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诗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宇文虚中</a>二首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宋徽宗</a>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累官资政殿大学</a>士。宋室南渡后,建炎二年(1128)充祈请使,出使金国,被留,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奉为“国师”。恃才轻肆,好讥讪人。皇统六年(1146),以谋反罪,全家被杀。其流传诗作多有怀念故国乡邑之篇。


    春日[1]


    北洹春事休嗟晚[2],三月尚寒花信风[3]。遥忆东吴此时节[4],满江鸭绿弄残红[5]。


    中秋觅酒[6]


    今夜家家月[7],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感激时难遇[8],讴吟意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9]。


    吴激二首


    吴激(1092?—1142),字彦高,号东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仕宋,奉使金国,金以为知名之士,留而不遣,命为翰林待制,迁翰林直学士。皇统二年(1142)出知深州,到官三日卒。吴激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得其岳父米芾</a>笔意。尤精于词,元好问</a>称之为“国朝第一手”,与蔡松年</a>齐名,时称“吴蔡体”。其诗时有对江南的怀念,以寄托对南宋的留恋。刘无党题其集有“万里山川悲故国”、“梦魂应逐过江船”等语,指的正是这一特点。著有《东山集》。


    晚春言怀寄燕中知旧[10]


    闲云泄泄日晖晖[11],林斧溪舂响翠微[12]。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邻村社后容借酒[13],客舍新来未绽衣[14]。遥忆东郊亭畔柳,归时相见亦依依[15]。


    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16]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17]。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张斛一首


    张斛,字德容,渔阳(治所在今天津蓟州区)人,生卒年不详。辽时南渡,仕宋为武陵守。金建国初,北归,官秘书省著作郎。元好问称“其文笔字画,皆有前辈风调,宇文(虚中)大学士甚激赏之”(《中州集</a>》)。著有《南游》、《北归》等诗集。


    南京遇马丈朝美[18]


    浮云久与故山违[19],茅栋如存尚可依[20]。行路相逢初似梦,旧游重到复疑非。沧江万里悲南渡[21],白发几人能北归[22]。二十年前河上月,尊前还共惜清辉。


    高士谈二首


    高士谈(?—1146),字子文,一字季默,生年及籍贯不详,但知其先世为燕人。宋徽宗宣和末任忻州司曹,入金,为翰林直学士。皇统六年(1146),因宇文虚中案,有司以其家藏异域图书,锻炼成狱,被杀。他因自己并无反金行为,对被捕深感意外,有诗说“意外得俘囚”。他毕竟由宋臣入金,去国之情,家山之念,仍不能忘怀,这在他的诗中都有所流露,反映出内心深处的矛盾。著有《蒙城集》。


    村行[23]


    墟落依林莽,茅庐出短墙。儿童避车马,父老馈壶浆[24]。半湿田新雨,犹青枣未霜[25]。逢人问丰歉,一一叹声长。


    庚戌元日[26]


    旧日屠苏饮最先[27],而今追想尚依然。故人对酒且千里[28],春色惊心又一年。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29]。


    蔡松年二首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晚年自号萧闲老人。原籍馀杭(今属浙江)。北宋末随父降金,被辟为令史,除真定府判官,遂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佐都元帅完颜宗弼伐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金史</a>》记他“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他虽然位至宰相,但诗中常有退隐的主题。其诗常抒发感慨,议论较多,受苏轼</a>诗影响。有《明秀集》。


    小饮邢岩夫家,因次其韵[30]


    东风初渡野梅黄,醉我东山云雾窗[31]。只今相逢暮春月,夜床风雨翻寒江[32]。人生离合几春事,霜雪行侵青鬓双[33]。大梁一官且归去[34],酒肠云梦谷千缸[35]。


    渡混同江[36]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老境归心质孤月[37],倦游陈迹付惊涛。两都络绎波神肃[38],六合清明斗极高[39]。湖海小臣尸厚禄[40],梦寻烟雨一渔舠[41]。


    祝简二首


    祝简,字廉夫,单父(今山东单县)人,生卒年不详。北宋末登科,徽宗政和七年(1117)任洺州教官。金初出任同知,仕至朝奉郎太常寺丞,兼直史馆。元好问《中州集》称“廉夫诗甚工,如《赋雪》云:‘雪屋无寒梦,油灯有细香。’《书怀》云:‘白发浑无赖,朱颜更不回。’‘遮眼细书聊引睡,扶头浊酒最关情。’此类甚多。”著有《呜呜集》。


    青奴[42]


    名实于人不可诬,马牛我亦受人呼[43]。世间物化多难晓[44],谁为此君为此奴?


    夏雨[45]


    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46]。小沟一夜水三尺,便有蛙声喧四邻。


    刘著二首


    刘著,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宋宣和末,登进士第。入金后长期在州县任下层官吏,年六十馀,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任遂州、忻州刺史。因家乡皖城有玉照乡,既老,自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本。善诗,与吴激常有酬答。


    出榆关[47]


    羽檄中原满[48],萍流四海间。少时过桂岭[49],壮岁出榆关。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楚累千万亿[50],知有几人还。


    闻雁[51]


    千里寒云卷朔风,当轩月午雁书空[52]。烦君为报江南客,憔悴辽东更向东[53]。


    施宜生一首


    施宜生(?—1160?),原名逵,字必达,后易名宜生,字明望,晚号三住老人,邵武(今属福建)人。博闻强记,少时即由乡贡入太学。宋政和四年(1114),擢上舍第,试学官,授颍州教授。金兵攻破汴梁后,他回归南方。从范汝为义军,获罪,复北上,仕伪齐,复入金,仕至翰林侍讲学士。正隆四年(1159)冬,出使南宋,以隐语泄露军机,归而被烹。在颍州日,从赵德麟(《侯鲭录</a>》作者)游,受苏(轼)门濡染,早年即有诗名。


    社日[54](二首选一)


    浊涧回湍激,青烟弄晚晖。缘随春酒熟,分与故山违[55]。社鼓喧林莽,孤城隐翠微[56]。山花羞未发,燕子喜先归。


    朱自牧一首


    朱自牧,字好谦,棣州厌次(今山东阳信)人,生卒年不详。金初天会五年(1127),以原辽、宋辖地选制与习业不同,分设南北选。朱自牧在皇统年间南选登科。大定初,同知晋宁军事,卒于官。其诗工于句法,如“寒天展碧供飞鸟,落日流红与断霞”之类。


    晋宁感兴[57]


    莫将官况说葭芦[58],一味萧条称鄙夫。老圃不禁蔬代肉,樵丁还喜炕连厨。儿音半已渐秦晋[59],乡信无因接鲁洙[60]。三见秋风落庭树,年年归意负莼鲈[61]。


    蔡珪四首


    蔡珪(?—1174),字正甫,号无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蔡松年之子。七岁赋《菊诗》,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历官三河主簿、翰林修撰、礼部郎中、潍州刺史。在蔡珪之前,活跃在金代诗坛上的主要是宋儒,所谓“借才异代”的宇文虚中、蔡松年和吴激等,蔡珪被誉为“国朝文派”的“正传之宗”。元人郝经</a>对他评价颇高,说:“共推小蔡燕许手”,“高古近欲摩欧、苏”,“不肯蹈袭抵自作,建瓯一派雄燕都”(《书蔡正甫集后》)。


    霫川道中[62]


    扇底无残暑[63],西风日夕佳[64]。云山藏客路,烟树记人家。小渡一声橹,断霞千点鸦。诗成鞍马上,不觉在天涯。


    闾山[65]


    西风绝境抚孤松[66],千里川原四望通。但怪林梢看鸟背[67],不知身到碧云中。


    医巫闾[68]


    幽州北镇高且雄[69],倚天万仞蟠天东。祖龙力驱不肯去,至今鞭血馀殷红[70]。崩崖岸谷森云树,萧寺门横入山路[71]。谁道营丘笔有神,只得峰峦两三处[72]。我方万里来天涯,坡陀缭绕昏风沙。直教眼界增明秀,好在岚光日夕佳。封龙山边生处乐[73],此山之间亦不恶。他年南北两生涯,不妨世有扬州鹤[74]。


    秋日和张温仲韵[75](二首选一)


    琴里忘忧尽日弹[76],百忧俱息夜初阑。青灯把卷逢真味,绿酒倾尊破薄寒。月色半留梧影上,露华应到菊花团[77]。在家须信贫犹好,梦想人间行路难[78]。


    刘瞻一首


    刘瞻,字岩老,自号撄宁居士,亳州(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天德三年(1151)进士,大定初任史馆编修,卒于任上。诗名颇高,党怀英和</a>魏飞卿等人皆曾从之学。著有《撄宁居士集》。


    无极道中[79]


    银河淡淡泻秋光,缺月梢梢挂晚凉[80]。马上西风吹梦断[81],隔林烟火路苍茫。


    刘汲二首


    刘汲,字伯深,自号西岩,应州浑源(今山西浑源)人,生卒年不详。其父南山翁刘系金初名人。刘汲于天德三年(1151)中进士,任庆州军事判官,后入翰林为供奉。为人傲世自重,深于性理之说。李纯甫为其《西岩集</a>》作序,称其诗“质而不野,清而不寒,简而有理,澹而有味,盖学乐天而酷似之”。


    题西岩[82](二首选一)


    卜筑西岩最可人[83],青山为屋水为邻[84]。身将隐矣文何用[85],人不知之味更真。自古交游少同志,到头声利不关身。清泉便当如渑酒[86],浇尽胸中累劫尘。


    到家[87]


    三载尘劳虑[88],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89],庭菊正扶疏[90]。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边元鼎二首


    边元鼎,字德举,西京路丰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人,生卒年不详。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因故未授职。金世宗即位,太师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因坐诬累,不复仕进。其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


    自叹[91]


    终日忘言一炷香[92],散华时复绕绳床[93]。久贫自沃三彭炽[94],一醉齐休六贼狂[95]。道士生涯孤似鹤,衲僧门户冷如霜[96]。自知衰病耽杯酒,拟及温柔老是乡[97]。


    暮钟[98]


    落日行人断,深秋暝雨残[99]。一声烟树外,千里暮山寒。倦鸟方知止,哀猿冷未安。萧萧风叶下,时有野僧还[100]。


    王寂</a>三首


    王寂(1128?—1194?),字元老,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天德三年(1151)进士。历官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户部侍郎,大定二十九年(1189)左迁蔡州防御史。明昌初召还,终官中都路转运使摄礼部尚书</a>。王寂在大定、明昌年间诗坛负有盛名。清代四库馆臣评其诗说:“寂诗境清刻铲露,有戛戛独造之风。”著有《拙轩集</a>》。


    思归[101]


    擢贾之发罪莫数[102],君恩犹许牧边州[103]。梦寻蓟北山深处[104],身在淮西天尽头[105]。袖手不应书咄咄[106],乞骸端欲榜休休[107]。求田问舍真良策,卧地还胜百尺楼[108]。


    元夕感怀[109]


    一生能见几元夕,况是东西南北人[110]。残梦关河鳌禁月[111],旧游灯火马行春。岁华投老送多感[112],节物对愁争一新[113]。自笑区区成底事[114],天涯流落泪沾巾。


    题古节[115](四首选一)


    尊者老不枯,魁然挺高节。求心已无心[116],断臂犹立雪[117]。


    郝俣一首


    郝俣(yǔ雨),字子玉,自号虚舟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金正隆二年(1157)进士,仕至河东北路转运使。工诗,五言句如“劳生虽可厌,清景亦自适”等,殊有古意。


    听雪轩[118]


    扶疏窗外竹,岁暮亦可爱。萧散轩中人[119],高节凛相对。清寒入梦境,风雨号万籁[120]。觉来闻雪落,淅沥珠玑碎[121]。饥肠出佳句,亹亹入三昧[122]。华堂沸丝竹,此乐付儿辈。


    任询一首


    任询,字君谟,中都易县(今河北易县)人,生卒年不详。金正隆二年(1157)进士,历任省掾、大名总幕、益都都司判官、北京盐使,因考核政绩列下等,降泰安州节厅。六十四岁致仕,年七十卒。其为人慷慨多大节,多有才艺,书、画、诗、文兼擅。评者谓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平生作诗数千首,殁后皆散失。


    浙江亭观潮[123]


    海门东向沧溟阔[124],潮来怒卷千寻雪。浙江亭下击飞霆,蛟蜃争驰奋髯鬣[125]。巨鹿之战百万集[126],呼声响震坤轴立[127]。昆阳夜出雨悬河[128],剑戟奔冲溃寻邑[129]。吴侬稚时学弄潮[130],形色沮懦心胆豪。青旗出没波涛里,一掷性命轻鸿毛。须臾风送潮头急,乱山稠叠伤心碧[131]。西兴浦口又斜晖[132],相望会稽云半赤[133]。诗家谁有坡仙笔[134],称与江山作勍敌[135]。援毫三叫句不成[136],但觉云涛满胸臆。


    冯子翼一首


    冯子翼,字子美,北京路大定(今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人,生卒年不详。金正隆二年(1157)进士。性刚烈,与人多忤,因而仕途不达,以同知临海军节度使事致仕,定居真定。元好问称他的诗“有笔力”(《中州集》)。


    赠张寿卿</a>[137]


    美如冠玉张公子[138],知是留侯几世孙[139]。老境流离少欢趣,天涯邂逅对清樽。貂裘聊作西州客[140],物化终同北海鲲[141]。十日相从又言别,关山明月正销魂[142]。


    高有邻一首


    高有邻(?—1204),字德卿,遂州遂城(今河北徐水)人。大定三年(1163)进士,曾在邢州任职,后为尚书省令史。明昌初任安国军节度使,泰和中出使南宋,归任工部尚书。长于吏事,为官有令声。


    马嵬[143]


    事去君王不奈何[144],荒坟三尺马嵬坡[145]。归来枉为香囊泣[146],不道生灵泪更多[147]。


    刘迎三首


    刘迎(?—1180),字无党,自号无诤居士,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初以荫试部掾,大定十三年(1173),因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任豳王府纪室,改太子司经,甚得太子允恭的器重。大定二十年(1180),从随世宗至凉陉(皇家避暑之地),以病卒。著有诗文乐府集《山林长语》。明人胡应麟</a>《诗薮》称其“格苍语古”。


    秋郊马上[148](二首选一)


    故垄松楸暗[149],空城草棘荒。数峰横鸟道[150],一径绕羊肠[151]。桑叶露仍沃[152],稻花风已香。儿时十年梦,怀旧一悲凉。


    城南庵[153]


    故乡归思白云边,瓶钵东来想浩然[154]。桑下久无三宿恋[155],室中今许一灯传[156]。梦惊城郭风尘窟[157],兴寄湖山雪月船。老矣重游恐难得,平生四海与弥天[158]。


    题吴彦高诗集后[159]


    片云踪迹任飘然,南北东西共一天。万里山川悲故国[160],十年风雪老穷边[161]。名高冀北无全马[162],诗到西江别是禅[163]。颇忆米家书画否[164],梦魂应逐过江船。


    党怀英二首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宋太尉党进十一代孙,祖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其父党纯睦以从事郎为泰安军录事参军,遂家泰安(今属山东)。党怀英自幼聪颖,从师刘岩老,辛弃疾</a>是其同舍生。大定十年(1170),擢进士甲科。调城阳军事判官,迁汝阴令,入为国史院编修,又任应奉翰林文字,明昌年间出任国子祭酒,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党怀英为金中叶文坛重要人物,刘祁</a>《归潜志</a>》称他为“一时文学宗主”。赵秉文</a>所作《墓志》认为“公之文似欧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著有《竹溪集》。


    夏日道出天封寺[165]


