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二个猛人

3个月前 作者: 当年明月
    对曹文诏这个人,洪承畴曾经有过一个评价:世间良将,天下无双。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畴不一样,他没有履历,没读过书,没有背景,出人头地之前,他只是个小兵。


    十年前,他在一个人的手下当兵,跟着此人去了辽东。这个人叫做熊廷弼。


    九年前,广宁兵败,明军溃败,他没有逃跑,而是坚持留了下来,见到了他第二个上司——孙承宗。


    六年前,孙承宗走了,他还是留了下来,此时,他已经当上了游击,而他的新上司,就是袁崇焕。


    两年前,他跟着袁崇焕到了京城,守护北京,结果袁崇焕被抓,他依然留了下来。


    一年前,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将阿敏,并最终收复关内四城。


    然后,他来到了西北。


    对于这个人,我想就没必要多说了,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牛人都跟过,现在把他调回来,打农民军。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跟着他回来的,还有一千人。


    这一千人,是他的老部下,他们隶属于一支特殊的部队——关


    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朝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但人数并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在祖大寿的手中,曹文诏带回来的,只是六分之一。


    而他的对手王嘉胤,手下的民军主力,在三万人左右。


    王嘉胤什么来历,说法很多,靠谱的不多,但在当时那一拨人里,他是很牛的,之前我说过,在他手下,有个叫张献忠的小喽罗,顺便再说句,后来威震天下、被称为“闯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闯王2.0版本),都是他的人,给他打工。


    而且这人很难得,很有点组织才能,连个县都没占住,就开始搞政府机构,但最搞笑的是,他还大胆地搞了机构改革,突破常规,明朝有的,他有,明朝没有的,他也有,不但有六部都察院,还有宰相。


    当然,对于这些,曹文诏是没有兴趣的,到任后一个月,他就动手了。


    按通常的说法,他率数倍于民军的官兵,以压倒性的优势,发动了进攻。


    但事实是有点区别的,王嘉胤的兵力前面说过,是三万人,而曹文诏带去的人,是三千。


    估计王嘉胤原先没在部队混过,也不大知道曹文诏何许人也,对曹总兵的来访,他倒不是很紧张,毕竟就三千人,还能咋样。


    王嘉胤认为,就算曹文诏再强,就算他手下有关宁铁骑,但毕竟是十个打一个,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输的。所以他摆好了阵势,准备迎敌。


    他太单纯了。


    要知道,打了十几年仗,换了三任领导,从努尔哈赤打到皇太极,还能混到现在,光凭勇猛,十条命都是不够的。


    曹文诏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耍诈。


    此人身经百战,通晓兵法,到地方后,压根没动手,先断了王嘉胤的粮道。


    王嘉胤慌了,要坚守,没有粮食,要突围,又没法冲出去。


    就这样,王嘉胤冲了两个月,终于,在他即将放弃时,奇迹出现了。


    曹文诏的包围圈,竟然出现了漏洞,王嘉胤终于找到机会,冲出重围。


    王嘉胤感觉很幸运,虽说被困了两个月,但好歹还是出来了。换个地方,还能接着干。


    可惜他并不知道,曹文诏是一个没有漏洞的人,他所有的失误,都是故意的。


    把人围起来,然后死磕,是可以的,但是损失太大,最好的方法,是把他们放出来,然后一路追着打。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王嘉胤逃了出来,逃出来后,就后悔了。


    因为从他逃出来那天起,曹文诏就跟在他屁股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顿猛捶,五天之内打了五仗,王嘉胤一败涂地。


    更可气的是,曹文诏似乎不打算一次把他玩死,每次打完就撤,等你跑远点,下次再打,反正他的部队是骑兵,对此,王嘉胤极为郁闷。


    其实曹文诏也很郁闷,谁让你有三万人,我只有三千,只能慢慢打。


    打了两个月,王嘉胤崩溃了,王嘉胤的部下也崩溃了,在某个混乱的夜晚,王嘉胤被部下杀死,部分投降了曹文诏。


    王左桂死了,王嘉胤也死了,剩下的,还有神一魁。


    在所有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最能坚持的,就是神一魁。


    为了彻底铲除这个心腹之患,洪承畴决定,跟曹文诏合作。


    所谓合作,就是客气客气,就官职而言,洪承畴是总督,曹文诏是总兵,洪承畴是进士,曹文诏是老粗,基本上,洪承畴怎么说,曹文诏就怎么做,相当听话。


    几年后的那场悲剧,即源自于此。


    其实这个时候,神一魁已经挂了,真正掌控军权的,是四个人: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


