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后
3个月前 作者: 伊人睽睽
八月份,楚清露参与秋试。
秋试第一,解元。
第二年二月,楚清露参与春试。
春试第一,会元。
当她走到这一步,几乎每向前,就有无数人关注她。当考完春试,傅青爵也回了京城。许文容已经领楚清露拜完了师门,带楚清露向几位朝中有名望的大臣叩拜。之后,在殿试之前,楚清露都呆在国子监读书。每天有无数人前来围观,看她是如何长得三头六臂,竟这样厉害。
永平侯府得知,吃了一惊后,连忙派人前来与这门旁系牵关系。这一次进京,大伯父楚暄夫妻没有来,楚曦在义亭县做了个县令,也没有前来。为了陪伴照顾丈夫,韩氏经过与女儿商量,最终也留在青州,没有前往盛京。终归到底,女儿最后,都是要留京的,他们夫妻却不一样。路是女儿自己走出来的,他们没有做过太大贡献,只不扯着女儿后腿就行了。
楚清露在国子监专心读书,傅青爵时时来看她。一道墙相隔,一张纸条传来传去,傅青爵也很忙碌,却始终不忘关心自己的未来王妃。
傅青轩得知楚清露进京,也来探望。可他没有跟楚清露说几句话,就被陆青萱鄙夷走了。嗯,没错,陆青萱也是一等一的才女。她始终紧咬楚清露身后,与她一同考进了殿试的名额中。傅青爵得知,哼了一声,很是不甘。可他没有权利改陆青萱的试卷,只能坐视她跟露珠儿交好了。
到了这一步,无论是私交还是表面上的,陆青萱都会选择跟楚清露一起走下去。她二人一同考这么多试,作为同年,外人早把她们看为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陆青萱也没有别的路子可走。幸而,她是个聪明的姑娘,本身与楚清露关系好,现在这样,正和她意。
傅青爵只在私下里使手段,不让陆逸容出现在楚清露面前。这一世,在他的严正以待下,即使陆青萱百般撺掇,陆逸容硬是没有跟楚清露走到一起的命。
二月底,楚清露通过许文容,向朝廷上折子,言之凿凿,讲国子监书之杂之乱,学术之放养,希望朝廷重视,整顿国子监,能够修书以复古礼。
此言一出,天下大震。
朝廷上各派门人就此讨论,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在讨论着这件事。三月初,圣旨颁布,允许国子监修书,翰林院相辅,许文容师徒二人着手此事,并布告天下,召博学之人入京,入国子监,共同修书。
太子对此提出异议,并不是认为此事不妥,而是他更推荐翰林院掌事负责此事,许文容师徒,他认为资格不够。
宣平帝冷哼,还没有说什么,定王殿下就跳了出来,对太子大嚷,称他着色于男女之忌,此为大庸!
朝上,宣平帝制止了定王殿下的胡闹。可太子拘泥于男女之忌,不知怎么就作为一桩笑谈,传了出去。天下人都说太子瞧不起女人,昔日的种种行为都被翻了出来。一些当朝女大臣,当即与太子站到对立面,抨击太子之过。
因为这件事,定王殿下还被皇后叫进宫,大骂一通,训斥他不学无术,只专给兄长惹事,让他去给太子道歉。傅青轩道不道歉都无所谓,反正名声已传出,太子黑着一张脸,简直不想见这个胡闹的弟弟。
皇帝颁布的修书,绝不仅仅是整理二字。前世战乱,多少典籍丢失,正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整理天下书籍,汇编一册。
这是千秋大功之事,事成后,后人必将俯仰当今宣平帝。宣平帝大乐,何乐而不为?如此,他对自己儿子看上的这个姑娘,更加好奇了,迫不及待想见面。好在三月十五,便是殿试之日,也要不了几天了。