    叠涧重冈掩复开[166],鸟啼人寂路萦回。微凉暂逐行云过,细雨俄从远树来。世事自嗟吾老矣,山僧那识兴悠哉。婆娑十亩溪边栎,借汝清阴感不材[167]。


    晓云次子端韵[168]


    滦溪经雨浪生花[169],晓碧翻光漾晓霞[170]。川上风烟无定态,尽供新意与诗家。


    王庭筠</a>三首


    王庭筠(1151?—1202),字子端,自号黄华山主,盖州熊岳(今辽宁盖平)人。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登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第。任恩州军事判官,调馆陶主簿。明昌元年(1190)曾被召入翰林院,御史台言他在馆陶尝犯赃罪,遂罢。卜居彰德。二年后,终被召为应奉翰林文字,迁翰林修撰。后降任邓州防御判官,泰和元年(1201)再任修撰。平生有重名,且有知人之明,其所引荐如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皆一时名士。元好问所撰《墓志铭》中称他“文采风流,映照一时”。其诗学黄庭坚</a>,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书法学米芾,尤善山水墨竹。耶律楚材</a>爱其诗,有“雪溪词翰辉星月”语。著有《黄华集</a>》。


    狱中见燕[171]


    笑我迂疏触祸机[172],嗟君底事入圜扉[173]。落花吹湿东风雨,何处茅檐不可飞[174]。


    秋郊[175]


    瘦马踏晴沙,微风度陇斜[176]。西风八九月[177],疏树两三家。寒草留归犊,夕阳送去鸦。邻村有新酒,篱畔看黄花。


    示赵彦和[178]


    四柳危亭坐晚阴[179],殷勤鸡黍故人心[180]。儿孙满眼田园乐,花木成荫岁月深。十亩苍烟秋放鹤,一帘凉月夜横琴。家山活计良如此[181],归兴秋风已不禁。


    萧贡一首


    萧贡(1158—1223),字真卿,又作贞卿,京兆咸阳(今陕西西安)人。大定二十二年(1182)进士。历泾阳令、泾州观察判官召补省掾,不四五月,拜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中,历同知大兴府事、德州防御史、陕西转运使、御史中丞,以户部尚书致仕。一生好学,至老读书不辍。年六十六终于家。注《史记</a>》百卷,著《公论》二十卷,并有《五声姓谱》和文集十卷。


    寄答张维中[182]


    北辕千里赴陪都[183],日觉还家计愈疏[184]。人事浮云千变化[185],宦途平地几崎岖。青山有约长回首,白发无情忽满梳。赖有同年老兄弟[186],相思时寄数行书。


    刘昂一首


    刘昂(?—1208),字子昂,兴州(今山西兴县)人。大定十九年(1179)进士。曾任尚书省掾,考满,授平凉路转运副使。丁母忧,服丧期满后,为当途者所忌,连蹇十年,卜居洛阳。经人推举,泰和初自国子司业擢左司郎中,后因与人私议朝政,降上京留守判官,道卒。此事发生在泰和八年,故知其死于是年,见《金史·章宗纪》。刘昂天资警悟,律赋自成一家。作诗得晚唐体,尤工绝句。


    赠张秦娥[187](二首选一)


    远山句好画难成[188],柳眼才多总是情[189]。今日衰颜人不识,依炉空听煮茶声。


    王一首


    王(?—1203),字逸宾,先世家临洺(今河北永年西之临洺关),王生于汴梁,遂为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博学能文,不就科举,明昌中荐授鹿邑主簿,以老疾,即求致仕,时人以高士目之。赵秉文曾集党怀英、赵沨、路铎、尹无忌、周德卿及王七人诗,版刻以传,目为明昌年间辞人雅制。


    谢竹堂先生见过[190]


    学稼古寺侧[191],结庐高柳阴。音书故交绝,岁月杜门深。新雪添衰鬓,寒灰死壮心。西州贤别驾[192],连日肯相寻。


    周昂三首


    周昂(?—1211),字德卿,河北西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十四岁擢第中进士,任南和主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因诗坐谤讪罪,谪贬东海十馀年。起复为隆州都军,又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1211),出从宗室完颜承裕军戍边抗蒙,败走上谷。城陷,与其从子嗣明同死于难。周昂学术醇正,文笔高雅,写作以杜甫</a>、韩愈</a>为法,贬抑黄庭坚。主张“文章以意为主,以字语为役”,批评极词语之险工,非文章之正。对其甥王若虚</a>影响甚大。著有《常山集》。元好问《中州集》选其诗达百多首,足见推崇。


    晚望[193]


    烟抹平林水退沙[194],碧山西畔夕阳家[195]。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


    得家书[196]


    穷愁非昔境,白发有深根。泪破孤城郡,书来万里村。雁声寒日夜,秋色老乾坤。为问游方子[197],何时慰倚门[198]。


    读柳诗[199]


    功名翕忽负初心[200],行和骚人泽畔吟[201]。开卷未终还复掩[202],世间无此最悲音。


    赵沨二首


    赵沨(?—1195),字子孺,号黄山,山东西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大定二十二年(1182)进士,后以襄城令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官至礼部郎中。为人性情冲淡,诗如其人,真朴不绮。他的应制诗曾得章宗赏识。其书法与党怀英齐名,时号“党赵”。著有《黄山集》。


    晚宿山寺[203]


    松门明月佛前灯[204],庵在孤云最上层。犬吠一山秋意静[205],敲门时有夜归僧。


    中秋[206]


    秋气平分月正明,蕊珠宫阙对蓬瀛[207]。已驱急雨消残暑,不遣微云点太清[208]。帘外清风飘桂子[209],夜深凉露滴金茎[210]。圣朝不奏霓裳曲[211],四海歌讴即乐声[212]。


    师拓二首


    师拓,字无忌,平凉(今属甘肃)人,生卒年不详。本姓尹,因避金章宗父显宗允恭名讳,而改尹为师。刘祁《归潜志》即称师拓为尹无忌。举进士不中,明昌中,有司荐其才,以嗜酒不果。作诗有气象,工于炼句,如“天低仍在眼,山没更伤心”(《雁》)等,为时人所称。据《归潜志》卷十记载,赵秉文于前辈中,文则</a>推党怀英、蔡珪,诗则最称赵沨、尹拓。


    浩歌行送济夫之秦行视田园[213]


    霜敛野草白,气肃天宇清。开尊酌远客,饯此秦关行。秦关杳杳愁西顾,千里苍茫但烟树。子今行辔按秋风,想见秦关雄胜处。河流汹汹昆仑来,莲峰秀拔青云开[214]。终南南走络巴蜀[215],五陵北望令人哀[216]。我本渭城客[217],浪迹来东征。穷齐历宋嗟何营[218],尚气慕侠游梁城[219]。信陵白骨委黄土[220],夷门谁复知侯生[221]。抚剑一长啸,作歌谁为听?青天白日空冥冥。不能乘桴入沧海,拂衣且欲归汧泾[222]。落拓高阳归未得[223],送子西归空怆情。


    和王逸</a>宾繁台诗[224]


    凭望怜台迥[225],长吟苦思荒[226]。行云春郭暗,高鸟暮天苍。草色伤心极,松风洒面凉。故园兵革外[227],殊觉路途长。


    赵秉文三首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自号闲闲,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调安塞簿。明昌六年(1195)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因上书建言罢相,获罪,免官。后起为同知岢岚州军事,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学士。历仕五朝,官为六卿。工诗文字画,是党怀英之后金代文坛领袖,对于金代后期文风之变起了重要作用。金末刘祁《归潜志》卷八说:“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由赵闲闲、李屏之倡之。”赵秉文论诗不拘一格。其七言长篇笔势纵横,律诗壮丽,绝句精致,五古沉郁顿挫学阮籍</a>,真淳简淡学陶渊明</a>,晚年主宗唐人。蒙古军兴,诗多忧时之作。著有《滏水集</a>》。


    春游[228](四首选一)


    无数飞花送小舟,蜻蜓款立钓丝头[229]。一溪春水关何事,皱作风前万叠愁[230]。


    中秋金河感怀[231]


    中秋今夜月,辽水一尊同[232]。雁影不复北,马蹄犹向东。山川新战血,宇宙旧飘蓬[233]。扰扰馀生事[234],愁来醉眼中。


    寄王学士[235]


    寄语雪溪王处士[236],年来多病复何如。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李白</a>一杯人影月[237],郑虔三绝画诗书[238]。情知不得文章力,乞与黄华作隐居[239]。


    杨云翼一首


    杨云翼(1170—1228),字子美,平定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明昌五年(1194)经义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屡任陕西东路兵马都总管判官、太常寺丞兼翰林修撰和礼部郎中等职,兴定年间,迁翰林侍讲学士,复拜礼部尚书,寻改吏部尚书。正大年间,复为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卒于官。金室南渡后二十年,杨云翼与赵秉文同</a>享文名,时人号为“杨赵”。诗风平淡,落尽铅华。《金史》记他著有文集若干卷,校《大金礼仪》若干卷,《续通鉴》若干卷,还有《周礼</a>辨》等。


    蔡村道中[240]


    水连深竹竹连沙[241],村落萧萧已暮鸦。行尽画图三十里,青山影里见人家。


    史肃二首


    史肃,字舜元,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侨居北京路和众(今辽宁凌源),生卒年不详。中进士后,累以廉升,曾为监察御史,出为通州刺史。泰和八年(1208),因与刘昂等人私议朝政,谪静难军节度副使。大安初,召为中都路转运副使,起户部正郎,后削降同知汾州事,卒于任上。《中州集》“史御史肃”小传中称他“作诗精致有理,尤善用事”。著有《澹轩遗稿》。


    偶书[242]


    东风数点梨花雪,吹我伤春万里心。知有高亭堪眺远,惜无佳客共登临。晴云入户团倾盖[243],飞鸟随人作好音。寒食清明少天色[244],孤居未要酒杯深。


    春雪[245]


    丰年不救两河饥[246],腊尽才看小雪飞[247]。谩说春来膏泽好[248],其如垄上麦苗稀。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249]。颇笑西台瘖御史[250],日斜骑马踏泥归。


    庞铸一首


    庞铸,字才卿,自号默翁,《金史》本传记他是辽东人,当指金代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中州集》“庞都运铸”小传作大兴(今属北京)人。生卒年不详。他家世贵显,明昌五年(1194)进士及第。金室南渡后,为翰林待制,迁户部侍郎。坐罪,出为东平副守,改京兆路转运使,卒于任上。庞铸博学能文,工诗善画,为一时名士。


    洛阳怀古[251]


    草树萧条故苑荒,山川惨淡客魂伤。玉光照夜新开冢[252],剑气沉沙古战场[253]。金谷更谁夸富丽[254],铜驼无处问兴亡[255]。一尊且对春风饮,万事从来穀与臧[256]。


    赵元一</a>首


    赵元,字宜之,号愚轩,忻州定襄(今山西定襄)人,生卒年不详。十三岁前举经童科,但举进士不第。曾任巩西主簿,因眼失明,去官。生平博通书传,也有诗名。李纯甫为赋《赵宜之愚轩》,有“落笔突兀无黄初”之句。金室南渡以后,他往来洛西山中,为赵秉文、雷渊、元好问等所推重。著有《愚轩集》。


    修城去[257]


    修城去,劳复劳,途中哀叹声嗷嗷。几年备外敌,筑城恐不高。城高虑未固,城外重三壕。一锹复一杵,沥尽民脂膏[258]。脂膏尽,犹不辞,本期有难牢护之。一朝敌至任椎击,外无强援中不支。倾城十万户,屠灭无移时。敌兵出境已逾月,风吹未干城下血。百死之馀能几人,鞭背驰行补城缺。修城去,相对泣,一身赴役家无食。城根运土到城头,补城残缺终何益。君不见得一李贤</a>长城[259],莫道世</a>间无李。


    完颜一首


    完颜(1172—1232),金宗室,世宗之孙,越王永功之子。本名寿孙,世宗赐名,字仲实,一字子瑜,自号樗轩老人,又号如庵。大定二十七年(1187),加奉国上将军,贞祐中,封胙国公,正大初,进封密国公。博学有才,喜为诗,工真草书。与赵秉文、杨云翼、雷渊、元好问等交善。完颜平生诗文甚多,自删其诗,存三百首,乐府一百首,号《如庵小稿》,赵秉文为之作序。


    书龙德宫八景亭[260]


    刻桷朱楹堕绀纱[261],裙腰草色趁阶斜[262]。谁知剥落亭中石,曾听宣和玉树花[263]。


    郝居中一首


    郝居中(?—1232?),字仲纯,河东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曾任枢密院令史、坊州知州,官至南山安抚使。


    题五丈原武侯庙[264]


    筹笔无功事可哀[265],长星飞堕蜀山摧[266]。三分岂是平生志[267],十倍宁论盖世才[268]。坏壁丹青仍白羽[269],断碑文字只苍苔。夜深老木风声恶,尚想褒斜万马来[270]。


    王若虚二首


    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又号滹南遗老,真定藁城(今河北藁城)人。自幼颖悟,博学强记,能诵古诗万馀首。承安二年(1197)中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蒙山二县令。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正大初年迁平凉判官、左司谏,又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金亡不仕,东游泰山,卒于山上。他是金末文坛领袖,论文主张“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反对“雕琢太甚”、“经营过深”,提倡真情实感,不主奇诡和藻饰,主张“浑然天成”。其文论观点与白居易</a>相近,诗也宗白氏,于宋诗则尊苏轼,贬江西诗派。其诗平易自然,发乎性情,尤其是金亡后的作品感人至深。有《滹南遗老集</a>》。


    再至故园述怀五绝[271](五首选一)


    日日天涯恨不归[272],归来老泪更沾衣。伤心何啻辽东鹤[273],不独人非物亦非。


    王内翰子端诗:“近来陡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漫赋三诗,为白傅解嘲</a>[274](三首选一)


    妙理宜人入肺肝[275],麻姑搔背岂胜鞭[276]。世间笔墨成何事,此老胸中自一天。


    李俊民</a>一首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入为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即弃官还乡。金室南渡后,隐居嵩山,后南徙怀州(今河南沁阳)。金亡不仕。李俊民早年即探究伊洛之学,是金末元初的著名学者。诗作以五言见长。著有《庄靖集</a>》。


    阳城怀旧[277](二首选一)


    路梗伤时事,春归感物华[278]。风波千万丈,烟火两三家。树杪失巢燕,墙根无主花[279]。当年人不见,何处是生涯[280]。


    李纯甫一首


    李纯甫(1177—1223),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今河北阳源)人。登承安二年(1197)经义进士第,荐入翰林。南渡后,又二入翰林。终官京兆府判官。生平好奖掖后进,号称当世龙门。他以散文著称,师法《庄子</a>》、《列子</a>》、《左传</a>》及《战国策</a>》。李纯甫对金代后期文学有较大影响。论诗文重独创,主张“当别转一路,勿随人脚根”(见《归潜志》)。其七古风格雄豪,时有诙谐。于儒、释、道均有著述,今多不传。


    赠高仲常[281]


    借问高书记[282]:南征又北征,从军元自乐,游子若为情?笔下三千牍[283],胸中百万兵。伤弓良小怯[284],弹铗竟何成[285]?惨淡风尘际,悲凉鼓角声。别家四十日,并塞两三程[286]。斗绝牛皮岭[287],荒寒燕赐城[288]。吟边白鸟没,醉里暮云横。感慨悲王粲</a>[289],颠狂笑祢衡[290]。虎贲多将种[291],底用两书生[292]?