    虽说头头死了,但势头一点没消停,光主力部队,就有五万人,聚集在甘肃镇原,准备进攻平凉。


    所以洪承畴决定,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


    除曹文诏之外,他还调来了王承恩、贺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几个总兵,都到齐了。


    到齐了,就是群殴。


    群殴之后,民军撑不住了,决定向庆阳撤退。


    想法是好的,可惜做不了,特别是曹文诏,由于他率领的关宁铁骑,每人都有两匹马,骑累一匹就换一匹,机动性极强,跟幽灵似的,民军往哪跑,他就等在哪。跑来跑去,没能跑出去。


    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终于在镇原附近的西濠决战,史称西濠之战。


    整个战役的过程,大致相当于一堂生动的骑兵训练课,刚开打,还没缓过劲,曹文诏就率军冲入了敌军,乱砍乱杀,大砍大杀,基本上是怎么砍怎么有。


    砍完了,退回来,歇会,歇完了,再冲进去,接着砍,所谓如入无人之境,大致就是这个状态。


    民军的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洪承畴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连同贺虎臣的宁夏兵,王承恩的甘肃兵,发动总攻,敌军就此彻底崩溃。


    此战,民军损失近万人,首领杜三、杨老柴被生擒(曹文诏抓的)。


    残余部队全部逃散。


    通常状态下,都打残了,也就拉倒了。


    洪承畴不肯拉倒,打残是不够的,打死是必须的。


    接下来,是曹文诏的表演时间。


    面对曹文诏的追击,几万军队几乎无法抵抗,连战连败,死伤近万,主要原因,还是曹文诏太猛。


    曹总兵是见过大世面的,最猛的八旗军他都没怕过,打半业余的民军,自然没问题,每次进攻,他都带头冲锋,打得民军头目胆战心惊,时人有云:“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种说法是客观的,却是不全面的,因为曹总兵不但玩硬的,还玩阴的。


    在追击的路上,曹文诏的手下报告,他们抓住了一个叫李宫用的敌军将领,


    按日常惯例,处理方法都是拉出去砍了,但曹文诏想了想,对手下说,放了这个人。


    此后的事情,用史书上的话说,“文诏乃纵反间,绐其党,杀红军友。”


    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文诏放走了这个人,并利用他使了个反间计,忽悠了他的同党,杀掉了四大首领中的红军友。


    其实我也很想告诉你,这个反间计到底怎么使的,只是我查了很多史料,也没查个明白,


    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民军而言,曹文诏,是最为恐惧的敌人。


    人恐惧了,就会逃跑,逃无可逃,就不逃了。


    神一魁剩下的,只有李都司了。


    他很恐惧,所以他逃跑,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他,继续跑,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他决定,不跑了,回头,决战曹文诏!


    等等,再想想


    想明白了,不跑了,回头,伏击曹文诏!


    没办法,对付这样的猛人,还是伏击比较靠谱。


    他们伏击的地点,叫做南原。


    为保证圈套成功,他们围住了附近的一群明军,吸引曹文诏前来救援。


    曹文诏来了,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敌军上千名骑兵,二话不说就追。


    追到了南原,穿进了圈套,伏兵四起。


    应该说,伏兵还是有点作用的,受到突然袭击,曹文诏的部队被打乱,曹文诏被冲散。


    李都司估计是读过史书的,至少看过淝水之战,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文诏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号,鉴于曹文诏不知被冲到哪去了,所以这个谣言很有点用,明军开始动摇。


    然后,曹文诏就开始辟谣了,不用话筒,用长矛。


    精彩表演开始,史书上的说法,是“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诸军望见”。


    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大家都看见了他。


    遇上这么个人,谣言是不管用了,伏击也别扯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败,僵尸蔽野”


    数过来,这应该是第二次大败了。但对于洪承畴和曹文诏而言,还没完。


    残余部队的残余继续逃跑,曹文诏继续追击,然后是大败、复大败,又复大败。一路败到平凉,李都司终于不用败了,洪承畴杀掉了他。神一魁的四大头领,最终无人幸免。


    但到这份上,曹总兵还没消停,他继续追击残敌,竟然追到了甘肃、宁夏,连续几战,把残敌赶尽杀绝,至此,神一魁的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西北之内,反军所剩无几。


