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六章

3个月前 作者: 柯云路
    李向南一踏进院门,首先感到的是一种回到家的亲切、随和与舒适。迎面亮着灯的北房,左右亮着灯的东西厢房,院中间黑苍苍兀立的槐树,都是老样子。


    给他开门的是王妈妈。


    “哥。”听到动静从屋里跑出来的是李文敏,她伸着双臂扑上来,一下搂住李向南的脖子,仰起脸左右端详着,“当了两个月县委书记,更成瘦干儿狼了。难看死了。”说着止不住格格地笑了,一欠脚,仰起脖梗吻了李向南的脸颊一下,“好扎,也不刮刮你的络腮胡。”


    “二十六了,还跟小孩儿一样。”王妈妈数落道。


    “我在哥哥面前就永远是小孩儿。来,哥,把书包、旅行袋都给我。你今天可要当心点,爸爸脾气可大了。”


    “是吗?”看着妹妹娇小的身影,李向南心里一阵暖烘感。他和妹妹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格外亲。1968年,父亲被监禁着,他把八岁的小弟弟留给王妈妈和姐姐照顾,自己就带上当时才十二岁的妹妹去农村插队了。妹妹一直跟了他六七年。


    一进父亲房间,感觉气氛不对。李海山还在对着吴冬指划着棋局分析总结。李向南感觉到,父亲已经知道自己到了,但有意冷淡。


    “哥回来了。快和爸爸下一盘,杀他个落花流水。”李向东一见李向南立刻兴冲冲地说。


    李向南笑了笑,对李海山尊敬地叫道:“爸爸。”


    “回来了?”李海山略转了一下脸,没看他,更没显出任何热情。


    “我刚到。”


    “火车误点了?”


    “没有。碰上一个记者,路上聊了聊。”


    “对记者就那么大兴趣,好让他们给你吹喇叭?”李海山讽刺道。


    李向南不加解释地笑笑。


    “大舅。”红红掀开门帘冲进屋来。李文静也跟着进来了。看见吴冬,她冷淡地瞥了一眼。


    “哥,”李文敏放好行李,很快又进来了,“你知道‘内参’的事了吗?”


    李海山瞥了一下在场的吴冬和小章,瞪了小女儿一眼。


    吴冬和小章很适时地起身告辞:“李部长,十点多了,我们走了。”


    “好,咱们明天再战。”


    “文静……我走了。”吴冬又对李文静不自然地笑道。


    “噢。”李文静很冷淡。


    客人一走,全家都来到外面客厅里。“哥,你知道有‘内参’的事吗?”李文敏拉过一个方凳,挨着李向南坐下,着急地问。


    “知道了。”


    “知道了?”坐在大沙发上的李海山审视地瞥了一下李向南。


    “是,刚才在路上听记者讲的。”


    “谈谈你的态度吧。”李海山垂着眼在烟灰缸里弹着烟,冷冷地问。


    “我不太了解这份‘内参’的背景。”李向南略思索了一下,尽量稳重地答道。父亲不喜欢年轻人轻浮莽撞。


    “哥,要不要我通过关系帮你了解一下?”李文敏摇着李向南的胳膊说。


    “不用。”


    “这样的背景还需要去了解?”李海山不满地瞪了儿子一眼。


    “我和文敏说了不用。”


    “一眼还分析不出来?”李海山的声音更高了。


    “我觉得……”李向南考虑着回答的措辞。


    “你觉着什么?”李海山冒火了,“你觉着是别人在恶意诬陷你吗?”


    “我……没这样觉着。”


    “那上边说的那些,迫害老干部,有野心,搞女人,就都是事实了?”


    “不是事实。”


    “不是事实,又不是诬陷,那到底是什么?”


    “可能有些不确实的传言吧?”


    “能有这样的传言?哼。你打算采取什么态度?”


    “我?”李向南斟酌着在父亲这儿最能通得过的回答,“我觉着,有同志对我提出这种那种怀疑,也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任。使用一个干部,应该慎重考察。我一定正确对待。”


    “混账。”李海山一拍茶几站了起来。烟灰缸在茶几上震跳着。


    李向南和屋里人都震惊了。


    “这是你的高姿态?”


    “我……”


    “‘内参’上写的是事实?”


    “确实不是。”


    “那不是诬陷?”


    “我……”


    “我问你心里是不是这样想的。不要来迎合我。”


    李向南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告诉你,你要是我儿子,就理直气壮地去告他们,告他们诬陷罪。明白吗?为什么心里想的不敢说,孬种了?”


    李向南愣怔了一下,明白了。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潮。隔着空气,他能感到父亲那瘦削的身躯内激愤的震动和热度。那是老年人才有的一种毫无湿润感的木炭般的烘热。这种对父亲身体的真切感觉,使他一瞬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从父亲的血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人,是父亲生命的延续。


    李海山瞪了儿子好一会儿,才又坐下,继续讯问:“好,说说你在古陵县干了些什么吧。”


    李向南想了想:“我去了不到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从解决一大批群众来信来访积压案件开始,先触及了一下官僚体制。然后处分了一些违法乱纪的干部。又精简了部分机构。接着……”


    “听说你领着一群人前呼后拥地到农村转了一圈,是吧?”李海山打断道,“有的公社干部,几十年工作不看,叫你一句话,一天之内就撤了,太专断了吧?”