    刘从益一首


    刘从益(1181—1224),字云卿,应州浑源(今山西浑源)人。大安元年(1209)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兴定五年(1221)因与朝中政要辨曲直,得罪去职。后起为叶县令,甚有政声,入授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即以疾卒。叶县人士为之立石颂德。刘从益博学强记,精于经学,亦善诗歌,五言古诗尤其所长。著有《蓬门集》。子祁,为《归潜志》作者。


    泛舟回澜亭座中作[293]


    昔年醉回澜,犹恨身属官。今年邂逅来[294],身与亭俱闲。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溪山如故人,喜我复来还。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鹰乍脱臂[295],但觉天地宽。山阴忽回船[296],夜阑情未阑[297]。


    麻九畴二首


    麻九畴(1183—1232),初名文纯,字知几,中都易县(今河北易县)人,一说莫州(今河北任丘)人。弱冠入太学,有文名。金室南渡后,寓居郾、蔡间,入遂平西山隐居。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第二,经义第一。省试亦然。廷试以脱误下第。正大三年(1226),赐进士第,以病未拜官。又授太常寺太祝,权博士,迁应奉翰林文字。未久,谢病归。天兴元年(1232),元兵入河南,为兵所俘,病死。麻九畴为文精密奇健,诗尤工致,又博通五经</a>,尤长于《易》、《春秋</a>》。


    秋雨小霁湖阳道中[298]


    一雨初晴菊瘁花[299],朝来啼杀报晴鸦。地邻异域空怀古[300],人对残秋更忆家。十月红炉是明日[301],往年新火醉流霞[302]。匆匆又上湖阳道,何处还堪驻客槎[303]。


    堂谿城南感寓[304]


    断岸崩崖带草长,茂林高垲晚生凉[305]。田头经水成驹卧[306],云色因风变狗苍[307]。战地尚馀唐垒栅[308],故城曾入楚封疆。牛童趁日贪扪虱[309],那解兴亡事可伤。


    宋九嘉一首


    宋九嘉(1184?—1233),字飞卿,大名夏津(今山东夏津)人。少游太学,有词赋声。曾从李纯甫游,为文有奇气。至宁元年(1213)进士登第,历任蓝田、高陵、扶风、三水四县令,召补省掾,为权要所忌,求去。后外任经历官,又召为南京右巡院史。终官翰林应奉。金末遭乱北还,病殁于旅途。


    途中书事[310](三首选一)


    老稚扶携访熟乡[311],驿尘满路殣相望[312]。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313]。


    雷渊一首


    雷渊(1184—1231),字希颜,一字季默,应州浑源(今山西浑源)人。三岁丧父,年十四五入国学,衣弊履穿,坐榻无席。年未二十,游公卿间。又从李纯甫游,以此著名。登至宁元年(1213)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后改东平,迁东阿令,历徐州观察判官,转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终官翰林修撰。雷渊为人躯干雄伟,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文章高古,作诗喜新奇,很受时人推重。


    洛阳同裕之、钦叔赋[314]


    日上烟花一片红[315],崧邙西峙洛川东[316]。才闻候骑传青盖[317],又见牵羊出绛宫[318]。事去关河不横草[319],秋耿陵寝但飞蓬[320]。书生不奈兴亡恨[321],斗酒聊浇磈磊胸。


    王宾一首


    王宾(?—1232),字德卿,亳州(今属安徽)人。贞祐二年(1214)进士,初调兰陵主簿,辟虹县令,入为尚书省令史,因事坐罪,罢归乡里。天兴元年(1232),因收复亳州有功,授同知节度使,哀宗离汴过亳,又擢行六部尚书事,不久于兵变中遇害。平生学诗甚力,佳句如“风生传令箭,星落受降城”、“烟外暮钟催倦马,林间残照聚归鸦”、“功名不到书生手,坐抚吴钩惜壮图”等,人甚称之。


    卫真道中[322]


    毳袍落托又西征[323],陌上东风小雪晴。草色换回原燎黑,冰澌消入水痕清[324]。年华荏苒心情减[325],边事仓皇梦寐惊。早晚涡南传吉语[326],一犁烟雨趁春耕[327]。


    王元粹二首


    王元粹(?—1243),字子正,初名元亮,后改名粹,平州(今河北卢龙)人。出身于辽世族。年十八九,作诗便有高趣。正大末,因门第叙为南阳酒官。金末遭乱,流离南宋襄阳、鄂城一带。蒙古兵破襄阳,只身北归,寄食燕中,遂为道士。元乃马真后称制二年,癸卯(1243)九月病卒,年四十馀。诗人杨叔能挽诗云:“五言造平淡,只影卧黄昏”,“北平家世绝,衔恨入荒原”。


    西山避乱[328](三首选一)


    青青道边麦,知是谁家田。山田固已薄,榛石复相连[329]。旁有破茅屋,日入不见烟。借问旧居者,闻乱已西迁。平生苦沦薄[330],对此增慨然。甲兵暗宇宙,谁能安一廛[331]?愁忧无从诉,仰面视苍天。伐木南涧底,双鹿过我前[332]。


    还鄂城旧居[333]


    南风兵尘远[334],病客返旧居。入门顾四壁,书籍亦无馀。数口共嗷嗷,日事将何如。屋破未暇葺,草满须当锄。昔去季冬末,今来孟夏初。深愧资用绝,时时烦里闾[335]。


    李天翼一首


    李天翼,字辅之,涿州固安(今河北固安)人,生卒年不详。贞祐二年(1214)进士。历荥阳、长社、开封三县令,所在有治声。迁右警巡使。蒙古军队攻占汴梁后,寓居聊城,贫寒落薄,无以为资。后辟济南漕司从事。为人方凿圆枘,不与世合。因被人诬陷,死于非命。


    还家[336](三首选一)


    牡丹树下影堂前[337],几醉春风</a>谷雨天。二十六年浑一梦[338],堂空树老我华颠[339]。


    辛愿三首


    辛愿(?—1231),字敬之,自号女几野人,又号溪南诗老,嵩州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平生不求科第,为人正直,性喜野逸,不修边幅。于富贵之家作客,总是麻衣草履,足径赤露,剧谈豪饮,旁若无人。后为河南府治中高廷玉延为上客。高廷玉被府尹诬罪,入狱死。辛愿受牵累,被拷问,几不得免。由于辛愿雅负高气,不能从俗俯仰,迫以饥冻流离,往往见之于诗。元好问推重他的诗作,并称之为“真特立之士”。


    过嵩山[340]


    催老年光衮衮来,好怀知欲向谁开。箕山颍水春风里[341],呼取巢由共一杯[342]!


    乱后还[343](三首选一)


    兵戈为客苦思乡,春暮还乡却自伤。典籍散亡山阁冷[344],松筠憔悴野园荒[345]。莺衔晚色啼深树,燕掠春阴入短墙。邻里也知归自远,竞将言语慰凄凉。


    乱后[346]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347]。川原荒宿草,墟落动新烟[348]。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349]。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杨弘道二首


    杨弘道(1189—1273?),字叔能,号素庵,又号默翁,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博学多识,工于诗艺。兴定年间与元好问相识于汴京,由元引见,进谒赵秉文、杨云翼,诗名得振。正大元年(1224)任麟游酒税官。后避乱入南宋地,曾任襄阳教谕、唐州司户。元兵南下,北上寓家济源,以讲文自娱,优游以终。著有《小亨集</a>》。


    甘罗庙[350]


    峻坂欲尽长坡迎,后山未断前山横[351]。甘罗庙下四山合,太始鬼物成天城[352]。道傍一峰立突兀,瘦木上下攒飞甍[353]。此郎片纸附迁史[354],勋业不足烦题评。尚怜稚齿据高位,因使细人轻晚成[355]。山间一笑为绝倒[356],多少竖子谈功名[357]。


    赠吕鹏翼[358]


    燕市重来日,东风雨鬓皤[359]。行穿鞍马过[360],意厌客尘多。青眼常相见[361],朱门</a>不重过[362]。如君古漆井[363],澄湛已无波。


    元好问十一首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唐诗人元结</a>之后。元氏系出拓跋氏,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元。元好问七岁能诗,年十四,从郝天挺学,淹贯经史百家,六年而业成。以《箕山》、《琴台》等诗得赵秉文激赏,誉为近代无此作,于是名震京师。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历内乡令,累官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坚持儒学为己任,影响极大。其诗奇崛而绝雕镂,清壮而排绮丽。五言高古沉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有慷慨之气。由于亲历国破家亡,故所作多悲壮苍凉之音,其中“丧乱诗”尤为流传。元好问论诗主真情,反矫饰;主创造,反模拟;提倡豪迈刚健诗风。著有《遗山集</a>》。


    过晋阳故城书事[364]


    惠远祠前晋溪水[365],翠叶银花清见底[366]。水上西山如卧屏[367],郁郁苍苍三百里。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望川亭上阅古今[368],但有麦浪摇春风。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369],白塔一摧城覆没。薛王出降民不降[370],屋瓦乱飞如箭镞。汾流决入大夏门[371],府治移着唐明村[372]。只从巨屏失光采[373],河洛几度风烟昏[374]。东阙苍龙西玉虎[375],金雀觚稜上云雨[376]。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馀百所。鬼役天财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377]。南人鬼巫好禨祥[378],万夫畚锸开连冈。官街十字改丁字[379],钉破并州渠亦亡[380]。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381]。


    山中寒食[382]


    小雨斑斑浥曙烟[383],平林簇簇点晴川[384]。清明寒食连三月,颍水嵩山又一年。乐事渐随花共减[385],归心长与雁相先[386]。平生最有登临兴,百感中来只慨然。


    论诗三十首[387](三十首选二)


    其四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388]。南窗白日羲皇上[389],未害渊明是晋人[390]。


    其五


    纵横诗笔见高情[391],何物能浇块磊平[392]。老阮不狂谁会得[393],出门一笑大江横。


    岐阳三首[394](三首选一)


    百二关河草不横[395],十年戎马暗秦京[396]。岐阳西望无来信[397],陇水东流闻哭声[398]。野蔓有情萦战骨[399],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400],争遣蚩尤</a>作五兵[401]?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402](五首选一)


    惨淡龙蛇日斗争[403],干戈直欲尽生灵[404]。高原水出山河改[405],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406],包胥无泪哭秦庭[407]。并州豪杰今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408]。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409](三首选一)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410]。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外家南寺[411]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412]。眼中高岸移深谷[413],愁里残阳更乱蝉。去国衣冠有今日[414],外家梨栗记当年[415]。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过应州[416]


    平野风埃接戍楼,边城三月似穷秋[417]。人家土屋才容膝,驿路旃车不断头[418]。随俗未甘尝马湩[419],敌寒直欲御羊裘。十年紫禁烟花绕[420],此日云山是应州。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421]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422]。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423]。涧底孤松二千尺[424],殷勤留看岁寒枝[425]。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426]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427]。


    陈赓一首


    陈赓(1190—1274),字子扬,号默轩,河中猗氏(今山西临猗)人。正大年间进士,曾任蓝田子</a>午酒监和陕州盐场管勾。入元后曾任河东两路宣抚司参议和河东行省参议。著有《默轩集》。


    送李长源[428](五首选一)


    月下孤鸿枕上鸡[429],高城今日又分携[430]。九秋云气崤陵底[431],万里河声砥柱西[432]。饮罢关山秋寂寂,诗成风雨暮凄凄。千金善保并州器[433],要放昆仑入马蹄[434]。


    李汾二首


    李汾(1192—1234?),原名让,字敬之,后字长源,太原平晋(今山西太原)人。少时避乱入关,喜览史书,有功名心,以期慷慨用世。元光年间举进士不第,被荐入史馆,作抄书小史</a>。李汾品性高亢傲岸,为史馆诸官所不满,不久罢职。正大年间,至邓州,入武仙幕,署行尚书省讲议官。后曾劝武仙归宋,被武仙部下所害,时金室已亡。李汾平生以诗为专门之学,其七言诗有清壮磊落之气。元好问赞叹为“千丈气豪天也妒,七言诗好世空传”(《过李长源故居》)。


    雪中过虎牢[435]


    萧萧行李戛弓刀[436],踏雪行人过虎牢。广武山川哀阮籍[437],黄河襟带控成皋[438]。身经戎马心逾壮,天入风霜气更豪。横槊赋诗男子事[439],征西谁为谢诸曹[440]?


    汴梁杂诗[441](四首选一)


    楼外风尘隔紫垣[442],楼头客子动归魂。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443]。天堑波光摇落日[444],太行山色照中原。谁知沧海横流意[445],独倚牛车哭孝孙[446]。


    麻革二首


    麻革(?—1244后),字信之,号贻溪,河中临晋(今山西临猗)人。曾入太学,甚有文名。正大初,元好问任内乡令,麻革与杜仁杰、张澄同隐内乡山中,以作诗相尚。元好问视麻革为“海内名士”。汴京被围时,困居城中,与刘祁往来友好。金亡不仕,以诗鸣河汾,同时诗人曹之谦有“浊酒数杯遗世虑,清诗千首傲侯封”(《麻信之为寿》)之誉。麻革诗多感慨悲歌,房祺</a>称其“与元老(好问)诗学无慊”(《河汾诸老诗集</a>后序》)。著有《贻溪集》。


    寄杜仲梁[447]


    塞上愁多云易阴[448],故人虽在雁无音[449]。交情念子黄金重,世故稽人白发深[450]。芳草春风千里梦,青灯夜雨两乡心[451]。岱宗入眼东南秀[452],怅望云山泪满襟。


    浩浩[453]


    浩浩春风里,悠悠倦客情[454]。天寒花寂寞,冰泮水纵横[455]。念远心将折[456],闻兵梦亦惊。江山憔悴久,倚杖叹馀生。


    李献甫一首


    李献甫(1195—1234),字钦用,号天倪,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历咸阳主簿,辟行御史台令史。正大初,随使西夏,以功授庆阳总帅府经历,后入为尚书省令史。天兴三年(1234),蒙古军队围攻蔡州,时任行六部员外郎,城破死难。著有《天倪集》。


    九龙池春望[457]


    五年外地看清明,袖手低回过客亭[458]。谢絮楚萍无定着[459],春光如我更飘零。


    段克己</a>一首


    段克己(1195—1254),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金末进士,入元后,与从弟成己避地龙门山(今山西河津北),长达二十馀年。其诗风清新刚健。赵秉文尝称赞段氏兄弟为“二妙”,二人作品合为《二妙集</a>》行世。


    癸卯中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460]


    少年著意作中秋[461],手卷珠帘上玉钩。明月欲上海波阔,瑞光万丈东南浮。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462]。桂华徘徊初泛滟[463],冷溢杯盘河汉流[464]。一时宾客尽豪逸,拥鼻不作商声讴[465]。无何陵谷忽迁变[466],杀气黯惨缠九州。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比来几见中秋月[467],悲风鬼哭声啾啾。遗黎纵复脱刀几[468],忧思离散谁与鸠[469]?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忧[470]。良辰不可再,樽酒空相对。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碍。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今人古人俱可怜,百年忽忽如流川[471]。三军鞍马闲未得,镜中不觉摧朱颜。我欲排云叫阊阖[472],再拜玉皇香案前。不求羽化为飞仙[473],不愿双持将相权[474];愿天早赐太平福,年来人月长团圆。


    段成己一首


    段成己(1199—1279),字诚之,号菊轩,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正大末进士,授宜阳主簿。入元不仕,与从兄段克己避龙门山中。克己去世后,迁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谢辞征召,优游以终。


    送冯资深归西山[475]


    人间蛮触日干戈[476],暮四朝三都几何[477]。归去莫忧瓶粟罄,西山雨足蕨薇多[478]。


    * * *


    [1] 首二句实写,北方春天来得晚,暮春三月才有花信风。后二句虚写,想象此时江南应是绿水流红,别是一番景象。“残红”本为寥落意象,但此处给人色泽艳丽之感。


    [2] 北洹(huán环):洹水有二,一为安阳河,源出山西黎城县,流经河南林县、安阳等地;一为胡良河,在河北涿州,东南合拒马河,入玻璃河,即古洹水。北洹当指胡良河。