    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崇祯元年的三大民军领袖,就此结束他们的戏份,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注定只是个配角。


    主角


    配角死光了,但龙套并没死,因为活不下去的人,终究还是活不下去,头头死了,就另找活路。


    秉持这个原则,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的残部,以及所有无法活下去的人,为了生存,继续战斗。


    但鉴于陕西、甘肃打得太狠,他们跑到了山西。


    虽说是半业余组织,但吃了这么大的亏,总结总结经验是应该的,于是,在王嘉胤部将王自用的号召下,所有剩下来的民军领袖,聚集在一块,开了个会。


    会议的内容,是检讨教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顺便再选领导。


    其实也不用选,一般这种事,都是论资排辈,经过群众推举,王自用以资历最多,工龄最长,顺利当选新任头头。


    鉴于曹文诏、洪承畴之类猛人的出现,大家共同认为,必须团结起来,协同作战。


    当时去开会的,共有三十六支部队,史称“三十六营”。


    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目,有三十六个外号,大致如下:


    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操、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


    就外号水平而言,跟水浒传还没在一个档次上,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估计是够格的,什么急先锋、拼命三郎、花和尚,都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相比而言,扫地王之类的外号,实在让人不知所谓。


    而且就人数而言,也差点,水浒好汉们,总共是一百单八个,这次只有三十六个,也就够个天罡。


    但在某一点上,他们跟梁山好汉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议的相似。


    你应该还记得,梁山好汉排队时,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及时雨宋江,而是托塔天王晁盖。


    然而晁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后来他被人给挂了。


    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样,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当时的首领,后来倒没被人挂,自己挂了。


    真正的主角,是后面的五位,外号你不知道,那就对个号吧:


    闯王——高迎祥


    八大王——张献忠


    曹操——罗汝才


    闯塌天——刘国能


    最后,是最牛的一位,闯将——李自成


    这是极为有趣的五个人,他们性格不同,关系不同,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战友,有的是老乡,为了生存,揭竿而起。


    然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们终将因为各自的原因,选择各自的道路,或互相猜忌,或者互相排挤,互相残杀,直至人生的终点。


    终点太远了,从起点说起吧。


    开完这次会后,各位老大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行动。


    这次开会的起义军,总兵力,近二十万人,开完后就分开了。


    分开去打仗。


    他们兵分几路,开始向山西各地进军。


    崇祯得知,立即下令山西巡抚,全力围剿。


    当时的山西巡抚,是个水货。


    这位仁兄调兵倒很有一套,听说敌人来了,马上四处拉人,陕西、甘肃、宁夏的兵都被他拉了过来,光是总兵,就有三个。


    但这人有个毛病,喜欢排兵布阵,把人调来调去,指挥乱七八糟,还没等他布出个形状,几路民军连续攻克多地,闹得天翻地覆。


    于是崇祯恼火了,他决定换人,换一个能让这三十六位首领做噩梦的人——曹文诏。


    曹文诏算是出头了,原先在辽东系,也就是个游击,荣归故里后,短短一年时间,就升了副总兵,现在是总兵。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但按崇祯的意思,这个总兵,大致相当于总司令,因为根据命令,所有追剿军,都要服从曹文诏的指挥。


    对于这个安排,三十六位头头是有准备的,所以他们决定,以太原一带为基地,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曹文诏。


    崇祯六年(1633),曹文诏正式上任,积极备战,准备进攻。


    大战即将开幕,但在开幕之前,这场戏又挤上来一个人。


    对这个人,曹文诏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到西北之前,他经常见到这个人。


    此人之所以上场,是被崇祯临时硬塞进来,一般说来,但凡在历史舞台上混的,除个别猛人外(如朱元璋),艺术生涯都比较短,混个几年就得下场。


    但这位仁兄,上场的时间实在很长,曹文诏下去了,他没下去,明朝亡了,他都没下去,直到死在场上,都是主角。


    隆重介绍,第三个猛人,左良玉。


    就知名度而言,左良玉是比较高的,在很大程度上,他要感谢孔尚任,因为这位仁兄把他写进了自己的戏里(桃花扇),虽然不是啥正面角色,但好歹是露了脸。


    左良玉,字昆山,无学历,文盲。


    左良玉的身世,是非常秘密的,秘密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这么个出身,你让他饱读诗书,就是拿他开涮。