    “我知道古陵县有人给您写信,顾县长是您老下级。”


    “像你这样胡干,能不来信吗?”


    “爸爸,您不了解具体情况,有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什么情况?我不光看你干什么,还要看你怎么干。”李海山一拍茶几,勃然而起,“古陵县干部对你怨声载道,你知道不知道?这些人可不是在诬陷你。他们是实事求是对你有意见。你知道吗?”


    李向南绷住嘴,半晌无言。李文静同情地看着弟弟。在这种场合她显然无能为力。红红有些惊惧地仰脸看着李海山。向东一会儿看看李向南,一会儿看看父亲,几次想张嘴说什么却没说出来。李文敏看着雷霆大怒的父亲,不知该讲什么好。


    “我准备说服每个有意见的人。”李向南正视着父亲的眼睛镇静地说,“但有些人也说服不了。爸爸,您不知道,有些干部简直像土王爷,愚昧保守透顶。这样的人只能坚决淘汰下来。”


    “淘汰,淘汰,动不动就淘汰。”


    “对于被淘汰的某个人来说,这是有点残酷性的,可对于历史来讲,这是必须的。”


    “好大的口气,好像这天下是你们的了。”


    “早晚是我们的。”


    李海山愣了一下,一指李向南吼道:“你们要这样,就不交给你们。”


    “爸爸,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李向南坚持着。


    “有时候就要转移转移。”李海山呼地转过身,两眼冒火,“你立刻给我离开古陵。”


    “这是组织上派我去的。”


    “你自己提出辞职。组织上,我给你们省委、地委再去信。”


    “您不应该这样。”


    “我搞了几十年政治,知道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李海山抓起桌上的电话机话筒,啪地又扣上,“你们省委书记在北京呢,我明天就打电话给他。”


    李向南看了看父亲,沉默了。


    “爸爸,有什么话,您可以和向南好好说嘛。”李文静以长女的身份劝说父亲。


    “看看他那个样子,什么话能听进去?”李海山指着李向南气呼呼地说。


    “向南会听的。您对向南一直也是寄予期望的,希望他能干成些事业。他理解。”


    “哼。”李海山别过脸去,望着客厅外面。


    “向南,你有什么也应该和爸爸仔细讲清楚。你有抱负,爸爸又不是不理解。”李文静又说着李向南。


    “我这次回来,就是想和爸爸好好谈谈。”


    李海山又哼了一声,在客厅里来回走了起来。


    “爸爸,我给您提个意见,”李文敏朝后抖了一下短发,说道,“您最近脾气太不好了,对谁都这么大火儿,特别是今天晚上。”


    “你们一天到晚的乌烟瘴气,还要我好脾气吗?”


    “文敏,爸爸最近可能身体不太好。你别打岔了。让向南好好说说他的想法吧。”李文静道。


    “爸爸,我谈谈我的想法,可以吗?”李向南请示着父亲。


    李海山不理睬,继续在客厅里来回踱着。走了好一阵,冷着脸一屁股在沙发上坐下:“我这儿不是一言堂。说吧。”


    “我看是。”李文敏不满地嘀咕着。


    “我和您谈谈我最真实的打算。”李向南说道。他要以一次比较坦率又比较策略的谈话赢得父亲的理解和支持。“我在心里是把古陵县当成一个小小的国家来治理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缩影着整个中国。”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父亲,“我想在三四年内把它搞成全国最发达、最文明的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各方面,都建设得有特色。”他望着父亲。李海山闭着眼毫无表情地仰靠在沙发上。“如果那时需要我进一步扩大变革社会的政治实践,那我就毫不犹豫地去承担,做一个有战略理论眼光的实践家。如果没有这种需要和可能,那我就退一步,做一个有实践经验的战略理论家。”李向南说着察看了一下父亲的表情,“爸爸,这就是我的全部抱负。一直没和您谈过。您看行吗?”


    过了好几秒钟,李海山才慢慢睁开眼,好像一觉醒来。他冷冷地打量着李向南,慢慢向上摆了一下手:“我这儿不搞家长作风。让大家都说说吧。”


    片刻静默。


    “哥,要我说吧,你在一个县里当县太爷,弄来弄去,鸡零狗碎,没多大意思。”坐在椅子上的向东左手撑膝,向前大倾着身子,激烈地挥动着拿烟的左手,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社会的发展要从宏观上看,最有意义的就是西方文明对中国的渗透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已经把这一点说得相当清楚了。现在是中国又一次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浪潮。中国的前途如何,主要看这次冲击浪潮如何。”


    “向东,你这个看法太片面,只看内因,不看外因。”李文静掠了一下滑到额角的一绺头发,“照你看,就等着冲击,什么都不要干了?”