    [3] 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江南地区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一番风候,共二十四番,称二十四番花信风,简称花信风。


    [4] 东吴:或泛指太湖流域,或专指旧时吴郡。此处当作江南代称。


    [5] 鸭绿:指绿水。宋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诗:“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6] 细玩本诗诗意,当是作者仕金不久所作。中秋之夜,孤馆只身,亲情、乡愁等等,不觉涌上心头。


    [7] “今夜”句:唐章孝标《八月》诗:“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家家月”,可释作月照家家,家家赏月。


    [8] 感激:这里是愤激意。时难遇:犹不遇时,不得时。


    [9] “来洗”句:极言借酒解忧。唐刘希夷《故园置酒》诗:“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宋王安石</a>《招同官游东园》诗:“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10] 诗人笔下,阳光灿烂,繁花满树,燕燕双飞,伐木声、水碓声交响,一幅暮春图,色调明朗,意象生动。末联忆杨柳,借以思归友。


    [11] 泄泄:舒徐貌。晖晖:晴明貌。


    [12] 溪舂:指水碓。翠微:淡而青翠的山色,也指青山,此处用后者意。


    [13] 社:指社日,祀社神(土地神)之日,祈求丰收。


    [14] 绽:缝。


    [15] 依依:柳枝轻柔貌。《诗经</a>·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6] 前人常有以着力于写春水来写江南风景,如白居易的“春来江水绿如蓝”,韦庄</a>的“春水碧于天”等。吴激是因为观《潇湘图》而引发对江南风光的回忆,他别出机杼,以(绿)酒比春水之碧。前三句写画,反跌末句的“风沙”,更见对江南故土的怀恋。诗人在《张堪北骑》中也说“只今白首风沙里,忆向江南见画图”,可见其南国情结之深。宗之,杨伯渊,字宗之,藁城(今属河北)人,累官山东东路转运使,大定三年(1163)致仕,卒于家。《金史》有传。


    [17] 客子:这里指行旅之人,犹今所说旅客。


    [18] 当是作者晚年北归不久所作,二十年前、后的多种境象在作品中交替出现,写出世事沧桑。颈联感慨殊深:终于北归,既侥幸又庆幸,所以归结为珍惜馀年。南京,五代后晋天福初,辽升幽州为南京,即今北京。丈:对 长者的尊称,也可用来称友人以示仰慕和尊敬。


    [19] 浮云:飘动的云,这里喻指漂泊之人。唐李白《送友人》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0] 茅栋:茅屋。这里指作者故宅,自谦语,犹寒舍。


    [21] 南渡:指作者南行仕宋。


    [22] 北归:指作者金初归北。


    [23] 田园诗风味较浓,以素朴的言语,写农事,写人情。末句叙父老为歉收而长叹,也是作者的忧虑之情,二者关合。看似五律,实不拘平仄,抒意描叙,均显自在。


    [24] 浆:泛指茶酒。馈送壶浆,归时多用以形容百姓对军队或官长欢迎、接待之意。


    [25] “犹青”句:意为枣未熟。以“霜”喻秋,古人有“八月剥枣”之说。


    [26] 回忆儿时元日情景,突出年龄不同,地点不同,风光不同,心境殊异,因而萌发回归故里的强烈愿望。诗以天伦之乐始,以居家之趣结,诗法老成。庚戌,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元日,正月初一。


    [27] 屠苏:酒名。古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日,家人先幼后长饮屠苏酒。见宗懔</a>《荆楚岁时记</a>》。


    [28] 且:读平声(jū居),多、远,“且千里”,犹远在千里之外。


    [29] 苏君:指战国东都洛阳人苏秦,他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史记·苏秦列传》记苏秦有“使吾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语。


    [30] 诗中“大梁一官且归去”,说明本诗是作者任官汴地时的作品。据《金史》本传,“齐国废,置行台尚书省于汴,松年为行台刑部郎中”。置行台尚书省于汴,系天会十五年(1137)事。前半首写与朋友小酌,对床夜话,后半首写希望休官归隐,尽豪饮之兴,极写无官职约束的轻快。本诗格调明显受黄庭坚诗影响。


    [31] 云雾窗:言窗外云雾缭绕。宋黄庭坚《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a>、樊宗师</a>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诗:“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


    [32] 夜床风雨:意为对床夜话,正逢风雨。宋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注云:“以子由常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33] “霜雪”句:谓头发黑白相杂,即年老。


    [34] 大梁:本战国时魏都,北宋及金称汴京,即今河南开封。


    [35] “酒肠”句:极言酒量之大,可吞云梦。云梦,亦作“云瞢”。古薮泽名。《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瞢。”


    [36] 诗人于十年间有八次来往于汴京与上京之间,由于长时跋涉,所以有倦游之叹。与上首一样,归结于退隐。退隐是蔡诗的重要主题,可是他终了一生未曾归隐,这反映了他于出处之间的矛盾。旧时士大夫既热中仕宦,又向往山林,蔡松年这种心态具有代表性。本诗结句既得江湖之趣,又显灵动,可谓曲终奏雅。混同江,水名,在金之上京路,即松花江。


    [37] 质孤月:请孤月评断。


    [38] 两都:指上京和汴京。金主亮迁都以前,金以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南)为国都,金人扶植的傀儡刘豫则定都汴京。波神:当指水神、河伯之属。


    [39] 六合:天地四方;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成玄英</a>疏:“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斗极:北斗星与北极星。《淮南子</a>·齐俗》:“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


    [40] 尸:尸位,指居其位而不做事。汉王充</a>《论衡</a>·量知》:“无道艺之业,不晓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与尸无异,故曰尸位。”


    [41] 渔舠(dāo刀):一种刀形小渔船。唐陆龟蒙</a>《秋赋有期因寄袭美》诗:“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


    [42] 诗由名实关系入手,抒发一种人生感慨。名实相副,历来为人所重,可是名实乖违的情况却又比比皆是。“青奴”既名为奴,当作人之奴,而世间又有多少人做了青奴之奴呢?感慨殊深。青奴,指钱。青蚨别名。


    [43] “马牛”句:意为无成心而顺任自然。语出《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44] 物化:变幻,变化。《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a>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45] 听蛙声,写蛙声,古时诗中常见。唐张籍</a>《过贾岛</a>野居》诗云:“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唐于鹄《途中寄杨涉》诗云:“日色云收处,蛙声雨歇时。”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诗云:“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本诗前三句写听蛙环境,结句着一“喧”字,反衬夜之静,极具生意。本诗用真韵,首句“盆”字属元韵,即所谓衬韵。


    [46] 枕簟:意为卧于竹席。簟,竹席。


    [47] 此为感慨身世之作。从诗意推测,诗人似遭仕途挫折,被贬而出榆关。尾联意谓如屈原</a>那样怀才不遇而被贬逐者,古来千千万万,而生还者能有几人?词情凄凉。“少时”一联,写其一生颠沛流离,极有概括性,明胡应麟认为是“《中州集》五言律句可读者”(《诗薮》)。榆关,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系长城起点。


    [48] 羽檄:即羽书,古代用于征召之事的文书。这里喻战争。


    [49] 桂岭:山名,在湖南临武北三十里,又名香花岭。


    [50] 楚累:指屈原。宋陈与义</a>《晚步湖边》诗:“楚累经行地,处处馀《离骚》。”


    [51] 听到雁声而起乡关之思。诗中的君指鸿雁,但人已憔悴,意为平安也难报。诗意凄苦。


    [52] 月午:犹午月,午夜之月;午夜,犹夜半。雁书空:雁阵为“一”字形或“人”字形,故说“雁书空”。


    [53] “憔悴”句:意为不断东行、远行。句法出于唐岑参</a>《过碛》诗:“行到安西更向西。”


    [54] 人在他乡,也受当地社日热烈气氛感染,诗中遣词,如“弄”、“喧”、“喜”等,见出欢快之情。本诗为五律,颔联作流水对,颈联不属工对,尾联却又作对仗,随意挥洒,见出成熟诗艺。诗中所写社日系春社,春分前后,祭祀土地,以祈丰收。


    [55] “缘随”二句:意谓离别故山,在异地过社日,喝社酒,也是一种缘分。


    [56] 翠微:这里当指岚雾之气。


    [57] 在官况萧条之中起故园之思。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中说</a>“乡音无改鬓毛衰”,而此诗却写“儿音半已渐秦晋”,离别之久,思念之深,情见乎辞。颔联写经久以蔬代肉,老圃难以禁受;厨火暖炕,樵丁却喜节约,于风趣中写穷况,自见特色。晋宁,地名。据《金史·地理志》,金置晋宁军,原隶汾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为州,二十四年改名葭州。即今陕西佳县。


    [58] 葭芦:水名,即葭芦川,源出内蒙鄂尔多斯境,流经葭县入黄河。此处代指晋宁。


    [59] 儿音:儿时之音,犹乡音。


    [60] 鲁洙:洙为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新泰东北,流经泰安、曲阜,至泗水北与泗水合流。为了押韵脚,作者用“鲁洙”代指家乡。


    [61] 莼鲈:晋张翰入洛,为齐王冏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而归。见《晋书</a>·张翰传》。本诗中莼鲈代指故乡。


    [62] 蔡珪诗多为行役中所写,着重于品察旅途风光。本诗对途中景物作动态描绘,像一幅幅山水迎面而来。中二联对仗极工,却无斧凿痕。霫(xí席)川,当指辽之中京(金贞元元年更为北京,地在今辽宁凌源)附近。元许有壬</a>《丁文苑哀辞》:“文苑移家北山,北直大宁,古曰霫地,去京师东北尚八百里。”元之大宁,即辽之中京,金之北京。


    [63] “扇底”句:扇用以拂尘取凉,今残暑已过,不再需要扇底之风。


    [64] “西风”句:化自晋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这里西风指秋风。


    [65] 本诗描绘广宁山的高峻挺拔。其中写居高临下的态势,近于唐岑参《登慈恩寺浮图》诗中“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的写法。闾山,即医巫闾山,又作医无闾山,又名广宁山,位于辽宁北镇与和义县之间,南北纵贯,是北方名山之一。蔡珪又有《医巫闾》歌行一篇,见后。


    [66] 绝境:意同绝顶。


    [67] “但怪”句:树上之鸟,但能望见它的背部。形容人置高处。


    [68] 明胡应麟于《诗薮》一书中反拨金代“亡诗”之见。他于金诗各体中近体尊七绝,古体扬七言歌行,所举“佳什”例证,以《医巫闾》为首。医巫闾,见前首《闾山》诗注〔1〕。


    [69] 幽州北镇:指医巫闾山。《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


    [70] “祖龙”二句:祖龙,指秦始皇</a>。《太平御览</a>》引《三齐略记</a>》:“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


    [71] 萧寺:唐李肇</a>《国史补》:“梁武帝</a>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世诗文中“萧寺”云云,意为佛寺,或作佛寺的美称。


    [72] “谁道”二句:意为纵使画笔有神,也只能绘出二三处。营丘,指李成(919—967)。五代时避地北海,遂居青州营丘。擅画山水,与关仝、范宽号为五代北宋山水画三大宗师,时人尊称李营丘而不称名。参见《宣和画谱</a>》十一《李成传》。


    [73] 封龙山:在今河北元氏,金时属河北西路真定府。真定系作者家乡。此句一作“家山葱茏生处乐”。


    [74] 扬州鹤:由“骑鹤上扬州”典事引申而出。《说郛</a>》载南朝梁《殷芸</a>小说</a>》有云:“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原意是形容一种妄想。后世诗文采用,也用来喻两全其美。


    [75] 蔡珪诗艺圆熟,这首律诗写白日弹琴而忘忧,夜阑读书而得真,月光渐落,露珠正浓,诗意迢递而下,使人读来有行云流水之感。张温仲,当为作者之友。


    [76] “琴里”句:古人常有弹琴忘忧之说,汉代傅毅《琴赋</a>》有“抒心志之郁滞”句。蔡珪此诗句意或从晋嵇康</a>《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七的“弹琴咏诗,聊以忘忧”句化出。


    [77] 团:花繁貌。


    [78] 人间行路难:犹世事艰难。


    [79] 《中州集》刘瞻小传中说刘诗“工于野逸”。本诗却于疏旷中透出一点淡淡的哀愁。无极,地名,今属河北。


    [80] 缺月:犹弦月。梢梢:《广雅</a>》:“梢梢,小也。”唐韩愈《南溪始泛》诗:“梢梢新月偃。”


    [81] 梦断:犹魂断。喻一往情深,也可释作惊心、惊魂。


    [82] 三国时著名文士阮籍以酒浇胸中块垒,是为愤世嫉俗。刘汲以清泉浇胸中劫尘,是为超凡脱俗。娱情山水,远逃名利,是刘汲晚年生活写照。金赵秉文《跋刘伯深〈西岩歌〉》称赞“身将”一联“尤可讽咏”,从内容说,道出了隐者真味,从形式说,连用虚词,文气如散文一般顺畅,又不失诗之韵律,此等处可以见出深受韩愈诗格的影响。


    [83] 卜筑:择地建屋。可人:使人满意。


    [84] 为屋:犹为家。作者《西岩歌》有云:“青山为家兮流水为之朋。”这里把“为家”改作“为屋”,是为了调平仄的需要。


    [85] “身将”句:春秋时,晋国介之推曾从晋文公流亡,有功不受禄,将隐,其母说:“亦使知之若何?”介之推说:“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见《史记·晋世家》。这里“文”意为文饰。


    [86] 渑酒:渑,古水名,或称申池水,源出山东临淄西北,注入时水,今已淤。《左传·昭公十二年》:“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87] 从首句“三载”看,此诗当是诗人入仕不久所作。诗写回归故山的喜悦之情。远眺山色,近看庭园,对家园的喜爱溢于言表。“绕屋”一联描绘宦游归来的轻快心理,尤为逼真。结句“潇洒”,可解读为既指山色,也含作者。


    [88] 尘劳:佛徒称世俗事务的烦恼为尘劳。


    [89] 摇落:草木凋残。


    [90] 扶疏:枝叶茂盛分披貌。


    [91] 这首诗中把酒比作温柔乡,实是激愤之言,有悲凉,也有牢骚。温柔乡本为成语,比喻美色,而作者别出新意,颇似江西诗派的化腐朽为神奇,如黄庭坚诗云:“君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道士”一联极写其孤寂冷清,显出高古。


    [92] 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此指久经世事,对人间冷暖深有体味,无须言辞表达。


    [93] 散华:即散花,为供佛而散布花朵。绳床:这里指僧人食时坐具。


    [94] 三彭:道家语,即三尸。唐张读</a>《宣室志</a>》载:三尸姓彭,常居人心中作祟,向天诉说人的过恶。学仙的人当先绝三尸。宋陆游</a>《病中数辱》诗:“清心幸足制三彭。”


    [95] 六贼:佛家语,又称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佛家认为此六者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相接,而产生种种嗜欲,导致种种烦恼,故称六贼。见《楞严经</a>》卷四。


    [96] 衲僧:即僧人。衲原意是僧衣,可代指僧。


    [97] 温柔:指温柔乡,比喻美色迷人之境。《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谓嫕(yì易)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


    [98] 诗意苍茫。悠扬的暮钟,归寺的僧人,为静寂清冷的画面增添了生趣。全诗得力处在颔联。佛家有所谓声闻缘觉,那一声暮钟,引人几多遐思,如杜甫《游龙门奉先寺》所说:“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99] 暝雨:夜雨。