    没书读,也得找工作,长大以后,左良玉去当了兵,小兵。


    他的成长经历,跟曹文诏类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了都司。


    顺便说一句,他之所以混得好,跟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


    天启年间,他还是个小兵时,有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人。


    当时的左良玉,实在没啥特点,谁都瞧不上,但这个人算是例外,看见左良玉后,惊为天人,说他很好,将来很强大,就说了几句话,建议朝廷给他提了个游击。


    这位慧眼识才的仁兄,叫做侯恂,希望你还记得他,因为天启二年,他还曾经提拔过另一个人——袁崇焕。


    按侯恂的说法,左良玉是个难得的人才,很快就会出人头地。


    但事情跟他所说的,似乎还是有点差距,左良玉一直到崇祯元年,还是个小人物。


    但不负侯恂所望,左良玉终究还是出名了,只是出名的方式,比较特别。


    这事之前也提过,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尽,袁崇焕来收拾残局,收拾来收拾去,就把左良玉给收拾了。


    当兵的没拿到工资,才兵变,左良玉有工资,自然不参加,但手下的兵哗变,他负领导责任,就这么被赶回了家。


    回家呆了几天,又回来了。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又把他招了回来,去打关内四城,就是在那里,他开始暂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


    恰好,这段时间侯恂也混得不错,顺道给他提了副将,从此顺风顺水。


    客观地讲,左良玉同志的进步,基本上是靠侯恂的,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侯恂是个眼光很准的人,袁崇焕,他没有看错,左良玉,也没有。


    根据史料记载,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很懂兵法,每次打仗都给人下套挖坑,此外,他个人的战斗技术也相当厉害。


    除作战外,左良玉还有点个人技术,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射箭,速度极快。


    到山西后,果然不同反响。


    先在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然后在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最后到了武安,被大败之。


    这是个比较奇怪的事,当时左良玉的手下,有七八千人,竟然被农民军全歼,他自己带着几个手下好不容易才跑回来,实在很没有名将风采。


    不过不要紧,就算名将,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何况还有个不会发挥失常的名将。


    对于皇帝的任命,曹文诏很感动。


    猛人被感动,反映在行动上,就是猛打,猛杀。


    崇祯六年(1633)二月,文诏开始攻击。


    他追击的敌人,有二十万,而他的兵力,是三千人。


    不用怀疑,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曹文诏所有,且仅有的兵力。


    他的追击之旅,第一站是霍州。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上天龙。


    上天龙究竟是谁,就别问了,我只知道,他是死在曹文诏手下的第一个首领。


    上天龙手下,有上万人,摆好阵势,曹文诏率军冲锋。


    这位兄弟抵抗的时间,也就是那一冲的瞬间——一冲就垮。


    垮得实在太快,所以头头也没来得及跑,就被曹文诏杀了。


    他的第二站,是孟县。


    孟县,离太原没多远,在这里等待着他的,是混世王。


    混世王这个外号,是很有点哲学意味的,毕竟在世上,也就是个混,但曹文诏用实际行动生动地告诉他,混是容易的,混成王是很难的。


    双方在孟县相遇,混世王的兵力,大致是曹文诏的六倍。


    六十倍都没用。


    曹文诏毫无费力,就击溃了混世王,混世王想跑,没跑掉,被曹文诏斩杀


    当时的太原,算是民军的天下,因为这里是三十六营首领,紫金梁王自用的老巢,此外,如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等猛人,也都在那一带混。


    曹文诏来后,就没法混了。


    在他到任几个月后,史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五台、盂县、定襄、寿阳贼尽平。”


    曹文诏实在太猛,他连续作战,连续获胜,先后击溃十几支民军,但凡跟他作战的,基本都撑不过一天,此后,他又在太谷、范村、榆社连续发起攻击,“贼几消尽。”


    其实打到这个份上,就算够意思了,但曹文诏是个比较较真的人,非要干到底,因为那个最终的目标,就在他的眼前——紫金梁。


    曹文诏是明白人,他知道,就凭对方这二十多万人,即使站在那里不动,让他砍,三千人,也得砍上十天半月。


    所以最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干掉紫金梁。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发动了连续攻击,关于这段时间的经历,史书上的记载,大致是时间、地名、斩杀人数——曹文诏斩杀的人数。