从二月底开始,天下博学之人纷纷前往盛京,学问交流的氛围前所未有的浓烈。人人毛遂自荐,想要参与这千古盛世之中。翰林院各位大臣,还有国子监祭酒许文容许大人的门路都比较难走,不少人把机会打到楚清露这里。楚清露才看了两三天这些人投来的书卷,就被许文容重新关进了国子监中,让她读书去。
许文容的原话是,“等你殿试过了,再管这些事。”
殿试,是三月十五。
之前楚清露的每一次考试,傅青爵都很紧张。但是到了殿试这一块,傅青爵倒是一点都不紧张了。上面的那位是他父皇,他能给楚清露铺的路,全都铺好了。就算楚清露紧张成筛子,宣平帝也不会为难她。更何况,傅青爵了解楚清露,她倒是真不紧张。
临去宫前,看小姑娘穿着宫中发下来的文袍,傅青爵笑,“去吧,我等你回来。等你嫁给我。”
当天,楚清露跟陆青萱一起参与了殿试。
楚清露学问很好,却终究年少,进了殿试的,不乏有人比她更出色。宣平帝完全是用看未来儿媳的眼光来接见楚清露的——单凭楚清露会试第一的成绩,就够入她的眼;再加上,楚清露还是许文容的关门弟子;再再加上,尚未入朝为官,留在国子监读书,楚清露就借国子监学生能言天下事的权利,提出了修书这样于千秋有利的好事。无论哪一方面看,宣平帝都不再觉得她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虽说出身差了些,但本身有才,那方面,倒是无所谓了。不就缺身份么,皇室完全给得起,不用愁。
会试结束后,楚清露被点为了探花郎。陆青萱发挥平平,进了二甲,也算是满意了。
当日骑马走街盛京,众国子监学生和纷聚盛京的有才人士围观,道路拥挤,热闹非凡。
接下来,楚清露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的官职,陆青萱也留在了翰林院。翰林院现在负责修书之事,楚清露本就身份特殊,新的官职一入,翰林院就一心扑到了修书大事上。
浩浩瀚瀚,将国子监的书重新整理,并修成新书,不多于十年的功夫,都是做不完的。
期间,楚清露又上了几次折子,为礼数之乱之废而争,为工部之无为而争,进退得当,宣平帝简直想把她从翰林院,调到御史大臣的位置上去。私下里,宣平帝跟傅青爵说,“你挑了个厉害的姑娘啊。”
傅青爵唇角轻轻一勾,弯腰,“请父皇赐婚。”
当年五月,在许文容公布新书为《魏典》时,皇帝为端王殿下傅青爵和翰林院编修楚清露赐婚,天下大同。
闻言,德妃听到这个赐婚旨意,简直快要晕过去,找皇帝闹了两次,被陛下禁在了后宫。倒是许家,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许净池就去见了族长,大大方方,口齿伶俐,说明自己想走科举之路。
许净池说,“姑姑曾为当年的状元第一人,如今收的弟子,也是探花郎出身。现在,她又负责编书大业,我许家之名,日后必将流传千古。姑姑此能,令净池欣然向往,愿仿姑姑,再现我许家之盛!”
小姑娘说的言辞铿锵有力,事先不知道联系了多少遍,又有许翼飞的帮助,当真唬住了许家这帮老家伙,很是欣慰。许家同意许净池走科举这条路,同意许净池效仿许文容求学,一步步走到官场最高处——其实他们不同意也没办法。想跟端王联姻,那边直接定亲了。而他们许家的姑娘,又向来宝贵的很,一个都不想牺牲。既然许净池有这种大志向,未尝不可。
更关键的是,在许文容师徒的努力下,许家隐约看到,她二人在提高女子的地位。这于许净池,是很有益的。既然前人已经挖井,按个挖井的前人还是自己人,许家为什么要把天大的好处让出去,而不是留给自己人呢?