    [100] 野僧:这里“野”为闲散意。


    [101] 《金史·河渠志》记大定二十六年(1186)黄河卫州地段决堤,王寂与王汝嘉被派往救灾,“而寂视被灾之民不为拯救,乃专集众以网鱼取官物为事,民甚怨嫉。上闻而恶之。……黜寂为蔡州防御使”。今人周惠泉对此有辩驳,疑有冤情,见《金代文学学发凡》。本诗当作于贬官蔡州时,首二句便指遭贬事。此诗紧扣思归题旨,正用、反用典故,极写乡思之情。诗为七律,首句只用一平声字,故作拗句,有此一格。


    [102] “擢贾”句:战国魏须贾曾诬害范雎,后雎为秦相,须贾使秦,遂谢罪。雎曰:“汝罪有几?”贾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以“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无法计算。


    [103] 牧:治民。边州:指蔡州(含河南汝南)。金蔡州与南宋荆湖北路夹淮水相对,故曰边州。


    [104] 蓟北:即蓟州,王寂为蓟州玉田人。


    [105] 淮西:今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习称淮西,也称淮右。蔡州为淮西地,此指蔡州一带。因临金朝边界,故谓“天尽头”。


    [106] 袖手:缩手于袖,表示不参与其事。书咄咄:咄咄,感叹声。晋殷浩为桓温废免,一天到晚,以手在空中书“咄咄怪事”四字。见《世说新语</a>·黜免》、《晋书》本传。


    [107] 乞骸:古时官吏因年老而请求退职,常称乞骸,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里。榜:匾额。此指在匾额上题字。休休:亭名。唐代司空图</a>晚年因足疾请退休,家中条山王官谷,筑亭曰三休,意谓量才、揣分兼耄聩,三事都应退休。见《旧唐书</a>·司空图传》、《唐才子传</a>》卷八。


    [108] “求田”二句:汉末许氾遭乱过下邳,见陈登,登久不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氾以此告刘备,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即陈登)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见《三国志</a>·魏志·张邈传》附陈登传。“求田问舍”本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此谓居家不问国事。本诗反用其意,甘愿卧地,不登百尺。


    [109] 《金史》不为王寂立传,《中州集》王寂小传又极简略,其一生仕履多见于诗。从诗中“残梦关河鳌禁月”看,他似曾官翰林院。诗中回忆旧日在京师过元夕的盛况,从而倍增天涯流落之感。元好问称赞“残梦”一联“人共传之”。该联用对比手法形成今昔冷热的强烈反差,以抒情寄意。元夕,旧历正月十五日,旧称上元,上元之夜称元夕,即元宵。


    [110] 东西南北人:《礼记</a>·檀弓上》:“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指飘流在外、行踪不定的人。


    [111] 鳌禁:掌文翰的官署,即翰林院。宋陆游《送钱仲耕修撰》诗:“豹直公看鳌禁月,倦游我梦镜湖秋。”豹直,意为值夜。


    [112] 投老:到老,临老。


    [113] 节物:节日,也可释为应时节的景物。


    [114] 底事:何事。


    [115] 这首题画诗是作者《题宝岩寺溥公所存墨竹四幅》之一,诗为古体,用语明白如话,却蕴昭然高风。古节,古竹。


    [116] 求心:此处“心”指竹木的中心。


    [117] 断臂:当指竹枝被截。立雪:立在雪中。


    [118] 此诗当是晚年所作。解读诗意,可分三层:一写竹有节,人亦有节,故说“高节凛相对”,是诗人的自负;二写听雪轩中梦醒听雪,是诗人雅趣;三写由听雪引发诗兴,沉浸于诗中三昧,而厌恶丝竹繁华。二、三均是“高节”的具象。


    [119] 萧散:闲散。


    [120] 万籁: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121] 珠玑:犹珠玉,此处比喻雪花。


    [122] 亹(wěi尾)亹:勤勉不倦貌。三昧:奥妙,诀窍。


    [123] 诗的前八句描写浙江潮水的浩大声势,以历史上有名的两次大战比喻潮水之惊心动魄。接下四句写弄潮儿的雄姿,场面惊险。“须臾”四句写潮退后的平静景色,反衬潮水之翻天覆地。最后四句以文不逮意进一步突出浙江潮之奇伟壮观。全诗写得气势奔腾,而又张弛有度。此诗被胡应麟视为金人七言歌行“皆具节奏”的“佳什”之一。见《诗薮》卷六。又,此诗也可能是题画之作。题画诗写得生动逼真,本是唐人传统,杜甫即是个中圣手。


    [124] 海门:海口。沧溟:大海。


    [125] 髯鬣(liè列):水族的须、鳍之类。


    [126] 巨鹿之战:秦末,项羽</a>引兵,破釜沉舟,一以当十,呼声动天,大破秦兵于巨鹿(故址在今河北平乡)。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127] 坤轴:地轴。古代传说大地有轴。晋张华</a>《博物志</a>》:“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交错。”


    [128] 昆阳:地名,今为河南叶县地。汉刘秀率兵三千,大破王莽军数十万于此,是为历史上有名的昆阳之战。


    [129] 寻邑:指王莽军统帅大司徒王寻及大司空王邑。


    [130] 吴侬:吴人。弄潮:南宋临安风俗,八月观潮,少年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称弄潮之戏。见吴自牧</a>《梦粱录</a>》卷四《观潮》。


    [131] 伤心碧:形容绿到极点。传为唐李白所作《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32] 西兴:渡口名,在浙江西兴县西二十里。


    [133] 会稽:山名,在浙江绍兴东南。


    [134] 坡仙:即苏轼,后人称他为坡仙。


    [135] 勍敌:强敌。


    [136] 援毫三叫:李白曾“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作诗换取白鹇。见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a>。


    [137] 诗人与张寿卿似是忘年交。开篇便赞美张之貌美和才能。中则激励,言张终当鹏程万里。结则归于别情,是赠别诗的常见写法。诗中虽有“少欢趣”、“正销魂”等语,但情调并不低沉,主调是期待张的奋发有为,正见长者对晚辈的殷殷厚望。


    [138] 冠玉:装饰在帽子上的玉。《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后以冠玉比喻美男子。


    [139] 留侯:张良从汉高祖刘邦有功,封留侯。司马迁</a>曾见其画像,称其“状貌如妇人好女”。见《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语。


    [140] “貂裘”句:字面反用五代温庭筠</a>《西州词》:“他日相寻索,莫作西州客。西州人不归,春草年年碧。”而绾合张寿卿此时之不遇。战国时苏秦携珠玉貂裘西入于秦,未获知遇。后因用作怀才不遇典故。


    [141] 物化:见祝简《青奴》注〔3〕。北海鲲:大鱼名。《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142] 销魂:谓为情所感,若魂魄离散。南朝梁江淹</a>《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143] 高有邻今存诗四首,看来诗艺平常,但这首《马嵬》诗却是鹤立鸡群,堪称金诗佳作。清代袁枚</a>著名绝句《马嵬》中的名句“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a>上多”似乎是从高诗末句化出。当然,诗家思维,也常有近似与巧合。


    [144] 事去:犹大事已去。按《旧唐书·后妃列传》载,安禄山叛乱,攻破潼关后,唐玄宗</a>离京西去,道次马嵬(今陕西兴平马嵬镇),禁军不发,要求诛杀杨国忠、杨玉环(即杨贵妃)兄妹。唐玄宗眼见大事已去,只能勉强同意。


    [145] “荒坟”句:杨贵妃葬在马嵬坡。


    [146] 香囊泣:据《旧唐书·后妃列传》载,唐玄宗自蜀返京后,密令中使将杨贵妃改葬,发墓时,肌肤已坏,香囊仍在。中使携回上献,唐玄宗视之凄惋。香囊,盛香料的小袋,为饰。


    [147] 生灵:犹生民、百姓。


    [148] 本诗当是宦游中回乡所作。前六句写故园景色,后二句归于人事,有物是人非的悲凉感。诗的首尾以“故垄”、“儿时”相呼应。自是一格。


    [149] 松楸:松树与楸树,因多植于墓地,常用为墓地的代称。此处故垄当指其祖茔。


    [150] 鸟道:意为峻险之处,仅有飞鸟之道。唐李白《蜀道难</a>》诗:“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151] 羊肠:意为道路盘曲逼仄。唐太宗</a>李世民</a>《登太行》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152] 沃:光泽,丰美。《诗经·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沃。”《传》:“沃,柔也。”


    [153] 古时仕宦者常有求隐的愿望,这是传统的心态。而以逃禅的方式表明这种心愿的也不乏见。诗人自号“居士”,以佛徒自命,这首诗中厌倦俗务的情绪甚明。二联明说,三联用对比表示爱恶,是再次申说。末句双关,一说一生到处奔波,一说一生所求是名士的洒脱不拘与佛徒的清心寡欲。城南庵或即在作者故乡东莱。


    [154] 瓶钵:僧人饮食用具,瓶以盛水,钵以盛食。


    [155] “桑下”句:三宿,留宿三夜。《后汉书</a>·襄楷传》记楷上书说:“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后引申为恋恋不舍之意。宋苏轼《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尊前聊与一身归。”


    [156] 一灯传:佛家称传法为传灯</a>,意谓佛理可以破除迷暗,如灯之照明。《摄大乘论</a>释论》卷第五:“若令诸众生入一切智智,此是展转行,譬如一灯传然千灯,即是显示利乐意。”唐戎昱《题招提寺》诗:“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157] 风尘:风起尘扬,天地昏浊,喻世俗扰攘。


    [158] 四海与弥天:东晋名士习凿齿</a>与名僧道安</a>初见,自称“四海习凿齿”,道安对以“弥天释道安”。见南朝梁代慧皎</a>《高僧传》卷五《道安传》。


    [159] 吴彦高即吴激,生平事迹详见本书小传。刘迎为其诗集题诗,实是缅怀和凭吊。诗中既有赞誉,更多的却是感慨。


    [160] 故国:指宋,吴激的故国。


    [161] 老穷边:吴激入金被留,在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度过很长时间。


    [162] “名高”句:冀北产良马,称“冀马”。


    [163] 西江:这里当指江西诗派,其领袖人物黄庭坚诗作中尝有禅理说教。但这里“别是禅”或应解为别有机理。“冀北”、“西江”二句意为冀北良马虽非完美无缺,江西诗派自有机理神趣。从这两句诗约略窥知金人视吴激为受黄庭坚影响的诗家。


    [164] 米家:指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吴激是米芾的女婿,深得岳父笔意。


    [165] 天封寺地处山中,环境清幽,虽是夏日,亦感爽凉,这惬人心意的环境是诗人兴感之由。后半首的自嗟老矣和自感不才是倦于世事的反映。二联写景很细,结尾含而不露,其实十亩清阴正是诗人向往的归宿。


    [166] 掩复开:视觉所见,忽掩忽开,所以下句有“路萦回”之言。


    [167] 不材:无用之木。庄子认为栎树“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见《庄子·人间世》。


    [168] 前二句写景,是后二句议论的基础。前人说过,日月依旧,光景常新。大自然变化无穷,呈现出千姿百态,也就是诗中所说“无定态”,为诗人提供了无尽的新意,后二句启发读者:只有在风烟中领略它的无定态,才能写出新意。正如元好问所说:“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子端,金文学家王庭筠字。详见本书小传。


    [169] 滦溪:当指滦河,古濡水,在今河北省东北部,发源于丰宁,流经沽源称闪电河,中游穿流燕山山地,下游在乐亭、昌黎两县间入渤海。


    [170] “晓碧”句:此句“晓碧”的“晓”是明亮义,“晓霞”的“晓”不必训为明霞,而应视为早霞,以示区别。


    [171] 诗中咏燕咏己融为一体,摅写渴望自由的迫切心情。“嗟君底事入圜扉”,明说燕子,暗说自己入狱之冤。诗受黄庭坚影响。黄诗为避俗,有时颠倒词语,造成奇崛句法,如“风前横笛吹斜雨”之类,本诗“落花吹湿东风雨”便有明显的山谷习气。狱中事发生于明昌六年(1195),赵秉文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因“言语颇差异”受审,供出曾与王庭筠等人“私议”,故王庭筠等皆下狱。事见《金史》赵秉文、王庭筠本传。


    [172] 迂疏:迂腐疏略。祸机:指祸患潜伏,一触即发,有如机括。


    [173] 圜扉:狱门,借指狱室。狱户以圆木为扉,故称圜扉。唐骆宾王</a>《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圜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174] “落花”二句:化用宋陈亮</a>〔虞美人〕《春愁》词:“东风荡飏轻云楼,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175] 此诗描绘出一幅郊野秋色图。诗风淡雅,尾联明显见出陶渊明诗的影响。


    [176] 陇:通“垄”,田埂。陇斜,即斜陇,为了押韵脚,倒转而用。


    [177] 西风:秋风,借指秋天。故此处“风”非实指,上句“微风”则有实意。


    [178] 本诗极写赵彦和田园闲适之乐,三联“放鹤”、“横琴”可视为虚拟之笔,为了渲染赵彦和的清远闲放。末尾写羡慕之情,天然流出,自任不禁。示,犹语,诉告。


    [179] 危:高。


    [180] “殷勤”句:本唐孟浩然</a>《过故人庄》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鸡黍,原意是杀鸡为黍,后用为接待友人的真率情意之语。


    [181] 家山:故乡。活计:生活之计,犹生计、营生。


    [182] 封建官场复杂,人事千变万化。作者也遇仕途挫折,大安末任职彰德时,就因蒙古兵南犯,不能守城,被贬职。后南京戒严,坐乏军储,险遭处分。所以诗中极尽感叹。


    [183] 北辕:车辕向北,即北行意。陪都:疑指金之中都,时金室已南渡。


    [184] 愈疏:愈远。屈原《九歌·湘夫人》:“不浸近兮愈疏。”


    [185] 浮云千变化:宋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诗:“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186] 同年:科举同榜登第的人称同年。也可指同岁。


    [187] 诗中对一多有才情女子的凄凉晚景充满同情,结句极写张女的孤独寂寞,神情宛然。前二句与后二句有不胜今昔盛衰的感慨。诗风冷艳,有晚唐风貌。


    [188] 远山句好:《中州集》刘昂小传:“张秦娥者,颇能小诗,其赋《远山》云:‘秋水一抹碧,残霞几缕红。水穷霞尽处,隐隐两三峰。’其后流落。子昂赠诗云云。娥为之泣下。”远山句,指张秦娥诗篇。


    [189]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人睡眼初展。这里形容张秦娥年轻时目美。


    [190] 前六句写躬耕环境,与世隔绝,白发衰老,心如死灰,似未入题,直至末二句才点题。实际上,前六句是后二句的铺垫,正因为在被世人遗忘的暮年有人连日相访,才显出这种友情的珍贵,才值得言谢。此诗颇似唐人刘禹锡</a>《西塞山怀古》的写法。竹堂,指张公药,工诗,有《竹堂集》。


    [191] 学稼:犹躬耕、务农。


    [192] 别驾:官名。汉制,是州刺史的佐僚,也称别驾从事使。张公药曾任节度副使,故以别驾相称。


    [193] 诗人凝神远眺,一时间与山水风光契合无间。结句极写宁静中有不尽遐思,也可解读为云边归鸦逗惹出诗人多少诗兴。细玩诗意,可隐隐感到诗中仍透出一层淡淡的孤独感。


    [194] 平林:《诗经·小雅·车舝》:“依彼平林。”传曰:“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195] 夕阳家:把夕阳西下说成夕阳归家。