    短短十五天内,曹文诏率军七战七胜,打得紫金梁到处乱跑,先到泽州、再到润城、沁水,每到一地,最多一天,曹文诏就到,到了就打,打了就胜。


    紫金梁原本的想法,是集中兵力,跟曹文诏死磕。


    但事实证明,死磕未必能行,死倒是肯定的。


    一个月,紫金梁的兵力已经损失了近三分之一,这么下去,实在赔不起了。


    于是他做出决定,分兵。


    紫金梁现在的想法,是曹文诏再猛,也没法分身,分兵之后,就看运气了,谁运气不好,被逮着,命苦不能怨政府。


    就这么办了,紫金梁分工,他去榆社,老回回(三十六营之一)去武乡,过天星(三十六营之一)去高泽。


    关于结局,史书上记载如下:“文诏皆击败”


    到底怎么办到,我到今天也没弄明白。


    但紫金梁、八大王们明白了,混到今天,再不躲就没命了。


    曹文诏是山西总兵,山西是没法呆了,往外跑。


    跑路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隶(河北),另一个是河南。


    紫金梁去了河南,至少在那里,他还是比较安全的。


    这个想法再次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曹文诏同志是很负责的,别说中国河南,就算欧洲的荷兰,估计照去。


    在曹文诏的追击下,紫金梁王自用吃了大亏,好不容易跑到河南济源,终于解脱了。


    人死了,就解脱了。


    所幸,他还算是善终,在被曹文诏干掉之前,就病死了。


    崇祯六年五月,紫金梁死去了,三十六营联盟宣告结束。


    紫金梁结束了他的使命,接替他的,将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人。


    合谋


    当然,对当时的起义军而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文诏还在追。


    紫金梁死后,曹文诏继续攻击,在林县,他遇上了滚地龙率领的民军主力,一晚上功夫,全灭敌军,杀死滚地龙,此后又攻下济源,在那里,他杀死了三十六营的重要头领老回回。


    洪承畴在陕西,陕西消停了,曹文诏在山西,山西也消停了。虽然河南也不安全,但对于众位头领而言,能去的地方,也只有河南了,具体的地点,是河南怀庆。


    河南怀庆,位于河南北部,此地靠近山西五台山地区,地段很好,想打就打,不想打就钻山沟,是个好地方。


    于是,崇祯六年(1633)六月,山西、陕西的民军基本消失——全跑去河南了。


    河南的日子还算凑合,虽说曹文诏经常进来打几圈,但时不时还能围个县城,杀个把知县,混得还算凑合,到崇祯六年六月,来这里的民军,已经有十几万人。


    但好日子终究到头了,因为另一个猛人,来到了河南——左良玉。


    三年前,孙承宗收复关内四城的时候,最能打的两个,就是左良玉和曹文诏。


    就军事天赋而言,两人水平相当,也有人说,左良玉还要厉害点,之所以打仗成绩不好,说到底还是个人员素质问题。


    曹文诏率领的,是关宁铁骑,所谓天下第一强军,战斗力极强,打起来也顺手。


    但左良玉估计是跟袁崇焕关系不好,来的时候,没有分到关宁铁骑(大多数在祖大寿的手上),只能在当地招兵。


    这就比较麻烦了,倒不是说当地人不能打仗,关键在于,参加民军闹事的,大都也是当地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苦人家,闭只眼就过去了,官军也好,民军也罢,都是混饭吃,何必呢?


    而这一次,左良玉得到了一支和以往不同的军队—昌平兵。


    明代的军队,就战斗力而言,一般是北方比南方强,北方的军队,最能打的,自然是辽东军,问题在于,辽东军成本太高,给钱不说,还要给地,相对而言,昌平兵性价比很高,而且就在京城附近,也好招。


    带着这拨人,左良玉终于翻身了,他连续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斩杀敌军上万人,追着敌军到处跑。


    到崇祯六年(1633)九月,不再跑了


    民军主力被他赶到了河南武安,估计是跑得太辛苦,大家跑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十几万人,还跑什么?就在这里,跟左良玉死磕。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抉择。


