字礼山 ,江南人。文德进士。久在巴、蜀、 湘、鄂、秦、陇等地作客,多羁愁别恨之作,情调抑郁低沉。《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
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
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
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
孤飞自可疑。
崔涂诗鉴赏
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诗眼”
就是一个“孤”字。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
为了突出孤雁,首先要写出“离群”这个背景。
所以诗人一开头便说:“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多天涯羁旅之思。此刻也许站在驿楼上,极目所望:只见天穹之下,几行鸿雁,展翅飞行,向北而去。渐渐地,群雁不见了,只留下一只孤雁,在低空盘旋。我们从“归塞”二字,可以看出雁群是在向北,且又是在春天;因为只有在春分以后,鸿雁才飞回塞外。这两句中,尤其要注意一个“行”字,一个“独”字 。有了“行”与“独”作对比 ,孤雁就突现出现了 。“念尔”二字,隐藏诗人同情之心。古 人作诗 ,往往托物寓志,讲究寄兴深微。“念尔”句 写得很妙,笔未到而气已吞,隐约地让一个“孤”字映照通体 ,统摄全局。“独何之”,则可见出诗人这 时正羁留客地,借孤雁以写离愁。
颔联“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是全篇的警策。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时间是在晚上,地点是在寒塘。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嘹嘹呖呖,呼唤伙伴。那声音是够凄厉的了。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箫箫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恐,几度盘旋。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写得细腻入微。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铸在孤雁身上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结构 ,读来如此逼真动人。诚如近人俞陛云所说: “如庄周之以身化蝶,故入情入理,犹咏鸳鸯之‘暂分烟岛犹回首 ,只渡寒塘亦并飞’,替鸳鸯着想,皆 妙入毫颠也。”(《诗境浅说》)。
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是承颔联而来,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高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聊 。“渚云低”是说乌云逼近洲渚,对孤雁来 说,构成了一个压抑的、恐怖的氛围,孤雁就在那样惨澹的昏暗中飞翔 。这是多么令人担忧啊 !这时作者是在注视并期望着孤雁穿过乌云 ,脱离险境。“关 月”,指关塞上的月亮,这一句写想象中孤雁的行程,虽非目力所及,然而“望尽似犹见”,倾注了对孤雁自始至终的关心 。这两句中尤要注意一个“低”字, 一个“冷”字。月冷云低,衬托着形单影只,就突出了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而这都是紧紧地扣着一个“孤”字。唯其孤,才感到云低的可怕;唯其只有冷月相随,才显得孤寂凄凉。
诗篇的最后两句,写了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担虑。从语气上看,像是安慰之词——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然而实际上却是更加操心了。因为前面所写的怕下寒塘、惊呼失侣,都是惊魂未定的表现,直到此处才点明惊魂未定的原因,一句话,是写孤雁心有余悸,怕逢矰缴。诗直到最后一句“孤飞自可疑 ”,才正面拈出“孤”字 ,“诗眼”至此显豁通明 。诗人飘泊异乡,世路峻险, 此诗以孤雁自喻,表达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清人刘熙载说:“ 五言无闲字易,有余味难。” (《艺概·诗概》)崔涂这首《孤雁》,字字珠玑 ,无 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言律诗中的上品。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崔涂诗鉴赏
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有怀》)。《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诗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 ,岁月无情 。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楚城”,泛指湘鄂一带。诗人把春光(“东风”)
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在此,不是春风送我回故乡,而是我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怎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引发的思乡之情,笼盖全篇,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颈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故乡。然而,这只不过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 ,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 醒来之后 ,蝴蝶还是蝴蝶 ,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 ,家园依旧远在万里之外 ,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 ,月光如水; 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 :“子归 !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悲伤 ,真如李白诗句所谓“ 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 ,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 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楚、愁惨的气氛,令人触景伤情。读着这样的诗句 ,谁能不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颔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是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怎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呢!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叹的复杂的心理 ,逼真地表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 时社会动乱不安 。诗人愁家忧国到“ 华发春唯满镜生”。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将何以解脱?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尾联是倒装,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是我自己不回去呀!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 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深刻地传达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做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徬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 。 诗中没有直接说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 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