    [196] 此诗由得家书而生发感想,当是周昂因诗祸谪东海时所作。诗中以孤城、雁声和秋色等意象构成孤寂的环境气氛,渲染思念老母而盼归的凄凉心理,隐约可看出受杜甫《春望》诗影响的痕迹。


    [197] 游方:本指僧人修行问道,周游四方,此指离家远行的人。


    [198] 倚门:《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以倚门、倚闾比喻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


    [199] 此诗写来充满感情,诗中感慨唐代柳宗元</a>“功名翕忽负初心”,这“初心”当是为国为民之心,所以此诗实是推重作为政治人物的柳宗元。至于末句“最悲音”云云,实又是作者以十馀年被贬身世从柳诗中得到共鸣的结果。柳诗,当是指柳宗元集。


    [200] 翕忽:倏忽,快疾。负:违。初心:本愿。


    [201] 骚人:指屈原。


    [202] “开卷”句:意为读时掩卷深思。


    [203] 这是赵沨冲淡诗风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虽有犬吠、敲门声,却愈见山寺夜晚的静谧,这是传统的以声衬静的写法。结句化用唐人贾岛《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意境。


    [204] 松门:以松枝编成的门,犹柴门。门前有松树,也可称松门。这里指寺门,当取后说。宋陆游《书怀绝句》诗:“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205] “犬吠”句:意为犬吠之声,一山可闻,因为周围太宁静了。秋意,冷寂。


    [206] 这是一首得到金章宗皇帝赏识的应制诗。此类作品大抵歌功颂德,今选一首,以窥一斑。诗题虽为《中秋》,实为应制。孟轲</a>在《孟子</a>·梁惠王下》中反对王者“独乐乐”,主张“与众乐乐”,即“与民同乐”,诗中末二句即反映这种思想,也为章宗唱颂歌。《中州集》诗末有注:“史舜元尝从文孺学诗说,道陵中秋赏月瑶光楼,召文孺对御赋诗,以‘清’字为韵。道陵读至落句,大加赏异,手酌金钟以赐,且字之曰:‘文孺,以此钟赐汝作酒直。’士林荣之。”道陵,指金章宗,以其死葬道陵,故称。


    [207] 蕊珠宫阙:道家传说天上有蕊珠宫。《黄庭内景经</a>》:“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清人蒋国祚</a>注:“蕊珠者,天上宫名。”历代诗人以蕊珠宫入诗,比喻不一。这首诗中代指月宫。蓬瀛:蓬莱、瀛洲二山,传说中的神山。此处喻瑶光楼。


    [208] 点:玷污。太清:天空。


    [209] “帘外”句:金吴激〔满庭芳〕词:“飘桂子,时入疏帘。”飘桂子,即飘桂子香。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210] 金茎:铜柱,用以擎承露盘。


    [211] 霓裳曲:全称《霓裳羽衣曲》,唐乐曲名,曾经玄宗李隆基</a>润色,唐宫中多奏此乐,杨贵妃善为《霓裳羽衣舞》。


    [212] 四海歌讴:意为各地民歌。


    [213] 前四句点题。“秦关”以下八句言友人将归之处——秦地形胜,想象分别后,关河阻隔,为相互思念而伤情。“我本”以下八句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青天”以下五句写思归而不能归,却只能送人西归,更添悲怆,回应开篇。全篇借送人抒情,属元好问所说的“有气象”的作品。之秦,犹去往秦地,古诗中多有此种说法。诗中“秦关”,也是泛指秦地。


    [214] 莲峰:西岳华山顶中峰名莲华峰,传说生千叶白莲花,故称莲峰。


    [215] 终南:山名,在陕西西安市南,又称南山,秦岭诸峰之一。


    [216] 五陵:西汉帝王陵墓,包括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今陕西咸阳附近。


    [217] 渭城:地名。秦咸阳,汉高祖元年改名新城,武帝元年又改名渭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


    [218] 齐、宋:地域名。齐,今山东省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为战国时齐地,汉以后仍沿称为齐。宋,战国时宋国辖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之间。


    [219] 梁城:战国时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220] 信陵:战国魏安釐王异母弟,名无忌,封信陵君。好养士,有食客三千。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221] 夷门:战国魏都城大梁东门称夷门,因城内东北隅夷山而得名。侯生:又名侯嬴,战国魏隐士。家贫,年七十,为大梁夷门守门吏,被信陵君迎为上客。后为信陵君献计,却秦救赵。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222] 汧泾(qiān jīnɡ千经):汧,汧水,渭河支流,今名千河。源出六盘山南麓,流经甘肃,至陕西陇县千阳注入渭河。泾,泾水,渭河支流。发源六盘山东麓,流经甘肃,至陕西高陵境入渭河。句意表达西归之愿。


    [223] 高阳:本地名,故址在今河南杞县西。秦末,高阳人有郦食其者,好读书,家贫落拓,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者。后刘邦兵过高阳,郦自称高阳酒徒入见,终受重用。见《史记·郦生陆贾</a>列传》。这里以“高阳酒徒”自比。


    [224] 王逸宾即王,隐于汴梁。详见本书小传。诗中景色苍凉,并有“兵革”云云,学人考订此诗作于泰和五六年间,其时南宋韩侂胄有“开禧北伐”,金亦起兵河南,入淮入荆襄。故诗中充满因战事而引发的忧思愁苦、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繁台,地名,在今河南开封东南禹王台公园内,今称古吹台。相传为春秋时师旷</a>吹乐之台,汉梁孝王增筑,也称吹台。后有繁氏居其侧,因称繁台。


    [225] 凭望:即凭眺,临高望远。怜:喜爱。迥:远,这里作高解。


    [226] 荒:广。


    [227] 兵革:借指战争。兵,武器。革,甲胄。


    [228] 这首诗变化古人诗词而出新意,末二句变冯延巳词而加以情绪化,在闲适中略带愁思。


    [229] “蜻蜓”句:意为蜻蜓躲在钓竿头上。形容垂钓者全神贯注、纹丝不动的情态。


    [230] “一溪”二句: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有“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句。宋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元宗(李璟)尝因曲宴内廷,从容谓曰:‘吹绉一池春水,何干卿事?’”


    [231] 赵秉文曾被贬任北京路转运司支度判官,这时正是蒙古军队频频入侵之日,诗中反映了这种现实,以及为国事而忧心忡忡的感情。中秋饮酒,用以消愁,但醉眼蒙眬中仍然“愁来”,可见忧时之深,不可解脱。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232] 辽水:辽河。


    [233] 宇宙:天下,国家。飘蓬:犹蓬转,蓬草经风飞转。喻转徙无常,这里当喻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234] 扰扰:纷乱貌。


    [235] 诗题一作《寄王学士子端》,当作于明昌初王庭筠罢官,卜居彰德,读书黄华山寺时。诗中三、四句有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慨叹。五、六句却以古人相比,诗句似乎随意而下,却是语调亲切,见出深情。


    [236] 王处士:即王庭筠,字子端。此时隐居黄华山,故称处士。雪溪云云,似指黄华山上一处所。惟耶律楚材赞美王庭筠有“雪溪词翰辉星月”语,雪溪或又是王庭筠之名号。


    [237] 人影月: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38] 郑虔:字弱齐,郑州荥阳人。与李白、杜甫友善。能诗,好书,工画山水。曾自写其诗并画以献,玄宗署其尾曰:“郑虔三绝。”王庭筠善画,元好问《王子端内翰山水》诗也有“郑虔三绝旧知名”之言。


    [239] 黄华:山名。也称林虑山,在今河南林县境内。


    [240] 这首绝句以平易语绘出村落如画风光。它不仅是静物写生,且有动态描绘。人行道路,归鸦点点,气韵颇为生动。


    [241] 深竹:犹竹林。


    [242] 这首诗歌写清明寒食时,远离家园的游子情怀。“晴云”一联极写孤独心态,因为无友,只能与晴云相聚;无人与语,只能听飞鸟好音。清代陶玉禾《金诗选》评此诗“骏健,正不易得”。


    [243] 团:合、聚。倾盖:谓行道相遇,停车而语,车盖接近,因称初交相得、一见如故为倾盖。盖,车盖。


    [244] 少天色:意谓天色少顷即变。


    [245] 从诗中“颇笑西台瘖御史”一句看,此诗当作于作者任监察御史时。诗人不仅无心赏雪,还见雪花而愁,是因为迟来的小雪于农事无补,故说“空花”。北方岁末才有小雪,影响小麦生长,出现“麦苗稀”。诗歌见出作者忧心如焚之情态。尾联自嘲,因为视察灾情不在其职责范围内,他不能越职言事,只能保持沉默,但沉默中有愤懑。


    [246] 两河:宋时称黄河流域的河北及河东(山西省境黄河以东地区)为两河。


    [247] 腊尽:岁末。此时已立春,故题云春雪。首联意为即使丰年也难救饥,何况雪小来迟。


    [248] 谩说:犹休说。唐王昌龄</a>《九日登高》诗:“谩说陶潜</a>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膏泽:滋润作物的及时雨。


    [249] 湿絮:喻指雪花。宁堪:岂能。


    [250] 西台:御史台。瘖(yīn音):哑,此处有沉默不能语之意。


    [251] 洛阳为古都,阅尽人事代谢、朝代兴亡。蒙古兴起后,金迭遭其打击,以致迁都于汴,国势一蹶不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诗人吊古伤今,意象萧瑟,情调低回。首句便使人想到李格非</a>《书〈洛阳名园记</a>〉后》中的名句:“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洛阳“故苑荒凉”正是金国衰落之候。


    [252] 玉光照夜:指佚乐而太平的生活。唐权德舆</a>《广陵诗》:“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玉光,犹月光。此处用来反衬“新冢”。


    [253] “剑气”句:化自唐杜牧</a>《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剑气,宝剑的光芒。此指仍有光芒的宝剑。


    [254] 金谷:园名。晋代石崇筑园于洛阳西北金谷涧,即世传之金谷园。石崇以富著称。见《世说新语</a>·汰侈》、《晋书·石崇传》。


    [255] 铜驼:铜铸骆驼。《晋书·索靖</a>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256] 穀(ɡǔ古)与臧:穀,小孩。臧,奴隶。《庄子·骈拇》记穀、臧二人牧羊,臧挟箧读书,穀博塞(古时博戏)以游,皆亡其羊。言道不同而亡羊则一。


    [257] 前人称赞赵元五言诗有他人未到处,但从他的今存作品看,乐府体也有胜于当时诗人之作。本诗暴露了蒙古军队屠城的暴行,但主要是揭露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诗中写到城非不高,池非不深,结果城破。诗人指出这是由于朝廷将非其人,埋没了如李那样的将才。诗的结尾使人想起“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唐诗名句。此诗题下有自注:“甲戌岁(1153),忻城破,官复完治。途中闻哀叹声,感而有作。”忻城,指忻州,今属山西。


    [258] 沥:下滴。


    [259] 李(jì记):本姓徐,名世(594—669),字懋功,唐曹州离狐人。唐初大将,赐姓李,因避太宗李世民讳,单名。从太宗破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随李靖</a>破东突厥,封英国公。治并州十六年,突厥不敢南向。高宗时,任尚书左仆射,进位司空。新、旧《唐书》有传。


    [260] 汴梁宋故宫八景亭的破败景象引起诗人的吊古之情。诗中深寓讽刺,将宋徽宗与陈后主相提并论,因为二人都极富文采,也都是腐败之君、亡国之君。《玉树后庭花</a>》不绝于耳,则亡国之事接踵。结句冷峻,有警醒之意。龙德宫,金开封同乐园即北宋龙德宫,原系徽宗所修。


    [261] 刻桷(jué绝):雕有花纹的椽子。桷,方形椽子。朱楹:红漆的厅堂前柱,此指亭中前柱。绀纱:深青透红之纱。木器油漆前,先粘上纱布,然后刮底上漆,可耐久不开裂。


    [262] “裙腰”句:意谓如裙腰之绿的小草长满石级两旁。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裙腰,即裙,下裳。今吴语</a>中称裙为腰裙。


    [263] 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徽宗穷奢极欲,大造宫室,又好声色,导致北宋之亡。玉树花:南朝陈后主所作乐府歌曲,全称《玉树后庭花》,古人视为亡国之音。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64] 刘祁《归潜志》曾记郝居中尝与其父刘从益等人一起唱和,并引郝居中《昆阳怀古》诗的残句“战骨至今埋滍水,暮云何处是舂陵”,见出苍劲之气,当是能诗者,可惜今只传存一首武侯庙诗,诗格庄严沉郁,堪称金诗中的佳作。五丈原,在今陕西眉县;武侯庙,诸葛亮</a>庙。


    [265] 筹笔:运笔筹划。唐李商隐</a>有《筹笔驿》诗:“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驿在今四川广元与陕西阳平关之间,今名朝天驿,相传诸葛亮伐魏时曾驻在此地筹划军事。唐杜牧《和殷潜之题筹笔驿》诗:“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沉思。”


    [266] 长星飞堕:《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a>》:“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入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唐胡曾</a>《五丈原》诗:“长星不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


    [267] “三分”句:《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论天下形势,主张先</a>与曹操</a>、孙权鼎三分天下,而后“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68] “十倍”句:《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刘备临终向诸葛亮嘱托后事时说:“君才十倍曹丕</a>,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宁论,何需论证。


    [269] 坏壁丹青:当指壁画。白羽:白羽扇,也即羽扇。


    [270] 褒斜:指褒斜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得名,为汉代以后秦岭南北重要通道。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率军由此道进驻五丈原。


    [271] 《中州集》收录此诗题作《还家五首》,今选一首。金亡,王若虚微服北归,居乡里,诗当作于此时。诗作从两方面立意,一是感情反差,思归不得而生恨,而归去却觉更悲;一是变化丁令威典,物是人非,令人伤感,而“人非物亦非”,则更为沉痛,因为这都是亡国之痛。诗以平易语言抒发深沉之感,正是王若虚晚年诗作的特点。


    [272] 天涯:相对于故园而言。《中州集》作“他乡”。


    [273] 辽东鹤: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见晋陶潜《搜神后记</a>》。


    [274] 这是一首论诗七绝,批评王庭筠轻视白居易诗,而称赞白诗之沁人心脾。如把这诗与清人刘熙</a>载对白氏的评论相比,颇见相通。刘熙载</a>说:“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语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艺概</a>·诗概》)王内翰子端,即王庭筠,字子端,任职翰林院,故称王内翰。白傅,即白居易,曾任太子少傅,省称白傅。解嘲,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释。此指为白居易辩解。


    [275] “妙理”句:此句是对白居易诗的赞美。参见王若虚《滹南诗话</a>》:“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


    [276] “麻姑”句:麻姑,古仙女名。晋葛洪</a>《神仙传</a>》:“麻姑手爪似鸟,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远(即王方平)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其爪可爬背耶?’”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277] 诗人的伤时实感,用虚拟的形象来表达,譬如“失巢燕”和“无主花”就是出自想象的伤感诗语。诗题下原注:“呈阳敬之燕子和李文卿。”阳城,今河南登封。作者曾隐居嵩山,故有“怀归”之言。


    [278] 物华:自然景色。春归:可释为春天归来或春天归去,此处当是前者之义,即早春。


    [279] 无主花:野花。把它说成“无主花”,契合沉痛的伤时之情。本佛经。唐流志译《大宝积经</a>》卷一百六:“无主花树及种种香,合集愿以供养诸佛。”唐陆畅《崔谏议林亭》诗:“蝉噪入云树,风开无主花。”


    [280] “何处”句:意为当年友人,今日生活在何处呢?


