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个月前 作者: 夏承焘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辛弃疾</a>淳熙二至三年(1175—1176)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


    词从赣江想到四十年前金人追隆祐太后(宋高宗</a>的伯母)一路抢掠杀戮的情状,想象江水里还流着那时逃难人民生离死别的眼泪。据《三朝北盟会编</a>》载:隆祐太后离生米市至吉州,有人看见金人已经到了市中,便乘夜开船。第二天天亮时到太和县,又进到万安县,兵士不满百人,将军滕康、刘珏、杨惟忠皆逃窜山谷中;金人追到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登陆,到了虔州(即赣州)。词中又从郁孤台想到宋朝的故都开封,想到北方无数山河那时都被敌人占领,成为沦陷区了。郁孤台又名望阙,唐代刺史李勉登郁孤台望都城长安,以为郁孤台非美名,改为望阙。古时候几个朝代都在长安建都,所以常用长安代表首都。“西北望长安”实际上是望开封。


    下片说江水毕竟要东流去,重叠的山是不能遮断它的去路的。这也许是作者比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报国壮志和决心。但是江上暮色苍茫的时候,又听见鹧鸪的啼声,好像说:“行不得也哥哥!”使他想到恢复之业,还是困难重重,引起他无限的忧愁。


    这首词情景交融,写出作者一片忧国的心情,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作品。它的下片结句语言沉郁,这由于作者的政治遭遇,也由于当地山险水急,是不舒坦的环境(前人用“郁孤”两字为台名可见),所以作品的感情也带着这种沉郁的色彩。但他用“青山遮不住”二句放在中间起振动的作用,全词便不致消沉无力了。


    宋人罗大经</a>的《鹤林玉露</a>》有一段文字论</a>到这首词说</a>:“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皂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罗大经的末了两句话有语病。辛弃疾一生抱恢复大志,到死不衰,六十多岁还倡议伐金,作这词的时候才三十六七岁,哪会说:“恢复之事行不得也!”应该是说恢复之事由于当权者不敢抗战,所以困难还多。


    苏轼</a>有《虔州八景图》诗一首说:“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郁孤台就是“虔州八景”之一。辛弃疾这词字面上有许多地方近似苏轼这首诗,可能是受苏诗的影响。杜甫</a>诗中“愁看直北是长安”;这首词“西北望长安”句就是用这个意思。这些虽然只是关于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但也可见作者怎样融化前人作品成为自己的东西,这种借鉴的手法,也是这首词成功的因素之一。


    《菩萨蛮》调全以五、七言句组成,近于唐代的近体诗。它的句子匀整,唐五代、北宋人填此调的,多写儿女柔情,声情谐婉。温庭筠</a>填此调十四首,最著名的一首“小山重叠金明灭”,我在前文已介绍过。辛弃疾这首《菩萨蛮》却不同,它不写儿女柔情,而是抒发对国家民族兴亡及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感慨。梁启超</a>评这首词说:“《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见《艺蘅馆词选》)镗鞳是撞击钟鼓的大声。梁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用《菩萨蛮》小令写大感慨的词,在辛弃疾以前,未曾有过。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