十月份,楚清露在盛京,与傅青爵完婚。十里红妆,端王殿下与端王妃的婚礼,堪比当初太子迎娶太子妃之时的盛状。为此,皇后还病了几天,显然有些不虞。
婚后,楚清露继续从事编书之事,傅青爵继续上朝。两人虽然忙碌,但因为同为朝子,常能见面,倒也没什么。
到现在,傅青爵已经无奈接受,露珠儿心中,事业比他更重要。不过没关系,起码他还算有地位。像那个陆逸容,现在恐怕根本就没有地位。露珠儿还是个爱好美颜的……就她现在如此忙碌,也没空天天盯着美人脸欣赏了。
这是傅青爵最安慰的事情了。
他现在觉得这样的人生挺好的,甚至有时候想,如果露珠儿一直在他身边,当不当那个皇帝,去也无所谓。
谁料到,他不去主动,却有人主动把东西送到了他手中。
太子有个心爱的小女儿,名傅嫣。傅嫣是太子的长女,得所有人的喜欢。可是某一日,太子后院失火,妾室们争风吃醋,竟有太子的小儿子,在大人的唆使下,将傅嫣从台阶上推了下去,小孩子当场失血昏厥。
太子妃随后昏厥。
太医们使劲手段,救活傅嫣的命。却告知焦急的皇室人,从此,傅嫣的腿伤无法根治,长大后,会成为一个瘸子。
仿如晴天霹雳,劈到这一家头上。
太子妃怔怔然,在大堂中晕了过去。
皇帝怒骂太医庸碌,皇后也流了泪。
而太子站在堂下,已经失神——他最喜欢的女儿,就这样被他的另一个儿子毁掉了半生。
他素来比起女子,更喜欢男子。傅嫣虽然得他看中,但那个小儿子,他也极为喜欢。可就是因为他的偏心,因为他素日的纵容,傅嫣就此毁掉。
太子何等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素日对女子的偏见何等可笑,最终报复到了自己女儿身上。
楚清露与傅青爵夫妻去探望过傅嫣,小孩子尚在襁褓,天真烂漫,纯然无邪,也不知日后会如何。
出了太子东宫,傅青爵搂着沉默的妻子肩膀,“日后我们有了孩子,我绝不会像大哥那样。你放心。”
楚清露怔愣了一下,眉眼弯弯,“好,我相信你。”
此后,朝上之事,再次针对男女用人时,太子维持着沉默,越来越沉默。昔日太子与傅青爵政见不合,而现在,太子几乎不发言,倒一点都不显出傅青爵与他的不合了。皇帝对这种现象很高兴,他本就喜欢傅青爵,不喜欢太子。太子现在的消沉,某方面正合了他的意。
皇后很是着急,可是儿子自己想不开,她也无法代替儿子做主。
四皇子傅青鸿很是乖觉,之前太子与三哥面和心不合时,他在一边煽风点火。现在朝上几乎成了三哥的一言堂,他看时机不好,干脆就跟三哥站到了一边,为此,也博得了宣平帝的称赞,称赞他们兄弟有爱,甚至把久久不肯赐下的封号,瑞王爷,都赐给了傅青鸿。
傅青鸿无奈:父皇已经表现的这么明显了,他还能说什么,还能做什么呢?跟着三哥走,父皇就满意。跟三哥对着干,父皇就横挑鼻子竖挑眼。他又不是傅青轩,有个做皇后的母亲护着,他自己拼,只能照着宣平帝的意思走了。
朝中的形式越来越明显,皇后也能看出来。她跟皇帝争过一两次,还是那句话,太子没有心阵,她再争,也没办法。慢慢的,皇后也一点点接受了事实。
次年元月,宣平帝试探着说自己想退位,传位之际,太子灵光一闪,愿推举三弟为皇。
宣平帝本来就等着太子的表示。毕竟都是他儿子,他也不想闹得太难看,太子自己能看清楚最好。
太子也是无法,他一直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现在朝上都听老三的,母亲私下里也跟他谈过,觉得老三不是不能容人的人。况且他不愿意让,宣平帝就会一直逼着他让,既然这样,还不如自己主动后退,还能赢得一个好名声。老三日后登基,对他也好一点。
太子以为宣平帝本是试探。
谁知道宣平帝试出他的意思后,真的很高兴。在元月试探过后,二月份后,宣平帝就宣布退位,自己做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最得他欢心的三子傅青爵。
次年为瑞阳元年。
傅青爵为帝,楚清露为后。
从前世到此一世,为了帝后二字,傅青爵不知道等了多少年。
终究让他等到了楚清露。
楚清露乃是第一位入朝为官的皇后。
在为皇后后,她并没有从朝廷隐退,依然在翰林院中任职。大家对她小心之事,也常通过她之口,向皇帝反应一些时日。不得不说,在朝廷之中拥有一个最亲密的人为官,傅青爵真与大臣们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他一生为帝,尊重楚清露的信念。
楚清露先后任职翰林院、礼部、工部、吏部,最后入内阁,任职工部尚书,兼领国子监祭酒一职。算是完整继承了她老师许文容的学业和事业。
在工部时,楚清露常走访天下,问起洪涝旱灾之事。傅青爵偶有时间,也会陪同。
民间百姓编成话本,常将这对帝后之事搬上去,人人喜爱。
他们此一生的政绩,为后世所称道,未曾茍且一日。
而在他们一心为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努力时,人间的那些阴暗,那些污秽,一如昔年的楚弥凤之流,又焉能再伤的他们半分?又焉能让他们放到心上?
楚清露始终未曾想起前世,傅青爵也不再那么耿耿于怀。
帝后恩爱一世,乃千百年之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