    敌人不跑了,左良玉也不跑了,他开始安静下来,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


    对左良玉的反常举动,民军首领们很纳闷,但鉴于左总兵向来彪悍,他们一致决定等几天,看这位仁兄到底想干什么。


    左良玉想干的事情,就是等几天。


    他虽然很猛,也很明白,凭自己这点兵力,追着在屁股后面踹几脚还可以,真卷袖子上去跟人拼命,是万万不能地。


    在对手的配合下,左良玉安心地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根据崇祯的统一调派,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南本地军队,日夜兼程,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完成合围。


    对首领们而言,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下面,我们介绍下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英雄,据史料记载,除了知名人物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外,还有若干历史人物,如薛仁贵、刘备(都是外号)、以及某些新面孔,比如鞋底光(一直没想明白这外号啥意思,估计是说他跑得快),逼上路(这个外号很有觉悟)、一块云(估计原先干过诗人)、三只手(这个……);某些死人,比如混世王、上天龙……(应该之前已经被曹文诏干掉了)。


    大抵而言,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在这个圈里。


    对诸位首领而言,崇祯六年的冬天应该是过不去了。


    因为除被围外,他们即将迎来另一个相当可怕的消息。按规定,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指认一名前线总指挥,根据级别,这个包围圈的最高指挥者,必定是曹文诏。


    当然,如果真是曹文诏管这摊子事,历史估计就要改写了,因为以他老人家的脾气,逮住这么个机会,诸位首领连全尸都捞不着。


    可是,不是曹文诏。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


    崇祯六年九月,曹文诏被调离,赴大同任总兵。


    关于这次任命,许多史书上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毁长城。


    打得好好的,偏要调走,纯粹是找抽。


    而这笔帐,大都算到了御史刘令誉的头上。


    因为据史料记载,曹文诏当年在山西的时候,跟刘御史住隔壁,曹总兵书读的少,估计也不大讲礼貌,欺负了刘御史,两人结了梁子。


    后来刘御史到河南巡视,曹总兵跟他聊天,聊着聊着不对劲了,又开始吵,刘御史可能吃了点亏,回去就记住了,告了一黑状,把曹文诏告倒了,经崇祯批准,调到大同。


    史料是对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按照明代编制,山西总兵和大同总兵,算是同一级别,而且崇祯对曹文诏极为信任,别说一状,一百状都告不倒。


    真正的答案,在半年后揭晓。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


    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干掉了死太监,才算正式掌权,掌权之后,手下那帮大臣又斗来斗去,好不容易干了几件事(比如裁掉驿站),又干出来个李自成。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没辙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很勤奋,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天天上朝,自己和老婆都穿旧衣服,也不好色(没有时间),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没享受权力,尽承担义务。这样的皇帝,给谁谁都不干。


    可怜


    可怜的崇祯同志之所以要把曹文诏调到大同,是因为他没有办法。


    家里的事要管,外面的事也得管,毕竟手底下能打仗的人就这么多,要有两个曹文诏,这事就结了。


    对于皇太极的这次进攻,崇祯是有准备的,但当进攻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准备不足。


    皇太极进攻的兵力,大致在八万人左右,打宁远没指望,但打大同还是靠谱的。


    自进攻发起之日,一个月内,大同防线全面击破,各地纷纷失守,曹文诏虽然自己很猛,盖不住手下太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击破周边地区后,皇太极开始集结重兵,攻击大同。


    大同是军事重镇,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就兵力对比而言,曹文诏手下只有两万多人,而主力关宁铁骑,只有一千多人,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崇祯也玩命了,在他的调派下,吴襄率关宁铁骑主力,日夜兼程赶往大同,参与会战。


    曹文诏也确实厉害,硬扛了十几天,等来了援兵。


    皇太极眼看没指望,抢了点东西也就撤了。


    崇祯七年(1634)的风波就此平息,手忙脚乱,终究是搞定了。


    曹文诏同志就惨了,虽然他保住了大同,但作为最高指挥官,责任是跑不掉的,好在朝廷里有人帮他说几句话,才捞了个戴罪立功。


    但皇太极这次进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既不是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也不是让曹总兵被黑锅,而是那个包围圈的彻底失败。


    其实在崇祯十七年的统治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机会将民军彻底抹杀。


    这是第一次。
关闭
最近阅读