    “干,就是积极接受这次冲击嘛。这几年的政策,最有意义的就是两条,一是对外开放,一是对内搞活,让农民自己种地。还有一个,没正儿八经开始的,就是干部年轻化、知识化,让那些老家伙都赶紧退下来。”


    “老家伙们一点用都没有了?”李海山嘲讽地问。


    “他们已经活过他们的时代了,还有什么用?保守作用。都换下来,养起来就完了。”向东挥挥手说道。


    “换还要他们自己换呢。”李海山十分不悦。


    “这件事应该稳妥进行,要逐步搞。”李向南说,他不愿意让弟弟把父亲激怒,“爸爸,我还有个顾虑:您说让老的都退下来,他们能想通吗?这么搞会不会酿出什么政治动荡来?”


    “换他们,不怕。”李向东一脚把烟头碾灭,“这帮老的我早就品透了,就是不高兴,也不能怎么样。”


    李海山的脸一下变得阴沉可怕。“你这样讲话,早晚有一天会被杀头的。”他瞅着小儿子冷冷地说。他声音不高,但李向南一下感觉到了父亲强烈深刻的情绪。


    “我不管杀头不杀头,我也不搞政治。哥,老实说,我对你那一套政治实在是不感兴趣。中国现在是政治饱和过剩,最需要的是科学技术。”


    “科学救国?”李向南看了看弟弟。


    “科学救国有什么不对?具体点说,本人认为中国现在最需要、最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计算机学,一个是生物遗传工程。”


    “这么具体?”


    “是,我研究过的。”


    “我不太同意向东的观点,”李文静说,“老是那么偏激。我觉得向南那样的长远考虑挺好的。人应该又有社会理想,又脚踏实地做点具体事。”


    “姐姐,让你去古陵当县委书记你去吗?”向东扭过脸反诘道。


    “我没那能力。”


    “我看你有能力也不会去。你现在压根儿就没有热情。”


    “我现在对政治是没什么热情。”李文静垂下眼承认道。


    “你现在对什么也没热情,不光是对政治。”


    弟弟的话刺痛了李文静,她苦涩地笑了笑:“可能是吧……不过,那我也希望向南能好好干。”


    “姐姐,你这种理想主义残余,现在只能寄托在别人身上了。那不过是你们这代人虔诚又可悲的传统人生观的又一曲不值钱的挽歌。”


    李文静嘴角搐动了一下,竭力想掩饰地露出一丝笑来,却没有成功。


    “向东,你怎么对姐姐这样说话?”李向南责备道。他不喜欢这个弟弟。


    “真理都是残酷的,虚伪的安慰才像田园诗。”向东毫不示弱。


    “你们争那些干啥?”一直坐在李向南身边的李文敏此时开口道,“现在不是谈哥哥的事吗?我的意见最简单,希望哥哥早点调回北京。古陵那种穷山沟,和北京这儿的文明差几个世纪,生活在那儿没劲透了。”


    这是什么谈论?这简直可以说是不同的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的分歧。李向南来不及理清此时的思想,他抬起头看着父亲:“爸爸,您说说吧。我主要想听听您的意见。”


    “我的意见?”李海山沉吟着打量了李向南一下,垂下眼,在烟灰缸上弹着烟灰,“我的意见只有一个,你必须离开古陵。”


    “我刚刚在那儿打开一点局面,不能半途而废。”


    “爸爸,您为什么一定要让向南离开古陵呢?”李文静委婉地说。


    “我说过了。”李海山一下把半截烟摁灭在烟灰缸内,“一条就够了,他应该去学着尊重、团结同志。”


    “爸爸,如果您对我这一点有意见,我以后尽量注意。”


    “不行。”


    李向南紧绷住嘴唇沉默了。他双肘撑膝俯下身子,划了根火柴把烟点着,埋着头一口一口狠狠地抽起来。


    李海山看了一眼被腾腾烟雾包围的儿子,问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有。”李向南仍然俯身抽着烟,简单地答道。这声音表明他不准备再和父亲商量什么。


    “你觉得我对子女不民主是吗?”


    “是。”


    李海山沉默了一会儿,站了起来,在屋里走了几步,停住:“古陵县陈村中学是不是有个叫林虹的女教师?”他并不看儿子,照例侧对着李向南。


    李向南身子猛然搐动一下,感到了问题的来由。他抬起头看了看父亲:“是。”


    “她这个人怎么样?”


    “爸爸,您是不是想说她和我的关系这件事?”


    “我问你她这个人怎么样?”


    “我知道有人给您写信说过林虹的事……说我和林虹关系暧昧,说她是个生活作风败坏的女人。”


    “我问你她这个人怎么样?”李海山的声音陡然抬高。


    “爸爸,一些人对她有偏见是不公平的。”


    “哥哥,你为什么一定要找个离过婚的人呢?”李文敏忍不住问李向南。


    “你们说的是什么呀,我什么都没考虑过呢。我只是对她很关心。”李向南有些暴躁了,“爸爸,她过去和我是一个学校的。我和您说过她,‘文化革命’前她还来咱们家玩过。”


    “就是后来去内蒙兵团的那个姑娘?”


    “是。”


    李海山又在屋里来回踱起来,好一会儿,他站住了:“我考虑好了,你还是离开古陵吧。”


    李向南面对着父亲冷厉的目光,慢慢站了起来:“爸爸,我不能从命。”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