    [281]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明人胡应麟称赞说:“排律如吴彦高《鸡林书事》、李之纯《赠高仲常》,亦颇有格。”(《诗薮》卷六)虽是赠人之作,而诗中绾合主客,抒写共有的大材小用之恨和怫郁不平之气,可谓畅吐心声。


    [282] 高书记:指高宪,字仲常。《中州集》有高宪小传。书记,掌管文牍书录的官员。高仲常曾任博州防御判官。据《金史·百官志》,防御判官“专掌通检推排簿籍”。


    [283] 牍:本指书版、木简,自纸张通行后,泛称文书为文牍,书信为尺牍。


    [284] 伤弓: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馀悸。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唐杜甫《归雁</a>》诗之二:“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285] 弹铗:弹击剑把。铗,剑把。战国时齐孟尝君门客冯谖三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三次满足他的要求。见《战国策·齐策四》。后用以比喻有所希求于人。


    [286] 并塞:泛指今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一部分地区。两三程:犹兼程。


    [287] 斗绝:陡峭险峻。斗,通“陡”。牛皮岭:当指金西京路大同府(治所在今大同)之牛皮关。


    [288] 燕赐城:元赵秉文《抚州二首》:“燕赐城边春草生,野狐岭外断人行。”则燕赐城当指抚州(今河北张北县地),为金帝赐宴之地。


    [289] 王粲:字仲宣,三国魏山阳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建安七子</a>之一。因动乱往荆州依刘表,其《登楼赋》即作于此时。后归附曹操,从征吴,卒于道。有诗、赋、议、论近六十篇。后人常以“王粲登楼</a>”喻流落他乡,失意怀土。


    [290] 祢衡:东汉平原(今属山东)人,字正平。少有才辩,气刚傲物。孔融</a>荐于曹操,操不能容,遣往刘表,表又送之黄祖,为黄祖所杀。有《鹦鹉赋》。此处用来表达尚气傲世。


    [291] 虎贲:勇士。贲通奔,言如猛虎之奔走,喻其勇猛。《战国策·楚策一》:“虎贲之士百馀万。”


    [292] “底用”句:谓你我哪受到重用?底用,何用。两书生,指王粲、祢衡。此借指高仲常和李纯甫自己。


    [293] 这首诗极写无官一身轻之感,诗句恰如行云流水,反映出一洗尘喧的真率心态和悠然情韵。


    [294] 邂逅来:犹不期而来。


    [295] (ɡōu钩)鹰:躲在人臂上的猎鹰。,臂套之谓。


    [296] “山阴”句:南朝宋刘义庆</a>《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居山阴,雪夜趁舟访戴逵,至其门,即归,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97] 夜阑:夜深。情未阑:情未尽。


    [298] 秋雨始晴,湖阳道中,景色明丽,但不减乡思。诗人把一首七律写成即景诗,故颈联不作对仗,也不拘于平仄,更显自然。湖阳,县名,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


    [299] 瘁:毁坏。


    [300] 异域:指南宋。湖阳属金南京路唐州,其地与南宋京西南路相邻。


    [301] “十月”句:十月有小阳春之称,故云。红炉,烧得很旺的火炉。明日,指太阳。


    [302] 新火:传说上古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木材,易季时所取火叫新火。流霞:亦作“琉瑕”、“流赮”,浮动的彩云。《文选</a>·扬雄</a>〈甘泉赋</a>〉》:“吸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李善</a>注:“‘霞’与‘瑕’古字通。”


    [303] 客槎(chā插):客船。槎,竹、木筏。


    [304] 堂谿,古楚地,既以产精良武器知名,又是古战场,曾经多少兴亡故事。在金朝风雨飘摇之际,诗人凭吊历史遗迹,不禁感慨系之。诗末说牧童不解兴亡,正是因为自己兴亡之感殊深。堂谿,地名,也作裳谿。春秋时楚地,故址在今河南遂平西北,以出产剑戟著名。


    [305] 垲(kǎi慨):地势高而土质干燥。


    [306] 成驹:即驹,儿马方壮。


    [307] “云色”句:即白云苍狗意,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此句以“变狗苍”对上句“成驹卧”,所谓借对,实属随意挥洒之笔。


    [308] “战地”句:当指唐宪宗时吴元济据蔡州叛乱,发生著名的平淮西战役。垒栅,营墙与栅栏,多作军事上防御用。


    [309] “牛童”句:牧童趁着日暖,脱衣扪虱。扪,按、摸。


    [310] 论者谓此诗直书所见,不假雕琢,尽写饥民流亡惨状,是一幅流民图。


    [311] 熟乡:指有收成乃或丰收的地方。熟,丰稔。


    [312] 驿尘:这里指车尘。殣(jìn进):犹饿殍,饿死的人。《左传·昭公三年》:“道殣相望。”


    [313] “终朝”二句:意为饥民在田里捡拾馀穗,每天不满一把,而流民似水,有如麦芒那样难以数清。这两句见出民歌风韵。


    [314] 洛阳古都,迭经兴亡,曾引发出多少诗人的怀古幽情。金之晚期,受蒙古、南宋的南北夹击,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诗中一片感伤情绪,读之使人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颈联用语显出逐奇之习。裕之,即元好问,字裕之。钦叔,即李献能,字钦叔,金末诗人,《金史》有传。


    [315] 烟花:泛指春天景色。唐杜甫《清明》诗:“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316] 崧邙:指嵩山与邙山。崧,通嵩。嵩山在洛水之东。邙山在洛阳东北,又称北邙、北山、芒山、郏山。汉魏以来,王侯公卿贵族的葬地多在此,后多以此泛称墓地。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洛南西北,东入河南,经洛阳,至巩县洛口入黄河。此句意谓嵩山、邙山向西而峙,洛水向东而流。


    [317] 候骑:巡逻侦察的骑兵。青盖:青色的车盖。汉制,王车用青盖。


    [318] 牵羊:古时战败者肉袒(露体)牵羊,表示降服。《左传·宣公十二年》记郑伯肉袒牵羊以降楚。绛宫:朱漆宫殿。


    [319] 关河:指函谷等关与黄河。一谓关山河川。横草:践踏野草,使之横倒。表示极轻微之事。《汉书·终军传》记军自言:“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320] 耿:明貌。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飞蓬:菊科类植物,秋日开花。《埤雅</a>》:“蓬,末大于本,遇风辄拔而旋。”


    [321] 不奈:犹不耐,不能经受,难以承受之重。


    [322] 此诗写作时期已为金末,这时金朝北与蒙古,南与南宋,战争不已。在春回大地之时,却“边事仓皇”,诗人切盼结束战乱,过和平安定的生活。末句所写画面,正是这一愿望的形象反映。卫真,地名,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十里。


    [323] 毳袍:毛皮袍。落托:犹落拓。西征:当指由亳州向卫真西行。


    [324] 澌:通“凘”。解冻时流动的水。


    [325] 荏苒:渐进,推移,多指时间。


    [326] 涡(ɡuō锅):水名。淮河支流,源出河南开封西,东南至安徽怀远</a>入淮。涡南,泛指亳州、涡阳一带。吉语:嘉善之音,犹好消息。


    [327] 一犁烟雨:字面用宋苏轼《次韵张昌言</a>给事省宿》诗:“待向崧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328] 金亡后,诗人流寓襄阳,其地为南宋管辖。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十月,蒙古兵破枣阳,又循襄邓入郢,虏人民牛马数万而还;第二年又拔郢州,襄阳府归附蒙古。本诗当是在这一背景下所作。诗歌真实地反映出战乱中民生凋敝、一廛难安的惨象。清陶玉禾《金诗选》认为此作“气骨苍健,有少陵风格”。题中“西山”,指今湖北鄂城西山。


    [329] 榛石:榛芜、乱石,喻荒田。


    [330] 沦薄:沦落飘泊。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应瑒》诗:“一旦逢世难,沦薄恒羁旅。”


    [331] 安一廛:犹安居一方。一廛,一夫所居之地。《孟子·滕文公上》:“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也作“一鄽”。这里意谓一块土地。


    [332] “伐木”二句:当是实写,有人伐木,惊动双鹿,意为一片荒凉中犹有动静。全诗惟有这结句写出声音、动态。


    [333] 元好问曾允推王元粹是金室南渡后诗学大盛中的中坚人物之一,同时人杨叔能则称赞他的五言诗。这首五古也属他的上乘之作,乱离之音可闻。鄂城,即今湖北鄂城。


    [334] “南风”句:南风吹得兵尘远去,意为北兵远去。


    [335] 里闾:犹邻居。


    [336] 作者于金亡后寓居博州聊城,此诗当是归里(涿州固安)时所作。本诗前二句回忆二十六年前的欢乐,后二句写今日的潦倒。末句连用物、我三个意象,极言世事变化之大,充满今昔盛衰之感。“堂空”更属苦痛之言。


    [337] 影堂:家庙的别称。悬挂先人遗像的灵堂也称影堂。


    [338] 二十六年:当指离乡后的时间。


    [339] 华颠:犹白首。


    [340] 嵩山:古称外方,又名嵩高,在河南登封县北。嵩山、箕山相对,古人有时“嵩箕”连用。箕山是相传尧时巢父、许由的隐居之地。诗人在动乱中过嵩山,不由怀想巢、由。这种隐居之愿含有避乱于世外桃源之意。刘祁《归潜志》卷二称此诗后二句为“佳句”,“真处士诗也”。


    [341] 箕山:亦称崿岭,又名许由山,在河南登封县东南。颍水:水名。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东南流,经禹县、临颍、西华、商水,至周口北合贾鲁河、南合沙河入淮。


    [342] 巢由:即巢父与许由,相传为尧时隐士。尧让天下于巢父,不受。又让于许由,亦不受,遁耕箕山下。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颍水滨。诗文中多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343] 本诗共三首,这里选其一。其三有“干戈满地”之言。乱后归家,满目疮痍。诗中“典籍散亡”云云,当是实况。至于松筠憔悴,显然是凄苦心态的观照。于是,莺啼深树,燕入短墙,也就成了作者“自伤”中的景色。尾联写乱世人情,纯朴可贵。


    [344] 冷:冷寂。


    [345] 松筠:松竹。筠,本指坚韧的竹皮,引申为竹之别称。


    [346] 兵乱过后,一片狼藉,鼠鸟觅食都很困难,县吏却已前来催钱,诗语、诗意都很沉痛。


    [347] “花开”句:此句非实写,形容心情,犹谓兵去人归,恰如雪后花开。


    [348] 虚落:村落。


    [349] 废田:荒田。


    [350] 这是杨弘道的成名作之一。甘罗:战国时秦人,十二岁事秦相吕不韦</a>,出使赵国,说赵王割五城与秦,以功奉上卿。历来被誉为少年英才的楷模。此诗主旨不在歌美甘罗,而是借此批评浪说少年勋位,轻视功业晚成。诗中对甘罗评价也略有非议。


    [351] “峻坂”二句:状深山峻岭,山连山,岭接岭。坂,斜坡。


    [352] “太始”句:意谓险要山势自然天成。太始,古人指天地开辟,万物初始形成的时代。鬼物,即鬼,鬼怪。鬼物成天城,犹鬼斧神工以成。


    [353] 攒:汇积。飞甍(ménɡ蒙):屋檐。这里代指庙宇。


    [354] 此郎:指甘罗。迁史:司马迁《史记》,甘罗事附见于《甘茂传》,甘罗为甘茂之孙。


    [355] 细人:这里指见识短浅之人。


    [356] 一笑为绝倒:意谓笑声不能自持。


    [357] 竖子:对人的蔑称。


    [358] 杨弘道于金亡后次年年末(1236)由唐州北返,寓居济源,元世祖至元年间去世,在蒙元时期生活了三十馀年,其间他到过大都,所写诗作多有黍离之悲,这首五律是其中最佳的一首,后四句写友人隐居燕市,心如古井,语婉而意深。


    [359] “东风”句:化自宋刘敞</a>《曹秀之待制罢福建还朝……》诗:“莫教铙鼓催行色,更益春风雨鬓斑。”皤,形容白色,白发、白鬓。


    [360] “行穿”句:谓马匹不断穿行而过,喻市衢拥挤繁杂。


    [361] 青眼:意谓相投的友人。《世说新语·简傲》记嵇康事,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谓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前往,遂相与善。后以青白眼喻对人尊敬或轻视。


    [362] 朱门:喻贵显豪富之家。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63] 古漆井:犹古井。漆井,有漆栏的井。《水经</a>注</a>·沔水》:“金镛漆井,皆汉所建筑。”


    [364] 这是元好问古体诗中的佳作之一。诗为咏史,对宋初摧毁晋阳城事生发感慨。宋欧阳修</a>《晋祠》诗中也写到毁城事,虽有“秋草空垣”的叹惜,却也有“顽民尽迁”和“祖宗圣功”这类话语,与元好问诗表现的感情异歧分明,但两首诗的诗艺则难判上下,这或许正是诗歌史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市晋源镇一带,秦汉时为太原郡治所。五代时晋与北汉先后定都于此。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围城难下。宋太宗</a>赵光义即位后,攻陷晋阳,下令毁城,强迫百姓迁居新州治。


    [365] 惠远祠:即晋祠。


    [366] 翠叶:当指草。银花:当指水花。


    [367] 西山:指今太原西南的悬瓮山。


    [368] 望川亭:在悬瓮山上。


    [369] 系舟山:在太原市北。龙角秃:宋太宗赵光义闻说晋阳是“龙城”,系舟山是“龙头”,故在毁城同时铲平系舟山顶,以去掉“龙角”。


    [370] 薛王:指北汉主刘继元,原姓薛。


    [371] 大夏门:系晋阳城门之一。宋开宝二年(969),赵匡胤攻晋阳不下,引汾河水灌城。


    [372] 唐明村:赵光义攻下晋阳后,迁并州治于唐明村(今太原市大南门西)。


    [373] 巨屏:伟巨的屏障,指原晋阳。


    [374] 河洛:黄河与洛水。这里当指河南、山东。


    [375] 苍龙、玉虎:均指宫阙雕饰。


    [376] 金雀:犹金凤,宫阙上的装饰。觚稜:宫殿屋脊。


    [377] “至今”二句:宋开宝九年(976),赵匡胤攻晋阳不下,撤军时曾强迫平民万馀户迁往河南、山东。


    [378] 南人:指宋人。好禨(jī机)祥:犹迷信吉凶先兆。


    [379] “官衔”句:指毁旧城筑新城时,为了断“龙脉”,把十字街改为丁字街。


    [380] “钉破”句:“钉”当读去声。疑此句借用民谚入诗,“丁”、“钉”偕音,犹谓丁字街破了并州旧貌,断了龙脉,也就注定了你(指宋室)的灭亡。


    [381] 官家:公家,官府。


    [382] 这首诗当是诗人因并州战乱,奉母南渡,寓居嵩州时所作。居住山中,却失登临之兴,归心因雁而起,乐事随花共减,忧时之情,思乡之念,跃然纸上。


    [383] 浥:沾,浸渍。唐王维</a>《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84] 点:点缀。晴川:平野。


    [385] “乐事”句:意为乐事已随花落去。减,损。


    [386] 相:互相、共同。


    [387] 元好问有著名的论诗绝句三十首</a>,今选两首。按照原诗</a>次序,加“其四”、“其五”作题。以七绝形式论诗,在杜甫之后,元好问影响最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显著地位,清代王士禛</a>、袁枚都有仿元遗山论诗七绝多首。


    [388] “豪华”句:此句达意,可参宋人诗话。葛立方</a>《韵语阳秋</a>》:“欲造平淡,从组丽中来,落其纷华,然后可造平淡之境。”胡仔</a>《苕溪渔隐丛话</a>》前集:“《正法眼藏》云:石头一日问药山曰:‘子近日作么生?’山曰:‘皮肤脱落尽,惟有真实在。’鲁直《别杨明叔》诗云:‘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全用药山禅师语也。”


    [389] “南窗”句: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羲皇上人,指伏羲</a>以上时代的人,即真淳无忧之人。


    [390] “未害”句:意谓东晋诗多丽语,而陶诗平淡自然,未妨其为晋人。东晋张华诗便被钟嵘</a>《诗品</a>》批评:“其体华丽”,“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原诗句后有注:“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391] 诗咏阮籍,诗笔高情,块磊在胸,狂而不狂,种种具见。末句借用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诗句,乃真正意义上的“点铁成金”。这首绝句可能是迄今为止咏阮籍的最佳诗作。


    [392] 块磊:犹胸中愤懑。《世说新语·任诞》记王忱说:“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磊,同“垒”。


    [393] “老阮”句:谁能理解阮籍狂而不狂呢!会得,犹懂得、理解。


    [394] 这是元好问的著名诗歌。岐阳,即凤翔。正大八年(1231)四月,蒙古军队攻下凤翔府,百姓大流亡。诗中描写生者颠沛流离,一路哭声;死者抛骨原野,与草相伴。夕阳下的岐阳竟成一座空城!清代赵翼</a>《瓯北诗话</a>》卷八评元好问律诗说:“此等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低徊不能置。盖事关家国,尤易感人。”


    [395] 百二关河:《史记·高祖本纪》:“秦形势之国,带河山之险,县绝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骃</a>《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当诸侯百万人也。”横草:行人践草,使之横倒。喻轻微之事。这里意谓山河虽险,军队却无横草之功。


    [396] “十年”句: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十一月,蒙古兵攻陕西延安,十二月下潼关、京兆,闰月攻鄜州。至正大八年(1231)岐阳城破为十年。秦京,即咸阳,此代指秦地。


    [397] “岐阳”句:用杜甫《喜达行在》“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诗意,谓岐阳已陷落。


    [398] “陇水”句: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正月,蒙古兵围凤翔府,四月平凤翔府。金弃京兆,迁居民于河南。事见《金史·哀宗纪》。《中州集》雷琯《商歌十章》序:“客有自关辅来,言秦民之东徙者,馀数十万口,携持负戴,络绎山谷间。昼餐无糗糒,夕休无室庐,饥羸暴露,滨死无几。”本句写东迁百姓之悲惨。汉乐府《陇头歌》云:“陇头流水,鸣声呜咽。”这里借用来描写秦民东奔之痛。


    [399] “野蔓”句:战骨弃于草野,却说野草有情,极尽沉痛。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400] 苍苍:天的颜色,此处代天,犹苍天。《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401] “争遣”句:《太平御览》卷二百七十引《世本》:“蚩尤作兵。”五兵,指矛、戟、钺、楯、弓矢五种兵器。争,同“怎”。


    [402] 这是元好问的名作,也是他的“丧乱诗”的代表作。壬辰年是天兴元年(1232),三月间蒙古军包围汴京,议和而退。七月,蒙古使臣被杀,蒙军切断汴京供应。十二月,哀宗东走归德(今河南商丘),即所谓“东狩”,古时有冬季“狩田”一说,意为练兵打猎,这里属文饰婉词。车驾,指皇帝一行。


    [403] “惨淡”句:意为战争不断。龙蛇,可释作兵器,引申为战争。唐吕温</a>《代郑相公谢赐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又,《阴符经</a>》:“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也喻战祸。


    [404] 直欲:犹今口语的“真想”、“真的要”。


    [405] “高原”句:据《金史·哀宗本纪》载,天兴元年(实为正大九年)正月,“遣完颜麻斤出等部民丁万人,决河水卫京城”。又,《大金国志</a>》载,哀宗入归德时,曾“决水以自固”。


    [406] “精卫”句:《山海经</a>·北山经》记炎帝</a>之女名女娃,游东海溺死,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东海。旧题南朝梁代任昉</a>《述异记</a>》记精卫一名冤禽。此处当喻战争中冤死的生灵。


    [407] “包胥”句:《史记·秦本纪》载,吴兵攻入楚国郢都后,楚王逃亡,“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此句“无泪”云云,意为金室无处求援,坐待灭亡。


    [408] “并州”二句:疑用刘知远事,以喻金朝将令。据《旧五代史</a>》、《新五代史</a>》和《资治通鉴</a>》载,后晋刘知远拥兵并州,为河东节度使。晋主石敬瑭死后,少帝(石重贵)继位,契丹军大举南进,开运三年(946),中渡之战,晋军惨败,京师大扰,议诏刘知远“起兵赴难”,刘按兵不动。石重贵向契丹投降,被俘北行,刘知远却声言出兵井陉,拟迎少帝到晋阳。不久,却又遣使奉表于契丹,后又称帝,并承继石敬瑭年号。据《金史·哀宗本纪》和《武仙传》,天兴元年十二月哀宗离汴“东狩”时,曾命魏璠“如邓州招武仙入援”,武仙不从。哀宗出走前一月,也曾遣刑部主事乌古论忽鲁召武仙,“仙不欲行,乃上疏陈利害,请缓三月,生死入援”。元好问此诗尾联针对武仙之流,也未可知。


    [409] 这也是元好问著名的丧乱诗之一。三、四句表达方式较为曲折,闻知生灵已尽,却有破屋疏烟。较之写一片废墟,荡然无存,更见沉痛。癸巳,即金天兴二年(1233)。北渡,诗人被蒙古军队拘系,北渡黄河,去往聊城。


    [410] 桑梓:通常喻家乡故里,这里泛指故国家园。龙沙:边塞沙漠之地。本诗诗末有原注:“桑梓其剪为龙沙手。郭璞</a>语。”意为桑梓尽变为沙漠。


    [411] 金亡后,元好问被拘管聊城三年,又移冠氏(今山东冠县)四年,然后才返回故里,此时距他离乡已二十馀年。此诗开首即写秋梧晚烟,风露孤凄,点出“秋偏”意。诗中高岸与深谷、当年与今日、孩提(梨栗)与白头等几组对立的意象,深含山河之异的亡国之痛。末二句写不变的只是“僧窗借榻眠”,事不变,但时已移,国已亡,几十年的人世沧桑都蕴含在这看似平淡的语句中。或许,“依旧”的当还有诗人对故国的忠贞。外家,即外祖父母家。诗有自注:“在至孝庄,予儿时读书处也。”元好问外家姓张,居并州祁县。张姓以孝闻,县令改其居为复礼</a>乡至孝里。见《旧唐书·张道源传》。


    [412] 秋偏:偏,孤凄义。偏,同“僻”,引申为荒凉孤凄。


    [413] “眼中”句:意谓亲历世事沧桑巨变。移,改变。《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414] “去国”句:意谓出身金国世代衣冠之族的自己,今日已成遗民。元好问祖父、继父(叔父)及其本人均仕金。去国,犹言故国。衣冠,即士大夫,官绅。


    [415] 梨栗:指幼时索要果食。晋陶渊明《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416] 这是诗人北渡后所作,这时南宋未灭,战争仍在进行。“旃车不断头”,可与诗人同时之作《雁门道中书所见》中的“调度急星火”相参看。评家尝谓元好问长于七律,此诗二、三联用语似乎随手拈来,恰又贴情贴景,而且对仗甚工,可称上乘。应州,今山西应县。


    [417] 穷秋:犹秋尽。


    [418] 旃(zhān毡)车:旃,通“毡”。


    [419] 马湩(dònɡ洞,又读zhònɡ众):马奶。


    [420] 紫禁:这里指京城。


    [421] 金亡后,元好问曾客居燕京,相遇其友张纬文。这首诗是离燕返晋后所作,老友高谊,情见乎辞。结句极写孤松高节,既勉友,也励己。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张纬文,号愚斋,太原人,与元好问是通家好友。


    [422] 草堂诗:唐高适</a>《人日寄杜二拾遗》诗有“人日题诗寄草堂”和“梅花满枝堪断肠”等句。此处借用古人友谊来表达思友之情,又切“人日”之时。


    [423] 青红:犹青鬓红颜,喻少年。


    [424] 涧底松:通常喻才高位卑。这里写孤松二千尺,极状其高节。


    [425] 岁寒枝:《论语</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26] 自从汉儒解释《诗经》提出“比兴”说后,历代诗家大抵认同,且付之创作实践。这首七言绝句是元好问诗歌中用比兴手法的佳作。但解读者如果要问“芳心”是否就是作者之心?“桃李”和“春风”喻指何事何物?那么,就有穿凿之嫌了。


    [427] 教:使。


    [428] 陈赓诗传存二十首,七律有唐风,但仅存五首,这是其中之一,当作于陕州。李长源即李汾,他的《陕州》诗中有“八月崤陵霜树老”句,或与陈诗</a>作于同时。


    [429] 鸡:此处为鸡鸣意。


    [430] 分携:解携、分离。


    [431] 崤(xiáo淆)陵:即崤山,在古陕州境内,今河南洛宁北,陕县东南。


    [432] 砥柱:黄河中的三门山,像是水中之柱,故名。今河南三门峡市原也在古陕州境内。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山已不见。


    [433] 并(bīnɡ冰)州器:太原古称并州,李汾是太原人,故以“并州器”相喻。此处“器”释为杰出人才,即“伟器”。


    [434] “要放”句:意为纵马昆仑,高蹈长驱。


    [435] 在金末战乱中,诗人曾有慷慨壮志。本诗向往如曹操那样,横槊赋诗,征战四方,平定天下。这或许正是作者好以奇节自许的写照。七律写得如此豪迈,金诗中不多见,正如元好问所评:“有幽并豪侠歌谣慷慨之气。”虎牢,古地名。古东虢国。春秋时郑国地,名虎牢。汉置成皋县。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成皋故城侧旧有虎牢城,或称虎牢关,北临黄河,绝岸峻崖,自古为戍守要地。


    [436] 萧萧:这里意为萧索。戛:戟或长矛。此处“戛弓刀”云云意为身携兵器,不宜呆解。


    [437] “广武”句:广武,地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隔涧各有城堑,名东西广武城。楚汉相争时,刘邦、项羽两军各占一城而阵,即此。《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谓阮籍曾登广武,观楚汉争战处,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


    [438] “黄河”句:指黄河流绕,如襟似带。


    [439] 横槊赋诗:行军中在马上横戈吟诗。唐元稹</a>《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遇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440] 征西:《三国志·武帝纪》注:“(曹操)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谢:犹不如。


    [441] 这诗的颈联尝被誉为佳句,而尾联却最能代表作者的傲岸逆物性格。


    [442] 紫垣:皇宫的城墙。


    [443] 麻衣:犹布衣。涴(wò握):沾污、沾染。


    [444] 天堑:通常喻长江,这里当指黄河。


    [445] “谁知”句:感叹世乱之际无有英雄。沧海横流,喻世乱。


    [446] “独倚”句:句意是子孙穷途,愧对祖宗。实是讥刺朝廷和将相无能。牛车,喻财力贫困。《汉书·食货志》:“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孝孙,相对于先祖而言,犹子孙。《诗经·小雅·楚茨》:“先祖是皇……孝孙有庆。”


    [447] 麻革生平恬淡,几乎与世无争,但对待朋友,极重情谊,他的赠友诗都有诗句流丽、诗意情深的特点。杜仲梁,即杜仁杰(1201?—1283后),字仲梁,号善甫,又号止轩。济南长清人。开兴元年(1232)至东平(今属山东),投豪族严实,为严氏父子幕宾逾三十年。元世祖罢废世侯,东平严氏撤藩。至元元年(1264)杜返长清故里。据本诗意,当作于其居长清时。


    [448] 塞上:麻革写此诗时,寓居延(故治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故称塞上。


    [449] 雁无音:没有音讯。古时有鸿雁传书之说。唐李群玉</a>《恼从兄》诗:“芷汀南望雁书稀。”


    [450] “世故”句:意谓由于世故稽人,更添白发。稽,计较。这里是是非计较烦扰人的意思。


    [451] 青灯夜雨:本宋陆游《搔首》诗:“白发秋风里,青灯夜雨时。”


    [452] “岱宗”句:泰山在长清东南。岱宗,指泰山。《尚书·舜典》:“东巡守至于岱宗。”


    [453] 浩浩,取诗的开首二字为题。诗写乱世羁旅之情,“闻兵梦亦惊”,“江山憔悴久”,都是十分沉痛的语言。


    [454] “浩浩”二句:意为春风浩荡,却只勾引起羁客的忧思之情。悠悠,忧思貌。


    [455] 冰泮(pàn判):冰融开冻。


    [456] 远:远方。这里可引申为远方之家、远方之人。


    [457] 作者曾出使西夏,使还,又在庆阳、京兆任职。所谓“飘零”,相对于任职京城而言,这是官宦生涯的特殊感受。


    [458] 袖手低回:徘徊情状。


    [459] 谢絮:即柳絮。《世说新语·言语》记谢安于雪天与子侄赋诗,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以“谢家轻絮”作为咏雪和咏絮的典事。楚萍:即水中浮萍。《孔子</a>家语》载:楚王渡江,见物圆而赤,取之。使人往问孔子,孔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乃有“楚萍”一说。


    [460] 这首七古长诗以过中秋为主题,采用今昔对比手法,从太平光景到战争年月,既写出了社会灾难,也表达了生活祈愿;它既是长期深受战乱之苦的作者的心情,也是广大乱世之民的呼声。癸卯年应是蒙古乃马真后二年(1243),此时距金亡已有十个年头。一作癸丑(1253),是为作者去世前一年。这一二十年间,蒙古和南宋之间战争不断,符合诗中所说“三军鞍马闲未得”。


    [461] 作中秋:过中秋。如同把过生日称为做生日。


    [462] 瀛洲: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三神山”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463] 桂华:指月光。传说月中有桂树,故把月光说成桂华。宋周邦彦</a>〔解语花〕《元宵》词:“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464] “冷溢”句:意谓月光溢出杯盘,流向河汉(银河)。杯盘,偏义复词,犹盘,此处意谓玉盘,喻月亮。


    [465] 拥鼻:指拥鼻吟,喻雅声。《世说新语·雅量》记桓温欲诛谢安、王坦</a>之,谢安坦然往见桓,“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云:“(谢)安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勿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商声:悲伤之音。商声讴,犹商歌,即悲歌。《淮南子·道应训》:“宁戚饭牛</a>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


    [466] 陵谷迁变:喻世事的巨大变迁。见元好问《外家南寺》注〔3〕。


    [467] 比来:自那时以来。


    [468] 遗黎:遗民,这里指金遗民。刀几:刀和案板。


    [469] 谁与鸠:犹“谁与安”。《左传·定公四年》:“若鸠楚意,敢不听命?”《国语</a>·晋语》:“庶曰可以鉴而鸠赵宗乎?”三国吴韦昭</a>注:“鸠,安也。”


    [470] 刺促:犹痛切。


    [471] 流川:流水。


    [472] 阊阖:天门。战国楚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汉王逸注:“阊阖,天门也。”


    [473] 羽化:成仙、登仙。宋苏轼《赤壁赋》:“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74] “不愿”句:意为不愿当官求显达。“双持将相权”,极言显达。


    [475] 诗的开头两句都用《庄子》典事,切合当时世道;三、四句劝人坚持隐士生涯,实也是自况。一、二句与三、四句句意相对,却又转承自然。冯资深当是与作者一样的隐者。


    [476] 蛮触:喻战争。《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477] 暮四朝三:《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暮三。’众狙皆悦。”原意是说是非无有区别,后常指变化多端,反复无常。


    [478] 西山: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境内。据《孟子·万章》和《史记·伯夷传》记载,商孤竹君之子伯夷和叔齐曾叩马劝阻周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入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山中。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